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高清电影 | 最新公告 | 高清播放机 | 代拷硬盘 | 会员专区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查看影片 7401-1-2008留声机百大系列 209CD(ape) 详细信息介绍
影片类型
音乐
影片属性
APE 无损音乐
影片编号
7401-1
IMDB评分
0
首映日期
影片片源
原盘
文件格式
APE
分辨率
视频编码
音频编码
PCM2.0
容量大小
58.3GB
出品年代
字幕
-
支持PS3
不支持PS3
碟数
209碟
更新日期
2013-10-16
人气
0
影片画质
对白语言
影片评分
备注信息
影片预览
影片简介
 
《2008年版留声机古典百大》中文介绍、曲目
 
目录
1、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古尔德钢琴 Sony SM3K 87703
2、巴赫:大提琴无伴奏六首组曲   卡萨尔斯大提琴    EMI 5 66215 2
3、巴赫:马太受难曲  嘉迪纳指挥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蒙特威尔第合唱团 Archiv 427 648-2
4、巴托克:管弦乐协奏曲  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   RCA O9026 61504 -2(博德曼)
5、巴克斯:七首交响曲    BBC Philharmonic / Vernon Handley Chandos 10122
6、贝多芬:费德里奥  Jurinac, Vickers, Frick, Otto Klemperer, The Covent Garden Orchestra    Testament SBT2 1328
7、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许纳贝尔钢琴  EMI 7 63765 2
8、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帕尔曼/ Carlo Maria Giulini, Philharmonia Orchestra  EMI 5 66900 2
9、贝多芬:第三交响曲    克伦培勒指挥爱乐管弦乐团 EMI 7 63855 2
10、贝多芬:第五,七号交响曲 克莱巴指挥维也纳爱乐 DG 447 400-2
11、贝多芬:第六交响曲 舒伯特:第五交响曲 贝姆指挥维也纳爱乐   DG 447-433-2
12、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福特万格勒指挥拜洛伊特节日管弦乐团与合唱团    EMI 5 66901 2
13、贝多芬:庄严四重奏及晚期弦乐四重奏 塔卡契四重奏  Decca 470 849-2
14、贝多芬:D大调庄严弥撒   嘉迪纳指挥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蒙特威尔第合唱团 Archiv 429 779-2
15、柏辽兹:特洛伊人 戴维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LSO Live 0010
16、布列兹:应答曲   Alain Damiens, Pierre Boulez,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DG 457 605-2
17、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克伦培勒指挥爱乐管弦乐团 EMI 5 66903 2
18、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 吉利尔斯钢琴、约夫姆指挥柏林爱乐   DG 447 446-2
19、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    Curzon钢琴、塞尔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Decca 425 082-2
20、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 克莱巴指挥维也纳爱乐 DG 457 706-2
21、布里顿:彼得?格里姆斯   布里顿指挥柯芬园皇家歌剧院  Decca 467 682-2
22、布里顿:战争安魂曲   希考克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Chandos 8983.84
23、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 浪漫   贝姆指挥维也纳爱乐   Decca 466 374-2
24、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 旺德指挥柏林爱乐  RCA 74321 82866-2
25、布鲁克纳:弥撒曲 约夫姆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DG 447 409-2
26、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4首夜曲、第一叙事曲和第六波兰舞曲    波里尼钢琴、克雷兹基指挥爱乐管弦乐团 EMI 5 67549 2
27、肖邦:14首华尔兹及其他  李帕蒂钢琴 EMI 5 66904 2
28、德彪西:大海、夜曲、牧神的午后前奏曲  康泰利指挥爱乐管弦乐团   Testament SBT1011
29、德彪西、拉威尔:管弦乐作品选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   DG 427 250-2
30、德彪西:管弦乐作品   海汀克、Van Beinum指挥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   Philips 438 742-2
31、德彪西: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歌剧 Desormiere指挥   EMI 761 038-2
32、德彪西:前奏曲集 齐玛曼钢琴 DG 435 773-2
33、戴留斯:管弦乐作品   比彻姆指挥英国皇家爱乐乐团  EMI 5 67552 2
34、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罗斯卓波维契大提琴、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    DG 413 819-2
35、德沃夏克:第八,九号交响曲  库贝利克指挥柏林爱乐 DG 447 412-2
36、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海景  杜普蕾大提琴、巴毕罗里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EMI 5 62886 2
37、埃尔加:小提琴协奏曲 谜语变奏曲    曼纽因小提琴、艾尔加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EMI 5 66994 2
38、格什温:波吉与贝丝   拉图指挥伦敦爱乐  EMI 5 56220 2
39、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   比彻姆指挥英国皇家爱乐乐团  EMI 5 66966 2
40、格里格:抒情组曲 吉列尔斯钢琴  DG 449 721-2
41、格里格:歌曲集   Von Otter次女高音、Forsberg钢琴   DG 437 521-2
42、亨德尔&斯卡拉蒂:键盘乐作品选  佩拉希亚钢琴  Sony SK62785
43、海顿:11首钢琴奏鸣曲    布伦德尔钢琴  Philips 416 643-2
44、海顿:四季    Petersen, Güra, Henschel, René Jacobs, Freiburger    HMC901829.30
45、海顿:创世纪  Fischer-Dieskau, Herbert von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DG 449 761-2
46、希德嘉:上帝呼吸中的轻羽    哥特合唱团 Hyperion CDA 66039
47、奥涅格:第二和第三交响曲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   DG 447 435-2
48、雅纳切克:“心言” 哈斯:第二弦乐四重奏   帕维尔·哈斯四重奏团 Supraphon SU3877-2
49、雅纳切克:卡塔卡芭诺娃  马克拉斯指挥维也纳爱乐   Decca 421 852-2
50、若斯坎:弥撒曲   塔利斯学者合唱团  Gimell CDGIM009
51、里盖蒂:三首协奏曲   Queyras, Boulez,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DG 439 808-2
52、李斯特:钢琴协奏曲和贝多芬:第10、19、20钢琴奏鸣曲 里赫特钢琴、孔德拉辛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Philips 464 710-2
53、马勒:第五号交响曲   巴毕罗里指挥新爱乐管弦乐团  EMI 5 66962-2
54、马勒:第六交响曲,亡儿之歌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   DG 457 716-2
55、马勒:第九交响曲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   DG 439 024-2
56、莫扎特:圆号协奏曲,管乐五重奏  丹尼斯?布莱恩法国号、卡拉扬指挥爱乐管弦乐团   EMI 5 66898 2
57、莫扎特:钢琴协奏曲   佩拉希亚钢琴兼指挥英国室内乐团  Sony SX10K 89500
58、莫扎特:弦乐五重奏   葛罗米欧合奏团    Philips 470 950-2
59、莫扎特:唐璜  朱里尼指挥爱乐管弦乐团   EMI 5 67869 2
60、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 克莱巴指挥维也纳爱乐 Decca 466 369-2
61、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古乐版) Gens, Ciofi, Kirchschlager, Regazzo, René Jacobs, Concerto K?ln   HMC 901818.20
62、莫扎特:伊多梅纽斯   贾迪纳指挥英国巴洛克合奏团  Archiv 431 674-2
63、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   DG 463 613-2
64、普契尼:波希米亚人   毕约林 毕勤指挥RCA胜利管弦乐团    EMI 5 67750 2
65、普契尼:托斯卡 卡拉斯 萨巴塔指挥米兰史卡拉歌剧院  EMI 5 67756 2
66、拉赫曼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  夏伊指挥柏林爱乐  Philips 465 732-2
67、拉威尔和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   米开兰杰里钢琴    EMI 5 67238 2
68、罗西尼歌剧女主角 Cecilia Bartoli, Ion Marin & Orchetra e coro del Teatro la Fenice  Decca 436 075-2
69、勋伯格:升华之夜,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Herbert von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DG 457 721-2
70、舒伯特:第3,5,6交响曲  毕勤指挥皇家爱乐  EMI 5 66984 2
71、舒伯特:C大调弦乐五重奏 & 第五交响曲  卡萨尔斯\Tortelier, Prades Festival Orchestra Sony SMK58992
72、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 舒曼:幻想曲  波里尼钢琴 [DG 447 451-2
73、舒伯特:冬之旅   菲舍尔-迪斯考 DG 447 421-2
74、舒曼:幻想曲,维也纳狂欢节嬉戏,蝴蝶  李赫特钢琴 EMI 5 75233 2
75、舒曼:第1,3号弦乐四重奏 泽海特梅尔四重奏  ECM 4721692
76、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全集   埃默森四重奏  DG 463 284-2
77、西贝柳斯与尼尔森:小提琴协奏曲 林昭亮小提琴 沙罗年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Sony SMK89748
78、斯梅塔那:我的祖国   瓦茨拉夫.塔利赫指挥捷克爱乐 Supraphon SU3826-2
79、理查德.施特劳斯:管弦乐作品集  肯培指挥德勒斯登国立管弦乐团    EMI 5 73614 2
80、理查德.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的生涯   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   RCA 82876 61389-2
81、理查德.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12首歌曲 施瓦茨科普芙、赛尔、柏林广播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    EMI 5 66908 2
82、理查德.史特劳斯:莎乐美    萧提指挥维也纳爱乐   Decca 475 7528
83、理查德.史特劳斯:玫瑰骑士  卡拉扬指挥爱乐管弦乐团   EMI 5 67605 2
84、斯特拉文斯基:斯特拉文斯基录音作品全集    史特拉汶斯基钢琴、指挥   Sony SM3K 46 291-302
85、柴科夫斯基:第5交响曲  扬颂斯指挥奥斯陆爱乐 Chandos 8351
86、柴科夫斯基:第4,5,6交响曲  穆拉汶斯基指挥列宁格勒爱乐  DG 419 745-2
87、柴可夫斯基:第六号交响曲「悲枪」   普雷特涅夫指挥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   Virgin 791 487-2
88、沃恩.威廉斯:伦敦交响曲 希考克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Chandos 9902
89、威尔第:阿伊达   穆蒂指挥新爱乐、卡巴耶、多明戈  EMI 5 67613 2
90、威尔第:法尔斯塔夫   托斯卡尼尼指挥NBC交响乐团  RCA 74321 72372-2
91、威尔第:茶花女   Callas, Di Stefano, Giulini, Orchestra e Coro del Teatro alla Scale di Milano    EMI 5 66450 2
92、瓦格纳: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福特万格勒指挥爱乐管弦乐团  EMI 5 67621 2
93、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之 序 夜:莱茵的黄金   萧提指挥维也纳爱乐   Decca 4555552
94、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之 第一夜:女武神   凯尔伯特指挥罗伊特歌剧院 Testament SBT4 1391
95、瓦格纳:帕西法尔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   DG 413 347-2
96、沃尔顿:百年冥誕紀年專輯    普列文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RCA 74321925752
97、韦伯恩:作品集   独奏者多人、布列兹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Sony SM3K45845
98、马尔塔?阿格里奇首次音乐会录音  马尔塔?阿格里奇钢琴  DG 447 430-2
99、波利尼演奏的20世纪钢琴作品集  波利尼钢琴 DG 447 431-2
100、首席女高音的艺术    苏沙兰女高音  Decca 467 115-2
 
 
 
 
01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1955-81 ''A State of Wonder'' [Sony SM3K 87703] Glenn Gould

01.jpg (32.96 KB)
2009-11-11 07:27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1955-81 'A State of Wonder' [Sony SM3K 87703] Glenn Gould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3CD/534MB (560.069.854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A046TZEM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3533A8736
巴赫 Bach -《戈登堡变奏曲》(The Goldberg Variations)Glenn Gould
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促发了古尔德重录《哥德堡变奏曲》的念头。1955年他所录制的《哥德堡变奏曲》一直畅销不衰。在很多人眼里这张唱片几乎成为古尔德就的一个标志。重录《哥德堡变奏曲》对于古尔德,确实是一个非同可的挑战。他1955年的录音不仅为很多人所熟悉,而且被公认为是他巴赫演释独特风格的一座丰碑。如果在他49岁时,他拿不出能够超越自己23岁时的演释结果,那么就等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最终,在第一次录制这部作品26年后,古尔德再次回到位于纽约东30街的录音室,谱架上再次摆上了《哥德堡变奏曲》。重录《戈尔德堡变奏曲》先后用了七段时间,分别是在1981年的4月22日至25日和5月15日、19日、29日,每次基本都是从下午4点到第二天凌晨。1982年,这张唱片与广大听众见面。
  “早先的演释富于朝气,以力量和自由为本。”评论家们这样写道,“而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张唱片,似乎没有早先演释的那种猛然攫住你的力量,但它更 加严肃、更加柔情、更加具有深层的感染力……咏叹调主题沉静的深思,第15变奏中触键的变幻莫测,第25变奏中史诗般的距离感,以及声部进行令人震惊的高度清晰感,所有这一切使这个《哥德堡变奏曲》染上了一层超然物外和深刻宁静的气质。”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星期后,古尔德便突发脑溢血,撒手人寰。几乎所有熟悉古尔德的人都惊讶地注意到,《哥德堡变奏曲》的两次录音不仅是这位钢琴怪杰生前的第一张唱片,而且还可以说是他的最后一张正式唱片。尽管古尔德在1982年2月至8月间还录制了一些其他作品,但这些唱片均是古尔德去世后才发行的。迷信的人认为这肯定是天意的安排。这同一部作品代表著古尔德职业生涯的起点和终点。古尔德从这里出发,临死似又重回故里。
  风景依旧,人事全非。这时的古尔德与二十七年前的自己相比,无论从什么方面说,都已经完全不同。青年古尔德踌躇满志,演奏中尽显英华四溢的天才本色,整部作品只用38分27秒,可谓快马迅捷;暮年古尔德则深邃内省,少年天才一变为沉思稳健的智者,持重坚忍的速度居然将演奏时间拖至5l分15秒。他这两个同样精妙绝伦、但风格完全不同的录音版本成了一个象征。古尔德向世人、也向自己证明,在艺术中,天才不可多得,但对自我的不断修炼和超越才是艺术之本。
  古尔德的两次录音版本中,很多人在音乐背后听到了演奏家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早年的意气风发和英姿勃爽。晚年让位给老人面对死亡时超然的平静。让我们来看看现场拍摄的纪录片:电视镜头中,古尔德身著深蓝色的布衬衣,袖口忘了系扣,脸色疲惫,容面苍老。他几乎蜷缩在钢琴上,戴著老花镜的眼睛死死盯著琴键,似乎要看破钢琴这件乐器的整个奥秘。熟悉青年古尔德英姿的人看著古尔德一步步走向老态龙钟的晚年,不仅会感慨时光的流失和岁月的无情。然而,随著音乐声响起,观众会逐渐忘却一切,开始被古尔德对音乐的投人所打动。荧屏上的古尔德依稀仍和年轻时的他一样,演奏时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只见他嘴里不停地哼唱著音乐,只要能腾出手,就会做出各种自我指挥的动作。
  回想一下,巴赫也是在垂暮之年写下了这部作品。“五十而知天命” 。正是这同在垂暮之年的古尔德,只有这同在垂暮之年的古尔德,参透了这最后一道宿命的咒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古尔德在大彻大悟之后死去,这也许是成就他艺术生涯的最完美的一个句号。
  有一发烧友说~如果没有了这张,或者这张专辑被人偷了的话,今生不再听古典,不知道哈,你听了后会如何?



02 [Bach] The 6 Cello Suites [EMI 5 66215 2] Pablo Casals

02.jpg (32.48 KB)
2009-11-11 07:27
Bach: The 6 Cello Suites [EMI 5 66215 2] Pablo Casals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403MB (423.078.260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28SEJHGI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6639A2767/[重传]留声机百大之二.rar.html
Casals -《巴赫 大提琴无伴奏六首组曲》(Bach Cello Suites)
专辑英文名: Bach Cello Suites
专辑中文名: 巴赫 大提琴无伴奏六首组曲
艺术家Casals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三星带花版(2CD)
发行时间: 1998年
简介



专辑介绍:

演奏巴赫这六首无伴奏组曲,最富于启示性的也是最早的权威的版本,当然是卡萨尔斯3O年代后期的这个录音。这些组曲曾被相当多的音乐家演绎,卡萨尔斯的浑厚有力,富尼埃的舒展如歌,罗斯特罗波维奇轻盈而显得匆忙,初听上去简直就象不同的作品。卡萨尔斯的录于30年代(36年至39年)大师刚过了60岁之后。我一向怀疑四十年代和之前的所谓历史录音,认为无论上一代大师们的演奏如何精彩,但毕竟录音技术有限,很难保留真实的演奏的音响。如果把罗斯特罗波维奇的演奏看作一幅色彩斑谰的油画。卡萨尔斯就是早先古朴的铜版画,线条坚实挺劲,具有难以想象的力度,像是凸现于整个画面之上种线条一旦在你面前显出须眉皆动而欲飞舞之状时,真是要令人心魄俱与的。巴赫的精神,在这里始终是回荡在音乐的空间之中,而不是从中沁出来。
卡萨尔斯手指的力量惊人,不知是否得益于他边拉琴边抽雪茄的缘故,大提琴像是他的一件玩具。长期来,卡萨尔斯的这套录音已被公认为为这个作品的里程碑式的权威演绎。他的这一成就来自他对这部巴赫巨著的长达几十年的精心研读和作品精髓的发掘。据他自述,从13岁时他在一家旧书店发现这套作品的乐谱开始,他在这套作品上每天研读练功12年,到25岁才鼓起勇气第一次公开演奏其中的一部全曲。又过了35年,才在录音公司的长期不断催促之下答应录制这套作品,使我们今日能得以领略一代大师对这套作品的解读。

另外,感谢小小可可的分流!
专辑曲目

Disc: 1
1. Suite No.1 In G: I. Prelude (Moderato)
2. Suite No.1 In G: II. Allemande (Molto moderato)
3. Suite No.1 In G: III. Courante (Allegro non troppo)
4. Suite No.1 In G: IV. Sarabande (Lento)
5. Suite No.1 In G: V. Menuetto I & II (Allegro moderato)
6. Suite No.1 In G: VI. Gigue (Vivace)
7. Suite No.2 In D Minor: I. Praeludium
8. Suite No.2 In D Minor: II. Allemande
9. Suite No.2 In D Minor: III. Courante
10. Suite No.2 In D Minor: IV. Sarabande
11. Suite No.2 In D Minor: V. Menuetto I & II
12. Suite No.2 In D Minor: VI. Gigue
13. Suite No.3 In C: I. Praeludium
14. Suite No.3 In C: II. Allemande
15. Suite No.3 In C: III. Courante
16. Suite No.3 In C: IV. Sarabande
17. Suite No.3 In C: V. Bourrie I & II
18. Suite No.3 In C: VI. Gigue

Disc: 2
1. Suite No.4 In E Flat: I. Prelude (Allegro maestoso)
2. Suite No.4 In E Flat: II. Allemande (Allegro moderato)
3. Suite No.4 In E Flat: III. Courante (Allegro non troppo)
4. Suite No.4 In E Flat: IV. Sarabande (Lento)
5. Suite No.4 In E Flat: V. Bouree I & II
6. Suite No.4 In E Flat: VI. Gigue (Vivace)
7. Suite No. 5 in C minor: I. Prelude (Adagio - Allegro moderato)
8. Suite No. 5 in C minor: II. Allemande (Allegro moderato)
9. Suite No. 5 in C minor: III. Courante (Allegro non troppo)
10. Suite No. 5 in C minor: IV. Sarabande (Lento)
11. Suite No. 5 in C minor: V. Gavotte I & II
12. Suite No. 5 in C minor: VI. Gigue (Allegretto)
13. Suite No. 6 in D: I. Prelude (Allegro moderato)
14. Suite No. 6 in D: II. Allemande (Quasi adagio)
15. Suite No. 6 in D: III. Courante (Allegro non troppo)
16. Suite No. 6 in D: IV. Sarabande (Lento)
17. Suite No. 6 in D: V. Gavotte I & II (Allegro moderato)
18. Suite No. 6 in D: VI. Gigue (Vivace)




03 [Bach] St. Matthew Passion [Archiv 427 648-2] John Eliot Gardiner, The Monteverdi Choir, The English Baroque Soloists

03.jpg (38.38 KB)
2009-11-11 07:27
Bach: St. Matthew Passion [Archiv 427 648-2] Gardiner, Monteverdi Choir, English Baroque Soloists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3CD/647MB (679.077.944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1MP95T8G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3960A2207
J.S.Bach 巴赫 -《马太受难曲》(St Matthew Passion)
专辑介绍
解读《马太受难曲》

格劳特在《西方音乐史》中对巴赫有一句很精辟的总结,他说:“埋葬与复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来描绘巴赫的音乐历史”,在巴赫生前他的许多作品被冷落,身后近百年时间这些名作被埋没,无人问津,直到门德尔松大力推动巴赫音乐普及之后局面才有所改变,有人甚至把1829年3月11日《马太受难曲》在莱比锡复排首演定为巴赫音乐的“复活节”,而在这些被“埋葬”的作品中,《马太受难曲》无疑是最杰出的一部。
    《马太受难曲》是巴赫一生5部受难曲创作中最完美,也是最出名的一部,受难曲这种从公元4世纪前后便出现的体裁在巴赫手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同以往素歌、众赞歌为主的古代受难曲相比,巴赫的受难曲更加接近清唱剧风格,戏剧冲突强烈,人物也更丰富,咏叹调、宣叙调、合唱、众赞歌的混合运用使巴赫的受难曲更动听,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巴赫对合唱的灵活运用,有时合唱是情节中的人物,是民众、门徒或者罗马士兵等,有时又象是个健谈的旁观者,参与讲述受难故事,这种做法在古希腊戏剧中很常见,但在德国北部却少有人问津。巴赫在作曲方面从来就是富于创见的,譬如在古代受难曲中福音史家与民众的话都是无伴奏的,《马太受难曲》却全部配上了数字低音,还有当日在首演的圣托马斯大教堂巴赫将两个成人合唱团相隔15米分列圣坛两侧,两支乐队与两台管风琴相互配合,在教堂的回廊上巴赫安排了童声合唱团,    加之教堂建筑本身良好的扩声效果,这样的安排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立体声环境。

《马太受难曲》是一部演出时间超过3个小时的漫长的作品,欣赏者需要对整个受难曲的结构有充分的了解,而且《马太受难曲》的唱词较复杂,宣叙调一般摘自《圣经·马太福音书》,众赞歌与咏叹调则采用着名脚本作家辟康德的诗歌,而这些咏叹调与众赞歌恰恰是《马太受难曲》最重要的部分。本文试图将《马太受难曲》的全曲粗略地做一番解读,对部分重要唱段译出唱词,供爱好者欣赏时对照使用。此外还有一句话想说,欣赏《马太受难曲》选择唱片版本至关重要,在巴赫时代受难曲的演唱一定要庄严肃穆(请记住演出场所是在教堂而非剧院),速度与力度的处理都相当谨慎,没有浪漫时期那种巨大的强弱、快慢幅度,后世有些严谨的指挥家比如卡尔·李希特、门格尔贝格、哈农库特等强调复古,对于初次接触宗教音乐的入门者来说这些版本可能显得有些索然无味,因此建议大家在欣赏时首选一些相对中性的版本,如福特温格勒,等到对作品有了相当了解之后再去那些听原汁原味的版本,这样恐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太受难曲》的开场大合唱是巴赫精心创作的结晶,节奏是进行曲式的,乐队不停反复演奏同一个低音,显得那样沉重。我们可以将这首开场合唱分成3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层是合唱引领着锡安的姑娘们为耶稣的受难而共悲伤,第二层描绘了一群不明真相的异教徒在询问,他们一连问了4个问题:谁?为何?为什么?在哪里?(Wen? Wie? Was? Wohin?)第三层次是一首相对短小的众赞歌,童声合唱与女高音声部一同唱起动人的悲歌《啊,神的羔羊》(O Lamm gottes),音乐从e小调变成了G大调,并且以半音阶进行,加深了悲痛的效果。这段合唱共有两个主题交织进行,巴赫使用的是复杂的双重对位法,他还用合唱团中的低音部分为基本旋律伴唱,达到了相当鲜明的效果。
至此,第一部分才算正式开始,我们大致可以将第一部分分为3个场景:最后晚餐、克希玛尼的祷告以及耶稣被捕。
第一场景开始由福音史家叙述故事,福音史家讲述了在大祭司家中的密谋,该亚法1同犹太长老们商量如何诬陷耶稣,巴赫用一曲短小却十分刺激的轮唱《不要在节期动手》(Ja nicht auf das Fest)着意刻画阴谋家们不敢惹怒人民却又痛恨耶稣、欲除之而后快的复杂心态。接着就转入了伯大尼受膏的场面,这里有一首壮丽的女中音咏叹调《悔恨交加》(Buss und Reu),动人的旋律使听众为之动容,这也是《马太受难曲》第一部分中必听的曲目之一。
悔恨交加使负罪的心颤动,我落下的眼泪,将化成美好的香油涂在忠诚耶稣的身上。
福音史家讲述了犹大为30个银币出卖耶稣的经过,接着是女高音咏叹调《亲爱的主的胸膛,流出鲜血》(Blute nur, du liebes Herz),这是《马太受难曲》中十分重要的一段咏叹调,虽然篇幅不大,但它那抒情、凄美的旋律却是在当时普遍流行的气氛晦暗、悲悲切切的受难曲中非常少见的,
亲爱的主的胸膛,流出鲜血。那从你胸中饮吮乳汁长大的孩子,想要杀害那养育他的人,真如蛇蝎般恶毒。
接下便来是最后晚餐的场景,先是门徒问耶稣在哪里过逾越节,然后,正式进餐时,耶稣告诉门徒他们中有一个出卖了他们的老师,在这里巴赫写了一段精彩无比的合唱,用赋格的形式表现了12门徒惊恐地接连向老师发问的场面,很难想象巴赫仅仅用了几个音符就勾勒出如此复杂的场面,要使用语言,那真不知要费多少笔墨呢!
在耶稣回答门徒问题之前,有一首合唱众赞歌《是的,该被惩罚的是我》(Ich bin’s, ich sollte buben),这段众赞歌以后还会出现,曲调原来是16世纪作曲家的创作。
犹大故作镇静,他也来问老师自己不是那出卖耶稣的人吧,耶稣平静地回答说:就是你。然后,耶稣要门徒吃无酵饼与喝酒,他告诉人们这是自己的肉体和鲜血。这里,耶稣唱的一段宣叙调《你们喝吧,这是我的鲜血》(Trinket alle daraus)十分动人,虽然旋律简单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一首宣叙调之后,巴赫写了女高音咏叹调《我要把心献给你》(Ich will dir mein Herze schenken),作曲家很懂得调节气氛与情绪,在刚才悲剧气氛浓厚的最后晚餐场景之后,巴赫这首动人的咏叹调真正达到了抚慰心灵的作用,动感情的听众至此不免伤心落泪。
我要把心献给你,沉浸在里面,我的拯救者啊。我要把自己沉陷到你那里,对你来说,这世界似乎太小,但你对于我却比天上人间相加还要大。
从这里开始进入第二大部分,克希玛尼园的祈祷。先是基督在橄榄山的预言,这段里有两首众赞歌,《请承认我》(Erkenne mich)与《你我同在》(Ich will hier bei Dir stehen),值得注意的是,巴赫选用的调性,前一首是E大调,后一首则是前一首的移调,降E大调,这样的移调在巴赫时代尚属少见,巴赫希望通过这种手段获得更加悲戚的效果。
至此才算进入克希玛尼祷告的场景,起先是一首男高音宣叙调《啊,这痛苦》(O ,Schmerz),接着就是合唱众赞歌《如此受难究竟为何》(Was ist die Ursach’ solcher Plagen),巴赫使用双簧管配合长笛演奏出悲切的旋律来为男高音伴奏,同时,合唱也加入到背景之中,展现了门徒们的反省。
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首出色的男高音咏叹调《我们要同耶稣一同警醒》(I ch will bei meinem Jesu wachen),虽然情绪上依然有些悲切,但可以听出男高音显得十分坚定,单簧管用凄美的旋律引出抒情的男高音演唱,合唱则用平静的曲调为男高音伴唱。

男高音:我们要同耶稣一同警醒。
合唱:这样我们的罪就会沉睡。
男高音:他的灵魂抵偿我们的死,主的悲伤能使我们充满喜悦。
合唱:如此,他那可称颂的受难必使我们真觉甘美。

耶稣开始了在克希玛尼的祷告,在短小的宣叙调交待之后,巴赫谱写了一个长大的段落,其中有许多首杰出的男低音宣叙调与咏叹调,如《救主匍匐在天父面前》(Der Heiland fallt vor seinem Vater nieder)、《我想使自己前行》(Gerne will ich mich bequemen)等。巴赫变换了作曲的手法,有时是小提琴、数字低音和男低音独唱模仿“三重唱”的形式,有时又变成了男低音同管弦乐反复的分解和弦相呼应。
我想使自己前行,接受十字架与苦杯,自从主饮过之后喝它,由于从他嘴里,流出鲜乳和蜂蜜。只因他的存在,能使苦难与羞辱,都化成那甜蜜。
耶稣第一次祷告之后回到门徒身边,发现他们都睡着了,耶稣十分难过,他劝导弟子要警醒祷告,这里耶稣动情的劝导令人不禁产生一种奇特的敬畏感觉,此后引出了一首众赞歌《神的旨意定要成全》(Was mein Gott will)。

福音史家:他回到第三个门徒那里,发现他们都睡着了,就对彼得说:
耶稣:你们不能跟我一起警醒一个钟头吗?要警醒祷告,莫陷入迷茫,然而你们本心虽然愿意,肉体却是脆弱的。
福音史家:第二次耶稣再去祷告:
耶稣:父啊,如果这苦杯不能离开我,一定要我喝下,那么愿你的旨意得以成全吧!
不难看出,在克希玛尼耶稣表现出一个普通人的脆弱,面对死亡的痛苦他也产生了动摇,他一共三次祷告上苍,每一次都更加坚定了为人类受难的信念,这也是《圣经》中特具人情味的一笔,巴赫将音乐写的异常抒情、哀怨、凄婉动人,具有极为强烈的崇高的悲剧效果。
通过在克希玛尼园的祷告,耶稣最终战胜自己的软弱,接下来就是逮捕耶稣的场面了。犹大出卖了自己的老师,犹大用亲吻的方式出卖耶稣,巴赫为耶稣的回答谱写了一条异常凄美动人的旋律,耶稣回答说:“朋友,你想做的事,赶快做吧!”此后,巴赫在场景描写后连续写了两段音乐表达情感。
一段是女高音、女中音二重唱《我们的耶稣被捕了》(So ist mein Jesus nun gefangen),长笛与双簧管演奏出悲剧性的主题,切分音节奏的弦乐作为背景,重唱的后半段唱到“闪电啊,雷鸣啊”一句时,原本行板的节奏变成了急板,合唱团突然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力量,气氛从悲切变成了无比的愤怒。

二重唱:我们的耶稣被捕了,月亮和光因为悲伤而消失。这是因为我们的耶稣被捕了。耶稣被抓去了,被绑起来了。
合唱:把主放掉,制止吧,别绑他!闪电啊,雷鸣啊,你们难道消失在云间了吗?啊,地狱啊,打开火焰的洞穴吧,把伪善的出卖者,以及那残忍的血污粉碎、消灭、吞噬,立刻狂怒者把他打碎了吧!

另一段是一首众赞歌,也是第一部分的终曲大合唱《啊,人们》(O Mensch),巴赫原本想用一首简单的众赞歌来做结尾,但不久他就改变了主意,他使用了一种后来称为“合唱幻想曲”(Choral Fantasia)的合唱形式。结构上十分自由,但情绪又回到了原先的悲恸之中。第二部开始了,这里讲到了耶稣被审判、钉死十字架以及被埋葬的故事,结构上也大体是依照这个次序来进行的。
开场是一首女中音咏叹调《啊, 我的耶稣被带走了》(Ach, nun ist mein Jesus hin),描写了锡安的姑娘们寻找耶稣的场面,接着是一段杰出的四声部赋格《你的朋友哪里去了?》(Wo ist denn dein Freund hingegangen),纯净、朴素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古代的牧歌,巴赫似乎沉浸在过去的美好岁月中不能自拔,这段充满文艺复兴情调的音乐令人流连忘返。
 
女低音:啊,我的耶稣被带走了。
合唱:你的朋友到哪里去了?女人中最美丽的。
女低音:这是否可能?我能看到耶稣吗?
合唱:你的朋友到哪里去了?
女低音:啊,落入虎爪下,我的羔羊啊,啊,我的耶稣到哪里去了?
合唱:那么,我们就跟你一起去找寻耶稣吧!

福音史家叙述了耶稣被带到该亚法府邸受审判的情形,接着合唱众赞歌《人世欺骗了我》(Mir hat die Welt truglich gerich)直截了当地评价了这场闹剧。由于得到了收买,两个作伪证的人登场了,巴赫用齐唱卡农的形式表现了两个撒谎的人对耶稣的诬陷。
面对卑鄙的伪证耶稣保持了高贵的缄默,这里有一首优秀的男高音咏叹调《忍耐,忍耐,即使是撒谎的舌头刺伤了我》(Geduld, Geduld, wenn mich falsche Zungen stechen),在数字低音持续地进行中,男高音用坚定的语气表现了耶稣面对谎言的态度。
忍耐,忍耐,即使是撒谎的舌头刺伤了我。如果我能不理会自己的罪,去忍耐侮辱和嘲弄,那么,敬爱的神啊,一定会报偿我那蒙冤的心。
大祭司问耶稣他是不是上帝的儿子,耶稣正面回答了他的问题,虽然这个回答是宣叙调,但巴赫却写的较为复杂,实际是一首咏叹调,我们可以听到管弦乐急速的模进伴奏。大祭司的回答是刺耳的,巴赫只用了简单的乐器来伴奏该亚法虚弱的喊叫,随后是群众可怕的狂叫:“他该死!”
人们粗暴地殴打耶稣,失去理智的群众叫嚷着嘲讽耶稣。但这个戏剧性的场面很快就被众赞歌《是谁将你重伤?》(Wer hat dich so geschlagen)给打断了。正义、质朴的人们对暴行发出了悲恸的呼号,在激烈的场面之后出现这样悲剧性的、充满人情味的曲调使听众的情绪暂时得到了平复。
下面是彼得三次不承认耶稣的场景。我们一定记得,耶稣曾经在最后晚餐时预言在鸡叫之前彼得将三次不承认他,当时彼得表示这根本不可能发生。
事实却实践了耶稣的预言,大祭司家的两个女仆指认彼得是耶稣的同党,彼得慌忙否认,最后是群众(合唱)指出他是耶稣的同党,彼得断然否认,这时鸡叫了,彼得领悟了耶稣的预言,他放声痛哭起来。
接着是一首长大的女中音咏叹调《我的神,由于我所流的眼泪,请垂怜我》(Erbarme Dich, mein Gott),这首咏叹调的开头与彼得说的那句:“我根本不认识那个人”相仿,此后在独奏小提琴的伴奏下女中音唱出了啜泣痛哭的情境。
我的神,由于我所流的眼泪,请垂怜我,请俯视我。请看看,这颗心和这双眼睛,在你面前悲切地哭泣,请垂怜我!
作为穿插的段落,下面交待的是犹大的自杀,出卖者终于得到了报应。
男低音咏叹调《把我的耶稣还给我》(Gebt mir meinen Jesum wieder),小提琴演奏出摇摆不定的旋律,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悔恨交加的人们在呼天抢地地哀号。
把我的耶稣还给我,看哪,那个被抛弃的年轻人,把杀人的酬金,丢在你们的脚下了!
接下来的场景是非常戏剧性的审问耶稣。罗马总督彼拉多问耶稣,他是否是犹太人的王?耶稣回答“是”,然而对于彼拉多后来的质问,耶稣保持了高贵的沉默。
根据惯例,每年逾越节里总督都会给犹太人一个机会,赦免他们希望宽恕的犯人,彼拉多也遵循了这一规矩。结果,人们却选择了一个杀人犯,一个作恶多端的暴徒,一个应当钉死十字架的人,巴赫在谱子上标注整个合唱团要用最强大的音量喊出那囚犯的名字──巴拉巴斯。为了表现人们失去理智的集体暴力,巴赫使用了中世纪时禁止使用的三全音2,目的只能是为了表现人们的邪恶。
在彼拉多宣判之前,巴赫大大渲染了气氛,他推迟了说故事的宣叙调的出现,而是插入了一段众赞歌,《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惩罚》(Wie wnderbalich ist doch diese strafe),当彼拉多发问:“他做了什么坏事?”的时候,女高音宣叙调义正词严地回答:“他叫我们行善事……”接着的一首女高音咏叹调《我的救世主为爱而受死》(Aus Liebe will mein Heiland sterben)非常精彩,巴赫仅仅使用了长笛去配合合唱达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格劳特在他那本着名的《西方音乐史》中认为《马太受难曲》中有4处不可错过的绝妙篇章,首推的就是这首女高音咏叹调。
我的救世主为爱而受死,主不知有所谓的罪,那是为了使永恒的破灭、审判的惩罚,丝毫不存留在我们心间。
然而,这些并不能解脱人们的狂暴,群众更加倍地高喊:“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巴赫再次使用了全音造成了尖锐刺耳的音响效果,彼拉多遂宣布释放巴拉巴斯,并宣判耶稣钉死十字架。
士兵们鞭打耶稣,并把他带走了。这里有一段女中音是咏叹调《如果流落脸颊的眼泪》(Konnen Tranen meiner Wangen),看到耶稣被鞭打,伤心的人们唱起了这哀怜的挽歌,乐队伴奏全部采用弦乐,情绪上非常庄重、严肃。
耶稣被士兵们强迫戴上了紫荆冠,士兵们嘲弄他是犹太人的王。人们继续鞭打耶稣,众赞歌《啊,受伤流血尽受嘲弄的头颅》(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表达了正义的人对耶稣受辱的气愤与哀惋之意,这是一首宁静的挽歌,也是整部《马太受难曲》中最优秀的众赞歌之一。此后,耶稣被带到了各各它,也就是“骷髅岗”,准备受难而死。
啊,受伤流血尽受嘲弄的头颅,啊,因受愚弄被戴上的紫荆冠,啊,原先被誉为最高的荣耀,点缀着完美的头颅,而今却被“万岁,万岁”地羞辱。啊,当世界受到审判的时候,将使人恐惧,躲避高贵的脸!你为什么要被人们吐口水呢?你为什么要脸色铁青?从前任何光芒都无法相比的你的眼神,是谁使它遭受如此痛苦?
耶稣被钉上了十字架,人们还在他的头上按了一面罪状的牌子,上面写着:“犹太人的王耶稣!”接着,用心险恶的长老们掀起了人们新的狂怒,他们大声叫喊:“他救了别人,倒救不了自己。”这里,巴赫将合唱写的异常激动、热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这段音乐也是整部《马太受难曲》最激烈的部分之一,而紧随其后的合唱宣叙调《啊,各各它,被诅咒的各各它》(Ach, Golgatha, unsel’ges Golgatha)平静安详的气氛却与之形成极大的反差,造成鲜明的背离效果,这个段落也是格劳特认定的第二个妙处。
啊,各各它,被诅咒的各各它!为何荣耀的王必须在此受辱、死去?为何受世人祝福的拯救者,却惹来如此灾难,被钉十字架?天地造物的创造者,却被夺去了大地与空气,无罪者变成了有罪受死。这些都刺痛我的灵魂。啊,各各它,被诅咒的各各它。
耶稣受难的时刻来到了,耶稣说了最后的一句话:“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当福音史家翻译这句话时,巴赫提高了四度,更增添了悲剧的气氛。随后的众赞歌《某日当我必须离去时》(Wenn ich einmal soll scheiden)采用了全曲使用多次的主导主题再现,这也是最后一次。
紧随其后的场面富有强烈的写实性,巴赫描绘了耶稣死后出现的种种异常天象,山崩地裂,死去的人复活等等。乐队中的低音弦乐器发出浓重的颤音,渲染出恐怖的气氛。
耶稣的遗体被他的门徒之一,约瑟收敛了,埋葬起来,渐渐轻微起来的音响,仿佛将我们带到了纪元一世纪的中东土地上,一切都已经过去,在永恒死亡的怀抱中,人们才获得了安息与解脱。
最后的一首合唱《我们落泪,下跪》(Wir setzen uns mit Tranen nieder)正是在安详、轻柔的气氛中渐渐淡去了一切尘喧俗事,所有复归平静之中。
我们落泪、下跪,呼唤墓穴中的你,轻轻地安睡吧!疲倦的圣体,安睡吧,轻轻地安睡吧!你的墓穴与墓石,成为不义之心的褥垫,成为灵魂的安息之所。那里,可以获得无比的满足,我们得以安眠。

《马太受难曲》重要唱段一览
演唱形式  标题
女中音咏叹调  《悔恨交加》(Buss und Reu)

最后晚餐场景
女高音咏叹调   《我要把心献给你》(Ich will dir mein Herze schenken)
男高音咏叹调  《我们要同耶稣一同警醒》(I ch will bei meinem Jesu wachen)
众赞歌 《神的旨意定要成全》(Was mein Gott will)
女高音、女中音二重唱  《我们的耶稣被捕了》(So ist mein Jesus nun gefangen)《你的朋友哪里去了?》(Wo ist denn dein Freund hingegangen)
男高音咏叹调  《忍耐,忍耐,即使是撒谎的舌头刺伤了我》(Geduld, Geduld, wenn mich falsche Zungen stechen)

审判耶稣
女中音咏叹调  《我的神,由于我所流的眼泪,请垂怜我》(Erbarme Dich, mein Gott)
男低音咏叹调  《把我的耶稣还给我》(Gebt mir meinen Jesum wieder)
女高音咏叹调 《我的救世主为爱而受死》(Aus Liebe will mein Heiland sterben)
众赞歌 《啊,受伤流血尽受嘲弄的头颅》(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合唱《啊,各各它,被诅咒的各各它》(Ach, Golgatha, unsel’ges Golgatha )
合唱  《我们落泪,下跪》(Wir setzen uns mit Tranen nieder)

===《马太受难曲》主要录音版本===

EMI CDS565509-2
格莱姆、费舍尔-迪斯考等,独唱
维也纳爱乐合唱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福特温格勒,指挥
这张唱片是福特温格勒1954年复活节的录音(另外发行过一个节本,2CD),也是他一生最后一次录音。合唱气势磅礴,晚年的福特温格勒手法越发精湛,特别在一些慢速的处理上,做足了文章,不讨厌单声道的爱好者首选这个入门版。

DGG 419 789-2
雅诺维策、费舍尔-迪斯考等,独唱
德意志歌剧院合唱团/柏林爱乐乐团/卡拉扬,指挥
乐队太强大,卡拉扬太强大,独唱有些力不从心,请特别关注合唱众赞歌,可以明显感受到合唱团奔涌的激情,是一个立体声的入门版。

Philips 412 527-2
亚当、波普等,独唱
莱比锡合唱团/德累斯顿乐团/施雷尔
纯正的德国风格,亚当的演唱雄辩而富感染力,是你物有所值的收藏。

DGG 427 648-2
约翰逊、施密特等,独唱
蒙特威尔第合唱团/蒙特威尔第乐团/加迪纳,指挥
加迪纳的指挥富于表现力,热情、充满张力,虽然坚持采用古乐器,但风格上却取折衷方案,是一个很好的升级版。

EMI CMS7 63058-2
普莱、施瓦茨科普夫,费舍尔-迪斯考等,独唱
帕里斯教堂唱诗班/爱乐乐团/克伦佩勒,指挥
慢却富有无比的张力,压抑之后总能得到及时的抚慰,这就是克伦佩勒版的动人之处,施瓦茨科普夫的音色令人心醉,一个同样优秀的充满智慧的升级版。

Teldec2292 42509-2
埃克鲁茨、艾森沃德等,独唱
国王学院合唱团/维也纳音乐协奏团/哈农库特,指挥
原汁原味、地地道道,全部使用古代乐器,合唱规模较小,恢复了巴洛克时期的古风,是一个有些索然无味的提高版。

Archiv 439 338-2
贺利格尔、费舍尔-迪斯考等,独唱
慕尼黑巴赫合唱团/慕尼黑巴赫乐团/卡尔·李希特,指挥
保留了作品原始风貌,但却没有被既定规则束缚,李希特在节奏的处理上显得非常活泼、跳跃,富于弹性,合唱织体分明,特别是复调部分,整齐而独立,费舍尔-迪斯考演唱的耶稣使人肃然起敬,李希特版是一个理想的终极版。

1、该亚法,大祭司。
2、Tritone 三全音,包含3个全音的增4度音程。三全音很难唱,在中世纪是禁止使用的,曾有这么一种说法:“Mi与Fa相对,是藏在音乐中的魔鬼!”因而在作品中频繁使用三全音便使人联想到邪恶。
3、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意思是: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
为纪念复活节,陆续发布巴赫《马太受难曲》的若乾重要版本以及相关资料。资料中包括《马太受难曲》的中文歌词(来自互联网)、《巴赫〈马太受难曲〉》(唱片版本比较,原载《爱乐》杂志)及《马太受难曲》总谱。
经卡巴斯基查验无毒
周一到周五8:00到16:30在线

专辑曲目

1.Kommt, ihr Töchter helft mir klagen
2.Da Jesus diese Rede vollendet hatte
3.Herzliebster Jesu, was hast du verbrochen
4.Da versammleten.... / Ja nicht.... / Da nun Jesus.... / Wozu dienet.... / Da das Jesus....
5.Du lieber Heiland du
6.Bu? und Reu
7.Da ging hin der Zwölfen einer
8.Blute nur, du liebes Herz
9.Aber am ersten.... / Wo willst du.... / Er sprach.... / Und sie wurden.... / Herr, bin ich's?
10.Ich bi
n's, ich sollte bü?en
11.Er antwortete und sprach
12.Wiewohl mein Herz in Tränen schwimt
13.Ich will dir mein Herze schenken
14.Und da sie den Lobgesang gesprochen hatten
15.Erkenne mich, mein Hüter
16.Petrus aber antwortete
17.Ich will hier bei dir stehen
18.Da kam Jesus mit ihnen zu einem Hofe
19.O Schmerz!
20.Ich will bei.... / So schlafen....
21.Und ging hin ein wenig
22.Der Heiland fällt vor seinem Vater nieder
23.Gerne will ich mich bequemen
24.Und er kam zu seinen Jüngern
25.Was mein Gott will
26.Und er kam und fand sie aber schlafend
27.So ist mein Jesus..../La?t ihn!... / Sind Blitze...
28.Und siehe, einer aus denen
29.OMensch, bewein' dein Sünde gro?
30.Ach! nun ist mein Jesus hin!
31.Die aber Jesum gegriffen hatten
32.Mir hat die Welt trüglich gericht't
33.Und wiewohl viel falsche Zeugen
34.Mein Jesus schweigt zu falschen Lügen stille
35.Geduld!
36.Und der Hohepriester.... / Er ist des.... / Da speieten.... / Weissage uns....
37.Wer hat dich so geschlagen
38.Petrus aber sa?.... / Wahrlich, du bist.... / Da hub er an....
39.Erbarme dich mein Gott
40.Bin ich gleich von dir gewichen
41.Des Morgens aber.... / Was gehet.... / Und er warf....
42.Gebt mir meinen Jesum wieder!
43.Sie hielten aber einen Rat
44.Befiehl du deine Wege
45.Auf das fest.... / Barabbam! / Pilatus sprach.... / La? ihn....
46.Wie wunderbarlich ist doch diese Strafe!
47.Der Landpfleger sagte
48.Er hat uns allen wohlgetan
49.Aus Liebe will mein Heiland sterben
50.Sie schrieen.... / La? ihn.... / Da aber Pilatus.... / Sein Blut komme.... / Da gab er ihnen....
51.Erbarm es Gott!
52.Können Tränen meiner Wangen
53.Da nahmen die.... / Gegrü?et seist.... / Und speieten....
54.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
55.Und da sie ihn verspottet hatten
56.Ja! freilich will in uns das Fleisch
57.Komm, sü?es Kreuz
58.Und da sie.... / Der du den.... / Desgleichen auch.... / Andern hat er.... / Desgleichen schmäheten....
59.Ach, Golgatha
60.Sehet, Jesus hat die Hands
61.Und von der sechsten.... / Der rufet dem.... / Und bald lief.... / Halt, la?.... / Aber Jesus schriee....
62.Wenn ich einmal soll scheiden
63.Und siehe da.... / Wahrlich, dieser.... / Und es waren....
64.Am Abend da es kühle war
65.Mache dich, mein Herze, rein
66.Und Joseph nahm.... / Herr, wir haben.... / Pilatus sprach....
67.Nun ist der Herr zur Ruh gebracht
68.Wir setzen uns mit Tränen nieder


04 [Bartok] Concerto for Orchestra, Hungarian Sketches [RCA 09026 61504-2] Fritz Reiner,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04.jpg (34.11 KB)
2009-11-11 07:27


Bartok: Concerto for Orchestra, Hungarian Sketches [RCA 09026 61504-2] Reiner,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67MB (385.334.899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63VJJ2ZO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4029A4577
[留声机百大系列04]巴托克- 乐队协奏曲 萊納
专辑英文名: Bartok- Concerto for Orchestra
专辑中文名: 巴托克- 乐队协奏曲
别名: 为管弦乐队所做的协奏曲
艺术家: 莱纳 Reiner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1955年
地区: 美国

作曲家介绍:
  巴托克,贝拉(Bartok Bela,1881-1945) 现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生于匈牙利的纳吉圣米克洛斯,自幼学习音乐,十岁登台演奏自作钢琴曲。1903年毕业于布达佩斯音乐学院,1907年任该院钢琴教授。1905年开始从事匈牙利民歌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东欧各国、北非和土耳其,收集民歌达三万首以上。并对民歌的结构来源作了科学的分析,写了三部论著和数篇文章。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形成了以民间特点为主,充满节奏活力与丰富想象的独特风格。主要作品有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舞剧《奇异的满大人》,乐队曲《舞蹈组曲》、《弦乐打击乐与钢片琴的音乐》、《乐队协奏曲》,三部钢琴协奏曲,六部弦乐四重奏以及许多乐曲、钢琴曲。其生活与创作道路坎坷不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由于法西斯迫害,于1940年流亡美国,生活凄苦,精神孤独,终因白血病客死他乡。
作品介绍:
  本曲为巴托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在他去世前两年完成的。1943年初,巴托克虚弱的身体突然恶化。 就在这时, 著名指挥家库塞维斯基请求他创作一个作品来纪念已故的库塞维斯基夫人。对于此事,他俩谈得推心置腹,并涉及到许多其他话题。经过这次谈话,巴托克的健康状况一下子有了好转,医生竟让他出院了。1943年八月,巴托克开始创作他的这部《乐队协奏曲》,十月份乐曲总谱即告完成。第二年12月1日,在库塞维斯基的指挥下, 《乐队协奏曲》由波士顿交响乐队首演于波士顿的交响厅,大获成功。库塞维斯基后来曾评价说:“本曲是最近二十五年来最出色的管弦乐曲! ” 我们有充分理由可以相信,受委托创作这部作品,对巴托克所起的鼓舞作用,大大推迟了他的谢世。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音乐方面的吸引力, 而且还为技巧娴熟的交响乐队提供了一次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分章介绍:

全曲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 引子。 缓慢的开始部分运用了不可思议的乐器色彩,阴暗的低音提琴和大提琴与加弱音器的高音弦乐的颤音形式的对比,不禁使人想起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那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开端。这一部分的第二主题虽然带有舞蹈节奏,但仍是很阴郁的,它与第一主题一样,表达的是作者的思乡情绪。 音乐以对位形式发展,不久变得明朗起来,明快的木管奏出略为欢快的旋律,仿佛摆脱了阴郁。巴托克称这一部分的音乐为“高度技巧的处理”。
  第二部分 成双成对游戏。这个快活乐章是乐队色彩的变幻游戏。 一对大管的后面接着一对双簧管,然后是一对单簧管和几支长笛,最后是加上弱音器的小号。铜管轻声奏出的一段富有对比性的赞美诗式的音乐,引至开始部分素材的再现。竖琴大幅度的拨奏声与轻微的弦乐声相对照所产生的新鲜色彩效果,伴随着其他木管乐器一起出现。
  第三部分 悲歌。这就是被作者成为“悲哀的死亡之歌”的乐章。由低音弦乐器奏出的主题,其开始部分与第一乐章的开始部分相联系。接着出现了一个“基本动机的雾蒙蒙的织体”,长笛和单簧管的短小装饰乐句,同竖琴的滑奏和弦乐轻轻震动的颤音形成对照。
  第四部分 间奏。 在这一乐章中,民间歌曲旋律占了绝大部分的篇幅,但仍然给听众带来一种“光怪陆离”的感觉。
  第五部分 末乐章,终曲。 同全曲的第一部分一样,这部分是非常自由的奏鸣曲式。以火一样的无穷动音型开始,继而出现的是舞蹈般的节奏。 发展部则包含一个非常复杂的赋格式片断。全曲的结尾异常光辉,这在巴托克的其他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专辑介绍:
  莱纳演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RCA 09026-61504-2),《留声机》杂志百大明盘之一。作为巴托克的关门弟子,莱纳对于巴托克的理解和演绎一直都是受到尊敬和好评的。这张录制于1955~1958年的录音是RCA Living Stero的经典录音之一。从莱纳一丝不苟的演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巴托克的灵魂,似乎乐符像溪水一样在我们面前流过。这个版本是不错的选择,历来是发烧者的必备。
 
专辑曲目:
1.    Concerto For Orchestra: Introduzione: Andante non troppo; Allegra vivace
2. Concerto For Orchestra: Giuoco delle coppie: Allegretto scherzando
3. Concerto For Orchestra: Elegia: Andante non troppo
4. Concerto For Orchestra: Intermezzo interrotto: Allegretto
5. Concerto For Orchestra: Finale: Pesante; Presto
6. 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Andante tranquillo
7. 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Allegro
8. 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Adagio
9. 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Allegro molto
10. Hungarian Sketches: An Evening In The Village
11. Hungarian Sketches: Bear
12. Hungarian Sketches: Melody



05 [Bax] The Symphonies [Chandos 10122] Vernon Handley, BBC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5.jpg (36.01 KB)
2009-11-11 07:27


Bax: The Symphonies [Chandos 10122] Vernon Handley & BBC Philharmonic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5CD/1.22GB (1.316.696.896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PCV0FDUD
MU分卷 之五.part1 http://www.megaupload.com/?d=KS3HJ7WW
     之五.part2 http://www.megaupload.com/?d=PXIUPY87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4237A6762

Bax: The Symphonies
 
又名: 巴克斯《七首交响曲》《交响诗-汀塔戈尔》《流氓喜剧序曲》
表演者: Sir Arnold Bax / BBC Philharmonic / Vernon Handley
唱片数: 5
条型码: 0095115112229
发行时间: 2003-11-25
版本特性: Box set
出版者: Chandos
介质: Audio CD
 
 
巴克斯及其作品介绍:

巴克斯:交响曲
BAX: Symphonies
巴克斯(Arnold Bax),1883年生于伦敦,1953年卒于科克,英国作曲家。巴克斯1900—1905年学成于皇家音乐学院,1942年起任王室的音乐指导,他首先是个优秀的钢琴家,创作的键盘乐曲富于灵性,有许多韵味跳出;创作的室内乐曲也比较精致,充满英国绅士派头的优雅。巴克斯是一个新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他对于爱尔兰题材、对于叶芝的诗有特别的感觉,因此而在作品中寻找叶芝的诗意。巴克斯的管弦乐作品配器华丽,追求描绘的感觉,所以较多是色彩的纷呈而不是由节奏组织的结构。
巴克斯作有7首交响曲,No.1 降E大调,作于1921年;NO.2 E小调和C大调,作于1924—1925年;No.3 C大凋,作于1929年;NO.4 降E大调,作于1930—1931年;No.5 E小调,作于1931—1932年;No.6 C小调,作于1934年;No.7 降A大调,作于1939年。其中,《第一交响曲》的标题为《悬崖边上的冒险》,《第三交响曲》的标题为《北方》,描写北方严寒的天气,最后一个乐章出现宁静和优美的关于春天的韵味。
巴克斯的交响曲版本,可选汤姆森(Thomson)指挥伦敦爱乐乐团版,全套的交响曲,Chandos,CHAN 8606/10(5张)。其中《第一交响曲》,加《圣诞节前夕》(Christmas Eve),Chandos,CHAN 8480;《第二交响曲》,加《欲望》(Nympholept),Chandos,CHAN 8493;《第三交响曲》,加《赞美歌》(Pacan)、《维尔登—伊拉伐尔舞曲》(The Danee of Wild lrravel)。Chandos,CHAN 8454;《第四交响曲》加《廷塔基尔》(Tingtagel),Chandos,CHAN 8312;《第五交响曲》加《俄罗斯组曲》(Russian Suite),Chandos,CHAN 8669;《第六交响曲》加《节日序曲》(Festival Overture);Chandos,CHAN 8586;《第七交响曲》加《4首歌曲》,Chandos,CHAN 8628。这套唱片,《企鹅》评介三星。
值得注意的是,巴克斯的《第三交响曲》,EMI有一个巴比罗里指挥哈莱乐团的版本,CDH 7 63910—2(历史录音),《企鹅》评介历史录音三星。
 
巴克斯:交响诗
BAX: Symphonie Poems
巴克斯创作了不少交响诗,著名的有《仙山》(In the Faery Hills)、《凡德花园》(The Garden of Fand)、《快乐的森林》(The Happy Forest)、《11月的树林》(November Woods)、《廷塔基尔》(Tintagel)。
巴克斯的《仙山》;作于1909年,取材于爱尔兰民间传说。传说描写乌希恩受仙女诱惑,来到海上的仙山寻欢作乐。仙女们请诗人唱歌,诗人用竖琴弹出一曲忧伤的曲调,结果竖琴被仙女们抢走,抛入海中,诗人失去了其精神依托而放荡不羁,终日与仙女们寻欢作乐。《凡德花园》作于1913年,凡德是爱尔兰民间传说中的仙女,她的花园就是大海。传说描写海上有一个神秘岛,招揽海上的船只,水手们只要一踏上此岛,就进入了凡德花园,从此乐而忘返。《11月的树林》作于1917年,描写秋天树林在寒风袭击下的凄凉景象。《廷塔基尔》作于1917年,廷塔基尔是英格兰西南海岸边的一座城市,是古代阿瑟国王的诞生地和古战场。康沃尔悬崖上有廷塔基尔城堡,作品描述夏日的廷塔基尔的风景,天气晴朗,站在悬崖边,面对水天一色的大西洋,凭吊古代英雄豪杰。
巴克斯喜欢海,也善于描绘海景。巴克斯交响诗的版本,可选:1.鲍尔特(Boult)指挥伦敦爱乐乐团版,Lyrita SRCD 231。这张名版唱片上,收有《凡德花园》、《地中海》(Mediterranean)、《北方叙事曲》(Northern ballad No.1)、《11月的树林》、《廷塔基尔》。2.汤姆森(Thomson)指挥北爱尔兰交响乐团版;Chandos,CHAN 8307,收有《凡德花园》、《快乐的森林》、《11月的树林》、《夏天的音乐》(Summer Music)。Chandos,CHAN 8367,收有《仙山》、《从黄昏到黎明》(Into the twilight)、《罗斯·凯瑟》(Roose-Catha)。《松树知道的故事》(The tale the pine-tree knew)。3.阿尔文(AlWyn)指挥皇家爱乐乐团版,ASV,CDWHL 2058,收有《玛尔塔》(Malta G.C)、《奥立佛·特威斯特组曲》(Oliver Twist Suite)。4.汉德利(Handley)指挥北爱尔兰交响乐团版,Chandos,CHAN 8473,收有《在海岸上》和布里奇的《大海》、布里顿的《海的间奏曲》。这些版本,《企鹅》都给予三星。相比之下,鲍尔特是老一辈的英国作品指挥大师,注意色彩渲染,录音也好。阿尔文是老资格的爱尔兰交响乐团的首席,汤姆森是公认的新阐释巴克斯专家,而汉德利的这一版,综合了几位英国作曲家对海的不同表达,又是一张趣意盎然的片子。还有老资格的比彻姆的《凡德花园》。EMI CDM7 63405一2。这张历史录音上另有班托克的《集市上的菲法恩》,伯纳斯的《海神的凯旋》。这个版本,《企鹅》给予历史录音三星。
巴克斯:交响变奏曲
BAX: Symphnie Variations
巴克斯一共作有两首交响变奏曲,一首是纯粹为乐队而作,作于1905—1906年;另一首是为钢琴和乐队而作,作于1917年。巴克斯为钢琴和乐队而作的变奏曲,可选芬格赫特(Fingerhut)演奏钢琴、汤姆森(Thomson)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版,Candos,CHAN 8516,这张唱片上另有巴克斯的交响诗《晨歌》(Morning Song)。芬格赫特和汤姆森、伦敦交响乐团合作,还录制了巴克斯为钢琴和乐队而作的《冬天的传说》(Winter Legends)、《传奇碎片》(Saga fragment),Chandos,CHAN 8484。这两张唱片,《企鹅》评介都是三星。

巴克斯:俄罗斯舞蹈家的实情
BAX: The Truch about the Russian dancers

巴克斯1910年访问俄罗斯后,深受俄罗斯音乐感染,之后创作了一些有俄罗斯色彩的作品。这部《俄罗斯舞蹈家的实情》是巴克斯1920年所作的芭蕾舞剧,其音乐可选汤姆森(Thomson)指挥伦敦爱乐乐团版,Chandos;CHAN 8863,这张唱片上另有巴克斯的芭蕾音乐《从黄昏到黎明》(From dusk till dawn),这张唱片,《企鹅》评介三星。
巴克斯:小提琴、大提琴协奏曲
BAX: Violin Concerto, Cello Concerto
巴克斯的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938年,其版本可选由蒙德科维奇(Mordkovitch)演奏小提琴,汤姆森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版,Chandos,CHAN 9003。这张唱片上还有巴克斯的《金色的鹰》组曲(Goldden Eagle Suite)、《一个传奇》(A Legend)、《浪漫序曲》(Romantic Overture)。《企鹅》评介三星。
巴克斯的大提琴协奏曲,作于1932年,其版本可选瓦尔费斯(Wallfisch)演奏大提琴、汤姆森指挥伦敦爱乐乐团版,Chandos,CHAN 8494。这张唱片上另有巴克斯的《地中海》(Mediterranean)、《北方叙事曲》第三号(Northern Ballad No.3)、《一部流浪汉喜剧的序曲》(Overture to a Picaresque Comedy),《企鹅》评介三星。
巴克斯还作有一部中提琴与乐队的《幻想曲》(Phantasy,作于1920年),可选古拉尼(Golani)与汉德利(Handley)、皇家爱乐乐团合作版,Conifer,CDCF 171,《企鹅》评介三星保留一星。
巴克斯:钢琴奏鸣曲
BAX:Piano Sonatas
巴克斯一共作有4首钢琴奏呜曲:No.1,升F小调,作于1910年;No.2,G大调,作于1919年;No.3,升G小调,作于1926年;No.4,G大调,作于1932年。巴克斯《钢琴奏鸣曲》的版本,可选帕金(Parkin)演奏版。帕金1924年生于斯蒂夫尼奇,是研究爱尔兰音乐的专家。帕金演奏的第一、第二奏鸣曲,Chandos,CHAN 8496,这张唱片上还有巴克斯的《乡村小调》(Country Tune)、《揺篮曲》(Lullaby)、《冬天的水》(Winter Waters)。帕金演奏的第三、第四奏鸣曲,Chandos,CHAN 8497,这张唱片上,另有巴克斯的《山区小调》(A Hill tune)、《在伏特加酒店》(In a Vodka Shop)、《水的音乐》(Water music)。这两张唱片,《企鹅》都评为三星。帕金就是演奏巴克斯钢琴音乐的专家,他另有一张弹巴克斯的《带水仙花的少女》(The Maiden With the Daffodil)、《五月的黄昏》(On a May Evenig)、《浪漫曲》、《两首俄罗斯音画》(2 Russian tone Pictures)等小品,弹得精彩,很有味道,《企鹅》给予三星保留一星。
巴克斯:三重奏,四重奏
BAX: Trio, Quartet
巴克斯所作的钢琴三重奏,降B大调,作于1904年,可选鲍罗丁三重奏团版,Chandos,CHAN 8495,《企鹅》评介三星保留一星,这张唱片上另有布里奇的《第二钢琴三重奏》。
巴克斯所作另有一首著名的为长笛、中提琴、单簧管而作的《悲歌三重奏》,(作于1916年),可选由美国重奏团演奏版,Centaur,502 114。
巴克斯共作有3首弦乐四重奏:No.1,G大调,作于1916年;NO.2,E大调,作干1924—1925年;No.3,F大调,作于1936年。《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版本,可选英国四重奏团版,Chandos,CHAN 8931。这张唱片上另有巴克斯的《圆号五重奏》与《钢琴四重奏》。《第二弦乐四重奏》可选米斯特莱四重奏团版(Mistry Qt),Chandos,CHAN 8795,这张唱片上,另有巴克斯的《钢琴五重奏》。这两个版本,《企鹅》评英国四重奏版为三星,米斯特莱四重奏版为三星保留一星。
巴克斯:五重奏
BAX: Quintets
巴克斯作过多种形式的五重奏。他的《弦乐五重奏》,G大调.作于1906—1907年;《钢琴五重奏》,G小调,作于1915年;《竖琴五重奏》,作于1919年;《双簧管五重奏》作于1922年。巴克斯的《钢琴五重奏》,可选;1.马克卡贝(Mc Cabe)与英国四重奏团合作版,Chandos,CHAN 8391。这张唱片上另有由坎加(Kanga)演奏巴克斯的《竖琴五重奏》,《企鹅》评为三星。2.诺里斯(Norris)与Mistry四重奏团合作版,Chandos,CHAN 8795;这张唱片上,另有巴克斯的《第二弦乐四重奏》,《企鹅》评介三星保留一星。巴克斯的《竖琴五重奏》,可选坎加与英国四重奏团版。巴克斯的《双簧管五重奏》,可选弗兰奇斯(Francis)与英国四重奏团合作版,Chandos,CHAN 8392。这张唱片上,另有霍斯特的《旋律与变奏》、莫伦的《幻想五重奏》、雅各布的五重奏,《企鹅》评为三星。
巴克斯:小提琴奏鸣曲
BAX: Violin Sonata
巴克斯作有两首小提琴奏鸣曲:第一号作于1910年,第二号作于1915年。这两首奏鸣曲的版本,可选格林贝格(Gruenberg)与马克卡贝(Maccabe)合作版,Chandos,CHAN 8845,《企鹅》评介三星。
巴克斯另作有一首《单簧管奏鸣曲》(作于1934年),可选希尔顿(Hilton)和斯瓦洛沃(Swallow)合作版,Chandos,CHAN 8683。这张唱片上另有布里斯的《单簧管五重奏》,《企鹅》评介三星保留一星。
曲目 · · · · · ·
  Symphony No. 1 in E flat major
  Symphony No. 3
  Symphony No. 2 in E minor/C major
  Symphony No. 4
  Symphony No. 5 in C sharp minor
  Symphony No. 6 in C major
  Rogue's Comedy Overture, for orchestra
  Tintagel, tone poem for orchestra
  Symphony No. 7 in A flat major
  Composed by Arnold Bax
  Performed by BBC Philharmonic Orchestra
  Conducted by Vernon Handley
Interview with Vernon Handley by Andrew McGregor


 

06 [Beethoven] Fidelio [Testament SBT2 1328] Jurinac, Vickers, Frick, Otto Klemperer, The Covent Garden Orchestra

06.jpg (36.41 KB)
2009-11-11 07:27

Beethoven: Fidelio [Testament SBT2 1328] Jurinac, Vickers, Frick, Klemperer, Covent Garden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427MB (448.578.417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ITUSAOKR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4338A9803
贝多芬 Beethoven -《费德里奥》(Fidelio)
作品介绍:

19世纪歌剧无论政治倾向如何,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特征是一致的,简单说来就是感情超过形式。正如雨果所宣言的那样,“浪漫主义就是艺术中的自由主义!”为了充分表现这种精神自由,让感情奔放,作曲家们想出种种方法改进祖传的技艺。他们扩展了和声,丰富了乐队音色,打破古典时代严格的形式格律,运用新的音乐语言和灵活的曲式写作;他们注重运用造型手段,使音乐的表现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与文学的联姻,开辟了标题音乐的新纪元。贝多芬的《费德里奥》可说是浪漫派歌剧的先导。
1792年,贝多芬来到欧洲文化中心维也纳,想在那儿靠弹钢琴、作曲出人头地。在维也纳,贝多芬得以欣赏同时代其它作曲家的歌剧。贝多芬观看的歌剧都是在维也纳剧院上演的,这对他来说很方便,因为他当时就住在剧院楼上一间小公寓里,只需穿过大厅便能进人剧院。贝多芬喜欢在靠近乐池的前排就座,观看时从头至尾像个雕塑似地一动不动。但如果遇到他不喜欢的,就在第一场结束后悄悄退出。
贝多芬有过多次尝试,莫扎特《魔笛》的编剧人埃马努埃尔·席卡内德曾把自己写的《灶神之火》给贝多芬看过,但没什么结果。还有一些如《布鲁图斯》、《罗慕路斯》、《尤利西斯还乡》等曾引起过贝多芬的兴趣,可是都被他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扔掉了。最后贝多芬终于找到一个吸引他的脚本。这部歌剧的脚本原不是为贝多芬准备的,但脚本的主题和题材,深深地吸引了他。这部歌剧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西班牙青年贵族弗洛雷斯因故触怒了当地的长官皮查罗,被皮查罗设计抓住,投入了囚禁政治犯的监狱,并对外散布弗洛雷斯已死,企图饿死弗洛雷斯。忠贞勇敢的莉昂诺拉,女扮男装,化名费德里奥,潜入监狱,去营救丈夫。最后夫妇俩战胜了皮查罗的阴谋诡计,在首相的营救下脱离虎口。
这部歌剧讲的是莱奥诺拉和弗洛雷斯坦,剧名为《费德里奥》也是很自然的事。可是贝多芬不喜欢这个名字,认为它直接点出了伏笔,因此改为《莱奥诺拉》。经过将近两年的创作(从1803年开始动笔)于1805年首演。该剧的首演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当时,正值拿破仑入侵维也纳,爱好歌剧的贵族纷纷离城,贝多芬新作的首演式上几乎没什么观众。(在军队占领期上演一部关于政治自由的歌剧恐怕不是明智之举,好在拿破仑的法国军队听不懂德语。)
首演失败还有其它原因。例如莉昂诺拉扮演者--被海顿叫做“大嗓门”的女高音保利娜·安娜·明德·豪普特曼觉得音乐太难,至于其它角色--舞台指导乔治·弗利德里克·特赖奇克的评价是“男演员们还需大大改进”。首演惨败之后,贝多芬根据朋友们的建议做了一些修改,效果虽然好一些,仍不理想。贝多芬甚至又写了第三首序曲代替前面的第二首,可终究不能彻底改观。
1814年,搁置了九年并经过三次修改的《费德里奥》终于唤起了观众较大的热情。至此,该剧已经有了四首不同序曲。前三首就是现在的(第一、第二、第三)《莱奥诺拉序曲》,第四首是《费德里奥序曲》。《费德里奥》歌颂了女主人公的忠贞爱情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具有进步的启蒙主义思想。是一部前承古典、后启浪漫的作品。贝多芬不再以神话、骑士的题材为创作蓝本,而是让他的歌剧高举争取自由、为理想战斗的旗帜,伸张正义,呼唤人的尊严,召唤人们不畏艰难,奔向胜利的彼岸。音乐刚毅豪迈,气魄雄伟,具有哲理性、戏剧性。贝多芬广泛运用了高难技巧的咏叹调和戏剧性很强的宣叙调,乐队的作用非常突出。音乐结构也相当严谨。它的序曲已经传播二百年之久,在歌剧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摘自文化共享)

「費德里歐(的演出)不勝枚舉,但這個出自留聲機黃金時代的經典演出每一次都壬璨地昇至頂點。這個組合包括一位偉大的貝多芬指揮家,一個正值顛峰狀態的樂團以及一組牌倪群倫的極佳卡司。」(留聲機「史上最偉大的100張唱片」簡評)


专辑曲目

Disc: 1
1. Fidelio: Ouverture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2. Fidelio: Act One: No. 1: Duett - Jetzt, Schatzchen, Jetzt Sind Wir Allein - Gerhard Unger
3. Fidelio: Act One: No. 1: Duett - Der Arme Jaquino Dauert Nich Beinahe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4. Fidelio: Act One: No. 2: Arie - O War' Ich Schon Mit Dir Vereint - Ingeborg Hallstein
5. Fidelio: Act One: No. 2: Arie - Guten Tag, Marzelline, 1st Fedelio Noch Nicht Zuruck? - Christa Ludwig
6. Fidelio: Act One: No. 3: Quartett: Mir Ist So Wunderbar - Christa Ludwig
7. Fidelio: Act One: No. 3: Quartett: Hore, Fedelio, Weisst du, was ich tue?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8. Fidelio: Act One: No. 4: Aire: Hat Man Nicht Auch Gold Beineben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9. Fidelio: Act One: No. 4: Ihr Konnt Das Leicht Sagen, Meister Rocco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10. Fidelio: Act One: No. 5: Terzett: Gut, Sohnchen, Gut, Hab' Immer Mut - Christa Ludwig
11. Fidelio: Act One: No. 6: Marsch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12. Fidelio: Act One: No. 6: Marsch: Wo Sind Die Depeschen?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Listen Listen
13. Fidelio: Act One: No. 7 Arie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14. Fidelio: Act One: No. 7 Arie: Hauptmann, besteigen Sie Mit Einem, Tompeter Sogleich Den Turm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15. Fidelio: Act One: No. 8: Duett: Jetzt, Alter, Jetzt Hat Es Eile!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16. Fidelio: Act One: No. 9: Rezitativ Und Aire: Abscheulicher!! Wo Eilst Du Hin? - Christa Ludwig
17. Fidelio: Act One: Rocco, Ihr Verspracht Mir So Oft - Christa Ludwig
18. Fidelio: Act One: No. 10: Finale: O Welche Lust!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19. Fidelio: Act One: Nun Sprecht, Wie Ging's? - Christa Ludwig
20. Fidelio: Act One: Ach! Vater, Eilt! - Christa Ludwig

Disc: 2
1. Fedelio: Act Two: No. 11: Introduktion - Jon Vickers
2. Fedelio: Act Two: Melodram - Christa Ludwig
3. Fedelio: Act Two: Nur Hurtig Fort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4. Fedelio: Act Two: Er Erwacht!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5. Fedelio: Act Two: No. 13 Terzett - Christa Ludwig
6. Fedelio: Act Two: Alles Ist Bereit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7. Fedelio: Act Two: No. 14: Quartett - Christa Ludwig
8. Fedelio: Act Two: Vater Rocco! Vater Rocco! - Gottlob Frick
9. Fedelio: Act Two: Es Schlagt Der Rache Stunde! - Christa
10. Fedelio: Act Two: No. 15 Duett - Christa Ludwig
11. Fedelio: Act Two: No 16: Finale - Franz Crass
12. Fedelio: Act Two: Du Schlossest Auf Des Delen Grab - Christa Ludwig



07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EMI 7 63765 2] Artur Schnabel

07.jpg (33.6 KB)
2009-11-11 07:27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EMI 7 63765 2] Artur Schnabel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8CD/1.19GB (1.285.122.106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L0XWK4P8
MU分卷 http://www.megaupload.com/?d=MCETNPJW
     http://www.megaupload.com/?d=NXALPL0W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7887A3552/[重传]留声机百大之七.rar.html
VC:http://www.verycd.com/topics/56133/
多芬 Beethoven -《钢琴奏鸣曲全集》(Piano Sonatas)Schnabel
专辑英文名: Piano Sonatas
专辑中文名: 钢琴奏鸣曲全集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Schnabel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简介




Performer: Artur Schnabel

专辑介绍:

施纳贝尔(1882-1951)
美藉奥地利钢琴家,7岁时全家迁往维也纳,1891-1897年从莱舍蒂茨基学琴,1900年在柏林定居,1905年与演唱舒伯特、舒曼、布拉姆斯作品的著名女中音贝尔(Therese Behr)结婚,二三十年代,除举行独奏会外,频频与小提琴家胡贝尔曼、西盖蒂,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富尔曼、富尼埃等举行室内乐演奏会.1927年,贝多芬逝世100周年,他在柏林演奏全部32首奏鸣曲,引起轰动.这之后,他1932年在柏林,1934年在伦敦又重演两次,编订了这32首奏鸣曲,成为演奏这32首奏鸣曲及《狄亚贝里变奏曲》的权威.施纳贝尔表现的贝多芬奏鸣曲织体的各个线条与结构中各种力度对比的,都达到完美的统一.他演奏的舒伯特,优美的抒情性和敏锐的节奏,也使各种因素达到完美无疵的地步.他晚年着力于莫扎特作品的表现,把莫扎特作品中的旋律线表现得特别有魅力.施纳贝尔1939年移居美国,1944年入美国籍.


