| 首页 | 高清电影 | 最新公告 | 高清播放机 | 代拷硬盘 | 会员专区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查看影片 11101-童年往事[台湾中影2K数码修复版原盘国语繁体中字] BD(22.3GB)[传记剧情片 1985年 中国台湾(侯孝贤)](A.Time.to.Live.and.A.Time.to.Die.1985) 详细信息介绍
影片类型
剧情 传记
影片属性
电影 蓝光1080P
影片编号
11101
IMDB评分
0
首映日期
影片片源
蓝光原盘
文件格式
BDMV
分辨率
1920*1080
视频编码
音频编码
DTS-HDMA5.1
容量大小
22.3GB
出品年代
1985
字幕
中文/英文
支持PS3
不支持PS3
碟数
1碟
更新日期
2015-4-4
人气
1
影片画质
对白语言
影片评分
备注信息
影片预览
影片简介

 

◎影片原名 童年往事
◎英文译名 A Time to Live and a Time to Die / 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 / Tong nien wang shi
◎年  代 1985
◎国  家 中国台湾
◎类  别 剧情 / 传记
◎语  言 汉语普通话 / 闽南语 / 客家话
◎上映日期 1986-02-01 (中国台湾) / 1986-09-23 (美国) / 1986-04-24 (中国香港)
◎IMDB评分  7.8/10 from 1,048 user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0185
◎片  长 137 分钟 (法国) / 138 分钟 (美国)
◎导  演 侯孝贤 Hsiao-hsien Hou
◎编  剧 侯孝贤 Hsiao-hsien Hou / 朱天文 Tien-wen Chu
◎主  演 田丰  ......  孝炎的父亲
      梅芳  ......  孝炎的母亲
      唐如韫  ......  孝炎的祖母
      萧艾  ......  孝炎的大姊
      游安顺  ......  孝炎/阿孝??
      辛树芬  ......  吴淑梅 (孝贤心仪的对象)
      吴素莹
      陈淑芳
      胡湘评
      林崇文
      陶德辰
      陈汉文
      高重黎
      罗诚业
      张宁

 

◎剧情简介

  从大陆迁往台湾的一家人,在表面平静的日子下,各怀心事。祖母(唐如韫)对大陆念念不忘,一心想回去;父(田丰)母(梅芳)虽也有“外省人” 身份的尴尬,却也清楚知道回大陆只是梦一场;姐姐(萧艾)差不多已当自己是台湾本地人,偶尔伤心落泪是因想起为替父母分重担放弃了念大学;小孩子阿孝咕(游安顺),则只想着自己如何玩得痛快,完全没有大陆的概念,而对父亲的死,他只觉突然并无太多伤心。

  可是因为家庭的特殊,懵懂中阿孝咕也知自己并不完全相同于同龄人。尽管表面上他做着多数成长中男孩都会做的事(四处打架、开始中意某个女孩子),内里却已埋下会突然裂变的种子,只等某个契机的来临。


◎幕后花絮

  《童年往事》虽然是候孝贤的个人记忆,但其意义却已经远远超越了它平静而朴实的影像,成为那个特有时代的一曲命运交响诗。

  在台湾奉行“临时”政策以来,诸多的文化压抑禁锢着一代外省移民的成长,祖母口中那模糊的老家印象、父亲三年之内就带着家人回广东老家的梦想、孤苦无依、依靠救济集中的老兵、那不许在学校与公共场合说起的闵南语、那些满是政治宣传口吻的虚假战事报道,都是戒严令颁布以来台湾电影几十年都不敢触及的禁忌,但这一切却是民众最为深切的记忆,那种生活细节之间的刻画远远要比长镜头下诗意化的远山近水实在得多。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写实,而影片的情感升华之处也有赖于它的写实,它不同于传统台湾电影那般大喜大悲的煽情特点,也完全脱离了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必然对情感描述刻意创作的一贯本质。影片虽然是侯孝贤的个人化经历,有着主观的叙事线索,但他却坚持以客观的第三者姿态去铺排整个故事的画面,冷静地注视着自己的成长岁月,平实地追溯自己曾经的欢喜与忧伤。

  影片于1985年获第二十二届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最佳女配角奖(唐如韫);第6届夏威夷国际影展评委会特别奖。在1986年期间获得了第三十一届亚太影展评委会特别奖,第三十六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评论家协会奖;1987年期间获得荷兰鹿特丹国际影展非欧美电影最佳电影作品奖。

  台湾导演侯孝贤依据本身的成长记忆写成,故此本片有很浓厚的自传意味。侯导演原先拍摄主角高中时期的场景时曾向其母校省凤中申请拍摄许可,但遭拒绝,故后来电影中关于省凤中的所有校内场景皆是在其他学校校园(主要为高雄中学)所摄得。