专辑曲目

Disc 1
01. Sonata No 1, In F Minor, Op.2 Nr 1. Allegro
02. Sonata No 1, In F Minor, Op.2 Nr 1. Adagio
03. Sonata No 1, In F Minor, Op.2 Nr 1. Menuetto (Allegretto) & Trio
04. Sonata No 1, In F Minor, Op.2 Nr 1. Prestissimo
05. Sonata No 3, In C Major, Op. 2 Nr 3. Allegro Con Brio
06. Sonata No 3, In C Major, Op. 2 Nr 3. Adagio
07. Sonata No 3, In C Major, Op. 2 Nr 3. Scherzo (Allegro) & Trio
08. Sonata No 3, In C Major, Op. 2 Nr 3. Allegro assai
09. Sonata No 4, E Flat Major, Op 7 Allegro molto e con brio
10. Sonata No 4, E Flat Major, Op 7 Largo, con gran espressione
11. Sonata No 4, E Flat Major, Op 7 Allegro
12. Sonata No 4, E Flat Major, Op 7 Rondo (Poco allegretto e grazioso)

Disc 2
01. Sonata No 2, In A Major, Op.2 Nr 2 Allegro vivace
02. Sonata No 2, In A Major, Op.2 Nr 2 Largo appassionato
03. Sonata No 2, In A Major, Op.2 Nr 2 Scherzo (Allegro) & Trio
04. Sonata No 2, In A Major, Op.2 Nr 2 Rondo (Grazioso)
05. Sonata No 5, In C minor, Op 10 Nr 1 Allegro molto e con brio
06. Sonata No 5, In C minor, Op 10 Nr 1 Adagio molto
07. Sonata No 5, In C minor, Op 10 Nr 1 Finale (Prestissimo)
08. Sonata No 6, in F Major, Op 10 Nr 2 Allegro
09. Sonata No 6, in F Major, Op 10 Nr 2 Allegretto
10. Sonata No 6, in F Major, Op 10 Nr 2 Presto
11. Sonata No 7, in D Major, Op 10 Nr 3 Presto
12. Sonata No 7, in D Major, Op 10 Nr 3 Largo e mesto
13. Sonata No 7, in D Major, Op 10 Nr 3 Menuetto (Allegro) & Trio
14. Sonata No 7, in D Major, Op 10 Nr 3 Rondo (Allegro)

Disc 3
01. Sonata No 8, in C Minor, Op 13 " Pathetique" Grave - Allegro motto e con
02. Sonata No 8, in C Minor, Op 13 " Pathetique" Adagio cantabile
03. Sonata No 8, in C Minor, Op 13 " Pathetique" Rondo (Allegro)
04. Sonata No 9 in E Major Op 14, Nr 1 Allegro
05. Sonata No 9 in E Major Op 14, Nr 1 Allegretto
06. Sonata No 9 in E Major Op 14, Nr 1 Rondo (Allegro comodo)
07. Sonata No 10, in G Major, Op 14 Nr 2 Allegro
08. Sonata No 10, in G Major, Op 14 Nr 2 Andante
09. Sonata No 10, in G Major, Op 14 Nr 2 Scherzo (Allegro assai)
10. Sonata No 11 in B Flat Major Op 22 Allegro Con Brio
11. Sonata No 11 in B Flat Major Op 22 Adagio con molta espressione
12. Sonata No 11 in B Flat Major Op 22 Menuetto
13. Sonata No 11 in B Flat Major Op 22 Rondo (Allegretto)

Disc 4
01. 13, Eb maj, Andante-Allegro
02. 13, Eb maj, Allegro molto e vivace
03. 13, Eb maj, Adagio con espressione - Allegro vivace
04. 14, C# min, Moonlight, Adagio sostenuto
05. 14, C# min, Moonlight, Alegretto & Trio
06. 14, C# min, Moonlight, Presto agitato
07. 15, D maj, Pastorale, Allegro
08. 15, D maj, Pastorale, Andante
09. 15, D maj, Pastorale, Scherzo (Allegro vivace) & Trio
10. 15, D maj, Pastorale, Rondo (Allegro ma non troppo)
11. 18, Eb maj, Allegro
12. 18, Eb maj, Scherzo (Allegretto vivace)
13. 18, Eb maj, Menuetto (moderato e grazioso) & Trio
14. 18, Eb maj, Presto con fuoco
15. 19, G min, Andante
16. 19, G min, Rondo (Allegro)

Disc 5
01. Sonata No 12 in A flat major, Op 26 Andante con variazioni I - V
02. Sonata No 12 in A flat major, Op 26 Scherzo (Allegro molto) & Trio
03. Sonata No 12 in A flat major, Op 26 Marcia funebre sulla morte d' un Eroe (Andante maestoso)
04. Sonata No 12 in A flat major, Op 26 Allegro
05. Sonata No 16 in G major, Op 31 Nr 1 Allegro vivace
06. Sonata No 16 in G major, Op 31 Nr 1 Adagio grazioso
07. Sonata No 16 in G major, Op 31 Nr 1 Rondo (Allegretto)
08. Sonata No 17 in D minor, Op 31 Nr 2 Largo - Allegro
09. Sonata No 17 in D minor, Op 31 Nr 2 Adagio, Allegretto
10. Sonata No 20 in G major, Op 49 Nr 2 Allegro ma non troppo
11. Sonata No 20 in G major, Op 49 Nr 2 Tempo di Menuetto

Disc 6
01. Sonata No 21 in C major, Op 53 " Waldstein" Allegro con brio
02. Sonata No 21 in C major, Op 53 " Waldstein" Introduzione (Adagio molto) - Rondo (allegro moderato) - Prestissimo
03. Sonata No 22 in F major, Op 54 In tempo d' un Menuetto
04. Sonata No 22 in F major, Op 54 Allegretto
05. Sonata No 23 in F minor, Op 57 " Appassionata" Allegro assai
06. Sonata No 23 in F minor, Op 57 " Appassionata" Andante con moto, Allegro ma non tropo - Presto
07. Sonata No 24 in F sharp major, Op 78 Adagio cantabile - Allegro ma non troppo
08. Sonata No 24 in F sharp major, Op 78 Allegro vivace
09. Sonata No 25 in G major, Op 79 Presto alla tedesca
10. Sonata No 25 in G major, Op 79 Andante, Vivace

Disc 7
01. Sonata No 26 in E Flat Major Op 81a " Les Adieux" - Adagio - Allegro (Les Adieux)
02. Sonata No 26 in E Flat Major Op 81a " Les Adieux" Andante espressivo (L' Absence) - Vivacissimamente (Le Retour)
03. Sonata No 28 in A Major Op 101 - Allegretto ma non troppo
04. Sonata No 28 in A Major Op 101 Vivace alla Marcia
05. Sonata No 28 in A Major Op 101 Adagio ma non troppo, con affetto - Allegro
06. Sonata No 29 in B Flat Major Op 106 " Hammerklavier" Allegro
07. Sonata No 29 in B Flat Major Op 106 " Hammerklavier" Scherzo (Assai vivace) - Presto
08. Sonata No 29 in B Flat Major Op 106 " Hammerklavier" Adagio sostenuto
09. Sonata No 29 in B Flat Major Op 106 " Hammerklavier" Largo - Allegro risoluto

Disc 8
01. Sonata No 27 in E Flat Minor, Op 90 Mit Lebhaftigkeit und durchaus mit Empfindung und Ausdruck
02. Sonata No 27 in E Flat Minor, Op 90 Nicht zu geschwind und sehr singbar vorzutragen
03. Sonata No 30 in E Major Op 109 Vivace ma non troppo - Adagio espressivo
04. Sonata No 30 in E Major Op 109 Prestissimo
05. Sonata No 30 in E Major Op 109 Tema (Andante molto cantabile ed espressivo) - Variaziono I - VI
06. Sonata No 31 in A Flat major, Op 110 Moderato cantabile molto espressivo
07. Sonata No 31 in A Flat major, Op 110 Allegro molto
08. Sonata No 31 in A Flat major, Op 110 Adagio ma non troppo - Fuga (Allegro ma non troppo)
09. Sonata No 32 in C Minor Op 111 Maestoso - Allegro con brio ed appasionato
10. Sonata No 32 in C Minor Op 111 Ariette (Adagio molto semplice e cantabile)



08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EMI 5 66900 2] Itzak Perlman, Carlo Maria Giulini, Philharmonia Orchestra

08.jpg (25.28 KB)
2009-11-11 07:27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EMI 5 66900 2] Itzak Perlman, Carlo Maria Giulini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199MB (209.704.301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75YZK3NO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4766A8123
帕尔曼 Perlman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APE]
专辑英文名: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专辑中文名: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艺术家帕尔曼 Perlman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1981年
地区德国
简介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以前albertshen兄曾经发过MP3 帕尔曼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这次买了EMI的原碟,做了APE,发上来。此张碟片是百代出版的“本世纪伟大录音”系列中的一张,由以色列小提琴大师帕尔曼演奏,是1981年的录音,使用3D技术,帕尔曼的演奏清新自然,挥洒自如,是他有代表性的一张录音。帕尔曼是一位有着谦谦舞台风范的演奏家,这一点在这次演奏中体现了出来,他的演奏既坚实有力又热力四射,即命名是在精致的段落和非常高的音区,他也保持着始终如一的歌唱性。虽然这个乐章是以抒情性为主导的,但并不乏精湛的技巧展现,特别是在华彩段落,帕尔曼在这里采用了伟大的维也纳小提琴家费利茨·克莱斯勒的华彩。

作品介绍:

这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806年。这一年,他对他的学生 ——伯爵小姐莱莎.勃伦斯威克产生了深深的爱情。 乐曲正反映出他这些日子 生活中所充满的诗意。 贝多芬的协奏曲比莫扎特的协奏曲有气势和深度。独奏小提琴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协奏乐队则并不处于从属的地位,而是积极参与发展乐曲的音乐形象。乐 队的音响效果特别具有一种昂扬振奋的紧张度,因此该曲又被称为《交响协奏曲》。这部小提琴协奏曲采用传统的三乐章结构。第一乐章是昂扬着英雄精神的奏鸣曲。第二乐章是庄严壮丽的小广板。第三乐章是充满活力的回旋曲。在第三乐中,有一个华彩乐段,光辉灿烂,满目生辉。


专辑曲目

01 I-Allegro Ma Non Troppo
02 Ii-Larghetto
03 Iii-Rondo (Allegro)



09 [Beethoven] Symphony No.3 ''Eroica'', Leonore No. 2&3 [EMI 7 63855 2] Otto Klemperer, Philharmonia Orchestra

09.jpg (35.04 KB)
2009-11-11 07:27

Beethoven: Symphony No.3 'Eroica', Leonore No. 2&3 [EMI 7 63855 2] Klemperer, Philharmonia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33MB (245.188.512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J9KLHP1I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4792A3213
Beethoven 贝多芬 -《第三交响曲》(Symphony No.3)Klemperer, Philharmonia Orchestra
专辑英文名: Symphony No.3
专辑中文名: 第三交响曲
版本: Klemperer, Philharmonia Orchestra
发行时间: 1991年
简介




专辑介绍:

Klemperer“克伦佩勒”。1885年5月14日出生于布雷斯劳(Breslau, 现属波兰)一个犹太家庭。16岁进入法兰克福音乐学院随克诺尔(Ivan Knorr)学习。后转入柏林的克林德沃特·沙尔文卡音乐学院(Klindworth Scharwenka Conservatory),随普菲茨纳(H.E.Pfitzner)学习作曲和指挥。1905年担任指挥家弗里德(Oskar Fried)的助手。1907年,在马勒的推荐下,出任布拉格的德国歌剧院(Deutsches Landestheater)指挥。随后在汉堡(1910-1912)、巴门(1913-1914)、斯特拉斯堡(1914-1917)、科隆(1917-1924)、威斯巴登(1924-1927)等地歌剧院担任指挥。1927年出任柏林克罗尔(Kroll)歌剧院音乐总监兼指挥,不久便确立了剧院先锋派文化据点的地位。1931年,克罗尔歌剧院因政治压力和经济拮据被迫关闭,克伦佩雷尔加盟柏林国家歌剧院。两年后纳粹执政,他被迫流亡国外,举家逃往奥地利、瑞士。后移居美国,出任洛杉矶爱乐乐团指挥,短短六年使乐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二战期间加入美国籍。1947-1950年就任布达佩斯歌剧院音乐总监兼指挥。后回到伦敦,加盟 EMI 唱片公司的爱乐乐团,并与 EMI 签约录制了大量优秀唱片,这使他晚年终于跻身本世纪指挥大师的行列。1960年代,他还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指挥演出过《费德利奥》(1961) 、《魔笛》(1962) 、《罗恩格林》(1963)等歌剧。1970年移居耶路撒冷,并加入以色列国籍。1973年7月6日病逝于瑞士苏黎世。
  克伦佩雷尔一生历尽苦难。1933年被纳粹驱逐前不久,在一次排练中不慎跌倒,头部严重撞伤,留下后遗症,曾一度离开乐坛;1939年他作了脑瘤切除手术,导致半身瘫痪,暂停指挥活动;1951年蒙特利尔机场飞机失事,他右腿严重骨折,四年康复后,坐轮椅指挥;1958年一场火灾,他全身严重灼伤,几乎丧命。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不幸,重新站立在指挥台上。
  克伦佩雷尔的指挥以严格遵守音乐文本而着称,从不哗众取宠。人们给予他这样评论:“希腊式的古典,犹太传统,中世纪基督教精神,德国浪漫主义,我们时代的现实主义,总合成为克伦佩雷尔这个艺术现象。”
  克伦佩雷尔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录音。在1998年他逝世25周年之际,EMI 公司陆续推出了“克伦佩雷尔传奇”系列(The Klemperer Legacy),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指挥家。迄今已出版了数十个品种。
  除指挥之外,他还作有6部交响曲、9部弦乐4重奏、1部小提琴协奏曲、5部歌剧、100多首歌曲,并着有《回忆马勒》(1960年)等着作。


1955年mono版,留声机百大。这张碟以前曾经上过,当然上的是第二版,这次发布的是首版,原抓,喜欢就下吧。


专辑曲目

1.Allegro con brio
2.Marcia funebre
3.Scherzo
4.Finale



10 [Beethoven] Symphony No.5 & 7 [DG 447 400-2] Carlos Kleiber, Wiener Philharmoniker

10.jpg (27.9 KB)
2009-11-11 07:27


Beethoven: Symphony No.5 & 7 [DG 447 400-2] Carlos Kleiber & Wie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25MB (341.811.008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ZEKKWZSF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4854A8481
贝多芬 Beethoven -《第五,七号交响曲》(Symphony 5&7)Kleiber[APE]
专辑英文名: Symphony 5&7
专辑中文名: 第五,七号交响曲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Kleiber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简介




Conductor: Carlos Kleiber
Ensemble: Wiener Philharmoniker

专辑介绍:

克莱巴的录音虽然用十个手指便可以数完,但是在爱乐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却是无可替代的。如果说福特万格勒、卡拉扬分别代表了50年代与60年代的名演,那么70年代的「命运」代表性演出绝对非克莱巴莫属。克莱巴为音乐注入了非凡的精力与生命力,无论何时都充满了跃动的音符。真是一场令人兴奋的演出!

1930年7月3日,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生于柏林。1954年在波茨坦(Potsdam)他首次登台指挥轻歌剧演出,1956年在杜塞尔多夫指挥德国歌剧,随后的8年,他任职于苏黎世歌剧院。1966年又与斯图加特沃坦伯格国家歌剧院签约。自1968年起,他是慕尼黑歌剧院的客席指挥。1974年,首次在拜罗伊特音乐节指挥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名声鹊起,从此开始跻身于世界一流指挥家的行列,足迹遍及世界著名的歌剧院和音乐厅,其中包括维也纳音乐节和"布拉克之春"等。
卡洛斯·克莱伯是一位努力在音乐上追求极至的“完美主义者”。由于其怪异的脾气,所以他录制的唱片少得可怜。1989年和1992年,全世界的乐迷在看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卡洛斯·克莱伯那温文尔雅的翩翩风度之后,抢购他的唱片的热潮随之而起,但人们惊讶地发现,他们也许原来对克莱伯知之甚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的唱片实在太少了。克莱伯认为在录音室中难以完全表达他对艺术的理解,只有现场演出,当他与听众作直接的交流时,才能够找到音乐的激情与生命力。即使是现场录音,他的严格态度,对艺术的苛求,也使经纪人们噤若寒蝉。所以他的录音资料少,也就不奇怪了。卡·克莱伯不愿意担任任何一个乐团的常任指挥,这与他的孤僻性格是很有关系的。甚至除了“必要的”露面以外,他常年躲在家中,有一种传奇的说法:嗜酒的卡·克莱伯每当存酒量不足,就出来活动一下,等到观众还沉浸在音乐的遐想之中时,他早已飘然回到森林别墅中,享受库存得到补充的美酒了。但是,就是这么一位“怪异的”、“难于接近的”指挥家,却受到世界上所有著名乐团的青睐,他是名符其实的“抢手货”,在当时的顶级指挥大师中,他出场次数最少,出场费最高。他也是唯一以分钟收费的指挥家。但是非常遗憾,在92年之后,当时只有63岁的克莱伯突然宣布退休。如今我们只能从非常稀有的影像资料中重温他的指挥魅力。
在录音的世界里,有三种类型的艺术家。一类把录音看作是自己和音乐伙伴永久地置于公众面前的机会,他们像对待音频日记里的扉页一样对待碟片。第二类,数量不多拒绝前者,他们拒绝记录大的音乐场合,坚持认为重复一种体验是不可能的,这样就把他们所有的自信留在了听众们的记忆里。第三类,也是相当少的一类,尽管不拒绝录音但却非常非常苛刻。克莱伯.卡尔洛斯(Kleiber Carlos)(1930生于柏林)是属于后一类。他为Deutsche Grammophon的录音单子反映了这种事实,但是每一位音乐爱好者必须已经记录了它们显著的品质。它们也许很少,但那是什么样的作品!韦伯(Weber)的“魔弹射手”(Der Freischitz),威尔第(Verdi)的“茶花女”(Traviata La),瓦格纳(Wagner)的“特里斯坛”(Tristan),(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的“蝙蝠”(Die Fledermaus), 里夏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的“玫瑰骑士”(Der Rosenkavalier)(录像),贝多芬(Beethoven)的交响曲(C小调,作品67,和A大调,作品92,即本录音),舒伯特(Schubert)的第三和第八“未完成”,和勃拉姆斯(Brahms)的E小调第四。然而就个人作品的成就而言,为数不多,但毕竟还不是太少,而且我们也必须宽容。事实上克莱伯的录音已经直中要旨,令评论家们喋喋不休称道是“杰出的演奏”的这些作品,是几代指挥家们反反复复演绎过了的。同克莱伯那些多产的同行相比,他的作品数量显得少了,但如有人敢凝视那些歌剧和音乐会的保留剧目中,还有多少宝石在闪烁着光芒。
克莱伯.卡尔洛斯过去是而且现在仍然是一个例外,他的录音作品显示出他自身是一个为精品而生的人。当他创作一部作品时,不管它是什么,它都将是一个里程碑。他的事业从一开始就是非凡的。他于1930年生于柏林,是著名指挥家埃里希.克莱伯(Erich Kleiber)的儿子。他的父亲在1933年不得不离开希特勒德国,1936年到1949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Teatro Colon工作。所以,年轻的克莱伯在阿根廷成长,自学音乐,并于1952年在拉普拉塔歌剧院开始工作。他其后各阶段的职位分别是:波茨坦(1954), 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莱茵河地区德国歌剧院(1956),苏黎世(1964),位于斯图加特的州立歌剧院(1966)。从1968年以后,克莱伯选择了在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州立歌剧院作“长期客座指挥”,这个安排给他留下了他所需要的工作空间。他在拜罗伊特的露面,指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e),对维也纳交响乐团的访问,与维也纳和米兰歌剧院的签约,和他期待已久的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乐会,以及-这一切都不常发生-维也纳“爱乐募捐音乐会”,每一次,每一场都令音乐界激动,并且,就像贝多芬的这些演奏,给人以启迪,令人陶醉。(摘自古典之门)

PS:这张唱片坛子里至今没有完整的版本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坛子里只有这个版本的第五).把它发上来希望大家不再有未窥全豹的遗憾.


专辑曲目

1.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1 - Allegro con brio
2. Symphonie No. 5 In C Minor, Op. 67: 2 - Andante con moto
3. Symphonie No. 5 In C Minor, Op. 67: 3 - Allegro
4. Symphonie No. 5 In C Minor, Op. 67: 4 - Allegro
5. SYMPHONIE NO. 7 IN A MAJOR, OP. 92: 1 - Poco sostenuto - vivace
6. SYMPHONIE NO. 7 IN A MAJOR, OP. 92: 2 - Allegretto
7. SYMPHONIE NO. 7 IN A MAJOR, OP. 92: 3 - Presto
8. SYMPHONIE NO. 7 IN A MAJOR, OP. 92: 4 - Allegro con brio
 
 


11 [Beethoven] Symphony No.6, Schubert; Symphony No.5 [DG 447-433-2] Karl Bohm, Wiener Philharmoniker

11.jpg (31.89 KB)
2009-11-12 07:59


Beethoven: Symphony No.6, Schubert: Symphony No.5 [DG 447-433-2] Bohm, Wie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37MB (343.885.913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JWIV7WWX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3792A9147
伯母 Bohm -《贝多芬 第六交响曲 舒伯特 第五交响曲》(Beethoven: Symphony No. 6, Schubert: Symphony No.)
专辑英文名: Beethoven: Symphony No. 6, Schubert: Symphony No.
专辑中文名: 贝多芬 第六交响曲 舒伯特 第五交响曲
艺术家伯母 Bohm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1971年
地区德国
简介

 



专辑介绍:

这张Bohm在DG的田园和Walter在Sony的那张起名,这张还被《留声机》杂志评为20世纪百大名盘之一。比起Wlater的那张,Bohm的录音保持了他一贯的平和与柔顺,别有一番风味。这个录音要听其细腻,它朴实无华的在简单朴素的优美乐句上留恋,从宁静安逸中能感受到那种天使般的翅膀振动。被日本《唱片的艺术》评为最佳名曲。从DG原盘转录,自己做的APE,保证来源和质量。

作品介绍:

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F大调,OP.68,作于1807-1808年。当时贝多芬已完全失聪,这部作品其实是贝多芬在失聪情况下对大自然依恋的表达。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贝多芬什么都听不见了,就只好在精神上重新创造一个他已经灭亡了的世界。要听见它们的唯一方法,是让它们在他心里唱歌。”这部作品于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首演,指挥是已失聪的贝多芬自己。在首演节目单上,贝多芬这样解说这部作品:“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贝多芬为期中每一乐章都确定了标题:“1.不太快的快板,到达乡村的愉快感觉。2.极活泼的行板,溪畔小景。3.快板,乡民欢乐的聚会。4.快板,暴风雨。5.小快板,暴风雨过后的愉快和感恩的情绪。”3-5乐章不间断的演奏。


专辑曲目


1.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 'Pastoral', Op. 68: Awakening of Cheerful Feelings upon Arrival in the Country
2.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 'Pastoral', Op. 68: Scene by the Brook
3.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 'Pastoral', Op. 68: Merry Gathering of Country Folk
4.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 'Pastoral', Op. 68: Thunderstorm
5.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 'Pastoral', Op. 68: Shepherd's Song: Happy and Thankful Feelings after the Storm
6. Symphony No. 5 In B-Flat Major, D. 485: 1. Allegro
7. Symphony No. 5 In B-Flat Major, D. 485: 2. Andante con moto
8. Symphony No. 5 In B-Flat Major, D. 485: 3. Menuetto. Allegro molto - Trio
9. Symphony No. 5 In B-Flat Major, D. 485: 4. Allegro vivace




12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Choral'' [EMI 5 66901 2] Schwartzkopf, Edelmann, Furtwangler, ODBF

12.jpg (35.71 KB)
2009-11-12 07:59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Choral' [EMI 5 66901 2] Schwartzkopf, Edelmann, Furtwangler, ODBF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403MB (269.164.618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6O1NWNVW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3790A8065
福尔特文格勒 Wilhelm Furtwangler -《贝多芬交响曲No. 9》(Beethoven: Symphony No. 9)Wilhelm Furtwangler
专辑英文名: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专辑中文名: 贝多芬交响曲No. 9
别名: 合唱
资源格式: MP3
版本: Wilhelm Furtwangler
发行时间: 1951年
地区德国
语言英语,德语
简介




唱片公司:EMI
唱片编号:7243 566901 2 7
录音制式:ADD MONO
录音时间:1951年1月29日
艺人:Wilhelm Furtwangler(威廉·福特文格勒)指挥拜洛伊特节日管弦乐团与合唱团;独唱:Elisabeth Schwarzkopf、Elisabeth Hongen、Hans Hopf、Otto Edelmann

专辑介绍:

2004年11月30日,是德国伟大指挥家Wilhelm Furtwangler(威廉·福特文格勒)去世五十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为大家特别奉献由他指挥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录音,以怀念这位二十世纪古典音乐指挥领域最为杰出的人物。而福特文格勒在古典乐坛的地位早已超越了一位指挥家的范畴,他被认为是德国传统文化的卫道士,以自己毕生精力为发扬德奥传统音乐的伟大精神而努力。

在福特文格勒的指挥生涯中,其对于贝多芬作品的演绎被举世公认,因此我们今天送出由他指挥拜洛伊特节日管弦乐团与合唱团在1951年1月在音乐节现场录制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如今这个录音被EMI公司再版,收录在“世纪伟大录音”系列中,成为“贝九”历史录音中的又一个经典版本。虽然因为年代久远,录音效果比较差劲,而且是单声道,但依然有众多乐迷钟情于这个版本。许多评论家认为福特文格勒的这个录音,所散发出的深厚内涵绝非其他后辈所能企及,其博大、深远的意境以及充满激情的演奏,再加上四位独唱演员的精彩表现,足可掩盖录音技术缺陷所带来的遗憾。当然,对于“贝九”的演奏,向来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这同样是一个充满着争议的录音。我们在此无意辩论,仅以此碟怀念伟大的指挥家、作曲家、音乐家——Wilhelm Furtwangler。
(摘自短歌行)

指挥介绍:



威尔海尔姆·福尔特文格勒 Wilhelm Furtwangler (1886-1954)

德国指挥家。八岁开始学音乐,上小学时即显露出其非凡的音乐天才。起初在朱里赫与斯特拉斯堡任指挥,后历经柳伯克、曼海姆等地,1920年应聘为柏林爱乐乐团指挥。
曾于 1926-1928年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归国后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队指挥,同时到德国各城市及维也纳、巴黎、伦敦等地巡回演出,所到之处,观众们无不欢声雷动,他由此而名震全球。

1937年成为柏林国立歌剧院音乐总指导、柏林爱乐乐团指挥和德国纳粹政府的音乐顾问,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被误作战犯。1947年他终于被宣判无罪,才重新开始演出。福尔特文格勒的指挥特点是:一登上指挥台,就处于一种忘我状态,时而吟唱,时而面目动情,时而踏足,时而闭上双眼……奇怪的是,乐队成员会情不自禁地与他一同作出反映。

他的指挥富有催眠术般的魔力,听他指挥演出时,听众好像看不到乐队,而会全神贯注到令人迷醉的音乐中。

在指挥旋律时,他不赞成有棱有角地拍击,认为那样会破坏旋律的流畅性。在他的指挥中始终保留着瓦格纳浪漫主义指挥学派的主观因素,因此他属于典型的浪漫主义学派指挥家。他指挥的曲目广泛,气势雄厚,是德国优秀指挥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开始陆续发布福尔特文格勒指挥作品)
应网友要求,更新一段福尔特文格勒指挥视频


专辑曲目


1.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Choral': Allegro ma non troppo, un poco maestoso
2.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Choral': Molto vivace
3.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Choral': Adagio molto e cantabile - Andante moderato - Adagio
4.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Choral': Presto - Allegro ma non troppo - Allegro Assai - Allegro assai vivace - alla marcia - Andante maestoso - Allegro - Allegro energico, sempre ben marcato - Allegro ma non tanto - Poco adagio - Prestissimo




13 [Beethoven] The String Quartets Op.95, 127, 130-133 & 135 ''Late'' [Decca 470 849-2] Takacs Quartet

13.jpg (41.74 KB)
2009-11-12 07:59


Beethoven: The String Quartets Op.95, 127, 130-133 & 135 ''Late'' [Decca 470 849-2] Takacs Quartet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3CD/873 MB (916.296.354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W2O5QYYT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283A1927/[重传]留声机百大之十三.rar.html
专辑意译:《贝多芬:庄严四重奏晚期弦乐四重奏Op. 95,127, 130-133 & 135)塔卡契四重奏
(暂未找到此专辑的中文介绍资料,本名只是本人根据作品内容,为统一自已的收藏习惯而作的意译,当然也可根据作品编号直译,但这样的标题就太长了,不够醒目— bg7iov/世界和平 谨识)
 
贝多芬:第十一号F小调弦乐四重奏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No.11
第十一号弦乐四重奏,F小调,OP.95,标题为《庄严》,作于1810年,呈献给出生于匈牙利的大提琴演奏家、作曲家智梅斯卡(Zmeskall, 1759—1833)。此曲也属中期向晚期过渡的作品,较为简朴,共4个乐章:1.灿烂的快板,F小调,简洁的奏鸣曲式,其第一主题由两个迥异的动机构成,呈示部不反复直接移入发展部。2.从容的稍快的快板,D大调,形成自由的奏鸣曲式,在呈示部中使用了赋格手法,此乐章尾奏在减七和弦不中断中移入第三乐章。3.活泼但不失庄严的很快的快板,F小调,形式与内容都像是谐谑曲,其形式为A1—B1—A2—B2—A3。4.序奏很慢的慢板,转向激动的稍快的快板,F小调。主部为两个主题交互演奏的自由的回旋曲式,其中回旋主题第三次出现时,由分散和弦伴奏装饰得最为华美。

(以下文字由空白时光乐友整理自《古典CD鉴赏》和【古典之门】,感谢空白时光及原作者的辛勤付出!)

String Quartet in E flat major
E大调弦乐四重奏,Op.127

为完成俄国王子加利钦特(Prince Nikolaus Galitzin)的委托,贝多芬于1824年5月开始写作这部作品,并在第二年2月完成。
开始的引子带着重音以精力充沛密集厚实的和弦给人强有力的沉重感,接下来的快板主题线条很长,较为柔和,虽然是一种复调的织体,但低音保持了与主题三度平行的进行。当中提琴奏主题时,其它声部紧跟着,音量增大了,贝多芬式的火气也出现了,但不久又消退了。与第一主题性格类似的第二主题比较歌唱,复调的织体似乎表达了一种复杂的心情,当引子的和弦再次出现时,发展段开始了,此时命运动机的快板主题在对比中展现了希望,推向了高潮,在发展段结束前,引子第三次又出现,比前两次都更响,再一次在不知不觉中回到快板,最后越来越轻,精力似已耗尽,却仍充满柔情。

第二慢乐章中贝多芬的精神再一次得到体现,基于崇高庄严的两个主题,宁静而纯朴,表现了最高贵最深刻的伤感,舒曼曾说:“这段音乐不是仅15分钟的短时间,它将是永恒的。”慢板开始在模糊的背景下出现了忧郁主题的倾诉,人们都以为这将会是一首与其它慢板同样的悲歌,然而这十八小节却引出了五个变奏:第一变奏 情绪与主题相似,好象是主题的进一步呈述。第二变奏 具有晚期不同的特性,由两个低音乐器打着小鼓式的固定节奏,两把小提琴出现了竞争式的交替对话。第三变奏 这个变奏带着深深的宗教意识,像是一位虔诚的教徒在祈祷,当大提琴在高音区奏出时,几乎接近于无伴奏合唱的人声效果。第四变奏由大提琴和小提琴轮流奏出三连音顿弓和持续的旋律,带有与第一、第二变奏相似的忧郁性格。第五变奏 在经过十三小节的间插段后,小提琴以十六分音符奏出,其它声部以音阶式加入蜿蜒的进行,这段是除第二变奏外又一次较为激动的片断。结尾又一次以三连音引入,在主题终止的基础上又作了扩大,似乎意犹未尽,恋恋不舍。

诙谐曲生动有活力,从慢板中升华了的精神世界回到了世俗社会,在四下拨弦后,大提琴开始奏出节奏化的尖锐主题,这首诙谐曲无疑是贝多芬写得最好的诙谐曲之一,与作品59之一不同的是,前者是由动机的变化对比来发展的,而这首是以胚胎式的逐渐成熟地推向高潮。在旋转式的中段中,在其它乐器重复音伴奏下,小提琴华彩式地上下跑动,开始象小溪般地潺潺流出,逐渐发展成咆哮的大河。

第四乐章是一首快乐的,放松而亲切的终曲。主题简朴通俗,在这里贝多芬未标速度术语,这可能是遗漏了,从音乐的内容来看应为快板。第二主题变得幽默有趣,几个主题在乐器间对置、并列、交替。发展段中更是将动机扩大,又以对位手法将连接的材料充分展开,结尾时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尾声,调性、节奏全变了,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丰富感情的缩影。

String Quartet in C sharp minor
c小调弦乐四重奏,Op.131

作于1826年的《升c小调四重奏》是贝多芬的最爱。这是室内乐历来最复杂的曲子,也是弦乐四重奏中不朽的佳作。由于此曲包括七个乐章、十四个速度变化,且必须一气呵成地演奏完毕,对任何一位演奏家都是极大的挑战。此外,乐章间的连结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具有关联性,整个曲子可谓建构于动机关联及显著的调性规画上:七个乐章都是上升调,完全没有升c小调的停顿。事实上,全曲听来似乎没有终点,而是持续的、惊人的旅程。乐谱似乎也暗藏玄机:七个乐章依循歌剧的模式:序曲、几首咏叹调及宣叙调,以及终乐章的合奏——由于第一乐章的赋格曲,全曲模式最接近于神剧中的一幕,奏出梦幻到现实的过程。

即使是对《升c小调四重奏》这么严肃的作品,贝多芬也不忘开个玩笑。当时在缅兹(Mainz)的出版商索恩公司(B. Schott’s Sohne)曾提醒他:这首四重奏必须是“原创之作”,因此贝多芬故意在手稿上写道:“此曲乃东拼西凑的剽窃之作。”

第一乐章的赋格曲充满浓厚的教会音乐风格,几乎是模拟文艺复兴时期经文歌的型态。贝多芬想藉由沉潜的心境,表达丰富的声音。第二乐章快板是意大利式的咏叹调,模仿通俗的田园风格,并无崇高的意境。第三乐章是宣叙调的伴奏,只有11小节,却因第一、第二小提琴竞奏的绝妙结构,在全曲中扮演着如手表齿轮的重要角色。

第四乐章是一套由六个变奏组成的行板乡村舞曲,标示为“非常抒情地”。每一段变奏代表风格各异的短小咏叹调;其中一段贝多芬甚至模仿意大利风格小夜曲的吉他和弦。第五乐章诙谐曲有如吟诵般的曲风,但其旋律随着乐曲行进而渐渐消失,终至瓦解。然后再以全新的方式组合起来。直到最后齿轮滑落,贝多芬才让曲调漂亮地冲入下一乐章——一个和声具浪漫乐风的慢板。

终乐章的快板就像歌剧的最后一幕,所有演出者都上场。整个乐曲形式像是奏鸣曲,而其开场时节奏冲动的主题,则汲取自《第二号拉苏莫夫斯基四重奏》(Razumovsky, Op.59)的终乐章。同时,贝多芬对乐曲切入点的强调,弥补了第一乐章乐曲流畅性的顾虑。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部的核心,贝多芬插入一段全音符的上行音阶作为对照主题,持续了23小节,并且让四件乐器各演奏一遍,宛若回到他三十年前对位法的课程一般。运用各种方式,贝多芬以这首惊世巨作将毕生所学发挥得淋漓尽致。

String Quartet in B flat major
B大调弦乐四重奏,Op.130

在作品127后,贝多芬接下来写作的是A小调作品132四重奏,降B大调的这一首虽是为俄国王子所写的第三首,但在出版时却是作为第二首,因此它的编号成了130,反而在132a小调之前。这首作品开始写作于1825年3月,八个月后完成,贝多芬在这时身体和精力都有所恢复,情绪也比较快乐幽默,应该说这首四重奏是在他晚年不幸生活中最具幽默的一首,而其乐思的流露也是极其自然,带有幻想的陶醉。在贝多芬的谈话笔记中,他称这首乐曲为“亲爱的四重奏”。

不知什么原因并未出席于1826年3月21日的该曲首演音乐会,而等候在附近的小酒店里,直到他的朋友、四重奏第二小提琴首霍尔兹飞奔着去告诉他演出十分成功,在听众的要求下又重演了第二和第四乐章,贝多芬说:“是呀,这几段是精致的,但为什么不是大赋格重演?”最后乐章的大赋格极长,使听众和评论家都感到困惑,一位出版商考虑到贝的性格,就以迂回的方式建议这首赋格曲可单独成为一个作品,希望贝多芬另写一首终曲取代,贝多芬同意了,在1826年11月,他带者病痛的身体,很快写出了从头至尾愉快而平静的终曲。

第一乐章安静的慢板并不是个序曲,而是主题的一部分,它重复了多次,并和其它材料结合在一起,快板同时带出了两个乐句,一个是跑动的十六分音符,另一个是大音程跳跃的四分音符。该乐章的第三个动机,是由一提介绍的象小瀑布式的下行音型,这材料来自慢板开头的大提琴声部第二主题由大提琴在C弦的高把位单独奏出,松散的发展部包含了三个动机及慢板的片断。在结尾处也是速度多变,有人描写这乐章说是帝王的尊严与玩笑并存。

急板的次乐章虽未标上诙谐曲,实际上是非常典型而丰满的诙谐曲,表了现了贝多芬性格滑稽的一面,尤其是交替性的中段,小提琴的三连音音型里坚持重复了54次,由于节奏上强调的是弱拍,f与p的交替就象是光线明暗的效果,充满了戏剧化的紧张度。第三乐章 设计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气氛,混合了愉快和忧伤,两小节引子后中提琴在暗暗的低音区开始了阴沉的主题,大提琴的顿音改变了乐曲的性格,使其转向了开朗。对比旋律是活波快乐的,第二次插段时一提奏出了叹息恳求的旋律,此时二提的装饰音跳音却防止了它的过度悲伤,乐章其余部分基本是自由的变奏,重复前面的材料,最后以明亮而感叹的和弦结束。

第四乐章是首德国风格的舞曲也是这首四重奏中的第二首诙谐曲,第一部分抓住了摇摆的节奏,是一种三拍子的德国农民舞蹈,中间部分也是乡村的舞蹈风格,三个重复的音形成了突出的旋律,乐曲的展开和回复到开头的精巧安排是特别有趣的。临近结束时旋律被拆成了片断出现,再次突出了幽默性格。

第五乐章如诗一般柔和的Cavatina(意大利语,意为短小的咏叹调),代表了贝多芬内心的音乐。按贝多芬自己说这是创作于1825年夏天,当时他正处于深度忧郁之时,他的朋友说贝多芬写这首音乐是含泪创作的:“他在精神上是这样至诚,以致只要提起这段音乐,他眼泪就会涌出。”这首短歌是对苦恼不能容忍的祈求,也是对快乐与和平的恳求,这是一首永不停歇的歌,一句连着一句,一下子就把听众抓住,在乐曲第43小节处,贝多芬标上了“沮丧”,此时小提琴停停歇歇地哭泣,心情十分沉重,最后终于得到了安慰,并在安慰声中远去。

贝多芬以此曲代替了原来的大赋格,这是在1826年11月在他兄弟的住处写的,是在他严重的腹痛间歇写成的,此病导致了他四个月后的去世。中提琴开始的节奏象是吉它的伴奏音型,主题以微微的快乐开始,材料是从第一乐章中的快板而来的,结束的节奏使人回想到这首四重奏的引子。
舒伯奇四重奏团在1826年12月介绍了这个新的终曲乐章,并于1827年4月重新完整地演出了这首四重奏,但这已是作曲家去世后一个月的事了。

Great Fugue in B flat major
B大调“大赋格”,Op.133

《大赋格》原为作品130的终曲,现在多数的四重奏组将《大赋格》作为单独的曲目演奏,但也有的按照贝多芬的原意在演奏了作品130的前面五个乐章后再加上大赋格的。

这里是有着两个主题和变奏的大赋格曲,乐曲可分为六部分:
1 引子 以齐奏开始的引子就象歌剧的序曲,先是宽广的线条,接下来节奏加快又变慢,最后以一提单独结束。
2 第一首赋格 先出现的是辅助主题(即对答题),主题以带有棱角的跳跃旋律开始,赋格作了三次变奏,第一变奏加上了三连音节奏。第二变奏则为后十六分音型的节奏型,第三变奏时对答节奏变成了切分音,整个力度一直是强的,重音加强,音乐野而暴怒。
3 第二首赋格,也有三个变奏,音乐突然安静了,非常柔和。
4 由前面两个赋格发展而成为乐曲的第三部分,开始是第一赋格主题的嬉游曲,展开时大提琴以慢一倍的速度奏出主题,第二提琴奏出的是原来旋律的倒影。第二层次时,节奏又成为三连音。
5 第三次变为慢速,变化地再现第二首赋格主题,这次是以主调风格写成的。
6 回到原来的降B大调,回忆起第一首和第二首的赋格主题,以及与引子相同的片断,最后对赋格主题作了巨大的总结。

String Quartet in A minor
a
小调弦乐四重奏,Op.132

贝多芬是在1824年冬天写作这首A小调四重奏的,当时他正值病重,十分虚弱,但他还是能在第二年七月将他结束。虽然编号为132,其实这是他为俄国王子所写的第二首四重奏。原准备写成传统的四个乐章,但后来决定中间以三个乐章代替原来的两个乐章,其中包括著名的“海立根(贝多芬居住地)感恩歌”。

开头乐章是一个慢的引子,就象作品131那样,贝多芬喜欢用这类的动机。这四个音的主题以慢速的二分音符半音上行,然后又作大音程的跳动,这有些预示性的印象遍布了整个乐章,作品130、131、132几乎都是用这种办法,也可能因为它们是同时写的。从引子带入的小提琴快速十六分音符经过句后,又出现了在大提琴高音区的主题,接着是主题的扩展,附点节奏的大齐奏推动了乐句,不久又是三声部复调的新动机,在紧张激动的三连音伴奏下,第二提琴奏出了歌唱的第二主题,在这里更多表现的是一种焦虑不安、遭受痛苦的感情,因此也有人认为这首乐曲有点病态的心理特征。

第二乐章是间奏曲的风格,描写了在乡村得到康复,呼吸到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主题包含有两个动机,有渴望,也有乡村的简朴生活写照。

第三乐章最著名,是这首四重奏的高潮点,贝多芬在这乐章前写下这些话:“一个渐愈病人对神的感恩节圣歌”,并注上“以利地安调式写成”。崇高的圣歌表达了他对恢复健康的感激,用了一个古代的教会调式,这与祷告般的内容有关,这种调式就象是在F大调但第四级音的B音是还原而不是降B,给音乐以一种特殊的精神境界,具有较强的宗教精神。音乐包含了30小节缓慢的隆重的合唱式的圣歌。重要的第二部分“感到新的力量”,唤起了一种新的生命力,通过轻响力度的交替和节奏的生动变化,确是一种复得活力的快乐,当圣歌和第二部分再次重复后,又自由地回到了感恩歌,贝多芬在这里标上“带着非常亲密的感情演奏”。

粗声粗气的第四乐章进行曲使音乐气氛完全与前不同,似乎是从天堂回到了世俗,贝多芬可能感到在深情的慢板乐章后需要有些变化,故在终曲前加上了这段简短的进行曲,乐曲的第二部分,音乐彻底改变性格而成了宣叙调,节奏也是完全的自由,第一小提琴奏出了即兴式的旋律。

第五乐章紧跟着的终曲在结构上似乎是回旋曲和奏鸣曲式的结合,开始的主题具有舞蹈歌唱的性格,但不久就出现了紧张尖锐的气氛,有时似乎又在回忆慢板中的痛苦:病虽克服了,但痛苦不会被忘记。第二部分的插段具有更深的紧张度,四件乐曲加上sf的重音,加强了尖刻锋利的性格,乐句转入急板后更有一种狂暴的急迫,大提琴在高音区奏出原来的主题,但情绪却变得急促不安。

String Quartet in F major
F
大调弦乐四重奏,Op.135

这是贝多芬所写的十六首弦乐四重奏中最后一首,从长度来说这部作品比起前面的四重奏都要短得多,它与作品18之二,作品95同为贝多芬最短的三首四重奏,不仅短,这首作品远不及前几首所具有的深刻思想和曲折的心理轨迹。也许是贝多芬在深深投入很深的感情完成了前几部作品后很想改变一下,因此这首乐曲就比较放松愉快。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几乎是十分流畅地一笔带过,中间两个乐章很有特点,尤其是慢板乐章虽然不长,却也是贝多芬这位天才表现思想深度的最具表现力的乐章之一,这里表明了这位大师对生命的预感,不论如何,这是这位大师的最后一步作品,虽然作品130的终曲也是写于1826年11月,而作品135是写于1826年8月,至10月30日结束,并于1827年9月出版,到1828年3月初演,这几乎是贝多芬死后一周年。

乐章开头是温暖的会话式的,第一主题有五个小动机,每个动机都有自己的个性,就象朋友们自己的谈话,这样运用动机的复调风格似乎是作者未化多大力量轻挥而成的,多变的主题因素却隐藏着无限丰富的想象,这里要指出的是在最初的56小节中,主题的花样已有半打,它不是基于旋律的发展,而是动机本身的对比,几乎每个动机都很重要,展现了智慧的创造,这类动机都并未建立起一个象作品131或132那样慷慨激昂的高潮,它只是保持着活波的性格直至最后。

第二乐章是首真正的诙谐曲,很有光彩,它由点式的切分音,结合各个声部独立奏出的交错的节奏组合,具有极大的推动力,这里很难说哪个主题是最主要的,是大提琴短促而有力的节奏音型,还是一提琴的切分旋律?中段由下面三声部奏出的反复四分音符为基础,小提琴音阶式地升起,在跨越四根弦的大幅度音域内大跳大蹦,几乎是象杂耍般地不顾死活地跳跃,然后出现了先前曾出现过的节奏动机,该动机竟反复47次之多,这是很不寻常的,这动机是那样顽固地坚持着,几乎形成一种近乎破坏性的力量,当时有的评论家认为是否贝多芬在生病,神经出现了障碍?但这对后世的作曲家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的作曲家甚至重复上千次来表达某种持续的力量。

第三乐章是个非常短的乐章,也是一首自由变奏曲,有一种特别高贵深刻的意境,贝多芬标上:“悦耳而宁静的平和的歌,简朴,亲密。”从大提琴开始一个个乐曲进入组成了降D大调主和弦带来了某种神秘的悬念,崇高庄严的旋律和祷告的虔诚,当渐强时,气氛逐渐变化,强调了短的动机,休止的间歇出现了对光明的希望,以步步上升的旋律,缓慢而悲痛,有一种衰老的感觉,但又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升华。

第四乐章在该曲里最为出名,是因为它成为音乐史上一个未解的难题,它的出版稿与贝多芬的手稿是矛盾的,该乐章标题为“必须这样吗?”然后回答:“必须这样,必须这样”。这段对话意味什么就有种种不同的解释,有一种说法就是这样的:贝多芬不愿意将作品130的乐谱给D先生,因为他未出席该曲的首演音乐会,此人请贝多芬的朋友霍尔兹从中调解,霍建议让他付给出版商50先令,D问:“必须这样吗?”霍回答:“必须这样”。当霍将此事讲给贝多芬听,贝大笑并记下这段对话,还为它写成一段卡农,后来又扩展了这段音乐材料放入这首终曲。

开始以慢速、沉重的音色由两个低音乐曲提出问题,然后进入了有力而喜悦的乐句,两把小提琴传递着交错回答,第二主题象是一首维也那街头小调,造成幽默的效果,好象贝多芬在大笑自己,也笑听众这样严肃地研究这古怪的“困难的决定”的难题,也许,这也是贝多芬以胜利的喜悦来迎接死亡的态度了。

贝多芬晚期四重奏始终是音乐学家们讨论的题目,但奇怪的是人们对作曲家本人的想法却不太注意。有一次当有人说降E大调四重奏是献给俄国王子三首中最好的一首时,贝多芬说:“每一首都有它自己的性格,艺术发展的要求我们是不能拒绝的。”这几句话帮助我们认识到,他是相信技术的不断创新的,他认为原始的想象是艺术创作的最高目标。他要求艺术要有个性,这一观点与浪漫排的美学基础是有相似之处的。

晚期四重奏并没有标题,这些作品有没有隐藏才在后的文字背景呢?音乐学家马克思曾认为,贝多芬这些作品是受到世界文学、诗歌、小说的影响的,他推测《降E大调四重奏》是对莎士比亚《温莎快乐的妇女们》的印象,降B大调则反映了莎翁另一部作品《仲夏夜之梦》,升C小调则是《哈姆雷特》,而《大赋格》则是受到歌德《浮士德》的启示,这些推测显然是主观的,并没有足够的依据。但显然,贝多芬是熟知莎士比亚和歌德的。
 
 



14 [Beethoven] Missa Solemnis, Op.123 [Archiv 429 779-2] John Elliot Gardiner & Orchestre Ré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

14.jpg (43.01 KB)
2009-11-12 07:59


Beethoven: Missa Solemnis, Op.123 [Archiv 429 779-2] Gardiner, Orchestre Ré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22 MB (338.437.247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GN6CPYM6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5112A1155
John Eliot Gardiner -《贝多芬D大调庄严弥撒》(Beethoven: Missa Solemnis)Monteverdi Choir, Archiv[APE]
专辑英文名: Beethoven: Missa Solemnis
专辑中文名: 贝多芬D大调庄严弥撒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Monteverdi Choir, Archiv
发行时间: 1990年
地区德国
简介




作曲:Ludwig van Beethoven
指挥:Sir John Eliot Gardiner
演唱:Charlotte Margiono, Catherine Robbin, William Kendall, Alastair Miles, et al.
演奏:The English Baroque Soloists
合唱团:The Monteverdi Choir
录音:London, All Saints’ Church, Tooting, 11/1989
CD编号:DG Archiv 429 779-2
资源出处:from eMule

专辑介绍:

“这位大师正唱着《信经》的赋格曲部分,唱着、吼着、跺着脚……接着门被踢开了,眼前的贝多芬脸部扭曲彷佛正在打一场与对位法战争的音乐家——他永远的死对头——的殊死之战……可以说从来没有任何一部像《庄严弥撒曲》这么伟大的作品是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被创作出来的”。
—— 辛德勒1819年8月拜访贝多芬时所闻


贝多芬在《庄严弥撒曲》(Missa Solemnis, Op.123)中为自己设定的作曲工作,规模异常深远:不但重现帕莱斯塔里那与尼德兰复调音乐家的“纯教会音乐”本质,还结合其光辉的精神与古典交响乐曲思发展的表现力,尤其是对于后者,贝多芬更把它推展到极致。

古老教会风格的影响,从贝多芬所选的和声语言以及弥撒曲中各个乐章的连贯性,便可看出一斑。除此之外,贝多芬还在音乐中灌输了空前的戏剧张力,在礼拜祈祷文中注入个人色彩。此曲于1823年完成,与其说是为了宗教庆典而作,不如说是在受苦与知性的怀疑中对信仰的寻求与肯定。

这种戏剧化手法在《垂怜经》中十分明显,庄严、广阔、宏伟的开场是D大调,符合一般人对所谓“庆典弥撒曲”的预期,此处合唱部分扮演主角。但唱到“基督垂怜”的部分时,哀求的声音越小,和声也变为b小调,改为独唱为主,乐曲越来越激昂。

《荣耀经》是全然宏伟且气势磅礴的乐章,结构类似回旋曲——第一句“荣耀归于最崇高的主”(Gloria in excelsis Deo)的乐音欢腾,并在其余的乐段以叠句的方式出现——然后在充满挑战性与大胆和声的赋格曲中达到高潮。最长的一个乐章《信经》,比《荣耀经》更具震撼力,“与来世生命的降临”(et vitam venturi)及“阿门”二词,在一对双赋格曲中达到最高峰,第一个是比较好处理的“不太快的稍快板”,第二个则是难度极高的“稍快的快板”。合唱的难度及巧妙也令人激赏;演唱者唱完这么难的一个赋格曲后,会觉得如释重负。贝多芬说过,他希望《庄严弥撒曲》对演出者和观众都是一项圣礼,重新唤起天主教信仰中的感觉与神秘。他在写出《信经》如此困难的结尾时,当然会想到这点,歌词”vitam venturi”代表即将来到的新世界生命——我们俗世生命的“新生”。

《圣哉经》中随着举圣餐仪式而达到高潮。在这里,贝多芬为乐团插入一段低沉阴暗的《前奏曲》(Praeludium),是一连串32小节的微妙的转调,从D大调变为G大调——营造出的音乐模拟耶稣血肉化为圣餐的效果。小提琴独奏(代表圣灵)彷佛从天而降,从G大调的和弦高音部分进入,接着《降福经》开始。

从音乐意象的角度来看,《庄严弥撒曲》中最有力的乐章是《羔羊经》,以阴郁的B小调起头,照贯例以三次反复祈求垂怜:“上帝的羔羊,带走了世间的罪恶,请怜悯我们”(Agnus Die, qiu tollis peccata mundi, miserere nobis)作开场。随着歌词从“请怜悯我们”变成“赐我们平安”时,曲调转为A大调,乐曲也变得较为开朗。贝多芬在乐谱上写下了“祈求主赐我内心与外在平安”。

随着原本田园般的乐音被隆隆鼓声与小号威胁性的巨响打断,由此便可看出作曲家的用意。接着隐约听到远远的进行曲声,把战争的骚动带进弥撒曲中。当独唱者因痛苦而呐喊时,是全曲中歌剧色彩最浓厚的部分。在一段平静的间奏曲后,合唱部分以最强音大声唱出最后一句“上帝的羔羊”(Agnus Die),然后甜美的和平之音再现。合唱平静地反复唱着“平安”,消除了战争威胁的短暂回想,然后弥撒曲结束,虽不是以胜利结尾,却洋溢着希望的感觉。

J.E.加迪纳爵士对贝多芬《庄严弥撒曲》的诠释不仅是他音乐生涯的最高成就,也是古乐风潮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之一。他的构思宏大且有力,指挥时虽然轻快却不会过于活泼。整个演出非常有活力:加迪纳能让乐团兴奋激励,整个合唱团也能全力以赴,乐音爆出的火花处处可见。独唱的优异表现加上生动的录音效果,让这项壮举得以大功告成。
—— 选自Ted Libbey的《古典CD鉴赏》;陈素宜/译


Emule资源,感谢原发人的无私分享!


专辑曲目


1. Missa Solemnis: Kyrie - Assai sostenuto (Mit Andacht)
2. Missa Solemnis: Gloria (Allegro vivace)
3. Missa Solemnis: Credo (Allegro ma non troppo)
4. Missa Solemnis: Sanctus - Adagio (Mit Andacht)
5. Missa Solemnis: Agnus Dei - Adagio
 
 



15 [Berlioz] Les Troyens [LSO Live 0010] Sir Colin Davis,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15.jpg (27.17 KB)
2009-11-12 07:59


Berlioz: Les Troyens [LSO Live 0010] Sir Colin Davis,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4CD/0,98 GB (1.052.841.582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QGB1857Q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5295A5328
《柏辽兹:特洛伊人》(Berlioz:Les Troyens)
作品介绍:

Hector Berlioz(1803-1869)是法国浪漫主义古典音乐的奠基人。
他的《幻想》交响曲开创了真正的标题音乐的先河。
他一生追求“交响剧”的理想,将法国的歌剧与浪漫主义音乐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也可以称为是后来瓦格纳的引路人(尽管他们一度存在竞争关系)。
只学过些许吉他和长笛的Berlioz,对管弦乐的深刻领悟远大于键盘音乐(以至于他居然没有一首钢琴作品)。
他的交响作品是贝多芬之后最激动人心的音乐,
尤其是蓬勃的激情和丰富的编配手法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至于更有人奉他为现代管弦乐之父。

(以下摘自古典之门,略有改动)
《特洛伊人》是Berlioz最庞大的作品,壮观程度有如辽阔史诗。
许多人认为《特洛伊人》是足以与瓦格纳的《指环》相抗衡的巨作。
此剧因为上演困难,因此演出机会不多。
戴维斯的这个版本,前期的准备便耗费了半年以上。
不论是演出、录音,都有最高的完成度,
既是他最重要的录音、也是史上最伟大的歌剧录音之一。



16 [Boulez] Repons [DG 457 605-2] Alain Damiens, Pierre Boulez,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16.jpg (28.1 KB)
2009-11-12 07:59


Boulez: Repons [DG 457 605-2] Alain Damiens, Pierre Boulez,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56 MB (269.324.232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HJTKVKGN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5377A2443
Pierre Boulez -布列兹:应答曲》(Repons /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专辑英文名: Repons /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专辑中文名: 应答曲
艺术家Pierre Boulez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发行时间: 1999年
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简介




专辑介绍:

应答曲(Repons)乐队、六位独奏家和电声装置
这是布列兹自《绰影》(pli selon pli)之后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作曲家1981—1984年在巴黎蓬皮杖文化艺术中心的“尹尔岗”(IRCAM—音乐与声学协调研究所)辛勤探索的结晶。

作为将传统乐器与法国当时最先进的音乐电脑—“4X”相结合的试验,布列兹对演出场地、设施及排列位置的要求是十分具体的。场地应当呈长方形,有一个较宽大的“中性”空间;24人的乐队置于场地中央的站台上,由指挥控制,演奏时不用扩大器,也不作任何的电声处理;6位独奏家(钢琴A、钢琴B兼管风琴、竖琴、钹、木琴兼钟琴、颤音琴)分别占据6个角落,由磁带录音机录下他们的演奏,声音经过“4X”合成之后再由独奏家站台下的小扬声器放出;6位独奏家之间的上空还有6个大的扬声器,每个独奏乐器的音响也都包容在其右上方的扬声器中;最后,在乐队的站台前,是“4X”机器,连接着一台操纵用的普通电脑和使音响“空间化”的机器‘Halaphone”,这些装置由一个技术人员操纵。电声装置所构成的变化主要是:独奏乐器通过合成音响进行移位,用滞后或相位差的手段造就复杂的节奏动机,在扬声器网络上通过中转站Halaphone进行声音的定位控制。前两种都是音响传播的延伸,后一种则是接受
讯号的技术。这些手段不仅使音响空间化,而且还妥善地解决了在乐器音响与其电声变化形式之间、乐队与受电器控制的独奏乐器之间、个别演奏与集合共鸣之伺的应答关系问题。音乐结构严谨,声音充满了活力。

《应答曲》的公演,前后曾有过三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比一个更长。

《应答曲》第一号:1981年10月18日在联邦德国纳多诺埃申根(Donaueschingen)首演,全曲长约19分30秒。开始是乐队单独演奏;约3分30秒左右,弦乐的震音上断断续续地加进铜管乐器的音响;当6位独奏者正要以六个强有力的琵音和弦(有电声放大,但末变形)同时进入时,乐队的渐强戛然中断;独奏乐器经过交替和变化的处理之后,又引入乐队的全奏,最后以葬礼进行曲结束。

《应答曲》第二号:1982年9月6日发布于伦敦,由于增加了三个新的段落,乐曲的长度变成了32分15秒。新增加的部分是:“雨的音乐”(以独奏乐器的逐渐汇集和乐队弦乐器的演奏为标志),一个在渐强中逐步形成的全奏段,一个仅仅由独奏乐器陈述的,以突出复杂节奏和音色变化为目的的慢的插部。音乐最后结束在钢琴和竖琴的清淡音色之中。

《应答曲》第三号:1984年9月发布于图林(Turin)和巴莱(Bale),乐曲比第二号又长乐12分钟。不过,按布列兹的说法,这不过是完整作品的第一部分,它应当比第三号再长一倍,完整的演出约需一个半小时。
(文/杨通八 《现代音乐欣赏词典》)
专辑曲目


1. Repons: Introduction Listen Listen Listen
2. Repons: Section 1 Listen Listen Listen
3. Repons: Section 2 Listen Listen Listen
4. Repons: Section 3 Listen Listen Listen
5. Repons: Section 4 Listen Listen Listen
6. Repons: Section 5 Listen Listen
7. Repons: Section 6 Listen Listen
8. Repons: Section 7 Listen Listen
9. Repons: Section 8 Listen Listen
10. Repons: Coda Listen Listen
11.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Sigle initial
12.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Strophe 1
13.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Transition I a II
14.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Strophe II
15.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Transition II a III
16.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Strophe 3
17.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Transition III a IV
18.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Strophe IV
19.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Transition IV a V
20.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Strophe V
21.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Transition V a VI
22.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Strophe VI
23.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Sigle final



17 [Brahms] Ein deutsches Requiem [EMI 5 66903 2] Schwarzkopf, Fischer-Dieskau, Klemperer, Philharmonia Orchestra

17.jpg (23.65 KB)
2009-11-12 07:59


Brahms: Ein deutsches Requiem [EMI 5 66903 2] Schwarzkopf, Fischer-Dieskau, Klemperer, Philharmonia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23 MB (339.186.279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REZ96WQ2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3861A5612
专辑英文名: Ein deutsches Requiem
专辑中文名: 德意志安魂曲
艺术家: 勃拉姆斯 Brahms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Klemperer
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专辑介绍:
 
这首19世纪杰出的合唱作品,表达的是慰藉和温暖。克伦佩勒这一版本曾被不少人批评为演绎过冷。的确,克伦佩勒的速度及节拍非常严苛,但他于处理旋律上的细致流畅感,他于缔造极富形态的强弱度方面,其节奏是层层推进的,但同时允许了许多温柔情感溢现。这个演出是充满人性的温暖与慈悲之心,合唱团在咬字及音质混和方面经过特别苦心的经营,演出水准极高;而舒娃兹柯芙和菲舍尔-迪斯考的组合是众多版本中最杰出的,他们在声音技巧上表现出一派自然神态,令其他所有版本的独唱家们为之失色。(英國企鹅三星带花,Gramophone史上最偉大百張古典唱片)
  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在安魂曲音乐中的特殊的地位,在于它不但是以德语演唱的(" 德意志" 在此有" 德语的" 及" 德国的" 双重意义)、唱词摆脱了传统的拉丁语经文的规范,而且精神上更富于人性,从天主教的神性转向自马丁。路德以来在德国兴起的新教的精神(在这个意义上是" 德国的" )。
  《德意志安魂曲》开始创作于1857年(时24岁)。到1861年,安魂曲已经写了四个乐章。1865至1866年间,为悼念母亲的去世,又增加两个乐章。1868年写出有女高音独唱的第五乐章,此曲才告完成。全曲创作历时11年。最终版本的《德意志安魂曲》共有七个乐章。
  勃拉姆斯是个虔诚的新教徒,《德意志安魂曲》的唱词是他自己从路德翻译的旧约和新约圣经中关于死亡、信仰和永生的段落中精心挑选编缀而成的。全曲大致分成两部分:在第一至第三乐章的前半部分,与第四至第七乐章的后半部分中与田园诗般的第四乐章分开。前半部分哀悼的情绪与后半部分慰藉与安宁之间,以第三乐章最后的赋格曲巧妙地完成过渡。第一乐章中不用小提琴,用中、低音弦乐与竖琴极好地衬托宁静的哀伤;第二乐章中两个葬礼进行曲管弦乐部分的变化向众赞歌转化,第四乐章木管和圆号以温暖的音色融入合唱和对另一世界更美好生活的渴望,都表现得极有特色。
  由于勃拉姆斯极其熟悉《圣经》,唱词编来浑然一气,不落痕迹,只就文字来论,已是大手笔。他写的音乐和他挑选的唱词配合得天衣无缝,在这里虽然也有哀悼,也有悲伤,但是没有传统的关于末日审判的恐怖,没有奉献、赎罪、超拔的内容,而是代以一种不同的关于生与死的信念: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如花,草必凋残,花必谢落;但是有信仰的,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他们会从上帝那里得到安慰。如果把这里的" 上帝" 换成" 信仰" 二字,就有着更广泛的涵义。
唱词:
1、合唱: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马太福音5:4)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那带着种子、流着泪出去的,必定欢欣喜乐,带着禾捆回来。(诗篇126:5:6)
2、合唱:
因为: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所有他的美荣,一如草上之花,草必凋残,花必谢落。(彼得前书1:24)弟兄们哪,你们要忍耐,直到主来。看哪!农夫耐心地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它沐了春雨又秋雨。(雅各书5:7:8)唯有主的道是永存的。(彼得前书1:25)而且,耶和华救赎的民必定归回, 歌唱着回到锡安。永恒的欢乐定必归到他们的头上,他们必得到欢喜快乐。忧愁叹息尽都逃避。(以赛亚书35:10)
3、男低音独唱/合唱
主啊,求你使我晓得我身之终,我的寿数几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何等短促。你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时日,在你的面前如同无有。世人奔忙,如同幻影。他们劳役,真是枉然。积蓄财宝,不知将来有谁收取!主啊,如今我更何待!我的指望在于你。(诗篇39:4,5,6,7)义人的灵魂在上帝的手上,再没有痛苦忧患能接近他们。(智慧篇3:1)
4、合唱
万军之耶和华啊,你的居所何等可爱!我的灵魂景慕渴想全的院宇,我的心灵,我的肉体向永生的神呼吁。住在你殿中的有福了,他们更要赞美你。(诗篇84:1,2,4)
5、女高音独唱/合唱
你们现在也有忧愁,但我要现在见你们,你们的心就喜乐了。这喜乐再也没有人能夺去。(约翰福音16:22)你们看我:我也曾劳碌愁苦,而最终寻得安慰。(德训篇51:35)我会安慰你们,就如母亲安慰她的孩子。(以赛亚书66:13)
6、男低音独唱/合唱
世上没有常存的城,然而我们仍在寻找将要到来的城。(希伯来书13:l4)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当主来到时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就在一瞬时,一眨眼之间,在末日的喇叭响起的时候。因为喇叭要吹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的,我们都要改变。那时经上写的就要应验:" 死亡被得胜吞灭。" 死亡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亡啊,你的毒刺在哪里?(哥林多前书15:51,52,54,55)我们的主,我们的神,你是配得荣耀、尊贵和权柄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因你的旨意而创造、而生息的。(启示录4:11)
7、合唱
从今而后,在主的泽被中死亡的人有福了。圣灵说:" 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他们的业绩伴随他们。" (启示录14:13)
(摘自美丽元素)
专辑曲目:
 
1. A German Requiem Op.45: Selig sind, die da Leid tragen
2. A German Requiem Op.45: Denn alles Fleisch es ist wie Gras
3. A German Requiem Op.45: Herr, lehre doch mich
4. A German Requiem Op.45: Wie lieblich sind deine Wohnungen
5. A German Requiem Op.45: Ihr habt nun Traurigkeit
6. A German Requiem Op.45: Denn wir haben hie keine bleibende Stadt
7. A German Requiem Op.45: Selig sind die Toten
 
 



18 [Brahms] Piano Concertos Nos. 1 & 2, 7 Fantasies Op.116 [DG 447 446-2] Gilels, Jochum,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8.jpg (33.51 KB)
2009-11-12 07:59


Brahms: Piano Concertos Nos. 1 & 2, 7 Fantasies Op.116 [DG 447 446-2] Gilels, Jochum,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469 MB (492.639.026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2XWRELPW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5458A8768
勃拉姆斯 Brahms -《钢琴协奏曲》(Concertos for Piano No. 1 & 2)Gilels[APE]
专辑英文名: Concertos for Piano No. 1 & 2
专辑中文名: 钢琴协奏曲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Gilels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简介




Conductor: Eugen Jochum
Performer: Emil Gilels
Ensemble: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专辑介绍:

许多人对吉利尔斯的布拉姆斯都并不以为然,然而他却是俄国众多钢琴家中,少数能在这个曲目上成为经典人物的巨匠。吉利尔斯具有宏观的眼光,并以精湛的技巧克服一切困难。他能击败阿劳、塞尔金、巴克豪斯、布伦德尔等劲敌脱颖而出,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此版目前已是DG百张大花盘之一,并以低价再制,实为爱乐朋友的一项福音。 (摘自古典之门)


专辑曲目


Disc: 1
1. Konzert fur Klavier und Orchester Nr. 1 d-moll Op. 15: Maestoso - J. Brahms
2. Konzert fur Klavier und Orchester Nr. 1 d-moll Op. 15: Adagio - J. Brahms
3. Konzert fur Klavier und Orchester Nr. 1 d-moll Op. 15: Rondo. Allegro non troppo

Disc: 2
1. Konzert fur Klavier und Orchester Nr. 2 B-Dur Op. 83: Allegro non troppo
2. Konzert fur Klavier und Orchester Nr. 2 B-Dur Op. 83: Allegro appassionato
3. Konzert fur Klavier und Orchester Nr. 2 B-Dur Op. 83: Andante
4. Konzert fur Klavier und Orchester Nr. 2 B-Dur Op. 83: Allegretto grazioso
5. Fantasien Op. 116: No. 1 Capriccio: Presto energico
6. Fantasien Op. 116: No. 2 Intermezzo: Andante
7. Fantasien Op. 116: No. 3 Capriccio: Allegro passionato
8. Fantasien Op. 116: No. 4 Intermezzo: Adagio
9. Fantasien Op. 116: No. 5 Intermezzo: Andante con grazia ed intimissimo sentimento
10. Fantasien Op. 116: No. 6 Intermezzo: Andantino teneramente
11. Fantasien Op. 116: No. 7 Capriccio: Allegro agitato
 



19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 1 [Decca 425 082-2] Clifford Curzon, Adrian Boult, George Szell, LSO

19.jpg (25.03 KB)
2009-11-12 07:59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 1 [Decca 425 082-2] Clifford Curzon, Adrian Boult, George Szell, LSO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08 MB (323.720.949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9H1IPRQE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5501A1695
布拉姆斯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专辑英文名: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 1
专辑中文名: 布拉姆斯 第一號鋼琴
资源格式: APE

专辑介绍:
  关于这张唱片,引用网络上的两段评论如下:

  端正坚实:塞尔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柯曾/钢琴 Decca 425 082-2

  柯曾虽然是英国人,但因师承的关系,德奥系统的风格在身上是处处可见。忠于原谱也是柯曾一向的原则,但绝非单纯的照本宣科,他仍然以自己理解的形式重新消化进行表达。柯曾的录音在近年似乎重新为大家重视,像他的布拉姆斯这首协奏曲的录音,以节奏特有的推进力及流动之速度为主要特色。他的演奏非常的端庄、态度极为严肃。更重要的是他对布拉姆斯在本曲所有的明暗音色处理,以非常练达且易懂的方式表达在演奏中。不过另一个更容易上手的印象是触键非常的坚实,使得节奏的掌握十分明确有力。冷静的适度是这个版本的缺点,使造形方面略嫌不足。不过别怕,柯曾搭配的是最棒的协奏曲指挥家塞尔,他将柯曾的缺点以巧妙的伴奏加以美化于无形。录音是好的没话说,给你以下的资料,你就会理解:本片是K. Wilkinson 1962年在Kingsway与制作人卡尔萧的合作成果。

  指挥:★★★★★
  钢琴:★★★★★
  音响效果:★★★★★
  亲和力:★★★★

  这是塞尔造访伦敦演出时所留下的录音,有着无比光辉的成就。英国钢琴家Curzon在此施展了浑身解数,以不凡的技艺营造出宏伟的格局,而这是后来英国钢琴家所见不到的。塞尔与伦敦交响乐团给予Curzon良好的扶衬,塞尔宏观的眼光与Curzon恰好有着相同的韵律氛围。这是Decca最早期的立体声录音之一,但也是成就最高的录音之一。
 
专辑曲目:
 
1. Brahms Concertos No. 1 in D minor ops. 15: I Maetoso
2. Brahms Concertos No. 1 in D minor ops. 15: II Adagio
3. Brahms Concertos No. 1 in D minor ops. 15: III Rondo - Allegro non troppo
4. Franck: Symphonic Variations for Pianos and Orchestra
5. Littolf: Scherzo from Concerto symphonique No. 4, Op. 12
 
 

20 [Brahms] Symphony No.4 [DG 457 706-2] Carlos Kleiber, Wiener Philharmoniker

20.jpg (32.88 KB)
2009-11-12 07:59


Brahms: Symphony No.4 [DG 457 706-2] Carlos Kleiber, Wie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187 MB (196.603.379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ZUK3X34V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5519A3469
勃拉姆斯 Brahms -《第四交响曲》(Symphony 4)Kleiber[APE]
专辑英文名: Symphony 4
专辑中文名: 第四交响曲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Kleiber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简介




Conductor: Carlos Kleiber
Ensemble: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专辑介绍:

这张勃拉姆斯第四从发行之初便广受瞩目,在25年后的今天,这个情况也未曾稍有改变。克莱巴的诠释或许并不是最精致的,慢板也并不够深沈,但是他所蕴藏的在其中的生命力与活力却是无人能比的,而这也就是克莱巴的魅力所在。即使是再过20年,这张录音也仍然会是DG最具代表性的录音之一。

勃拉姆斯,e小调第四交响曲

e小调《第四号交响曲》,本曲完成于1885年,同年十月由勃拉姆斯亲自指挥首演。 作者从1884年夏就已经开始创作本交响曲,历经一年才告完成,由此可见勃拉姆斯那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本交响曲和作者其他三部交响曲在性格上迥然不同:第一,它具有前三首交响曲中所没有的忧愁色彩,即后人所说的“古典悲剧性”。其实在这以前,勃拉姆斯也常在他的作品中抒发忧愁的情思,但像本曲这样,以忧愁作为乐曲的基调,却属首次。它的第二特征是,全曲以“古老”的手法写成。当然,古老、典雅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所显示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本交响曲具有这些特征,所以一直未能得到普遍的理解。但本曲的深刻隽永,终于逐渐被听众所接受。本曲在勃拉姆斯生前,就已经常被演奏,而且经常博得满堂喝采。

  全曲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从容的快板,e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这是洋溢着淡淡伤感的乐章,寂寞的情怀,呜咽般的哀诉,深深地打动了人心。

  第二乐章 中庸的行板,E大调,6/8拍子。很多乐评家认为,作者虽然将本乐章写得古老而晦涩,可是旋律所表现出的凝重、沉静的美感,却决非其他交响曲可与之比拟。简朴而沁人心脾的柔美主题,仿佛描绘了仲夏夜里的美梦。

  第三乐章 谐谑曲,C大调,2/4拍。充满着不可遏止的欢乐,生机盎然,给人以充满活力的沸腾之感,那气势磅礴的气氛,极像一首狂热的乡村舞曲。

  第四乐章 G大调,3/4拍。 本乐章是全曲的高潮。乐章主题在“固定低音”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变奏,乐队的木管组和铜管组一齐奏出庄严、宏伟的和声旋律。本乐章具有深刻的悲剧性,各种悲哀、绝望、愤怒以及骚乱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毁灭性的结局。这一悲剧结尾反映了一种"宿命论"的影响,表现出作曲家内心的苦恼与孤独。(整理)


专辑曲目


1. Allegro Non Troppo
2. Andante Moderato
3. Allegro Giocoso - Poco Meno Presto - Tempo I
4. Allegro Energico E Passionato - Piu Allegro


 
 
21 [Britten] Peter Grimes [Decca 467 682-2] Pears, Britten, Orchestra and Chorus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

21.jpg (34.73 KB)
2009-11-13 08:28


Britten: Peter Grimes [Decca 467 682-2] Pears, Britten, Orchestra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631 MB (661.811.338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I6RC3ONX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5564A5879/留声机百大之二十一.rar.html
Benjamin Britten -《布里顿:彼得·格里姆斯》(Peter Grimes)Pears,C.Watson,Covent Garden 1958 DECCA Legends[APE]
专辑英文名: Peter Grimes
专辑中文名: 布里顿:彼得·格里姆斯
艺术家Benjamin Britten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Pears,C.Watson,Covent Garden 1958 DECCA Legends
发行时间: 2001年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专辑介绍:

勤奋、高产的布里顿写过十多部歌剧,而且其中的《卢克来修受辱记》、《阿尔贝·埃林》、《旋螺丝》、《仲夏夜之梦》和《命终威尼斯》这几部,还都相当成功。当然,布里顿最出色的歌剧还是这部他自撰脚本的《彼得·格里姆斯》,它被认为是自珀塞尔的《狄多与埃涅阿斯》以来的两个半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在英国舞台上出现的第一部真正的歌剧杰作,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主人公格里姆斯是个普通渔民,但脾气古怪,独往独来,令所有在小镇的街坊们对他日渐反感,表现出深深的敌意。剧中的他不断受到种种诬告的骚扰,又因他的雇工失踪,街坊们怀疑是被他杀害。格里姆斯意气消沉,不容于世,终于驾船出海自沉。

音乐深刻地融于戏剧,成全了整体的氛围和情绪。四首“大海”间奏曲非常著名,常作为音乐会演奏的乐曲。

在这套录音极佳,且由作曲家本人指挥演绎的唱片里,饰演格里姆斯的男高音皮尔斯十分引人注目。他不仅是该剧1945年首演时的主角,而且事实上布里顿写格里姆斯这个人物的时候,心中每每出现的就是皮尔斯的歌声。由于皮尔斯与布里顿之间长期亲密的友谊,以及他终生致力于推介布里顿音乐的不懈努力,使他成为演唱布里顿作品的第一男高音,是早有公论了。
(李杭育《唱片经典》)


转发。eMule搜索。感谢原发布者。

包里另附有截自下面这个专辑里的1948年版选曲,分轨ape

专辑曲目


Disc 1

1. 1:28 Prologue: Peter Grimes!
2. 3:04 You sailed your boat round the coast
3. 2:09 Peter Grimes, I here advise you!
4. 1:54 The truth... the Pity... and the truth
5. 2:58 Interlude I: On the beach (Dawn)
6. 5:35 Act One, Scene 1: Oh! hang at open doors the net, the cork
7. 3:19 Hi! Give us a hand!
8. 1:58 I have to go from pub to pub
9. 3:09 Let her among you without fault cast the first stone
10. 2:41 Look, the storm cone!
11. 4:56 And do you prefer the storm
12. 1:12 What harbour shelters peace
13. 4:08 Interlude II: The Storm
14. 4:21 Act One, Scene 2: Past time to close!
15. 1:58 We live and let live
16. 1:23 Have you heard? The cliff is down
17. 3:40 Now the Great Bear and Pleiades
18. 2:28 Old Joe has gone fishing
19. 1:39 The bridge is down, we half swam over
20. 2:25 Act Two, Interlude III: Sunday morning by the beach
21. 5:41 Glitter of waves and glitter of sunlight
22. 3:00 Let this be a holiday
23. 4:41 This unrelenting work
24. 2:18 Fool to let it come to this!
25. 1:03 What is it?
26. 2:13 People!... No! I will speak!