◎导演简介

  侯孝贤

  侯孝贤(1947年4月8日-)是一位台湾电影导演,出生于中华民国广东省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父亲原本为当地的教育科长,1948年全家移民到台湾,属外省籍客家人。侯孝贤喜爱使用长镜头、空镜头与固定镜位,让人物直接在镜头中说故事,是他电影的一大特色。目前是台湾电影文化协会荣誉理事长。

  侯孝贤出生于中华民国广东省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父亲原本为当地的教育科长,后来在1948年全家移民到台湾。侯孝贤童年及青春期在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度过,初中高中皆就读省立凤山中学(今国立凤山高级中学),在退伍后考上国立艺专电影科(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并顺利毕业。

  电影生涯

  侯孝贤在1973年踏入电影界,担任李行导演《心有千千结》的场记,借此慢慢的累积经验,1975年开始编剧第一个剧本是赖成英执导的《桃花女斗周公》,并兼任副导演。在1980年,侯孝贤执导第一部电影作品《就是溜溜的她》。然后在1983年,他投资拍摄《小毕的故事》,担任副导演与编剧,自此开启“台湾新电影”风潮。同年与另外两位导演万仁跟曾壮祥合拍的《儿子的大玩偶》,是第一部全台语发音的文艺片,开始小有名气,并且开始拍摄写实性较高的电影,例如《风柜来的人》和《冬冬的假期》。《风柜来的人》也获得法国南特三大洲影展最佳影片奖。

  在戒严风气渐退之下,侯孝贤首先拍摄了自传性的电影《童年往事》,由于内容涉及批判当时的国民政府,而让他在寻找合作的过程十分艰辛。后来又拍摄《恋恋风尘》,打破了过去国片过度矫情、虚伪的内容,是一部着重写实的文艺爱情片,并受到许多国际影评及大导演的喜爱(例如罗杰·艾伯特及马丁·史柯西斯就曾在影评节目上提到这部片子)。

  真正使侯孝贤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是台湾三部曲(或称悲情三部曲《悲情城市》、《戏梦人生》与《好男好女》,确立了台湾电影大师的地位。其中《悲情城市》是第一部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的台湾电影。而《戏梦人生》则获得戛纳影展评审团奖。侯孝贤担纲监制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曾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海上花》(1998)以19世纪末的旧上海为背景。2001年,侯孝贤执导了一部纪念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100年诞辰的日语电影《珈琲时光》。2005年,侯孝贤执导电影《最好的时光》,该片讲述了三个时间段(1966、1911、2005)的三段爱情故事,皆由演员张震、舒淇主演;此片也普遍被认为是侯孝贤创作历程的总回顾。

  侯孝贤在2006年前往法国拍摄法语电影《红气球之旅》,首度与法国巨星茱丽叶毕诺许合作。2007年,应戛纳影展之邀,执导戛纳影展60周年纪念短片集浮光掠影─每个人心中的电影院(Chacun son Cinéma)之一的《电姬馆》。他在2009年开始担任金马奖执委会主席,2014年将卸任金马奖执委会主席职务,由张艾嘉接任[3]。侯孝贤于2010年执导上海世界博览会台北馆的导览影片。侯孝贤目前正在拍摄《聂隐娘》,也担任不少电影的监制。

  侯孝贤的代表作还有:《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恋恋风尘》、《南国再见,南国》、《海上花》等;与他经常合作的作家有朱天文、吴念真等人。
侯孝贤除了拍摄电影,亦声援社会运动,如移工、外籍配偶、土地和古迹的保存等议题。

  荣誉

  1989年:以悲情城市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1993年:以戏梦人生获得戛纳影展评审团奖
  2005年:获得东京影展黑泽明奖
  2007年8月:获得瑞士卢卡诺影展荣誉金豹奖
  2007年11月:获得香港浸会大学颁发荣誉博士学位,并出任香港浸大电影电视系MFA 课程荣誉顾问,并举行为期四日的侯孝贤导演大师班。
  2014年3月: 获得亚洲电影大奖终身成就奖。


◎获奖情况
引用


  柏林国际电影节 (1986;第36届)

  获奖
  ·费比西奖-新电影论坛   侯孝贤 Hsiao-hsien Hou

  台湾电影金马奖 (1985;第22届)

  获奖
  ·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唐如韫 Ru-Yun Tang
  ·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   朱天文 Zhu Tianwen  侯孝贤 Hsiao-hsien Hou

  提名
  ·金马奖-最佳影片     侯孝贤 Hsiao-hsien Hou
  ·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侯孝贤 Hsiao-hsien Hou
  ·金马奖-最佳电影原创音乐 吴楚楚 Chuchu Wu
  ·金马奖-最佳录音奖    忻江盛 Chiang-Sheng Hsin

  其他获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  “年度十大华语片”
  亚太影展     “评审委员特别奖”
  柏林影展     “国际影评协人联盟特别奖”
  都灵影展     “特别荣誉奖”
  鹿特丹影展    “非欧美电影奖”
  夏威夷影展    “特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