Disc 2

1. 2:27 We planned that their lives should have a new start
2. 0:44 Swallow! Shall we go and see Grimes in his hut?
3. 2:12 Now is gossip put on trial
4. 4:35 From the gutter, why should we trouble at their ribaldries?
5. 5:27 Interlude IV (Passacaglia)
6. 7:18 Act Two, Scene 2: Go there!
7. 2:09 Now!... Now!...
8. 3:07 Peter Grimes! Nobody here?
9. 4:19 Act Three, Interlude V: Evening
10. 2:36 Act Three, Scene 1: Assign your prettiness to me
11. 2:49 Pah!... Ahoy!
12. 3:18 Come along, Doctor!
13. 5:09 Embroidery in childhood was a luxury of idleness
14. 2:00 Mister Swallow! Mister Swallow!
15. 3:45 Who holds himself apart, lets his pride rise
16. 2:36 Interlude VI: Fog
17. 4:56 Act Three, Scene 2: Grimes! Grimes!
18. 2:29 Peter, we've come to take you home
19. 5:00 To those who pass the Borough
 
 
 



22 [Britten] War Requiem [Chandos 8983.84] Elms, Harper, Hickox,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Chorus

22.jpg (36.58 KB)
2009-11-13 08:28


Britten: War Requiem [Chandos 8983.84] Elms, Harper, Hickox,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Chorus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497 MB (521.935.032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WSKUQMIM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5630A4085
Benjamin Britten -《布里顿:战争安魂曲》(War Requiem)
作品介绍:

1962年,英国重建被战火焚毁的考文垂大教堂。布里顿接受委托,为新教堂的落成典礼而作《战争安魂曲》。首演一举成功。它可称得上是20世纪最宏伟壮阔的音乐巨作了。独唱、重唱、管风琴、室内乐重奏团、两个混声合唱团、一个童声合唱团和一个大编制的管弦乐团,这种种加到一起,你想想会是怎样的声势?

演唱的歌词分别取自英国诗人欧文(1893-1918)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诗篇和传统的拉丁文弥撒词,前者用于室内乐重奏团伴奏的三位歌手的独唱,后者用于合唱队。这种融古今于一炉的努力,也是其他许多20世纪作曲家所追求的。梅西昂、彭德雷茨基、凯奇等等,不都是在这么做吗?至于布里顿,当然就更善于这么做了,反正他是几乎什么音乐都写,从最通俗的电影配乐到最没有群众性的独奏室内乐……

人们曾经拿布里顿的乐思敏捷与莫扎特相比。又经常拿他的幸运与门德尔松相比。的确,在唱片的立体声时代,这位精力旺盛的高产作曲家,居然还亲自指挥演录了他本人的大多数作品,为后世留下了这批不可替代的珍贵录音。布里顿是幸运的,我们也很幸运。
(摘自李行育:《唱片经典》,三联)
专辑曲目


Disc: 1

1. War Requiem: Requiem aeternam
2. War Requiem: Requiem aeternam
3. War Requiem: Dies irae
4. War Requiem: Dies irae
5. War Requiem: Dies irae
6. War Requiem: Dies irae
7. War Requiem: Dies irae
8. War Requiem: Dies irae
9. War Requiem: Dies irae
10. War Requiem: Dies irae
11. War Requiem: Dies irae
12. War Requiem: Offertorium
13. War Requiem: Offertorium
14. War Requiem: Sanctus
15. War Requiem: Sanctus

Disc: 2

1. War Requiem: Agnus Dei
2. War Requiem: Libera me
3. War Requiem: Libera me
4. War Requiem: Libera me
5. War Requiem: Requiem aeternam Rehearsal
6. War Requiem: Dies irae Rehearsal
7. War Requiem: Dies irae Discussion
8. War Requiem: Dies irae Rehearsal
9. War Requiem: Offertorium Rehearsal
10. War Requiem: Sanctus Rehearsal
11. War Requiem: Sanctus Discussion
12. War Requiem: Agnus Dei Discussion
13. War Requiem: Libera me Discussion
14. War Requiem: Libera me Rehearsal
15. War Requiem: Libera me Rehearsal
 



23 [Bruckner] Symphony No.4 [Decca 466 374-2] Karl Bohm, Wiener Philharmoniker

23.jpg (31.58 KB)
2009-11-13 08:28


Bruckner: Symphony No.4 [Decca 466 374-2] Karl Böhm, Wie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94 MB (308.999.749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JVXDVVJA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5658A6036/留声机百大之二十三.rar.html
Anton Bruckner 安东尼·布鲁克纳 -《第四交响曲 浪漫》(Symphony NO.4"Romantic")DECCA Karl bohm
专辑英文名: Symphony NO.4"Romantic"
专辑中文名: 第四交响曲 浪漫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DECCA Karl bohm
发行时间: 1974年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简介




作曲:Anton Bruckner
指挥:Karl bohm
演出:karl bohm
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
录音日期:1974
发行公司:DECCA
CD编号:466 993-2

专辑介绍:



卡尔·伯姆(Karl Bohm,1894-1981),奥地利指挥家。先后在格拉茨和维也纳学音乐,1921年应聘到慕尼黑歌剧院任指挥,此后相继任达姆斯塔特的总音乐指导,汉堡、德累斯顿和维也纳等地歌剧院的音乐指导。1954年后,在伦敦修道院花园歌剧院及纽约大都会歌剧等任指挥。多年来一直活跃于维也纳音乐周、萨尔兹堡音乐节和拜罗伊特音乐节上。他指挥维乐乐团达四十年之久。1964年被授予“奥地利音乐总指导”的最高称号,1970年维也纳爱乐乐团授予他终身名誉指挥的称号。1974年被选为维也纳乐友协会的名誉会员。他的指挥气势宏伟,语言朴素,结构严谨,有深刻的思想性,很能抓住听众的感情。他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可与卡拉场的柏林爱乐乐团相媲美。

布鲁克纳的降E大调第四交响曲创作于1874年,他是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风景秀丽的一个小村中写成。并在1878--1880 年间进行过多次修改,包括全部重写的谐谑曲及几乎全新的末乐章。事后布鲁克纳又为其冠名为“浪漫”。1881年2月20日由汉斯·李赫特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首演,演出大受欢迎,以至每乐章结束时,布鲁克纳都要到台上鞠躬致谢。对该部交响曲,布鲁克纳描述:“在中世纪的一个城镇中--黎明破晓、曙光洒落--城堡传出宏亮的军号声--城门敞开--骑士从洞开的城门中跃马而出--森林的神秘气氛笼罩着他们--森林在沙沙作响--鸟儿在欢唱。”而颇有特色的第二主题是非常有名的,其中注解的“嘁嘁喳喳”让人们真正回忆起鸟的叫声。第二乐章描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场景,依照作曲家的表述:“一个失恋的男子徘徊于他的恋人的窗下,而她没有让他进去。”而后由中提琴演奏了一首“小夜曲”。布鲁克纳以他自己的理解创作了特有的形式的谐谑曲,它“描述了狩猎,而三重奏奏响狩猎人群进餐时的舞蹈音调。”一支长笛和单簧管奏出了流畅的、类似兰德勒舞曲的迷人主题。末乐章的英雄主题渐强,尾声光辉灿烂而庄严。
这是布鲁克纳10首交响曲中最着名的一首,称为《浪漫交响曲》。这首降E大调《第四交响曲》作于1874-1880年,后亦有多次修改。共四个乐章:1.平静而快活地,圆号表达的第一主题宛若森林的低语,不断地变形处理,中提琴和小提琴表达的第二主题相对宁静而轻快,而铜管群吹奏的第三主题又具咆考的暴风雨的感觉。发展部以森林圆号主题与木管应答开始,动机以多种方式变化发展,以弦乐表达圣歌而推向高潮。2.徐缓地。中提琴和小提琴犹如叹息,而大提琴类似悲歌,突出弦乐的效果。发展部以主要主题的复音变化处理为主,其中有精妙的对位。反复部则省略中间圣歌风格的合唱曲后呈现,终结部则类似悲壮的共鸣。3.谐曲,快活地,再度回到森林中的气氛,类似猎人的勇敢叫声。中段是可爱的农夫田园舞曲。4.终曲,相当轻快地,混合引用第一与第三乐章主题。这一乐章表达类似暴风雨的感觉,谐诙曲主题突然由圆号合奏参透。在总休止之后,暴风雨般的动机来临,随后与第一乐章结合。“暴风雨”停息后,表达忧虑主题与灿烂主题对比的第二主题。然后主要主题与第二主题再度再现后,主要主题和暴风雨动机结合,在大胆转调下形成发展部。“暴风雨”再度平静后,主要主题反复与第二主题群3度再现,结构极为复杂。


专辑曲目


Symhpony NO.4 in E flat major "Romantic"

1.Bewegt,nicht zu schnell [20:14]
2.Andante,quasi allegretto [15:34]
3.acherzo:Bewegt-Trio:Nicht zu schnell.Keinesfalis schteppend [11:09]
4.Finale:Bewegt,doch nicht zu scgnell [21:13]
 



24 [Bruckner] Symphony No.8 [RCA 74321 82866-2] Günter Wand,Berliner Philharmoniker

24.jpg (24.33 KB)
2009-11-13 08:28


Bruckner: Symphony No.8 [RCA 74321 82866-2] Günter Wand,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391 MB (410.472.905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WB6NM9F6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5685A9192/留声机百大之二十四.rar.html
旺德 Wand -《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Bruckner - Symphony No.8) BPO Live2001 RCA
专辑英文名: Bruckner - Symphony No.8
专辑中文名: 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
艺术家旺德 Wand
古典类型: 交响曲
资源格式: FLAC
版本:  BPO Live2001 RCA
发行时间: 2001年
地区德国
简介



作曲家: Anton Bruckner
指挥家: Günter Wand (君特·旺德)
演奏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录音日期:2001
唱片公司:RCA
唱片编号:74321 82866 2
资源出处:eMule搜索

专辑介绍:

Wand(旺德/汪德/万德)简介:

Günter Wand (January 7, 1912 in Elberfeld, Germany February 14, 2002 in Ulmiz near Bern, Switzerland) was a German orchestra conductor and composer.
Wand studied in Wuppertal, Allenstein and Detmold. At the Cologne conservatory, he was a composition student with Philipp Jarnach and a piano student with Paul Baumgartner. He was a conducting pupil of Franz von Hoesslin in Munich, but was otherwise largely self-taught as a conductor.

Cologne

Wand started his career in Cologne, where he was to stay for several decades, as a conductor of the Cologne Opera in 1939. After World War II his position in Cologne was consolidated as he became Generalmusikdirektor in charge of both the opera and the Gürzenich Orchestra, which he conducted until 1974.
In 1948, he also started teaching conducting at a music school in Cologne. From the early 1950s he guest-conducted a number of orchestras, making his London debut in 1951 with 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Other orchestras who invited him included the WDR Symphony Orchestra Cologne and Muni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fter several recordings of Mozart, Haydn and Beethoven with the Gürzenich for a French subscription collection in the mid 1950s, he made no studio recordings for about three decad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an appearance with the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on Decca Records, accompanying Wilhelm Backhaus in Robert Schumann's Piano Concerto (his only recording with that orchestra). In the 1970s he recorded the complete symphonies of Franz Schubert and Anton Bruckner with the WDR Symphony Orchestra Cologne.

Hamburg and late years

In 1982, Wand became chief conductor of the NDR Symphony Orchestra. With the latter ensemble, he was able to record the complete symphonies of Beethoven and Brahms as well as works by Mozart, Tchaikovsky, Debussy, Schubert and Schumann. He also remade Bruckner's symphonies 3 to 9.
In January 1982, Wand conducted the BBC Symphony Orchestra for the first time, and was appointed principal guest conductor of the orchestra that same year. Wand was noted for demanding considerable rehearsal time, a minimum of 5 to 8 rehearsals, for his London concerts. For his first appearance with a US orchestra, the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in 1989, he asked for and received 11 hours of rehearsal time. Wand subsequently recorded the Brahms Symphony No. 1, part of that first U.S. program, with the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The highlights of Wand's late career were his annual guest appearances with the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which he conducted in Schubert's "Unfinished" and "Great" symphonies (1995) and Bruckner's Fifth (1996), Fourth (1998), Ninth (1998), Seventh (1999) and Eighth (2001) symphoni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G%C3%BCnter_Wand)

*****************************

旺德的布鲁克纳主要有三套:1)在科隆与WDR交响乐团灌录了第一至第九交响曲;2)在汉堡与NDR交响乐团录了第三至第九交响曲;3)与柏林爱乐录了第4,5,7,8,9号交响曲。

与BPO的这张布八可谓是旺德暮年的巅峰之作。在他90岁那年的一月,该碟获留声机大奖:"A masterly performance of one of Bruckner's greatest work by today's greatest living Brucknerian. A fine 90th birthday offering from Gunter Wand the BP0." 就在一个月后大师竟永远离开了我们..

国外论坛关于Wand的争论很多,这里我就不贴上来了,为的是希望大家抛开七嘴八舌的议论,一心听音乐。
在大师的录音面前,即使不喜欢,我也不会说他指挥/演奏得不好,而只会说自己目前还听不懂。
在布鲁克纳面前,我们所能作的,只有闭上嘴,洗耳恭听...
专辑曲目


1. Symphony No. 8 in C minor - Allegro moderato
2. Symphony No. 8 in C minor - Scherzo: Allegro moderato & Trio: Langsam
3. Symphony No. 8 in C minor - Adagio. Feierlich langsam, doch nicht schleppend
4. Symphony No. 8 in C minor - Finale. Feierlich, nicht schnell
 



25 [Bruckner] Die 3 Messen [DG 447 409-2] Eugen Jochum, Chor & Symphonieorch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

25.jpg (46.77 KB)
2009-11-13 08:28


Bruckner: Die 3 Messen [DG 447 409-2] Eugen Jochum, Chor & Symphonieorch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661 MB (693.183.239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M91KJ3K8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5750A2192/留声机百大之二十五.rar.html
布鲁克纳 Bruckner -《弥撒曲》(Masses)Jochum
专辑英文名: Masses
专辑中文名: 弥撒曲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Jochum
地区德国
简介




Conductor: Eugen Jochum, Josef Schmidhuber, et al.
Performer: Claudia Hellmann, Marga Schiml, et al.
Ensemble: Bavarian Radio Chorus, Bayerischen Rundfunkorchester, et al.

专辑介绍:

在瓦格纳这一派(相对于勃拉姆斯派),有一位重要作曲家,虔诚的天主教徒,瓦格纳的崇拜者,在李斯特的葬礼上演奏管风琴的著名管风琴师,安东·布鲁克纳。布鲁克纳被维也纳人称为“神的音乐家”(God's Musican)。布鲁克纳的信仰是非常虔诚和坚定的,当他在维也纳音乐学院任教的时候,每当教堂的钟声响起,他就会跪在地上开始祷告,甚至上课的时候也这样。布鲁克纳一生最有名的创作便是他的十一部交响曲(00,0,1-9),这些冗长的晦涩的交响曲和勃拉姆斯的交响曲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布鲁克纳却异常的崇拜瓦格纳。布鲁克纳的许多交响曲都试图用音乐描绘天国的景观,特别是第八交响曲又称为《启示交响曲》,根据《启示录》所描绘的天国所作。而未完成的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如同天国的门开启了,布鲁克纳的笔也在此停止。布鲁克纳的另外一部著名作品是感恩赞,当布鲁克纳预计到自己完不成第九交响曲的时候,曾经表示可以把《感恩赞》作为第4个乐章。感恩赞也是布鲁克纳最为得意的作品,布鲁克纳曾经这样说,当我到了天国面对上帝的时候,如果他责问我说,我给你的才能你如何使用了?我就把《感恩赞》的总谱交给他,相信仁慈的上帝一定会慈悲的恩待我。布鲁克纳的其它著名的宗教作品还包括《安魂曲》和《诗篇150号》等等,另外还有一些5首弥撒,其中最有名的是f小调弥撒等三首。布鲁克纳的宗教作品和他的交响乐不同,不会晦涩难懂,而是气势磅礴充满了虔诚的感觉。布鲁克纳的音乐感染了另外一位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马勒继承了布鲁克纳的传统,开创了交响音乐的新篇章。值得一提的事,布鲁克纳是弗朗茨·克莱斯勒的作曲老师。当我们聆听克莱斯勒永垂不朽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华彩的时候,也许这里面就有着布鲁克纳的影子。

这是一张很容易就令人忽略的录音,但是如果因而错失了这张唱片,那绝对是个无可弥补的遗憾。约夫姆的布鲁克纳已经是许多爱乐者的珍藏,但是这叁首弥撒却直到1997年才以CD面貌与爱乐者见面。无论是独唱者、合唱团,都以整齐、朴素的歌声平和的唱着。约夫姆以精简宏观的视野,将听者领入崇高平和的宗教世界。(摘自古典之门)

说明:新增的感恩赞无损格式由UltraWWW 供源,向UltraWWW致敬!


专辑曲目


Disc: 1
1. Mass No. 1 In D Minor For Soloists, Chorus And Orchestra: I. Kyrie (Alla breve)
2. Mass No. 1 In D Minor For Soloists, Chorus And Orchestra: II. Gloria (Allegro - Meno mosso - Tempo I - Etwas langsamer)
3. Mass No. 1 In D Minor For Soloists, Chorus And Orchestra: III. Credo (Moderato - Langsam - Allegro - Tempo des 1. Satzes)
4. Mass No. 1 In D Minor For Soloists, Chorus And Orchestra: IV. Sanctus (Maestoso - Allegro moderato)
5. Mass no. 1 in D minor for solists, chorus and orchestra: V. Benedictus (Moderato - Allegro moderat
6. Mass No. 1 In D Minor For Soloists, Chorus And Orchestra: VI. Agnus Dei (Andante quasi Allegro - Allegro moderato)
7. Mass no. 2 in E minor for 8-part choir and wind orchestra: I. Kyrie (Feierlich)
8. Mass no. 2 in E minor for 8-part choir and wind orchestra: II. Gloria (Allegro - Andante - Tempo I)
9. Mass no. 2 in E minor for 8-part choir and wind orchestra: III. Credo (Allegro moderato - Adagio - Allegro - Tempo I)

Disc: 2
1. Mass no. 2 in E minor for 8-part choir and wind orchestra: IV. Sanctus (Ruhig; mehr langsam)
2. Mass no. 2 in E minor for 8-part choir and wind orchestra: V. Benedictus (Moderato)
3. Mass no. 2 in E minor for 8-part choir and wind orchestra: VI. Agnus Dei (Andante)
4. Mass No. 3 In F Minor For Soloists, Chorus And Orchestra: I. Kyrie (Moderato)
5. Mass No. 3 In F Minor For Soloists, Chorus And Orchestra: II. Gloria (Allegro - Andante, mehr Adagio - Tempo I - Ziemlich langsam)
6. Mass No. 3 In F Minor For Soloists, Chorus And Orchestra: III. Credo (Allegro - Moderato misterioso - Langsam - Largo)
7. Mass No. 3 In F Minor For Soloists, Chorus And Orchestra: III. Credo [Forts - Cont.] (Allegro - Tempo I - Moderato - Allegro - Etwas langsamer als anfangs - Allegro
8. Mass No. 3 In F Minor For Soloists, Chorus And Orchestra: IV. Sanctus (Moderato - Allegro)
9. Mass No. 3 In F Minor For Soloists, Chorus And Orchestra: V. Benedictus (Allegro moderato - Allegro)
10. Mass No. 3 In F Minor For Soloists, Chorus And Orchestra: VI. Agnus Dei (Andante - Moderato)
 



26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Nocturnes, etc. [EMI 5 67549 2] Kletzki, Pollini, Philharmonia Orchestra of London

26.jpg (31.94 KB)
2009-11-13 08:28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Nocturnes, etc. [EMI 5 67549 2] Kletzki, Pollini, Philharmonia Orchestra of London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02 MB (317.557.102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F5XB6O8W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6705A5141/留声机百大之二十六.rar.html
专辑英文名: Chopin: Piano Concerto 1/Nocturnes No.4,5,7,8/Ball
专辑中文名: 肖邦: 第一钢琴协奏曲、4首夜曲、第一叙事曲和第六波兰舞曲
艺术家: Maurizio Pollini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2001年04月11日
地区: 荷兰
语言: 英语
 
专辑歌手:作曲家 Fryderyk Chopin 指挥 Paul Kletzki 乐团 Philharmonia Orchestra 演出者 Maurizio Pollini
专辑类型:Great Recordings of The Century
唱片公司:EMI Classics
唱片编号:EMI 567549-2
 
专辑介绍:
 
这张唱片是EMI“二十世纪伟大系列录音”系列其中之一。由伟大的钢琴家波利尼在他首次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后录制的第一张唱片。也看出EMI当时在古典乐坛的地位和独到的眼光。其中收录了肖邦的第1号钢琴协奏曲、第4、5、7、8号夜曲、第1号叙事曲以及第6号波兰舞曲。
 
作为刚刚获得的冠军,波利尼在唱片中表现得是意气风发,没有一个音是拖泥带水的,如沐浴在春天得阳光中一般,显得朝气蓬勃,无不反映出它的年轻气盛,和当时心里的激动和喜悦。毕竟EMI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唱片公司,能在它的旗下录音,也反映出一流大唱片公司对他的重视。这张唱片除了乐团变化以外,其它仍然保持了当时比赛时的配置,指挥是科尔特兹,他很好得配合了波利尼的演出,使这张唱片成为世纪经典。
 
这张唱片其他的补白部分都是在8年后,录制的。闭门造车之后的波利尼,似乎更懂得人情世故,曲风再也没有春天的感觉,更为老练、成稳。
波利尼把春天留在了EMI,把一个“崭新”投向了DG的怀抱。
 
由于原始录音于1960及1970年,当时的模拟录音经过现在的数码技术再版之后仍稍有点背景噪音。但出色的演绎,绝佳的录音效果是现在那种数码音所无法比拟的。当你聆听这张CD时,能明显感觉到年轻的波利尼在获得大赛冠军后所表现出的激情和和朝气,仿佛就是在你眼前演奏一般,喜欢肖邦作品的朋友绝对不应该错过这张CD的。
 
 
 
专辑曲目:
 
 
1. Pno Con No.1 in e, Op.11: I. Allegro Maestoso Risoluto
2. Pno Con No.1 in e, Op.11: II. Romanze (Larghetto)
3. Pno Con No.1 in e, Op.11: III. Rondo (Vivace)
4. Nocturne No.4 in f, Op.15 No.1
5. Nocturne No.5 in f#, Op.15 No.2
6. Nocturne No.7 in c#, Op.27 No.1
7. Nocturne No.8 in D flat, Op.27 No.2
8. Ballade No.1 in g, Op.23
9. Polonaise No.6 in A flat, Op.53
 



27 [Chopin] Waltzes Nos. 1-14 [EMI 5 66904 2] Dinu Lipatti

27.jpg (26.19 KB)
2009-11-13 08:28


Chopin: Waltzes Nos. 1-14 [EMI 5 66904 2] Dinu Lipatti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125 MB (131.983.229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V0I4VO0T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6743A5309/留声机百大之二十七.rar.html
李帕蒂(Lipatti) -《肖邦:14首华尔兹及其他》(Chopin: 14 Valtzes, Nocturnes, Mazurkas)
专辑英文名: Chopin: 14 Valtzes, Nocturnes, Mazurkas
专辑中文名: 肖邦:14首华尔兹及其他
艺术家李帕蒂(Lipatti)
厂牌:EMI
作曲:肖邦(Chopin)
演奏:李帕蒂(Lipatti)

专辑介绍:

迪努·李帕蒂 Dinu Lipatti (1917.3.19-1950.12.2)

  罗马尼亚钢琴家,其父是萨拉萨蒂的学生,其母是钢琴家,其教父是埃乃斯库。
  1928-1932年在布加勒斯特音乐学院学习;1934年参加维也纳国际比赛获二等奖,科尔托因此而抗议评判不公,愤而退席,并约李帕蒂到巴黎收为弟子。
  二战爆发后,李帕蒂回到罗马尼亚,1943年与未婚妻逃到日内瓦,原拟各地旅行演出,因患白血病未能实现。
  李帕蒂在声部层次、音色和分句处理上都有极迷人的魅力,可惜英年早逝。科尔托对这位钢琴演奏天才的评价是:“不管是莫扎特或巴赫,抑或是贝多芬和肖邦,他都具有能超越单纯的音符,表现出其精神意味的正确理解力。”李帕蒂留下的录音不多,每一张录音都是珍贵的遗产,不容错过。

(以上文字转自http://lib.VeryCD.com/2005/04/22/0000047652.html

专辑曲目


1. Chopin: Waltz No.4 in F Op.34 No.3 'Valse brillante'
2. Chopin: Waltz No.5 in A flat Op.42 'Grande Valse'
3. Chopin: Waltz No.6 in D flat Op.64 'Minute Waltz'
4. Chopin: Waltz No.9 in A flat Op.69 No.1 'L'adieu'
5. Chopin: Waltz No.7 in C sharp minor Op.64 No.2
6. Chopin: Waltz No.11 in G flat Op.70 No.1
7. Chopin: Waltz No.10 in B minor Op.69 No.2
8. Chopin: Waltz No.14 in E minor Op.posth.
9. Chopin: Waltz No.3 in A minor Op.34 'Valse brillante'
10. Chopin: Waltz No.8 in A flat Op.64 No.3
11. Chopin: Waltz No.12 in F minor/A flat Op.70
12. Chopin: Waltz No.13 in D flat Op.70 No.3
13. Chopin: Waltz No.1 in E flat Op.18 'Grande Valse brillante'
14. Chopin: Waltz No.2 in A flat Op.34 'Valse brillante'
15. Chopin: Barcarolle in F sharp Op.60
16. Chopin: Nocturne No.8 in D flat Op.27
17. Chopin: Mazurka No.32 in C sharp minor Op.50,3



28 [Debussy] Orchestral Works [Testament SBT1011] Guido Cantelli, Philharmonia Orchestra

28.jpg (23.16 KB)
2009-11-13 08:28


Debussy: Orchestral Works [Testament SBT1011] Guido Cantelli, Philharmonia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01 MB (211.528.246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WMND9LKX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6791A4265/留声机百大之二十八.rar.html
《Debussy Recordings 德彪西管弦乐作品》-Cantelli Guido坎泰利 圭多

坎泰利,圭多(Cantelli,Guido;1920年4月27日生于西西里岛诺瓦拉;1956年11月24日卒于巴黎附近奥利的一次空难中。)意大利指挥 家。托斯卡尼尼为其监护人。儿童时代在父亲的军乐队里演奏;14岁时登台演奏钢琴,后在米兰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指挥,并向盖迪尼学习作曲。回到家乡后,在柯其亚剧院任指挥兼艺术指导。托斯卡尼尼曾是该剧院的前任指挥之一。坎泰利反对在军队中服并与他所感受到的法西斯分子强加在意大利人身上的专制政策作斗争。1943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送到波兰斯切辛一处德国劳动集 中营,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摧残,被作为病人转送到波尔扎诺一家意大利医院,他从那里逃跑后回到米兰,隐姓埋名生存下来。战争结束 后,立即恢复他的事业,在斯卡拉歌剧院及意大利其他歌剧院指挥演出歌剧及交响音乐会。受托斯卡尼尼的邀请,应邀去纽约美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任客席指挥,1949年1月15日在美国首次演出后立即给观众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从此奠定了他的国际声誉。1952年1月3日 首次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出,还于1950、1951年两次在伦敦参加爱丁堡音乐节,指挥斯卡拉歌剧院乐团,后因该团指挥德萨巴塔 (Victor de Sabata)生病,他立即代替其指挥在伦敦音乐会上演出。他具有惊人的记忆力,无论在排练或演出歌剧及交响乐团作品时都 不用总谱。他的指挥以准确、抒情、优雅、激情昂扬著称,托斯卡尼尼曾给他以高度赞扬,宣称坎泰利的指挥像他自己指挥一样。不幸的是在飞往美国指挥纽约爱乐乐团作系列音乐会演出的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丧生,享年仅36岁。

1956年11月24日,盖多·坎泰利(Guido Cantelli)搭乘一架飞机从巴黎出发前往美国履行事先同纽约爱乐乐团签订好的合约。可飞机在奥利机场起飞不久后就在一团火光中坠毁了,机上乘客无一生还。这个原本有望成为20世纪下半叶最颐指气使的指挥就这样结束了短
暂的音乐生涯。


      生于1920年的坎泰利在罹难时年仅36岁,他刚刚接任了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席指挥一职,并很有可能成为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后来这个职位交到了列奥纳多·伯恩斯坦手中。
     虽然几乎跟神童扯不上什么关系,坎泰利还是在14岁那年就初登舞台了,不是指挥家而是以钢琴家的身份。9年后他成为了诺瓦腊当地Teatro Coccia的艺术指导兼指挥。应征入伍中断了坎泰利的指挥生涯。他拒绝为纳粹而战,因而被关进了德国劳动营。如果不是他逃脱并设法隐秘的活了下来直到二战结束,这段集中营的经历肯定会毁了他的。就算是这样,他还是落下了胃溃疡的毛病,这病在他剩下的生命中不断困扰着他。坎泰利战后在意大利继续他的音乐生涯。幸运的是,正巧那时阿图罗·托斯卡尼尼正在为他的NBC交响乐团寻觅一个指挥作助手。Testament公司曾经出过一张坎泰利和 NBC的录音室录音(Testament SBT 2194),Harris Goldsmith在那张唱片的内页文字说明中描述了这件事情的全过程。当时托斯卡尼尼找来斯卡拉歌剧院的经理人Antonio Ghiringhelli博士,告诉他他要找的指挥家的类型。1948年5月,Ghiringhelli邀请大师旁听坎泰利指挥斯卡拉管弦乐团的排练。曲目有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布索尼的《élégiaque摇篮曲》、欣德米特的《画家马蒂斯》以及和内森·米尔斯坦合作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听完这个年轻指挥
家的排练后,托斯卡尼尼变得异常兴奋,引用他的原话就是,“这就是我要找的风格”。在此之后不久,大师邀请坎泰利去美国指挥NBC交响乐团1948-49音乐季的四场音乐会。1949年1月15日坎泰利完成了他在美国的首演。那些音乐会被公认为是典范。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资深评论家Francis Perkins这样评价,“坎泰利先生的技术显然非常纯熟;他的手势清晰而又具有象征意味,每一个音符都有明确的含义,乐队在他的手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对乐谱彻底消化的基础上的”。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托斯卡尼尼对这位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指挥家所取得的成功的赞赏......托斯卡尼尼对坎泰利的认可无疑为他的职业生涯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但是师父领进门,修行还是在个人。坎泰利身体力行,甚是努力,以至于在某些方面他已经可与托斯卡尼尼比肩了。事实上我们可以把坎泰利看成是托斯卡尼尼近似的翻版,当然这只是形似。
     坎泰利的指挥也有很多不同于托斯卡尼尼的自身特色。首先从本质上来说他的指挥摆脱了托斯卡尼尼的影响......托斯卡尼尼首先注重的是音乐的戏剧效果;而坎泰利则更加强调抒情性。不过这只是个大概,自然还有例外之处。坎泰利和托斯卡尼尼之间的根本差异或许就源于他们的年龄差距,说实话那是一种很深的代沟。比托斯卡尼尼整整小了53岁的坎泰利只是个20世纪的孩子,他的保留曲目中有很多是托斯卡尼尼从未演奏过的。

作曲家介绍:


(全名: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过他本人特别讨厌别人把他的作品归入印象派)1873年入巴黎音乐院,在十余年的学习中一直是才华出众的学生,并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奖。后与以马拉美为首的诗人与画家的小团体很接近,以他们的诗歌为歌词写作了不少声乐曲,并根据马拉美的同名诗歌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还根据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创作了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他摆脱瓦格纳歌剧的影响,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表现手法。钢琴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早期的《阿拉伯斯克》、《贝加摩组曲》接近浪漫主义风格;《版画》、《欢乐岛》、两集《意象集》和《二十四首前奏曲》则是印象主义的精品。管弦乐曲《夜曲》、《大海》、《伊贝利亚》中都有不少生动的篇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也有所改变。此时他已患癌症,于1918年德国进攻巴黎时去世。
  1862年,德彪西生于巴黎近郊,7岁开始学钢琴,11岁就被巴黎音乐学院录取成为正式学生.在音乐学院,他用心修炼作曲课程,却是学校中出名的叛徒.他从来不信服古典派一些不合理的作曲规则,总喜欢追求新的和声法与奇特的旋律,以至学院派的老师们常常对他的标新立异深表不满而加以斥责. 
  1881年,曾被聘为柴可夫斯基的赞助人----梅可夫人的家庭教师,也随同她至意大利,德国等地旅游.几次的旅行对德彪西而言,真是增广见闻.他听到有俄罗斯民间音乐的旋律,吉普塞人粗犷的舞曲节奏,以及当时正兴起的俄国五人团,奇特而新颖的音乐,这一切对于他以后的作区风格有深厚的启发.1884年,以清唱剧<荡子>获得"罗马大奖".年纪轻轻就获得此殊荣,其才华可想而知. 
  在庆祝巴黎艾菲尔铁塔落成的音乐会中,来自东方国家,如中国等国的打击节奏,全音音节的旋律印象极为深刻,进而影响德彪西后来的创作.他成功地运用全音音阶作曲技巧,成为属于个人的特殊风格. 
  除了作曲,教学外,德彪西也从事音乐评论的工作,由于他的评论立场中肯,言辞锋利,相当受人尊敬,曾出版乐评集.由于此时巴黎美术界的发展正值颠峰状态,雷诺瓦,莫奈,塞尚等画家十分活跃,当时莫奈完成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画而名噪一时,这便是印象主义.印象派等艺术形式用语产生的开端.再加上文学作品都以标榜"印象主义"为题材,这些文学家与艺术家互相往来,对于音乐家有很大影响.德彪西遂将其理论应用到作品中,发展成为印象印象,成为印象注意的创始人与完成者
  生前的最后十年,是德彪西艺术颠峰的时期,许多伟大结束的代表作皆陆续完成,自成一派而文明世界,也经常在欧洲各国演奏与指挥自己的作品.至50岁起,被癌症所困,身体日渐衰弱.当第一次大战爆发时,德彪西于1918年被炮弹炸死,享年56岁.
  1881年首次访问俄罗斯。他对新的和声学和印象派音乐结构的发展作出贡献。音乐信仰方面开始支持华格纳(Wagner),后来转向反对韦格纳的音乐。他的歌剧巴利斯(Pelleas)和马利山特(Melisande)风格与他的所有前辈不同,而与目梭斯基(Mussorgsky)的自然风格相似。1894年,牧神午后带给他音乐方面首次成功,之后还创作了很多著名作品,例如《儿童世界》、交响诗《大海》以及《李尔王》等。
  世人总是称德彪西为印象派作曲家,但是他本人对此说法却非常愤怒,事实上象征派的诗人(像是马拉美、魏伦、梅特林克等)对德彪西的意义远比印象派的绘画要来得大。
  印象派画家所要捕捉的是光影感觉,而德彪斯就像这些画家一样,他尝试以音乐捕捉事物的印象或情绪,而且要用最经济的方式把某个念头的正确本质凝塑下来。
  德彪西可说是一位革命性的音乐家,他创新和声与旋律,在他的音乐中,色彩、音色与节奏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和声与旋律。虽然他的作品还存在著调性,但是几乎已经濒临溃散的地步。经过德彪西创新之后,音乐创作就不再被既定规则所限制,改革风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德彪西的乐曲几乎都有标题,但并不表示他有意创作标题音乐,他从不说故事的,宁可给听众一个印象,他的音乐只是暗示人们某种意象,而不明白的指出。德彪西曾说:“我最鄙夷那些唯唯诺诺企图制造意义的音乐”。
  德彪西早年相当崇拜华格纳,但在萨替的影响下这股狂热很快就消逝,他自称为“法兰西作曲家”,意义在表达反华格纳立场,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更进一步表明反德意志。他将法国固有的清新可爱、高贵典雅与德意志的冗长繁琐、厚重笨拙相比较,他认为:法国子民将精致与色彩视为掌上明珠,所以法国音乐家若以堆砌响度为能事就不是法兰西风格了。
  德彪西从小就具有高尚品位,当同伴对那些便宜的糖果垂涎欲滴时候,他却宁可选择一小块精致蛋糕;当然长大后就成为品位超卓人士,买的书籍、印刷品无不美轮美奂,饮食方面非常讲究,他是偏好鱼子酱美食家;穿著更是尽善尽美、精心搭配,时尚所流行的衣饰都曾出现在他身上,总之德彪西重质不重量。
  德彪西是天生叛逆者,从小就有满脑子疑惑,往往对长辈提出一些令人尴尬问题,而自己却不以为意。在音乐院学习时也对老师提出诸多挑战,令法朗克、纪罗等音乐家七窍生烟,火冒三丈。
  德彪西是个很难相处的人,朋友极少,说得上来的只有萨替与皮耶勒威。他对私生活极端保密,男女关系错综复杂、风波不断;他1887年从罗马返乡后就与盖布瑞尔.杜邦同居十年之久,后来却另娶罗莎莉.泰克希尔为妻,盖布瑞尔为此举枪自尽,所幸并未身亡;和罗莎莉结婚没多久又另寻新欢,勾搭上有夫之妇艾玛.巴铎克。艾玛的前夫是银行家,已育有数名成年子女,在与前夫正式离婚前就为德彪西生下一个女孩(小名秋秋),所以当艾玛与德彪西在1905年结婚时,大多数巴黎知识份子都站在罗莎莉这一边。
  德彪西最感兴趣的音乐是穆索斯基与爪哇的甘美朗音乐(他发觉甘美朗音乐也运用对位法);对过去的音乐家一个也看不上眼,而且还批评的很难听;德彪西相信:音乐因其本性使然,绝不可能被局限于传统与固定形式窠臼中,音乐是颜色与韵律的组合,他拥有得天独厚灵敏双耳,能创造出正确的音乐色彩,这种能力是天生的,无法用后天的训练培养。
  德彪西创作了不少钢琴曲,但他却没有专业的钢琴技巧,他犀利的触感足以弥补一切缺憾。德彪西穷其毕生精力要将钢琴从电光石火声音中释放出来,弹琴时就像直接在琴弦上挑抹,未曾经过琴键与琴槌干预,大量运用踏板创造出前所未有效果,从他指尖流泻出来的音韵简直就是一首首清澄优美的诗歌。 
  德彪西的音乐创意
  一、德彪西的“梦幻世界” 德彪西这位现代音乐的创始者,开发了任何音乐家都没有发现过的、奇怪的音的世界。他生于 1862年。他的前辈中并没有音乐家,他的父亲是一个店主,穷得不能给他的儿子任何种类的教育, 因此他计划使他的孩子成为一个水手。但是一位曾经做过肖邦学生的好心肠的夫人,对这个有音乐天赋的 孩子很感兴趣,于是免费给他上课。德彪西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他努力学习,十一岁的时候, 德彪西就考上了巴黎音乐学院。 德彪西在音乐学院期间,成为某位有钱的俄国贵夫人的一个三重奏中的钢琴家,并且有机会到 欧洲各地旅行——佛罗伦萨、维也纳、威尼斯,而且最后在那个贵夫人的俄罗斯庄园里住了一段时间。 在那里,德彪西遇到一些正在努力从民间音乐中为他们的祖国创造一种民族音乐的俄国作曲家。 德彪西对这些俄国音乐家所使用的,与别国作曲家们所用的大调、小调音阶大相径庭的奇怪音阶 非常感兴趣,这些音阶是建立在狂热的东方民族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的。一年以后,德彪西回到巴黎音乐学院,并像许多别的法国音乐家们一样,赢得了罗马奖而完成了 他的音乐学院课程。但是他写的音乐与别的音乐家完全不同,他不常使用那些传统古典音乐中所用的大调 和小调音阶。有时,他会回到早期教堂音乐的那些有点古怪的古老调式上去,他还经常使用一种 全音音阶。 我们的大调和小调音阶是由七个音组成的,五个全音和两个半音,而大调与小调音阶之间的区别在于 那些半音放在哪里。在大调音阶里,半音总是处于第三音和第四音,和第七音和第八音(3-4;7-1) 之间。在小调音阶里,其中的一个半音总是在第二音和第三音之间,但是也有几种不同的小调间音阶, 在那里,第二个半音处在不同的地方。德彪西最喜欢的音阶有六个全音而完全没有半音 (如C、D、E、升F、升G、升A),所以他的旋律听起来同任何过去的音乐都不一样,而他的和弦就更加奇怪。 德彪西正是运用了他所偏爱的全音音阶,构筑起他与众不同的“梦幻世界”。 
  二、泛音 德彪西对传统音乐作了许多大胆革新。之所以只有他敢这样做,也许是因为任何一个音乐家都 不曾有过他这样的一双敏锐的耳朵:德彪西实际上比一般人听得见更多的泛音。 正像一种颜色往往是由一些别的颜色组成的那样(紫=蓝+红,橙=红+黄,等等),一个音往往也是 由许多音组合而成的。各种音是由空气中的各种振动引起的,而正如我们从希腊的单弦琴上看到的 那样,一个音是高还是低,要看振动有多快。但是,一个音除了第一个或主要的振动之外, 还有一些次要的、共鸣式的振动,正象一块扔到水里的石头引起的不是一个波,而是一圈圈不断扩展开的 波纹。 泛音中的第一个和最强的是基音上面的第五个音,这是德彪西不用助听器也能听得见的音。 假如我们有一架调音调得很准的钢琴,不出声地按下一个琴键,然后很响地敲击它上面或下面的 第五个音,我们就往往能听见它作为另一个音的泛音,发出德彪西曾经用耳朵听得见的效果。第二个泛音是原来的音(基音)上面的第十个音,第三个泛音还要高,但已十分微弱。 下面的泛音依此类推。造成不同乐器音色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泛音的不同。一把像小提琴那样的 乐器,其中的较低的泛音较强,就有一种平滑而圆润的音质;而一把象小号那样的乐器,其中较高的泛音 较强,就有一种较为洪亮的音质。 德彪西建造他那古怪的、非尘世的音乐,用的就是这些在空气中听不见其振动的音。他为了让 所有的人们都听见,大胆地敲响了那些人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听见了的声音。由于德彪西 敏感的耳朵,他还在管弦乐队里使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柔和的、闪烁着的音响效果。 起初人们还被他的音乐所困惑,并且不知道怎样理解它,但是一旦听惯了,就会非常喜欢它。 德彪西所创立的这种音乐,就是被后人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
王月明:朦胧美的乐曲--德彪西《牧神午后》赏析
印象派是19世纪末在欧州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印象派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现代音乐发展人物——德彪西。印象派音乐有其国际性,除了德彪西外,法国还有杜卡和拉威尔、西班牙的法雅、英国的戴雷斯和司歌特以及意大利的雷斯
毕基与德国的雷格、俄国的斯克里亚宾等等音乐家都加入了印象派音乐的行列。 
    音乐上的印象派,是受美术界印象主义的启发而产生的。音乐大师德彪西与他所处时代的诗界、画界有着亲密的交往。可以说他所 获得的音乐创作灵感,是从当时的诗歌及与视觉艺术有着紧密关联的象征世界中而来的。 
    作为印象派音乐代表人物的德彪西,在创作上刻意追求对视觉印象声音的描绘与外界瞬间印象的表现。他常把音乐与印象主义绘画联系在一起,时常运用声音与光线形态的类比进行创作,然而将思想与感情等精神因素的表现,放在了次要的地位。在德彪西大部分的作品中,由全音阶及由其他不常用的音阶组成旋律,和弦常被作为创作的色彩来使用,而运用色彩往往也就成了目的本身。他的作品的装饰经过句中常设计一些东方式的风格,如:突如其来的转调;异音与同名音的对置;音调中心点的迅速转移等等,这一切正如他自已所说的:“用感觉形象的想象,从自然世界和一般象征艺术及其敏感的反应中取得创作活力和作品含义的冲击。”  
    象征主义的诗歌与绘画为当时其他的派生艺术打开了一扇天窗,而德彪西以此来借鉴创作的重要作品,则对20世纪的音乐起到了深远的影响。管弦乐《牧神午后》根据法国印象派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创作,是德彪西的成名作,也是印象派音乐的经典作。在德彪西用来表现马拉美诗篇“潘神”的《牧神午后》前奏曲中,标题首先给了人们一种朦胧的暗示,音乐围绕着色彩与旋律的变化,在和声方面打破动静,强调平行的效果之调式变化,以和声压倒对位并用中古和五声及多音阶的手法来强调音乐家对大自然的印象,其中蕴含着无数的情绪与意趣。作品完全营造出一个存在于直觉之中犹如梦境般的新音乐色彩的世界。在处处抒情的同时又似乎让人觉得处处有神灵神秘地出没,让人们既为之沉思冥想而又似身临其境。 
    德彪西用其独特的创作手法,打破浪漫时期音乐强调多愁善感的追求。在《牧神午后》前奏曲作品的A段由长笛吹奏出的主题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在一个暖洋洋的春天午后,牧神在悠闲地吹奏着箫笛。紧接着作品B段的音乐里仙女们出现了,牧神热烈拥抱和追逐着她们。而在美妙的再现部里,在牧神昏昏欲睡的梦中又响起了带有象征意义的笛声。在曲终的和弦、音响中,德彪西美妙地对长笛吹奏过的主题作了如诗般的回忆(此段相当于原诗最后一行的延伸)。他把当时诗画姊妹艺术的特点巧妙地熔于一炉,转化为音乐的语言,通过美妙的音响,更进一步地让作品内容与形式得以完美的统一。诗人马拉美听了这首曲后极为感动,他称赞《牧神午后》表达的意境比他自己诗歌刻画的情境还要淋漓尽致,并让人在朦胧的意识里有更多的回味。 
    视觉艺术中使用的印象主义一词原带有贬意,从字面上理解可能误以为代表朦胧的梦境,一切飘渺不定。然而,欣赏完印象派大师德彪西的代表作《牧神午后》,并仔细翻阅《牧神午后》的总谱后,就会被德彪西清晰的思路、自始至终精湛的细节所牵动。作品中每个音符、每个记号,都具备一定的效果,无一点多余之处(特别是和声及配器)。德彪西不愧为印象派音乐的理想与最纯正的代表。
曲目:
  01.I. Nuages

  02.I. F阾es

  03.l'ap鑣-midi d'un faune

  04.I. La Cour de Lys (Prelude)

  05.II. Danse extatique et Final, Acte 1

  06.III. La Passion

  07.IV. Le bon Pasteur

  08.I. De l'aube _midi sur la mer

  09.II. Jeux de vagues

  10.III. Dialogue du vent et de la mer

 
 
 
29 [Debussy] La Mer - Ravel; Daphnis et Chloe Suite No.2, Pavane [DG 427 250-2]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29.jpg (28.84 KB)
2009-11-13 08:28


Debussy: La Mer - Ravel; Daphnis et Chloe Suite No.2, Pavane [DG 427 250-2]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80 MB (294.097.418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QLDRSR97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6875A2022/留声机百大之二十九.rar.html
专辑中文名: 德布西-拉威爾管弦樂作品選
卡拉扬(Karajan)指挥
柏林爱乐演奏
大海+牧神午后+拉威尔:波莱多、达芙妮与克洛埃

片号:画廊系列 留声机百大 拉威尔:宝莱罗、德彪西:大海 卡拉扬
片号:DG 427 250-2
指挥:卡拉扬(Karajan)指挥 柏林爱乐演奏
德彪西:大海、牧神午后;拉威尔:波莱多、达芙妮与克洛埃
专辑英文名: Debussy:La Mer Ravel:Daphnis et Chloe Suite No.2资

 
  卡拉扬的德彪西是否对味?其实只要听下去,就会被卡拉扬精美的封装手法所吸引,并且在不知不觉间产生出认同感。拉威尔着名的波丽露舞曲,也被卡拉扬以巨大的对比与漂亮的弦乐,营造出无与伦比的光鲜亮丽。虽然这张录音入选百大,一定会引起许多爱乐者的不同意见,但是仔细聆听之後,就会发现卡拉扬的观点其实也蛮适合印象派的作品。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一共留下了三种不同版本的《大海》与《牧神午后》。这个1964年的版本却一直在作为DG“原版”。它的感染力极强,人们几乎能看到大海的景象,嗅到大海的气息。作品的精神得到充分体现,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奏技巧高超,声音优美,无须赘述。《牧神午后》同样是令人一听难忘的录音,也是卡拉扬最杰出的录音之一,有一种写意的大手笔,同他为EMI与为DG留下的1985年版本相比较,1964年版是最本真与不事雕琢的创作,最得卡拉扬指挥的神韵。 
曲目:
MAURICE RAVEL
(1875-1937)
1、波莱多
CLAUDE DEBUSSY
(1862-1918)
大海
2、《海上的黎明到中午》
3、《波浪的游戏》
4、《风和海的对话》
MAURICE RAVEL
(1875-1937)
5、达芙妮与克洛埃
CLAUDE DEBUSSY
(1862-1918)
6、牧神午后
 
 


30 [Debussy] Orchestral Music [Philips 438 742-2] Haitink, Beinum,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30.jpg (30.68 KB)
2009-11-13 08:28


Debussy: Orchestral Music [Philips 438 742-2] Haitink, Beinum,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563 MB (591.036.197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2ZH6SD90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7038A3590/留声机百大之三十.rar.html
Bernard Haitink -《德彪西管弦乐作品》(Debussy Orchestral Music )
专辑英文名: Debussy Orchestral Music
专辑中文名: 德彪西管弦乐作品
艺术家Bernard Haitink
版本: [Flac]
发行时间: 1993年
地区法国
简介




作曲:Claude Debussy
指挥
Bernard Haitink
Eduard Van Beinum(Berceuse héroïque for piano (or orchestra), L.132)
演出
George Pieterson(Rhapsodie for clarinet & piano (or orchestra), L.116)
Vera Badings(Danses sacrée et profane, for chromatic harp & string orchestra, L.103)
乐团: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录音日期:1959,1977,1978,1980
发行公司:PHILIPS
CD编号:438 742-2
资源出处(Credit):eMule搜寻

专辑介绍:


Achille Claude Debussy 1862—1918

克劳德·德彪西,法国作曲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德彪西于1862年8月22日出生于法国巴黎近郊的圣·日耳曼·昂莱,9岁开始学习钢琴演奏,1872年10岁时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84年他因创作康塔塔《浪子》而获得罗马大奖,并按规定开始了他为期三年的罗马留学生活。德彪西从学生时代起就不愿遵循墨守成规的正统音乐理论,他曾宣告:“理论是不存在的,音乐的意义就是聆听,快感就是法则。”他偏爱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和诗人所崇尚的“轻描淡写”的艺术效果,他喜欢自己的作品听起来像是即兴而作,他还常常给自己的作品冠以古怪离奇的标题,如《西风看见了什么》、《飘荡在晚风中的声音和香味》等等。他向艺术院提交的《朱丽玛》、《春天》等作品并未获得艺术院的好评,学院警告他说:“对这种暖昧模糊的印象主义倾向,应有足够的警觉。”其实,作为法国音乐印象主义流派的创始人和主帅,这些作品正是他创作风格的初现。从意大利回国后,德彪西专门从事音乐创作,极少再作为演奏家在公众场合露面。1892—1894年,德彪西创作了他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管弦乐作品《牧神舞后序曲》,这一作品奠定了印象派音乐的风格,自此以后,德彪西进入了他创作的丰收期,这一时期共持续了将近20年,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包括管弦乐组曲《夜曲》、《大海》、《肖像》;芭蕾舞曲《游戏》;许多钢琴曲、歌曲和室内乐曲等。1905年3月,德彪西完成了交响诗《大海》的创作,这是他献给他终生喜爱的大海的赞歌。1905年10月,交响诗《大海》首演,由于他的个人生活不为人们所赞赏,其作品也受到牵连,遭到了保守派的攻击,但这部作品的确是德彪西具有代表性的力作之一,最终还是得到了音乐界的高度评价。
1918年3月15日德彪西因患癌症逝世于巴黎。
(略经调整)

节选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原文网页: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4/Character/DL/DL-20031219183621


专辑曲目


Disc: 1
1. Berceuse heroique
2. Images: Gigues
3. Images: Iberia: Par les rues et par les chemins
4. Images: Iberia: Les perfums de la nuit
5. Images: Iberia: Le matin d'un jour fe fete
6. Images: Rondes de printemps
7. Jeux: Poeme Danse
8. Marche ecossaise

Disc: 2
1. Prelude a l'apres-midi d'un faune
2. Nocturnes: Nuages
3. Nocturnes: Fetes
4. Nocturnes: Sirenes
5. La Mer: De l'aube a midi sur la mer
6. La Mer: Jeux de vagues
7. La Mer: Dialogue du vent et de la mer
8.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9. Dances For Harp And Strings: Danse sacree
10. Dances For Harp And Strings: Danse profane
 
 
 
 
31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 [EMI 761 038-2] Joachim, Jansen, Roger Desormiere, Orchestre Symphonique

31.jpg (27.52 KB)
2009-11-16 08:10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 [EMI 761 038-2] Joachim, Jansen, Roger Desormiere & Orchestre Symphonique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3CD/504 MB (528.778.315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Q5M0UNIV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003A7469/留声机百大之三十一.rar.html
专辑英文名: Debussy:Pelleas & Melisand
专辑中文名: 德布西—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Jansen、Joachim、Cabanel,Desormiere指揮
出品:EMI百代
资源格式: APE

专辑介绍: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Pelléas and Mélisande) 是一部五幕十二场的歌剧。原作是话剧,其作者比利时象征主义剧作家梅特林克自己改变成歌剧,并由法国作曲家德布西作曲,首演于1902年巴黎喜歌剧院。
  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有违德布西为演出所留下的指导性文字,但一般都认为《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是一部典型印象派歌剧 。歌剧的主题是禁恋。这部歌剧是经典歌剧剧目之一。录音和实况演出有很多,当然,很多听众认为这部歌剧不那么好懂。
  后来的作曲家佛瑞也有写以此为主题的管弦乐组曲,西贝流士也有以此为主题写组曲,但西贝流士的版本因为较少被演奏而较不有名。
  这是史上第一套佩丽亚与梅丽桑的全曲录音。虽然立体声时代,卡拉扬与von Stade的版本紧追在后,但仍然未能取代此版的历史地位。Joachim的梅丽桑与Jansen的佩丽亚,唱出了真正的法式美感,也完好表达出德布西将法语语文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补白的歌曲集,由德布西亲自弹钢琴为玛丽嘉登伴奏,实在珍贵异常。
  这张专辑年代久远,底躁很大,不喜勿下。
 
专辑曲目:
 
CD1
01.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1 #01] Acte I scene 1【试听】
02.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1 #02] Acte I scene 1
03.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1 #03] Acte I scene 2
04.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1 #04] Acte I scene 2
05.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1 #05] Acte I scene 2
06.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1 #06] Acte I scene 3
07.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1 #07] Acte I scene 3
08.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1 #08] Acte II scene 1
09.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1 #09] Acte II scene 1
10.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1 #10] Acte II scene
11.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1 #11] Acte II scene 2
12.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1 #12] Acte II scene 2
13.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1 #13] Acte II scene 3

CD2
01.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Melisande Melodies 2 #01] 14 Acte III Scene 1
02.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Melisande Melodies 2 #02] 15 Acte III Scene 1
03.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Melisande Melodies 2 #03] 16 Acte III Scene 1
04.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Melisande Melodies 2 #04] 17 Acte III Scene 2
05.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Melisande Melodies 2 #05] 18 Acte III Scene 3
06.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Melisande Melodies 2 #06] 19 Acte III Scene 4
07.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Melisande Melodies 2 #07] 20 Acte III Scene 4
08.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Melisande Melodies 2 #08] 21 Acte IV Scene 1
09.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Melisande Melodies 2 #09] 22 Acte IV Scene 2
10.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Melisande Melodies 2 #10] 23 Acte IV Scene 2
11.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Melisande Melodies 2 #11] 24 Acte IV Scene 2
12.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Melisande Melodies 2 #12] 25 Acte IV Scene 3
13.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Melisande Melodies 2 #13] 26 Acte IV Scene 4
14.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Melisande Melodies 2 #14] 27 Acte IV Scene 4
15. Desormiere Gaisberg et al - [Debussy Pelleas Melisande Melodies 2 #15] 28 Acte IV Scene 2

CD3
01.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01] Acte V - Ce N'est Pas De Cette Blessure...
02.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02] Acte V - Ouvrez La Fenetre, Ouvrez La Fenetre...
03.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03] Acte V - Melisande.. Melisande...
04.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04] Acte V - Non, Non, Nous N'avons Pas Ete Coupables
05.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05] Acte V - Qu'avez-vous Fait? Vous Allez La Tuer
06.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06] Acte V - Qu'y A-t-il? Qu'est-ce Q ue Toutes Ces Femmes Viennent Faire Ici?
07.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07] Acte V - Attention... Attention...
08.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08] En Sourdine
09.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09] Fantoches
10.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10] Clair De Lune
11.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11] Les INgenus
12.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12] Le Faune
13.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13] Colloque Sentimental
14.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14] La Flute De Pan
15.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15] La Chevelure
16.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16] Le Tombeau Des Naiades
17.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17] Aupres De Cette Grotte Sombre
18.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18] Crois Mon Conseil, Chere Climene
19.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19] Je Tremble En Voyant Ton Visage
20.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20] No.2: De Greve
21.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21] No.3: Ballade Des Femmes De Paris
22.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22] Mes Longs Cheveux Descendent
23.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23] No.1: Il Pleure Dans Mon Coeur
24.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24] No.3: L'ombre Des Arbres
25. Debussy, Claude (1862-1918) - [Debussy, Pelleas & Melisande, Melodies, 3 #25] No.5: Aquarelles - Green



32 [Debussy] Preludes [DG 435 773-2] Krystian Zimerman

32.jpg (28.03 KB)
2009-11-16 08:10


Debussy: Preludes [DG 435 773-2] Krystian Zimerman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206 MB (216.074.511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GUPNRIXN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050A5148/留声机百大之三十二.rar.html
专辑名称:《Claude Debussy preludes
(德彪西:前奏曲集)》2CD
艺 术 家: 钢琴:Krystian Zimerman
音乐类型:前奏曲
出版公司:DG
发行日期:1994
录音年代:1991年8月
录音地点:Kassel Stadthalle Festsaal
录 音 师:Jobst Eberhardt
制 作 人:Helmut Burk

专辑介绍:
 
  齐玛曼身为鲁宾斯坦金袖扣的传人,在钢琴的艺业上也的确有傲人的造诣。齐玛曼的德布西有着漂亮的色彩与精致的语法,虽然听习惯季雪金或米凯兰基里禁欲节制干净演奏的人,会觉得不太习惯,但是在仔细反复咀嚼后,就会发现齐玛曼的妙处所在。录音晶莹剔透,琴声饱满圆润,是一张演录俱佳的德布西
 
专辑曲目:
 
Disc: 1
1. Preludes: Livre I: I. Danseuses dé Delphes - Lent et grave【试听】
2. Preludes: Livre I: II. Voiles - Modere
3. Preludes: Livre I: III. Le vent dans la plaine
4. Preludes: Livre I: IV. 'Les sons et les parfums tourant dans l'air du soir' - modere
5. Preludes: Livre I: V. Les collines d'Anacapri - Tres modere
6. Preludes: Livre I: VI. Des pas sur la neige - Triste et lent
7. Preludes: Livre I: VII. Ce qu'a vu le vent d'ouest -Anime et tumultueux
8. Preludes: Livre I: VIII. 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 Tres calme et doucement expressif
9. Preludes: Livre I: IX. La sérénade interrompue - Moderement anime
10. Preludes: Livre I: X. La cathédrale engloutie - Profondement Calme
11. Preludes: Livre I: XI. La danse de Puck - Capricieux et leger
12. Preludes: Livre I: XII. Minstrels - Modere

Disc: 2
1. Preludes: Livre II: I. Brouillards - Modere
2. Preludes: Livre II: II. Feuilles mortes - Lent et melancolique
3. Preludes: Livre II: III. La puerta del vino - Mouvement de Habanera
4. Preludes: Livre II: IV. Les fees sont d'exquises danseuses - Rapide et leger
5. Preludes: Livre II: V. Bruyères - Calme
6. Preludes: Livre II: VI. 'General Lavine'-excentric - Dans le style et le Mouvement d'un Cake-Walk
7. Preludes: Livre II: VII. La terrasse des audiences du clair de lune - Lent
8. Preludes: Livre II: VIII. Ondine - Scherzando
9. Preludes: Livre II: IX. Hommage à S. Pickwick Esq. P.P.M.P.C. - Grave
10. Preludes: Livre II: X. Canope - Tres calme et doucement triste
11. Preludes: Livre II: XI. Les tierces alternées - Moderement anime
12. Preludes: Livre II: XII. Feux d'artifice - Moderement anime
 
 



33 [Delius] Orchestral Works [EMI 5 67552 2] Sir Thomas Beecham,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33.jpg (28.47 KB)
2009-11-16 08:10


Delius: Orchestral Works [EMI 5 67552 2] Sir Thomas Beecham &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44 MB (360.941.231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52MECNSO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110A2933/留声机百大之三十三.rar.html
Beecham -《戴留斯:管弦乐作品》(Delius: Orchestral Works)Great Recordings of the Century
专辑英文名: Delius: Orchestral Works
专辑中文名: 戴留斯:管弦乐作品
艺术家Beecham
版本: Great Recordings of the Century[AAC]
发行时间: 2001年
地区英国
简介




作曲:Frederick Delius
指挥:Sir Thomas Beecham
乐团: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唱片公司:EMI
资源出处(Credit):renlifang(IMG)

专辑介绍:

比彻姆指挥戴留斯作品集(节选)
作者:张峻斌

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两个百年相交之际,西方音乐史上有过这么一位作曲家——他是英国人,血管中流着的却是日耳曼的血液(父母亲均为移居英国的德国人)。为了对抗双亲的经商之命,他又远渡重洋去美国的佛罗里达种柑桔,并在那里走上了音乐之路。在德国的莱比锡音乐学院尚未完成学业,却又到法国的巴黎去谋生,与印象派画家高更、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和瑞典作家斯特林堡交往频繁。他的音乐最初只在德国受到听众的喜爱,但由于英国指挥比彻姆的大力推崇和介绍,他在英国亦树立了自己的名声。而当晚年双目失明的时候,他仍然与来访的友人畅谈,对当下的演出评头品足,并从收音机和留声机中聆听自己谱写的乐音。在一位年轻崇拜者的帮助下他口述了生平最后的几部作品之后,在法国伊泽尔河畔的洛茵平静地死去。

他,就是英国作曲家弗雷德里克·戴留斯。

戴留斯的创作风格卓然独立于当时欧洲的各种主要风格流派之外,难以归类。虽然从气质上讲,他大致上是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但又和同时代的柴科夫斯基、瓦格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浪漫风格很不相同。

由于或多或少地受到印象主义的影响,他的创作中亦不乏色彩斑斓的瞬间意象。他尤其喜爱写作描写自然风光的音诗,像《河上夏夜》、《夏日黄昏》、《孟春初闻杜鹃啼》、《佛罗里达组曲》、《北国素描》、《日出前的歌》作品就仿佛像一幅幅颜色鲜艳的水彩画一样,透明、雅致、秀气而脱俗。然而,戴留斯的音乐毕竟不同于真正的印象派,他的作品外表清雅秀丽,骨子里却有一股热情,那是一种饱含空虚与落寞而无处寄放的热情。这种热情有时甚至于人“拟把疏狂图一醉”式的放浪形骸的感觉。真正体现出这些特点的是他的几部合唱与乐队作晶——《高山之歌》、《海之飘流》及《日落之歌》。可以说,这几部合唱作品充分体现了戴留斯音乐精神的内核。《高山之歌》写于1911年,描述个体登于巅峰极目远望,面对悠悠天地而生起叹喟的情怀,当中的无词合唱将孤高寂寞的感受抒发得淋漓尽致。《海之飘流》作于1903-1904年,歌词取自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当中以一个小男孩目睹丧偶海鸥的情节为内容,传达了对于爱与死亡的感情。全曲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哀怨,使人想起中国金代词人元好问《调寄迈坡塘》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音乐是典型的戴留斯式的虚幻的热情,从第一个音直至最后一个音都教人不能释怀。《日落之歌》则是1906-1908年之作,歌词选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二流诗人欧内斯特·道森的八首诗。当中呈现出的意象就像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清冷、压抑、怀旧。如同《海之飘流》一样,作品的基调沉浸在一片惆怅、哀怨的氛围之中,只是比之更多了几分颓废。

比彻姆指挥英国皇家爱乐乐团演绎戴留斯作品是众多版本中的不二之选,其权威性毋庸置疑。

转载自:视听前线-音乐专题
原文网页:http://www.avfline.com/cms1/bencandy.php?fid=43&id=885

专辑曲目


1. Brigg Fair - An English Rhap
2. Dance Rhap No.2
3. Two Pieces: I. On Hearing The First Cuckoo In Spring
4. Two Pieces: II. Summer Night On The River
5. A Song Before Sunrise
6. Intermezzo (Fennimore And Gerda)
7. Irmelin Prld
8. Sleighride
9. Summer Evening
10. Florida Ste: I. Daybreak - Dance
 



34 [Dvorak] Cello Concerto, Tchaikovsky; Rokoko Variations [DG 413 819-2] Rostropovich,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34.jpg (49.62 KB)
2009-11-16 08:10


Dvorak: Cello Concerto, Tchaikovsky; Rokoko Variations [DG 413 819-2] Rostropovich, Karajan, BPO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68 MB (281.039.533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F8AR8BLM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325A3008/留声机百大之三十四.rar.html
德沃夏克 Dvorak,柴科夫斯基 Tchaikovsky -《大提琴协奏曲,洛可可主题变奏曲》(Cello Concerto,Rococo variations)Rostropovich
专辑英文名: Cello Concerto,Rococo variations
专辑中文名: 大提琴协奏曲,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Rostropovich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简介




Conductor: Herbert von Karajan
Performer: Mstislav Rostropovich
Ensembl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专辑介绍:

这款CD的总体风格始终是不温不火,两位在自己领域功成名就的大师好像不是相互竞争,而是相互妥协。这样的感觉在德沃夏特这首大提琴协奏曲上就显得比较平淡,而在另一首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上却是刚刚好,柏林爱乐显得少有的宁静与精致,悬浮之上的大提琴悠然自得,就像洛可可风格的建筑一样柏林爱乐是大的框架而大提琴就是上面点缀得点点装饰。

德沃夏克在1895年创作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使它跻身于世界最伟大的协奏曲行列,德沃夏克的贡献是让歌唱性的乐器大提琴像小提琴或钢琴一样灵活多变,在一部大规模的交响乐作品中始终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当勃拉姆斯弹奏钢琴,和大提琴家罗伯特·豪斯曼一起演奏《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时,他感叹道:“要是我知道可以写作像这样一部的大提琴协奏曲,我自己也会写一首。”

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是由一个相当扩展的奏鸣曲形式写就的,它勇武激昂又具有史诗气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么一部雄伟的交响曲是由一把大提琴独奏复述出来的。德沃夏克在写作此曲的时候,应该想到了宽阔的钢琴和嘹亮的小提琴,但是他没有运用这交响乐器之中的“王”和“皇后”,而是想到了大提琴,想到了一条如何通往故乡波西米亚的道路,想到了一些在身边缓慢流淌的东西,——像他自身的躯体,带着弦琴的神——向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天地。德沃夏克找到了大提琴,担当起他全部的孤独和永久性的歌唱,就像巴赫找到了教堂管风琴,莫扎特找到了单簧管。初次听协奏曲,它的开头一个乐章很像是《自新大陆》的翻版,其实德沃夏克把《自新大陆》乐观的结束拿来作为协奏曲的开端。德沃夏克是太喜爱《自新大陆》了,他的喜爱是来自于故乡波西米亚的黑土地和带亚麻味的阳光。虽然继续留在美国担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的院长能享受年薪1.5万美元的待遇,德沃夏克仍心怡故乡,1895年5月完成《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时,他已经重新踏上了欧洲大陆.(摘自古典之门)
专辑英文名: Dvorak.Cellokonzert / Tschaikowsky.Rokoko.Variationen
专辑中文名: 德弗札克 大提琴協奏曲
Mstislav Rostropovich/大提琴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

专辑介绍:
 
  1969 年,罗斯卓波维契不顾苏联当局的警告,仍然接受了卡拉扬的邀约,在西柏林录下了这个不朽的伟大录音。卡拉扬与罗斯卓波维契之间可说是互敬互重的,在这里,他并未展露与李希特合作时所显露的霸气,反而在诠释与演奏之间有了美好的平衡。补白的洛可可变奏曲也同样杰出。这是一张不可不听的唱片2003/4企鵝評鑑三星戴花!
  大提琴家羅斯卓波維契也是六O年代那一波俄國狂潮中被世人所追隨的偉大俄國音樂家之一,而作為一位音樂家,羅斯卓波維契更為人敬重的則還有他的自由理想和對於音樂不止息的探索精神。本片是他在六○年代締造的傳奇之一,他來到柏林、與偉大的西方指揮家卡拉揚共同演出這首德弗札克的大提琴協奏曲、一份劃時代、在當時讓所有愛樂者翹首以待的演奏,新的德弗札克協奏曲詮釋里程碑在此立下。


专辑曲目


1. Concerto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In B Minor, Op. 104: 1. Allegro
2. Concerto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In B Minor, Op. 104: 2. Adagio ma non troppo
3. Concerto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In B Minor, Op. 104: 3. Finale: Allegro moderato
4.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Op. 33: Moderato quasi Andante
5.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Op. 33: Tema. Moderato semplice
6.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Op. 33: Variazione I. Tempo del Tema
7.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Op. 33: Variazione II. Tempo del Tema
8.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Op. 33: Variazione III. Andante sostenuto
9.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Op. 33: Variazione IV. Andante grazioso
10.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Op. 33: Variazione V. Allegro moderato
11.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Op. 33: Variazione VI. Andante
12.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Op. 33: Variazione VII. Allegro vivo
 



35 [Dvorak] Symphony No.8 & 9 ''From The New World'' [DG 447 412-2] Rafael Kubelik,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35.jpg (44.17 KB)
2009-11-16 08:10


Dvorak: Symphony No.8 & 9 ''From The New World'' [DG 447 412-2] Rafael Kubelik,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51 MB (368.370.009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YZRW2D3W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377A7093/留声机百大之三十五.rar.html
德沃夏克 Dvorak -《第八,九号交响曲》(Symphony 8&9)Kubelik
专辑英文名: Symphony 8&9
专辑中文名: 第八,九号交响曲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Kubelik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简介




Conductor: Rafael Kubelik
Ensembl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专辑介绍:

第八交响曲
《第八交响曲》于1889年夏秋之间、当作者在他的维索卡乡间别墅时写出。在德沃夏克所有交响曲中,这一部的内容同他个人牵涉最多,也最独特。在这里,象《第七交响曲》中那般集中的激烈冲击和感伤的悬念,可说是荡然无存,它所反映的完全是平静的心境以及欢乐与自傲的感觉,同作者的特定心境和体验息息相关;听赏这样一部作品,仿佛可以分享作者在同大自然的交往中所获得的新鲜、明朗而愉悦的感受似的。作者在这里毫不陷讳同鼓舞和哺育着他的捷克民间音乐素村的直接联系,整部作品饱含对祖国大地及其人民和艺术的热爱之情,就象是从波希米亚的原野和捷克民间直接产生出来似的。

《第八交响曲》采用四乐章的传统结构,但其中却有某些不同一般的特点,正如作者所说,他将在所袭用的形式中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念。换句话说,这部交响曲的各个乐章,虽以常见的奏鸣曲形式、三段体或回旋曲形式为基础,但在细节上却有很重要而有趣的偏离。先讲第一乐章。这里的引子是一个独立的主题,它分别在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之前叠次出现,从而丰富了乐章所采用的奏鸣曲形式;这引子主题具有史诗般宏伟的气质,又接近于庄严的圣咏,它的存在(还有最后乐章的引子)使原来象田园诗般的音乐兼备了英勇的戏剧性,因此有人据此时而把这部作品喻为“英雄”交响曲。

乐章的第一主题紧接着呈现,它是一支牧歌风的旋律,先由长笛奏出,酷似农村少女清晨在田野劳动时爱唱的小歌曲《每茂的草地》,在摩拉维亚和斯洛伐克十分流行。

这一率真朴实的主题在乐章中获得了不同一般的发展,它有时逐渐被英雄性的色调所装饰,以第二小节的节奏型为基础构成急速的进行曲步调。乐章的第二主题是抒情性的,但带有不安的附点节奏,这里用于木管乐器的笔法极为精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上面说过,引子的主题将原原本本地在发展部和再现部开始处呈现,它使听者在这旋律的迷宫中漫游时得以毫不费力地觅出路径。总的说来,田园诗意的画面同英雄性因素的特殊结合,乃是这一乐章的最大特点。

这部交响曲总的情绪是明朗而乐观的,但其中仍不无一些悲悼性的篇页,好象诉述笼罩在作者的祖国的黑夜和在哈布斯堡统治下的牺牲。这方面,在第二乐章开始处反映得最集中而直接,其中简直可以听到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的葬礼进行曲的回声。这一乐章依然兼有史诗般雄伟和抒情性画面的形象,这二者之所以能够相辅相成,主要是因为乐章用单一主题构成,或者说,在整个乐章出现的一些形象,由于同出一源,彼此十分近似。乐章开始时呈现的这个主题,也很作者早些时候创作的钢琴曲集《诗意的画面》中的《在古老的城堡》,同最后乐章酷似胡斯战歌的引子主题也有联系。这样,在这一乐章开头,作者就使带有沉思与蛋念意味的一段音乐充实了概括的史诗内容。接着,音乐从c小调转入同名大调,原来的主题衍化成一支自由之歌,由木管乐器(长笛和又簧管)和独奏小提琴相继奏出,这时快速的下行音列在旋律进行的长音中屡次填入,从而使音乐的情绪显得更加活跃。随后,乐章的主题变成一支进行曲式的英雄赞歌,这时,鼓声号声不绝于耳,主题中一个动机的交错发展,掀起乐章的一个高潮,体现出音乐的英勇威武的特性。最后,自由之歌改曲小提琴陈述,音乐恢复先前那种温婉可亲的气度,乐章以温馨的画面作为结束。

同前两个乐章相对置,第三乐章并没有戏剧性的内容,它揭示的是令人感到亲切的抒情体验,仿佛笼罩着诗意的雾幔一般。乐章的基本主题用德沃夏克典型的抒情诗间调写成,它的旋律进行典雅如歌,圆舞曲式的节奏又使这一富于冥想的主题添加一种活力。乐章中段转入同名大调,这里出现的新主题同样典雅和深具民间气质,十分接近纯朴无华的民歌。这是作者从十五年前创作的独幕歌剧《老顽固》中优美的托尼克咏叹调借用过来的,因为这支旋律同最后乐章的第一主题有着音调上的联系,又得以同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相呼应,特别重要的还在于作者借此又强调出第三乐章的民间场面的特点。乐章的尾声取材于中段主题,节拍和速度的更换使它变得十分决断有力。总的看来,这一乐章给人的印象就象是作者的一首《斯拉夫舞曲》一般。
在最后乐章中占优势的是陶醉于生活的健爽欢乐情调,乐章的这一特点一开始便由小号象战斗性号召的响亮合奏确定下来——这支旋律同胡斯的行军歌曲在廛调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它再一次强调音乐形象所具有的勇武的一面。这最后乐章的结构是奏鸣曲形式同变奏曲的独特结合。乐章第一主题在音调和气质上都相当接近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在这里它带有明显的舞蹈性,在呈示时还进行四次变奏,每当这一主题在乐队的全奏中进行时,有如掀起一阵阵欢乐的狂潮一般。乐章的第二主题是戏谑性的小歌曲,专入下属调的小调调性,它在不同的乐器上不断传递,逐渐积蓄力量和威势,获得一种短暂的戏剧性发展。乐章的这一段既是第二主题的变奏呈示,又起着类似奏鸣曲形式的发展部的作用。乐章的再现部开始之前又可以听到引子主题的召唤,然后第一主题及其四次变奏又依序重现,但它的色彩比前更加柔和、更加明朗。至于乐章的第二主题,在这里却全给省略掉,音乐直接用第一主题的一个变形塑成的民间节日欢乐画面以结束整部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则应邀赴美。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也有的版本译为“新大陆”或“新世界”交响曲)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序奏,慢板,e小调,4/8拍子。 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大,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至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乐章的引子部分由弦乐器、定音鼓和管乐器竞相奏出强烈而热情的节奏,暗喻了美国那种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 乐章的主部主题 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其特性与居住于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境内的马札儿民族固有的民俗音乐具有共通的性质。这一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 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时期耳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念国的情怀。乐章中另一段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心情的体现。

  第二乐章 最缓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 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这充满无限乡愁的美丽旋律,曾被后人填上歌词,而改编成为一首名叫《恋故乡》的歌曲,并在美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本乐章的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旋律优美绝伦, 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了一种无言的凄凉,仍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反映。 本乐章的第三主题转为明快而活泼的旋律,具有一些捷克民间舞蹈音乐的风格。

  第三乐章 谐谑曲,从“海华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中得到启发,舞蹈由快而慢地不停旋转。音乐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轻快而活泼,带有跳跃的情绪;第二主题清丽、明快,富有五声音阶特色;两个主题彼此应和、模仿。 乐章的中间部分主题悠长而婉转,是典型的捷克民间音乐风格。

  第四乐章 快板,奏鸣曲式。 气势宏大而雄伟,这个总结性的乐章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一一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抒发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时的欢乐情景。乐章的主部主题由圆号和小号共同奏出,威武而雄壮;副部主题则是柔美、抒情性旋律,由单簧管奏出。这一切经过发展之后,形成辉煌的结尾。


库贝利克的捷克血统,让他在德弗札克、史麦塔纳等曲目上如鱼得水。这个“新世界”录音是早已传颂超过30年的名盘,库贝利克以不滥情、不浮夸的手法,将4个乐章整理的井井有条,乐念与曲思都循序铺陈出来。第8号也同样杰出。(整理)


专辑曲目


1. Symphony No.8 In G Major, Op.88: 1. Allegro con brio
2. Symphony No.8 In G Major, Op.88: 2. Adagio
3. Symphony No.8 In G Major, Op.88: 3. Allegretto grazioso - Molto vivace
4. Symphony No.8 In G Major, Op.88: 4. Allegro, ma non troppo
5. Symphony No.9 In E Minor 'From The New World': 1. Adagio - Allegro molto
6. Symphony No.9 In E Minor 'From The New World': 2. Largo
7. Symphony No.9 In E Minor 'From The New World': 3. Scherzo. Molto vivace
8. Symphony No.9 In E Minor 'From The New World': 4. Allegro con fuoco
 



36 [Elgar] Cello Concerto, Sea Pictures, Cockaigne [EMI 5 62886 2] du Pré, Baker, Barbirolli,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36.jpg (26.19 KB)
2009-11-16 08:10

Elgar: Cello Concerto, Sea Pictures, Cockaigne [EMI 5 62886 2] du Pré, Baker, Barbirolli, LSO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39 MB (356.481.493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3E0URCEB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404A9123/留声机百大之三十六.rar.html
专辑英文名: Elgar:Cello Concerto,Sea Pictures
专辑中文名: 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海景
作曲:Edward Elgar
大提琴:Jacqueline Du Pre
次女高音:Dame Janet Baker
指挥:Sir John Barbirolli
演奏: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Barbirolli, LSO
发行时间: 1997年
地区: 英国

专辑介绍:
 
  这是EMI有史以来最成功古典音乐唱片制作,于1965年8月19日在伦敦著名金斯威音乐厅(Kingsway Hall)的录音。12个月后,这张唱片成为音乐评论家的年度首选。21年过去,当它被转制成CD的时候,人们对它的热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杜普蕾的唱片录音不多,每张都是乐迷的宠儿。
  杜普蕾是上世纪60年代前后成名的大提琴家,当世人惊叹于她的成就时,却患上罕见的疾病——纤维硬化症;疾病中断了她的演奏生涯,也切断了她短暂的一生,艾尔加的这部大协也成了演奏者不幸的写照。她深入探索乐曲的内在世界、巨细无遗地呈现每个乐句与细节的演出,为此曲的经典之作——充分表达出痛苦与温柔。
  这个曲目是埃尔加在协奏曲领域的最高成就,而杜普蕾变幻多彩的音色更为这部作品增加了魅力,她的演奏充满了自由的想象和惆怅的情怀,在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的深长的呼吸中,没有一个大提琴家能比得上她的那种情感投人,同时,她还传达出一种特殊的沉思意味。巴比罗利爵士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热情有力,对乐曲之领悟力极高。由于年代关系,该版录音虽然不够细腻,但临场感极佳,音场的平衡感也恰到好处。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Op.85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在传统上,史诗通常是以祈求文艺女神缪斯为开端,而埃尔加便是以向巴赫祈求的曲风来展开这首四个乐章的协奏曲,手法别出心裁。他让独奏者拉出一段宣叙调,呼应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当这段阴暗的序曲结束后,中提琴加入第一乐章的主题,以温和摇荡的9/8拍表达出历尽沧桑的悲叹,埃尔加以此为基调,发展出整首曲子。
  这首1919年完成的大提琴协奏曲,是埃尔加运用管弦乐团的最后一首作品,也是他最深切的自白。当时他病痛缠身,又历经一次世界大战,让他陷入深切的失望情绪中,他将这些情绪一古脑宣泄于这首原本不太适合大提琴演奏的协奏曲中——但是考虑到大提琴丰富且深沉的特性,与热烈但阴暗的音色,也许此曲还是很适合大提琴的。
  四个乐章依序由前一乐章衍生,就如同一个狂想的曲思——以埃尔加对主题材料的纯熟运用看来,的确如此。第一乐章葬礼般的开场,尽管曲中仍有田园风味的短暂缓解,但是全曲弥漫着幻灭与受苦的感觉,有时表现为向生命的呐喊抗议,但多半为低调地痛苦抒发。之后是由单簧管奏出12/8拍的抒情第二主题,有西西里舞曲的优雅曲风。第二乐章大提琴先以拨弦方式奏出开端的宣叙调,第一乐章主体为谐谑曲风的G大调常动曲。优美的慢板乐曲,将交响曲的规模变成室内乐,而大提琴只吟唱了一个小节。
  在终乐章的回旋曲里,埃尔加在世界大战前的豪气依稀可见,但稍纵即逝。该乐章回顾了前面乐章的一些旋律片段,然后迈向苦楚与认命的高潮,陪衬的装饰乐段取用了慢板主题的乐句。埃尔加彷佛在向过去的快乐时光道再见,中断这段挽歌,全曲在回旋曲主题的临去秋波中嘠然而止。

《海景》管弦乐队伴奏声乐套曲(1899),Op. 37
The song cycle Sea Pictures for Orchestra

  埃尔加作为浪漫派作曲家终身不渝,虽然成熟时期茂盛的风华凝聚为老年人的深思和怀旧。他喜爱色彩变化,对乐队的驾驽在当时无出其左右。作品的充沛感情驳斥了某些人认为英国音乐应当稳重、含蓄的看法。
  英国素来有合唱音乐的传统,从亨德尔到布里顿的英国作曲家都是写作合唱曲的能手,埃尔加自然也是个中翘楚。《海景》是歌咏位于海上的英伦三岛种种细节小事,也让人一开始就感染到那种浪漫派雄伟气势下所要捕捉的海上风景。他的这部作品至今仍被认为是歌唱套曲中堪与舒伯特和舒曼的同类作品媲美之作。
  詹妮特·蓓克(Janet Baker,1933-),英国女中音歌唱家。曾从伊赛普、圣.克勒和洛蒂.雷曼学习声乐。1959年获皇家音乐学院皇后奖。1965年成功地扮演了《狄东与伊尼阿斯》中的狄东,正式开始其歌唱生涯。后往返演出于英美各地及其他国家,是艺术歌曲和清唱剧演唱家,也曾在一些歌剧中任主角。1977年英国女王授予英国皇家妇女大绶勋章。蓓克的演唱高度重视词意曲情的诠释表达,嗓音优美,表情细致,吐字清晰。埃尔加唯一的声乐套曲《海景》正是因为蓓克夫人的这张经典录音而为人所知。
 
专辑曲目:
 
Edward Elgar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 85
01. I Adagio - Moderato【试听】
02. II Lento - Allegro molto
03. III Adagio
04. IV Allegro - Moderato - Allegro, ma non troppo
Sea Pictures, Op 37
05. - I Sea Slumber-Song
06. II In Haven (Capri)
07. III Sabbath Morning at Sea
08. IV Where Corals Lie
09. V The Swimm



37 [Elgar] Violin Conterto ''Enigma'' Variations [EMI 5 66994 2] Menuhin, Elgar,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37.jpg (29.96 KB)
2009-11-16 08:10


Elgar: Violin Conterto ''Enigma'' Variations [EMI 5 66994 2] Menuhin, Elgar,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189 MB (199.090.651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FKMU264G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425A7362/留声机百大之三十七.rar.html
Sir Yehudi Menuhin -《埃尔加:小提琴协奏曲/谜语变奏曲》(Elgar: Violin Concerto, 'Enigma' Variations)Edward Elgar,LSO, Royal Albert Hall O 1932 & 1926
专辑英文名: Elgar: Violin Concerto, 'Enigma' Variations
专辑中文名: 埃尔加:小提琴协奏曲/谜语变奏曲
艺术家Sir Yehudi Menuhin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Edward Elgar,LSO, Royal Albert Hall O 1932 & 1926
发行时间: 1999年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专辑介绍:

埃尔加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第61号)是名家竞相演奏的热门。自1910年在他本人指挥下由克莱斯勒首演以来,几乎所有的小提琴大师都以拉这首曲子拉得出类拔萃为荣。海菲兹1949年与萨根特合作演录了此曲唱片。而更早的时候,1932年,也是在老埃尔加亲自指挥下,年仅16岁的梅纽因把这首协奏曲拉得容光焕发,被认为是梅纽因风华正茂时期最好的唱片之一。后来在1960年代,梅纽因又和鲍尔特搭档再录此曲。晚辈的小提琴家们,帕尔曼、祖克曼、郑京和、肯尼迪等等,算得上名家的,好像还没有谁不曾拉过这首曲子并且灌录了唱片的。

他也的确好听,尤其是非常耐听。三个乐章都很有优美的抒情段落,沉思般的吟咏在慢乐章里更是缠绵、动人。而首乐章的冲动,那开阔的景色和仿佛是陶醉于春天的到来,半是欢呼半是踌躇,动辄激荡起洋洋洒洒的奔放乐势,又正好和末乐章里很长一段小提琴独奏的华彩,那忧郁而恬静的孤芳自赏,形成多么深切而有趣的对照!

《谜语变奏曲》肯定能算埃尔加最出色的管弦乐名曲了。它由“谜语”主题和14段变奏组成,每段变奏都用某个人的名字或爱称的缩写字母作为小标题,这些人包括埃尔加本人和他的妻子,以及他的形形色色的朋友。在这首为他赢得巨大声誉的气韵生动、情趣多多的作品中,埃尔加充分显示了他无比高超的管弦乐手段,一笔笔刻划都极为精湛,简练而传神。
(摘自李杭育《唱片经典》)
专辑曲目


1. Violin Concerto In B minor, Op.61: I: Allegro
2. Violin Concerto In B minor, Op.61: II: Andante
3. Violin Concerto In B minor, Op.61: III: Allegro molto
4. Violin Concerto In B minor, Op.61: Cadenza (accompagnata: Lento) - Allegro molto
5. Variations On An Origianal Theme ('Enigma'), Op. 36: Theme (Andante)
6. Variations On An Origianal Theme ('Enigma'), Op. 36: I: L'istesso tempo
7. Variations On An Origianal Theme ('Enigma'), Op. 36: II: Allegro
8. Variations On An Origianal Theme ('Enigma'), Op. 36: III: Allegretto
9. Variations On An Origianal Theme ('Enigma'), Op. 36: IV: Allegro di molto
10. Variations On An Origianal Theme ('Enigma'), Op. 36: V: Moderato
11. Variations On An Origianal Theme ('Enigma'), Op. 36: VI: Andantino
12. Variations On An Origianal Theme ('Enigma'), Op. 36: VII: Presto
13. Variations On An Origianal Theme ('Enigma'), Op. 36: VIII: Allegretto
14. Variations On An Origianal Theme ('Enigma'), Op. 36: IX: Adagio
15. Variations On An Origianal Theme ('Enigma'), Op. 36: X: Allegretto
16. Variations On An Origianal Theme ('Enigma'), Op. 36: XI: Allegro di molto
17. Variations On An Origianal Theme ('Enigma'), Op. 36: XII: Andante
18. Variations On An Origianal Theme ('Enigma'), Op. 36: XIII: Moderato
19. Variations On An Origianal Theme ('Enigma'), Op. 36: XIV: Finale: Allegro
 



38 [Gershwin] Porgy and Bess [EMI 5 56220 2] White, Haymon, Evans, Simon Rattl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38.jpg (40.55 KB)
2009-11-16 08:10


Gershwin: Porgy and Bess [EMI 5 56220 2] White, Haymon, Evans, Simon Rattl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3CD/786 MB (824.615.416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JH3DKPFS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489A6021/留声机百大之三十八.rar.html
Simon Rattle -《波吉与贝丝》(Porgy and Bess)EMI
专辑英文名: Porgy and Bess
专辑中文名: 波吉与贝丝
别名: 乞丐与荡妇
艺术家Simon Rattle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EMI
发行时间: 2005年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作曲:George Gershwin
指挥:Sir Simon Rattle
演唱:Willard White (Porgy) ,Cynthia Haymon (Bess), et al.
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录音日期:1988年2月
录音地点:伦敦Abbey Road录音室
发行公司:EMI
CD编号:EMI CDS 749568-2 (3CDs)
资源出处(Credit): h0t5h0t (EC)

专辑介绍:

如果说音乐剧是雅俗共赏的音乐形式,那么歌剧则是阳春白雪。但这一部作品,应该属于哪种类型,有时确实让人迷惑。它优美的黑人民谣、蓝调、爵士乐,使它成为当代音乐剧的不朽佳作,但剧中壮丽的乐队及合唱队、代替对白的宣叙调,又使它象一部歌剧。而且确实它也常被称为美国第一部正宗的歌剧。

20世纪最具爵士色彩的现代作曲家格什温(George Gershwin)以"Porgy & Bess"(乞丐与荡妇,又名波吉与贝丝),这出黑人的爵士乐歌剧,赢得了"黑人音乐的林肯"之美誉。这部歌剧描述一对黑人青年男女Porgy(波吉)与Bess(贝丝)的爱情故事,以及追求自由解放的经历。格什温以爵士和蓝调音乐的风格谱入传统的舞台剧中,在整出剧中让我们看到二十年代美国南方黑人在贫困和现实的压迫下,如何寻找他们生命中的彩虹和希望。这出剧中多首主题曲,像是" I Love You Porgy(我爱你波吉)"," Summertime(夏日时光)", " I got plenty of nothing(我一无所有)"等曲后来都一再为爵士乐手所翻唱或诠释。

"Porgy & Bess"自1935年在New York首演以来,已成为爵士乐史上最经典的"变体",因为它是第一出黑人的歌剧,也是爵士乐首度以歌剧的形式在剧院中演出。在格什温短促的38年人生中,所完成的作品就以这部歌剧“Porgy & Bess”达到顶峰。
(整理)
 
这个拉图录音发行之后,原本已经被各方肯定的马捷尔版(Decca)立刻就被挤下榜来。拉图以更为自然、更加奔放的手法,制造出更贴近盖希文意念的演奏。在节奏感上,也更加类似爵士乐,并运用了更自由的弹性速度。独唱者们都展现出非常精采的演唱,虽然并不是传统歌剧的样式,但却更容易吸引听者的注意力。

专辑曲目


Disc: 1
1. Introduction
2. Summertime And The Livin' Is Easy
3. Oh, Nobody Knows When The Lawd Is Goin' To Call
4. Give Him To Me... Lissen To Yo' Daddy Warn you... Oh , A Woman Is A Sometime Thing
5. Here's The Ol' Crap Shark!... No, No, Brudder
6. Here Comes Big Boy!
7. Six To Make!
8. Jesus, He Killed him!...That You, Sportin' Life
9. Where Is Brudder Robbins?... Come On, Sister
10. Overflow, Overflow
11. A Saucer-Burial Set-Up, I See
12. My Man's Gone Now
13. How De Saucer Stan' Now, My Sister?
14. Oh, The Train Is At The Station

Disc: 2
1. Oh, I'm Agoin' Out To The Blackfish Banks
2. Mus' Be You Mens Forgot About De Picnic... Oh, I Got Pleny O' Nuttin'
3. Lissen There, What I Tells You... I Hates Yo' Struttin Style
4. Mornin', Lawyer, Lookin' For Somebody?
5. Boy. Come Here, Boy!
6. Buzzard keep On Flyin' Over
7. 'Lo Bess, Goin' To De Picnic?
8. Honey, We Sure Goin' Strut Our Stuff Today!... Bess, You Is My Woman Now
9. Oh, I Can't Sit Down
10. I Ain't Got No Shame Doin' What I Like To Do!
11. It Ain't Necessarily So... Shame On All You Sinners
12. Crown!... You Very Well Dis Crown
13. Oh, What You Want Wid Bess?
14. Honey, Dat's All De Breakfast I Got Time For
15. Take Yo' Han's Off Me, I Say
16. Oh, Doctor Jesus
17. Oh Dey's So Fresh An' Fine
18. Porgy, porgy, dat You there, Ain't it?
19. I Want To Stay Here, But I Ain't Worthy
20. Why You Been Out On That Wharf So Long, Clara?

Disc: 3
1. Oh, Doctor Jesus
2. One Of Dese Mornings You Goin' To Rise Up Singin'
3. Oh, Dere's Somebody Knockin' At De Do' - Marietta Simpson
4. You Is A Nice Parcel Of Christians!
5. A Red-Headed Woman Make a Choo-Choo Jump Its Track - Cynthia Haymon
6. Allright, I'm Goin' Out To Get Clara... Oh, Doctor Jesus
7. Clara, Clara, Don't You Be Downhearted... You Low-Life Skunk, Ain' You Got No Shame - Marietta Simpson
8. Summertime... (Porgy Kills Crown)
9. Introduction... Wait For Us At The Corner - Cynthia Clarey
10. Come Out Here Both Of You
11. Oh, Lawd, What I Goin' Do? Oh, Gawd! They Goin' Make Him Look On Crown's Face!
12. : There's A Boat Dat's Leavin Soon For New York - Cynthia Haymon
13. Introduction -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4. Good Mornin', Sistuh!... It's Porgy Comin' Home
15. Dem White folks Sure Ain' Put Nuttin' Over On This Baby
16. Here Mingo, What's De Matter Wid You All?
17. Where's Bess?
18. Bess Is Gone
19. Oh Lawd, I'm On My Way
 



39 [Grieg] Peer Gynt Op.23, Symphonic Dances Op.64 [EMI 5 66966 2] Sir Thomas Beecham,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39.jpg (31.76 KB)
2009-11-16 08:10


Grieg: Peer Gynt Op.23, Symphonic Dances Op.64 [EMI 5 66966 2] Sir Thomas Beecham, RPO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49 MB (366.560.173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5RUMPUG0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504A6994/留声机百大之三十九.rar.html
Grieg 格里格 -《培尔·金特组曲》(Peer Gynt Suite)Beecham, RPO, EMI
专辑英文名: Peer Gynt Suite
专辑中文名: 培尔·金特组曲
艺术家Grieg 格里格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Beecham, RPO, EMI
发行时间: 1998年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专辑介绍:

托马斯·比彻姆
Thomas Beecham (1879-1961)

英国指挥家。自幼喜爱音乐,自学成才,在牛津大学求学时期曾溜到德国去观摩歌剧。十九岁代替临时病倒的大指挥家里希塔指挥哈雷管弦乐团登上乐坛。三十岁创立比彻姆交响乐团,向英国听众大力介绍理查德·施特劳斯等人的歌剧作品,比才的《C大调交响曲》等。后来他还自费创办伦敦爱乐管弦乐和皇家爱乐管弦乐团,并长期担任指挥。他指挥的海顿交响曲别具一格。在他诞生一百周年时,重新复录了他早期灌制的许多唱片。

培尔金特组曲

  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 《培尔·金特》 所写的配乐,完成于1874至1875年间,但他从配乐中选编的两套组曲(各分四段),却到1888和1891年才先后编出。这两部组曲都是曲作者格里格的代表作品。 戏剧《培尔·金特》 虽然不是挪威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但在作者的全部剧作中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大量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梦幻境界和形象,剖析了当时挪威上层社会的极端利己主义,同时又触及了当时世界上的许多重大政治事件。 关于易卜生的这部诗剧, 格里格曾在他《第二组曲》的扉页概括作了这样的说明:“培尔·金特是一个病态地沉溺于幻想的角色,成为权迷心窍和自大狂妄的牺牲品。 年轻时,他就有很多粗野、鲁莽的举动, 经受着命运的多次捉弄。培尔·金特离家出走,在外周游一番之后,回来时已经年老,而回家途中又遇翻船,使他像离家时那样一贫如洗。在这里,他年轻时代的情人,多年来一直忠诚于他的索尔维格来迎接他,他筋疲力尽地把脸贴在索尔维格的膝盖上,终于找到了安息之处。” 尽管第二组曲中的 《索尔维格之歌》确属杰作,但总的说来还是《第一组曲》更为流行。 选入两套组曲的八首乐曲,只按音乐的要求编排,完全不受原剧情节发展的牵制。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分为四段:
  (一)“晨景”——原为诗剧第四幕第五场的前奏曲。主人公远涉重洋,前往美洲去贩运黑奴,往中国贩运偶像,一时成了富商。这时,他来到摩洛哥,一天清晨,在一个山洞前面,他用独白披露自己的内心活动。但这段音乐所描绘的并非是炎热的沙漠,而更像北欧清晨静谧清新的抒情画面。乐曲具有牧歌风格,由单一的田园风味主题加以自由而精心的发展构成。
  (二)“奥丝之死”——母亲奥丝在弥留之际,培尔·金特赶了回来,他为母亲追忆儿时景象,并用幻想的故事陪母亲去赴天堂的盛筵。在全剧中,这是非常动人的一场。格里格的这段配乐悲壮肃穆,可称为一首悲歌或葬礼进行曲。
  (三)“安妮特拉之舞”——选自诗剧第四幕第六场。在沙漠绿洲中,一座阿拉伯酋长的帐篷里,酋长的女儿安妮特拉正用舞蹈对培尔·金特献媚。这段音乐描绘的正是这一场面,但严格地说,它远远超过了作为配乐的作用,因为它直接参与戏剧的内容,成为诗剧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四)“在妖王宫中”——原为诗剧第二幕第六场的前奏。主人公在山中与妖王之女调情,并在妖王的威胁之下同妖女结了婚。这一场点出全剧的主题,即人与妖之间的区别,是最具幻想性的第二幕的真正核心。
  《培尔·金特》第二组曲也分为四段:
  (一)“英格丽德的悲叹”——原为第二幕之前的幕间曲。 培尔·金特 在乡村的一次婚礼上,拐走了朋友的新娘英格丽德,把她带到山上,玩弄够了又将她遗弃,说他真正爱的是索尔维格。这段音乐以英格丽德为主要形象,表现出一种非常激动和无奈的情绪,堪称为一首奇妙的挪威哀歌。
  (二)“阿拉伯舞曲”——原为第四幕中阿拉伯舞蹈场面的配乐。乐曲带有女声合唱,意欲描绘东方的“异国”情调。
  (三)“培尔·金特归来”——原为第五幕的前奏曲。在第五幕中,主人公的形象已经是一个须发斑白的老人,他站在返回挪威的轮船上衣衫褴褛,神情冷酷。
  (四)“索尔维格之歌”——原为诗剧第四幕第十场配乐。挪威北部森林中的一间茅屋,索尔维格坐在门前,等候培尔·金特的归来,她唱着:“冬去春来,周而复始,总有一天,你会回来。” 编入组曲的这首乐曲,经作者改编为纯器乐曲,去掉了原来的歌唱声部。 乐曲的旋律十分优美,荡漾着哀愁的第一主题和洋溢着希望的第二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是整部组曲中的名篇,也是格里格最成功的创作之一。

专辑曲目


1. 'Peer Gynt' - Incidental Music: Wedding March
2. 'Peer Gynt' - Incidental Music: Ingrid's Lament
3. 'Peer Gynt' - Incidental Music: 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
4. 'Peer Gynt' - Incidental Music: Morning
5. 'Peer Gynt' - Incidental Music: Ase's Death
6. 'Peer Gynt' - Incidental Music: Arabian Dance
7. 'Peer Gynt' - Incidental Music: Solveig's Song
8. 'Peer Gynt' - Incidental Music: Anitra's Dance
9. 'Peer Gynt' - Incidental Music: Return of Peer Gynt - Storm Scene
10. 'Peer Gynt' - Incidental Music: Solveig's Lullaby
11. Symphonic Dance, Op.64 No.2
12. Concert Overture 'In Autumn', Op.11
13. An Old Norwegian Folksong With Variations, Op.51
 



40 [Grieg] Lyric Pieces [DG 449 721-2] Emil Grigoryevich Gilels

40.jpg (28.38 KB)
2009-11-16 08:10


Grieg: Lyric Pieces [DG 449 721-2] Emil Grigoryevich Gilels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188 MB (197.329.949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RQHORR4A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511A2780/留声机百大之四十.rar.html
中文意译:《格里格:抒情组曲》吉列尔斯钢琴演奏
 
作者介绍:
格里格述评
哈罗德·舍恩伯格(Harold Schonberg)
《伟大的作曲家》(The Lives of Great Composers)
陈琳琳译
万象出版
源自寂寞芳心小站

  若要寻觅一位最能与以苍苦见长的杨纳杰克形成鲜明对比的音乐家,恐非挪威国民乐派巨擘爱德华·格里格莫属。如果说杨纳杰克是花岗顽石雕刻成形的音乐家,那么格里格——借用德彪西的话来说——就是“外裹雪絮的棒棒糖”。
  格里格在世时声誉载道。他与名望相当的德沃夏克都活跃于民族乐风如火如荼的时代,不同的是,德沃夏克以创作大曲目见长,格里格则专擅小品;德沃夏克受人欢迎的程度历久不衰,格里格则是暴涨后暴跌。格里格去世后不久,就很少有音乐家以严肃态度看待他的作品。他那一度活泼轻快、所向披靡的半音和声,现在却被指斥为俗丽。格里格与被一次大战后反浪漫主义巨流冲击下无处可逃的李斯特与门德尔松,并列为三大当世摒弃的音乐大家。但近年来李斯特与门德尔松有东山再起之势,格里格却是反击无门。
  “格里格非万古长存之辈”,此言我们无由否认,但他却是为国民乐派注入一股清流的功臣。格里格心头若有话要说,必定会设法说的细致婉约、风格隽永,而且创作技巧与音乐结合,相得益彰,别人对他的不良评语实有失公允。格里格的佳作每每结构完整,旋律出众,钢琴独奏曲《G小调叙事曲》就是一个很好例子。
  要让格里格的乐曲起死回生,显非易事,理由是维系着他的传统如今已经不可得了。未尝接受浪漫风格薰陶的音乐家很容易拘泥于乐谱上的音符,而损失原曲的自然与纤柔,暴殄了这么一首珠圆玉润的上等作品。证诸乐史,技巧已臻炉火纯青的作曲家始终经得起任何表演方式的考验,犹能脱颖而出,而次等的作曲家则往往特别容易被诠释者揭露底牌。
  在1864年以前,格里格所谱写的作品仍然袭蹈着舒曼、门德尔松及早期浪漫派的风格。但是在1864年间,他突然福至心灵,对奥勒·布尔所宣扬的挪威民族音乐产生兴趣,也开始与年轻有为的作曲家理查·诺德罗克交游——此人所秉持的创作风格源自于挪威民族乐风。
  格里格的问题,也是圣-桑深受其扰的问题,即世人对他的认识大多来自于成绩稍逊的作品——《佩尔·金特》组曲、《抒情诗篇》中难度比《佩尔·金特》较高的几首,或者几首《挪威舞曲》。格里格的实力当然不仅于此。他的民族舞曲集之一《斯赖特》(作品72号),是由一曲曲朴实无华的短曲所构成,风格与巴托克由匈牙利旋律改写成的钢琴曲异曲同工程度,着实让人吃惊不已。他先后完成十集《抒情诗篇》,其中许多珠玉小品较之门德尔松《无言歌》中的一些歌曲毫不逊色,甚至比大部分歌曲更优秀。格里格的《g小调弦乐四重奏》是德彪西弦乐四重奏的榜样。他的三首小提琴奏鸣曲技巧优美,内容令人回味无穷。他的歌曲温婉美丽。他是卓尔不凡的歌曲作家,不论是《洪都萨》连篇歌曲,或像《天鹅》这样的歌曲,他都能借有限的篇幅而臻至完美境界。
  格里格作曲从不求精深,视域也不广博,连他最受欢迎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都类似时下鲁宾斯坦、赫兹、史尔万卡及李多夫以时兴是尚的协奏曲,而非真正传世之作。不过格里格犹高高在他们之上,因为他较活泼的旋律特性只反映其个人,不是其他作曲家可以模仿的。力量或革命性都非格里格的专擅,他是魅力、典雅、甘美的象征,尽管有“棒棒糖”之说,但仍无损于其音乐内涵。他虽是次要大师,但却是同侪间的佼佼者。
 
演奏者介绍:
Emil Grigoryevich Gilels
埃米尔·格里戈里耶维奇·吉列尔斯
1916-1985
  苏联钢琴家。1916年10月19日出生于乌克兰的奥德萨(Odessa)。6岁开始学习钢琴,13岁首次举行钢琴独奏会。1933年获全苏音乐比赛一等奖。1935年毕业于奥德萨音乐学院,随即考取莫斯科音乐学院研究生,在涅高兹(Heinrich Neuhaus)指导下继续深造。1938年获布鲁塞尔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同年毕业并留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1947年起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1955年成为战后第一位访问美国演出的苏联钢琴家。1959年访问伦敦演出,俱获得很高的赞誉。他还曾与小提琴家科甘(他的妹妹是科甘的妻子)、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组成三重奏,进行广泛演出。1985年10月14日逝世于莫斯科。
  吉列尔斯的演奏柔和明亮、表情细致,与里希特并誉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传人。1954年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还曾获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匈牙利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名誉音乐博士学位。
格里格《钢琴抒情组曲》/吉利尔斯演奏。挪威最杰出的作曲家格里格的作品,尤其是具有宏伟格局、华丽色彩的交响曲,在国内外都颇受欢迎。他的钢琴作品像《a小调钢琴协奏曲》、《挪威舞曲》、《春》等也颇受好评。《企鹅》评价三星带花
曲目 · · · · · ·
  EDVARD GRIEG(1843-1907)
  Lyrische Stücke)
  1 Arietta op.12 no.1 [1'25]
  2 Berceuse op.38 no.1 [2'56]
  3 Schmetterling op.43 no.1 [1'43]
  4 Einsamer Wanderer [2'16]
  5 Albumblatt op.47 no.2 [3'32]
  6 Melodie op.47 no.3 [4'00]
  7 Norwegischer Tanz\\\:Halling op.47 no.4 [1'34]
  8 Notturno op.54 no.4 [4'04]
  9 Scherzo op.54 no.5 [2'38]
  10 Heimweh op.57 no.6 [4'25]
  11 Bachlein op.62 no.4 [1'35]
  12 Heimwarts op.62 no.6 [2'44]
  13 Im Balladenton op.65 no.5 [4'08]
  14 Groβmutters Menuett [2'06]
  15 Zu deinen Fuβen op.68 no.3 [3'03]
  16 An der Wiege op.68 no.5 [3'20]
  17 Es war einmal op.71 no.1 [4'40]
  18 Kobold op.71 no.3 [1'39]
  19 Vorüber op.71 no.6 [2'36]
  20 Nachklange op.71 no.7 [1'57]
 
 
 
41 [Grieg] Songs [DG 437 521-2] Anne Sofie von Otter, Bengt Forsberg

41.jpg (36.83 KB)
2009-11-18 09:05


Grieg: Songs [DG 437 521-2] Anne Sofie von Otter, Bengt Forsberg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22 MB (233.423.047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Q2H7Y45R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665A1326/留声机百大之四十一.rar.html
唱片名称:格里格民歌
Grieg: Songs. Lieder
By: Anne Sofie Von Otter
Bengt Gorsberg
这张是企鹅3星带花, 和留声机的100最佳录音。
专辑介绍:

爱德华·格里格
 
  Edvard Grieg (1843-1907), 挪威最杰出的作曲家。生于卑尔根,15岁时去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去哥本哈根从加德为师。1864年结识了作曲家里夏德·诺德拉克后,共同从事研究挪威民间音乐的工作。1867年创办了挪威音乐学校,根据挪威诗词创作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抒情歌曲,整理改编民间歌曲。其妻歌唱家尼娜是他作品最好的解释者。
  格里格能巧妙地将主题用古典结构形式和现实的传统音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它与真正的民间音乐难以分辨。在创作中,他经常突破一些清规戒律。 1868年创作了《a小调钢琴协奏曲》,使他成为当时作曲家中的佼佼者。后期作品,一般都采用短小抒情形式,十分成功。代表作为交响组曲《培尔·金特》。
  柴科夫斯基、西贝柳斯、德彪西等都曾受到他的影响。他在挪威威望很高,逝世后受到国葬。

  一、格里格与挪威的不解之缘:
  1843年生于挪威卑尔根(Bergen)的格里格,并不是由于他的出生地的任何苦难而写民族主义音乐的,而是由于他对祖国的美和祖国那单纯而坚强的人民的热爱。他的父母既富有又受过良好教育。他的母亲钢琴弹得很美,而且写过一些今天仍在挪威听得到的短小歌曲。有一天,小爱德华向钢琴伸出两只手到钢琴上敲击了两个琴键,漏掉当中的一个,造成了所谓三度音程。然后他又加上另一个音——比头两个音高两个音——造成一个叫做三和弦。为他的最后一个音,他按下最低音上面的第九个音。这时他有了一个完全的四音和弦——即现在叫做那可爱的、不协和的“九和弦”。
  格里格说:“当我发现它的时候,我不知道有多么快活。那时我大概只有五岁。” 不久,他的母亲开始教他弹钢琴。有一天,当学校教师要求所有的学生把他们已经写好作文带来时,十二岁的爱德华却带来一首音乐作品。其他的孩子们都很惊讶,但是那个教师却不高兴。格里格后来写道:“她抓住我的头发摇晃我,直到我的眼前什么都发黑了,并且告诉我把那愚蠢的废物留在家里。”格里格一个朋友是伟大的挪威小提琴家奥勒·布尔(Ole Bull),他常常被称为 “金发的帕格尼尼”,因为他也能用他的小提琴耍各种令人惊讶的花招。他同一个古老的挪威传奇的英雄一样高大,有着金色的头发和蓝色的眼睛,而且会用这么一种方式把鬼的故事和伟人的事迹讲得把所有的年轻的听众都迷住。他把自己对那些非常古老的故事、小提琴师们在婚礼中拉的欢快的曲调和老奶奶们在纺纱车旁唱的那忧伤而简单的歌曲的热爱传给那睁大了眼睛听的男孩子格里格。
  奥勒·布尔也劝格里格的父母送他到莱比锡的音乐学院去,从而他能够学会把音乐当作他终身的工作。他在莱比锡的岁月并不快乐。那些教师不知道怎样理解他那些挪威旋律和他常常运用的那些奇怪而美妙的不协和和弦。他们力图使格里格象别人一样,依照那些古典派和浪漫派大师们仿造自己的音乐。因此格里格在学校时的音乐作品最后只不过是对别人的模仿,比其他任何学生能写的并不好多少。他用功得如此艰苦,以致身体严重地垮下来了,但是他终于以优等成绩毕业。他回到挪威,定居在卑尔根(Bergen),住在曾经属于他的祖父的一个农庄上。他的许多朋友仍然认为格里格在他的作品中应当减少挪威风格,而使他的音乐听起来更象世界上别的地方所听到的那样。其他人,象奥勒·布尔,却劝他说:他的音乐只有植根于它的本地的土壤上一样,才是真正好的。

  二、民族主义音乐的开拓者:
  格里格同奥勒·布尔的友谊加深了。他们常常一起到山上很远的地方去远足。他们喜欢仰望那些白雪山顶和俯视黑色的湖或周围长着阴暗的枞树的惊涛骇浪的峡湾。他们总是看见一些山鹰在岩石的峡谷上空回旋和驯鹿在多石的地方啮着苔藓。他们喜欢听些山地姑娘们的孤独歌声,她们在山地上单独同羊群在一起度过整个明朗的夏天,直到冬天来临,把她们赶回农场过冬为止。他们还喜欢从村的那间小教堂回到农场尽情欢乐的那些行婚礼的行列,喜欢听在前面骑着马的乡村小提琴手的那种兴高采烈的刮擦琴弦的刺耳声。
  格里格把这些歌曲和舞蹈以及农村景象织进他那音乐魔术里。总是宽宏大量的弗朗兹·李斯特是在挪威国外鼓励格里格的最初的音乐家中的一个。他用这样热烈的赞扬的话给这个年轻的音乐家写了一封信,以致挪威**给了格里格一笔钱,使他可以去访问在罗马的李斯特。但是当挪威的戏剧家易卜生委托他为他的剧本《培尔·金特》配音乐的时候,他的第一个真正重大的机会才来到。

  三、格里格、易卜生和《培尔·金特》:
  像英国的莎士比亚和德国的歌德一样,易卜生是挪威文学家中最伟大的代表,以致他们不只属于自己的国家,而且属于全世界。
  《培尔·金特》取材于挪威民间故事。除了格里格之外,没有人能够为可怜的培尔·金特对山魔王的厅堂的访问写出这种富于表情的音乐,表现那里的那些好恶作剧的小侏儒扑在他身上掐他、咬他时的情景,或者那具耐心的索尔维格在那孤独的棚屋里等待着多年在世界上流浪的培尔·金特时唱的那首温柔的歌曲。甚至当格里格描写培尔在埃及和东方奇异的国家里的冒险行为时,他的音乐听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总是有“挪威风味”的。
  那首《清晨》似乎更象一幅在令人愉快的挪威树林的黎明时光的音画, 而不是在摩洛哥沙漠里一个神秘的塑像在日出时说的话。成千上万从来也没听说过易卜生的话剧的人们,都在唱机和收音机里懂得并热爱格里格的音乐。

  四、历史地位:
  虽然格里格不但在自己国家而且在全世界成名,音乐家们只是在他那漫长的生命于1907年结束时才真正欣赏他的作品。那时他们发现他的那些旋律并不仅仅是古老的民间歌曲的复制品,而是他的心对他的出生地的美景和它的人民的坚强的生活的回声。他们逐渐看出:他的音乐中的那些奇怪而可爱的和声并不仅是奇异的挪威的东西,而是一些后来的音乐家们可以从中学习,来丰富他们的音乐的新发现。
 
奥托(女中音)、福斯伯格(钢琴)
介绍演唱者(引自cdhi)
理性的歌声醇醪
次女高音安:苏菲.范.欧塔
 
  「当我演唱男性的歌曲时,常常觉得非常舒服;有时要我扮演女性,反而不会特别女性化。」于是乎,加上她那削短的金发、高挑的身躯、以及现代感十足的面容,范欧塔(Anne Sofie von Otter)简直就是一副女权斗士的模样。若不是1987年便已结婚,偏爱「反串」角色的范欧塔,早就被人怀疑是否为女同志了!
  「女扮男装」经常是次女高音在舞台上不得不做的事,这种在英文称之为「穿裤角色」(Trouser Role)的剧中人物,例如「费加洛婚礼」的凯鲁碧尼、「玫瑰骑士」的奥克塔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罗密欧、「奥菲欧与尤丽迪丝」的奥菲欧……等等,这些原本在舞台上「不男不女」的身份,在身高一八二公分的范欧塔诠释下,活脱像是一个真正男儿身。尤其她所扮演的奥克塔文,优游在元帅夫人与苏菲之间的官能情绪,竟能让人「安能辨我是雌雄」。

目前最活跃的次女高音
  虽然能扮演的「穿裤角色」不多,但范欧塔却是目前最活跃的中生代次女高音,唯一能与她匹敌的对手,只有来自意大利的芭托莉。芭托莉在罗西尼与莫扎特的诠释无人可及,不过范欧塔却远有比芭托莉更广泛、更多样的演唱曲目,从巴洛克音乐到现代音乐,无一不是淋漓尽致的表现,尤其当她跨至艺术歌曲领域时,更让她稳稳站在声乐家的金字塔顶端。这几年,范欧塔的唱片录音得奖连连,几乎各种古典音乐奖项的年度艺人都忘不了她的存在,甚至去年还成为流行时尚界的香奈儿十大风云女性之一。
其实范欧塔的出身也和其它声乐家大同小异,一步一步地走过来,没有任何传奇的色彩。1955年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范欧塔先在家乡学习声乐,  然后到伦敦著名的市政厅音乐学校求学,并向萝莎(Vera Rosza)定期学习声乐。在赢得数项声乐比赛后,范欧塔在1983年与瑞士的巴赛瑞歌剧院签约,两年的时间内,很快地便成为巴洛克剧目的当家次女高音。 1985年柯林.戴维斯邀请她到伦敦皇家歌剧院演唱「费加洛婚礼」后,范欧塔才成为国际瞩目的新一代次女高音。

早期的贵人贾第纳
  再怎么说,新人有贵人相助最好,尤其是知名的指挥家更好,贾第纳便是范欧塔的早期贵人之一。不过一开始贾第纳竟对她没啥好感,在1985年范欧塔参加试唱时,贾第纳因为她那瑞典人的深刻轮廓而不甚喜欢。但是没多久,贾第纳有次听见范欧塔在莫扎特音乐会的演出后,便立刻要求范欧塔参与蒙台威尔第歌剧「奥菲欧」当中的使者角色。之后一连串的演出与录音合作,包括宗教音乐与巴洛克歌剧,范欧塔成为贾第纳最喜爱的歌手之一。
  不仅是贾第纳,几乎所有著名指挥都乐于和范欧塔合作。从她这十多年来的录音清单(附表)与忙碌的演出行程来看,范欧塔不论在歌剧、宗教音乐、艺术歌曲等等,曲目之多绝非一般声乐家可比,不过她还是不满意,说道:「我想有时太过谨慎了,对我来说增加曲目是最重要的事,先由东至西水平地拓展,再从北到南垂直地扩增。」
  只有歌剧部份,她才放缓脚步,因为像是罗西尼的歌剧,范欧塔就觉得挺无聊,「要我演唱『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罗西娜是很舒服的,不过我对这角色没有什么兴趣,而且我也不是一位真正的女高音或花腔次女高音。我习于尝试更多歌剧角色,不过目前我最大的发展,还是让我的中音域能够更厚重些。」而像威尔第与华格纳的次女高音角色,对她来说又显太过厚重。没有上述三位作曲家的歌剧,可以说是次女高音的剧目就刷掉一半,但范欧塔还是尽量扩展不同风格的歌剧,例如今年九月,她将为故乡瑞典献上一出全新歌剧「城市」(The City,由瑞典现代作曲家Sandstrom谱曲)。

重艺歌而轻歌剧
  而所有的次女高音都会遭遇到一个最大问题,那便是「妳何时要演卡门?」,范欧塔与卡门之间始终也是纠缠不清。事实上,范欧塔曾在1997年秋天在日本时,与肯特中野率领的里昂歌剧院共同演出音乐会形式的「卡门」,不过要她在舞台上扮演卡门,最麻烦的不在于范欧塔的声音(她声音相当适合卡门的音域),而是在于她与卡门截然不同的外型,范欧塔金发就算了,长得又「嫌」太高,而且北欧人的面貌要怎么化妆才会像是吉普赛女郎呢?不过范欧塔表示在她目前的全盛时期,倒还是相当有兴趣在舞台上演出全本的「卡门」。
  另一方面来说,范欧塔致力于艺术歌曲,也是她减少歌剧演出的最重要原因。「歌曲的嗓音」绝对有别于「歌剧的嗓音」,因此像范欧塔、女高音邦妮(Barbara Bonney)、男中音汉普森(Thomas Hampson)等人,为了钟爱的艺术歌曲而逐渐将重心转移。有这些走红的声乐家的努力,在费雪狄斯考、舒娃兹考芙等人告别舞台之后,艺术歌曲才能在现今又迈向另一段繁盛时期。
  他们的贡献不一定是要胜过前辈,而是为艺术歌曲开拓新的视野,因为德语歌曲实在太过强势,会让乐迷不自主地「划地自限」。如果没有范欧塔,也许就没有人会发现来自北欧的葛利格、西贝流士,或是法国的白辽士、佛瑞,他们的歌曲一样是动听迷人。的确,很少有声乐家能像范欧塔这样多方面尝试,并且还有这么优异的表现,即使回归到德语歌曲,不管是舒伯特、布拉姆斯、沃尔夫、还是理查德.史特劳斯,范欧塔的诠释可以说是目前女性声乐家中最优秀的一位。

理性的洞察,成熟的声音
  马勒的歌曲最对范欧塔的胃口,她说:「你必须很诚实地唱马勒的歌,因为他绝对不会用烂诗来谱曲,它们是真正来自于内心深处,如果你企图要表演它,那就会变得很人工化。」而在近代曲目方面,范欧塔曾灌录过怀尔(Kurt Weill)的歌曲,多数人听习惯邬蒂.兰普(Ute Lemper)的流行唱法,但是范欧塔却有不同意见:「大多数人认为唱这种音乐,非得要像萝特.莲雅(Lotte Lenya,怀尔夫人)那种彷佛声音里嚼着千条香烟才行,但只要你用女高音音域来演唱,就会产生那种具有演技与情感的声音。」
  这么一来,范欧塔是否也像芭托莉一样,要将mezzo-soprano的mezzo去掉?「我总是唱比较高的音域,因为这样感觉比较有艺术感,而且我也能够办到。」她不认为一个次女高音就非得要用比较低的声音来演唱,她尽量遵循作曲家原有的音高来演唱,「不过现在我已经试着明智点,近来我有一堆伤喉咙的糟糕经验,我已经过了四十,所以我得更小心些。」
  到底范欧塔歌唱的诀窍在哪?或许是在于她专注于表达歌词的真正意义,藉由理性层面的洞察后,再转化成她那成熟芳醇的声音,让文字的「花朵」在旋律中盛开绽放,让歌词的「微风」在音乐里轻轻吹拂。当然,我们若要将她的魅力用文字来分析阐述,一切将是多余的,还不如静静地享受范欧塔的歌声醇醪。

Anne-Sophie von Otter/次女高音、Forsberg/鋼琴
  这是DG在“葛利格年”所发行的全系列葛利格作品其中之一。在此,我们也重新认识到这些原本已经快要被德国艺术歌曲逐出舞台的动听歌曲。范欧塔以本身的北欧血统,占尽了地缘与语言上的优势,唱起葛利格来真的是不作第二人想。你喜欢听《皮尔金》吗?那麽你应该也会喜欢这些悦耳动听的小歌才对
 
专辑曲目:
 
1-Haugtussa, Op. 67, (Song Cycle by Arne Garborg)-1. Seduction
2-Haugtussa, Op. 67, (Song Cycle by Arne Garborg)-2. The Little Maiden
3-Haugtussa, Op. 67, (Song Cycle by Arne Garborg)-3. Blueberry Slope
4-Haugtussa, Op. 67, (Song Cycle by Arne Garborg)-4. The Encounter
5-Haugtussa, Op. 67, (Song Cycle by Arne Garborg)-5. Love
6-Haugtussa, Op. 67, (Song Cycle by Arne Garborg)-6. Kid's Dance
7-Haugtussa, Op. 67, (Song Cycle by Arne Garborg)-7. Sorrowful Day
8-Haugtussa, Op. 67, (Song Cycle by Arne Garborg)-8. A Gentle Brook
9-Six Songs, Op. 48-1. Salut
10-Six Songs, Op. 48-2. One day, my thought
11-Six Songs, Op. 48-3. The Way of the World
12-Six Songs, Op. 48-4. The Secretive Nightingale
13-Six Songs, Op. 48-5. The Time of Roses
14-Six Songs, Op. 48-6. A Dream
15-Six poems by Henrik Ibsen, Op. 25-2. A Swan
16-Six poems by Henrik Ibsen, Op. 25-4. With a Waterlily
17-Five Poems by John Paulsen, Op. 26-1. A Hope
18-12 Songs after poems by Aasmund Olavsson Vinje, Op. 33-2. Spring
19-Poems by Vilhelm Krag, Op. 60-3. While I Wait
20-Childrens Songs, Op. 61-3. Call (Farmyard song)
21-12 Songs after Poems by Aasmund Olavsson Vinje, Op. 33-5. Along a Stream
22-Romances, Op. 39-1. From Monte Pincio
23-The Hearts Melodies by H. C. Andersen, Op. 5-1. Two Brown Eyes
24-The Hearts Melodies by H. C. Andersen, Op. 5-3. I Love You
25-Six Poems by Holger Drachmann, Op. 49-6.Spring Rain
 



42 [Handel & Scarlatti] Keyboard Works [Sony SK62785] Muray Perahia

42.jpg (30.2 KB)
2009-11-18 09:05


Handel & Scarlatti: Keyboard Works [Sony SK62785] Murray Perahi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03 MB (213.453.370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MQHHO742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676A4013/留声机百大之四十二.rar.html
中文意译:《亨德尔&斯卡拉蒂:键盘乐作品选》佩拉希亚钢琴演奏
作曲家介绍:
亨德尔
  名人姓名:亨德尔
  出生年代:1685-1759
  名人职称:英籍德国作曲家。
  名人国家:英国
  相关介绍:
  Georg Friedrich Handel
  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
  1685年2月23日,亨德尔出生在德国中部的哈雷镇。与他伟大的同龄人巴赫不同的是,他的家庭并没有多少音乐气息:父亲是一个理发师兼外科医生,认为音乐是卑贱的职业(的确,在当时的保护人制度下,音乐家只能算是有技艺的仆人)。但天生喜爱音乐的小亨德尔不顾父亲的反对,偷偷的练习弹古钢琴(难以想象,后来在键盘乐器演奏领域可与巴赫匹敌的亨德尔,竟是这样接受他的启蒙教育的!)亨德尔就是在这样充满矛盾的逆境中度过了他的童年。
  后来,当地的 主萨克森—魏森斯菲尔大公偶然发现了小亨德尔练琴并深深为他的毅力和天分所感动,于是出面说服了老亨德尔同意他天才的儿子认真的学音乐。此后的几年中,亨德尔随作曲家、风琴演奏家查豪学习了键盘乐器和作曲,也学会了演奏双簧管和小提琴。凭著过人的天资和名师的指教,小亨德尔进步的很快。
  1697年老亨德尔去世时,念念不忘要让儿子作一个律师而不要去搞什么音乐。亨德尔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的艺术追求。1702年,他先进入哈雷大学学习法律,算是不违父命,同时又在当地的教堂里担任兼职管风琴师。
  十八岁是成家立业的年龄—1703年,亨德尔正式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只身远行到汉堡在歌剧院里当了一个小提琴手(巴赫也是在这一年开始了管风琴师的职业)。 亨德尔的才华不久就引起了一些艺术赞助人的注意,他们中有些人打算拿出钱来供年轻的亨德尔去意大利学习歌剧和作曲(当然不是无偿的,学成后要回来为他们服务)。抱负远大的亨德尔婉言谢绝了这些赞助:他要凭自己的努力挣足学费去留学,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卖给别人。
  1705年,亨德尔创作的歌剧《阿尔米拉》的上演获得了成功,使他得以踏上留学的旅程。在当时意大利是全欧洲歌剧艺术的圣地。亨德尔越过阿尔卑斯山,在那不勒斯、罗马、佛罗仑萨和威尼斯等地学习了三年,同斯卡拉蒂和科雷利等大师都有交往,把意大利的歌剧艺术学到了手。
  学成归国的亨德尔在德国处处受到欢迎。1710年,这个25岁的年轻人就任汉诺威选帝侯的宫廷乐长。他并没有满足于这个不错的差事,而是把眼光放到了海外。当时的英国比德国富裕得多,歌剧艺术在那里也更受欢迎。但自从普赛尔1695年逝世后,英国的歌剧艺术就止步不前,需要新鲜的血液。亨德尔看准了这个机遇,就向主人请了一年的假,渡海去了英国,此后几年亨德尔就往返于英德之间。他的到来给沉闷的英国歌剧界带来了一股清风,在伦敦他的歌剧《里纳尔多》大获成功,1713年他以一首《女王生日颂歌》博得了安妮女王的赏识,于是亨德尔索性就不回汉诺威了。
  命运捉弄了这位开了小差的宫廷乐长:1714年没有子女的安妮女王驾崩,亨德尔的“老 导”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以英王亲戚的身份继承了英国王位,亨德尔恐怕要遭殃了。可他镇定自若,以一部精心创作的《水上音乐》欢迎了新国王乔治。国王对乐曲的华贵典雅赞叹不已,问这是何人所作。当得知作者是老部下亨德尔时,不仅原谅了他的旧过,还当即增加了他的年薪。
  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亨德尔创作了大量的声乐和器乐作品,特别是歌剧,这为他在全欧洲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也是举世公认的管风琴大师,在当时也只有巴赫才可与他匹敌。但从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开始,原来盛行的意大利语歌剧在英国开始衰落。1729年由普佩什作曲的一部名叫《乞丐的歌剧》的喜歌剧在伦敦上演。此剧采用英语对白,取材于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该剧上演后大受好评,传统的意大利歌剧相比之下显出了严重的弊端:用意大利语演唱限制了英国听众的理解;神话故事、贵族恩怨等等题材也不能引起新兴市民阶层的兴趣。作者通过此剧对亨德尔和他的意大利正歌剧作了无情的讽刺。当一群盗贼上台时,响起的音乐竟然是亨德尔在英国的成名作《里纳尔多》中的《十字军进行曲》!
  靠意大利正歌剧起家的亨德尔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他的几部歌剧上演相继遭到失败,最终他经营的歌剧院被迫关闭。嫉妒他的政敌趁机制造各种流言蜚语……1737年,内外交困的亨德尔中风偏瘫,人们以为他的音乐生涯完了。
  就在这种绝境中,亨德尔奇迹般的站起来了。经过几个月的温泉治疗,他战胜了偏瘫。面对萧条的意大利正歌剧市场,他把精力转向了清唱剧的创作。清唱剧(Oratorio)是一种从十七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音乐形式,常以宗教的或半宗教的故事作为主题,没有复杂的舞台情节而注重音乐的表现。由于剧情取材于英国人耳熟能详的圣经故事而且采用英语演唱,在英国会有不错的市场。1742年,他在一种不可思议的热情驱动下,仅用24天就完成了清唱剧《弥赛亚》的创作。同年这部作品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低调上演。出乎很多人意料,这部作品在都柏林一炮打响。亨德尔又重新回到了英国人的音乐生活中来了!
  消息传到伦敦,人们纷纷要求一睹位快。次年在伦敦上演时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终乐章《哈里路亚》奏响时,国王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站起来听完了全曲(《哈里路亚》要站著听作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为了维护《弥赛亚》的地位不因过多的演奏而受损,英王下旨每年只在春天演奏一次,且只有亨德尔本人才有资格指挥。
  亨德尔的清唱剧质朴感人,把高度的艺术性和虔诚的宗教信仰融入了一个个音符之中。从《扫罗》、《以色列人在埃及》到《参孙》都同样出色。1750年(巴赫在这年逝世),年迈的亨德尔在车祸中受了伤,第二年他的视力开始减退,不久完全失明。他依然拖著病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每年春天指挥《弥赛亚》的演出。
  1759年春,74岁的大师照例指挥了演出,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老人倒下了。几天以后,这位乐坛上的巨星陨落了。 亨德尔享受了国葬的待遇,长眠在历代国王圣贤下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在那里有一座亨德尔纪念像耸立至今。
  回顾亨德尔的一生,他确实是乐坛上的常青树和多面手:他一生近60年的音乐生涯中,在德、英、意三国乃至全欧洲都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作品熔德国严谨的对位法、意大利的独唱艺术和英国的合唱传统于一炉,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瑰宝。他同巴赫、维瓦尔第一起,为辉煌的巴罗克时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多米尼克·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 
  意大利作曲家,是与巴赫同岁的巴洛克时代作曲家。1685年10月26日出生于那不勒斯,是知名作曲家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的第六个孩子。16岁即任那不勒斯宫廷礼拜堂的管风琴师和乐师。他也曾受教于其父,后到威尼斯师从帕斯奎尼和加斯帕里尼。在那里认识了亨德尔并与之举行了一场羽管键琴比赛,结果虽不分胜负但却名动乐坛,由此也可推知斯卡拉蒂也是位羽管键琴演奏高手。18岁时随父亲移居罗马,曾以乐师的身份服务于波兰女王玛利亚·卡西米、丰特斯侯爵(Marquis de Fontes)和圣彼得大教堂。1719年移居葡萄牙,担任里斯本贵族教堂的乐师,以及国王约翰五世(King John V)的公主玛利亚·巴尔巴拉(Maria Barbara)的教师。1729年公主嫁给西班牙皇太子,斯卡拉蒂随之前往马德里,担任宫廷乐师,并在那里度过了一生最后的28年。1757年7月23日逝世于马德里。
  斯卡拉蒂是造诣很深的拨弦古钢琴家,但受父亲影响,前半生的作品主要是歌剧和宗教歌曲,16岁开始创作歌剧。后期开始大量创作大键琴作品。他一生写作了500余首钢琴奏鸣曲,大多数是单乐章,以单一的演奏技巧为中心构成,有的采用巴洛克式的二部曲式(AB),有的与巴赫的创意曲写法相同。斯卡拉蒂生前出版时称之为“练习曲”。这些作品反映了西班牙宫廷和民间的生活面貌,并融进了意大利的精神,丰富了音乐的风格,同时发展了键盘乐器的技巧和表现手段。
  斯卡拉蒂的作品分别由意大利钢琴家朗戈(Alessandro Longo)、美国古钢琴家柯克帕特里克(Ralph Kirkpatrick)和意大利音乐家佩斯特利(Giorggio Pestelli)编目,分别使用三人姓氏第一个字母 L. K. P. 为标记。
  斯卡拉蒂的名字或许远不如巴赫、维瓦尔蒂、亨德尔等人响亮,但在钢琴音乐爱好者心目中却能占有不轻的份量。这是因为斯卡拉蒂的奏鸣曲虽然大多也以练习曲为目的,但比起后来以纯技术示人的车尔尼则可听性要高得多。因此今天的学琴者几乎都弹过车尔尼,而音乐会上却让斯卡拉蒂抢尽风头。
  和大多数巴洛克作曲家一样,斯卡拉蒂也是位多产作曲家,作品有康塔塔、大协奏曲各十多部。但最有价值的是那500多首单乐章的键盘奏鸣曲。这些奏鸣曲带有典型的巴洛克时代特征:细腻、典雅,与巴赫的键盘音乐相比同样具有声部明晰、交响和谐的特点。结构上虽不如巴赫的音乐那么紧密、精巧,但旋律性强、富于歌唱性,在抒情上略胜一筹,听觉上更接近现代欣赏习惯。
  斯卡拉蒂的奏鸣曲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们大多是演奏时间只有一两分钟至五六分钟的三段式,内容或清雅或灿烂或抒情可谓姿态万千,如一把撒在阳光下的珍珠烁烁生辉、色彩斑斓。在曲式上有的似巴赫的创意曲、有的像赋格,其中有几首还是包含了两个主题的古典奏鸣曲式。此外,他还引入了快速重复、双手交叉以及双音经过句的新技法,拓展了键盘音乐的表现力。虽然斯卡拉蒂还没有完全摆脱巴洛克音乐的时代特征和风格,不过从他带有新倾向的作品来看,说他是海顿莫扎特古典主义乐派的先驱应是当之无愧。
  1、人物简介
  D.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是意大利作曲家、演奏家,A.斯卡拉蒂的儿子,共作有555首奏鸣曲以及歌剧、清唱剧和其他圣乐,在古钢琴音乐领域有较大贡献。
  2、艺术成就
  主要体现在他的555首奏鸣曲上,这些作品实际上是为钢琴而作的练习曲每首都是两段体的单乐章作品,分别解决一个技巧问题或发明一种音响效果,如快速双音经过句、双手交叉演奏、“挤人的音符”或短倚音(acciaccatura)等。
 
演奏者介绍:
佩拉希亚(Murray Perahia)美国钢琴家(有犹太血统),5岁开始学琴,海恩是他的第一个老师,1966年进纽约曼纳音乐学院师从巴尔萨姆,1968年拜霍尔绍夫斯基为师。1972年参加利兹国际钢琴比赛获奖,从此开始扬名。佩拉希亚技巧精湛,演奏以细腻见长,追求线条明快和在细微处的层次展示。他演奏的莫扎特协奏曲有极高的评价,对门德尔松的协奏曲他也是最好的演绎着。但佩拉希亚不善于表达作曲家的幅度和与力度,这可能与他较弱的气质有关。
(林逸聪编撰《音乐圣经》华夏出版社)
曲目:
RACK 01 AUDIO
    TITLE "Handel - Su 5 in E HWV430 - I. Prelude"
  TRACK 02 AUDIO
    TITLE "Handel - Su 5 in E HWV430 - II. Allemande"
  TRACK 03 AUDIO
    TITLE "Handel - Su 5 in E HWV430 - III. Courante"
  TRACK 04 AUDIO
    TITLE "Handel - Su 5 in E HWV430 - IV. Air with 5 variations 'Harmonious Blacksmith'"
  TRACK 05 AUDIO
    TITLE "Handel - Chaconne in G HWV435"
  TRACK 06 AUDIO
    TITLE "Handel - Su 3 in Dm HWV428 - I. Prelude"
  TRACK 07 AUDIO
    TITLE "Handel - Su 3 in Dm HWV428 - II. Allegro [Fugue]"
  TRACK 08 AUDIO
    TITLE "Handel - Su 3 in Dm HWV428 - III. Allemande"
  TRACK 09 AUDIO
    TITLE "Handel - Su 3 in Dm HWV428 - IV. Courante"
  TRACK 10 AUDIO
    TITLE "Handel - Su 3 in Dm HWV428 - V. Air with 5 variations"
  TRACK 11 AUDIO
    TITLE "Handel - Su 3 in Dm HWV428 - VI. Presto"
  TRACK 12 AUDIO
    TITLE "Handel - Su 2 in F HWV427 - I. Adagio"
  TRACK 13 AUDIO
    TITLE "Handel - Su 2 in F HWV427 - II. Allegro"
  TRACK 14 AUDIO
    TITLE "Handel - Su 2 in F HWV427 - III. Adagio"
  TRACK 15 AUDIO
    TITLE "Handel - Su 2 in F HWV427 - IV. Allegro [Fugue]"
  TRACK 16 AUDIO
    TITLE "Scarlatti - Son. in D K491"
  TRACK 17 AUDIO
    TITLE "Scarlatti - Son. in Bm K27"
  TRACK 18 AUDIO
    TITLE "Scarlatti - Son. in C#m K247"
  TRACK 19 AUDIO
    TITLE "Scarlatti - Son. in D K29"
  TRACK 20 AUDIO
    TITLE "Scarlatti - Son. in A K537"
  TRACK 21 AUDIO
    TITLE "Scarlatti - Son. in E K206"
  TRACK 22 AUDIO
    TITLE "Scarlatti - Son. in A K212"
 



43 [Haydn] 11 Piano Sonatas [Philips 416 643-2] Alfred Brendel

43.jpg (31.03 KB)
2009-11-18 09:05


Haydn: 11 Piano Sonatas [Philips 416 643-2] Alfred Brendel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4CD/633 MB (664.148.127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MD8NBI46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733A1212/留声机百大之四十三.rar.html
(图片及文字均说明是海顿:11首钢琴奏鸣曲,但压缩包内却是海顿:钢琴奏鸣曲全集的,建议下载VC上的海顿:11首钢琴奏鸣曲http://www.verycd.com/topics/148256/对照一下————BG7IOV/世界和平
Joseph HAYDN -《海顿:11首钢琴奏鸣曲》(11 Piano Sonatas)Brendel PHILIPS
专辑英文名: 11 Piano Sonatas
专辑中文名: 海顿:11首钢琴奏鸣曲
艺术家Joseph HAYDN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Brendel PHILIPS
发行时间: 1996年
地区奥地利
简介




专辑介绍:

83首弦乐四重奏和52首钢琴奏鸣曲在海顿的创作遗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海顿和莫扎特一样,为缔造近代奏鸣曲式立下不朽的功勋。他引进各式各样的严格和自由对位,扩大了早期奏鸣曲表现矛盾冲突和丰富感情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他从C.P.E.巴赫的键盘奏鸣曲中学到了发展主题的种种诀窍,不仅用于发展部,并且用于呈示部和再现部,大大扩充了奏鸣曲式每个部分的内容。海顿善于发展动机,动机到了他的手里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新意迭出,然而万变也离不开其原型,其中贯穿着一条可以来回变化的线路;异常灵活,仔细分析令人叫绝。海顿的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记录着他一生不断完善创作技巧的全过程,音乐学院作曲系用它作为教材最为合适,专家们也乐于欣赏这样的高雅音乐。它不像管弦乐那样绚丽多彩,然而其精致淡雅,有如盆景那样可以以小中见大,有如水墨画那样墨分五色。另有一种耐人寻味无可替代的简洁情趣。

海顿本人说过,1781年是他创作走向成熟的第一年。那么,他发表于1784年的E小调第34首钢琴奏鸣曲当然能够代表他成熟时期的创作水平了。请看其中的第一乐章,急板,E,小调,6/8拍子,奏鸣曲式。海顿创作钢琴奏鸣曲,几乎从来没有在开始的快板乐章中采用过6/8的拍子。既然如此,反过来说,快速的6/8拍子给这一乐章造成了特殊的性格。E小调的第一主题和G大调的第二主题,无论其性格或节奏都形成对比,但互相间又具有可以统一的共性,在这种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上,可以窥测海顿构思的巧妙。另外,发展部精致地将主题再行处理,使主题显得格外清新多姿,这一点也不要轻易放过。
(廖叔同:《西方音乐一千年》,三联)

F小调变奏曲,OP.83,是海顿古钢琴作品中演奏最多的一首。此曲作于1793年第二次英国旅游期间,呈现给芭芭拉·普洛耶(Barbara Ployer)小姐。普洛耶为宫中顾问官的女儿,莫扎特的学生。据说乃莫扎特病故后,海顿为安慰普洛耶而作,标题下的题献为:“为了最不幸的普洛耶夫人,约瑟夫·海顿于1793年作这首小嬉游曲,后改成简单的‘变奏的中板’”。
(林逸聪:《音乐圣经》)



转发。eMule搜索。感谢原发。


专辑曲目


1. Sonata In C Minor Hob. Xvi : 20
2. Sonata In E Flat Major Hob. Xvi : 49
3. Sonata In E Minor Hob. Xvi : 34
4. Sonata In B Minor Hob. Xvi : 32
5. Sonata In D Major Hob. Xvi : 42
6. Fantasia In Minor Hob. Xvii : 4
7. Adagio In F Major Hob. Xvii : 9
8. Sonata In C Major Hob. Xvi : 48
9. Sonata In D Major Hob. Xvi : 51
10. Sonata In C Major Hob. Xvi : 50
11. Sonata In E Flat Major Hob. Xvi : 52
12. Sonata In G Hob. Xvi : 40
13. Sonata In D Hob. Xvi : 37
14. Andante Con Variazioni In F Minor Hob. Xvii : 6


44 [Haydn] The Seasons [HMC 901829.30] Petersen, Güra, Henschel, René Jacobs,
Freiburger Barockorchestra

44.jpg (43.5 KB)
2009-11-18 09:05


Haydn: The Seasons [HMC901829.30] Petersen, Güra, Henschel, René Jacobs, Freiburger
Barock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569 MB (597.285.122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UANAT2KL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773A5191/留声机百大之四十四.rar.html
《海顿:四季》
专辑介绍:

被称为「交响曲之父」的海顿,一向以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等器乐曲作为代表,但是他的声乐作品亦为数众多,包括弥撒、经文歌、清唱剧、神剧、歌剧等。尤其是晚年的两部神剧「创世纪」与「四季」,堪称其神剧代表作。

  创作于1801年的神剧「四季」,题材取自英国诗人汤姆生(James Thornson)的叙事诗「四季」,以奥国农民和大自然的生活为背景,如此世俗的情节似乎与神剧的概念相悖,但是海顿却认为,四季轮替所呈现出来的情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皆是神的奇妙安排。因此,整出剧即借着农夫席蒙、他的女儿汉娜,以及汉娜的情人农夫鲁卡斯三人,用美妙的音乐透过大自然向神表达由衷的感激。全曲由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构成,每一个季节由管弦乐展开序奏,刻划出各个季节的情景与农民的生活作息,再以强有力的合唱结束。当中的第四部「冬」,比起前三部「春」「夏」「秋」,音乐显出较灰暗的语法与缓慢的步调,昭告着冬天的来临。一开始的序曲,以从容缓慢的小调音乐,描写冬季浓雾笼罩的情景,尔后三位主角分别述说着冬天荒凉的自然景象。音乐从小调转至大调,村民们同聚一堂在室内边工作边说笑,接着以咏叹调唱出严冬带走了幸福与希望,尔后加入的重唱与合唱,歌颂惟有道德才是人生永远的目标,祈求神的引导,最后以强而有力宣誓信仰的合唱结束全曲。

  海顿的神剧「四季」虽然没有三年前创作的「创世纪」那种高知名度,但是作曲家晚年的高超笔法,将恬静安宁的田园诗与磅礡的宗教大合唱做了最完美的融合,那种「谢天」的虔诚意味对于非基督教徒来说更是容易心领神会。这部神剧时常以模仿自然界的音响手法,像是蜜蜂振翅、夜莺啼啭、小河的絮语、暴风雨与雷鸣等等,都以朴实且具效果的手法写作。神剧「四季」虽然在形式上属于宗教题材,却完全不像宗教音乐,而是采用极为世俗的风格,以富戏剧性的音响色彩展现出来,因此这部作品可说是让一般人摆脱对神剧的严肃印象,而且透过海顿快活明丽的音乐,真是令人想要赞美神而快乐地跳起来呢(以上摘自美丽元素)
 
 
 



45 [Haydn] The Creation [DG 449 761-2] Fischer-Dieskau, Herbert von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45.jpg (38.9 KB)
2009-11-18 09:05


Haydn: The Creation [DG 449 761-2] Fischer-Dieskau, Herbert von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528 MB (554.354.533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C0VGX9KD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859A5570/留声机百大之四十五.rar.html
-《海顿 创世纪》(Haydn - The Creation)
专辑介绍:

海顿的《创世纪》与韩德尔的《弥赛亚》、孟德尔颂的《伊利亚》并 称为世界三大神剧。此剧原著者为英国诗人礼德勒,其内容以「旧约圣经之创世纪」与米尔顿的「失乐园」为基础,经过二、三年的埋头创作,在六十六岁那年完成。海顿常以音乐来描述事物,所以在此也把自然的创造物纳入音乐图画中,依照光、风、海、花、动物的顺序描写。全曲包括三部三十四曲,第一、二部由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唱出天地创造的情形,第三部是伊甸园里的亚当(男低音)与夏娃(女高音)歌咏神的功绩。其中第一部终曲的大合唱与韩德尔的「哈利路亚」合唱并驾其驱!
海顿,清唱剧《创世纪》

  清唱剧《创世纪》,1791年,海顿作为一个誉满全欧的交响乐和四重奏大师,应邀前往英国伦敦访问,正值亨德尔音乐节隆重上演清唱剧《弥赛亚》。这种以合唱为主体的音乐形式的宏伟壮丽,使海顿震惊,尤其是第二幕终场的合唱曲《哈里路亚》,那宽广深厚的感情流露,更令海顿感动得涕泪交流。海顿就此下决心要试一试自己在清唱剧方面的才能,便开始着手创作这部清唱剧。原剧脚本由莱德雷根据弥尔顿《失乐园》的第二章《创世纪》改编而成,据说本剧原是为亨德尔所作。海顿花了大约三年时间(1796-1798)写成了该剧,并于1799年举行公演,十分成功。

  全剧分为三大部分,由合唱、独唱咏叹调、重唱和器乐间奏组成。一、二部分分别叙述上帝造天、地、昼、夜、海、风、火、声,以及植物、动物等;最后,上帝又依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人类的始祖--亚当与夏娃。第三部分表现亚当与夏娃因吃了"智慧之果"而被逐出乐园的痛苦,同时以人道主义精神描述了他们因为有了知识和爱情而喜悦。"创造"的过程也被完全世俗化地处理了,以至于人们认为它"与其说是赞美创造的神,不如说是赞美创造的工匠"。这部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洋溢着光明和欢乐,海顿的器乐作品中原有的朴实无华、通顺和谐的特点得到了更加亲切感人的体现。 其中大量生动的描写段落和丰富的想象,如"日出"、"溪流"、"鸟鸣"、"野兽画像",以及序曲中许多新颖的半音和声手法,成为后来浪漫派作曲家们汲取灵感的源泉。
 
 



46 [Hildegard] A feather on the breath of God [Hyperion CDA 66039] Emily van Evera,
Emma Kirkby, Doreen Muskett

46.jpg (47.64 KB)
2009-11-18 09:05


Hildegard: A feather on the breath of God [Hyperion CDA 66039] Emily van Evera, Emma
Kirkby, Doreen Muskett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187 MB (196.274.320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Y4F6OZJS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894A1113/留声机百大之四十六.rar.html
Hildegard von Bingen 希德嘉·冯·宾根 -《上帝呼吸中的轻羽》(A Feather On The Breath Of God)Gothic Voices, Hyperion, 1981
专辑英文名: A Feather On The Breath Of God
专辑中文名: 上帝呼吸中的轻羽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Gothic Voices, Hyperion, 1981
简介




专辑介绍:

女性音乐先驱希德嘉 Hildegard von Bingen

  “我是点燃所有火花的至高无上火焰力量,我呼吸着所有前进而非早已死亡的事物……
  而我就是上帝本体的燃烧的生命:我比焚烧原野的美丽景象更美;在水里发出闪耀光亮;在星辰,月亮,太阳中灼伤光芒。”
              ——希德嘉·冯·宾根

  有谁能再死去八百年后,音乐还流传在世上,不论是被当成与格利高里圣歌一样的宗教音乐热潮拿来大卖,号称可以慰藉心灵,或是被不屑流行的英国地下异教乐团 Current 93,当作美丽神秘的预言启示吟咏,大概只有这个奇女子了吧。希德嘉·冯·宾根 (Hildegard von Bingen,1098-1179)是位杰出的女性,她不仅是女性主义的先驱者,也是最早的女性作曲家。她正式的身份是圣希德嘉,德国的女修道院长,却也是女性文学作家、画家、科学家与预言家。在十二世纪的年代,很少有女性从事创作,被喻为莱茵河女先知的希德嘉却写有许多理论作品。当女性得不到应有重视时,希德嘉则受教宗和国王的尊重。希德嘉更是位医生,她将以药草、动物和矿石为人治病的心得收录在《Causae et curae》这本医书中,也写了另一本叙述自然界历史的书《Physica》。希德嘉也深入探讨了两性间的性爱问题,在中古世纪知识普遍缺乏时,她便以今天看来相当复杂的女性观点阐释性爱过程中女性的感官欢愉等情色内容以及育儿等问题。以一禁欲的修女身分而言,她的知识泰半来自她为人接生的经验。近几年来,基于世纪末对神秘主义和神秘智能的渴求风潮,音乐学者宗教和科学史家关于这位中世纪特异女子的研究再度复苏起来。有趣的是,竟有些人将新世纪运动(New Age Movement)与希德嘉连接,只因新世纪音乐与希德嘉音乐充满飘渺灵气的内涵相类似。不过这也显得虽然历经八百多年,时空的移转并未遮掩了希德嘉的光彩。

莱茵河畔的岁月

  希德嘉出生在莱茵河西部地区的贵族家庭,从小身体虚弱的她是家中第十个孩子,从三岁开始,她就可以看到常人见布道的奇幻景象出现在眼前,并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不过她一直隐藏这能力多年。八岁时她被送给约塔修女(Jutta of St.Disibrod)作为教徒年收入十分之一的固定贡献。尽管修道生活相当清苦,仍有许多贵族女子也跟随着约塔。希德嘉在修道院中学习拉丁文,那是她日后创作的语言。但她的文法学得并不完全,她擅长以自己的直觉来运用语言,她的词汇句子架构都有着多层次的意义象征。在约塔修女死后,三十八岁的希德嘉被拥戴成为新的修道院院长。五年后在一场致命的大病痊愈后,希德嘉写下了这段文字“在我四十八岁零七个月时,天堂开启,一道明亮的使人盲目的光芒降下涌入我整个心灵中。它像火焰煽动着我的心扉,温暖却不炽热……顷刻间我了解了书籍(圣经、诗篇)的真义。”本来她只将这些幻象与约塔修女和她的秘书分享,但自此之后,希德嘉曾经对此赋予的能力感到犹豫和无力感,为此她写信给当时的主教求得祝福,而教宗也支持她将幻境写下。希德嘉因此完成她的重要著作《scivias》(Know the Way of the Lord)。她的声名也跟着传播开来。之后她在Eibingen建立了自己的新修道院,那儿她致力于音乐创作。道德剧《Ordo Virtutum》 (Play of Virtues),是关于上帝与撒旦的永恒之战。另外两本也是根据幻象所写的书:《Liber Vitae meritorum》(The Book of Life's merits),《Liber divinorum operum》(The Book of Divine Works)。书中她讲述关于大宇宙和小宇宙(即人)的关系,她认为人类是一面镜子,从中反映出了整个大宇宙世界。这也是希德嘉所信念的核心所在。她的科学观念则是承袭于古希腊的宇宙学——四大基本元素:空气、水、火、土。她依此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态,希德嘉在医学上的用字如“melancholy”忧郁一直被我们沿用至今。希德嘉是位真理的战士,她严苛地批判腐败的教会人士,并谴责她的好友支持十字军东征。当时德国君主屈服于罗马天主教的强大势力下时,希德嘉痛斥他为疯子。在晚年,她为了坚持将一位宗教改革份子葬在她的修道院墓园中而被教会褫夺教权,不过意志坚强的她最后仍获得了她应有的权利。

漂浮于上帝气息的轻羽

  希德嘉第一位生平被记载下来的女性作曲家。音乐是希德嘉最重视的艺术,音乐对她来说是她攫取自天堂的美丽和喜悦。在十二世纪时,教堂所用的音乐称为素歌(plainchant)。音乐跟随简单的单一旋律,通常一个文字音节对上愈多的音听起来便愈庄严肃穆,而希德嘉的音乐几乎是一个字对一个音。她更勇敢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音程以八度——五度——八度作跳进,音乐因此像透彻清净的泉水般活泼地流动。希德嘉特殊的作曲风格,完全来自她从幻象得到的启发,她并未受过音乐训练,虽然对教堂仪式的濒越熟悉,但她的曲风却完全有着原创力,不仅不容易记忆而且难唱。她的另一特色便是宽阔的音域,可以从两个八度音域甚至到两个半之广,加上旋律大幅地跳跃使得整个音乐鲜明的活了起来。她的音乐听起来能同时使人感到原始的触动,以及像是切割大脑神经的现代前卫音乐。后世的学者甚至称希德嘉的音乐为诗,因为在风格上她的音乐比起一首歌更像是篇艺术散文(Kunst- prosa),以象征性的语言结合诗句的紧密和音乐性,这正宛如今日的自由诗体。尽管题材多来自宗教和圣母马莉亚,希德嘉的歌词仍充满丰饶的意象和神秘美感。她的歌词与音乐一样,总是与人新鲜和源源不绝的能量的感觉,每次聆听都彷佛第一次听,还可以从中找新鲜的感受。这便是希德嘉音乐的独特前卫性,任何听的人都会对这音乐的时空背景感到迷离,而分不清作曲的年代,人们也会对她音乐的陌生感产生如对二十世纪音乐般的震撼。相对于现代音乐由数学演算而来的逻,希德嘉音乐的本质反倒是纯粹的神秘主义。

  她说过:“这些像流水变化无常的声响与寂静,有时恐怖骇人、神秘与眩目,有时候温和,然而无论如何都必须经由我的音乐如潮起潮落般的律动传达出来,我的歌必须向是为上帝所吹动的羽毛,在空中悠悠漂浮。”
————————————————————————————————————
  本张唱片中的赞美诗与继叙咏选自希德嘉的音乐与诗歌的选集《天国启示之和谐交响曲》,共有八首作品,其中五首可以说是以一种中世纪的“交响曲”(由便携式中世纪弦乐器——具有弦乐和键盘的轮擦提琴演奏的音乐)和管乐器伴奏的。唱片演唱由著名的早期音乐演出团体哥特合唱团担任,英国女高音爱玛·柯克比在“Columba Aspexit”和“O Ierusalem”两部作品中参与演唱。哥特合唱团由克里斯托弗·佩奇在1980年处理,此后稳步成为世界顶级的中世纪音乐表演团体之一,尤其是此张唱片的录制,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声誉。创立者克里斯托弗·佩奇是一位学者型的音乐家,除担任乐团指挥外,他还曾是牛津大学中古英国文学讲师,现任剑桥大学中世纪英国文学讲师,英国国家早期音乐协会和素歌与中世纪音乐协会主席。

  与希德嘉辉煌优美的音乐相匹配,这张1981年出品的唱片自问世以来一直畅销不衰,目前已是Hyperion公司销量最好的专辑,已卖出十三万张。获得《留声机》杂志唱片大奖,被称为“Hyperion公司王冠上的一颗明珠”,演录水准都极高。可以说是Hyperion公司的这张畅销唱片把九百年前的希德嘉介绍给了今天的听众。


专辑曲目


1. Columba Aspexit
2. Ave Generosa
3. O Ignis Spiritus
4. O Ierusalem
5. O Euchari
6. O Viridissima Virga
7. O Presul Vere Civitatis
8. O Ecclesia
 
 
 


47 [Honegger] Symphonien Nos 2 & 3, Stravinsky; Concerto in D [DG 447 435-2]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47.jpg (35.47 KB)
2009-11-18 09:05


Honegger: Symphonien Nos 2 & 3, Stravinsky; Concerto in D [DG 447 435-2]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35 MB (352.315.903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WPSRCIIJ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8991A9155/留声机百大之四十七.rar.html
Karajan 卡拉扬 -《奥乃格:第二和第三交响曲》(Honegger Symphony No. 2&3;Stravinsky)BPO DG Originals
专辑英文名: Honegger Symphony No. 2&3;Stravinsky
专辑中文名: 奥乃格:第二和第三交响曲
艺术家Karajan 卡拉扬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BPO DG Originals
发行时间: 1996年
地区德国
简介




专辑介绍:

奥涅格(Arthur Honegger,1892-1955),1892年生于法国勒阿弗尔。
(1)创作特点
奥涅格虽是六人团的成员,但实际上对科克托和萨蒂的思想并不那么信奉,他对他们所偏爱的诸如游乐场、马戏团和美国黑人乐队音乐也没有特别的兴趣(而科克托认为这三种音乐象生活一样养育着作曲家的)。奥涅格自始至终没有割断与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联系,他的志趣仍在于创作严肃的交响乐和室内乐。

奥涅格原籍瑞士(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回瑞士服役)。在苏黎世音乐学院学习时,他接受的是德国人的音乐教育,受巴赫、贝多芬直到瓦格纳音乐影响极深。他称巴赫为“伟大的榜样”,在作品中经常采用巴赫式的复调音乐进行。后来,他虽然又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受印象派音乐影响,但总的来说,他的音乐更带有德国特点,比较雄浑、热情,充满动力感,而较少法国音乐那种清澈、机智的情趣(《钢琴小协奏曲》,1924,是表明他具有法国倾向的极少数作品之一)。特别是把他与六人团其他成员相比,可看得更清楚。他的音乐不如米约那么开朗、明快、活泼,更不象普朗克那么清新、高雅、轻快,但比他们两人更深沉、深刻,更有激情。

奥涅格从不遵循任何美学信条,也不追求风格的纯粹。他只是把自己的感受真挚地描绘下来,如他所说;“做一个诚实的人,写诚实的作品”。他广泛采用过去和同时代的各种手法,如多调性、四度叠置的和声、不协和的对位、各种复杂的节奏等等。他从格里戈里圣咏、爵士乐、十二音体系等许多完全不同样式的音乐中吸取他所需要的养料。他说:“我的愿望和志向是创作这样一种音乐:它是广大听众能够理解的,但是,为了使音乐爱好者感兴趣,它又是尽可能摆脱陈词滥调的。”

在西方现代音乐中,很难说他属于那一派。有时,他的音乐中的不协和音响可与勋伯格的新维也纳乐派相比,但是,他没有自成体系或开创某种风格,不象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或勋伯格。在20世纪,有这样一批作曲家,他们利用现成的手法,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写了些很有价值的作品,反映了他们那个时代。在这当中,必然会对某些手法有所发展,有所丰富。这就是他们对20世纪音乐的贡献。奥涅格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2)重要作品
奥涅格创作了各种体裁的作品约200部。其中,如管弦乐曲《太平洋231号》(1923)模仿火车头从起动、奔驰到停下来的全过程,哄动一时,几乎演遍了欧美各国舞台,成了未来主义追求新时代的“运动感”和“速度感”在创作中的一个著名例证。它使用不协和和声,快速变换的节拍、节奏,但又没有放弃抒情性。

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1935),被认为是“他一生中最美丽的作品”,用了圣咏、舞曲、民歌和奥涅格自己的富有浪漫主义激情的音乐语言。在声乐部分,不仅有唱,还有说、喊、耳语、哼唱等各种现代声乐手法。为了更好地表现法国女民族英雄,作曲家说他在作品中追求的是“纯朴、直接”,而“唾弃技术的炫耀”。

《第三交响曲》(1946)很有新意。特别是第一乐章,充满了不协和的音响。这种不协和既不同于艾夫斯的(为了表现日常生活),也不同于勋伯格的(为了刻画怪诞、夸张的形象),而是更明确地体现现代生活条件下的人的心理状态。作曲家说:“我想在这部作品中,以象征表现现代人对野蛮、愚味、苦难、机械、官僚的洪潮的反抗。近几年来,这些一直冲击着我们”。

他的重要作品还有成名作《大卫王》(清唱剧,1921年)、《第二交响曲》(1941)、《第五交响曲》(1950)等。此外,他还发表了一本小册子《我是一个作曲家》(1951),记载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感触。
(钟子林编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

以下文字评介对应的唱片是收在DG 20th CENTURY CLASSICS系列里的,编号为DG 423 242-2

正如这张唱片封面的左下角字样所表明的,这是20世纪的音乐经典之一。奥乃格虽是瑞士人,却从青年时代就活跃于法国现代乐坛,与米约、普朗克等人结成著名的“六人团”,在本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很先锋的。

奥乃格写过五部交响曲。第二号本是供弦乐队演奏的,不过作者又声明演奏时可随你高兴自行添加一只小号。卡拉扬就在这次演奏中把小号加进去了,使得弦乐音色益发亮爽。《第三交响曲》的别名是“礼拜音乐”,不过首乐章听起来像是打仗一般热闹,乐队音响灿烂辉煌,戏剧冲突剧烈而富有悬念。在接下来的长笛徐徐的慢乐章里,有着真正动人的柔情蜜意。而它的交响画面也是颇具动感的,恍若我们拿目光轻拂远方逶迤起伏的层层山峦……

无论弦乐还是管乐,在这张唱片里,柏林爱乐的表现都是优异无比,令人颇觉兴奋的。如果说奥乃格这两部交响曲还算是足够伟大的。录音是DG少有的沉稳、扎实,弦乐“溢出”特多,低频磅礴成势,又不过于突兀。
(李杭育编撰《唱片经典》三联书店)

转发。eMule搜索。感谢原发。
无图有log


专辑曲目


1. Symphonie No. 2 fur Streichorchester und Trompete: 1. Molto Moderato - Allegro
2. Symphonie No. 2 fur Streichorchester und Trompete: 2. Adagio mesto
3. Symphonie No. 2 fur Streichorchester und Trompete: 3. Vivace, non troppo - Presto
4. Symphonie No. 3 (Liturgique): 1. (Dies irae). Allegro marcato
5. Symphonie No. 3 (Liturgique): 2. (De profundis clamavi). Adagio
6. Symphonie No. 3 (Liturgique): 3. (Dona nobis pacem). Andante
7. Concenrto In D fur Streichorchester: Vivace
8. Concenrto In D fur Streichorchester: Arioso. Andantino
9. Concenrto In D fur Streichorchester: Rondo. Allegro
 



48 [Janacek] Intimate Letters, Haas; String Quartet No.2 [Supraphon SU3877-2] Colin
Currie, Pavel Haas Quartet

48.jpg (26 KB)
2009-11-18 09:05


Janacek: Intimate Letters, Haas; String Quartet No.2 [Supraphon SU3877-2] Colin
Currie, Pavel Haas Quartet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75 MB (288.673.985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HYT8J98A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29049A7324/留声机百大之四十八.rar.html
Pavel.Haas Quartet 帕维尔·哈斯四重奏团 -《雅纳切克“心言”& 哈斯-第二弦乐四重奏》(Janacek.Intimate Letters”,Haas.String Quartet No.2)Supraphon
专辑英文名: Janacek.“Intimate Letters”,Haas.String Quartet No.2
专辑中文名: 雅纳切克“心言”& 哈斯-第二弦乐四重奏
古典类型: 室内乐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Supraphon
发行时间: 2006年
地区捷克
语言英语
简介


作 曲 家:雅纳切克、哈斯
演  奏:帕维尔·哈斯四重奏团
小提琴:维罗妮卡·雅鲁什科娃,玛丽·福克索娃
中提琴:帕维尔·尼克尔
大提琴:彼得·雅鲁谢克
发行公司:Supraphon
唱片编号:SU 3877-2 131
资料来源:网络


雅纳切克(1854-1928)是捷克继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作曲家。他是个大器晚成者,早期作品并不成功,直到40岁,创作了第三部歌剧《耶奴发》,才获成功,之后创作的灵感从未枯竭。他作有两首弦乐四重奏,《第二弦乐四重奏》作于1928年,逝世的前半年,是他的最后一首室内乐。此作原标题为《情书》,表现的是雅纳切克对比她小38岁的卡米拉·斯托斯洛娃的情感。

他们相识于1917年7月,那年雅纳切克63岁,卡米拉26岁,她当时已有丈夫和两个幼子,雅氏也有妻子兹登卡,可雅氏夫妻两人的关系并不融洽,因雅氏屡有外遇,且他们的孩子都很短命,尤其是雅氏宠爱的长女之死,更是对他们夫妻关系的一个重大打击,爱女之死最终激发作曲家完成了他九年未果的成名剧作《耶奴发》。雅氏一共写给卡米拉600多封情书(有说700多封),雅氏在致卡米拉的信中直陈道:“乐曲的末乐章反映着你所带给我的苦恼——然而,那毕竟是我欲望中的怕和爱”。

就在他们的感情将要修成正果之时,一场暴风雨却使他高烧不退,据说是1928年夏天,雅纳切克到森林里寻找情人的两个迷失的孩子,结果被大雨浇后着凉发烧。1928年8月雅纳切克被送进俄斯特拉发市的一间疗养院,12日,因为高烧引发成肺炎,他在卡米拉的照护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1928年9月11日,雅纳切克死后一个月,这首作品由布尔诺的莫拉维亚四重奏团首演。在雅氏逝世7年之后,卡米拉也死于癌症,年仅43岁。

帕维尔·哈斯(1899-1944)是雅纳切克的学生,20世纪上半叶一位有着突出音乐才能的捷克作曲家,只可惜英年早逝,1941年他被流放至特雷辛,于1944年死于奥斯威辛集中营。他共作有三首弦乐四重奏,帕维尔·哈斯四重奏团在另一张专辑收录了他的第一、第三弦乐四重奏与雅纳切克的第一弦乐四重奏。哈斯的第二弦乐四重奏名为“来自猴山”,是他26岁时写的,作为回忆他在捷克摩拉维亚丘陵(在布尔诺地区的绰号叫“猴山”)——一个休闲娱乐的胜地度暑假而作的带有标题音乐性质的作品,刻画了当地的自然风景。

帕维尔·哈斯四重奏团,一个以20世纪捷克重要作曲家的名字命名的年轻的合奏团,很快便跻身于顶级四重奏团之列。该团在2005年5月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比赛获奖,一个月后在意大利的雷焦艾米利亚的一个很有声望的Paolo Borciani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获得的奖赏是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地的40多场音乐会的巡回演出,包括在布鲁塞尔,维也纳,汉堡,罗马,威尼斯,洛杉矶,东京和巴黎演出。他们初次登场,选择了雅纳切克最著名且经常被录制的作品“心言”以及哈斯的第二弦乐四重奏。这首弦乐四重奏演奏时加入了一个来自爱丁堡的有国际声望的30岁的打击乐手,科林柯里,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便是这个加有打击乐的版本。

——个人整理,部分资料引自《音乐圣经》与网络

此碟荣获2006年室内乐大奖


专辑曲目

(1-4)Janacek String Quartet NO.2 "Intimate Letters"(1928)
(5-8)Pavel Haas String Quartet No.2,Op.7 "From the Monkey Moutains"(1925)
 



49 [Janacek] Kata Kabanova [Decca 421 852-2] S?derstr?m, Dvorsky, Kniplová,
Mackerras, Wiener Philharmoniker

49.jpg (16.6 KB)
2009-11-18 09:05


Janacek: Kata Kabanova [Decca 421 852-2] S?derstr?m, Dvorsky, Kniplová, Mackerras,
Wie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563 MB (590.858.908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4CEG1ZUP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0119A3589/留声机百大之四十九.rar.html
楊納傑克 歌劇「卡塔卡芭諾娃」 (2CD)

歌唱家:Elisabeth Soderstrom、Peter Dvorsky,馬克拉斯指揮維也納愛樂
Decca 421852 DH2 1989年西德版
馬克拉斯是指挥杨纳杰克的权威,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在DECCA录制过作曲家的全部歌剧,这套唱片上除歌剧《卡塔卡芭诺娃》外,另有两部键盘协奏曲,分别是capriccio for piano (left hand)and wind instruments和capriccio for piano and chamber ensemble,独奏者是crossley。
所获荣誉:企鹅唱片指南三星首选,留声机百大。
商务印刷馆版《企鹅唱片指南》介绍如下:“杨纳杰克的第六部歌剧《卡塔卡芭诺娃》,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戏剧《暴风雨》为蓝本。Soderstrom的卡芭诺娃在整个演员阵容中占据主导地位,她的演绎颇具理解力和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馬克拉斯的伴奏也富于想像力和敏锐的觉察力,扣人心弦。他与维也纳爱乐以强而有力的线条,描绘出动人的戏剧音乐。其他的独唱家都是捷克人,他们的人物刻画具有极大的权威性。但正是一流的乐队演奏和Soderstrom的动人的演唱使得这一版本这样如此的令人难忘。录音的逼真和现场感使楊納傑克这部出色的作品得到了适当的处理,并被生动地转录到激光唱盘上,同时增加两首键盘协奏曲作品作赠片,保罗.克罗利斯是一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独奏家,可与菲尔库尼什相提并论,再高的赞誉也不过分”。

留声机百大介绍:详http://www.classicaldoor.com/intro/gramophone/
 
杨纳杰克的第六部歌剧《卡塔卡芭诺娃》,描绘了一位受虐待的少妇决心偷情的故事。Soderstrom的卡芭诺娃将此角的苦恼心理与追求解放的渴望都完好的表达出来,马克拉斯与维也纳爱乐以强而有力的线条,描绘出动人的戏剧音乐。超水准的录音制作,值得歌剧迷终身珍藏。在此特别推荐“颜如花”,成绩同样杰出。
 



50 [Josquin] Missa Pange Lingua, Missa La sol fa re mi [Gimell CDGIM009] Peter
Phillips, The Tallis Scholars

50.jpg (41.49 KB)
2009-11-18 09:05


Desprez: Missa Pange Lingua, Missa La sol fa re mi [Gimell CDGIM009] Peter Phillips,
The Tallis Scholars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44 MB (255.921.674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2YEJYZSM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0171A8298/留声机百大之五十.rar.html
Josquin des Pres 若斯坎·德·普雷 -《弥撒曲》(Missa Pange lingua, Missa La sol fa re mi)Gimell (1987年《留声机》唱片大奖)
专辑英文名: Missa Pange lingua, Missa La sol fa re mi
专辑中文名: 弥撒曲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Gimell (1987年《留声机》唱片大奖)
发行时间: 1986年
简介




专辑介绍:

“音符的主人”若斯坎·德·普雷

  “音符的主人”在整个西方音乐史中,有几个时代的创作活动格外旺盛,这时音乐创作的曲线上升到显著的高峰。16世纪初便是这样一个时代。在1500年前后出现的为数极多的第一流作曲家中有一个人可算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这就是若斯坎·德·普雷。

  很少有人能像若斯坎那样在活着的时候享有如此声誉,或者对后继者具有如此深刻持久的影响。他在那个时代被赞誉为“当代最优秀的作曲家”,“音乐之父”马丁·路德说他是“音符的主人”;音符必须按他的意志行事,而其他作曲家则必须按音符的意志行事;16世纪的佛罗伦萨文人科西莫·尔托利曾写到,若斯坎在音乐上是盖世无双的,犹如米开朗基罗之于建筑、绘画与雕刻:他们二人打开了所有对这两门艺术发生兴趣并肯定会在将来得到欢乐的人的眼界。

  若斯坎约生于1440年,可能在法国与埃诺相峙而立的边境上(埃诺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博勒瓦。1459年~1472年为米兰大教堂歌手,后成为加莱亚佐·玛利亚·斯伏尔札公爵声乐团的一员。1476年公爵被刺后若斯坎转而为其弟阿斯卡尼奥·斯伏尔札红衣主教工作,直至后者于1505年去世为止。从现有的残存史料看,1486~1494年间,他不时出现在罗马的教皇圣堂;1501~1503年他显然是在法国,有可能是供职于路易十二宫廷。1503年应聘担任费拉拉宫廷教堂乐正,所得薪俸是该堂有史以来最高的,但次年即离开意大利而赴法国,这也许是为了逃避后来夺去了奥布雷赫特生命的那场大瘟疫。从1504年起,直至1521年去世为止,若斯坎寓居于故乡埃斯考河畔的的贡德,任圣母院院长。他的作品收于16世纪印刷出版的许多曲集中,也见之于当时许多手抄本中,共计弥撒曲3卷(约18首),经文歌100余首,及70首尚松和其他世俗声乐作品。

  若斯坎的早期作品属于对位风格,当时老一辈的音乐家一直专心于解决对位法的技术问题,这些问题适应了正在衰落的中世纪的知识风气。然而随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传遍欧洲,若斯坎的创作也发生转向,他能够使从奥克吉姆那里继承来的精巧对位法用于更高的目的——情感表现。如果说若斯坎事业的前几年是在获取完善的卡农技巧中度过的,那么以后他发展了一种自由的、连续不断的主题模仿手法,使乐思作富有想象力的发展。他的音乐情感丰富,旋律安静优美,和声有表现力。他的音乐的明晰结构及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的精神。

  若斯坎的复调圣乐对16世纪音乐影响甚大,虽然他的作品很少能确定其创作时间,但他的音乐显然是既包含传统又包含时代的因素。他是一位比任何人都更明显地处于中世纪和现代世界交接处的作曲家。可以估计得到,他的创作的保守特征在弥撒曲中最为明显。这些弥撒曲大多以一个世俗曲调为定旋律,作曲者在其中大肆发挥炫技的妙笔。在弥撒曲《各音级上的〈武装的人〉》中,若斯坎将这首家喻户晓的15世纪曲调依次移调到六声调的各个音级上。在《慈悲经》中它始于C音,在《荣耀经》中始于D音,依次类推。这首弥撒曲也采用了大量卡农的手法。

  若斯坎的弥撒曲显示出16世纪通用的许多技巧和手法。弥撒曲《费拉拉的赫尔克里斯》的主题提供了一个“由一个词或一句子中的元音组成主题”的例子,亦即让每一元音表示六声音阶中一个响应的音节。

  若斯坎的弥撒曲《不幸向我袭来》则例示出一种在16世纪晚期更为常用的程序。它取材于奥克冈的一首尚松,但不只是把尚松的一个声部,而是所有声部都付之自由幻想和任意扩展。如果一首弥撒曲从早已存在的尚松、弥撒曲或经文歌中借用的不只是一个声部,而是好几个——包括特征性的动机、赋格的陈述和答句,甚至包括它的结构及其音乐实质,那么它就是一首模仿弥撒曲。

  在模仿弥撒曲中,借用的程度可以大相径庭;更重要的是,处理所借用的素材的独创性也可以是天差地远的。若斯坎等16世纪的作曲家会在弥撒曲的庄严词句中搀杂一些世俗曲调,从他们的观点看,世俗曲调的好处在于它们提供了组织长的复调进行的框架,这样它们的音乐轮廓要比素歌的更为显著,和声蕴涵也更为明确。同时,引用世俗曲调的弥撒不与某一特定的常规弥撒由任何联系,也不和教会年历中的某一节期有关,因而就使弥撒曲更适合于普遍应用。

  此外,若斯坎作品中经文歌的高比例也值得注意。当时,弥撒曲被公认为作曲家表现熟练技巧的传统工具,但由于相对固定的程式,能够提供进行实验的幅度不大。经文歌就自由了一些,它可以采用范围极广的歌词,相对地说是人们所不熟悉的,因而为词曲关系提供了一些新的有趣的可能性。在若斯坎等16世纪的作曲家手中,经文歌成为圣乐创作中极吸引人的形式。

  若斯坎还创作有一些效果非常迷人的小歌曲,如被称为“胡闹歌曲”的《胆小鬼》,它显示出意大利流行歌曲对若斯坎的影响。这些扎根于民间舞曲节奏的风格使若斯坎脱离了中世纪后期音乐的波浪式的旋律线,在歌曲中,这位卡农手法的大师非常轻松自如地运用他的知识,声部之间也作了大量模仿,但绝没有影响歌曲的风味和快乐情绪。Gimell出品的本张唱片收录的若斯坎的弥撒曲,其中富有创意的《拉、索、发、来、米弥撒》是第一次录音,不容错失。演绎此曲的泰利斯学者合唱团和指挥菲力普与Gimell这个唱片品牌关系密切。实际上,Gimell就是由合唱团指挥菲力普和制作人史蒂夫·斯密特于1981年创立的。创立之后,该公司不仅把录音曲目定位在早期音乐,更精确地说,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之上,因此对演绎若斯坎的作品非常拿手。Gimell至今索发行的三、四十张唱片,清一色出自菲力普和泰利斯学者合唱团的演唱,这等于是他们专属的唱片公司。泰利斯学者合唱团以严谨的研究建立起口碑,加上Gimell的优质录音,使他们的唱片频频获奖。从1996年8月起,Gimell已正式由飞利浦音乐集团并购。

  这套唱片中的一些演唱是从所有录音中挑选出的最出色的诠释,其中《马其顿语弥撒“张口吧!”》曾被评为《留声机》杂志1987年度唱片大奖。泰利斯学者合唱团演唱的声音混合得非常完美,每个线条都稳固、清晰,并且优美地溶入整个声音的背景中。他们的很多录音是在牛津默顿学院教堂录制的,具有一流水准,是若斯坎《弥撒曲》中最好的。

  若斯坎为音乐艺术带来的新的想象力,他的时代已经给予了他正当的评价。虽然他被人们遗忘了几个世纪,但在以上那些优秀音乐家的努力下,我们的时代恢复了他应有的地位,他是音乐大师中的一个。

塔利斯学者唱团

  塔利斯学者唱团是由他们的指挥彼得·菲利普斯于1973年创立。经由无数的录音和音乐会演出,他们已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的代言人。他们对这个时期作品的深刻诠释以及广泛的曲目已吸引了全世界无数的听众。彼得·菲利普斯及合唱团已创造出他们认为最适合文艺复兴时期曲目的精纯及干净的音色,而使听众能清楚的听到音乐的每一个线条及细节。而就是这种美丽的音色使得塔利斯学者合唱团闻名于世。

  塔利斯学者合唱团每年大约有80场在教堂、音乐厅等不同场地的演出。在美国他们被喻为“无伴奏合唱的超级巨星”,每年至少有两次巡回演出;同时每一年半就会到远东地区巡回演出。在1994年4月塔利斯学者合唱团很荣幸的在梵蒂岗著名的西斯汀礼拜堂(Sistine Chapel)为米开郎基罗大壁画修复工程进行至最后阶段作纪念性的演出。他们曾到澳洲四次,于雪梨歌剧院及全澳各地巡回演出。1998应名指挥阿巴多的邀请在意大利Ferrara演出;并在伦敦国家画廊举行了一场独特的25周年纪念音乐会,首演John Tavener为该团谱写的作品并由知名流行歌手史汀(Sting)担任旁白,晚会的致词来宾由David Attenborough担任。1998年12月5日他们在纽约举行了他们的第一千场音乐会。1999/2000年乐季他们将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美国及日本,和英国最重要的演出场地如交响乐厅、Bridgewater厅、Wigmore厅和伦敦的南岸艺术中心。

  塔利斯学者合唱团的名声与Gimell唱片公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公司是由彼得·菲利普斯和斯蒂夫·史密斯在1981年专为塔利斯学者合唱团录音而创立。而在1996年与宝丽金集团(Polygram)结盟之后,Gimell唱片公司不仅能能录制知名的作曲家如柏得(Byrd)、塔利斯(Tallis)、帕勒斯特利纳(Palestrina)和维多利亚(Victoria)的作品,更可将较鲜为人知的作曲家如Clemens non Papa、Frei Manuel Cardoso和衣札克(Heinrich Isaac)的作品介绍给大众。在1994年2月彼得·菲利普斯和塔利斯学者合唱团在罗马圣母大教堂演出帕勒斯特利纳逝世400周年纪念音乐会,而这个教堂就是帕勒斯特利纳童年在此作诗班歌手且日后成为教堂乐长的同一地点。这场演出实况已被Gimell录制成影片及CD发行。

  塔利斯学者合唱团的唱片在世界各地屡获大奖。在1987年他们演唱的Josquin作品专辑获得留声机杂志的年度最佳唱片大奖,这是历年来第一次由早期音乐唱片夺得此一大奖。1989年法国的DIAPASON杂志颁发了两项大奖给一张演唱Lassus和Josquin的作品专辑;演唱帕勒斯特利纳的作品专辑获得1991年留声机杂志的最佳早期音乐奖;1994年录制Cipriano de Rore 和 Josquin des Pres的作品专辑再度获得留声机杂志的最佳早期音乐奖,而这张唱片同时在一项古典音乐电台与留声机杂志共同举办的比赛中,被电台听众票选为最佳唱片。这些荣誉都是由于塔利斯学者合唱团持续维持的超高水平表现、和他们为西方古典音乐最伟大曲目之一——文艺复兴时期合唱音乐的执着奉献而得来的。

指挥:彼得·菲利普斯

  彼得·菲利普斯致力于钻研及演出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已经享有非凡的名声且令人印象深刻。他在1972年获得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跟随David Wulstan和Denis Arnold学习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同时有机会指挥一些小规模合唱团,已开始尝试演出一些罕见的曲目。除了指挥塔利斯学者合唱团之外,彼得·菲利普斯多年来定期为观察者日报写音乐专栏文章(同时也写板球专栏)。1995年他成为《音乐时报》——欧洲发行最久的定期音乐刊物的顾问编辑。他的第一本书《1549~1649的英国宗教音乐》,一本独特、如百科辞典般记述着自宗教改革至大英国协时代的黄金时期中,以英语歌词写作宗教音乐的书,已经由Gimell公司出版。

  他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兴趣自音乐衍生到美术,目前正在写作一本探讨该时期文化背景的书。他持续的与塔利斯学者合唱团在世界各地演出。1997年他在日本东京的合唱比赛担任评审,也在意大利和美国与一些专精于复音音乐的团体一起演出。许多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已经转播过彼得菲利普斯的演出。除了和塔利斯学者合唱团的演出(包含1988年逍遥音乐节、Aldeburgh音乐节、巴斯音乐节和Cheltenham音乐节),他在英国第三电台的“每周音乐”、BBC的全球广播、第四电台的“万花筒”、“今日”节目,和在欧洲、加拿大和北美洲电台都频频出现。1990年彼得·菲利普斯、塔利斯学者合唱团和Gimell唱片公司成为一部南岸艺术中心电视纪录片的主题,观众在观赏同时也展开了一场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之旅。

  彼得·菲利普斯同时担任Oakham国际夏季学校的总监,为珍惜及维护英国合唱传统及追求无伴奏合唱的极致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合唱课程。


专辑曲目


1. Anonymous: Pange Lingua
 Josquin Des prez: Missa "Pange Lingua", for 4 parts
2. Kyrie
3. Gloria
4. Credo
5. Sanctus & Benedictus
6. Agnus Dei I, II & III
 Josquin Des prez: Missa "La Sol Fa Re Mi", for 4 parts
7. Kyrie
8. Gloria
9. Credo
10. Sanctus & Benedictus
11. Agnus Dei I, II & III
 
 
 
 
 
51 [Ligeti] Concertos for Cello, Violin & Piano [DG 439 808-2] Queyras, Pierre Boulez,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51.jpg (35.9 KB)
2009-11-20 07:54


Ligeti: Concertos for Cello, Violin & Piano [DG 439 808-2] Queyras, Boulez,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49 MB (262.112.004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U39D7W1B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1203A5506/留声机百大之五十一.rar.html
Pierre Boulez -《里盖蒂三首协奏曲》(Ligeti Concertos)Aimard,Queyras,Gawriloff EIC DG
专辑英文名: Ligeti Concertos
专辑中文名: 里盖蒂三首协奏曲
艺术家Pierre Boulez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Aimard,Queyras,Gawriloff EIC DG
发行时间: 1994年
地区匈牙利
简介




专辑介绍:

里 盖 蒂 (Ligeti,Gyorgy)
匈牙利作曲家。1923午6月26日生于持兰西瓦尼亚的迪乔圣马丁。1945-1948年在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向菲伦茨·法卡斯(Ferenc Farkas)和桑多尔·维列斯(Sandov Veress)学习,从1950年起在那里先后任过和声、对位和音乐分析教师。1956年以后移居维也纳。1957—1958年期间曾在科隆电子实验室工作。1959年开始在达姆施塔特暑期音乐讲习取授课。从1961年起一直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学院任教。
他是自巴托克以来最重要的匈牙利作曲家。《大气层》(Atmospheres,1961)发展了音块作曲手法,标志着新音乐在技术上和美学上的一个转折点,确立了里盖蒂作为欧洲先锋派音乐主要作曲家的地位。他的一些创作思想在《幻象》(Apparitions,1958-1959)中已初见端倪,随即在他对序列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的批评性研究中得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序列主义必将导致清晰的音程与节奏的消失,这个结论使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放弃对个别可感音程和节奏的关注,专心于音本身的色彩和深度的探索,注重它的外部音量和内部织体的创造,注重音块与音色的变换。60年代中叶以来,里盖蒂的作品显示出越来越强烈的与众不同的倾向,特别是在和声方面,他尝试用微分音来使音高的层次变化和色彩的明暗更精细。60年后期,他的音
乐织体变得清澈透明,从作品中往往可以清晰地体察到旋律和节奏的型态。
(文/刘红柱 摘自罗忠镕、杨通八编《现代音乐欣赏辞典》)

专辑曲目


1.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1. Vivace molto ritmico e preciso - attaca subito:
2.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2. Lento e deserto
3.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3. Vivace cantabile
4.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4. Allegro risoluto, molto ritmico - attacca subito:
5.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5. Presto luminoso: fluido, costante, sempre molto ritmico
6. Concerto for Violoncello and Orchestra: 1. Dotted Quarter=40 - attaca
7. Concerto for Violoncello and Orchestra: 2. (Lo stesso tempo) Dotted Quarter=40
8.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1. Praeludium: Vivacissimo luminoso - attaca:
9.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2. Aria, Hoquetus, Choral: Andante con moto - attacca:
10.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3. Intermezzo: Presto fluido
11.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4. Passacaglia: Lento intenso
12.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5. Appassionato: Agitato molto
 



52 [Liszt] Piano Concertos,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Philips 464 710-2] Kondrashin, Richter,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52.jpg (29.49 KB)
2009-11-20 07:54


Liszt: Piano Concertos,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Philips 464 710-2] Kondrashin, Richter, LSO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32 MB (348.865.964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D4TOAXAD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1219A4933/留声机百大之五十二.rar.html
Richter,Kondrashin -《李斯特:钢琴协奏曲和贝多芬:第101920钢琴奏鸣曲》
演奏:Sviatoslav Richter 斯维亚托斯拉夫·里赫特
乐团: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伦敦交响乐团
指挥: Kiril Kondrashin 基里尔·康德拉辛
李斯特的钢琴协奏曲以此版马首是瞻。里赫特独特力度与情感的浪漫方式,非常适合演奏李斯特的乐曲。而里赫特和乐团的数次合作形成了良好的默契。康德拉辛指挥下的管弦乐井然有序,使钢琴和乐团对同一旋律进行演奏时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状态。
此曲完成于1849年6月,于1853年做了修改,总谱出版于1857年。1855年2月17日在魏玛大公府的大厅首演时李斯特亲自担任协奏。
这部协奏曲没有按照传统分成3个乐章,而是把几个乐章中的要素结合一个连续的整体。
第一钢协:
第一乐章,由整个弦乐组开始,以果断的八度奏出主题。这不仅是第一乐章的正主题,而且还可以看做是整部协奏曲的动机音型。
第二乐章,第一乐章刚刚沉寂下来,夜曲性质的慢乐章便由加了弱音器的弦乐器开始奏出。
第三乐章,整个诙谐曲乐章中比比皆是的那个纤巧的三角节奏,一度为这部协奏曲赢得了“三角协奏曲”这一嘲笑性的名称。
第四乐章,慢乐章的旋律转化为一个豪壮的进行曲性质的主题。它不断发展,越来越显得灿烂光辉。最后,协奏曲的动机音型式主题重现结束全曲。
《A大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在1875年写成并首演。这首作品是交响音乐会常演曲目,但不及第一钢琴协奏曲那样流行。
《第二钢琴协奏去》也是单乐章的,乐曲中同样可以分辩出性状不同的段落,只是不如《第一钢琴协奏曲》那样泾渭分明。它的结构可以套入奏鸣曲形式。乐曲的呈示部共有4个主题,每一主题在呈示之后都各有一长段发展。
乐曲直接从第一主题开始,由木管乐器用慢速度奏出。它是抒情的形象,抑制难忍的悲伤,藏匿内在的热情。
呈示部的第二主题像狂风呼啸般在钢琴低音区呈现。这是一支严峻、庄重的英雄进行曲,主题在钢琴上多次反复,在乐队越刮越烈的狂风伴随下,显得越来越激昂,紧张。
第三主题是陈述式的。其中非常冲动的迭句同诙谐性舞蹈互相交替,个别动机紧张发展,后来还结合进一些富于疑问的音调,最后用钢琴喧嚣的和弦转入下一个主题。
第四主题由小号和法国号奏出。它的发展甚为紧张,钢琴与乐队最后在个别动机上的对答,结束了全部主题的呈示。

斯维亚托斯拉夫·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 1915-1997)。里赫特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具有德国血统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钢琴家及钢琴教师,母亲也是业余音乐家。少年李赫特跟其父亲学钢琴。后来全家移居奥德萨(Odessa),里赫特进入奥德萨音乐学院学习。他很早就热爱指挥艺术,15岁就成为奥得萨歌剧及芭蕾舞剧院的指挥,但他只干了4年。他的首个钢琴演奏会在19岁时举行,这时他的演奏才能才被重视。
  22岁到莫斯科跟俄罗斯著名钢琴教育家涅高兹(Heinrich Neuhaus)学习。涅高兹发觉这位一点即通的高足,在技术上已帮不上忙,只在开拓他的艺术思维给予启发,并介绍他认识普罗科菲耶夫,1940年秋天里赫特负责下半场普罗科菲耶夫的曲目,先弹奏三首小品,然后是第六号奏鸣曲。演奏结束后,虽对自己的诠释不满意,可是听众都是音乐家,却毫无保留的喝采。普罗科菲耶夫特地横过大厅,嘴上挂著难得的笑容,对里赫特说:“或许这年轻音乐家可以弹奏我的第五号协奏曲,这首曲子一直遭遇挫败,到处得不到成功,如果有兴趣,或许会喜欢”。
  1941年2月里赫特带著第五号协奏曲乐谱回到奥德萨。一个月后,由作曲者亲自指挥全场音乐会。结果第五号协奏曲十分成功,以他的天才居然在莫斯科音乐院混了七年到1944年才以优秀成绩毕业;1945年参加全苏联钢琴比赛获得首奖,评审委员中包括肖斯塔科维奇及小李赫特一岁的学长吉列尔斯。
  1954年到布拉格之春的音乐节演出,弹奏李斯特作品,被评为现代李斯特。1955年获得俄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60年 5月首度到欧美表演,第一站芬兰就引起震撼;10月15日在美国芝加哥演出布拉姆斯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将听众带入幻想与现实的两极世界中。从此他才真正的被肯定为了不起的大演奏家,展开世界各地旅行演奏并作现场录音,传播到世界各地。

基列尔·康德拉辛Kiril Kondrashin(1914-1981),苏联著名指挥家。1914年3月6日生于莫斯科一个音乐家庭.22岁毕业后被任命为列宁格勒小歌剧院指挥,在其5年期间,指挥了不少古典、当代歌剧与舞剧,其中有《蝴蝶夫人》、《西部女郎》等。29岁被调往莫斯科大剧院任常任指挥,指导许多歌剧新制作。从1955年(41岁)起,康德拉申从歌剧指挥转为专事交响乐指挥,兼任苏联国家交响乐团指挥。1958年起成为莫斯科爱乐乐团艺术指导,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干到了1975年。这期间,这个1951年由萨穆苏德创建的年轻的交响乐团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了享誉世界的一流乐团。此后康德拉申离开苏联并在荷兰去世。康德拉申与肖斯塔科维奇关系密切,首演了他的多部作品,尤其是那些饱受争议的作品,例如,1961年12月30日首演了《第四交响曲》,1962年12月18日首演了《第十三交响曲》。另外,他还在作品完成30年后首演了普罗科菲耶夫的《纪念十月革命二十周年康塔塔》。

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英国音乐表演团体。创建于1904年。多数是由H.伍德率领的皇后大厅管弦乐团分裂出来的团员们重新组成,许多是伦敦的一流演奏家,与英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和伦敦爱乐乐团三足鼎立,是英国最著名的交响乐团。首任指挥里希特一直担任至1911年。1912年在 A.尼基什的率领下到美国巡回演出,埃尔加曾任指挥。以后相继由A.科茨、哈蒂、T.比彻姆、J.克里普斯、P.蒙特、I.克采茨、A.普列文等担任。从1979年起,C.阿巴多担任首席指挥。该团演奏风格多样,包括了古典、浪漫及现代作曲家的各类作品。
  这是由于亨利·J·伍德所统率的女王音乐厅管弦乐团在1904年分裂后,另外组成的乐团。首任指挥就是有名的李希特,他一直担任到1911年。次年由尼基什接棒,他也是显赫人物。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改由柯兹就任首席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团员都从军,更因会场的女王音乐厅被烧毁,演奏活动被迫停止。
  大战后,1950年起,由克利普斯担任首席指挥,再度开始音乐活动。5年后由柯林兹引接,1961年起蒙都成为首席,由于这位大师的功劳,这支乐团显示飞跃进步。1964年蒙都去世后,由维斯和克尔特斯这两位年轻指挥家以双头制维持演奏活动,但次年却正式任命克尔特斯为首席指挥。
  之后由于跟乐团方面意见对立,克尔特斯在1968年辞去后,改由普烈文接任首席指挥。此后10年间,乐团与指挥之间一直保持蜜月般的状况。可是1979年起,则改由意大利俊秀阿巴多接棒。夏伊则从1980年开始,担任这支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此外,这支乐团从1977年起。聘德国长老级指挥家约夫姆为“桂冠指挥”,接着又赠给老大师伯姆“名誉指挥”的头衔。现任指挥:托玛斯。
  由此看来,伦敦交响乐团是伦敦五大乐团中,拥有最豪华指挥阵容的一个,难怪受世人注目,这也是万能型的演奏团体,对指挥家的反应要求非常敏锐。
进口CD:李斯特钢琴协奏曲(464 710-2)

内容介绍

《李斯特钢琴协奏曲》这张唱片收录贝多芬:第10、19、20钢琴奏鸣曲,李斯特第一、二钢琴协奏曲,里赫特演奏,康德拉辛指挥伦敦交响乐团。企鹅三星带花经典名盘!这张录音在音响上表现出最佳的宽度和厚度,成为兼具音乐诠释性和音响性的名演。从当年苏联钢琴家里赫特和指挥家康德拉辛录下这张唱片至今,无论录音效果和演奏水平都找不到超越者。

FRANZ LISZT 1811-1886
01-04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flat major
05-08 Piano Comcerto No.2 in A major
Sviatoslav Richter piano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KIRILL KONORASHIN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09-11 pIANO Sonata No.10 in G major,op.14 no.2 sol majeur·G-Dur
12-13 Piano Sonata No.19in G minor,op.49 no.2 sol mineur·g-Moll
14-15 Piano Sonata No.20 in G major,op.49 no.2 sol majeur·G-Dur
SVIATOSLAV RICHTER piano



53 [Mahler] Symphony No.5 [EMI 5 66962-2] Sir John Barbirolli,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53.jpg (34.03 KB)
2009-11-20 07:54


Mahler: Symphony No.5 [EMI 5 66962-2] Sir John Barbirolli,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33 MB (349.594.801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XARG09N3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1239A3409/留声机百大之五十三.rar.html
《马勒:第五号交响曲》
巴毕罗里指挥新爱乐管弦乐团
如果要选出EMI百年历史里的十张经典录音,这张马勒第五肯定名列其中。对听惯伯恩斯坦极为情绪化演出的人而言,或许巴毕罗里是稍嫌理性了点,但是就是这样的手法,发掘出马勒音符底下的灵魂,并将之转化为音乐。这与布列兹的冷峻是截然不同的。除了这张之外,第九号的表现也不逊于这张第五。
研究马勒的学者Neville Cardus形容作曲家在创作每一部新作品时就好像“蜕了一层皮一样”,另一位马勒专家Deryck Cooke在看到这句话时就写下了这样的批注:“马勒的每一首交响曲都能引领我们走进崭新的天地,有时甚至在同一首交响曲的不同乐章中也能表现出气象万千来。每每他总是充满热情、甚至是不顾一切地将作品同某种特定的氛围紧紧联系在一起,且不论这种方式对作品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至少每次给人的感觉都是唯一的。倏忽间场景转换,自又是另外一番风景了。”

马勒的这种创造力在第五交响曲和接下来的第六、第七交响曲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少年魔角”那个时代的眼界和梦想为马勒提供了一个尽情施展的场所和一片辽阔的天地。带着初恋的美好和对世间事物虔诚的质疑,马勒留下了他的前四首交响曲。从第五交响曲开始的三首交响曲都是纯器乐作品,这些中期的作品昭示出作曲家面对现实生活的决心。没有更多的童话仙境,没有更多的神学宗教,没有更多的死板程式,没有更多的人声,也没有更多的诗情画意;结构更加紧凑、和谐、清晰,带有实验性的理念让作品毫不妥协且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哪个艺术家的创作生涯是有明显分水岭作为划分标志的,这部作品仍然保留了他从前的一些痕迹。三部交响曲中的两部都用到了“少年魔角”的旋律,不同的是曲调之间的上下文已今非昔比。歌曲在这些作品中的影响力很有可能都来自于马勒对同时代诗人弗里德利希·吕克特诗作的巧妙运用。因此可以这样说,从第五交响曲开始,马勒真正成长了。他抛弃了一些孩子气的东西,并开始用一种更加深邃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第五交响曲是马勒的人格分裂在音乐上的表现。悲惨和欢快、沮丧和癫狂、痛苦和欢愉、绝望和希望,所有的对立都并存于他的音乐中。这些全然对立的特性由一个三重结构把持,描绘出一条看似普通其实决不平坦的道路。路的起点是绝望,而终点则通向终极意义上的快乐。头两个乐章组成了第一部分,最后两个乐章是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只有单独的一个第三乐章,庞大的谐謔曲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相悖的力量不断打着照面,渐变而不是断然地(下决心需要一个等待的过程)勾勒出一个世俗眼光中懂得人情世故的马勒。因此第三乐章/第二部分就好比是一个旋转轮的中心,组成第一、第二部分的其余四个乐章则是轮子的外圈。轮子不停旋转,飞射出整部交响曲中马勒用到的对立元素,在任何一个部分中都能辨别出迥异的音乐理念。

第一乐章是一首激烈的葬礼进行曲,痛苦和烦恼在哀歌的伴随下匪夷所思地爆发出来。第二乐章中不断穿插着全然的绝望、焦躁气氛中凸现的天堂和眼看绝望就要胜利前出现的坚定,激烈和亢奋是这个乐章的代名词。第四乐章是一首充满怀旧色彩的无词歌,弦乐和竖琴向你娓娓倾诉。第五乐章喜气洋洋的回旋曲用近代的创作手法写就,曾在第二乐章中出现过的天堂美景在这里重新登场,将这部毫无内在逻辑联系的作品密合在一起,并最终拉下了整部作品的帷幕。位于中心的是带有少许舞蹈片断的第三乐章,浪漫的圆号独奏和一股温和的力量贯穿始终。对于指挥家来说,马勒的这部第五交响曲的确是难度最高的:他必须用一致的手法来对待这样一部不一致的作品;而且只有在每一个层面上让听众感受到这部作品的所有侧面,才能真正说得上是演绎。

第四乐章是为弦乐和竖琴而作的稍慢板,这段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是马勒最着名的篇章,我们经常可以在电台和那些唱片公司市场部乐于出版的精选合辑中听到它。通常人们都是通过聆听这个乐章知道了古斯塔夫·马勒这样一位作曲家的。1971年电影大师卢契诺·维斯康提动用该乐章作为电影《魂断威尼斯》中的配乐,此举进一步增加了它的流行程度。毫无疑问这是一段精彩绝伦的音乐,所受到的赞誉也是实至名归。但是这些盛赞已经影响到对它的诠释了,我和其他很多人都感到大多数指挥家倾向于用更慢的速度来演绎它,其实这并不是作曲家的本意。事实上有强烈的迹象暗示出马勒的意思是大约花上七到八分钟来演奏这个乐章,虽然指挥家会不由自主的用上十二、十三甚至是十四多分钟。而且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作曲家的意图好像是要我们抛开乐曲中精致巧妙、颇具魅力的部分,为更宏伟的音乐构思作出让步。我们现在拥有很多与作曲家身处同时代的人的评论,包括马勒的亲传弟子瓦尔特和门格尔伯格带有标本性质的录音资料,这些都是鲜活的评述。即便不考虑这些证据,就像Donald Mitchell所说的那样,这也是在人声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演唱的歌,而且是一首吕克特式的“无词歌”,我们对这一点抱有强烈的信念。将任何东西都扯成两倍长的演绎当然超出了这个范围。这里我要多说一句。在第五乐章中马勒再次用到稍慢板乐章中的主题,这和在第二乐章中反复第一乐章的主题如出一辙。我认为在第五乐章中出现的稍慢板乐章主题的再现,其效果要比我们在第四乐章中第一次听到时要好。因为在第五乐章中,它本身主题的重奏是比较快的,接着就出现了在节拍上和它更为相近的稍慢板,这加强了马勒心中欲图创造的“点”,也使得两个乐章能够得到充分的衔接。当然,一个慢的稍慢板是不能达到这种和谐效果的。Mitchell也说:“‘错误的’节拍和正确的指挥在机缘巧合时也是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的,但是旁观者未必信服……”而这个事实已经牢牢地印在我心中了,我依然相信这个稍慢板的速度问题肯定是存在的,而且在衡量这首第五交响曲的不同演绎时一定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专辑曲目

1.Trauermarsch. In gemessenem Schritt. Streng. Wie ein Kondukt
2. Stuermisch bewegt, mit groesster Vehemenz
3. Scherzo. Kraeftig, nicht zu schnell
4. Adagietto. Sehr langsam
5. Rondo-Finale. Allegro - Allegro giocoso. Frisch
 



54 [Mahler] Symphony No.6, Rückertlider, Kindertotenlieder [DG 457 716-2] Ludwig,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54.jpg (23.87 KB)
2009-11-20 07:54


Mahler: Symphony No.6, Rückertlider, Kindertotenlieder [DG 457 716-2] Ludwig,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569 MB (597.646.313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4UGRZB6E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1332A5048/留声机百大之五十四.rar.html
《马勒:第6交响曲,亡儿之歌》
Mahler 马勒 -《第6交响曲"悲剧"(Symphony No. 6 in A minor 'Tragic')Karajan, BPO, DG, 1975
专辑英文名: Symphony No. 6 in A minor 'Tragic'
专辑中文名: 第6交响曲"悲剧"
艺术家Mahler 马勒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Karajan, BPO, DG, 1975
发行时间: 1976年
地区德国
语言英语,德语
简介




专辑介绍:

赫伯特·冯·卡拉扬

  赫伯特·冯·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伟大的奥地利指挥家。自幼学钢琴,曾进维也纳音乐学校和萨尔兹堡的莫扎特音乐学院学习。他的指挥生涯先从小城乌尔姆开始,1938年被聘为柏林歌剧院的指挥,1947年任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维也纳乐友协会管弦乐队指挥,1949年起兼任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常任指挥,1950年兼任伦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1955年起任柏林爱乐乐团的终身常任指挥,1956年任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的音乐总指导。他是现代最着名的指挥家之一,人们称他为“欧洲音乐的总指导”。他也是拜罗伊特、萨尔兹堡音乐节的主要人物。1967年开始主办他个人的音乐节——复活节音乐周。

  卡拉扬有惊人的指挥技巧,与乐队的配合如水乳交融般天衣无缝,通过热情洋溢、奔放豪迈的演奏,将音乐准确而强有力地传达给听众。他擅长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精雕细刻、巧妙布局,甚至适度夸张,而这一切都围绕着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而进行。卡拉扬一生共指挥录制了650多种唱片,仅录制贝多芬全部交响曲的唱片,就有7000多万张。他在晚年时期达到了他指挥艺术的最高峰。
专辑曲目


Disc: 1
1. Symphonie No. 6 In A Minor: Allegro energico, ma non troppo. Heftig, aber marking
2. Symphonie No. 6 In A Minor: Scherzo. Wuchtig
3. Symphonie No. 6 In A Minor: Andante moderato
Disc: 2
1. Finale. Allegro moderato - Allegro energico
2. Kindertotenlieder: Nun will die Sonn' so hell aufgehn
3. Kindertotenlieder: Nun seh'ich wohl, warum so dunkle Flammen
4. Kindertotenlieder: Wenn dein Mutterlein
5. Kindertotenlieder: Oft denk'ick, sie sind nur ausgegangen
6. Kindertotenlieder: In diesem Wetter, in diesem Braus
7. Funf Lieder: 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
8. Funf Lieder: Liebst du um Schonheit
9. Funf Lieder: Blicke mir nicht in die Lieder
10. Funf Lieder: Ich atmet'einen linden Duft
11. Funf Lieder: Um Mitternacht
 
 
 


55 [Mahler] Symphony No.9 [DG 439 024-2] Herbert von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55.jpg (36.87 KB)
2009-11-20 07:54


Mahler: Symphony No.9 [DG 439 024-2] Herbert von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349 MB (366.141.672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HBGJP67H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1357A7558/留声机百大之五十五.rar.html
Mahler 马勒 -《第九交响曲》(Symphony No.9)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卡拉扬, 柏林爱乐
专辑英文名: Symphony No.9
专辑中文名: 第九交响曲
艺术家Mahler 马勒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卡拉扬, 柏林爱乐
简介




专辑简介:

关于卡拉扬的笔记
  
  最近在地铁上读完了《卡拉扬访谈录》,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一次印刷,22元。卡拉扬的朋友,理查德·奥斯本为牛津大学出版社采写了该访谈录。我得说,书不错,访谈的内容广泛,从历史到指挥艺术、录音室、作曲家……
  关于卡拉扬,我印象最深的是《爱乐》第一期,十年前,在绍兴路一个三联门市部购得,当时很稀奇有这样的杂志,居然还有那样一批人在那里投入地谈论卡拉扬。现在才明白自己的稀奇感受从何而来,因为那是一本小圈子的同人刊物。这种专门针对小圈子兴趣的同人刊物已经凋零了半个世纪了。
  前辈们早谈过争论过很多关于卡拉扬的话题,我这里的笔记想来也大多属于冷饭,想想没准对于其他后来的乐友或者仍有启发。培根说聪明的读书人要找人代读,意思是有些书不值得精读,可以让别人读完了谈心得,等于自己事半功倍。而我就是那个“代读人”。代读人有时也笔头发痒,冒出来点评几句,混迹其中,明眼人应当辨得出来。东方出版社延请的译者不通音律,音乐类的外语文献读得也少,虽然书不难翻,但仍有众多可以一眼看穿的错误,明晃晃挂在书页上,瞅着实在难受。没闲心的乐友大可省去麻烦,直接读这份笔记即可。
  
纳粹
  
  说起卡拉扬,最大的争议却不是他的音乐,而是他在德国的黑暗年代——纳粹时期的一段历史。
  卡拉扬自己对这段历史相当坦然,自己于1935年加入纳粹党,是迫于政治压力,为保住亚琛音乐总监的职位,“为了得到那份工作,我都可以去杀人。”在那个年代,后生小辈要想出头,不加入纳粹党,就没有前途。
  可早在57年,德国舆论就反击过卡拉扬这个说法,他们提出的证据是指挥家在1933年曾两度申请入党,分别在萨尔茨堡和乌尔姆。由此,卡拉扬被描绘为一个“多次申请入党的纳粹信徒。”卡拉扬只是简单地否认了这项指控,并没有去费心澄清,但直到晚年,他仔细研究调查后,才回复了历史原貌。
  事情还要回溯到1933年四月,那时,纳粹在德国刚刚掌权,但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纳粹依然是个被封杀的极右政党。卡拉扬被人提名入党,但他没有去履行程序,没有拿党证,没有签名,没有交党费,他本人压根未参与这件事。然而纳粹党的登记注册文件上已经有了卡拉扬的名字。同年五月份的另一次所谓入党的证明文件,在党证号码上站不住脚,也被推翻了。然而,这两个文件后来却在德国乃至世界的报章上广为传播。
  另外一个被常拿来证明卡拉扬纳粹倾向的例子也是无中生有,说卡拉扬在1942年发现第二任妻子安妮塔·古特曼有部分犹太血统,立即与她离婚。而事实是,1942年卡拉扬与古特曼结婚,直到1958年才离异,因为古特曼无法生育。而且1942年10月,他与古特曼结婚十天后,卡拉扬就申请退出纳粹党。结果成为当局的眼中钉,二战后期,卡拉扬很难找到固定的指挥职位,他曾申请德累斯顿歌剧院的空缺,卡尔·伯姆刚刚离任,他的申请被驳回,据说是希特勒直接授意否决的。这一事实,打破了卡拉扬是希特勒当局刻意扶持的“纳粹党员”加音乐红人的错误印象。而这一印象,则是报章舆论乐意营造的,根本不管事实真相的查证是如何简单。
  这些刻意的指控不经调查就被大肆传播,广为接受,有着深层的社会心理。卡拉扬欣赏的加拿大男高音维克尔斯说:“指挥家的出众才华,掌握分配资源的权力和职位,使他到处树敌。”公众乐于见到大人物被抹黑。另一个更深的可能性是,大屠杀和纳粹政权投下的阴影,使公众意识中急于要找目标明确的罪犯,特别是在德国,对待那样一段举国上下投入的耻辱历史,一方面要塑造反纳粹的烈士,譬如暗杀希特勒的施道芬伯格上校,另一方面则要找出罪责明确的罪犯,一个可以泼倒脏水的目标。“有着阴暗历史的大人物占据高位”,这个画面如同漫画中的典型反派,迎合了大众下意识中摆脱自身责任的冲动。
  
录音室艺术家和工程师
  
  战后,发掘出卡拉扬的是英国制作人瓦尔特·李格,一个实用主义者——1952年,他与富特文格勒合作录制《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因为弗拉施塔德无法驾驭其中一个高音C,而被施瓦茨科普芙取代。李格慧眼识才,他和卡拉扬合作,为EMI唱片留下了大量成功的商业唱片。主要是唱片,让听众领略了卡拉扬的魅力。卡拉扬之前的指挥,要从音乐厅和乐团的等级制度上,一步步走上巅峰。而卡拉扬通过唱片,一下子就被听众接受,受到各大乐团瞩目。这种成长方式是全新的,卡拉扬后来巨大的成功,就是把握住了这个契机。
  其实早在1928年,勋伯格就预见到了广播录音技术的远景,他说:“留声机能发出如此清晰的声音,使以后的作曲家无需多囿于乐器本身的局限。”当然勋伯格说的是作曲,其实录音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对音乐各个行业都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卡拉扬认为现场音乐会虽然具有不可抵挡的魅力,但大部分的音乐厅,使得只有少数人做在高价位置的特权人士才能欣赏到真正好的音响。所以,唱片,而且是高质量的唱片,是沟通作曲家、演奏家和听众的理想媒介。所以,卡拉扬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来追求音乐重播时的高保真,音乐家对科技感兴趣,容易遭致非议。因为在许多人的保守观念种,音乐家和专业技师之间是有角色冲突的。卡拉扬对科技的兴趣要回溯到二三十年代,大萧条,为了保底,他的父母敦促卡拉扬学了一年的工程学。
  用技术来改善唱片质量,营造完美演出,一直是很有争议的。录音室艺术家格伦·古尔德说,人们之所以反对录音室中的“接片”,是出于文艺复兴之后的一个观念:人才是自身最好的辩护者,或者人才是衡量万物的尺度。录音室“接片”这类技术花招即使不是不道德,也是缺乏人性的。52年,卡拉扬录制的巴赫《b小调弥撒》极为成功,但在长笛的助奏obligato部分,聘请另一位长笛手,使用了接片,被该曲的长笛主奏格里斯·莫里斯指责为精神上的侵犯和欺骗。但卡拉扬认同古尔德的观点,哪怕一百次接片,只要能让音乐听起来更动人,为什么不放手去干呢?
  曾录制索尔第版《指环》的录音师约翰·卡尔肖在自传“Putting the Record Straight”中纪录卡拉扬录制为RCA录制比才的《卡门》,卡拉扬在乐队已经演奏得完美无缺的时候,仍然在纸牌三重唱中几个简单的和弦上煞费苦心,力求让弦乐暗淡适度。绝大多数指挥都压根不会注意如此细节,卡拉扬努力的结果是大大加强了音乐的张力。卡尔肖提到,在录音室中,卡拉扬和布里顿是他合作过的最有才智的音乐家。卡拉扬与李格合作的一些单声道唱片听起来像立体声,得益于对麦克风的放置和乐器安排上颇费心思。54年,推出的《女人心》及《阿里阿德涅在拿索斯》非常出色,两位艺术家充分利用录音室条件,营造出亲切的氛围。
  从唱片市场角度来看,促成卡拉扬今日至高地位的,是七十年代中期后,密纹唱片到激光唱片的变革。当时四声道立体声的实验以失败告终,录像磁带技术开发陷入困境,而激光唱片技术已经成熟。卡拉扬敏感地意识到,这个转变将竖立新的标准和样板。他宣布,如果唱片公司不采用数字录音技术发行激光唱片,他就不会和唱片公司签订新合同,或录制新录音。当时宝丽金旗下的DG公司捷足先登,在1981年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周上,DG、索尼、飞利浦与卡拉扬萨尔茨堡基金会签约,开始发行激光唱片,此后的一系列成功已经载入史册。我们今天的唱片生产和消费的格局,就是由卡拉扬推动的。他留下了近千种唱片,绝大多数都能在激光唱片库中发行和重版,这是任何一个指挥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他制作的音乐会录像,剪辑极为精细,观众会发现:由于画面剪接和用光取景,技巧高超,与音乐结构融合,观看这些视觉画面,居然能促进观者听觉的敏锐度。
  卡拉扬抱怨过大部分音乐厅除了少部分黄金座位外,其他座位都音响糟糕。等到他具有崇高威望,掌握了大量资金后,干脆就亲自来过问音乐厅的建造,再次体现出他在技术工程方面的天赋。柏林爱乐大厅和萨尔茨堡节日剧院就是两个杰出范例,卡拉扬参与和监督两个工程的全过程。许多歌剧院,像斯卡拉剧院,很适合歌剧,而对管弦乐来说却糟糕透顶。萨尔茨堡节日剧院是个全能剧院,歌剧音乐会都表现优异,因为它的乐池可以升高或降低。对演出瓦格纳歌剧特别方便,卡拉扬对乐队说,如果你们拉得过于响亮,就把他们降低10公分。
  卡拉扬在录音技术、音乐传播、音乐厅方面作出极大推动,这种变革影响甚至塑造了现代人接受音乐的方式和概念。当我们穿越时间隧道,重新聆听十九世纪的神话指挥家与作曲家们的演绎,也许真会无法忍受。有这样一个例子颇能说明问题:二战前,卡拉扬有一次在曼海姆指挥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遇见了老一辈苏格兰钢琴家和作曲家弗雷德里克·拉曼德(Frederic Lamand),他曾留下一部回忆录,生动地记录了他亲身交往过的音乐大师们,其中包括勃拉姆斯。事先,他对卡拉扬说,你要知道,我听过勃拉姆斯本人指挥过这部作品。这给卡拉扬很大压力,但听完演出后,拉曼德过来对卡拉扬说:“你知道吗,你比勃拉姆斯指挥得漂亮得多。”昔日的神话若真在今日原貌重新,可能会令人无法忍受。尤其当我们的耳朵经受过卡拉扬的塑造之后。
  
指挥和乐队
  
  卡拉扬在世的时候如日中天,可在他生命晚期,以及去世后,对卡拉扬的争议变得越发激烈,里面有很多历史的迷雾,除了他的纳粹党员历史外,还有一些话题争议则牵涉到指挥这门音乐职业的基本信念。譬如有种说法,卡拉扬之声“美得令人窒息”,然而却缺乏灵魂。以他那所谓“美得令人窒息”的一个录音为例——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女高音雅诺维茨演唱。的确,这是美得令人窒息的音乐,然而绝对不缺乏灵魂。关于很多指挥家,有些似是而非的流行概念,譬如许多人唠叨说,托斯卡尼尼喜欢快速度,可是他在拜罗伊特指挥的《帕西伐尔》是该剧历史上最慢的演出。还有人指责托斯卡尼尼的节奏刻板,可他的《福斯塔夫》速度变化之多样,是罕见的。同样,卡拉扬被戴上了刻板的面具,所谓的“美得令人窒息的声音”,以及在音色的美轮美奂中,缺乏“备受折磨的灵魂”。这些似是而非的简单判断,却最能被人记牢,广为流传。在我们聆听音乐的时候,不要被这些流行的刻板观念先入为主。我们可以稍稍仔细来看看,卡拉扬对二十世纪交响乐队的贡献。
  1956年,法国评论家伯纳德·加沃蒂(Bernard Gavoty)对卡拉扬指挥奥涅格的《礼拜仪式交响曲》有着极有意思的观察,他以前以为卡拉扬指挥风格过于浮表矫饰。而这场演出改变了他的看法,他写道:在指挥时“你是一个完全进入迷醉状态的人……你身上洋溢着明星般的激情,容光焕发,光彩照人……过去被我误认为矫情的,其实只是一种精神上的专注,你已经完全投入其中,顾不上自己的外在表现了。”这点,后来在柏林爱乐时期,被发展到极致,在指挥很多曲目时,卡拉扬完全是闭目指挥,“内在的专注和迷醉”成为他音乐演绎的特点。卡拉扬自己说,闭目指挥,能让他更专注于音乐的内在,而且他能靠直觉和听觉,把握乐手们的一举一动。
  他对乐队的训练带来了现代意义的变革。阿什肯纳奇评价他说:“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沟通能力之佳,几乎难以想象。”虽然经常他被人抨击为独裁,但在排练乐队时,总是切合实际,非常了解乐队心理,从不超时,令乐队全心依托于他。人们常常提到切利比达克精益求精到恐怖程度的排练,而卡拉扬也同样是如此,他在亚琛担任音乐总监时期,排练巴赫与贝多芬的弥撒,每次要反复六七十次。后来也是如此,为卡拉扬赢得“完美主义者”,那个稍带贬义色彩的称号。他在回答加拿大广播公司采访时说,演奏音乐应当尽善尽美,柏林爱乐正是经过长时间刻苦排练之后,能有创造性的完美演出。卡拉扬确信,要和一个乐团真正有高质量的合作,需要长时间磨合。只有连续合作上15年,甚至是20年,才有可能做到。1955年,卡拉扬对柏林爱乐乐团就是这么说的,除非你们答应,终生与我合作,否则我就不签合同。卡拉扬随后成为了柏林爱乐乐团的终生指挥。
  我们可以引用一段阿诺德·勋伯格在《风格与观念》一书中谈到马勒排练,勋伯格写道:“差劲的指挥排了三次后就无话可说,因为他不知道还有什么更高要求。而马勒在排了九次之后,在第十次排练时,仍能给乐队新的指点,带来新的改善。这就是有创造力的人,他们能在头脑中构想出完美图景,并使创造物接近那个完美图景。”这段话完全适用于卡拉扬。或许天才,就是头脑中有完美图景,并有能力将之付诸实现的人。
  理查·施特劳斯在听了卡拉扬指挥的《埃莱克特拉》后,恭维说这是他听过的最精彩的演绎,同时建议,卡拉扬的诠释过于精细干净,但重要的是让音乐自然流动。“把指挥棒挥起来!”在施特劳斯自己指挥时,总能体会到这种内在的韵律,一旦音乐缺乏这种韵律,就会乏味无聊。我们可以发现,卡拉扬后来即保持了这种精细的特色,同时音乐的律动也十分流畅,可以说二者兼并。同时,卡拉扬有一次提到,他最欣赏老一辈捷克指挥家瓦克拉夫·塔里奇(Vaclav Talich),塔里奇的天才在于能把整个管弦乐团变成一件独一无二表达情感的乐器。卡拉扬试图模仿他,也是他日后努力的方向。这个努力,在理查·施特劳斯晚期的弦乐作品《变形》中展露无疑,的确,在卡拉扬的指挥棒下,柏林爱乐的弦乐已经成为一件独一无二的表达情感的乐器。
  当然任何天才和力量都有其阴暗面和负面的因素。我们在陶醉于卡拉扬魅力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自从才华横溢的阿瑟·尼基什在1879年登上德累斯顿歌剧院的指挥台,成为首席指挥之后,指挥这个行当就变得越来越专业,指挥成为了沟通作曲家和观众之间的首席大祭司。他们背对观众——在电视媒体诞生——他们开始面对观众,正面展示控制乐队的力量,在音乐厅观众和电视观众看来,他们是富于权威的引导者,他们的动作神秘而不可思议,既有普通观众无法理解的密码,又如同酒神般的迷狂。
  种种这些,未免放大了指挥的魔力,指挥成为受人崇拜的职业。曾目睹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初指挥家风范的见证人,譬如法国老一辈指挥家皮埃尔·蒙特说,新一辈指挥的动作越来越夸张,越来越没有必要地浪费自己的精力,与其说他们在指挥音乐,不如说他们在向观众表演。而老一辈指挥的动作是极其精简的,只是为了让乐队明白就可以了。曾经干过一次指挥的俄国大钢琴家李赫特说,自己不喜欢指挥的两件事情——分析和权力。权力有它的黑暗面,正如《星球大战》中的尤达大师常说的,the dark said of the power. 诸如爱、信仰、力量都有其黑暗面,权力更是如此,但往往更吸引人们注意的是它的魅力。基辛格说,权力是最好的春药。这点放在指挥身上,也适用。独裁体系在政治领域臭名昭著,偏偏在音乐厅里却根深蒂固。对于卡拉扬而言,体现在他身上的,正是一种精确的控制和无可置疑的权威。这是指挥这一行业的特点,在卡拉扬这样一位天才指挥的身上到达了顶点。
  
马勒与西贝柳斯
  
  将乐队变成一件独一无二的表达情感的乐器,是卡拉扬追求的艺术目标,这个目标在表现后期浪漫派的音乐中,达到了它的最佳效果。所以,除了理查·施特劳斯外,卡拉扬也被公认为一位马勒交响曲的天才演绎者。他并没有留下马勒交响全集录音,但是他录制的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借用一句辛丰年老先生的评价,此乃神品。
  其实,卡拉扬很晚才指挥马勒的交响曲,因为他觉得马勒作品要求非常特殊,乐队需要具有完全不同的调色板。战争刚结束时,卡拉扬曾被要求指挥全部马勒交响曲,每首交响曲排练两次。卡拉扬断然拒绝。马勒作品中很多段落容易演奏得乏味,就像霍夫曼故事中的船歌,卡拉扬说那是歌剧中最悲惨的段落,讲述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其中丝毫没有欢快色彩。而在马勒交响曲中,这类段落比比皆是。1977年,经过漫长的准备,卡拉扬指挥马勒第五交响曲,他说,演出结束后,恍若隔世。卡拉扬觉得,马勒传达的是整个文化的衰落感,一个深刻的预言。评论说老一辈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指挥马勒带上了过于怀旧的色彩。而卡拉扬的指挥则具有更彻底的悲剧意味。卡拉扬认为第六交响曲是彻头彻尾的悲剧,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第九也是如此,但最后乐章却具有一种非凡的美与和谐。他对第九的感情几乎达到疯狂。1982年,他在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会上指挥该作,音乐会很早开始,他预定了晚餐,但音乐会后,不得不取消预定,因为根本吃不下任何东西了。在1982年录制完CD后,他再也不敢去碰这部作品了。卡拉扬在第九交响曲柔板的尾声,达到了和谐,只有少数几个伟大的指挥凭借着杰出的乐队,才能臻此境界。
  卡拉扬认为,西贝柳斯和布鲁克纳有某种相似之处,都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感。卡拉扬在1955年,录制完了西贝柳斯的最后四部交响曲,据制作人李格回忆,西贝柳斯曾说过“在所有的指挥家里面,只有卡拉扬的演出能够切合我的本意”。卡拉扬身上有种冷静超然的品质,这种品质也融入他对音乐的诠释,特别适合演绎西贝柳斯和马勒,卡拉扬对这两位作曲家的诠释获得极高评价。对卡拉扬来说,西贝柳斯的第四交响曲始终是块里程碑,极难指挥。一个原因是,这是一部以彻底的悲剧结尾的交响曲,类似的作品很少,例如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马勒的第六交响曲。同样,第五交响曲也由于冷峻的色调,而备受卡拉扬青睐。格伦·古尔德非常喜爱卡拉扬指挥的《第五交响曲》唱片,形容为巨大的冰山。这个贴切的比喻点出了西贝柳斯充满激情,同时又拒绝感官刺激的两面。这也同时点出了卡拉扬指挥艺术和唱片录音的一个特色,他给听众带来的感官之美绝不是沉溺式的,而是带着一种清醒的控制感,一种收敛,迫使听众透过音符表面的美,去体会更深处的内核。

(出处:http://www.vankeweekly.com/blog/novich/arc...684.aspx
————————————————————————————————————————
来点补充:这次的马九现场演出卡拉扬耗费了罕见的精力去准备,光排练就达30余次,对BPO这样的超级乐团来讲是史无前例的。据说在演出的当天上午还做了一次彩排,彩排的效果非常之完美,以至于卡拉扬在彩排完后遗憾的说:晚上不可能有这样的表现了。果然当晚的演出美则美矣,但始终未能达到他指挥这部作品的最高水准。此后卡拉扬就再也没有碰过这部作品。
网友们对这个录音评价也是非常两极分化的:http://www.classical.net.cn/record/view.asp?rcdid=423 ,大家听完后各取所需吧,至少删除权还在你的手里。


专辑曲目


CD 1
  I. Satz
1. Andante comodo   [5:20]
2. Etwas frischer   [1:17]
3. (Horns)   [3:49]
4. Mit Wut. Allegro risoluto   [3:47]
5. (Brass)   [2:59]
6. Bewegter   [3:26]
7. Wie von Anfang   [1:57]
8. Ploetzlich bedeutend langsamer (Lento) und leise   [5:42]
  II. Satz
9. Im Tempo eines gemaechlichen Laendlers.Etwas taeppisch und sehr derb   [2:48]
10. Poco più mosso subito (Tempo II)   [2:45]
11. Tempo III   [1:43]
12. A tempo II   [3:00]
13. Tempo I   [1:37]
14. Tempo II   [1:34]
15. Tempo I. subito   [3:15]

CD 2
  III. Satz
1. Rondo-Burleske. Allegro assai. Sehr trotzig.   [1:46]
2. L'istesso tempo   [1:08]
3. Sempre l'istesso tempo   [1:20]
4. L'istesso tempo   [4:18]
5. (Clarinets)   [1:53]
6. Tempo I subito   [1:33]
7. Più stretto   [0:57]
  IV. Satz
8. Adagio. Sehr langsam und noch zurueckhaltend   [4:26]
9. Ploetzlich wieder sehr langsam (wie zu Anfang) und etwas zoegernd   [2:45]
10. Molto adagio subito   [2:19]
11. a tempo (Molto adagio)   [3:57]
12. Stets sehr gehalten   [1:52]
13. Fliessender, doch durchaus nicht eilend   [1:56]
14. Tempo I. Molto adagio   [5:45]
15. Adagissimo   [3:47]
 



56 [Mozart] Horn Concertos Nos. 1-4 [EMI 5 66898 2] Dennis Brain, Karajan, Philharmonia Orchestra and Chorus

56.jpg (27.67 KB)
2009-11-20 07:54


Mozart: Horn Concertos Nos. 1-4 [EMI 5 66898 2] Dennis Brain, Karajan, Philharmonia Orchestra and Chorus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173 MB (181.917.990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SZNQEFW0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1367A5901/留声机百大之五十六.rar.html
莫扎特 Mozart -《圆号协奏曲,管乐五重奏》(Horn Concertos,Quintet For Piano And Wind )Brain
专辑英文名: Horn Concertos,Quintet For Piano And Wind
专辑中文名: 圆号协奏曲,管乐五重奏
艺术家莫扎特 Mozart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Brain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简介




Performer:Dennis Brain
Conducted by: Herbert von Karajan

专辑介绍:

莫扎特共写过4首圆号协奏曲,都是为他的朋友伊格纳茨·约瑟夫·洛特格布写的,洛特格布原是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队杰出的圆号手,是莫扎特家的老朋友,后来移居维也纳,只靠演奏圆号难以维持生活,莫扎特父亲帮助他开了一个奶酪铺子,来支持他的圆号演奏事业。在乐谱上,通常用以题献给富有的保护人的位置上,莫扎特写下如下的题献词:“沃尔夫冈·阿马德·莫扎特为可怜的驴子、牛、小丑洛特格布作,1783,5,27于维也纳”,又在左上角写了“驴子洛特格布”字样。由此可见他们之间的友情是非常亲密的。

第二圆号协奏曲 降E大调,作品号K417

全曲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Allegro maestoso),降E大调,4/4拍,协奏奏鸣曲式。先在乐队的呈示部中呈现第一、二主题:这个乐章开始时非常抒情,是一种被称为“歌唱的快板”风格,也就是说,给人以声乐的印象。主奏圆号进入后吹出的第一主题比起乐队呈示时略有变化:第二主题转到属调上。在后面还有一个第三主题,具有舞曲风格,由第一小提琴奏出。
在展开部之后,再现部按呈示部的主题次序再现,没有华彩乐段。
第二乐章,行板(Andante),降B大调,3/8拍。这个乐章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主题先由乐队奏出,再由主奏圆号接过,委婉如歌:第二主题由主奏圆号奏出:上述两个旋律都很适合圆号吹奏出甜美圆熟的声音。两个部分几次反复,然后在第一部分上结束。
第三乐章,回旋曲,降E大调,6/8拍。主部主题用质朴的然而是角号花彩型的旋律,这是模仿过去狩猎时圆号吹奏的曲调,而圆号本身就是从狩猎用的角号演变而来的。主部主题。由主奏圆号奏出:第一插部的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奏出,主奏圆号和以一个节奏音型:之后主部主题再次出现,然后进入第二插部,这是一个歌唱性的旋律。由主奏圆号奏出:后来又出现主部、第一插段。主部再度出现,速度加快,有力地结束这个乐曲。

E大调第三圆号协奏曲

  此曲是莫扎特在萨尔兹堡宫廷乐团任职时,为该团的圆号演奏家洛特格布所谱写的四首圆号协奏曲与一首圆号五重奏曲中的一首,作品大约完成于1783年。四首圆号协奏曲中,这首是最优秀的。这部作品的创作年代也正是莫扎特摆脱过去的粉饰社交的音乐,而转向谱写较为深奥的协奏曲的转折点。莫扎特这几首圆号协奏曲都已成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喜爱的作品,许多圆号演奏家都把它们作为保留曲目。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降E大调,4/4拍;
  第二乐章,浪漫曲最缓板,降A大调,2/2拍,是一首旋律极其优美的三段体,也是四首圆号协奏曲之中最优美的缓板乐章,被称为是洋溢着朦胧之美的浪漫曲。 其中,圆号和乐队相继奏出温和的曲调,经多次反复,贯穿整个乐章。
  第三乐章,快板,降E大调,6/8拍,与其他三首圆号协奏曲风格非常接近,都充满了快乐的狩猎气氛,而且更为洗练,流畅,优美。

莫扎特的四首圆号协奏曲向来被认为是圆号作品中最好的作品,听来温暖深邃,具有诗一样的情感。这四首协奏曲都是莫扎特在他的艺术成熟期创作的,体现出非凡的纯音乐个性,充分展示了他在调性上的想象力以及组合音乐素材上层出不穷的技巧。

提及圆号就不能不提丹尼斯·布莱恩,这位英国人演奏圆号的水平只能用空前绝后来形容。对于任何圆号演奏者来说,莫扎特的协奏曲都是对其演奏技巧的极大考验,而丹尼斯·布莱恩即使在演奏最难的乐段时,听起来也是轻松自如胜似闲庭漫步。无论是柔和甜美、清晰敏锐发声,干净流畅的节奏,还是温文而雅、和蔼蕴藉的风度气质都是十足的莫扎特味。

丹尼斯·布莱恩提高了莫扎特圆号协奏曲的声望,并且使K.452在某种程度上从鲜为人知发展到广为流传。很少有一组作品能和一位演奏者有如此神奇的结合,而这位演奏者又拥有如此完美和独特的技艺。

“这张唱片堪称同曲目中的‘决定版’,他让我们领略到了布莱恩圆号的精湛技艺以及他对音乐艺术的执著追求。”
-《留声机》


专辑曲目


1. Horn Concerto No.1 In D, K.412: Allegro
2. Horn Concerto No.1 In D, K.412: Rondo (Allegro)
3. Horn Concerto No.2 In E Flat, K.417: Allegro maestoso
4. Horn Concerto No.2 In E Flat, K.417: Andante
5. Horn Concerto No.2 In E Flat, K.417: Rondo
6. Horn Concerto No.3 In E Flat, K.447: Allegro
7. Horn Concerto No.3 In E Flat, K.447: Romance (Larghetto)
8. Horn Concerto No.3 In E Flat, K.447: Allegro
9. Horn Concerto No.4 In E Flat, K.495: Allegro moderato
10. Horn Concerto No.4 In E Flat, K.495: Romance (Andante)
11. Horn Concerto No.4 In E Flat, K.495: Rondo (Allegro vivace)
12. Quintet In E Flat For Piano And Wind K.452: Largo-Allegro moderato
13. Quintet In E Flat For Piano And Wind K.452: Larghetto
14. Quintet In E Flat For Piano And Wind K.452: Rondo (Allegro)
 



57 [Mozart] The Piano Concertos & Rondos K.382 & 386 [Sony SX10K 89500] Murray Perahia,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57.jpg (25.59 KB)
2009-11-20 07:54


Mozart: The Piano Concertos & Rondos K.382 & 386 [Sony SX10K 89500] Murray Perahia,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0CD/2,51 GB (2.700.127.150 bytes) | Covers+Booklet
MU三分卷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ZK58UXCC
     http://www.megaupload.com/?d=DWMDOVJX
     http://www.megaupload.com/?d=VYJVXU1G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1189A7824/留声机百大之五十七.rar.html
威盘三分卷重传: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6445A3421/留声机百大五十七.part1.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6605A6558/留声机百大五十七.part2.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6796A8965/留声机百大五十七.part3.rar.html
Murray Perahia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Mozart Piano Concertos)Sony
专辑英文名: Mozart Piano Concertos
专辑中文名: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
艺术家Murray Perahia
古典类型: 协奏曲
资源格式: FLAC
版本: Sony 更新完毕
发行时间: 1991年
地区英国
简介



专辑介绍:

佩拉希亚(Murray Perahia)美国钢琴家(有犹太血统),5岁开始学琴,海恩是他的第一个老师,1966年进纽约曼纳音乐学院师从巴尔萨姆,1968年拜霍尔绍夫斯基为师。1972年参加利兹国际钢琴比赛获奖,从此开始扬名。佩拉希亚技巧精湛,演奏以细腻见长,追求线条明快和在细微处的层次展示。他演奏的莫扎特协奏曲有极高的评价,对门德尔松的协奏曲他也是最好的演绎着。但佩拉希亚不善于表达作曲家的幅度和与力度,这可能与他较弱的气质有关。
(林逸聪编撰《音乐圣经》华夏出版社)

资源截图:


来源国外BT,感谢原发布者。
分轨FLAC,可用Foobar直接播放。
本专辑仅供个人试听, 请自觉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任何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如果喜欢本专辑,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佩拉希亚莫钢协全集(10CDs)
美国钢琴家,5岁开始学琴,佩拉希亚技巧精湛,演奏以细腻见长,追求线条明快和在细微处的层次展示.他演奏的莫扎特协奏曲有极高的评价.
该10CDS是廉价环保装,与中价版12CD曲目完全一样, 其中第1-9,11,12,14-16,19-21,23,24,27获得三星带花评价!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作品简介

 毫无疑问,在所有的乐器中,莫扎特对钢琴最为钟爱,他也为钢琴作了大量的乐曲。在这其中,二十七首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从他11岁创作的第一首钢琴协奏曲(K.37,F大调,1767年)到他辞世那年的最后一首(K.595,降B大调,1791年),记录着莫扎特在音乐上的成长轨迹:由早期的改编模仿到逐步探索,到最终形成独一无二的莫扎特风格。在钢琴协奏曲的历史上,是莫扎特采用交响手法使独奏同乐队齐奏保持平衡,并且把戏剧性的对比和歌唱性的技艺结合在一起。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是其器乐协奏曲的精华,齐奏声部和独奏声部的和谐平衡达到完美的境界。像他的其他体裁的作品一样,虽无激烈紧张的矛盾冲突,但却充满了戏剧性的对比、出人意料的转换、不同感情的对照。无论在艺术反映速度的敏捷上,还是在骤然产生的意境的明确以及急剧转换的形象的清晰上,他的钢琴协奏曲都是十八世纪即兴表演艺术的精华所在。
  在莫扎特的二十七首钢琴协奏曲中,早期的协奏曲只是把过去作曲家的钢琴奏鸣曲改编成独奏和乐队齐奏的作品,直到1773年才创作出一首比较有独立意义的钢琴协奏曲(K.175)第五首,D大调。但即使在他改编的作品中,我们也能领略到他后来的某些风采。
  他的头四首钢琴协奏曲,乐谱中已有了管乐器的相当地位,特别是木管乐器和钢琴的应和,暗示了莫扎特成熟协奏曲中大放异彩的先声。例如圆号在首乐章的应答句,令人想起后世德奥交响乐中萦绕不去的森林情结。总之,你很容易把它们和巴赫或海顿的协奏曲区分开来。
  他的降E大调第九号钢琴协奏曲(K.271,1777年)是他早期协奏曲中最独特的一首。
  首乐章没有通常长长的引子,乐队刚奏出一个半小节,钢琴就抢进来续出它的下句;乐队又叠住钢琴句尾,重申它的起始句,却又再一次被钢琴打断。你来我往,一上来就是对抗,如此奇险,却又如此奇妙。
  慢乐章又是一个奇迹,反差之大,对比之强烈,令人吃惊。这也是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中首次用小调写的乐章。
  加了弱音器的两组小提琴交织成晦暗、悲凉的背景旋律,钢琴从中发展出一个优美之极的独奏长句,宁静而略带伤感。
  当小调的乐队主题又转回来时,田野的上空又被阴云遮蔽,而钢琴奏出的甜美曲调,听起来成了一首悲歌,令人倍觉伤感。
  与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不同,莫扎特所有重要的钢琴协奏曲都是他维也纳时期的作品,也许钢琴协奏曲所需要的交响意识直到维也纳时期才真正建立起来。
  从第十一首(K.413,F大调,1782年)起,一个向着他的成熟期的飞跃出现在其音符中了。此时的莫扎特,刚刚摆脱萨尔斯堡大主教的束缚,来到维也纳,决心作一个前人从未有过的、独立自主的音乐家。
  因此,第十一钢琴协奏曲起头那句著名的旋律,自信而又倔强,正是他那时心境的写照。与之对比的第二主题是那么风流、洒脱。在抒情的慢乐章里,美丽动人的歌唱旋律,恍若天上仙乐飘飘。
  1784年是莫扎特的创作丰收年。在这一年,莫扎特写了六部钢琴协奏曲:
  降E大调第14首(K.449)
  降B大调第15首(K.450)
  D大调第16首(K.451)
  G大调第17首(K.453)
  降B大调第18首(K.456)
  F大调第19首(K.459)。
  降E大调第14首(K.449)的独特之处出人意外:一首大调作品的开头竟是如此阴郁、迷茫!在通常总是欢快爽朗的莫扎特音乐中相当少见。
  降B大调第15首(K.450)由两支木管领头,雀跃般的顿挫颇具鼓动性,诱使钢琴以华丽的步态翩翩进入。
  慢乐章是一支犹豫而沉静的歌,以迭句构成的回旋曲末乐章以轻快的音型模仿军号的号角声。
  D大调第16首(K.451)的开头也有一股跃跃欲试的强劲动力,吻合生命自身的冲动,同时也让人想起莫扎特曾经有过的、虽然短暂却真正是春风得意的那段岁月。
  G大调第17首(K.453)是莫扎特为他所器重的一位学生——芭芭拉.普洛耶所写。乐曲美妙动听,充满发自莫扎特当时心境的愉快、美妙和优雅,或许还有几分体贴。自由而飘忽的慢乐章令人心荡神驰,末乐章的主题用了一个近乎民歌的简单、明朗的曲调,然后是一连串越来越快的变奏,灿烂而热闹。
  降B大调第18首(K.456)也体现了莫扎特这个时期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三个乐章贯穿着兴奋、舒畅和鼓舞。
  从第十九首(K.459,F大调,1784年)至第二十七首(K.595,降B大调,1791年),代表了他的成熟期,也是最受世人欢迎的作品。
  这些音乐的表现力丰富多彩,都有与其内容相适应的调性,表现庄严有力的采用C大调,壮丽辉煌的用D大调,清晰和激昂的用F大调,欢乐而刚劲的采用G大调,抒情而明朗的采用A大调,朴实感人的采用降B大调,宏伟堂皇的采用降E大调,只有表现独特的戏剧性构思的时候才采用小调。
  在莫扎特的二十七首钢琴协奏曲中,只有两首是用小调写的,即d小调的第二十首(K.466,1785年)及c小调的第二十四首(K.491,1786年),都充满了忧郁和悲伤。
  尤其是后者,c小调的第二十四首(K.491,1786)。一开头的乐队引子,听上去有一种痛苦的挣扎感,就像是强忍着眼泪没让它流下来。
  慢乐章的歌唱旋律首先由钢琴弹出,在几件管乐器的衬托下有了梦境般的甜美,宛如一首忧郁的摇篮曲。
  最后的“小快板”可以说是莫扎特最伟大、最感人至深的一个乐章。悲伤是很明显的,但在强有力的快速度中展开,使悲伤不再显得柔弱、苍白。铿锵进行中的悲伤,有了坚强人格力量的支撑,更伟大,也更美丽。贝多芬也曾被这个乐章深深感动过。
  第二十首(K.466,D大调,1785年)与同年创作的第二十一首(K.467,C大调,1785年)相比,前者激烈而狂暴,后者宁静而安适,代表着莫扎特丰富的精神世界的两个侧面,两者的精神气质、艺术境界完全对立。
  尤其是第二十一首(K.467,C大调)的慢乐章,那个咏叹调一般的旋律非常抒情,既象是一首浪漫多情的小夜曲,又多少带着一点自恋的沉思,宁静、优美、令人陶醉,成为莫扎特最受大众欢迎的曲目。
  作为莫扎特的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K.595,降B大调,1791年)我们可以感觉到其中有一种与世辞别的性质,但是在这种与优美、深远的钢琴协奏曲的告别之中,人们没有发现这位病魔缠身的大师的想象力有丝毫的匮乏,相反,它显得豁达而超然,这首作品作为钢琴协奏曲系列的颠峰之作当之无愧。
编者——
  这篇短文简要介绍了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作品。其实即使对他的每一首钢琴协奏曲都写一篇长文也难以传达其音乐本身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内涵和感受。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简单的、浅显的介绍,使那些对古典音乐抱有好奇心的朋友们不仅愿意听,而且能逐渐听进去,并喜欢上古典音乐。所以,还是让我们听他的音乐吧。


专辑曲目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Murray Perahia,Piano and Conductor
childhood
01-03 莫扎特第1钢琴协奏曲(K37)
04-06 莫扎特第2钢琴协奏曲(K39)
07-09 莫扎特第3钢琴协奏曲(K40)
10-12 莫扎特第4钢琴协奏曲(K41)
Salzburg
01-03 莫扎特第5钢琴协奏曲(K175)
04-06 莫扎特第6钢琴协奏曲(K238)
07-09 莫扎特第8钢琴协奏曲(K246)
10-12 莫扎特第9钢琴协奏曲(K271)
Early Vienna
01-03 莫扎特第11钢琴协奏曲(K413)
04-06 莫扎特第12钢琴协奏曲(K414)
07-09 莫扎特第13钢琴协奏曲(K415)
Major Vienna I
01-03 莫扎特第14钢琴协奏曲(K449)
04-06 莫扎特第17钢琴协奏曲(K453)
07-09 莫扎特第24钢琴协奏曲(K491)
Major Vienna II
01-03 莫扎特第16钢琴协奏曲(K451)
04-06 莫扎特第18钢琴协奏曲(K456)
07-09 莫扎特第21钢琴协奏曲(K467)
Major Vienna III
01-03 莫扎特第19钢琴协奏曲(K459)
04-06 莫扎特第22钢琴协奏曲(K482)
07-09 莫扎特第23钢琴协奏曲(K488)
Major Vienna IV
01-03 莫扎特第15钢琴协奏曲(K450)
04-06 莫扎特第20钢琴协奏曲(K466)
07-09 莫扎特第25钢琴协奏曲(K503)
Late Vienna
01-03 莫扎特第26钢琴协奏曲(K537)
04-06 莫扎特第27钢琴协奏曲(K595)
rondos,K382&386
01 莫扎特D大调协奏回旋曲(K382)
02 莫扎特A大调协奏回旋曲(K386)
 



58 [Mozart] Complete String Quintets [Philips 470 950-2] Arpad Gerecz, Max Lesueur, Grumiaux Trio

58.jpg (25.48 KB)
2009-11-20 07:54


Mozart: Complete String Quintets [Philips 470 950-2] Arpad Gerecz, Max Lesueur, Grumiaux Trio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3CD/984 MB (1.032.214.167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IRESUH4Q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1751A2047/留声机百大之五十八.rar.html
莫扎特弦乐五重奏Mozart: String Quintets, 3CD, PHILIPS
作曲: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表演者: Eva Czako / Georges Janzer / Max Lesueur / Arpad Gerecz / Arthur Grumiaux

专辑介绍:

莫扎特一共写过六部弦乐五重奏,在PHILIPS的这一套4张唱片中,除了他的这六部弦乐五重奏外,还收录了他的另外几部为弦乐器和别的乐器写的重奏曲。
一提起“弦乐四重奏”,知道的人一定很多,但提到“弦乐五重奏”,知道的人就不一定很多了,其实,“弦乐五重奏”就是在原来“弦乐四重奏”的四件乐器的基础上再加了一件乐器,这件乐器就是中提琴或大提琴,具体是加中提琴或是大提琴则是由作曲家在创作乐曲时根据乐曲的需要而定的,因此,“弦乐五重奏”的乐器编制就有以下两种:
1,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第一中提琴,第二中提琴,大提琴。
2,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第一大提琴,第二大提琴。

1 降B大调弦乐五重奏,K174   《第一号弦乐五重奏》,降B大调,K174,作于1773年12月,首演日期不详。共4个乐章:1.中庸的快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流畅的第一主题呈示后,衍生出的上行旋律使曲势上扬,第二主题出现后互为丰富。发展部为多种相关动机的组合,以赋格方式展开。2.慢板,降E大调,含极短发展部的简单奏鸣曲式。主题在宁静的伴奏下呈现,曲趣自由。3.小快板,小步舞曲,降B大调,主题与伴奏音型交互而酝酿成优雅的氛围,中段为F大调。4.快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呈示部轻快的第一主题与巴洛克的低音旋律互为搭配,第二主题与之形成对比。发展部是两个主要动机的反复,再现部为两个动机的互为应答。

2 c小调弦乐五重奏,K406   《第四号弦乐五重奏》,C小调,K406,作于1788年,此曲改编自为两支双簧管、两支单簧管、两把圆号和两把低音号而作的《小夜曲》K388(K384a)。共4个乐章:1.快板,C小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与《C小调钢琴奏鸣曲》主题相似,强调主题的对比构成。发展部第一主题动机形成卡农,再现部第二主题以C小调表现。2.行板,降E大调,短小的奏鸣曲式。发展部只是将主题由F小调转为降A大调,给予反复。3.加入卡农的小步舞曲,C小调。小步舞曲每进入一个乐节就加入卡农,中段为反行卡农,以C大调呈示。4.快板,C小调,主题和它的8个变奏。主题为分别反复的两个8小节,在变奏中分别使用了复附点节奏(第一变奏)、三连音符(第二变奏)、切分音(第三变奏)、同音重复(第四变奏)等手法。在第五变奏出现C大调,第六变奏又回到C小调。

3 D大调弦乐五重奏,K593   《第五号弦乐五重奏》 D大调,K593,作于1790年12月。共4个乐章:1.序奏,小广板,D大调。大提琴奏分解主和弦,与其它4件乐器对话。主部为快板,D大调,奏鸣曲。第一主题分为3大部分:第一小提琴与第一中提琴奏出断奏动机,第二小提琴奏表现的动机和由附点音符形成的下降动机。第二主题从属调A大调出现,开头部分与第一主题开头部分相似。以大提琴下降句与小提琴技巧快速音群为中心的经过部分后,两把小提琴交替奏呈示部结尾主题。发展部先以G小调处理第一主题前半部动机,两把小提琴以断奏交互呼应,并开始发展第二主题的后半部动机。再现部第一主题以原形态,第二主题改以主调再现。最后又转回小广板,再现序奏,强调第一主题而结尾。2.慢板,G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以凝重而开头,接着表现装饰音下降音为中心的主题,短短的经过部后进入第二主题,采用G调的和声小调。大提琴奏出其颤音动机,小提琴奏呈示部的终结。发展部先以降B大调强调第一主题,然后5件乐器分为两群对话。再现部再现第一主题,然后发展经过部主题,第二主题以D大调再现。3.小步舞曲,小快板,D大调。中段以小提琴上升的分散和弦为中心。4.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有吉格舞曲的节奏。第二主题有赋格风格。发展部中心旋律是一段以半音阶上下的三连音符旋律的第二主题赋格型的发展。
 
 


阿瑟·格鲁米欧(Arthur Grumiaux 19211986  
    法比学派最佳的代言人,出生于比利时的乡下,三岁时开始以长条木头练习运弓,后来从祖父那里获得一把四分之一尺寸的琴,开始了他的学习。五岁举行第一场音乐会,获得一至赞扬。

    1939年获得魏奥当大奖,后又获比利时演奏家特别奖,至今仍无第二人能获此殊荣。他还积极参加二战期间的老君活动,虽然格鲁米欧是法比学派的演奏家,但他却拥有非常浓烈的浪漫派演奏风格,因此听他的演奏就向品尝比利时黑啤酒一样令人回味无穷。格鲁米欧深信小提琴是用来唱歌的,因此对于前卫音乐从来不会推荐或录音。格鲁米欧的录音颇多,Philips曾经出版一套60张的大全集,可以说是将他的演奏生涯作了完全记录。

曲目 · · · · · ·
  &#8226; String Quintet (No. 1) In B Flat, KV 174: 1: Allegro moderat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1) In B Flat, KV 174: 2: Adagi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1) In B Flat, KV 174: 3: Menuetto ma allegrett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1) In B Flat, KV 174: 4: Allegr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4) In C Minor, KV 406 - 516b: 1: Allegr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4) In C Minor, KV 406 - 516b: 2: Andante
  &#8226; String Quintet (No. 4) In C Minor, KV 406 - 516b: 3: Menuetto in canone
  &#8226; String Quintet (No. 4) In C Minor, KV 406 - 516b: 4: Allegr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2 ) In C, KV 515: 1: Allegr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2 ) In C, KV 515: 2: Andante
  &#8226; String Quintet (No. 2 ) In C, KV 515: 3: Menuetto, Allegrett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2 ) In C, KV 515: 4: Allegr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3) In G Minor, KV 516: 1: Allegr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3) In G Minor, KV 516: 2: Menuetto, Allegrett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3) In G Minor, KV 516: 3: Adagio ma non tropp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3) In G Minor, KV 516: 4: Adagio - Allegr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5) In D , KV 593: 1: Larghetto - Allegr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5) In D , KV 593: 2: Adagi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5) In D , KV 593: 3: Menuetto, Allegrett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5) In D , KV 593: 4: Allegr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6) In E Flat, KV 614: 1: Allegro di molt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6) In E Flat, KV 614: 2: Andante
  &#8226; String Quintet (No. 6) In E Flat, KV 614: 3: Menuetto, Allegretto
  &#8226; String Quintet (No. 6) In E Flat, KV 614: 4: Allegro
 
 


59 [Mozart] Don Giovanni [EMI 5 67869 2] Sutherland, Schwartzkopf, Giulini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and Chorus

59.jpg (30.39 KB)
2009-11-20 07:54


Mozart: Don Giovanni [EMI 5 67869 2] Sutherland, Schwartzkopf, Giulini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and Chorus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3CD/697 MB (731.322.804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T67LPCZC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1914A8585/留声机百大之五十九.rar.html
莫扎特 Mozart -《唐璜》(Don Giovanni)
专辑英文名: Don Giovanni
专辑中文名: 唐璜
艺术家莫扎特 Mozart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Giulini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简介




Conductor: Carlo Maria Giulini
Performer: Heinrich Schmidt, Eberhard W&auml;chter, et al.
Ensemble: Philharmonia Orchestra of London

专辑介绍:

  瓦格纳提到莫扎特时说:“意大利歌剧倒是由一个德国人提高到理想的完美之境的。”在莫扎特的作品中,歌剧是仅次于钢琴协奏曲的创作重心,它们的写作推动了其他音乐体裁形式的发展。在运用音乐刻画人物,使剧情人物富有活力方面,还没人能超越莫扎特。莫扎特谱写了众多优美丰富的旋律,这些旋律在剧中地位突出,乐队部分与人声线条相辅相成,从不干扰人声,却又在表现剧情、推动其向前发展时起了奇妙的架构作用,充分显示出莫扎特的既抒情又富于戏剧性的创作天才。以至于瓦格纳在创作他的乐剧时不得不时常感叹于莫扎特的这些杰作。
莫扎特的歌剧创作很早就开始了,1767到1768年,年仅十岁的莫扎特在随父两次访问维也纳期间,就写了两部歌剧《装痴作傻》和《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娜》。1770年12月他又一部歌剧《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悌》在歌剧的发源地意大利米兰首演,非常成功。1780年,莫扎特受巴伐利亚选帝侯委托创作《伊多美纽斯》。此后,在他结婚前不久,又写出了著名的《后宫诱逃》。1786年,《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和布拉格收到观众狂热欢迎。接着他又受托为布拉格创作一部歌剧,成果就是仅花数月就写成的《唐璜》。1789年,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委托他创作喜歌剧《女人心》。两年后他根据演员兼剧院经理席卡内德编写的台本完成了神话歌剧《魔笛》。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他还创作了他的最后一部歌剧——用于波西米亚国王加冕礼的《托狄的仁慈》。
文艺复兴后的两个世纪中,除了格鲁克为法国歌剧辟出蹊径外,只有意大利歌剧是“真正”的歌剧,而意大利语就成了演唱这些歌剧的唯一正宗语言。莫扎特却在歌剧这一领域作出了双重的贡献:凭着客观的精神、细腻的写实手法,刻划新兴人物性格的高度技巧,创造了《费加罗的婚礼》和《唐璜》,使意大利歌剧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此后他又以《后宫诱逃》和《魔笛》两件杰作为德国歌剧奠定了基础,预告了贝多芬的《费德里奥》、威伯的《自由射手》与瓦格纳的《名歌手》。由此有了《唐璜》和《魔笛》究竟哪个是莫扎特最完美的歌剧之争。无论结论如何,《唐璜》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以致被称为“歌剧中的歌剧”。据说罗西尼在读过《唐璜》总谱后说,莫扎特是“唯一具有天才的技术和技术的天才的作曲家”。
《唐璜》是按照喜歌剧的传统进行构思的,但它最终却超越了这个传统,进入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悲喜剧的范畴。剧本作者达·庞蒂称它为“滑稽的”快乐戏剧。《唐璜》共四幕九场,原标题是《受罚的荒淫者》,1987年10月29日在布拉格首演,这次辉煌的演出并无事先排演,但却获得了巨大成功。
这部以悲剧收场的喜剧头绪纷乱,场面庞杂,却被莫扎特一并融入了他那滔滔不绝的音乐洪流中,唐璜被严肃地处理成了浪漫主义的英雄——反抗权威的叛逆者、嘲笑庸俗道学的极端个人主义者、敢作敢为、至死不悔,而不是胡闹和亵渎神明的混合物。而这些都是因为莫扎特的音乐而不是台本把这个人物提升到了这一层次,并为后世敲定了其面貌。
开始的序曲非常著名,开始几小节的隐含的恶魔性质,在“墓地”和终场“石像显灵”处加上了长号后得到更为强烈地凸现,特别投合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音乐手法(据记载莫扎特拖到彩排前的最后一刻才写出这个序曲)。剧中其他人物虽然是遭到嘲弄的对象,但也必须严肃对待,例如那个喋喋不休地诉说遭唐璜遗弃的伤心女子艾薇拉;唐璜的男仆列波莱洛远远不止是一个假面喜剧中的丑角仆人,他表现出高度的敏感和直觉。剧中每个人物都是性格复杂而且心态微妙,各种矛盾的交织碰撞使《唐璜》包含了许多值得仔细解读的可能。它使我们认识了一个更为多样化和更具心理深度的莫扎特,看到了这位充满乐观精神的作曲家的严峻内省。剧中表现出的感情幅度之大是罕见的。
达·庞蒂笔下的唐璜预示了西方文学史和社会上的一种新人类:他是极端个人主义者,他不能忍受任何管束,要扫除随心所欲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唐璜是浪子的永恒形象——对他来说,追求人生快乐与自由成为生活的最终目的。莫扎特的音乐使这个表面上惩恶扬善的教说故事有了另一层深义,人性的张扬与争取成了主要刻划的意旨,而唐璜也就此成为歌剧领域最大胆的形象之一。


朱里尼的莫札特歌剧录音,除了这个《唐乔万尼》之外,还录了一套《费加洛婚礼》。朱里尼惯用的阴暗戏剧性手法,在此展现了不凡的戏剧效果,尤其是终幕唐乔万尼狠不悔改的部分,处理得惊心动魄,令人印象深刻。瓦赫特的唐乔万尼是阴森聪慧的,舒瓦兹柯芙与苏沙兰等女角亦可圈可点。


专辑曲目


Disc: 1
1. Overture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2. Act I, Scene I - Introduzione: 'Notte e giorno faticar' - Giuseppe Taddei
3.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 / Introduzione: 'Non sperar, se non m'uccidi'
4.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 / Introduzione: 'Lasciala, indegno!'
5.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 / Recitativo: 'Leporell, ove sei?'
6.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 / Recitativo: 'Ah del padre in periglio'
7.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 / Duetto: 'Fuggi, crudele, fuggi!'
8.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 / Recitativo: 'Orsu, spicciati presto'
9.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 / Aria: 'Ah, chi mi dice mai'
10.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 / Recitativo: 'Chi e la?'
11.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 / Aria: 'Madamina, il catalogo e questo'
12.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 / Recitativo: 'In questa forma'
13.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I / Coro: 'Giovinette che fate all' amore'
14.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I / Recitativo: 'Manco male e partita'
15.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I / Aria: 'ho capito, signor, si!'
16.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I / Recitativo: 'Alfin siam liberati . . .'
17.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I / Duetto: 'La ci darem la mano'
18.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I / Recitativo: 'Fermati, scellerato'
19.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I / Aria: 'Ah! fuggi il traditor'
20.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I / Recitativo: 'Mi par ch'oggi il demonio . . .'
21.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I / Quartetto: 'Non ti fidar, o misera'
22.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I / Recitativo: 'Povera sventurata'
23.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I / Recitativo: 'Don Ottavio, son morta'
24.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I / Aria: 'or sai chi l'onore'
25.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I / Recitativo: 'Come mai creder deggio . . .'
26.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I / Aria: 'Dalla sua pace'
27.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I / Recitativo: 'Io deggio ad ogni patto . . .'
28.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II / Aria: 'Finch'han dal vino'
Disc: 2
1.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V - Recitativo: 'Masetto, senti un po'
2.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V - Aria: 'Batti, batti, o bel Masetto'
3.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V - Recitativo: 'Guarda un po'...'
4.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V - Finale: 'Presto, presto, pria ch'ei venga'
5.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V - Finale: 'Tra quest'arbori celata'
6.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V - Finale: 'Bisogna aver coraggio'
7.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IV - Finale: 'Protegga il giusto cielo'
8.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V - Finale: 'Riposate, vezzose ragazze'
9.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V - Finale: 'Venite pur avanti'
10.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V - Finale: 'Ecco il birbo che t'ha offesa!'
11. Don Giovanni: Act I, Scene V - Finale: 'Trema, trema, o scellerato!'
12.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 - Duetto: 'Eh via, buffone, non mi seccar!'
13.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 - Recitativo: 'Leporello! . . . Signore?'
14.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 - Trio: 'Ah taci, ingiusto core!'
15.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 - Recitativo: 'Amico, che ti par?'
16.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 - Serenata: 'Deh vieni alla finestra'
17.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 - Recitativo: 'V'e gente alla finestra'
18.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 - Aria: 'Meta di voi qua vadano'
19.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 - Recitativo: 'Zitto, lascia ch'io senta'
20.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 - Aria: 'Vedrai, carino . . .'
21.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I - Recitativo: 'Di molte faci il lume . . .'
22.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I - Sestetto: 'Sola, sola in buio loco'
23.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I - Sestetto: 'Mille torbidi pensieri'
24.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I - Recitativo: 'Dunque quello sie tu...'
25.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I - Aria: 'Ah, pieta, signori miei!'
26.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I - Recitativo: 'Ferma, perfido, ferma!'
27.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I - Aria: 'Il mio tesoro'
28.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I - Recitativo: 'In quali eccessi...'
29.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I - & Aria: 'Mi tradi quell'alma ingrata'
Disc: 3
1.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II - Scena: 'Ah, ah, ah questa e buona...'
2.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II - Duetto: 'O statua gentilissima'
3.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V - Recitativo: 'Calmatevi. idol mio!'
4.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V - Recitativo: 'Crudele? Ah no. mio bene!'
5.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V - & Aria: 'Non mi dir. bell'idol mio'
6.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IV - Recitativo: 'Ah si segua il suo passo'
7.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V - Finale: 'Gia la mensa e preparata'
8.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V - Finale: 'L'ultima prova dell' amor mio'
9.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V - Finale: 'Che grido e questo mai?'
10.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V - Finale: Don Giovanni. a cenar teco'
11.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V - Finale: 'Da qual tremore insolito'
12.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V - Epilogo: 'Ah. dov'e il perfido?'
13.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V - Epilogo: 'Or che tutti. o mio tesoro'
14.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V - Epilogo: 'Resti dunque quel birbon'
15. Don Giovanni: Act II, Scene V - Epilogo: 'Questo e il fin'
 



60 [Mozart] Le Nozze di Figaro [Decca 466 369-2] Siepi, Gueden, Della Casa, Erich Kleiber, Wiener Philharmoniker

60.jpg (34.82 KB)
2009-11-20 07:54


Mozart: Le Nozze di Figaro [Decca 466 369-2] Siepi, Gueden, Della Casa, Kleiber, Wie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3CD/836 MB (876.721.591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II57HLIH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2898A8475/留声机百大之六十.rar.html
莫扎特 Mozart -《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Kleiber
专辑英文名: Le Nozze di Figaro
专辑中文名: 费加罗的婚礼
艺术家莫扎特 Mozart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Kleiber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简介




Conductor: Erich Kleiber
Performer: Alfred Poell, Cesare Siepi, et al.
Ensemble: Wiener Philharmoniker

专辑介绍:

这是二次大战结束,老克莱巴回到维也纳之後的录音代表作。它代表的是上一个世代的莫札特歌剧风貌,精巧而细腻,在典雅之中带着轻松的妙趣,是不可多得的歌剧录音。谢比、德拉卡莎、葛登等一代歌手,都展现出令人赞叹又怀念的名演唱,实在非常精采。可惜是单声道录音,如果是立体声那就更完美了。


剧情介绍:

第一幕:伯爵府第的阁楼,房间里。

我们看到一个有点杂乱的大房间,几个箱子摆在正中央,椅子、桌子也都没安置妥当。原来,这是理发师费加罗和罗和伯爵夫人的心腹女佣苏珊娜,他们正忙着准备自己的婚礼。费加罗在安置家具,苏珊娜则想将结婚的花篮放到镜子前,

他们悄悄的避开伯爵的注意,他们计划着未来。因为老爷阿尔马维瓦伯爵的确苏珊娜不怀好意,苏珊娜告诉费加罗要特别小心伯爵的行动。她说:“老爷为什么把这间离他卧室不远的屋子给他俩当新房?很值得怀疑。”

这时苏珊娜因伯爵夫人罗西娜的呼唤而退场,费加罗独自留在舞台上。他对想象中的老爷阿尔马维瓦伯爵挥舞着拳头唱道:“好吧,阿尔马维瓦老爷! 如果你真的想占便宜的话,(伯爵阿尔马维瓦试图恢复贵族对农奴的“初夜权”)我也不是好惹的,我会用千方百计来对付你……” 费加罗唱完就离开了这间屋子。

巴尔托洛医生与他的老管家马尔切琳娜上场,马尔切琳娜手里拿着一张旧契约,读给巴尔托洛医生听:“我借了您的钱。如果无力偿还,我就和您结婚。”这是费加罗写的。原来,这老女人很喜欢费加罗,听说他马上要结婚了,十分着急,她请来巴尔托洛医生帮忙,希望能够找个理由阻止这天晚上的婚礼。

医生很愿意利用这个机会帮助老管家。医生唱了一段充满复仇快意的咏叹调之后,就走了出去。苏姗娜回来了,看见房间里的马尔切琳娜,就是一肚子气。于是马尔切琳娜和苏珊娜展开一场舌战。这是一首颇风趣幽默的二重唱,结果马尔切琳娜说不过苏珊娜,在苏姗娜胜利的笑声中气哼哼地走了出去。

这时,侍仆凯鲁比诺垂头丧气地上来,他是一个见异思迁的小伙子,对任何女人都中意(这一角色由女高音扮装)。他对着苏姗娜唱起了热情奔放的咏叹调:《啊!热烈的情感占有了我》原来,昨天晚上他和园丁的女儿巴巴里娜幽会的时候,被老爷撞见了。老爷大发雷霆,说要把他赶走,这事儿弄得凯鲁比诺一晚上都没睡好,他想请苏姗娜去和女主人求情,让老爷别解雇他。看着这个小家伙愁眉苦脸的样子,苏姗娜觉得很好笑,便逗弄起他来。突然门外传来老爷的声音。凯鲁比诺吓坏了,苏姗娜让他蜷腿坐进一张大扶手椅里,然后用--条毯子把他盖了起来。

伯爵不知有人在屋子里,跑进苏珊娜的房间后,便完全暴露其好色本性,他馋涎欲滴地向苏姗娜大献殷勤,弄得苏姗娜左躲右闪,同时又得防止他坐到那张藏着凯鲁比诺的椅子上。这时传来巴西利奥的声音,伯爵慌了,他躲在藏着凯鲁比诺的那张大扶手椅后面。

巴西利奥是个卑鄙小人,专门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他走进来,以为室内无人,便放心告诉苏珊娜说,最近伯爵夫人与侍仆凯鲁比诺似乎有暧昧。藏在椅子后面的伯爵一听,急得跳出来,要巴西利奥赶快说出实情。于是他们唱出三重唱:“伯爵大骂凯鲁比诺,说昨天晚上他还看见过他在和巴巴里娜调情,苏姗娜听说后便把那被单轻轻地提起来,这下可坏事儿了,凯鲁比诺暴露了。伯爵气得都要疯了,凯鲁比诺则吓得浑身发抖,经过一阵混乱,凯鲁比诺被开除了。门突然开了,费加罗领着一大群人涌进房间,大家手里都捧着鲜花,他们大声颂扬伯爵,因为他宣布废除了奴隶结婚时主人所享有的“初夜权”。伯爵心里明白,这是费加罗的计谋。无奈地接受了大家的颂扬:“这是我应该做的。今晚你们都来参加费加罗的婚礼吧。”

众人们唱了一首欢乐的合唱之后,就退场了。伯爵则把一肚子的火都撒到了可怜的凯鲁比诺身上:“你立刻到军队里去当兵!” 说完,他怒气冲冲地走了。

满面愁容的凯鲁比诺,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费加罗在一边不但不同情他,还幸灾乐祸地唱了起来:“你不用再去做情郎,不用天天谈爱情。再不要梳油头、洒香水,更不要满脑袋风流艳事。小夜曲、写情书都要忘掉,红绒帽、花围巾也都扔掉。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当兵,抬起头来,挺起胸膛,腰挎军刀,肩扛火枪,你是未来勇敢的战士…… ” 凯鲁比诺对费加罗所讲的话毫无兴趣,他仍然是满脸苦相,垂头丧气。

第二幕:伯爵夫人的房里

幕启,罗西娜在为自己受到丈夫的冷落而悲叹。她伤心地祈祷着:“爱情的神啊,请哀怜我吧”!苏珊娜进场,随后费加罗也跟着进来,他们三人商量计谋,要合力惩戒伯爵,这样不仅可以使伯爵回心转意,同时也可以保护他们自己的幸福。这个计谋分为三个步骤:先伪造一张告密书,警告伯爵说他的夫人将要与爱人约会,教他多留心来人的行动,使他产生嫉妒心。另一面将凯鲁比诺打扮成少女,做为苏珊娜的替身约伯爵晚上在花园里幽会。最后是伯爵夫人去花园里“捉奸”,让伯爵感到羞愧。男仆凯鲁比诺,这时候唱着一首本剧中最杰出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爱情是怎么一回事?》:“你们可知道爱情是什么? 你们谁理解我的心情? 我要把这一切都讲给你们听。这奇妙的感觉我也说不清,只觉得心里在翻腾。我有时欢乐,有时伤心,爱情像烈火在胸中燃烧……”这首可爱的歌打动了伯爵夫人和苏姗娜。他们把费加罗的计划告诉了凯鲁比诺,请他在离开之前帮个忙,凯鲁比诺当然不反对,因为这样他可以参加苏珊娜的婚礼,顺便接近园丁之女巴巴里娜。这时,苏姗娜拿来一套漂亮的女式衣裙边为凯鲁比诺穿戴好,三人依计行事。

不久,伯爵来到夫人房门前,敲门请求进入,罗西娜让凯鲁比诺赶紧藏到隔壁的卧室里,苏姗娜也藏在了窗帘后面。罗西娜打开门,果然,是她的丈夫阿尔马维瓦,只见他手里拿着一封告密信气得浑身发抖。他追问夫人:“为什么这么半天才打开门,是不是有个男人藏在这里?”夫人故意回答说:“没有”伯爵不相信,他推了推卧室的门,却怎么也推不开,原来是凯鲁比诺从里面反锁上了。气急败坏的伯爵说要去找工具把门劈开。

趁伯爵和夫人走开的一刹那,凯鲁比诺从卧室里跑了出来,苏姗娜让他快点逃走,可是,这屋子所有的门都被关死了,他们只得打开阳台的门,凯鲁比诺心一横,跳了下去。苏姗娜跑进卧室,从里面又把门反锁上了。

伯爵拉着夫人回来了,他手里举着一把大铁锤和一把钳子,气冲冲地橇门。可是,门橇开之后,真是让他大吃一惊:里面的人是苏姗娜。伯爵夫人松了一口气,她反过来指责伯爵太不相信人。伯爵很尴尬,连忙向妻子赔不是。园丁安东尼奥匆匆跑来,他报告夫人说,刚才有一个人从夫人的阳台上跳了下去,还碰掉了一个花盆,伯爵听后又起了疑心,幸好费加罗及时赶到,说刚才跳下去的是他,他想在夫人的房间里和未婚妻相会,又被伯爵撞见会难为情,所以跑掉了。说着,他还假装一瘸一拐的,说是刚才崴了脚。

这时,马尔切琳娜和医生巴尔托洛、音乐教师巴西利奥来了,他们得意地宣布:费加罗没有还钱,现在他必须履行约定:娶马尔切琳娜为妻。证婚人就是医生巴尔托洛。

这个消息使在场的人表情各异:洋洋得意的马尔切琳娜和医生、幸灾乐祸的巴西利奥和伯爵、可怜巴巴的苏姗娜、满怀同情的伯爵夫人、不知所措的费加罗--唱起一首可笑的七重唱。

第三幕:伯爵家的大客厅里。

伯爵在大厅中踱来踱去,他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很奇怪。

苏姗娜来了,他对苏珊娜说:“别再想着和费加罗结婚了,他必须娶马尔切琳娜,这是不可挽回的事实。苏姗娜很伤心,伯爵趁机引诱她,说自己很爱她,请她在晚上到花园里和他幽会。这个建议正中苏珊娜的下怀,苏珊娜答应了,伯爵不知是计非常高兴地离开了客厅。

这时费加罗上场,苏珊娜急忙告诉他说,她已完全掌握了主人,因此官司一定会赢。说完苏姗娜走了。没想到这些话竟被伯爵听见,他唱出庄严的快板咏叹调:“我失去幸福,而由男仆获得它,怎么可能有这种事情……”。

费加罗、马尔切琳娜、医生巴尔托洛、还请来法官古兹曼一齐走进客厅。他们坐下来后,一场紧张的讯问开始了。法官古兹曼问马尔切琳娜:是要钱,还是要人? 马尔切琳娜说,她要人,她要费加罗娶她为妻。这件事儿看上去好像是没商量,可是不知怎么的,竟然调查出了人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原来马尔切琳娜是费加罗的母亲,巴尔托洛是他的父亲,三个人热烈拥抱。庆祝一家人的重逢。伯爵与法官则目瞪口呆,而晚来了一步的苏姗娜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说:主人再弄什么手段我都不怕了!一首妙趣横生的六重唱后,伯爵与法官下场。

再次上场的是伯爵和园丁安东尼奥,安东尼奥唠唠叨叨地告状说,那个讨厌的凯鲁比诺还没有去从军,他在女儿巴巴里娜的房间里发现了他的帽子。并说他扮装成女人在这里厮混。伯爵愈听愈气,说一定要抓住他,这两个人也下场了。

罗西娜与苏珊娜上场,她们站在伯爵看不到的地方,商量怎样去进行今夜的新计谋。罗西娜很忧伤:不得不和女仆一道来捉弄自己的丈夫,这实在是令人难堪。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为了能让丈夫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她宁愿这样去做。信写好了,罗西娜从头发上摘下一根发卡让苏姗娜别在便条上,并让她写上“若同意约会,请把发卡还给我”这一行字。她们听得有人来,便将信藏在苏珊娜的怀中。

一群村姑来到这里,领头的是巴巴里娜,园丁的女儿、凯鲁比诺的情人。她们是来向夫人献花的,她们合唱着要把鲜花献给伯爵夫人,夫人接受了凯鲁比诺献的一束花,并向苏珊娜说:“这个人是谁?怎么有点眼熟?正说着,怒气冲冲的伯爵带着安东尼奥来了,他们一眼就看出了这个怪样子的姑娘不是别人,正是男扮女装的凯鲁比诺。并把凯鲁比诺抓住,巴巴里娜忙向伯爵哀求说,请将凯鲁比诺赐给她做丈夫。伯爵什么也没答应。凯鲁比诺慌慌张张地跑了,巴巴里娜和姑娘们也走了,大家要去为费加罗的婚礼做准备。

苏姗娜趁机把约会的便条塞进伯爵手里,他喜出望外,也离开了客厅。费加罗上场,参加婚礼的人们进来,典礼即将开始,苏珊娜把刚才的情书交给伯爵,伯爵让封口的别针刺痛了手指,因此把别针拔掉丢在地上,他毫不介意地向大家宣布酒宴开始,大家合唱颂赞伯爵。

第四幕:城堡中的庭园

巴巴里娜奉伯爵的命令,提着灯在地面上寻找刚刚被伯爵丢掉的别针,她唱着:“运气多坏的别针,竟没能找到……”。原来,伯爵看到了便条上的字,才知道还有一根发卡的事儿。他命令巴巴里娜必须找到它,否则,就别想和凯鲁比诺成亲。这时,费加罗和他的母亲马尔切琳娜上场了。他们看见巴巴里娜,便问她这是在干什么。巴巴里娜老实地说伯爵要他找苏姗娜给他的一根发卡。

费加罗一听,顿时满心疑惑:这可不是他的计划呀!莫非……? 他从马尔切琳娜头上取下一根发卡,交给巴巴里娜,说这就是苏姗娜的发卡,赶快拿去交给老爷吧。她接到别针后先去告诉苏珊娜及凯鲁比诺,然后找老爷交差去了。

这边,费加罗怒火冲天,便向其母亲说:“所有的女人都是不忠实的。他一定要报仇。说完愤怒地下场了。而马尔切琳娜却不相信苏姗娜是个水性扬花的女人(她曾经领教过苏姗娜为维护婚姻幸福的厉害劲儿),因此决定赶快去告诉苏珊娜。以免她受到伤害。在唱了一段有趣的咏叹调之后,她也匆匆地走了。天色更加暗了。巴巴里娜提着一个篮子悄悄地走进花园,她是来给藏在花园里的凯鲁比诺送饭的。

费加罗带着巴西利奥与巴托洛上场,他请这俩人帮他忙先躲在园子的角落,他请这俩人帮他忙,先躲在园子的角落,等听到费加罗口哨声时,大家一起从藏身的地方冲出来,抓住可恨的伯爵和该死的苏姗娜。巴西利奥唱着“世间的男子醒醒吧!女人都是祸水,不要让她们欺骗了……”唱完下。费加罗万分痛苦,他叹息道:“世上的男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吧!女人个个是魔鬼,再不要受她们的骗了!”他也藏在夜色中的花园里。

伯爵夫人等着苏珊娜,讲好在这里互换衣服,以便扮装苏珊娜的模样。并唱出一首伤感的咏叹调:“何处寻觅那美妙的时光? 幸福和爱情在心中激荡。何处是那海誓山盟? 甜言蜜语在何方? 充满喜悦的快乐的日子,仅仅一瞬间就消失……”苏珊娜上场与伯爵夫人互换服装。发现费加罗躲在一边窥视她们,她故意唱一首歌使他焦急:“美妙的时刻将来临,倚在情人的怀抱里,多么幸福啊,多么欢欣!如今的心情再也不感到郁闷, 谁还能干扰我的幸福。啊,看四周景色多迷人,这里美好的一切都充满爱的气氛 夜晚多幽静,幸福时刻将来临。来吧,亲爱的!穿过青翠的树林,来吧,来吧,我向你奉献玫瑰花环和我的心!唱完之后,苏姗娜也躲起来不见了。只剩下穿着苏姗娜衣服的伯爵夫人站在明处。

费加罗听了极为愤怒。有人来了是凯鲁比诺,他把伯爵夫人罗西娜误以为是巴巴里娜了,高兴地上前亲吻她,待发现弄错了时,已经晚了伯爵来到了花园里,正看见凯鲁比诺在调戏“苏姗娜”,他叫人来绑走了这个倒霉蛋。

现在,伯爵终于得到机会了,他满心欢喜地对着“苏姗娜”,甜言蜜语地说些情话。因园里一片黑暗,因此看不见其他的人。在花园的另一头,费加罗这时候忍不住出现,他最初以为在他面前的就是伯爵夫人,后来听了她声音,认出是苏珊娜化装的,便将错就错,也气气苏姗娜。于是,他对着“夫人”也来了一段甜言蜜语。苏珊娜嫉火大起,而露出本来面目。费加罗得意地笑了。伯爵又现身,苏珊娜连忙又恢复夫人的作态,拉着费加罗走进右面亭子。伯爵见此又惊又怒,大叫来人,赶快来捉奸,费加罗吹了一声口哨,医生巴尔托洛、音乐教师巴西利奥、还有园丁安东尼奥等人统统跑出来了,他们手里还举着火把,把花园照了个灯火通明。伯爵看到众人都来到,便气汹汹地打开右边亭子的小门,大叫奸夫淫妇出来。没想到从里面出来的是凯鲁比诺、巴巴里娜、马尔切琳娜、苏珊娜与费加罗,却没有夫人在内。正当伯爵怔住时,伯爵夫人从左边的亭子里出来,伯爵刚才的威风全失,敢情他是在对自己的夫人大谈爱情呐,羞愧的他又一次向夫人请罪。最后,灯光复明,伯爵批准了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在全体欢乐地合唱中结束落幕。


专辑曲目


Disc: 1
1. Le nozze di Figaro: Ouvertura
2.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primo: Cinque...dieci...venti...trenta (Figaro)
3.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primo: Se a caso madama (Figaro)
4.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primo: Bravo, signor padrone!...Se vuol ballare (Figaro)
5.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primo: La vendetta (Bartolo)
6.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primo: Via, resti servita
7.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primo: Non so piu cosa son (Cherubino)
8.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primo: Cosa sento! Tosto andate (Conte)
9.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primo: Non piu andrai (Figaro)
10.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secondo: Porgi amor (Contessa)
11.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secondo: Voi che sapete (Cherubino)
12.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secondo: Venite, inginocchiatevi (Susanna)
13.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secondo: Che novita! (Conte)
14.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secondo: Susanna, or via, sortite (Conte)
15.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secondo: Aprite, presto aprite (Susanna)

Disc: 2
1.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secondo: Tutto e come il lasciai (Conte)
2.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secondo: Esci omai, garzon malnato (Conte)
3.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secondo: Signore, di fuori (Figaro)
4.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secondo: Voi signor, che giusto siete (Bartolo)
5.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terzo: Che imbarazzo e mai questo! (Conte)
6.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terzo: Crudel! perche finora (Conte)
7.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terzo: 'Hau gua vunta la causa'! ... Vedro, mentr'io sospiro (Conte)
8.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terzo: Riconosci in questo amplesso
9.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terzo: E Susanna non vien!... Dove sono i bei momenti (Contessa)
10.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terzo: Cosa mi narri?... 'Canzonetta sull'aria' (Contessa)
11. Le nozze di Figaro: Atto terzo: Ecco la marcia (Figaro)

Disc: 3
1. Le Nozzi di Figaro: Atto quarto: L'ho perduta, me meschina!
2. Le Nozzi di Figaro: Atto quarto: Il capro e la capretta
3. Le Nozzi di Figaro: Atto quarto: In quegli anni, in cui val poco
4. Le Nozzi di Figaro: Atto quarto: Tutto e disposto... Aprite un po' quegl'occhi (Figaro)
5. Le Nozzi di Figaro: Atto quarto: Giunse alfin il momento... Deh vieni, non tardar (Susanna)
6. Le Nozzi di Figaro: Atto quarto: Pian pianin le andro piu presso (Cherubino)
7. Le Nozzi di Figaro: Atto quarto: Gente. gente! all'armi, all'armi! (Conte)
 
 



61 [Mozart] Le Nozze Di Figaro [HMC 901818.20] Gens, Ciofi, Kirchschlager, Regazzo, René Jacobs, Concerto K?ln

61.jpg (35.16 KB)
2009-11-23 07:52


Mozart: Le Nozze Di Figaro [HMC 901818.20] Gens, Ciofi, Kirchschlager, Regazzo, René Jacobs, Concerto K?ln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3CD/722 MB (757.074.155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WH3JKGES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2774A5446/留声机百大之六十一.rar.html
Rene Jacobs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APE]
状态:
精华资源
摘要:
发行时间: 2004年
时间:
2006/3/2 发布 | 2006/3/2 更新
分类:
统计:
4824次 浏览 | 8次 收藏
收藏:
  
相关:
               请登录
举报:
·         详细内容
·         相关资源
·         补充资源
·         用户评论
电驴资源
777.3MB
全选
777.3MB
专辑英文名: The Marriage of Figaro
专辑中文名: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
艺术家Rene Jacobs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2004年
地区意大利
语言意大利语
简介




专辑介绍: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了成功,被誉为“神童”。1773年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而愤然辞职,来到了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着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并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的明快、乐观情绪。他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形式,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其创作手法新颖,旋律纯朴优美,织体乾净细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发挥了复调音乐的积极作用,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了七十五部作品,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着名歌剧,使歌剧成为具有市民特点的新体裁。并作有大量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和室内乐重奏。
 




62 [Mozart] Idomeneo [Archiv 431 674-2] Johnson, von Otter, Winslade, John Eliot Gardiner, English Baroque Soloists

62.jpg (38.41 KB)
2009-11-23 07:52


Mozart: Idomeneo [Archiv 431 674-2] Johnson, von Otter, Winslade, John Eliot Gardiner, English Baroque Soloists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3CD/811 MB (850.436.551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FE6IF4OD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3032A1512/留声机百大之六十二.rar.html
莫扎特 Mozart -《伊多梅纽斯》(Idomeneo)Gardiner
专辑英文名: Idomeneo
专辑中文名: 伊多梅纽斯
艺术家莫扎特 Mozart
版本: Gardiner[FLAC]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简介




Conductor: John Eliot Gardiner
Performer:Anthony Rolfe Johnson, Anne Sofie von Otter
Ensemble: English Baroque Soloists, et al.

专辑介绍:

加迪纳版唱碟是具有示范性的现场录音,其磅礴的气势和美妙的歌唱使它受欢迎的范围远远超过仿古音乐爱好者的圈子。加迪纳一直在收集与莫扎特1781年原本有关的资料,无论用过没用过都收集;他建议CD节目播放者选择听众愿意听的版本,这些版本大多将后来补充进去的分曲放在每张唱碟的最后。加迪纳指挥的莫扎特歌剧轻捷、灵巧,一点也不古板;他选择歌唱演员的第一标准时嗓音的美和清脆,而不是它的厚重度。年轻的女高音希勒维.马丁佩尔托被选中担任埃来克特拉一角,即使在感情极其激动的场合,她仍然保持着嗓音的清纯,避免“炸”了嗓子。其它主要角色同样有好唱功。安妮.索菲.冯.奥托的伊达曼特,西尔维亚.麦克内尔的伊利雅为其中佼佼者;嗓音柔和的男高音安东尼.罗尔夫.约翰逊在传统演出中一向演伊多梅纽斯,在此也能很好的适应,咬音吐字非常清楚。蒙特威尔第合唱团的歌唱令人振奋,在现场录音的困难条件下,为该剧增辉。(整理)
PS:这个版本是企鹅三星带花,留声机百大,DG唱片百大,唱片艺术名曲300.在Gardiner灌录的莫扎特唱片中是最好的一部.


专辑曲目


Disc: 1
1. Ouverture
2. Act One: Scene I: Recitativo: 'Quando Avran Fine Omai'...
3. Act One: Scene II: Recitavito 'Radunate I Troiani'...
4. Act One: Scene II: Recitativo: 'Ecco Il Misero Resto De' Troiani'...
5. Act One: Scene III-VIII: N. 3 Coro: 'Godiam La Pace'...
6. Act One: Scene IX: N. 6 Aria: 'Vedrommi Intorno'...
7. Act One: Scene X: N. 7 'Il Padre Adorato'...
8. Intermezzo: N. 8 Marcia
9. Intermezzo: N. 9 Coro: 'Nettuno S'onori'
10. Act Two: Scene I: Recitativo: 'Tutto M'e Noto'
11. Act Two: Scene I: N. 10 Aria: 'Se Il Tuo Duol'...
12. Act Two: Scene II: Recitavito: 'Se Mai Pomposo Apparse'
13. Act Two: Scene II: N. 11 Aria: 'Se Il Padre Perdei'...
14. Act Two: Scene III: Recitativo: 'Qual Mi Conturba I Sensi'
15. Act Two: Scene III: N. 12 Aria: 'Fuor Del Mar Ho Un Mar In Seno'...

Disc: 2
1. Act Two: Scene III-IV: Recitativo: 'Frettolosa E Giuliva Elettra Vien'...
2. Act Two: Scene IV: N. 13 Aria: 'Idol Mio, Se Ritroso'
3. Act Two: Scene IV: N. 14 Marcia E Recitativo: 'Odo Da Lunge Armonioso Suono'
4. Act Two: Scene V: Recitativo: 'Sidonie Sponde!'
5. Act Two: Scene V-VI: N. 15 Coro: 'Placido E Il Mar'...
6. Act Three: Scene I: Recitativo: 'Solitudini Amiche'
7. Act Three: Scene I: N. 19 Aria: 'Zeffiretti Lusinghieri'...
8. Act Three: Scene II: Recitativo: 'Principessa, A' Tuoi Sguardi'...
9. Act Three: Scene III: Recitativo: 'Dunque Io Me N'andro'...
10. Act Three: Scene IV: Recitativo: 'Sire, Alla Reggia Tua'
11. Act Three: Scene V: Recitativo: 'Sventurata Sidon!'
12. Act Three: Scene V: N. 22 Aria: 'Se Cola Ne Fati E Scritto'
13. Act Three: Scene VI: N. 23 Recitativo: 'Volgi Intorno Lo Sguardo'
14. Act Three: Scene VI: N. 24 Coro: 'Oh Voto Tremendo!'
15. Act Three: Scene VII: N. 25 Marcia
16. Act Three: Scene VII: N. 26 Cavatina Con Coro: 'Accogli, Oh Re Del Mar'
17. Appendix: Act Two: Scene III-IV: Recitativo: 'Frettolosa E Giuliva Elettra Vien'...

Disc: 3
1. Act Three: Scene VII-VIII: Coro: 'Stupenda Vittoria!'...
2. Act Three: Scene IX: Recitativo: 'Padre, Mio Caro Padre'
3. Act Three: Scene IX: N. 27 Aria: 'No, La Morte'
4. Act Three: Scene IX: Recitativo: 'Ma Che Piu Tardi'...
5. Act Three: Scene X: Recitativo: 'Ferma, Oh Sire, Che Fai?'
6. Act Three: Scene X: N. 28: 'Ha Vinto Amore'
7. Act Three: Scene X: Recitativo: 'Oh Ciel Pietoso!'...
8. Act Three: Finale Scene: Recitativo: 'Popoli, A Voi L'ultima Legge'
9. Act Three: Finale Scene: N. 30 Aria: 'Torna La Pace Al Core'
10. Act Three: Finale Scene: N. 31 Coro: 'Scenda Amor, Scenda Imeneo'
11. Act Three: Finale Scene: N. 32 Ballet (K. 367)
12. Appendix: Recitativo: 'Ferma, Oh Sire, Che Fai?'
13. Appendix: 'A Idomeneo Perdona'
14. Appendix: 'Ha Vinto Amore'
15. Appendix: 'Oh Ciel Pietoso!'...



63 [Prokofiev] Symphony No.5, Stravinsky; Le Sacre du Printemps [DG 463 613-2]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63.jpg (35.71 KB)
2009-11-23 07:52

Prokofiev: Symphony No.5, Stravinsky; Le Sacre du Printemps [DG 463 613-2]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66 MB (384.448.725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H5CP2BZC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3100A7294/留声机百大之六十三.rar.html
拉扬/柏林爱乐 -《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Prokofiev:Symphony No.5·Stravinsky: The Rite of Spring)
专辑英文名: Prokofiev:Symphony No.5·Stravinsky: The Rite of Spring
专辑中文名: 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古典类型: 交响曲
资源格式: FLAC
发行时间: 2000年
地区德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专辑介绍

卡拉扬的又一张三星带花。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五交响曲作于1944年,1945年在他的专场音乐会首演。共四个乐章。

卡拉扬与柏林爱乐是这个曲目的权威诠释者,录这张唱片时正值卡拉扬和柏林爱乐的高峰时期,充满了光辉、生气勃勃。
该唱片还附带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整张唱片是相当的超值。本片为大禾花系列中的一张,在原录音的基础上用新技术重新制作发行,音效更上层楼!

具体曲目在内页有详细说明。

关于普罗科菲耶夫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Sergei Prokofiev,1891-1953),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自幼学习音乐,1904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在毕业演奏会上独奏自己创作的《降D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并获安东·鲁宾斯坦奖。最初以钢琴家身份活跃在国内外乐坛。他早期作品的音乐语言清新而有朝气,继承了古典传统而又有大胆革新的精神,某些作品则受现代主义影响;晚期作品风格简朴而抒情,尤以《第七交响曲》最为典型。三岁即随母亲学习钢琴。 五岁时,他就写出第一首钢琴小曲。六岁时,就创作了一首进行曲、一首圆舞曲和一首回旋曲。九岁时,他竟写出一部歌剧《巨人》。

  1904年,普罗科菲耶夫入彼得堡音乐学院。七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获鲁滨斯奖。1914年,他写的《斯基夫组曲》,以不协和音响而使这位二十三岁作曲家引人瞩目。

  1918年,普罗科菲耶夫离开苏联,周游世界。他取道西伯利亚、日本、檀香山,到达美国。1923年他又在巴黎开始他的十年定居生活。1927年他曾回到祖国作为期三个月的访问。

  1932年,作曲家决定返回祖国,并在苏联音乐界占有重要地位。1948年。他曾受到苏共中央谴责,把他同肖斯塔科维奇等人称为“颓废的形式主义”。

  后来,普罗科菲耶夫恢复了在苏联音乐界的名誉,相继创作出一些优秀作品,并获斯大林奖金和列宁奖金。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力图表现出形象鲜明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又表现出对十八世纪古典作曲家的偏爱,有时也能反映出现代主义倾向。

  他的作品具有青春的活力、热情、乐观、清晰而富有魅力。二十年代前后的十五年间,他侨居国外,在日、美、英、法、德、比、意、西等国弹奏、指挥自己的作品演出,享有世界性声誉。 回国后选取爱国主义主题,把苏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放在首位进行创作。先后获得极高荣誉:劳动红旗勋章、人民艺术家,六次获斯大林奖;外国诸多有名音乐组织成员。世界各国艺术界一致认为他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主要作品还有童话歌剧《三个桔子的爱情》,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声乐—交响组曲《冬日的篝火》,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宝石花》,清唱剧《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保卫和平》,歌剧《战争与和平》,以及不少钢琴、小提琴的器乐作品。是当代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专辑曲目


1——4 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

5——18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64 [Puccini] La Bohéme [EMI 5 67750 2] de Los Angeles, Bjoerling, Corena, Tozzi, Merill, Sir Thomas Beecham

64.jpg (31.48 KB)
2009-11-23 07:52


Puccini: La Bohéme [EMI 5 67750 2] de Los Angeles, Bjoerling, Corena, Tozzi, Merill, Sir Thomas Beecham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274 MB (287.689.070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JBMQDV45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3153A1045/留声机百大之六十四.rar.html
Puccini -《普契尼:波希米亚人》(La Boheme)Bjorling,de Los Angeles,Beecham
专辑英文名: La Boheme
专辑中文名: 波希米亚人
艺术家Puccini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Bjorling,de Los Angeles,Beecham
发行时间: 1997年
地区意大利
语言意大利语
简介




专辑介绍:



约西·毕约林(Bjorling,Jussi,1911-1960年),瑞典男高音歌唱家。毕约林1911年2月2日出生于瑞典斯托拉·图纳市的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也是一位著名的男高音。毕约林5岁开始即随父亲学习歌唱,一年后,他父亲组成了“毕约林男声四重唱小组”,经常旅行演出,足迹遍及欧美,1920年旅美演出时还录制了几张商业性的唱片。1928年,毕约林进入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师从声乐教育家希斯劳普和福赛尔。1930年入皇家歌剧院专修歌剧。1930年7月21日,他以普契尼的作品《曼侬》一剧首次登上皇家歌剧院的舞台,同年8月,又在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扮演男高音角色奥塔维奥,他演唱的那首难度很大的咏叹调《至爱的宝贝》极获好评。毕约林在1938年前一直是皇家歌剧院的主要演员。在这期间,他成功地扮演了20多个不同特色的歌剧角色,其中最辉煌的成果是主演了罗西尼的大歌剧《威廉·退尔》,毕约林用其明亮的歌喉完成了19个高C音和两个高升C音。《威廉·退尔》奠定了毕约林在瑞典歌坛的一流地位,仅在瑞典皇家歌剧院他就创造了演出616场的记录。《威廉·退尔》以及1935年由他主演的《阿依达》,使毕约林进入了20世纪最优秀歌唱家行列。当时极富盛名的男高音歌唱家马丁·奥尔曼评价说:“这是瑞典近50年来听到的最完美的男高音。”天赋的本质,加上后天的训练和他对音乐精美的演绎,他对音乐的理解和再创造,使他成为20世纪最出类拔萃的歌唱大师。毕约林的声望迅速超出瑞典而传遍整个欧美,各大歌剧院争相聘请他前往演唱。1935年他首次在奥地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上演了威尔第的大型歌剧《阿依达》,一位乐评家称赞说:“这世界上再没有比毕约林更完美的声音了,他拥有天赋的一切。” 1938年起,比约林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唱歌剧。毕约林作为世界级歌唱家的地位是在1937年12月在美国芝加哥歌剧院演唱威尔第的《弄臣》之后进一步确立的。第二年他又在大都会歌剧院成功地演唱了普契尼的杰作《艺术家的生涯》;1939年,毕约林在英国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上演了威尔第的《游吟武士》,展示了他雄浑有力的戏剧性音色。同时,当代著名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邀请他担任了威尔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独唱。同年,他又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唱了古诺的《浮士德》以及威尔第、普契尼的大量歌剧作品。这样,毕约林以其超凡脱俗的歌声成为二战前世界级男高音行列中最年轻的一位,并且被认为是继卡鲁索、吉里之后最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毕约林回归故里,战争结束以后他才又重返国际歌坛。这个时期,他的歌唱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并灌制了大量歌剧唱片。1955年,毕约林与全能女高音玛丽亚·卡拉斯同台合作演出了《游吟武士》,卡拉斯认为毕约林是“最杰出的曼里科”。除演唱歌剧外,比约林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会歌唱家,经常举办独唱音乐会,他在演唱德国及其他各国艺术歌曲方面,也都获得很高评价。毕约林的足迹遍及英国、美国、德国、捷克、法国、阿根廷。

毕约林具有宽广的音域,抒情而又温柔的音色,极适合演唱意大利富于浪漫色彩的歌剧角色。毕约林歌唱风格是纯净、严谨的,他不像许多意大利男高音那样热情奔放,但他有如平静海面下涌动着的汹涌激流。多明戈认为毕约林歌唱的热情是含蓄的,“有人非议他的严肃和冷峻,但他的唱片没有一张给你留下冰冷感”。事实确实如此,毕约林的音色漂亮,具有天鹅绒般轻柔平滑的特质。他的音区从最高音到最低音表现出高度的统一,由于受过良好的训练,他的高音相当有力度,并具有光环般的色彩。毕约林优美的音质、完善的音乐家才气对他的舞台表演补偿的更多的是风度而不是表演,聆听他的歌声,仿佛是在感受一种气质和修养。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毕约林在声乐艺术上表现出唯美主义的态度,他追求歌声的美,力求达到无美不备的程度。歌唱时感情投入很深,但绝不丧失美声的本质,为了优美有时牺牲戏剧的内涵。

1960年9月,毕约林因心脏病复发在瑞士逝世,年仅49岁。为了纪念这位艺术家,EMI唱片公司出版了一套名为《毕约林歌唱艺术》的唱片全集,收罗了在EMI公司录制的他毕生的优秀的演唱录音(有早至 1929年他18岁时的录音),有意大利、法国歌剧和轻歌剧,还有后期在美国唱的大量美国民歌和意大利民歌,都是一般乐迷们极为熟悉的歌曲。毕约林的录音资料十分丰厚,在我国音像市场上也大量流行。尽管全套歌剧并不太多,但单张选曲唱片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这些选曲唱片几乎都是他演唱的歌剧咏叹调。如果从录音质量上来评价,DECCA唱片公司1989年出品的那张堪称最佳精晶(DECCA421316-2),无论是录音效果,还是毕约林本人的表现,都够得上是完美无缺。这张唱片中最精彩的应该是《西部女郎》中的那首《她以为我远走高飞》。这首歌曲是典型的意大利抒情咏叹调的风格,曲调秀丽流畅,美不胜收。
(摘自歌剧天地

转发。eMule搜索。感谢原发布者
一个小图和一个曲目记事本(就是转自amazon的)


专辑曲目


Disc: 1

1. La Boheme: Act 1 - 'Questo Mar Rosso...' (Marcello, Rodolfo, Colline) - Puccini
2. La Boheme: Act 1 - 'Pensier profondo!' (Colline, Marcello, Rodolfo) - Puccini
3. La Boheme: Act 1 - 'Legna!...Sigari' (Rodolfo, Marcello, Colline, Schaunard) - Puccini
4. La Boheme: Act 1 - 'Si puo?...Chi e la?' (Benoit, Marcello, Schaunard, Colline, Rodolfo) - Puccini
5. La Boheme: Act 1 - 'lo resto per terminar...' (Rodolfo, Marcello, Colline, Schaunard) - Puccini
6. La Boheme: Act 1 - 'Non sono in vena...Scusi' (Rodolfo, Mimi) - Puccini
7. La Boheme: Act 1 - 'Oh! sventata, sventata!' (Mimi, Rodolfo) - Puccini
8. La Boheme: Act 1 - 'Che gelida manina' (Rodolfo) - Puccini
9. La Boheme: Act 1 - 'Si, Mi chiamano Mimi' (Mimi, Rodolfo) - Puccini
10. La Boheme: Act 1 - 'Eh! Rodolfo!' (Schaunard, Colline, Marcello, Mimi) - Puccini
11. La Boheme: Act 1 - 'O soave fanciulla' (Rodolfo, Marcello, Mimi) - Puccini
12. La Boheme: Act 2 - 'Aranci, datteri!' (Coro, Schaunard, Colline, Rodolfo, Mimi, Marcello) - Puccini
13. La Boheme: Act 2 - 'Chi guardi?'(Rodolfo, Colline, Mimi, Schaunard, Marcello, Coro) - Puccini
14. La Boheme: Act 2 - 'Viva Parpignol!' (Coro, Marcello, Mimi, Schaunard, Colline, Rodolfo, Alcindoro, Musetta) - Puccini
15. La Boheme: Act 2 - 'Domandatelo a me' (Marcello, Musetta, Alcindoro, Schaunard, Coro, Rodolfo, Mimi, Colline) - Puccini
16. La Boheme: Act 2 - 'Quando me'n vo'soletta' (Musetta, Marcello, Alcindoro, Mimi, Rodolfo, Schaunard, Colline) - Puccini
17. La Boheme: Act 2 - 'Chi l'ha richiesto?' (Colline, Schaunard, Rodolfo, Marcello, Musetta, Mimi, Coro) - Puccini

Disc: 2

1. La Boheme: Act 3 - 'Ohe, la, le guardie...Aprite!' (Coro, Doganiere, Musetta) - G. Puccini
2. La Boheme: Act 3 - 'Sa dirmi, scusi, qual'e l'osteria...' (Mimi, Sergente, Doganiere) - G. Puccini
3. La Boheme: Act 3 - 'Mimi?! ... Speravo di trovarvi qui' (Marcello, Mimi) - G. Puccini
4. La Boheme: Act 3 - 'Marcello. Finalmente' (Rodolfo, Marcello, Mimi) - G. Puccini
5. La Boheme: Act 3 - 'Mimi e una civetta' (Rodolfo, Marcello) - G. Puccini
6. La Boheme: Act 3 - 'Mimi e tanto malata!' (Rodolfo, Marcello, Mimi) - G. Puccini
7. La Boheme: Act 3 - 'Addio ... Donde lieta usci al tuo grido' (Mimi, Rodolfo) - G. Puccini
8. La Boheme: Act 3 - 'Dunque e proprio finita!' (Rodolfo, Mimi, Marcello, Musetta) - G. Puccini
9. La Boheme: Act 4 - 'In un coupe?' (Marcello, Rodolfo) - G. Puccini
10. La Boheme: Act 4 - 'O Mimi, tu piu non torni.' (Rodolfo, Marcello, Schaunard, Colline) - G. Puccini
11. La Boheme: Act 4 - 'Gavotta' (Colline, Marcello, Rodolfo, Schaunard) - G. Puccini
12. La Boheme: Act 4 - 'C'e Mimi...C'e Mimi' (Musetta, Rodolfo, Shaunard, Mimi, Marcello) - G. Puccini
13. La Boheme: Act 4 -' Vecchia zimarra...' (Colline, Schaunard) - G. Puccini
14. La Boheme: Act 4 - 'Sono andati? Fingevo di dormire' (Mimi, Rodolfo, Schaunard) - G. Puccini
15. La Boheme: Act 4 - 'Dorme? ... Riposa' (Musetta, Rodolfo, Marcello, Mimi, Schaunard, Colline) - G. Puccini
 



65 [Puccini] Tosca [EMI 5 67756 2] Callas, Di Stefano, Gobbi, Sabata, Coro e Orchestra del Teatro alla Scala di Milano

65.jpg (26.13 KB)
2009-11-23 07:52


Puccini: Tosca [EMI 5 67756 2] Callas, Di Stefano, Gobbi, Sabata, Coro e Orchestra del Teatro alla Scala di Milano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254 MB (267.307.254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4SHMSVUY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3208A9044/留声机百大之六十五.rar.html
Maria Callas -《普契尼:托斯卡》(Puccini:Tosca)[ORIGINAL RECORDING REMASTERED]
专辑英文名: Puccini:Tosca
专辑中文名: 普契尼:托斯卡
艺术家Maria Callas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ORIGINAL RECORDING REMASTERED]
发行时间: 2004年
地区意大利
简介



作曲: Giacomo Puccini
演出: Maria Callas ,Alvaro Cordova, Angelo Mercuriali, et al.
演出: L'Orchestra del Teatro alla Scala
CD编号:EMI 7243 5 56304 2 1

专辑介绍:

好象为了证明19世纪歌剧的激情表现没有垄断者似的,20世纪给了我们玛丽娅.卡拉斯。
————罗伯特.舍曼

啊————卡拉斯美极了!


感谢上帝这位女高音早早就改了名字!否则我现在就得说:“啊————安娜 . 索菲亚 . 西西利亚 . 卡拉杰罗鲍罗斯美极了(名字拗口的同志们赶快改名字吧~~)......

我们更当感激20世纪恩赐给了我们玛丽娅.卡拉斯。
玛丽娅.卡拉斯是能唱好花腔女高音又能唱好瓦格纳式歌剧的唯一一人。尽管人们对她的技巧认可有小小的争议,但她却无疑是世间最具传奇色彩的伟大女高音!她的美貌空前绝后;她独特的磁性哭腔唱倒了无数铁石心肠;她犹如欲望的化身让人无可救药地为她痴迷,尤其是男人们;她冲动的舞台表演风格和她的声乐才能,骇人听闻的私生活一样举世无双。

有一则在我们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小故事:在罗马,卡拉斯曾经在盛怒中于某歌剧第一幕刚结束时就拂袖而去,把所有几千名观众(包括当时意大利的总统)扔在空空荡荡的舞台下。

她毫不掩饰她的傲慢,对金钱的热爱,以及生活中,性格中的种种不完美。她甚至可能是近代艺术家中第一个敢于而且主张抛弃”唯美“的先驱者。她说:
“为了把戏剧效果传达给观众,还有我自己,有时候我必须发出不那么美的声音。我不在乎它是否丑陋,只要它是真实的。”

我热爱她————不但因为她的无上美貌,伟大才能和犀利个性,更因为在所有的女高音中,惟有玛丽娅.卡拉斯的艺术审美观我是认可的。

这套录音虽是年代久远的MONO,但我却对卡拉斯在本剧中极其精湛的演出情有独钟————伟大的表演即使是再伎呀作响的唱片也同样足以闪光,我亦乐于享受从不完美表象中透射出来的“真实”。

(原创评论)
专辑曲目


Disc: 1
1. Ah! Finalmente!
2. E Sempre Lava!
3. Sante Ampolle! Il Suo Ritratto!
4. Dammi I Colori....Recondita Armonia
5. Gente La Dentro!
...

Disc: 2
1. Tosca E Un Buon Falco!
2. Ha Piu Forte Sapore
3. O Galantuomo, Come Ando La Caccia?
4. Meno Male!
5. Ov'e Angelotti?
...
 



66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3 [Philips 465 732-2] Argerich, Freire, Chailly, Berli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66.jpg (28.92 KB)
2009-11-23 07:52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3 [Philips 465 732-2] Argerich, Freire, Chailly, Berli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16 MB (331.591.264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E84PITCS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3265A3862/留声机百大之六十六.rar.html
马尔塔·阿格里奇 -《拉赫曼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Rachmaninoff:Piano Concerto No.3/Tchaikovsky:Piano)
专辑英文名: Rachmaninoff:Piano Concerto No.3/Tchaikovsky:Piano
专辑中文名: 拉赫曼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1995年09月
地区阿根廷
语言西班牙语
简介



CD相关资料:

出品:飞利浦唱片公司(Philips)
CD编号:4466732
拉赫曼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30号 (P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30)
钢琴演奏:马尔塔·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
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Radio-Symphonie-Orchester, Berlin)
指挥:夏伊(Riccardo Chailly)
作曲家:拉赫曼尼诺夫(Serge Rachmaninoff 1873-1943)
录音时间:1982.12
录音地点:柏林(Berlin)
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23号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Op. 23)
钢琴演奏:马尔塔·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
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
指挥:孔德拉辛(Kirill Kondrashin)
作曲家: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
录音时间:1980.2
录音地点:慕尼黑(Munich)


专辑介绍:

自从电影“钢琴师”在全球造成狂热回想,有关电影中的古典音乐皆成为热门话题,其中热度依旧不减的就是“拉赫曼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这个曲目劲道最够,且最能散发热情魅力的必是阿格里奇的这个版本。本辑从发行以来就深受好评,尤以阿格里奇的狂魔般演绎与弹奏速度,更令人咋舌称奇。她的触键与诠释将永远被列为"拉赫曼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的首选推荐盘。一九八二年底女钢琴家阿格里奇在柏林现场演出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当时透过电视及电台的转播,使得全德国人为阿格里奇著迷不已。但也因此很多品质不良的侧录有声产品也充斥市面。本辑除了收录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一九八三年德国唱片大奖)以外,最值得期待的拉赫曼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一九八二年现场实况经过飞利浦唱片公司的数码技术重新呈现原有的亮丽风貌。

开机一般18~0点,节假日10~0点,我发布的长期供源.


专辑曲目


1: P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30 : 1. Allegro ma non tanto
2: P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30 : 2. Intermezzo (Adagio)
3: P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30 : 3. Finale (Alla breve)
4: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Op. 23 : 1. Allegro non troppo e molto maestoso - Allegro con
5: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Op. 23 : 2. Andantino semplice - Prestissimo - Tempo I
6: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Op. 23 : 3. Allegro con fuoco

 
 
内容介绍:

拉赫玛尼诺夫(Serge Rachmaninoff 1873-1943)是俄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他的钢琴协奏曲共有四首,其中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和《第三钢琴协奏曲》所具有的高度艺术水平最为著名。而《第三钢琴协奏曲》(d小调,作品第30号)虽然不及他的前一首协奏曲流行,但在音乐史的地位却远高过于拉二。

被誉为最困难、演奏难度极大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909年。熟悉并喜爱阿格里奇的乐迷应该对Philips出品过的这张唱片不陌生,本视频就是这个拉三的现场。



钢琴演奏:玛尔塔.阿格里奇 (Martha Argerich)
音乐伴奏:柏林广播交响乐团 (Radio-Symphonie-Orchester, Berlin)
音乐指挥:里卡尔多.夏伊 (Riccardo Chailly)
录音时间:1982年

在世界指挥艺术中,大器早成的杰出人物一般是比较稀少的,里卡尔多.夏伊是于1953年出生在意大利的音乐名城米兰的,在不满14岁时就开始从事指挥活动了,评论家们纷纷惊呼意大利出现“神童”指挥家,而舆论界则将他誉为“带着指挥棒来到世间的少年”。他在18岁指挥音乐会时,当时担任斯卡拉歌剧院音乐指导和常任指挥的著名指挥大师克劳迪奥.阿巴多就一下发现了他,并积极设法将他聘为斯卡拉歌剧院的副指挥。从此,夏伊的名声也开始在世界范围里迅速传开了,1982年,柏林广播交响乐团首先将他聘为首席指挥。

阿格里奇的狂魔般演绎与弹奏速度,更令人咋舌称奇。她的触键与诠释将永远被列为“拉赫曼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的首选推荐。1982年底女钢琴家阿格里奇在柏林现场演出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当时透过电视及电台的转播,使得全德国人为阿格里奇着迷不已。






参考版本Argerich, Freire & Chailly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二双钢琴组曲》(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3 & Suite No.2)
专辑英文名: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3 & Suite No.2
专辑中文名: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二双钢琴组曲
古典类型: 协奏曲
资源格式: FLAC
发行时间: 2001年
地区德国
简介



唱片公司:Philips
唱片编号:464 732-2
录音制式:DDD
资源出处:原版CD抓轨(FLAC+CUE+LOG+Booklet)

专辑介绍:

俄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共创作了四首钢琴协奏曲,其中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和《第三钢琴协奏曲》所具有的高度艺术水平最为著名。而《第三钢琴协奏曲》(D小调,作品第30号) 创作于1909年,虽然不及他的前一首协奏曲流行,但在音乐史的地位却远高过于《第二钢琴协奏曲》,被誉为最困难、演奏难度极大的钢琴协奏曲。

在男性演奏家主导的古典音乐世界里,受力量和手型的限制,能步入顶尖钢琴家行列的女性实在寥寥无几。但阿根廷演奏家阿格里奇是个例外。被人称为钢琴界“女大祭司”的她是真正的天才演奏家,必将被世人奉为传奇。除了1965年在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一举夺魁外,让世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演奏就是1982年12月与夏伊指挥的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合作的“拉赫曼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阿格里奇的弹奏速度、清晰性和准确性,她的触键与诠释使得这个现场录音成为"拉赫曼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的首选版本。1982年底阿格里奇在柏林现场演出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当时透过电视及电台的转播,使得全德国人为阿格里奇所倾倒。

当然,纯粹从演奏情绪来讲,与拉赫玛尼诺夫本人1930年的录音相比,阿格里奇的演奏也显得过于热情和饱满,快速连音和和弦连接过于清晰,少了本应具有的忧郁气质。她那特殊的诠释法,著名指挥家Cellibidache并不欣赏,曾指出:“这女子弹出来的东西根本毫无音乐性可言”。不过这似乎更应该从阿格里奇从小成长的优越环境中寻求解释。阿格里奇父亲是外交官,她三岁开始学琴,八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管弦乐团同台演出,一鸣惊人,阿根廷总统为了让阿格里奇接受最好的音乐教育,刻意下令调动,命她父亲派驻维也纳。阿格里奇在当地跟随钢琴大师古尔达(Friedrich Gulda)学了一年半,古尔达也是乐坛怪杰,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但对艾格丽无论在人格及技巧上意义重大,具有深远影响。而拉赫玛尼诺夫作为没落的俄国贵族,十月革命后被迫离开苏俄,踏上美国的土地,并从此再没回到过家乡。早期创作的不顺,对于祖国的思念和前途的担心,再加上创作时独特的和弦走位和效果,都让拉氏的作品被界定为忧郁的一类。

阿格里奇在夺取肖邦钢琴比赛金奖之后,一度因为别人的批评和个人原因而退出舞台,并与霍洛维兹一样,专心享受室内录音的乐趣。因此,能亲眼欣赏阿格里奇演奏的幸运者并不多。阿格里奇天生讨厌成为关注的中心,这就是她喜欢室内录音多于独奏音乐会的原因之一。不但如此,她还是出了名的难伺候,这位永远蓬松着头发、衣着随意的大牌钢琴家,常常演出不守约。不过这不会丝毫影响她作为20世纪伟大的钢琴家之一的地位,也让她这场对拉三的演绎成为古典音乐迷的永久的记忆和珍藏。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双钢琴组曲》是一部很雄壮感性的钢琴音乐作品,具有很浓烈的“管弦乐意境”,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乐曲蕴含着温暖而浪漫炽热的宣叙调旋律。拉赫玛尼诺夫是“和声”运用的大师,运用大量功能和序列都新鲜的和弦,并且成功引用了民族传统的舞蹈节奏,赋予音乐主题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阿格里奇与弗赖里这两位同样是来自南美大陆的钢琴大师的音乐对话,给人以极高品味的享受钢琴演奏水乳交融,音色甜美的歌唱性,热情真挚的表现力,唯美纯净的意境,透彻的触键发音,让钢琴的声音把殿堂级的经典作品诠释得淋漓尽致。

(介绍资料来自网络搜索、整理)

专辑曲目


Sergey Vasil'yevich Rachmaninov (1873-1943)

Piano Concerto No.3 in D minor, Op.30
01. 1. Allegro ma non tanto [15:26]
02. 2. Intermezzo (Adagio) [11:00]
03. 3. Finale (Alla breve) [13:53]
Martha Argerich (piano) / Radio-Symphonie-Orchester Berlin / Riccardo Chailly (conductor) / DDD 1982 Live

Suite No.2 for 2 Pianos, Op.17
04. Introduction (Alla marcia) [3:24]
05. Waltz (Presto) [5:14]
06. Romance (Andantino) [6:38]
07. Tarantella (Presto) [5:17]
Martha Argerich, Nelson Freire (pianos) / DDD 1982 Studio
 
 


67 [Ravel &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s [EMI 5 67238 2] Gracis, Michelangeli, Philharmonia Orchestra of London

67.jpg (36.67 KB)
2009-11-23 07:52


Ravel &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s [EMI 5 67238 2] Gracis, Michelangeli, Philharmonia Orchestra of London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19 MB (229.789.194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QH4QLOEB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3317A3358/留声机百大之六十七.rar.html
片名称:拉威尔和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
钢琴:米开朗杰利
指挥:Gracis
乐团:爱乐乐团
CD编号:EMI CDC 749326 2
面对这张唱片,一向拘谨保守的《企鹅唱片指南》毫不吝啬地把这里的两个曲目都评为三星带花。三只企鹅在评鉴语中不惜行九十度的鞠躬礼--- “拉赫玛尼诺夫第四钢琴协奏曲的录音,是已有钢琴演奏录音中最辉煌的录音之一。它使得作曲家本人的录音都黯然失色;搭配的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的演奏也同样出色。录音质量虽然跟不上,但听上去仍然非常不错。米开朗杰利演奏得及其辉煌并且刚中带柔,慢乐章得精妙演奏弥补了立体平衡的不足,转录的技术也相当成功,是高质量的,清澈明亮,突出了钢琴的音色,管弦乐细节清晰无比。”
面对米开朗杰利的演奏,有谁能不衷心赞叹呢?当米开朗杰利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时,他毫不落入滥情或伤感的陷阱里,而是精细准确,干净利落地将作曲家写在乐谱上的音符,依照作曲家的标识将之演奏出来。如果拿拉赫玛尼诺夫本人的演奏和之相比,我们会发现他们两人竟然有某些近似的成分。



68 [Rossini] Heroines [Decca 436 075-2] Cecilia Bartoli, Ion Marin & Orchetra e coro del Teatro la Fenice

68.jpg (32.7 KB)
2009-11-23 07:52



Rossini: Heroines [Decca 436 075-2] Cecilia Bartoli, Ion Marin & Orchetra e coro del Teatro la Fenice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46 MB (258.687.606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1NH2BOVR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3369A5907/留声机百大之六十八.rar.html
芭托莉 Cecilia Bartoli - 罗西尼歌剧女主角(Rossini Heroines)—— [Decca] Ion Marin, Bartoli

管理提醒:
本帖被 zhong5729 执行取消加亮操作(2009-09-11)

Cecilia Bartoli - Rossini Heroines 6^FUuj.  
Cecilia Bartoli - Rossini Heroines / Cecilia Bartoli, Chorus Del Gran Teatro La Fenice, Orchestra Del Gran Teatro La Fenice, Ion Marin Wck WX]};S  
  
[kPl7[&#8209;OL  
Ev48|X6  
SW HiiF@  
芭托莉的父母皆为声乐家,然而她却是在十六岁时才决定开始认真与母亲学声乐,后来进入罗马圣奇西里亚学院进修。十九岁开始受到多位指挥的赏识,开始灿烂多采的演唱生涯。 a!PN`N28[1]  
c{jTCkzq  
1990年与DECCA签约成为专属艺人,自1991年开始便获得世界各杂志评选为年度最佳艺人,以及金唱片奖,例如:1993年Billboard评选为年度最佳古典艺人,而专集「如果你爱我」更是当年度的最佳唱片。 [1]$


t­K/3  
'jKCAU5/0;  
芭托莉的外型姣好,声音更是出色。她的音质温润,音色饱满,声音表情优雅高贵,为百年难得一见的次女高音。指挥家李汶曾指出:「她有超凡的嗓子、特出的性格、对音乐及词意能有完全的理解,再加上最重要的关键—她能把这一切完整地表达出来。」又说:「芭托莉有不平凡的自我意识,但从没有过分的自恋狂及其它荒谬心理。」 |s!n7%|,7  
 x![ut  
  十九岁那年,芭托莉应邀在罗马的电视节目中亮相,结果一炮而红,慕提看了演出便要求听她试唱,之后立刻表示要与她合作。同一年,她又在巴黎电视台的卡拉丝纪念特别节目中演唱,巴伦波英隔天立即打电话邀请她到巴士底歌剧院登台,更进而合作灌录了《女人皆如此》。后来卡拉扬请她到萨尔兹堡试唱,听完之后立刻邀请她演出巴哈《B小调弥撒曲》。某次练习之后,大师对芭托莉说:「你知道吗?我感到活在这世界上真是幸福,因为我们能聆听到这样天上才有的声音。」 XZ/cRE z^s  
5J3K3  
|(9l_e|  
详细曲目: )U{IQE;T#  
KU[1]_"

"

T  
1.Zelmira, opera Riedi Al Soglio OL623jQX  
Composed by Gioachino Rossini *,wW -

8  
Performed by La Fenice Theater Orchestra \%.&$z3wz  
Conducted by Ion Marin wd Di5-A4  
wgZ6|)!0  
2.Le nozze di Teti e di Peleo, cantata for 3 sopranos, 2 tenors, chorus & orchestra Ah, Non Potrian Resistere S2$r
6

T

  
Composed by Gioachino Rossini prVqV-S6TY  
Performed by La Fenice Theater Orchestra sQT


<
I]e  
Conducted by Ion Marin 4Hy

D=6V#  
[1]49 1 1  
3.Maometto II, opera Giusto Ciel, In Tal Periglio ;7g~4Uv4}  
Composed by Gioachino Rossini E}|IU Pm  
Performed by La Fenice Theater Orchestra Njs'v;-K  
Conducted by Ion Marin CSMx ]jb[1]b  
AXpyia7nU  
4.La donna del lago (The Lady of the Lake), opera Tanti Affetti In Tal Momento 4-q8:5  
Composed by Gioachino Rossini ] U[4r9V  
Performed by La Fenice Theater Orchestra ngH_

p>  
Conducted by Ion Marin 4NmLbM&C8  
w0fFm"A|W  
5.Elisabetta, regina d'Inghilterra, opera Quant'e Grato All'alma Mia 6>/g`%`N  
Composed by Gioachino Rossini ,+E"s3

NW&#8209;  
Performed by La Fenice Theater Orchestra rs:

a^W5t  
Conducted by Ion Marin %ZJ;>&#8209;a#  
q!}O

+(kt  
6.Elisabetta, regina d'Inghilterra, opera Fellon, La Pena Avrai Wj31mV  
Composed by Gioachino Rossini B}Sl1)E  
Performed by La Fenice Theater Orchestra <5l!xzvw[1]  
Conducted by Ion Marin |1^ !r&#8209;Hg

  
dz yp:\&9  
7.Maometto II, opera Ah! Che Invan Su Questo Ciglio h$q=N


TV  
Composed by Gioachino Rossini ER*E­t+ >  
Performed by La Fenice Theater Orchestra uY
 Y{­M`  
Conducted by Ion Marin jsnk*>
j  
cSs??i D"q  
8.Semiramide, opera Serena I Viaghi Rai...Bel Raggio Lusinghier s­c &S0K  
Composed by Gioachino Rossini T_b$8GYfCY  
Performed by La Fenice Theater Orchestra T_*R^Ukb5  
Conducted by Ion Marin @

XFy^?  
e|jmOYWG[1]



69 [Schoenberg] Verkl?rte Nacht, Pelleas et Melisande [DG 457 721-2] Herbert von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69.jpg (30.84 KB)
2009-11-23 07:52


Schoenberg: Verkl?rte Nacht, Pelleas et Melisande [DG 457 721-2] Herbert von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32 MB (348.424.426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AL8ESXVN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3409A8389/留声机百大之六十九.rar.html
勋伯格 Schonberg -升华之夜,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Verklarte Nacht, Pelleas & Melisande)Sinopoli,Philharmonia Orchestra,DG
专辑英文名: Verklarte Nacht, Pelleas & Melisande
专辑中文名: 净化之夜,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Sinopoli,Philharmonia Orchestra,DG
发行时间: 1995年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简介



作曲:Schonberg
演奏:Sinopoli,Philharmonia Orchestra
发行公司:DG
资源出处:Emule搜索

专辑介绍:

以前一听到勋伯格的钢琴协奏曲、利德和月光下的皮埃罗之类的音乐人总恍惚,阖上眼睛,前面尽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几何图形,这种像做游戏般用十二音体系谱写出来的曲子一点儿也不动听,而且冷冰冰的,太抽象。大概只有熟悉这种作曲法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吧。

不过第一次听《升华之夜》(Verklaerte Nacht)真怀疑这还是不是勋伯格,分明就是瓦格纳嘛。啊,原来早期的勋伯格深受瓦格纳、布拉姆斯、沃尔夫等人的影响,这部《升华之夜》就是一个佐证,它让我不禁惊叹起这位十二音作曲家勾勒旋律和营造浪漫的非凡才能。半音体系的使用给音乐带上了浓厚的艳情色彩和性的意味,犹如置身仙境,目睹着一场凄凄惨惨的爱情剧的上演。就像理夏德·德默尔的原诗当初遭到攻击,被认为性方面的描写太直露一样,勋伯格的音乐也曾经被认为过于激进。

勋伯格的《升华之夜》是单乐章作品,可以再按照表情标记再分成5段(庄板、十分渐慢地、沉重有力的、柔板、柔板),这正好和德默尔的五节诗相对应,分别描绘五个场景。音乐的高潮应该在第四段,这段用的笔墨最多,也就是“男人”的场景,这是升华的时刻,男人怀着博大而高贵的爱,接受了一个不是自己的孩子,可以感受到此时音乐中流动着的一股温暖之意。原来的《升华之夜》是一个弦乐六重奏(两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两把大提琴),几十年以后正式改编成弦乐队版。虽然没有听过六重奏的版本,但是我觉得,改编以后的庞大乐队所发挥出来的整体音乐表现能力肯定要强于最初的弦乐六重奏,而且摆在我们面前的又是这样一个崇高的升华的爱的主题。

一边阅读德默尔的诗,一边听勋伯格的音乐,觉得异常的合拍。第一次置身于诗与音乐交融的境界,已经令我感动不已了。(以上评论摘自网络)


下面这段介绍很有帮助:

“昨天晚上我听了你们的《升华之夜》,如果没有对你们的六重奏表演表达一份谢意的话,我将认为这是一大疏忽。我曾试图在你的音乐中寻找我诗中的主题,但很快就把它给忘了,这音乐使我如此着迷。”(理夏德·德默尔[Richard Dehmel]写给阿诺尔德·勋伯格,1912年12月12日)。

1899年9月份,阿诺尔德·勋伯格花了三个星期谱写成了这部作品第四号,当时他正和亚历山大·冯·策姆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ky)以及后者的妹妹玛蒂尔德(Mathilde)——后来成为勋伯格的第一任妻子——在裴尔巴赫(Payerbach)度假。手稿最后完成于1899年12月1日。这部标题音乐的主题——“只限于勾画自然、表达人类情感”(勋伯格语)——来自于理夏德·德默尔的同名诗《升华之夜》,选自 1896年出版的诗集《女人和世界》(Weib und Welt)。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默尔是德国受到高度评价的抒情诗诗人之一。他的主要作品《两个人的爱情故事》(Zwei Menschen: Roman in Romanzen,1903)从新艺术的风格观念上来讲是色情与性爱描写的尝试。第一个重要故事是《升华之夜》(当时已经出版,但是没有标题),诗歌表达了“对新的反资产阶级性道德的感伤哀怜和伟大的爱神能够避开陈规习俗,战胜一切的思想”。

五节诗歌勾勒出五部分对比鲜明的内容:两人的林中情景(第1、3、5段);一个爱着眼前的男人却怀着别人孩子而自我谴责的女人的表白(第2段);男人抚慰女人并且接受了孩子的表白(第4段)。德默尔的诗带有自传色彩,文中的情节正影射了他和伊达·奥尔巴赫(Ida Auerbach)的关系。当他碰到这个女人的时候,她已经结婚怀上了另一个男人,康祖尔·奥尔巴赫(Consul Auerbach)的孩子。

采用了单乐章曲式的《升华之夜》代表了19世纪晚期两种音乐发展趋势的接合点:单乐章奏鸣曲的趋向(以弗朗兹·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为历史典范)和单乐章交响诗。勋伯格的改编总的来说遵从了原诗的意境。叙述性的部分(森林场景)和中间情节(直接的对话)像是回旋曲式前后照应。第一部分在壮丽而又稠密的动机笼罩之下展开,展现了一出月光照耀、清晰明朗的夜色,这在第二部分中,经过女人向男人承认了自己的不幸遭遇(第一主题由d小调与前段连接)后,发展成为 “戏剧性的情感爆发”(勋伯格,1950年为《升华之夜》表演按语)。现在,第一部分以一个停留记号搁开,第二主题随着以降b小调开始描述女人的不幸和孤独。c小调的第三主题表现女人被迫的忠诚。最终,女人“屈从于母性的本能,怀上了一个她不爱的男人的孩子。她甚至认为自己因履行了做母亲的义务而值得称颂和被赐福。”这一部分以E大调展开,借用先前素材中出现过的主题做进一步阐释,在结尾处有一个明显的休止。然后是一个对照性的带有描影法音色的过渡,作为通向第三部分的桥梁。接着又采用了音乐开始时的主要动机,并以“发展的变奏”风格(使人想起布拉姆斯)进行。博爱而高尚的男人的对白在第四部分中转为造成鲜明对比的D大调。弱音与和声在新的音响效果中尽现了“月色的美丽”。根据勋伯格自己的说法,这一段“反映了一个男人具有了和大自然的壮丽和光辉一般和谐的爱,他就能够不顾这一悲惨的境遇。”第五部分是总结性的结尾,在将开场主题转为大调(对应第四部分的主旋律)的同时又汲取了第三部分主题中的元素。

1939年末,美国出版商,埃德温·F·卡尔姆斯(Edwin F.Kalmus)向勋伯格表达了希望出版新版《升华之夜》的意向,而且这得是一个有所改进的(力度和弓法的变化,等等)为弦乐队改编的版本,勋伯格同意了。其实早些时候的1917年勋伯格已经为环球版(Universal Edition)写好了一个弦乐队版本(添加了一个低音提琴声部)(目前所知的第一次以这一形式演出这部作品是在1918年3月14日的莱比锡音乐厅 [Leipzig Gewandhaus]);但是许多次的演出经历也致使勋伯格决定修改这个版本。当卡尔姆斯方面的计划未能实现的时候,勋伯格把目标转向了纽约的联合音乐出版商(Associated Music Publishers)。弦乐队改编中的调整和修改主要是针对力度和清晰度,还有速度标记。在1942年12月22日的一封信中,勋伯格描述了对1917 年版本所做的改进:“新版本……一方面将改善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是中提琴和大提琴之间的平衡,它将恢复由六件等同的乐器所组成的六重奏的原始版本的平衡感。”


专辑曲目


01. Die Viertel ein wenig bewegt - zogernd
02. Heftig
03. Lebhaft
04. Sehr rasch
05. Ein wenig bewegt
06. Langsam
07. Ein wenig bewegter
08. Sehr langsam
09. Etwas bewegt
10. In gehender Bewegung
11. Briet
12. Grave
13. Molto rallentando
14. Pesante
15. Adagio
16. Adagio
 



70 [Schubert] Symphonies Nos. 3, 5 & 6 [EMI 5 66984 2] Sir Thomas Beecham,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70.jpg (28.26 KB)
2009-11-23 07:52


Schubert: Symphonies Nos. 3, 5 & 6 [EMI 5 66984 2] Sir Thomas Beecham,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92 MB (411.383.984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9AFR2MC0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3485A1438/留声机百大之七十.rar.html
Schubert 舒伯特 -《第3,5,6交响曲》(Symphony NO.3,5,6)Beecham, RPO, EMI
专辑英文名: Symphony NO.3,5,6
专辑中文名: 第3,5,6交响曲
艺术家Schubert 舒伯特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Beecham, RPO, EMI
发行时间: 1999年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专辑介绍:

在十九世纪初叶的音乐名城维也纳,继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伟大音乐家之后,又出现了一颗灿烂的音乐新星-- 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1797-1828)。

提起舒伯特的名字,人们自然会想起他所创作的许许多 多脸炙人口的歌曲;而《野玫瑰》、《鲸鱼》、《菩提树》等歌曲那 沁人肺腑、动人心弦的旋律,也自然会在人们的耳旁回响。但是,对于不了解舒柏特一生经历的人来说,却很难想象得 到这位作曲家是在怎样艰苦的环境中创作出这些作品来的.

生平与创作思想

舒柏特所生活的年代,正处在欧洲封建复辟时期。一七 八九年法国大革命在欧洲各国所激起的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 民主运动,由于遭受各国封建势力的残酷镇压,这时已经逐渐地走向了低潮。一八一五年后,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建立 了反动的“加圣同盟”,他们互相勾结起来,更残酷地镇压革 命力量。而奥地利的梅特涅(梅特涅是十九世纪初叶奥地利反动政权的首相。他是反动的“神圣同盟”的鼓吹者。)政府,正是这个反动同盟的顽固堡垒。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奥地利王室一开始就是欧 洲的野蛮、保守和反动的代表。”十九世纪初叶的奥地利,成 了“各民族的监狱”。舒柏特就是在这样黑暗的、令人窒息的环境中生活和进行创作的。

(-)清苦的童年

一七九七年一月三十一日,舒伯特诞生在维也纳近郊赫田塔尔的一个平民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位学校教师。用教 师的薪金来养活一个大家庭的生活是很艰难的,因此,舒柏特的童年生活十分清苦。由于当时学校教师要兼教学生的音 乐课,所以舒相特的父亲也懂得一些音乐知识、会演奏一些 乐器。他常常聚集一些音乐爱好者在家中演奏音乐,这就使舒柏特从小受到了音乐的薰陶。父亲还喜欢组织家人练习各 种器乐重奏以消遣自娱,在练习时,父亲奏大提琴,小舒柏特 奏中提琴,他的哥哥奏小提琴,每当父亲奏错了,小舒相特就会立刻提醒道:“爸爸,你错了!”九岁那年,舒相特从教堂会唱指挥霍尔策学习音乐理论和风琴演奏。小舒柏特丰富的音乐知识,常常使霍尔霍大为震惊,他说:“当我想介绍给他一点新的东西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知道这个了。”

舒柏特十一岁时,以出色的童声担任了教会合唱队的歌 手,兼奏小提琴。以后又考进了教堂的合唱团寄宿学校,在 那里免费住宿和学习。少年时代的舒柏特已显露出多方面的音乐才能。他在学校的乐队中担任首席小提琴手,而每当乐 队指挥缺席时,他就被邀请作代理指挥。这使舒伯特有机会 去熟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大师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和学习到不少音乐创作的知识。但是,寄宿学校的物质生活 条件却十分恶劣。寒冬时,室内没有火炉,穷苦的舒柏特又 冻又饿他曾给兄弟写信说:“我们常常想吃苹果,因为从粗劣的午餐到晚餐之间,足足间隔八个小时呢!”舒相特早已 开始作曲,在学校念书时。他已创作了第一交响曲、许多歌 曲和器乐曲。但他却常常苦于没有钱买五线纸,他曾自叹道:“如果有钱买纸,我就可以天天作曲了!”

一八一三年,十六岁的舒柏特离开了学校。为了减轻父亲 约经济负担,他开始到父亲所在的学校去当助理教师并教授 私人钢琴。具有艺术家气质的舒柏特,对刻板而枯燥的教书生活十分厌烦,他多么希望能辞去教师的职务而一心一意作 曲啊!但是,如果没有了正式的职业,舒柏特又靠什么来养 活自己呢?于是,他不得不强压住内心的烦燥。去给小学生们讲解千篇一律的拼音、文法等等。

即使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舒柏特还是坚持用业余时间 作曲。在不到二十岁时,他已经写出了几百首歌曲、五部交 响曲、十五首钢琴奏鸣曲和其它作品。

back to the top

(二)“自由艺术家”

一八一八年,舒柏特不顾父亲的坚决反对,抱着对艺术 和生活的天真的幻想,毅然辞去了教师的职位,决心当一名 “自由艺术家”。然而,他那里料想得到,象他这样出身低微的作曲家,在十九世纪初叶的维也纳,将会是多么地不自由啊!

对十九世纪初叶维也纳的社会状况,当时的一位进步作 家波斯特曾这样描述过:“到处都布满了秘密警察,……每个 酒店的茶房都是领有津贴的秘密暗探,……他们在饭店和旅馆到处偷听别人的谈话。就是在王宫的图书馆里,也要提防他们。书店是常常有暗探上门的,他们的目的是侦察顾客们买了些什么书。当然,所有多少被嫌疑的信件,都要遭到检查。”维也纳官方严密地监视着社会上的书报、戏剧、演出以及一切文化生活.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民主空气。但是,另一方面,为了腐蚀、麻痹人民,政府却大力提倡享乐主义的文化艺术。当时,在歌剧院里,富丽堂皇的意大利歌剧不断上演;在公园里、上层社会的客厅和酒吧间里,大大小小的舞会一个接着一个,不少人们沉湎于没完没了的维也纳华尔兹舞之中。在这种表面是歌舞升平,实质上是腐朽反动的政治空气下,维也纳市民阶层中的不少人失却了对民主思想和革命理想的追求,而一种局限在个人小天地中的、眼光短浅的、苟且偷生的小市民习气日益发展起来。正如当时一位女 作家所描写的:“享乐和懒惰代替了高尚的情操。……卑躬屈 节的风尚抑制了任何一种比较崇高的趋向。”

但是,维也纳市民阶层中的一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却时 这种政治状况深为不满。如作家波斯特就写了《奥国的真象》 一书,无惰地揭露了奥国的腐败,为此,他被迫流浪到美洲。出身于平民家庭的舒柏特,对奥地利的现状也是极其不 满的,他曾写下一篇名为《可悲啊!人民》的诗歌,来表达 内心的积愤:

“我们时代的青春啊,已经消逝!

无数人民的力量成为浪费,没有一个人独树一帜。

尽都是随波逐流。

无限的痛苦在折磨着我,我只剩下一点力量的残余。

时代不让任何人做点大事业, 也教我大声无嗅地化为乌有。……

舒柏特既不愿依附于权贵的门下,去做他们的忠实奴仆;也 不愿用自己的艺术为统治者粉饰太平,去写那些专供娱乐用 的浮华、空虚的作品。他要用自己那才气横溢的音乐去倾吐出当时一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内心的痛苦;唱出市民阶层所憧 憬的美好希望。正因为这样,舒柏特的作品很快地受到了市 民阶层的欢迎,当时一些进步的艺术家们,也就自然而然地聚集在舒柏特的周围。这些艺术家们和舒相特一起生活、不分你我,共同切磋艺术上的问题,互相交流新的创作成果,甚至私下里发表某些与当局相悖的政治见解,这就形成了有名的“舒柏特小组”。而舒柏特的很多作品,就是在小组的叙会上首次演唱、演奏的。朋友们把这种叙会,亲切地称为“舒相特晚会”。

奥地利皇帝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不需要天才,我们只要忠于职守的臣仆”。象舒柏特这样一位艺术家,当然不是皇帝的忠诚“臣仆”,也就当然不会受到当局者的重视和欢迎。在国家警察的档案中,舒柏特被记录为是一个“鲁莽的人”;而当他的一个具有自由思想的朋友被警察逮捕时,他也因受牵连而被拘留。虽然,舒柏特的歌曲和音乐作品当时在维也纳的市民中已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了。但却因得不到官方的赏识而难于出版和演出。舒柏特在生前,甚至还没能听到过自己创作的交响曲的演出。一八一五年,他写出了不朽的名曲《魔王》,但是一直过了五年,出版商才勉强答应为他出版这首歌曲,其条件是不付给他稿费。他写的《流浪者》一歌出版后,只拿到两盾钱(盾Gulden:奥地利钱币名。值美金48.2分。),而出版商却从这个作品中总共赚取了二万七千盾。他逝世前病在床上没钱买药时,朋友们把他写的《冬之旅》送到出版商那里去,但出版商仅给其中的《菩提树》一歌付了一盾钱。

在出版商的残酷剥削下,靠出卖自己的作品为生的舒伯 特,经常处在饥寒交迫之中,赚来的钱,往往连用来租乐器 都不够。他常常住在一间不生火的屋子里。当他和穷苦朋友迈尔霍弗同住在一起时,两人只能合穿一件外衣,当迈尔霍 弗出去上班时,舒柏特只得躲在家里写作。由于舒柏特太 穷,他所爱的姑娘离开了他,和一个富商结了婚。后来,舒柏特想谋得一个固定的职位,使生活有所保障,但他的民主 思想和爱自由的性格,却妨碍了他在政府的机构找到事做。 他曾想谋取师范学校音乐教师的职位,但未能如愿。一八二七年,维也纳第二宫廷乐队队长的位置空出来了,按舒柏特 的音乐才能来说,他完全有资格得到这个职位,但是皇帝和 官员们却把它赏赐给了另外一个比舒相特更合他们心意的人。第二年又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舒柏特并不是一个天性忧郁的人。他曾幻想过得到自由 创作的艺术环境,温暖的生活,幸福的爱情。在他许多的作品中,也曾热情歌唱过美好的理想。但是,令人窒息的社会空气,长期遭受的物质穷困和精神折磨,加上曾给他无限温 暖的友谊小组因种种社会原因而逐渐瓦解,这一切都给舒柏 特以极大的痛苦,他渐渐陷入了忧伤和失望之中。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你想一想我这个人吧,灿烂的希望化为乌 有,爱情和友谊也只带给我痛苦;我的安宁时代已经过去 了,……我的心是痛苦的,我永远、永远也不能使它恢复 了。”他也曾哀叹道:“我,一个穷音乐家将怎样呢?在我去 7· 了的时候,大概便不得不象歌德笔下的鉴琴家似地沿门挨户去乞讨实面包的钱吧!”这种忧伤、失望的情绪,也鲜明地反映在他晚期所创作的一些作品中。

一八二八年十一月十九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舒柏特因患病得不到充分治疗而离开了人间。亲友们按照舒柏特临终时的嘱托,把他安葬在贝多芬墓的近旁。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字句:“死亡把丰富的宝藏,把更加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了。”

十年以后,德国音乐家舒曼在舒柏特的弟弟的家里,发现了舒相特的许多珍贵手稿。这些手稿一直来根本无人问津,更谈不上予以出版。

这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在反动的封建统治下所遭受到 的悲惨命运!

back to the top

(三)歌曲之王

舒柏特是十八、九世纪以来第一个以优秀的歌曲创作闻名于世的音乐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当他写出那首动人心弦的歌曲《纺车旁的马格丽塔》时,才只有十七岁;而《魔王》、《野玫瑰》等至今仍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优秀歌曲,是他十八岁那年写成的。据说,贝多芬临死前在病床上读了几首舒柏特的歌曲后,曾惊叹地说道;“真的,在这个舒柏特身上闪耀着神奇的火花!”

舒柏特的歌曲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词、曲、 钢琴伴奏三者密切配合、水乳交融。他的歌曲创作既继承了 前人的艺术成果,又把歌曲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所以,人们把舒柏特誉称为“歌曲之 王”。

除了大量的歌曲外,舒相特还创作了许多器乐作品。他 的创作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一八一三年 -- 一八一七年。在这个时期中,舒柏特首先在歌曲领域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歌曲的半数是在这几年内写出来的。这个时期他也创作了一些交响曲,但这些作品还不够成 熟。一八一八年--一八二七年是舒柏特创作的中心时期。 在这十年中,他除了继续写作歌曲外,还创作了声乐套曲、交响曲、室内乐、钢琴奏鸣曲等比较大型的作品,并写了 《音乐瞬间》和《即兴曲》等钢琴小品。这一时期他的大型 创作逐渐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风格。

十九世纪初叶,随着社会状况的急剧变化,欧洲文学艺 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浪漫主义的潮流。这种新的文艺潮流,也对舒柏特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使他的音乐创作 在题材内容上、形式结构上以及艺术手法上,都形成了一种 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乐派作曲家迥然不同的新风格--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如果说,贝多芬是西欧古典乐派 的登峰造极者,那么舒柏特就是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 slrt” ·9. 和奠基者之一(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是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它的奠基者足舒柏持和德国音乐家威柏。浪漫主义音乐具有自己的一些风格特点。如侧重个 人感情的表现、重视音乐和音乐艺术的结合、吸收民放民间音乐的特 点等,另外在创作手法、体裁、形式上也有许多革新、创造。浪漫主义音乐是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感情在音乐上的一种反映,它是一 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对浪游主义音乐的评价,须根据不同作家的 作品、艺术观、世界观来进行具体件析)。和贝多芬那些充满英雄性、斗争性以及结构极其严谨的音乐不同,舒柏特的音乐作品形式自由,富有抒情性,着重于对人的心理的细腻刻画,并往往从“我”的角度出发来倾诉感情。他的音乐听起来就象是作曲家本人的日记的一页,又象是作曲家和听众在娓娓交谈。他的作品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个人的生活体验和遭遇。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但是,这美好理想往往只局限在个人幸福的圈子里;温暖的家庭、甜蜜的爱情、恬静的生活等等。他还常常在作品中描写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阻挠人们去获得幸福,把人们引向黑暗、死亡,而人们虽然痛恨它却无力抗拒它(如《少女与死神》《魔王》等)。在舒柏特后期的作品中,孤独、苦闷、心灰意冷的情绪越来越强烈,甚至成为一些作品的基调(如《冬之旅》);这反映出饱经生活风霜的舒柏特,已逐渐失去了对现实的天真的幻想,而对严酷的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舒伯特在作品中所表现的这种个人的生活体验和遭遇, 在当时的奥地利社会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十九世纪初叶的 封建复辟, 使德奥一部分有进步要求的青年知识分子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之中。当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处于高潮时,他 们还未出世,他们未能看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们为理想 而斗争的英雄气概和人民革命力量的伟大,他们眼前看到的只是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的 破灭,四周一片黑暗。他们不满于德奥一般市民阶层对统治 者的奴颜卑膝和苟且偷生的庸俗习气,但又找不到真正的理想和政治出路在哪里;他们的理想只能停留在朦胧的幻想和 个人的小天地之中,而这些朦胧的幻想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又 往往落空。最后,他们只有堕入悲观、失望、彷徨之中。因此,舒柏特作品中的主人公(无论是以青年的磨工或是孤独 的流浪者的身分出现),正是当时奥地利这一部分匈识分子的 缩影。

舒柏特的音乐还和民间文艺、民间音乐以及风俗性的生 活有密切联系。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我们可以听到奥地利、德 意志、匈牙利等地的民间音乐、民间舞曲的音调;他的朋友们常常把他叫做“艺人”,这说明了他对民间音乐有着很深的了 解。他的有些朋友,也曾向他提意见,说他的音乐“乡土风 味太浓了”、“太奥国式的了”,但舒柏特不同意这些意见;他回答说:“就应该是这样的”。这一点,也正是舒伯特的音乐 之所以深受奥地利人民群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舒柏特没有象某些消极浪漫主义艺术家那样,以自己的 创作去美化中世纪的社会,以乔装打扮的古代亡灵来引导人 们逃造现实;也没有象某些受统治者支持的音乐家那样,用粉饰太平、醉生梦死的音乐去麻醉人们的精神;而是面对着 严酷的现实,用自己的音乐作品,道出了压抑在心中的悲 愤、唱出了自己对光明的渴求、控诉了命运的不平。虽然,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还不可能找到造成这不平 命运的社会根源,更不可能看到光明的出路在何处。但是, 通过他那一首首曲诉衷肠的音乐作品,人们 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他所处的社会的黑暗和当时一代知识分子的痛苦、 矛盾。这一点,正是舒柏特的音乐作品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 意义。


专辑曲目


Symphony NO.3
1. I: Adagio Maestoso - Allegro Con Brio
2. II: Allegretto
3. III: Menuetto (Vivace) & Trio
4. IV: Presto Vivace
Symphony NO.5
5. I: Allegro
6. II: Andante Con Moto
7. III: Menuetto (Allegro Molto) & Trio
8. IV: Allegro Vivace
Symphony NO.6
9. I: Adagio - Allegro
10. II: Andante
11. III: Scherzo (Presto) & Trio
12. IV: Allegro Moderato
 
 
 
71 [Schubert] Quintet Op.163, Symphony No.5 [Sony SMK58992] Pablo Casals, Paul Tortelier, Prades Festival Orchestra

71.jpg (30.32 KB)
2009-11-25 07:12


Schubert: Quintet Op.163, Symphony No.5 [Sony SMK58992] Casals, Tortelier, Prades Festival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168 MB (177.209.167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EK5V58E8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3952A4217/留声机百大之七十一.rar.html
Schubert 舒伯特 -C大调弦乐五重奏 & 第五交响曲》(Quintet D.956 & Symphony No.5)Casals 卡萨尔斯
专辑英文名: Quintet D.956 & Symphony No.5
专辑中文名: C大调弦乐五重奏 & 第五交响曲
艺术家Schubert 舒伯特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Casals 卡萨尔斯
发行时间: 1952年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专辑介绍:
 
  若你问一位提琴演奏家,一生中最想挑战演奏的室内乐作品为何?通常得到的答案之一就是这首舒伯特的C大调弦乐五重奏。素有“歌曲之王”之称的舒伯特,总共只写了两首室内乐五重奏的作品,乐器编制都非常的特别,其中一首为钢琴五重奏“鳟鱼”,因为旋律优美所以经常被演奏,是向来极需朋友陪伴的舒伯特所写具有娱乐性的作品,另一首无标题的作品也就是编号D.956的曲子,这首曲子也被认为应该是他最后的遗作。
  与“鳟鱼”大异其趣,这首曲子使用了非常特殊的编制,包括有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及两把大提琴。因为此曲艰深及演奏技巧难度极高,整曲超过60分钟的长度比一般室内乐作品都长,着实考验演奏者的技巧及耐力,所以极少被演奏,若非演奏者彼此默契极高,很难完整演奏完全曲,其份量可以想见,所以在音乐会中通常只能以单曲的方式演出。
此曲完全展现出舒伯特擅长写作优美旋律的特质,以作曲的技巧及艺术性各方面来说,皆可称之为是一首完美的作品,彷佛是舒伯特为自己一生作了简短的回忆。
  记得伯恩斯坦曾说过,他希望能在他的葬礼上听到舒伯特的弦乐五重奏,后来他确实听到了,好像是梅纽因他们现场演奏的。显然,舒伯特的弦乐五重奏是伯恩斯坦的最爱。
  C大调五重奏结构完美,情感丰富细腻而又含蓄。第一乐章的温柔优雅中透出无限凄凉和哀怨。第二乐章心如止水,笼罩着无处不在的死亡气息比马勒任何描写死亡的音乐都要来得凄怨,也要来得恐怖。对尘世热烈的爱凝结成不会流动的石头,真是哀莫大于心死。这已经超脱到尘世和生死之外,带着绝望,以俯瞰的姿态观照。令人不胜唏嘘。
(整理)


专辑曲目


Quintet in C Major, Op.163, D.956
1. I. Allegro ma non troppo
2. II. Adagio
3. III. Scherzo. Presto
4. IV. Allegretto
5. I. Allegro
Symphony No.5 in B-flat Major, D.485
6. II. Andante con moto
7. III. Menuetto. Allegro molto
8. IV. Allegro vivace
 



72 [Schubert] Wanderer-Fantasie, Schumann; Fantasie Op.17 [DG 447 451-2] Maurizio Pollini

72.jpg (35.1 KB)
2009-11-25 07:12


Schubert: Wanderer-Fantasie, Schumann; Fantasie Op.17 [DG 447 451-2] Maurizio Pollini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177 MB (186.553.757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LRY7NGG5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4577A6111/留声机百大之七十二.rar.html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舒曼:幻想曲
产品参数
·外文名:Franz Schubert Wanderer Fantasie Robert Schumann Fantasie Op.17 Maurizio Pollini Piano
·介质:CD
·碟数:1
·作曲:Franz Schubert/Robert Schumann
·表演者:Maurizio Pollini
·版权提供:Deutsche Grammophon
·条形码:0028944745122
·包装高:0.99 厘米
·包装长度:13.79 厘米
·包装宽度:12.40 厘米
·包装重:99.79 克
内容介绍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 舒曼:幻想曲》由钢琴演奏大师波里尼演奏。1973、1974年录音,大师版!此曲也称《C大调幻想曲》(D.760,或Op.15),四个不长的乐章,演奏一气呵成。因为柔板的第二乐章采用了舒伯特的歌曲《流浪者》一段旋律为主题,所以有此别名。后来李斯特还曾将此曲改编成钢琴和乐队曲,更扩大了它的知名度。

首乐章有一个神气活现、兴高采烈的开头,仿佛舒伯特正幻想着他的“流浪”历程的第一站,是来到一个隆重的庆典上,且还被奉为上宾,令人踌躇满志。这和紧接着的“流浪者”主题的慢乐章形成鲜明对比,因为在这个非常迷人的柔板里,阵阵袭来的是带点伤感的心绪。儿时记忆般的亲切,叙事风格的旋律,钢琴轻柔的沉吟句式,都使得这个乐章无比美丽感人。第三乐章的两句歌唱旋律,满怀青春的喜悦,也极为动听,令人难忘。最后的末乐章回顾了乐曲开头那个兴高采烈的主题,并且这位“流浪者”好像还更得意了。

舒曼之浪漫幻想,每每由诗歌、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引发,《蝴蝶》(Op.2)又是一例。读德国作家让·保尔在其小说《少年气盛》中描写的一场假面舞会,那些衣裙楚楚,五彩缤纷的男女,在舒曼的眼前幻作一群蝴,蝶翩然起舞。总共12首小曲,弹奏15分钟,一景景一幕幕,飘忽不定,来去无踪。尽管每一曲都只有不多的几句,却是神采奕奕,情趣多多。

01 Fantasie C-dur D 760,Op.15:I Allegro con fuoco ma non troppo
02 Fantasie C-dur D 760,Op.15:II Adagio
03 Fantasie C-dur D 760,Op.15:III Presto
04 Fantasie C-dur D 760,Op.15:IV Allegro
05 Fantasie C-Dur,Op.17:I Durchaus fantastisch and leidenschaftlich vorzutragen - Im Legenden-Ton - Tempo primo
06 Fantasie C-Dur,Op.17:II Massig Durchaus energisch - Etwas langsamer - Viel bewegter
07 Fantasie C-Dur,Op.17:III Langsam getragen Durchweg leise zu halten -Etwas bewegter
 
舒伯特(1797~1828)的这首钢琴幻想曲和他的最后两首钢琴奏鸣曲《A大调奏鸣曲》(D.959)及《降B大调奏鸣曲》(D.960)一样,代表舒伯特钢琴作曲事业的顶峰,均是以交响曲一样的四乐章奏鸣曲,虽然与贝多芬的《槌子键琴》并非如出一辙,但风格相近。狂想曲般的曲思发展与混乱与宁静的独特且感情丰富的结合,源自于一个奏鸣曲的原创理念:逐渐显现一个内在世界,以“天籁般的声响”与亲密的方式展开。
《流浪者幻想曲》(Wanderer-Fantasie D.760)具有恢宏的第一乐章,其特征是丰富的乐念流动、频繁的小调色彩变化及偏好转调。其中板(Molto moderato)余音旋绕且意境超俗,但往往显得凄凉。就发展部而言,此曲编织出两个呈示部主题丰富的织锦画,最后逐渐消失无形。
缓慢乐章类似歌曲的结构,开头及结尾部分受到压抑,且包含更戏剧化的插曲。此幻想曲苦乐参半的c小调行板,开头及结尾均含有听天由命与宁静的绝望。谐谑曲乐段及终乐章的回旋曲均显得活泼轻快,尤须值得一提的是,《流浪者幻想曲》介于大调与小调间的模糊地带,特别能吸引人。
 
舒曼(1810~1856)所有的钢琴音乐,几乎都有所指涉,试图将文学阅读产生的情绪具象化,或是描写真实或想象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在他的心灵构思、小说及抒情诗篇之间的交互作用。钢琴对于舒曼的意义,一如对于肖邦,是自我的延伸。舒曼的作品显示他对钢琴的音色及特性有与生俱来的直觉。他喜爱强而有力的和弦架构,但并不打算将钢琴转化为管弦乐团,也不向李斯特那样要展现钢琴家灿烂的技巧。相反的,舒曼是要彻底利用平台式钢琴的响亮声音、结构上的丰富感及音调的份量。
舒曼的钢琴音乐常常反映出他个性的两面:冲动外向的弗洛莱斯坦(Florestan)与细心内向的尤塞比乌斯(Eusebius),以及影射舒曼的老师与其未来的岳父威克(Friedrich Wieck)的瑞罗大师(Meister Raro)。舒曼以尤塞比乌斯的精神创作时,会呈现出温柔的抒情性,飘散着紫罗兰的芳香;相反地,当他以弗洛莱斯坦的精神创作时,则槊造出强有力的节奏、轻快的速度、闪电雷霆般的音效。这首《C大调钢琴幻想曲》(Fantasie OP.17)与他绝大多数的钢琴作品一样,均是与这两个轮流出现的自我而共同展开情感之旅的。
 
对比版本:Clifford Curzon -《舒曼,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Schumann,Schubert:Fantasies)1954, Decca Mono
专辑英文名: Schumann,Schubert:Fantasies
专辑中文名: 舒曼,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
艺术家Clifford Curzon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1954, Decca Mono
发行时间: 2000年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作曲家: Robert Schumann, Franz Schubert
钢琴:Sir Clifford Curzon
录音:London,in July 1949 (Schubert) & March 1954 (Schumann)
CD编号:Decca Legends 466 498-2
 



73 [Schubert] Winterreise [DG 447 421-2]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J?rg Demus

73.jpg (39.82 KB)
2009-11-25 07:12


Schubert: Winterreise [DG 447 421-2]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J?rg Demus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05 MB (320.297.007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HYP5VXUY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4610A8332/留声机百大之七十三.rar.html
舒伯特 -《冬之旅》(Winterreise)Fischer-Dieskau & Demus, DG大禾花
专辑英文名: Winterreise
专辑中文名: 冬之旅
艺术家舒伯特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Fischer-Dieskau & Demus, DG大禾花
语言德语
简介




作曲:舒伯特
作词:缪勒
演唱:菲舍尔-迪斯考
伴奏:德缪斯
发行公司:DG
唱片编号:STERO 447 421-2
eMule搜索,感谢原发人的慷慨共享!

专辑介绍:

舒伯特的《冬之旅》是在去世前一年(30岁)创作的,跟《美丽的磨坊少女》一样也是根据威廉·缪勒的诗所谱曲。由24首歌曲组成,是舒伯特毕生的呕心巨著。舒伯特形容这部作品充满忧郁、凄凉的气氛,是“一套令人颤栗的歌曲”。这部声乐套曲叙述冬天里一位失恋者的孤独旅行,充满悲凉和迷惘,却有着揪心的美。才30岁的舒伯特就写出了这样一幕人生晚景。果然第二年他就去世了,仿佛是有预感似的。

整部作品共由24首歌曲组成,歌词也是威廉·缪勒的诗作,从这些小标题以及它们的排列次序上,你或许已经可以看出个大概,这里面讲的故事,是怎样的来去、怎样的始终。旅途是怎样的孤寂、阴冷,心情是怎样的苦楚、迷惘……舒伯特的歌曲不光美在演唱,钢琴伴奏也同样重要,等于是人声和钢琴的二重奏。只有两者合作相得益彰,这部作品才能算是成功。因此许多著名的钢琴家都有过与大牌歌唱家合作此作品的录音。(引自网络,原作者不详)


专辑曲目


1. Gute Nacht
2. Die Wetterfahne
3. Gefrorene Tranen
4. Erstarrung
5. Der Lindenbaum
6. Wasserflut
7. Auf dem Flusse
8. Rückblick
9. Irrlicht
10. Rast
11. Frühlingstraum
12. Einsamkeit
13. Die Post
14. Der greise Kopf
15. Die Krahe
16. Letzte Hoffnung
17. Im Dorfe
18. Der stürmische Morgen
19. Tauschung
20. Der Wegweiser
21. Das Wirthaus
22. Mut!
23. Die Nebensonnen
24. Der Leiermann
 



74 [Schumann] Fantasie Op.17, Faschingschwank aus Wien Op.26, Papillons Op.2 [EMI 5 75233 2] Sviatoslav Richter

74.jpg (24.96 KB)
2009-11-25 07:12


Schumann: Fantasie Op.17, Faschingschwank aus Wien Op.26, Papillons Op.2 [EMI 5 75233 2] Sviatoslav Richt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72 MB (285.908.045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JBV0B32M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4671A5667/留声机百大之七十四.rar.html

《舒曼:幻想曲,维也纳狂欢节嬉戏,蝴蝶
演奏者简介:
以下摘自2009年9月音乐爱好者:

引用
EMI在其 ICON系列中,推出了李赫特在这家公司的所有录音。尽管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李赫特喜欢避开人们注意的中心。他公开的演奏会安排得不规律,常常在偏僻的地点。与克劳夫德·卡仲相似,他也厌恶录音室录音。实际上,很多编辑在这里的录音室制作,在我的印象中可能不是李赫特最好的。大师对于这些曲目更自由的、更让人信服的表演可以在其他公司实况录音中被发现。那些演出可能有偶尔失误,声音质量也许比较差。但如果忽略这些实况,李赫特的天才就不能被全面欣赏。

这14张CD包括了李赫特为EMI公司制作的所有录音。对于任何一位李赫特的崇拜者,都值得推荐。如果从来没有聆听过李赫特,这意味着你错过了钢琴表演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李赫特的演奏是雄辩的,内涵丰富的,有灵感的,同时又是深邃的。他是一个伟大的实践者,不喜欢用同样的方式演奏同样的作品。歌唱家费雪-迪斯考曾说,可怕的困难的段落在李赫特面前就像小孩的把戏。然而,是什么让他如此特殊,是因为他的表演拥有强烈的,在其他的钢琴家某种特质。听听他的舒曼、舒伯特和贝多芬,你将体会到我所要表达的这种感觉。

李赫特出生在1915年,1997年8月去世。他原本是自学成材的,直到来到莫斯科音乐学院向涅高兹学习。那时,他可以把背弹瓦格纳全部作品的钢琴改编谱。尽管涅高兹教出过很多伟大的钢琴家,包括吉列尔斯、鲁普等,但李赫特无疑是他最喜欢的天才学生。涅高兹承认他没有几乎教李赫特什么东西,但李赫特还是宣称,涅高兹解放了他的手指。

李赫特有惊人的照相机式的记忆力,巨大的曲目范围从巴赫、亨德尔一直到普罗科菲耶夫,他核心曲目大多呈现在这个专集中。

这个专集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享受,至少有一系列的显示李赫特在他最自然状态的实况录音。我特别要提出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合作者是李赫特老搭档奥列格·卡岗(Oleg Kagan)——一个没有得到正确评价的艺术家。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表演,它们把莫扎特从休闲厅中弄出来,加入了贝多芬对他的演奏家所要求的边缘人的意味。亨德尔的组曲,是在法国图尔斯音乐节的演出实况,声音有点怪,如果只是想听到大师如何涉足相对罕见作品,这就很难得。他的表演有预料中的雅致,同时也在萨拉班德舞曲和更忧郁的乐章中传递一种非凡的亲密。

在录音室的制作中,我沉醉于舒曼C大调幻想曲,并因舒曼的A大调奏鸣曲而喜悦。贝多芬的奏鸣曲当然值得拥有,即使这里的表演是相对冷静的。同样的说法可能用在贝多芬C小调协奏曲和莫扎特降E大调协奏曲中,还有舒伯特的幻想曲。后者经常被认为是录音的基准,但是我更喜欢别的公司推出的李赫特这个作品的实况表演。

其他出协奏曲录音也是妙趣横生。与极端严谨的马泽尔合作的勃拉姆斯第二,遭受着李赫特激情四射1960年与莱因斯多夫的芝加哥交响乐团(RCA出版,这个作品真正的伟大录音)合作录音的比照,然而这里的录音仍然因为李赫特完美的技巧而让人充满敬畏。格里格和舒曼的协奏曲是活泼的,依靠马塔契奇激烈的指挥(一个二流的乐团),我们发现李赫特在一种柔美、内省的情绪中。尽管我发现舒曼协奏曲在顽皮和幻想感觉上欠缺,但在格里格那里李赫特书法了一种雄姿勃发的情绪,这在其他的演出中经常被忽略。

德沃夏克协奏曲,也是一个完美的表演。这要感谢克莱伯严密而且深思熟虑的指挥,以及李赫特不选择Efrem Kurz想象上的更钢琴化的改编,而是使用作曲家最初乐谱的决定。巴托克第二、普罗第五,伯格的室内协奏曲也是对李赫特唱片目录有益的增加,因为它们提供了听到大师演奏现代派作品的机会,这也是他职业生涯的重要贡献。再次,人们被李赫特诠释的认真而感动。一些聆听者可能喜欢一种更轻松的演奏,特别上巴托克。也许,正是因为马泽尔的固执地拘泥于字面的指挥,才让普罗科菲耶夫和巴托克的协奏曲有些不尽人意。

这个专集中最有价值的录音,当属勃拉姆斯为蒂克的玛格洛纳谱写的声乐与钢琴浪漫曲。这套作品很少有录音,尽管冗长,但非常生动,感谢两位艺术家的努力,使其保持了一种长篇叙述的感觉。EMI在他们相当吝啬的说明书上省略了歌词,但听众可以在网上找到它们。另一个惊喜是令人鼓舞的和富有表情的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与包罗丁四重奏团合作。我真的很喜欢这里不寻常的严肃处理方式,特别对于这样一首经常被弄成沙龙音乐的作品。

录音声音质量有些不均衡。一些非常好,有一些要差一些。显然,EMI在发行这套唱片的时候,没有下功夫去把原来的老录音的母带重新转制一遍。有位评论家观察到,EMI的声音有的织体丰富、细节完美,有的却含混并不清,平衡很差。一些协奏曲,包括德沃夏克的协奏曲,钢琴被不适当地凹进,使得李赫特辉煌演奏的冲击力大打折扣。另外,特别在亨德尔,还有在贝多芬和舒曼的独奏作品中,钢琴声在强音段落有时候变硬。当然,为了抓住李赫特独特声音深深的回响和敏感的色彩,EMI的工程师尽了最大努力。
舒曼(1810~1856)所有的钢琴音乐,几乎都有所指涉,试图将文学阅读产生的情绪具象化,或是描写真实或想象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在他的心灵构思、小说及抒情诗篇之间的交互作用。钢琴对于舒曼的意义,一如对于肖邦,是自我的延伸。舒曼的作品显示他对钢琴的音色及特性有与生俱来的直觉。他喜爱强而有力的和弦架构,但并不打算将钢琴转化为管弦乐团,也不向李斯特那样要展现钢琴家灿烂的技巧。相反的,舒曼是要彻底利用平台式钢琴的响亮声音、结构上的丰富感及音调的份量。
舒曼的钢琴音乐常常反映出他个性的两面:冲动外向的弗洛莱斯坦(Florestan)与细心内向的尤塞比乌斯(Eusebius),以及影射舒曼的老师与其未来的岳父威克(Friedrich Wieck)的瑞罗大师(Meister Raro)。舒曼以尤塞比乌斯的精神创作时,会呈现出温柔的抒情性,飘散着紫罗兰的芳香;相反地,当他以弗洛莱斯坦的精神创作时,则槊造出强有力的节奏、轻快的速度、闪电雷霆般的音效。这首《C大调钢琴幻想曲》(Fantasie OP.17)与他绝大多数的钢琴作品一样,均是与这两个轮流出现的自我而共同展开情感之旅的。
 
 
《蝴蝶》(Papillons, Op.2) 是舒曼的一首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作,旋律上奔放诡异,感情上也是浓郁激烈。写于舒曼20岁时,这部短小美丽的作品,揭示了他的作品基调:结合音乐与文字、诗与音乐的情感。舒曼本身有极高的文学造诣,除了艺术歌曲之外,其它音乐也常常流露出他结合文学与音乐的巧思。《蝴蝶》这部作品即是取材自Jean-Paul Richter的自传体小说中的一景,标题“蝴蝶”有双关的意味,一指真正的蝴蝶,另一个意义则是指狂欢节舞会上的蝴蝶面具.严格来说,这是一组由12段小品组成的钢琴曲,每段各有音色与情感的变化,虽然形式上沿用既有的圆舞曲形式,但是我们可以在最后一段听见舒曼的独特之处:渐弱的 feminine ending 、一颗颗慢慢释放开来的音符,就像是描写舞会散场后,在黑暗中渐渐翩然消隐的蝴蝶。



75 [Schumann] String Quartets 1 & 3 [ECM 4721692] Zehetmair Quartet

75.jpg (16.8 KB)
2009-11-25 07:12


Schumann: String Quartets 1 & 3 [ECM 4721692] Zehetmair Quartet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19 MB (229.707.228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L7E1FIPE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5009A7957/留声机百大之七十五.rar.html
舒曼:第1,3号弦乐四重奏

舒曼一套三首的弦乐四重奏皆创作於1842年,为向好友门德尔松致意的作品,刚好也是舒曼仅存的三首此类型作品。舒曼认为弦乐四重奏是个非常难创作的曲种,尤其在听过贝多芬晚期几首弦乐四重奏后,会觉得创作的弦乐四重奏是多重的,话虽如此,舒曼还是为世上写下三首弦乐四重奏,虽然不若其他室内乐作品钢琴三重四及五重奏有名,但乐曲中还是处处散发着舒曼独特的浪漫风味,况且,当时舒曼对好友门氏说,这些弦乐四重奏并非只有在家庭演奏而已,在音乐厅演出效果也是非常活泼的,言下之意,舒曼认为他的这些弦乐四重奏还是上得了台面的,显示出些自信。仔细欣赏这三首弦乐四重奏,明显地还是受发现受到贝氏的影响非常深,不过乐曲中也增加了舒曼擅长的幻想浪漫风格,所以仍具有可听性,而其中的《第一号弦乐四重奏》为三首作品中最浪漫的一首。 {wL30D^  


-Z(='A  
《第1号弦乐四重奏》第1乐章采取奏鸣曲式,开头即由第一小提琴奏出第一主题,温暖优美的旋律倾出,重后突强的齐奏后进入第二主题。第2乐章急板的重谐曲,舒曼在对位法应用的活泼音响不禁让人联想到门德尔松的弦乐四重奏乐风。第3乐章为自由的变奏曲,不过沉稳的风格所塑造出来优美的旋律,似乎受到贝多芬晚年弦乐四重奏的影响。第4乐章为活泼的急板,舒曼巧妙地运用两个主题若即若离,达到了均衡的重奏效果,尾声在灿烂活泼的齐奏下结束。《第2号弦乐四重奏》第1乐章活泼的快板亦采取了奏鸣曲式风格,平和浪漫的优美主题旋律为此乐章的特色,且运用了模仿的对位处理於发展部上。第2乐章为变奏风的行板,开头先奏出主题,重后进行了四段变奏。第3乐章重谐曲风格,中段由大提琴奏出优美的旋律,为一非常吸引人的乐章。第4乐章为活泼的甚快板,明亮轻快的风格直逼海顿的弦乐四重奏的欢愉风,尾声在快速下升音阶后以齐奏结束全曲。《第3号弦乐四重奏》第1乐章开头为优美的行板,舒服的旋律令人非常讨喜,重后音乐层层迭迭般达到了中庸的快板风格。第2乐章为小调的重谐曲,抹上一丝忧愁的旋律却也显得十分激动。第3乐章为抒情的慢板风格,充满了舒曼式的幻想风格。第4乐章活泼的甚快板一扫前二乐章的低沉风格,柔和的旋律动线上穿差着突强的齐奏,尾声呼应了开头音响,最后在热闹的齐奏下结束。 D\H; _k8  
舒曼:第三号弦乐四重奏
SCHUMANN: String Quartet No.3
这首四重奏,A大调,OP.41.3,作于1842年。共4个乐章:1.有表情的行板,A大调,从短小的序奏始,主部为稍慢的快板,A大调奏鸣曲式。第一小提琴先奏下行五度明朗的第一主题,反复后,以卡农方式出现分散三和弦而成的新旋律。进入E大调后,大提琴从容地呈示第二主题,大提琴与小提琴对位,以第一主题结束呈示部,发展部发展第一主题,尤为重视下行五度动机。大提琴奏第二主题而进入再现部,最后以回想第一主题而结束。2.极为兴奋,升F小调,相当于谐谑曲,却采用变奏曲式。主题先由第一小提琴表现,中提琴接过后由第一小提琴确定。第一变奏为对位方式,以上行四度与第一乐章的下行五度对应。第二变奏采用模仿对位法,第三变奏速度为徐缓地,第四变奏达到顶点,使用四度、五度,最后以升F大调和弦结束。3.很慢,D大调,自由的奏鸣曲式。第一小提琴呈示与第一乐章第一主题有关的第一主题,其它乐器对位。第二主题以D小调,第一小提琴与中提琴使用四度、五度音程进行对位。呈示部尾奏为一个连接短句,发展部先处理第二主题,再发展第一主题,接着又发展第二主题和小尾奏。以第一主题出现于D大调而进入再现部,再现第一主题后,只用结尾暗示第二主题。4.极生动的快板,A大调,回旋曲式。回旋主题呈示后,第一小提琴奏第一副主题,终止于E大调时,回旋主题第一次再现,终止于A大调。第一小提琴以三连音升F小调奏第二副主题,回旋主题在升F小调三现,终止于A大调。然后出现F大调中段,回旋主题以F大调连接A大调第一副主题,终止于G大调;回旋主题再以G大调出现而终止于C大调,引出A小调第二副主题。再在A小调上出现回旋主题引向A大调,进入宏大的终结部,形成高潮而结束。
 iZ( U]
 



76 [Shostakovich] String Quartets [DG 463 284-2] Emerson String Quartet

76.jpg (23.07 KB)
2009-11-25 07:12


Shostakovich: String Quartets [DG 463 284-2] Emerson String Quartet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5CD/1,37 GB (1.473.546.749 bytes) | Covers+Booklet
MU二分卷:
http://www.megaupload.com/?d=VL137JWL
http://www.megaupload.com/?d=0BK0TNA6
VDISK二分卷: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5637A4286/留声机百大七十六.part1.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5722A2579/留声机百大七十六.part2.rar.html
《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全集
专辑中文名: D. Shostakovich-String Quartets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DG 463 284-2, 5 CDs
发行时间: 2000年
地区德国
简介




专辑介绍:

Shostakovich的十五首偕同Bartok的六首弦乐四重奏,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的伟大作品。他们之间的差别却是非常鲜明: Shostakovich的充满旋律,抒情的特性,并且直接(或许更加敏感--不仅仅是在最后的三首里表现出来);然而Bartok的作品却很磨人,使得 听者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尽管它们充满惊人的力量。Bartok的四重奏跨越了他的整个生命历程,Shostakovich的却不是。虽然他也写了十五首 交响曲--从反射当时的时局里获得创造性的活力,但非常明显,他的四重奏却不完全这样。第一四重奏创作于1938年,是在第四、五交响曲后,然而从中却不 能丝毫感受到他的早期经典作品的特点:纪念的意味,恐惧、高度的悲剧性和残忍的支裂感。

第一号四重奏不是最短的(第七才是),但是它却非常接近贝多芬的作品。四个乐章都很短,直到充满抒情和旋律的第二乐章,我们才能感受到大师对作品的渲染、着色。Emerson四重奏团的演绎令人信服--从第二号四重奏起,我们能感受到Shostakovich和Emerson四重奏团更加惊人的揉合。尽管 这首创作于战争时期(1944),却没像1960年的第八首(受轰炸Dresden的影响而创作)那样,表现出过多的力量或充满萧瑟的荒凉。它周身紧迫,有一种让人不安的凄凉(例如Emerson四重奏团在最后乐章6`38处,步伐加快,然后突然掏空般进入缓慢、印象深刻的结尾)。对这首作品(他的最长的四重奏之一),Emerson四重奏团非常好地处理了moderato和adagio的紧张关系,一些难忘的显现,几乎是超现实主义般的乐音装饰最后乐章 的变奏。〕

第四号和第五号四重奏是Shostakovich四重奏创作开始成熟的标志。第四(1949)的开篇乐章满是小提琴的欢快的吟唱,直到掉入阴暗的精华部分 --Emerson四重奏团的演奏非常感人。第二乐章的andantino写的非常优美(空灵,敏锐的小提琴和中提琴部分,大提琴在1`16的第一次进入,犹如天籁之音),紧接的第三乐章恰到好处。大提琴充满阴郁和沉思,而小提琴在2`15和2`39的对话就像黑鸟一般。最后乐章,被认作为 Shostakovich在四重奏里第一次直面死亡,个性鲜明而且结尾优美。8`15处发展接近停滞,随后大提琴以一旋律开始,再次在8`46进入,空泛的拨奏紧随如同死神不断发出刺骨的叫声。

第五号四重奏是Shostakovich的四重奏中和交响曲直接关联的第一首作品(这首和第十交响曲有关)。在第十交响曲的Scherzo中的描述明显被 再次重复。低音部分极为突出,像是低沉的抒情。调步明快,弦乐常常以一种奇怪拖沓的和弦变形(6`20),而这在第十交响曲的7`50到8`06间是直接原始地呈现出来。

第六号(1956)是他的第一首后斯大林时期作品。和第四,第五四重奏比较而言,它大体上轻快,而且毫无疑问,比先前那些奇怪、令人难以接近的奉命之作,它更加突出了舞曲般的节奏和抒情化的描述。暗色调的确也存在--一直若隐若现地朝结尾发展,就像叵测的潮水来临,迷漫海岸。Emerson四重奏团非常好的揣测到这种变化,带点谜语的味道。

1960年有两首四重奏诞生--短小的第七号和重要的第八号。第七号四重奏,尽管不长,但却是Shostakovich最具个人化的作品。题献给他妻子的这首作品有一种十分惊人的风景化效果。在激情和张力间游移,赋格方式的笔划体现出分明的层次感。很好表现出第三乐章积极动力(至00`16)的短乐句,从 1`07开始,奇妙刻画出的狂乱和音以及在2`00前的不和谐音,直至2`32的阴暗华尔兹主题--Emerson四重奏团很好地处理了这一切。拨奏段落(4`00)从金属般的明亮过渡到深沉的天鹅绒般的黯淡。

第八弦乐四重奏或许是Shostakovich弦乐四重奏中被录音次数最多的作品。这是他写过最为阴冷的作品之一,一部赤裸裸展示绝望而无丝毫妥协的作品。开头晦涩,完全不可接近,这种情绪直到第二乐章的渲泄才得以转变。Eugene Drucker,Emerson四重奏团的小提琴手如此评论,“你有达到极致的狂乱……;它展示出战争的残酷和暴戾,在此背景下犹太主题被两把小提琴相差八度的尖叫划出”。你能在0`56和2`24这两处听见八度音,而且这种印象深刻的演绎方式使得作品充分现实化。作品对第十交响曲中DSCH (DEbCB)主题的引用(第三乐章可以十分明显地听见,尤其在1`48到2`50和再次在3`33到3`39的重复处)在Emerson四重奏团的解读 下充满激情和强烈表达的欲望。这是一个很好地展示出他们的演绎比其他四重奏团更加充满活力的例子。尽管Emerson四重奏团高超的技艺偶尔会掩盖 Shostakovich的作品动机,这第八号还是富有个人戏剧化的效果。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录音的确是太奢华了。Philip Setzer的“骷髅都开始跳舞”的评论看来完全是切中肯綮。

承上启下,里程碑式的第九号作品(1964),passacaglia式的第十号作品(1964),最具歌剧效果的第十一号作品以及十二号作品(1968),在一定程度上都被最后三首的光芒给掩盖--悲观绝望,充满迷幻和苦难的三大作品。

第十三号四重奏是唯一具有单一乐章的作品,在中提琴的主宰下,极度黑暗。低音部有非比寻常功力的小提琴手Lawrence Dutton的诠释,使得作品的开端和结尾带有不一般的敏感。连贯的拨奏和小提琴高音(10`01)都被完美的表现出来。这首四重奏不仅是超现实性的(和 Shostakovich那时候的古怪行径非常一致),而且非常无调性(和它之前作品比较)。

Emerson四重奏团在演奏这首作品时,对于Jazz主题以及怏怏僵硬的外在部分采用纤弱,几乎气若游丝般的调子。鉴于中提琴主宰十三号作品,于是大提琴占据了十四号作品的主体。这倒不是因为与中提琴一样的声音表现力,而是马勒式的低音表现总是非常明显。Emerson四重奏团将这首作品演绎得非常犀利,丝丝入扣。

第十五号作品也是一部表现绝望的作品。开始部分以幽灵般的黯淡来勾勒大体--而Emerson四重奏团的演绎是将每个音符与其他的音符区分开。当这款明晰的录音如此贴进你的时候,你会为那种存在于作品的不和谐音与拘禁的狂乱间的对立而不安。Emerson四重奏团保持这种对悲剧不幸的高超驾驭能力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那相形其他四重奏团,Emerson四重奏团究竟如何?从技术角度来说,他们是迄今为止最为完美的演奏团体。尤其是在较快乐章演奏时,他们相互的连贯性惊人,感觉也毫无二致。有人觉得他们对技巧过于注重甚于对作品的理解,我想,在这版录音里,还是有这个问题。

许许多多的珍品--最后三首,第八、九和五的录音毫无疑问是伟大的录音系列中不可或缺的。Borodin四重奏团在EMI公司(存于早期LP,非现在的 CD上)的录音在对Shostakovich的片断性个性想象上非常到位。这些LP的确应该以CD形式再次发行,可惜还没有转录。但Emerson四重奏 团的录音还是当今对这些作品的推荐录音--轻松挑掉Decca门下的Fitzwilliam四重奏团和Naxos旗下Eder四重奏团的录音。

DG给了Emerson四重奏团足够多的录音,而且尽管这些现场录音不能带来录音室里的效果。


评论摘自网上,感谢原创。

p.s.上文谈到bartok和shostakovich的SQ,个人觉得终究还是巴托克的那种比较适合这个时代的人,让人想起觉得和卡夫卡、毕加索那些人比较靠拢。有没有哪位朋友有巴托克的四重奏,可否拿出来分享?


专辑曲目


Disc: 1
1. Quartet No. 1 In C Major Op. 49: 1. Moderato
2. Quartet No. 1 In C Major Op. 49: 2. Moderato
3. Quartet No. 1 In C Major Op. 49: 3. Allegro molto
4. Quartet No. 1 In C Major Op. 49: 4. Allegro
5. Quartet No. 2 In A Major Op. 68: 1. Overture: Moderato con moto
6. Quartet No. 2 In A Major Op. 68: 2. Recitative And Romance: Adagio
7. Quartet No. 2 In A Major Op. 68: 3. Waltz: Allegro
8. Quartet No. 2 In A Major Op. 68: 4. Theme With Variations: Adagio - Moderato con moto - Allegretto - Piu mosso - Allegro non troppo - Allegro - Adagio
9. Quartet No. 3 In F Major Op. 73: 1. Allegretto
10. Quartet No. 3 In F Major Op. 73: 2. Moderato con moto
11. Quartet No. 3 In F Major Op. 73: 3. Allegro non troppo
12. Quartet No. 3 In F Major Op. 73: 4. Adagio - attacca:
13. Quartet No. 3 In F Major Op. 73: 5. Moderato – Adagio


Disc: 2
1. Quartet No. 4 In D Major Op. 83: 1. Allegretto
2. Quartet No. 4 In D Major Op. 83: 2. Andante
3. Quartet No. 4 In D Major Op. 83: 3. Allegretto - attacca:
4. Quartet No. 4 In D Major Op. 83: 4. Allegretto
5. Quartet No. 5 In B Flat Major Op. 92: 1. Allegro non troppo - attacca:
6. Quartet No. 5 In B Flat Major Op. 92: 2. Andante - Andantino - Andante - Andantino - Andante - attacca:
7. Quartet No. 5 In B Flat Major Op. 92: 3. Moderato - Allegretto - Andante
8. Quartet No. 6 In G Major Op. 101: 1. Allegretto
9. Quartet No. 6 In G Major Op. 101: 2. Moderato con moto
10. Quartet No. 6 In G Major Op. 101: 3. Lento - attacca:
11. Quartet No. 6 In G Major Op. 101: 4. Lento - Allegretto - Andante – Lento


Disc: 3
1. Quartet No. 7 In F Sharp Minor Op. 108: 1. Allegretto
2. Quartet No. 7 In F Sharp Minor Op. 108: 2. Lento
3. Quartet No. 7 In F Sharp Minor Op. 108: 3. Allegro - Allegretto - Andante - Lento
4. Quartet No. 8 In C Minor Op. 110: 1. Largo
5. Quartet No. 8 In C Minor Op. 110: 2. Allegro molto
6. Quartet No. 8 In C Minor Op. 110: 3. Allegretto
7. Quartet No. 8 In C Minor Op. 110: 4. Largo
8. Quartet No. 8 In C Minor Op. 110: 5. Largo
9. Quartet No. 9 In E Flat Major Op. 117: 1. Moderato con moto
10. Quartet No. 9 In E Flat Major Op. 117: 2. Adagio
11. Quartet No. 9 In E Flat Major Op. 117: 3. Allegretto
12. Quartet No. 9 In E Flat Major Op. 117: 4. Adagio
13. Quartet No. 9 In E Flat Major Op. 117: 5. Allegro
14. Quartet No. 10 In A Flat Major Op. 118: 1. Andante
15. Quartet No. 10 In A Flat Major Op. 118: 2. Allegretto furioso
16. Quartet No. 10 In A Flat Major Op. 118: 3. Adagio
17. Quartet No. 10 In A Flat Major Op. 118: 4. Allegretto – Andante


Disc: 4
1. 'Lady Macbeth Of The Mtsensk District', Op. 29: Adagio (Elegy) For String Quartet
2. 'The Age Of Gold', Op. 22: Allegretto (Polka) For String Quartet
3. Quartet No. 11 In F Minor Op. 122: 1. Introduction: Andantino
4. Quartet No. 11 In F Minor Op. 122: 2. Scherzo: Allegretto
5. Quartet No. 11 In F Minor Op. 122: 3. Recitative: Adagio
6. Quartet No. 11 In F Minor Op. 122: 4. Etude: Allegro
7. Quartet No. 11 In F Minor Op. 122: 5. Humoresque: Allegro
8. Quartet No. 11 In F Minor Op. 122: 6. Elegy: Adagio
9. Quartet No. 11 In F Minor Op. 122: 7. Finale: Moderato - Meno mosso - Modera
10. Quartet No. 12 In D Flat Major Op. 133: 1. Moderato - Allegretto - Moderato - Allegretto - Moderato
11. Quartet No. 12 In D Flat Major Op. 133: 2. Allegretto - Adagio - Moderato - Adagio - Moderato - Allegretto
12. Quartet No. 13 In B Flat Minor Op. 138: Adagio - Doppio movimento - Tempo primo


Disc: 5
1. Quartet No. 14 In F Sharp Major Op. 142: 1. Allegretto - Meno mosso - Allegretto - Meno mosso - Allegretto
2. Quartet No. 14 In F Sharp Major Op. 142: 2. Adagio
3. Quartet No. 14 In F Sharp Major Op. 142: 3. Allegretto - Poco meno mosso - Adagio
4. Quartet No. 15 In E Flat Minor Op. 144: 1. Elegy: Adagio
5. Quartet No. 15 In E Flat Minor Op. 144: 2. Serenade: Adagio
6. Quartet No. 15 In E Flat Minor Op. 144: 3. Intermezzo: Adagio
7. Quartet No. 15 In E Flat Minor Op. 144: 4. Nocturne: Adagio
8. Quartet No. 15 In E Flat Minor Op. 144: 5. Funeral March: Adagio molto
9. Quartet No. 15 In E Flat Minor Op. 144: 6. Epilogue: Adagio - Adagio molto




77 [Sibelius & Nielsen] Violin Concertos [Sony SMK89748] Cho-Liang Lin, Esa-Pekka Salonen

77.jpg (27.49 KB)
2009-11-25 07:12


Sibelius & Nielsen: Violin Concertos [Sony SMK89748] Cho-Liang Lin, Esa-Pekka Salonen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62 MB (275.170.830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PZJYRBLB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5428A3137/留声机百大之七十七.rar.html
《Sibelius/Nielsen:Violin Concertos(西贝柳斯/尼尔森:小提琴协奏曲)》-林昭亮
专辑名称:《Sibelius/Nielsen:Violin Concertos(西贝柳斯/尼尔森:小提琴协奏曲) 
  家: 林昭亮  爱乐乐团
音乐类型: Classical 
唱片公司:CBS RECORDS
发行时间:  1988 
资源品质:APE   
资源整理:Princess    
专辑简介:

Sibelius/Nielsen:Violin Concertos
Cho-liang Lin
Philharmonia Orchestra/Esa-Pekka Salonen

美籍华裔小提琴家林昭亮,1960年1月29日生于中国台湾。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两年后首次登台演出,10岁时获台湾青年比赛冠军。12岁时被送往澳大利亚,入悉尼的新南威尔士州音乐学院,师从罗伯特·皮克勒学琴。1975年获得奖学金,进入纽约朱利亚德音乐学校,成为名师迪蕾女士的学生。在校期间即已经与奥曼迪指挥的费城交响乐团和普列文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合作举行音乐会。1977年夺得马德里索菲娅王后国际比赛的桂冠。毕业后,以独奏家身份与纽约爱乐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皇家爱乐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等世界著名交响乐团同台献艺。并与许多独奏名家举行室内乐演出。1987年加入美国籍,并往母校任教。 
  1981年,林昭亮作为大陆邀请的第一位台湾音乐家来上海和北京访问演出,1984年再度访华,均获得成功,给中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和马友友一样,林昭亮是享有国际声望的华裔弦乐演奏家。他的声音和风格已经超越了地域限制,具有当代国际流行的共性。一般来说,中国人演奏弦乐器大都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或韵味。我们中国人或者内行人一听就能够听出来。这情形很像一个中国人英语说得极好,好到外国人会误以为是纽约当地人,而我们却能够辨认出他的源出。这是一种奇妙的民族认同感。林昭亮的华裔背景藏匿在他的灵魂深处。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国际型演奏家,他和帕尔曼、郑京和之间只具有个人风格上的不同。这从他录制的斯特拉文斯基作品集可以得到明证。 
  斯特拉文斯基为当年他和小提琴家杜什金旅行演出写了一首《二重奏协奏曲》,又从他的舞剧《彼特鲁什卡》和《普尔钦奈拉》中选出几首乐曲改编成《嬉游曲》和《意大利组曲》。这些就是他为这个乐器组合写下的全部作品。这些乐曲不约而同地向古老的意大利小提琴学派表达敬意。在18世纪的精神风貌中掺入20世纪的和声与节奏。在风格上是典型的斯特拉文斯基式的机智、幽默和带有戏谑味的玩笑,节奏动力强劲,有种期待高潮的令人神往的感觉。林昭亮的琴声光润细洁,运弓十分精雅,把这些动听的乐曲处理得古意盎然,帕尔曼的同曲目唱片相形之下有些粗糙,感情的细腻程度上也略有不及。
  林昭亮1988年推出的西贝柳斯和丹麦作曲家尼尔森(1865-1931)的小提琴协奏曲唱片博得了评论界的一片喝彩,被英国《留声机》杂志评为1989年最佳协奏曲唱片。 
  年轻时,西贝柳斯曾经有过从事小提琴独奏生涯的打算。他当时在一个弦乐四重奏组里任第二小提琴手,并且在音乐会上拉过独奏。当外出游玩时,他俱怀逸兴壮思飞,会站在船头迎风演奏手中的小提琴。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庆幸他最终还是把精力投入了作曲事业。 
  1903年,西贝柳斯写出了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初稿,这时候他已经是两部成熟的交响曲的作者。尽管在技术上他十分有把握,西贝柳斯还是很谦虚地征询了几位小提琴家的意见。布尔梅斯特是西贝柳斯原本打算题献和首演的人。韦克谢是最终的题献者。19OS年定稿的首演却落到了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哈里尔身上,那是1905年10月19日在柏林,由理查·施特劳斯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协奏。评论界反响热烈,但是当时坐在观众席上垂垂老矣的约阿希姆不喜欢这部新作,称它既骇人听闻又枯燥乏味。今天,这部协奏曲已经牢牢地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是西贝柳斯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品之一。林昭亮的演奏琴声纯美、技巧轻松,艺术感觉敏锐。他在乐曲开始处拉出来的幽香清亮的声音一定正是西贝柳斯心目中设想的效果。柔极乐章柔和、温暖、节制,没有我们常听到的过度昏热的感情泛滥。林昭亮不把这部作品当作是单纯力量筋骨的展示,而是注重表现西贝柳斯内心希冀的高雅的贵族气质。他的技巧十分好,不过分强撑硬努,使用合理自然。在顺应自然这一点上,林昭亮体现的是典型的中国美学理想。 
  尼尔森是西贝柳斯的同龄人,同属民族乐派的代表性人物,也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好手。除此之外,两人不再具有什么共同之处。两人的音乐风格南辕北辙。西贝柳斯眼望过去,19世纪晚期浪漫伤感的余绪终生不能释怀,作品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尼尔森植根未来,独创的渐进调性和倔强有力的音乐语言不为当时理解;生前发展局限于国内一隅。两人都从各自国家的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尼尔森倾向于疲硬,感情是亲切中带有严厉,不像西贝柳斯那样多情善感,正因为这样,他的温柔一刻常常能给人带来特别深刻的印象,就像他的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所显示的。 
  尼尔森的小提琴协奏曲是1911年写成的,是他在协奏曲领域最具雄心的作品,1912年2且28日在哥本哈根由丹麦小提琴家穆勒举行首演。它的风格直接承继动拉姆斯晚年的《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协奏曲》,那是一种洗尽铅华、摒弃繁得的境界。全曲由三个乐章组成。;庞大的第一乐章包含一个缓慢的段落接一个快速的段落,和第二、三乐章在听觉上构成两个分量相当的部分。评论家曾经对这两个部分风格差异之大提出异议,尼尔森的答复是这样的:我们也许可以说第一乐章更加活跃激动,但它因此就是更好的音乐吗?我想不是。在终乐章回旋曲中我极力强调音乐的环境已经改变了,在结尾处,它摒弃了一般能够带给听众惊奇和感动的东西。对我来说,这一点表达得十分清楚。写一个辉煌的结尾轻而易举,但那样的话,我岂不是太愚蠢了。第一乐章以一段戏剧化的小提琴独奏华彩引出一个抒情的主题,它带有亲切、庄重的味道,在发展成一个极度温存的旋律时要然而止。转人奏鸣曲式的快板段落,富有男子气概的高视阔步的主题与流畅舒缓的抒情主题形成对比,中间夹有许多有趣的插部,其中有一处的旋律像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中未出壳小鸡的舞蹈一段。第二乐章平静的半音阶旋律,带有变幻的色彩和不可预知的即兴成分,结尾美得令人神摇意夺。第三乐章用传统的回旋曲式写成,随想风格的断奏曲调表现有意抑制的愉快和高兴的心情,很近似勃拉姆斯《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协奏曲》第三章对欢乐情绪的理解。华彩乐段之后,回旋曲主题再现,音乐逐渐越来越轻、越来越淡,由一声强奏和弦断然结束,和第一乐章结尾造成呼应。林昭亮以令人屏息的技术解决了这部协奏曲中大量的棘手段落。他的发音优美,音质纯净,对作品结构的把握十分透彻;自始至终全神贯注,把尼尔森柔情的一面演绎得特别美。 
  林昭亮从15岁开始跟随多萝西·迪蕾女士学琴,一直学到21岁。对这位名闻遐迩的一代名师的教学方法有深刻的理解。鉴于迪蕾女上培养出来的明星级演奏家在当今世界音乐舞台上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这里引述一段林昭亮对她的教学方法的评价:我们在世界乐坛上看到的那些已是职业独奏家的、出了名的她的学生,只是她学生中的少数。因此你可以想象出这个名单有多长。她有很多学生在世界各地当乐团团员,当老师,教下一辈的年轻学生。她的学生在亚洲、苏俄、欧洲、以色列,甚至南非都有。所以,从这可以想象得到,她的影响可以传好几代。对我来讲,她很重要的几点好处就是:第一,她非常友善,不是一个那种传统的严师,严峻得把学生吓个半死。第二,她的看法非常透彻。她分析一个学生演奏方面的问题,不会只是敷衍地说:'你这个音拉得不准,调一调就好了。'从来没有这回事。要详细地说这个学生为什么会拉走音,要问这个学生自己了解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所以,过了一段时间,有了这种训练之后,学生也可以自己分析自己的错误。即使哪一天不再跟她学了,还是可以自己教自己,一直教一辈子。第三,她还很关心所有学生的个人成长。像我小时候,她总要问我有没有自己读书,有没有机会去多看些不光是音乐方面的书刊,还有历史、社会学。这些都是对个人成长很有影响的知识,都需要得到。然后,过一段时间,学生长大了,她又开始关心成家的问题。所以,学生常常把她当作祖母一样看待。她知道一些学生在纽约生活很苦。有时她觉得这些学生学琴的过程不够稳定,就要了解为什么不稳定。是不是不练琴,为什么不练琴,是不是在外面打工打得太苦了。或者,像一个中国来的学生,住在一个外国人的家里,是不是处理得不好,有冲突。怎样处理这些小细节,她都会帮忙。跟迪蕾处了一段就会发觉,她这个人很细心,非常关心每个学生。我跟她学了6年,毕业之后我还是找机会回去拉给她听,或者向她请教一些演奏技巧方面、音乐方面,或人生观方面的问题。 
  在世界各地登上音乐表演舞台的华裔演奏家还有许许多多。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自然、朴素,讲究韵昧,追求弦外之音。他们的成就丰富了许多经典名作的内涵,同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西贝柳斯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在西贝柳斯的作品中,《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始终是最受欢迎的一部,它是1903年在一位名叫布梅斯特的友人的影响下创作而成的。此时,西贝柳斯正在欧洲各国漫游、拜访和学习,摸索自己今后创作的方向;他的音乐一如既往仍旧充满了爱国情怀,只是变得更加细腻,更加含蓄,并开始摆脱民族主义风格,逐渐融入二十世纪音乐潮流之中。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它也是自帕格尼尼确立小提琴“炫技”传统之后的又一部杰作,对小提琴演奏技巧有着极高的要求,但却不是一部“炫技”之作,在它那华丽与肆意放纵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坚实的核心与心智所显示出的坚韧。而且这一作品并没有涉及芬兰的神话传说和芬兰的景色,它更像一首蕴涵深意的诗歌,出自西贝柳斯的心灵深处。
    可能是由于西贝柳斯认为协奏曲创作过程和发表都太仓促,所以在首演后立刻收回修订,所做的修改篇幅之大几乎使之成为了一部新的作品。这样,1905年,在里夏德·施特劳斯的指挥下,修订版在柏林做了首演,演出非常成功。我们现在听到的通常就是这一修订版本,而第一版本也偶有演奏。
    协奏曲第一乐章的主旋律,是独奏小提琴演奏出的一个哀婉和狂想式的主题,第二主题色彩阴暗,由大提琴和大管演奏。第二乐章是一个柔板乐章,木管乐器演奏出如叹息般的乐声,小提琴唱出哀怨的旋律。然后进入末乐章,一首狂野的舞曲,曾被人称为“北极熊的波兰舞曲”,独奏小提琴的演奏变化无穷,演奏难度极高,而且一个高潮紧接一个高潮,直至结尾一连串辉煌的向上飞掠的旋律。
     这是一部表面上让人觉得冷峻,但内里却激情飞扬的作品,事实上这也是西贝柳斯大部分音乐的突出特点。

    卡尔·尼尔森(Carl Nielsen, 1865-1931)
    丹麦作曲家卡尔·尼尔森1865年6月9日生于Funen岛的一个小村子。父亲其实是位画家,但大多数时间是在婚礼或其他节庆场合拉小提琴,而母亲则得照看他们的十二个孩子。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让这些还很小的孩子出去干活。卡尔才六岁的时候已经开始了第一个“正式的工作”——整个炎热的夏天给地主养鹅。
    这小男孩感兴趣的是他父亲的表演。他很喜欢在烧火用的长长短短的木柴上敲敲打打演奏出音乐来,有一次他发现他们的橱桌其实是一架用旧的古钢琴时,他被那些竖立在能奏出音乐的琴弦上的一排排小铁锤搞得简直是神魂颠倒。
    卡尔的爸爸常能给儿子一些音乐礼物,很早就给小孩上起了小提琴课。八岁的时候,小孩就和爸爸一起在婚礼一类的活动中演奏了。卡尔甚至开始了自己作曲,但他爸爸对此没太在意。他说:“你得单独做这些东西,没人能随之舞蹈的。”
    后来,卡尔学了管乐器,14岁的时候,他成了在Funen最大的城镇欧登塞(Odense)的军乐队里的号手。人们注意到了这个天才少年,筹集了足够的私人基金送他到哥本哈根,皇家丹麦音乐学院(The Royal Danish Conservatory of Music)接受了他。
    卡尔·尼尔森的首次成功是1888年9月在Tivoli花园的音乐厅,他的弦乐组曲(Lille Suite for Strygere)的首演,这成了他的作品第1号。
    为了生计,他也在哥本哈根的丹麦皇家剧院(Denmark's Royal Theatre)的管弦乐团里作小提琴手,但到1889年他已经获得了一大笔资助使他可以到国外去学习。
    1891年他到了巴黎,在那里他结识了丹麦女雕塑家安妮(Anne Marie Brodersen),并且结了婚。这是两个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家之间暴风雨般的婚姻。他们从未分开,虽然有很长一段时期他们天各一方,一个作曲,是丹麦音乐协会(Danish musical society)的重要成员;另一个从事雕塑,有时远在希腊,小孩都由保姆照看。
    到1921年卡尔·尼尔森已经完成了几部交响曲、协奏曲、两部歌剧等作品,被视为丹麦最棒的作曲家。那年当丹麦国家合唱协会(Danish National Choral Society)要委约一部康塔塔的时候,他们的首选当然是卡尔·尼尔森。他愉快接受,创作了后来成为丹麦民族遗产一部分的作品,名为“Funen之春(Springtime in Funen)”(Fynsk foraar)。为什么这是卡尔·尼尔森最欢快和引人入胜的作品之一,他自己在别的场合对此做了最佳解释:
    “Funen的一切都和世界其他地方不同,无论谁悉心倾听都会发现。蜜蜂以它们独特的嗡嗡声带有特别的Funen口音,马儿的长嘶、红牛的哞哞叫声,谁都能听出和别的地方相当不同。每当母亲哺育婴儿,铃儿叮当,公鸡用Funen方言啼叫,百鸟争鸣,好一曲欢乐的交响。静谧中也唱着同样的曲调,仿佛沉睡的树也在睡梦中和着Funen大地的轻快节律。”作为丹麦人意味着在卡尔·尼尔森的大多数音乐中听到Funen的方言,即使象例如1922年首演的管乐五重奏那样复杂的作品也是这样。该作品是为他个人的朋友们写的,基于对他们各自个性和各自乐器演奏能力的非常到位的了解。
    1922年也是卡尔·尼尔森丹麦歌曲创作的顶点。他创作了大约100首歌曲,并且和他的同事Thomas Laub为人民中学(People's High School)编写了歌曲集。大多数歌曲在整个丹麦都是家喻户晓,因为用的是优美的丹麦诗歌,有新的,也有老的,配上了丹麦传统而单纯的歌曲的旋律。
    1931年10月3日,卡尔·尼尔森因心脏病去世,那时他正在收听他的音乐会的转播。他逝世的消息引起了公众极大的悲伤,在哥本哈根大教堂(Copenhagen Cathedral)整个国家为他举行了葬礼。那时他妻子说:
    “我为他天性的丰富和自然而感激他,这是决不会停滞,永远新鲜的,象起伏的流水,涌动不竭的清泉。”他的音乐活着……今天我们听到它是幸运的。世事无常(Things might have developed otherwise),卡尔两岁的时候掉进他家的水井里,如果不是他的旧式衣服有厚厚的下摆象个气囊使他能漂在水上,他会淹死的……我简直无法想象没有卡尔·尼尔森的巨大生命力和旋律的深切感知,丹麦音乐会是个什么样子。他将永远是伟大的丹麦作曲家! 
01. Concerto in D minor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 47/I. Allegro moderato
02. Concerto in D minor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 47/II. Adagio di molto
03. Concerto in D minor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 47/III. Allegro ma non tanto
04.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 33/I. Praeludium. Allegro cavalleresco
05.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 33/II. Poco adagio Swedish Radio
06.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 33/Rondo. Allegretto scherzando
 
 
 

78 [Smetana] Má Vlast [Supraphon SU3826-2] Vaclav Talich, 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78.jpg (26.18 KB)
2009-11-25 07:12


Smetana: Má Vlast [Supraphon SU3826-2] Vaclav Talich, 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182 MB (191.051.059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II04YLX3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5453A7399/留声机百大之七十八.rar.html
瓦茨拉夫.塔利赫指挥捷克爱乐 -《留声机2008年百大唱片 “我的祖国” (Smetana "Ma Vlast" )
专辑英文名: Smetana "Ma Vlast"
专辑中文名: 留声机2008年百大唱片 之 “我的祖国”
古典类型: 交响曲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2006年
地区捷克
语言英语
简介



作曲: Bedrich Smetana/贝多依赫.斯梅塔那
指挥: Vaclav Talich/瓦茨拉夫.塔利赫
演奏: Czech Philharmonia Orchestra/捷克爱乐乐团
录音档案:1954年6月10-12日 , 21日及 7月2-3日 ,布拉格,德沃夏克大厅
唱片公司: Supraphon
唱片编号:Talich Special Edition Vol.6

作品介绍: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梅塔那的代表作,创作于1874-1879年间,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作品中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斯美塔那是在丧失了听力后用心灵谱写这组作品的,并在每个乐章都加上了内容的说明。
作品共分六个乐章:第一乐章《维谢格拉德》描写古代捷克的光荣历史,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描写纵贯捷克的沃尔塔瓦河的风光,第三乐章《沙尔卡》描写民间传说中的女英雄,第四乐章《捷克的田野和森林》生动描写了祖国的自然风光,第五乐章《塔波尔》和第六乐章《布兰尼克山》描写了人民与异族压迫者的斗争。六个乐章都可以单独进行演奏,其中最着名的是完成于1874年12月8日的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曲中所描写的沃尔塔瓦河(捷克民族的母亲河)由南向北纵贯美丽富饶的国土,是捷克民族的摇篮。引子中运用长笛和单簧管的音色,逼真地描绘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两支山泉,潺潺流水,渐渐汇入大河,大河流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乐曲奏出最为着名的河流奔腾的主题,展示了沃尔塔瓦河瑰丽、庄严的景象。随着河水的奔流,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村中传来捷克民间的波尔卡舞曲,这是农民在欢乐地举行婚礼。乐声渐渐远去,河水向前奔流,月光下一群水仙女唱着歌,在水面嬉戏。穿过峡谷,沃尔塔瓦河的激流冲击着石坎和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沃尔塔瓦河流过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河面渐渐变得宽广,最终,沃尔塔瓦河波涛滚滚流向无尽的远方。这是一段激奋、欢乐的音乐,旋律抒情妩媚。音乐在史诗般的音响中结束,小提琴的波动旋律滚滚而去……

指挥家与版本介绍:
他是捷克的 "富特文格勒",一位气宇轩昂的音乐巨人,现代捷克指挥界的泰斗,一位前苏联指挥沙皇穆拉文斯基也敬佩有加的指挥大师。
他是瓦茨拉夫.塔利赫。

1883年5月28日,塔利赫生于捷克克罗米利兹的一个音乐世家,自幼随任父亲学小提琴。
1897-1903年由于德沃夏克的推荐使他获得在布拉格音乐学院的奖学金而入校,师从小提琴名师马拉克及舍夫契克继续深造;在卡恩室内乐班及新捷克四重奏学室内乐,并指挥大学合唱团。1903年,他参加柏林爱乐团,不久便担任首席。在乐团他结识了第一位恩师,指挥之神尼基什(Nikisch),并在他的感召下开始学习指挥,他的榜样决定了塔利赫未来的事业。很可惜一次严重的肺部感染终止了他与柏林爱乐团的聘约。
1904年,大病初愈的塔利赫就任俄国奥德萨市立歌剧院首席指挥。离开剧院后在梯比利斯教授小提琴。1906年的政治风暴使他回到波西米亚,开始在布拉格一所歌唱学校担任歌唱辅导的工作,并任业余管弦乐协会指挥。他与苏克、维特斯拉夫·诺瓦克以及捷克四重奏团员的友谊即从这时建立。1908-1912年间,他在卢布利亚纳斯拉夫爱乐乐团任指挥,并在那里极为成功地指挥了德沃夏克的歌剧《水仙女》。他主要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师从雷格尔及西特学习指挥,听尼基什的讲座。1912-1915年在普尔赞剧院工作了三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次打断了塔利赫的指挥生涯,在此期间他无经常性的工作,仅在1917年偶而出现在国家剧院以及捷克爱乐乐团。1918年他指挥演出苏克的歌剧《成熟》,
使他被聘任捷克爱乐乐团第二指挥。

1919年9月塔利赫正式就任捷克爱乐乐团首席指挥(除1931-1931年外),一个辉煌的时代正式到来。
塔利赫在指挥台上所表现出的敏感性、想象力和乐队音色的特殊感觉,使他在两次世界期间位居国际指挥家的前列。在极其广泛的交响音乐曲目中,他优先选择德沃夏克、斯美塔纳以及他的同时代人苏克和诺瓦克的最佳作品,并实至名归地成为上述作品的权威演绎者。他通过卓绝的才能与不知疲倦的勤奋工作,将一度陷入危机的捷克爱乐迅速提高到世界一流水平,并率该团赴意大利、德国、法国和英格兰演出。很可惜,纳粹德国的入侵使得他的努力最终都付之东流————在与傀儡当局进行了几次"粉饰太平"式演出之后,大师出于内心道义的谴责于1941年底宣布辞职。他一手栽培的捷克爱乐之花最终也在1944年底被困兽犹斗的纳粹势力所扼杀,直至50年代初才在大师的高徒卡雷尔.安切尔不懈努力下重现光彩————当然,这个是后话了。

听说1942年大师与捷克爱乐仍留下过一版德九录音,我想,这个德九应该也可以被称为"黑色德九"吧。。。


捷克解放后,他主要精力放在指挥歌剧上。1946年初他创建了捷克室内乐团;虽然这个乐团保持了不到两个音乐季,塔利赫却表现了他有激发年轻的演奏者达到杰出演奏水平的才能。1949年秋天在布拉迪斯拉发任新成立的斯洛伐克爱乐乐团首席指挥。1952年回到布拉格任布拉格电台广播乐团和捷克爱乐乐团艺术顾问,并录制了一些唱片。

1954年,已经72岁高龄的老指挥家终于在高徒卡雷尔 .安切尔的邀请下重新执棒捷克爱乐乐团,在同年6月10-12日 , 21日及 7月2-3日 ,他在布拉格的德沃夏克大厅录下了这版"我的祖国"。
这虽然是一个55年前的单声道录音,但录音细节仍然无比清晰:漂泊一生的老者将人世间辛酸与快乐全部化作指挥棒下爆发出的火花般的音符,劫后重生的捷克爱乐的音响在亮丽中透出一种难以比拟的厚重感,弦乐都十分有冲劲,木管的颤音极具波希米亚乡村气息,特别是充满爆发力的铜管,仿佛在讲述一个民族令人感动的历史。。。。。

————这是一个充满斯拉夫人乐观精神的权威演绎,其他版本难以与之比肩!

很可惜,这个出色的录音由于大师战后所受的不公正待遇一度沉睡多年,直至大师逝世后才重见天日。但我相信,大师在天堂里是不会介意这些的,因为真正的爱国者注定会被他的民族所铭记。。。

有的人死了,他依然会在唱片中永垂不朽!

资源来自国外BT站,感谢原发人!

请大家耐心下载并帮助分流,谢谢合作!



资源有效性截图:




写到这里顺便送给各位驴友一版塔利赫大师指挥的德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下载地址:
http://musicmp3.spb.ru/album/31247/symphon...1954.htm
或:
第一乐章:http://tempfile.ru/download/ebd9dc8370418647a4ba5de4d45dbf36
第二乐章:http://tempfile.ru/download/c3eb86ed1a22aa12644046e396e01aa5
第三乐章:http://tempfile.ru/download/9cb9362ce4fa905a8e63ee8a3260dec1
第四乐章:http://tempfile.ru/download/96e06ad73db343c3997ac731aaa7eba1


专辑曲目


01. I.Vysehrad (维谢赫拉得)
02. II.Vltava (沃尔塔瓦河)
03. III.Sarka (萨尔卡)
04. IV.Z ceskych luhu a haju (波希米亚的森林与草原)
05. V.Tabor (塔波尔)
06. VI.Blanik (布拉尼克山)
 



79 [R.Strauss] Orchestral Works [EMI 5 73614 2] Rudolf Kempe, Staatskapelle Dresden

79.jpg (40.24 KB)
2009-11-25 07:12


R.Strauss: Orchestral Works [EMI 5 73614 2] Rudolf Kempe, Staatskapelle Dresden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9CD/2,65 GB (2.850.939.451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四分卷:
http://www.megaupload.com/?d=Q4COX9O2
http://www.megaupload.com/?d=JL4EYDXB
http://www.megaupload.com/?d=13M1DKZ5
http://www.megaupload.com/?d=SLHC24JN
VDISK四分卷: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5726A5582/留声机百大七十九.part1.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5821A8726/留声机百大七十九.part2.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5873A3776/留声机百大七十九.part3.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5931A2496/留声机百大七十九.part4.rar.html
理查施特劳斯:管弦乐作品集》
肯培执掌德勒斯登国立管弦乐团期间,最大的成就就是录下了理查·史特劳斯的管弦乐作品全集,也确立了自己在理查·史特劳斯音乐上权威性。肯培的指挥在理性中见情感,而德勒斯登也有完美的应答。这个耗费四年制作的全集,是近代最伟大的唱片制作之一,也是研究理查史特劳斯不可或缺的文献。
 
 



80 [R.Strauss]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Ein Heldenleben [RCA 82876 61389-2] Reiner,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80.jpg (43.27 KB)
2009-11-25 07:12


R.Strauss: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Ein Heldenleben [RCA 82876 61389-2] Reiner,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95 MB (415.025.287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PXR3796M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5521A8907/留声机百大之八十.rar.html
Richard Strauss 理查德·施特劳斯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的生涯》(Also Sprach Zarathustra&Ein Heldenleben)Reiner, 1953, RCA
 
专辑英文名: Also Sprach Zarathustra&Ein Heldenleben
专辑中文名: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的生涯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Reiner, 1953, RCA
发行时间: 1993年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专辑介绍: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创意来源于哲学家尼采的同名着作,是描写无神论者从唯心走向唯物的一个富于哲理的过程。全曲共飞9段。第一段“日出”的标题是理查·施特劳斯自己加上的。虽然只有短短的1分30秒的音乐,却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情景刻画的极为深刻。由于这段音乐强大的气势和艺术表现力,常常被喜爱音响的朋友作为试机用的片段。其余8段的名称均来自尼采的原着,它们分别是“来世之人”、“渴望”、“欢乐与激情”、“挽歌”、“学术”、“康复”、“舞曲”和“梦游者之歌”。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受哲学家尼采的同名散文启发而作。着名的“引子”部分表现“日出时人类感觉到上帝的能量”,一个起初由小号悠远地奏出的庄严题旨,一波波地被推向包括管风琴在内的乐队全奏的高潮,壮丽而神圣。此后经过了追求爱情的悲哀和追求科学的徒劳,这位“超人”终于摆脱了这类常人惯有的烦恼而进入到“舞蹈之歌”的欢乐佳境,而最后的“夜晚漫游者之歌”,以高音部的木管和小提琴奏出b大调和弦,而以低音提琴在c大调上拨奏,既象征着“超人”的灵魂上升而世界则在他下面沉沦,又是多调音乐的一个先例。
************************************************************************
交响诗 《英雄的生涯》 作品创作于1898年。它是理查·施特劳斯以单乐章形式所写的交响诗的最后一首。这部传记音乐作品并不是以哪个真人或神话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的,而是理查·施特劳斯描写和叙述了思想中的一个理想人物的生活。在《堂·吉诃德》中,主角把自己的力量徒劳地消耗在空虚的理想中,而《英雄的生涯》里的理想主义者则是另一种类型。他是一个高贵而又与众不同的人,但常受到别人毫无理由的反对,因幻想多次破灭而感到痛苦。然而爱情给了他力量,他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平衡。不少评论家认为,理查· 施特劳斯 所描写的英雄就是他自己。
  理查· 施特劳斯看得比较宽广,他不仅描写了同敌人进行斗争,而且描写了斗争的胜利,及胜利后的满足。 施特劳斯没有为这部作品写什么说明,他希望人们“只要能理解它是一个英雄在和敌人作斗争就足够了。”
  全曲共分六段:
  一,英雄;
  二,英雄的对手;
  三,英雄的爱情;
  四,英雄的战场;
  五,英雄的和平事迹;
  六,英雄从世上隐退。
  音乐一开始,英勇威武的英雄主题由圆号和弦乐在降E大调上奏出,描写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及其朝气蓬勃的力量。随后,音乐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塑造了英雄的全貌,有的描写英雄的潜力和精力,有的描写英雄坚强的意志……, 最后,音乐在辉煌的铜管乐中结束。


专辑曲目


1-9.Also Sprach Zarathustra

10-15.Ein Heldenlebe
 
 
 
 
81 [R.Strauss] Four Last Songs & 12 Orchestral Songs [EMI 5 66908 2] Schwarzkopf, Szell,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81.jpg (31.09 KB)
2009-11-27 08:14


Strauss: Four Last Songs & 12 Orchestral Songs [EMI 5 66908 2] Schwarzkopf, Szell,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76 MB (290.132.989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QZZNOIJ8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8197A9776/留声机百大八十一.rar.html
专辑中文名: Richard Strauss: Vier Letzte Lieder · 12 Orchester Lieder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12首歌曲
艺术家Elisabeth Schwarzkopf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
George Szell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1997年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简介




专辑介绍:
本辑由施瓦茨科普芙、赛尔、柏林广播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表演
二战后期,一生风光无限的理查&#8226;施特劳斯陷入极度的双重痛苦当中,《沉默的女人》、儿媳的犹太人身份、以及身边的几个犹太人朋友,让他不仅遭到纳粹领导层的疏远与敌视,还受到很大程度的迫害,儿媳也差点被抓进集中营。战后,施特劳斯又因为在纳粹帝国担任过音乐的最高领导人而面临“非纳粹化”的审判。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竟再度一贫如洗,他的财产或毁于战火,或被没收和冻结。在极大的生存和精神的压力下,施特劳斯离开加米施前往瑞士避难,总算还能寻求一点平静。在自我放逐中,他再度读到德国诗人埃申多夫的诗,其中《黄昏》中的[“哦,多么辽阔而寂静的安宁!/ 血红的黄昏这么深沉 / 我们如此厌倦流浪/ ——这难道意味死亡的降临?”]道出他彼时的心境,使他大为感动,从而激发了他最后的创作灵感。这几句诗他曾经在1928年的一部合唱与乐队作品中使用过,而那部作品却名为《白天》。
1948年5月,施特劳斯谱写完成《黄昏》,并配上色彩绚丽的管弦乐队伴奏。在儿子弗朗茨及儿媳爱丽丝的鼓励下,施特劳斯决定再为《黄昏》配上四个场景。他选中了德国诗人赫尔曼&#8226;黑塞的一本诗集,其中纪录的是生命的不同时刻正像一年四季的循环。当年夏天,施特劳斯完成了三个场景《春天》、《九月》和《入睡》,剩下一个也许是描述冬天的。
《最后的四首歌》在总体结构上带有自传性质,表达了作曲家与美丽尘世的依依惜别之情。《九月》的圆号尾奏呼唤出《英雄的生涯》中“英雄引退”的动机,它还与《黄昏》一道引用了《死与净化》的旋律。《最后的四首歌》有两种不同的演唱顺序,通常顺序是:《春天》、《九月》、《入睡》、《黄昏》;但如果按照创作时间排序,则为《黄昏》、《春天》、《入睡》、《九月》。“布赛与霍克斯”出版社老板恩斯特&#8226;罗斯把表现季节转换的两首分为一组:《春天》赞美春天的声音、景象和芬芳,《九月》描写夏季到秋季的转变,花园里的鲜花走到它一年的尽头;第二组则表达的是流浪者对栖息与睡眠的渴望,对黑夜与死亡的朦胧崇敬。
耐人寻味的是,施特劳斯将《最后的四首歌》题献给儿媳爱丽丝,并嘱其在他生前不要发表。当他把完整的曲谱交给爱丽丝时,竟语带嘲讽地说了一句:“这就是你丈夫命令我写的歌曲!”《最后的四首歌》首演按照作曲家生前的意愿,由吉尔斯滕&#8226;弗拉格斯塔德演唱,富特文格勒指挥英国爱乐乐团,此时距施特劳斯去世八个多月,距施特劳斯夫人去世刚刚九天。(刘雪枫)

另外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演唱者——《最后四首歌》之后的大多数诠释者都是抒情女高音,而作曲家钦点的女高音弗拉格斯塔德却是著名的瓦格纳女高音。这也许是抛开历史价值后,这一版本与我们之前所听到的各版最大的不同所在。这一曲目的著名诠释者施瓦茨科甫夫曾这样说:“就我的声音而言,指挥需要能将乐队音响调得清澈透明。”的确,塞尔(施瓦茨科甫夫第二版《最后四首歌》的指挥)清澈明亮的音响,曾给我留下过很深刻的印象。虽然这句话是施瓦茨科甫夫针对自己讲的,但也多少适用于各大抒情女高音。而不同于抒情女高音们的轻巧,弗拉格斯塔德拥有能够穿透全奏的乐队的声音。她那被形容为“橡木般结实”的声音,也使富特文格勒可以塑造一种更为厚实的乐队声音。于是,整个演出就显得厚重肃穆,绝不带有容易过分的小布尔乔亚式的感伤。听一听《九月》人声结束后响起的铜管乐句,悠长的线条,带着冥想般的回忆。

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是20世纪中期杰出的德国女高音歌唱家,尤以演唱艺术歌曲为见长。这张专辑代表了施瓦茨科普夫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

施瓦茨科普夫1915年出生在一个德国中产阶级家庭里,受家庭的熏陶,施瓦茨科普夫自幼喜爱艺术,1934年,她进入柏林高等音乐学校学习声乐。1938年,她在柏林德意志歌剧院首次登台演出,此后还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做了二十几场的客串演出后。但没过多久,剧院就因战争的全线局势而在1944年关闭了。

在战争结束后,她又开始参加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演出。此时,施瓦茨科普夫的事业开始发展,并且达到了真正的国际水平,此后,她的定期演出场地不仅有伦敦和维也纳,还有萨尔兹堡音乐节、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以及拜罗伊特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在施瓦茨科普夫的事业中,艺术歌曲占据着与歌剧同样重要的地位,她被尊为她那一代人中艺术歌曲的最杰出阐释者。1992年,施瓦茨科普夫被册封为大英帝国女爵士。

转发。eMule搜索。感谢原发布者。

内容介绍

介质为1CD!

德国艺术歌曲中最动听的四首歌!!《最后四首歌》的最佳版本!!

六岁时,理查·施特劳斯即创做出他生命中的第一首声乐作品。年届耄耋时,他创作出其生命中的《最后四首歌》。作曲家的艺术生涯可谓源于声乐又止于声乐。理查之所以会如此热衷声乐艺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夫人即是一位著名歌唱家的缘故。可以说他的夫人是他创作大量经典艺术歌曲的最大原动力!

施瓦茨科普夫1915年生于波兰,后来一直在德国学习声乐艺术及发展歌唱事业。她对德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二战之后诠释德国艺术歌曲的首席女高音。她在本张唱片中如泣如诉的把一位末路老人的“弥留”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歌声音色富有光泽、声音灵巧且不乏力度,宛如幽谷清泉一样缓缓流淌着,那浓郁的诗意、精美的音乐表情,芬芳沁人。

为施瓦茨科普夫指挥乐队协奏的是理查·施特劳斯的学生——乔治·塞尔。因此他对作品的理解非一般人可及,他棒下的乐队气韵生动,最大限度的烘托出人声的亮丽。

理查·施特劳斯
01-04 《最后四首歌》
05 《母亲嬉戏》作品第43号第2首
06 《林中欢乐》作品第49号第1首
07 《奉献》作品第10号第1首
08 《亲切的梦境》作品第48号第1号
09 《三王崇拜》作品第56号第6首
10 《安静吧,我的心灵》作品第27号第1首
11 《我的小孩》作品第37号第1首
12 《摇篮曲》作品第41号第1首
13 《早晨》作品第27号第4首
14 《小溪》作品第88号第1首
15 《玫瑰花环》作品第36号第1首
16 作品第48号第4首


专辑曲目


1. Vier letzte Lieder, Op. 150&#8226;
2. Muttertändelei ("Seht mir doch mein schönes Kind"), Op. 43/2
3. Waldseligkeit ("Der Wald beginnt zu rauchen"), Op. 49/1
4. Zueignung ("Ja, du weisst es, teur Seele"), Op. 10/1
5. Freundliche Vision ("Nicht im Schlafe hab' ich das geträumt"), Op. 48/1
6. Die heil'gen drei Kön'ge aus Morgenland, Op. 56/6
7. Ruhe, meine Seele ("Nicht ein Lüftchen regt sich leise"), Op. 27/1
8. Meinem Kinde ("Du schläfst und sachte neig' ich mich"), Op. 37/3
9. Wiegenlied ("Träume, träume, du mein süsses Leben"), Op. 41/1
10. Morgen ("Und morgen wird die Sonne wieder scheinen"), Op. 27/4
11. Das Bächlein ("Du Bächlein silberhell und klar"), Op. 88/1
12. Das Rosenband ("Im Frühlingsschatten fand ich sie"), Op. 36/1
13. Winterweihe ("In diesen Wintergarten"), Op. 48/4
 
 



82 [R.Strauss] Salome [Decca 475 7528] Birgit Nilsson, Sir Georg Solti, Wiener Philharmoniker

82.jpg (37.43 KB)
2009-11-27 08:14


Strauss: Salome [Decca 475 7528] Birgit Nilsson, Sir Georg Solti, Wie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556 MB (583.862.393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JK0WJJM1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8269A4403/留声机百大八十二.rar.html
理查德.史特劳斯:莎乐美
 
这部王尔德的著名戏剧,在理查·史特劳斯的生花妙笔下幻化成音符曲谱,成为戏剧与音乐结合的典范。妮尔森的莎乐美有着琥珀般的音色与强烈的穿透力,在瓦赫特沉稳的演唱衬托之下,更显出莎乐美的狂乱淫邪。索尔蒂的旺盛精力,在音乐之中也清楚的表达出来。录音效果极佳,是目前《莎乐美》同曲目中效果最佳的。
 
 



83 [R.Strauss] Der Rosenkavalier [EMI 5 67605 2] Schwarzkopf, Ludwig, Karajan, Philharmonia Chorus & Orchestra

83.jpg (31.29 KB)
2009-11-27 08:14


Strauss: Der Rosenkavalier [EMI 5 67605 2] Schwarzkopf, Ludwig, Karajan, Philharmonia Chorus &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3CD/833 MB (873.667.506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LR1X9WBL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8339A4613/留声机百大八十三.rar.html
理查德 施特劳斯 Richard Strauss -《玫瑰骑士》(Der Rosenkavalier)EMI经典系列3CD
专辑英文名: Der Rosenkavalier
专辑中文名: 玫瑰骑士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EMI经典系列3CD
地区德国
语言英语
简介




Composer: Richard Strauss
Conductor: Herbert von Karajan
Performer: Anny Felbermayer, Karl Friedrich, et al.
Ensemble: Elisabeth Schwarzkopf, Christa Ludwig
Label: EMI Classics
Audio CD: (September 11, 2001)

专辑介绍:

理查德·施特劳斯 (Richard Strauss,1864年-1949年)德国作曲家,为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

1900年以前创作了大量交响诗。他的交响诗从内容上看分为哲理性交响诗和叙事性交响诗两类,前者以“死与净化”(Tod und Verkl&auml;rung)和根据尼采的著作写成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最为有名,后者以“唐璜”(Don Juan)和“堂吉珂德”(Don Quixote)最为有名。

1900年后他将主要的创作精力放在了歌剧上。前两部歌剧《贡特拉姆》(Guntram)和《火荒》(Feuersnot)有明显的瓦格纳的影子,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第三部歌剧《莎乐美》(Salome)因在故事情节上骇人听闻,而引起争议,但仍取得巨大的成功,当时的德国皇帝在接见施特劳斯时对他说:创作这样的歌剧对他没有好处,施特劳斯回答:至少他用创作这部歌剧的收入买了一栋乡间别墅。第四部歌剧《埃莱克特拉》(Elektra)则在音乐上骇人听闻,而再次引起争议。第五部歌剧《玫瑰骑士》(Der Rosenkavalier)音乐优美动人,但是在音乐品论界引起不小的争论,有评论家称施特劳斯摆脱了恶作剧的作风,回归到正常的音乐中;又有品论家指责施特劳斯才智耗尽,只能靠优美旋律来吸引听众,全然丧失了以前的创新精神。随后的歌剧创作,施特劳斯继续《玫瑰骑士》的成功经验。

专辑曲目:

Disc: 1

1. Act One: Intro - Philharmonia Orch/Herbert Von Karajan
2. Act One: Wie Du Warst! Wie Du Bist! - Christa Edelmann/Elisabeth Schwarzkopf
3. Act One: Lachst Du Mich Aus? ...Lach' Ich Dich Aus? - Christa Edelmann/Elisabeth Schwarzkopf
4. Act One: Der Feldmarschall Sitzt Im Krowatischen Wald - Christa Edelmann/Elisabeth Schwarzkopf
5. Act One: Quinquin, Es Ist Ein Besuch - Elisabeth Schwarzkopf/Erich Mjkut/Gerhard Unger/Otto Edelmann/Christa Ludwig
6. Act One: Selbstverstandlich Empfangt Mich Ihro Gnaden - Otto Edelmann/Gerhard Unger/Erich Majkut/Eberhard Wachter/Harald Proglhof
7. Act One: Euer Gnaden Werden Vielleicht Verwundert Sein - Otto Edelmann/Elisabeth Schwarzkopf
8. Act One: Dann Ziehen Wir Ins Palais Von Faninal - Otto Edelmann/Elisabeth Schwarzkopf/Erich Majkut/Gerhard Unger
9. Act One: Hat Sie Schon Einmal Mit Einem Kavalier - Otto Edelmann/Christa Ludwig/Elisabeth Schwarzkopf
10. Act One: Geben Mir Euer Gnaden Den Grasaff' Da - Otto Edelmann/Christa Ludwig/Elisabeth Schwarzkopf
11. Act One: I Komm' Glei'... Drei Arme, Adelige Waisen - Christa Ludwig/Elisabeth Schwarzkopf/Christa Ludwig/Kerstin Meyer/Anny Felbermayer/Gerhard Unger...
12. Act One: Di Rigori Armato Il Seno - Nicolai Gedda
13. Act One: Als Morgengabe, Ganz Separatim Jedoch - Otto Edelmann/Harald Proglhof/Nicolai Gedda
14. Act One: Mein Lieber Hippolyte - Elisabeth Schwarzkopf/Kerstin Meyer/Christa Ludwig/Kerstin Meyer
15. Act One: Da Geht Er Hin, Der Aufgeblasene Schlechte Kerl - Elisabeth Schwarzkopf
16. Act One: Ach, Du Bist Wieder Da? - Elisabeth Schwarzkopf/Eberhard Wachter
17. Act One: Oh, Sei Er Gut, Quinquin - Elisabeth Schwarzkopf/Eberhard Wachter
18. Act One: Die Zeit Im Grunde, Quinquin - Elisabeth Schwarzkopf
19. Act One: Mein Schoner Schatz - Christa Ludwig/Elisabeth Schwarzkopf
20. Act One: Quinquin, Er Soll Jetzt Geh'n - Christa Ludwig/Elisabeth Schwarzkopf
21. Act One: Ich Hab' Ihn Nicht Einmal Gekusst! - Elisabeth Schwarzkopf/Gerhard Unger/Erich Majkut/Eberhard Wachter/Harald Proglhof

Disc: 2

1. Act Two: Ein Ernster Tag, Ein Grosser Tag - Eberhard Wachter/Ljuba Welitsch/Erich Majkut/Gerhard Unger
2. Act Two: In Dieser Feierlichen Stunde Der Prufung - Teresa Stich-Randall/Ljuba Welitsch
3. Act Two: Mir Ist Die Ehre Widerfahren - Eberhard Wachter/Teresa Stich-Randall
4. Act Two: Hat Einen Starken Geruch Wie Rosen - Eberhard Wachter/Teresa Stich-Randall
5. Act Two: Wo War Ich Schon Einmal Und War So Selig? - Eberhard Wachter/Teresa Stich-Randall
6. Act Two: Ich Kenn' Ihn Doch Recht Wohl - Eberhard Wachter/Teresa Stich-Randall
7. Act Two: Jetzt Aber Kommt Mein Herr Zukunftiger - Teresa Stich-Randall/Eberhard Wachter/Otto Edelmann/Christa Ludwig
8. Act Two: Belieben Jetzt VVielleicht... Ist Ein Alter Tokaier - Teresa Stich-Randall/Eberhard Wachter/Otto Edelmann/Christa Ludwig
9. Act Two: Mocht' Wissen, Was Ihm Dunkt Von Mir Und Ihm - Teresa Stich-Randall/Eberhard Wachter/Otto Edelmann/Christa Ludwig
10. Act Two: Wird Sie Das Mannsbild Da Heiraten - Otto Edelmann/Christa Ludwig/Teresa Stich-Randall/Eberhard Wachter/Erich Majkut/Gerhard Unger
11. Act Two: Mit Ihren Augen Voll Tranen - Christa Ludwig/Teresa Stich-Randall
12. Act Two: Herr Baron Von Lerchenau! - Kerstin Meyer/Paul Kuen/Otto Edelmann/Teresa Stich-Randall/Christa Ludwig
13. Act Two: Ich Hoff', Er Kommt Vielmehr Jetzt Mit Mir Hinters Haus - Christa Ludwig/Otto Edelmann/Teresa Stich-Randall/Kerstin Meyer/Eberhard Wachter
14. Act Two: Er Muss Mich Pardonieren - Christa Ludwig/Eberhard Wachter/Teresa Stich-Randall
15. Act Two: Heirat' Den Herrn Dort Nicht Lebendig Und Nicht Tot! - Teresa Stich-Randall/Eberhard Wachter/Christa Ludwig/Ljuba Welitsch
16. Act Two: Da Lieg' Ich! - Otto Edelmann
17. Act Two: Und Doch, Muss Lachen, Wie Sich So Ein Luder - Otto Edelmann
18. Act Two: Ohne Mich, Ohne Mich Jeder Tag Dir Zu Bang - Otto Edelmann/Kerstin Meyer
19. Act Two: Ganz Zu Befehl, Herr Kavalier - Otto Edelmann/Kerstin Meyer

Disc: 3

1. Act Three: Intro - Philharmonia Orch/Herbert Von Karajan
2. Act Three: Pantomime - Philharmonia Orch/Herbert Von Karajan
3. Act Three: Hab'n Euer Gnaden Noch Witre Befehle? - Karl Friedrich/Erich Majkut/Gerhard Unger/Eberhard Wachter/Franz Bierbach
4. Act Three: Nein, Nein, Nein, Nein! I Trink' Kein Wein - Christa Ludwig/Otto Edelmann
5. Act Three: Die Schone Musi! - Christa Ludwig/Otto Edelmann
6. Act Three: Macht Sie Der Wein Leicht Immer So? - Otto Edelmann
7. Act Three: Er Ist Es! Es Ist Mein Mann! - Kerstin Meyer/Otto Edelmann/Christa Ludwig/Karl Friedrich/Erich Majkut/Gerhard Unger...
8. Act Three: Halt! Keiner Ruhrt Sich! - Franz Bierbach/Paul Kuen/Christa Ludwig/Otto Edelmann/Karl Friedrich
9. Act Three: Zur Stelle! Was Wird Von Mir Gewunscht? - Eberhard Wachter/Otto Edelmann/Franz Bierbach
10. Act Three: Die Braut! Oh Was Fur Ein Skandal! - Children's Chor From Loughton High School For Girls And Bancroft's School/Philharmonia Cho...
11. Act Three: Sind Desto Eher Im Klaren! - Otto Edelmann/Fraz Bierbach/Christa Ludwig/Karl Friedrich
12. Act Three: Bin Glucklich Uber Massen - Otto Edelmann/Christa Ludwig/Franz Bierbach/Elisabeth Schwarzkopf/Teresa Stich-Randall
13. Act Three: Er Sieht, Herr Kommissar, Das Ganze War Halt Eine Farce - Elisabeth Schwarzkopf/Franz Bierbach/Teresa Stich-Randall/Otto Edelmann/Christa Ludwig
14. Act Three: Bin Von So Viel Finesse Charmiert - Otto Edelmann/Elisabeth Schwarzkopf/Teresa Stich-Randall
15. Act Three: Leupold, Wir Geh'n! - Otto Edelmann/Kerstin Meyer/Erich Majkut/Gerhard Unger/Eberhard Wachter/Franz Bierbach
16. Act Three: Mein Gott, Es War Nicht Mehr Als Eine Farce - Teresa Stich-Randall/Christa Ludwig/Elisabeth Schwarzkopf
17. Act Three: Heut Oder Morgen Oder Den Ubernachsten Tag - Teresa Stich-Randall/Christa Ludwig/Elisabeth Schwarzkopf
18. Act Three: So Schnell Hat Sie Ihn Gar So Lieb? - Teresa Stich-Randall/Christa Ludwig/Elisabeth Schwarzkopf
19. Act Three: Marie Theres'!... Hab' Mir's Gelobt - Teresa Stich-Randall/Christa Ludwig/Elisabeth Schwarzkopf
20. Act Three: Ist Ein Traum, Kann Nicht Wirklich Sein... Spur' Nur Dich Allein - Teresa Stich-Randall/Christa Ludwig
21. Act Three: Sind Halt Aso, Die Jungen Leut'! - Eberhard Wachter/Elisabeth Schwarzkopf
22. Act Three: Ist Ein Traum, Kann Nicht Wirklich Sein... Spur' Nur Dich Allein - Teresa Stich-Randall/Christa Ludwig
 



84 [Stravinsky] Stravinsky Edition

84.jpg (38.54 KB)
2009-11-27 08:14


Stravinsky: Stravinsky Edition [Sony SM3K 46 291-302] Igor Stravinsky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2Vol/6.54 GB (6.778.901.203 bytes) | Covers+Booklet
十二卷MU
http://www.megaupload.com/?d=UAJSKDW1
http://www.megaupload.com/?d=2JM4D0F4
http://www.megaupload.com/?d=FMY5MJ58
http://www.megaupload.com/?d=M2P49DJV
http://www.megaupload.com/?d=UR95V164
http://www.megaupload.com/?d=T93R57VZ
http://www.megaupload.com/?d=LQIUA6S6
http://www.megaupload.com/?d=XS4P9TSG
http://www.megaupload.com/?d=PEQ7O06K
http://www.megaupload.com/?d=CTZOKANP
http://www.megaupload.com/?d=NJOE0MMX
http://www.megaupload.com/?d=JRH427CB
十二卷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5972A4072/留声机百大之八十四 12-1.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6049A3131/留声机百大之八十四 12-2.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6064A3389/留声机百大之八十四 12-3.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6141A9849/留声机百大之八十四 12-4.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6174A3724/留声机百大之八十四 12-5.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6803A8664/留声机百大之八十四 12-6.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6877A5234/留声机百大之八十四 12-7.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6976A6702/留声机百大之八十四 12-8.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7095A4758/留声机百大之八十四 12-9.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7887A2476/留声机百大之八十四 12-10.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8063A8211/留声机百大之八十四 12-11.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8156A2176/留声机百大之八十四 12-12.rar.html
参考:
VC;http://www.verycd.com/topics/130880/
Stravinsky -《斯特拉文斯基录音作品全集》(Igor Stravinsky Edition)SONY
专辑英文名: Igor Stravinsky Edition
专辑中文名: 斯特拉文斯基录音作品全集
艺术家Stravinsky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SONY
发行时间: 1991年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法语
简介




专辑介绍: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 Igor,1882—1971),美籍俄罗斯作曲家。他的父亲是圣彼得堡帝国剧院的男低音歌唱家。斯特拉文斯基9岁开始学习钢琴,后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学生,向他学习作曲。斯特拉文斯基的生活经历复杂,创作风格多变。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他长期脱离祖国,生活在国外。一战后长期居住法国,二战后在美国定居,并逝世于纽约。斯特拉文斯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重要作曲家,也是西方现代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革新过三个不同的音乐流派:原始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序列主义,被人们誉为是音乐界中的毕加索。

Vol.1——Ballets 1



指挥:Igor Stravinsky
乐团:CBC Symphony Orchestra, 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The American Concert Choir, Columbia Percussion Ensemble, Columbia Chamber Ensemble

为芭蕾舞而作的乐曲,不一定在写作时候就着意在舞蹈上。音乐家和一部分观众至今仍有时对此持有异议。斯特拉文斯基曾着重地认为:“舞蹈设计应该表现它自身的形式,一个虽以音乐为尺度却反而独立于音乐形态之外的形式。它的构造应以设计人物所能意想到的任何对象为基点,但又不仅仅追随音乐的一节一拍。”
这位作曲家长期与一位出生在俄国的舞剧编导巴蓝琴合作,主要在谱写今日称之为纽约芭蕾的舞剧。上述一段话就是由那一时期的经验而写出的。他们两人的合作开始于1928年的《阿波罗》(Apollo)。到1957年的《阿贡》(Agon)而达极点。他们在20世纪的合作犹如柴可夫斯基19世纪和法兰西舞蹈设计家彼提帕,俄罗斯的伊凡诺夫的合作一样可嘉。

Vol.2——Ballets 2



指挥:Igor Stravinsky
乐团: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Los Angeles Festival Symphony Orchestra, Cleveland Orchestra, CBC Symphony Orchestra,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第一部作品是舞剧《普尔钦奈拉》, 1920年首演于巴黎歌剧院,着名画家毕加索为该剧设计了布景和服装。1922年作者将此剧改为同名组曲,这是作者沉迷于18世纪音乐的一部混合曲。《普尔钦奈拉》的总谱取材于佩尔戈莱西的音乐主题,斯特拉文斯基不仅把佩尔戈莱西的曲调作为原始资料来运用,而且几乎原封不动地照搬了这位作曲家及其时代的独特风格。也就是说,他照搬了曲调展开、发展,然后在和谐的气氛中源源不断地清晰发出的方式。然而,《普尔钦奈拉》并不仅仅是一部模仿性作品。纵观斯特拉文斯基的全部作品,它丰富了音乐家的思想,是一种新风格产生的前兆。

Vol.3——Ballet Suites



指挥:Igor Stravinsky
乐团: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Vol.4——Symphonie, Rehearsal and Talks



指挥:Igor Stravinsky
乐团: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CBC Symphony Orchestra, Festival singers of Toronto

1962年,斯特拉文斯基返苏联小住,受到英雄般的欢迎。他内心始终是个俄罗斯人,保持着东正教的信仰(在1930年的合唱《诗篇交响曲》中得到精美绝伦的音乐反映)。有人说他的作品象是一幅20世纪音乐发展的“地图”,没有一个作曲家象他那样广泛涉猎——《春之祭》的狂暴,《俄狄浦斯王》的典雅宏丽,《C大调交响曲》的明净洗炼,《敦巴顿橡树园协奏曲》的风趣,《乐章》的简洁优美。

Vol.5——Concertos



指挥:Igor Stravinsky, Robert Craft(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the composer)
乐团: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独奏:钢琴——Philippe Entremont, Charles Rosen 小提琴——Isaac Stern

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乐曲是为小提琴家杜什金所作,作为斯特拉文斯基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仍然在同类体裁中占据的重要地位。该曲也是作曲家第二创作期的作品。这部作品十分有趣,风格独特,虽然有着明显的巴罗克风,但是斯特拉文斯基特有的幽默、现代感以及新奇的和声,永远令人惊叹的音调仍然充斥其中,使这首曲子听上去古典而现代,兴趣盎然。全曲有四个乐章——托卡塔、第一咏叹凋、第二咏叹凋、随想曲。从结构上看,很容易让人想起巴赫,斯特拉文斯基确实非常喜欢巴赫为两把小提琴写的《协奏曲》,并且,在末乐章中,乐队与独奏小提琴的二重奏可以看得出来。在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中,斯特拉文斯基并没有可以展现小提琴高超的技术技法,而是着重于小提琴同乐队的各种配合。这首乐曲,听上去虽然没有华丽的炫技,也没有大型乐队的手法,但是却在简单的音乐中显露出作曲家冼的手法,乾净清晰的音乐中,自有一番独特的品位。

Vol.6——Miniature Masterpieces



指挥:Igor Stravinsky
乐团: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CBC Symphony Orchestra

《敦巴顿橡树园协奏曲》(Dumbarton Oaks)代表了新古典主义或所谓新巴罗克主义的倾向。这是一首室内乐队协奏曲,降E大调,作于1937~1938年,用15件乐器组成的小型乐队演奏,仿照巴罗克大协奏曲的三个乐章形式以及独奏组与协奏组的对置,并大量采用对位手法,但同时也显然渗有二十世纪的和声及节奏特点。三个乐章都不太长,而且速度的对比不大。此曲由于1938年5月在敦巴顿橡树园首演而得此名。敦巴顿橡树园位于华盛顿附近,是布里斯夫妇的庄园,他们委托作曲家按照勃兰登堡协奏曲的风格写成这首室内乐队协奏曲。
《八首小器乐曲》则是六十年代(1962)的作品了,不仅乐队编制很小,而且曲子的篇幅也很短,八首加起来才7分多钟。斯特拉文斯基晚年很推崇威伯恩的简洁、精微,写过一些短小而质朴的作品,其中许多乐曲的感情和曲式都带有宗教色彩,这和他早期内容五光十色的成功之作比起来显得截然不同。

Vol.7——Chamber Music & Historical Recordings



指挥:Igor Stravinsky
乐团:Columbia Jazz Ensemble, Columbia Chamber Ensemble, Symphonieorchester des Nordwestdeutsch Rundfunks
独奏:钢琴——Igor Stravinsky, Soulima Stravinsky, Robert Fitzdale, Arthur Gold, Charles Rosen 小提琴——Israel Baker, Joseph Szigeti 单簧管——Benny Goodman

斯特拉文斯基中晚年写的室内乐、宗教音乐,表现他对音乐本质的认知和把握已经炉火纯青了。他认为艺术的创造是在法度之内进行的,越有法度越是自由。他说“艺术愈有节制,愈千锤百炼,就愈是自由。”
“至于我自己,当我坐下来工作,发现自己面前呈现出无数的可能性时不禁感到一种恐惧,我感到一切对我都是可能的。如果好的坏的一概不可设想,如果任何东西都唾手可得,那么任何努力便都不可设想,我也不可能找到任何东西作为依托。这样一来,我做的任何工作也就都枉费心机了。
……
因此,我的自由就是我为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所规定的有限范围里的活动。
甚至可以这么说:我的活范围愈有限,我周围的障碍物愈多,我的自由就愈充分、愈有意义。削弱限制的东西,也势必削弱力量。谁加给自己的限制愈多,谁就愈能使他自己从束缚精神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Vol.8——Operas



指挥:Igor Stravinsky
乐团:CBC Symphony Orchestra, 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Columbia Chamber Orchestra, Columbia Chamber Ensemble

斯特拉文斯基创作了5部歌剧。其中根据安徒生童话写的三幕神话歌剧《夜莺》(1914)、根据俄罗斯民间童话创作的二幕滑稽歌剧《狐狸》(1922)和根据普希金的诗作写的独幕喜歌剧《马弗拉》(1922)属于他第二创作期(1914—1925)风格。后来他对18世纪歌剧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根据索福克勒斯悲剧而作的清唱歌剧《俄狄普斯王》(1927)和根据荷加斯铜版画集编剧的三幕歌剧《浪子的历程》(1951)则采取了复古主义的态度。

Vol.9——The Rake's Progress



指挥:Igor Stravinsky
乐团: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The Sadler's Wells Opera Chorus

在斯特拉文斯基的声乐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51年在美国创作的英语歌剧《浪子的历程》,同时也是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歌剧故事类似《浮士德》那样,叙述一位放荡不羁的青年汤姆为实现三个愿望不惜将灵魂与魔鬼尼克交易,最后进疯人院的过程。斯特拉文斯基严格按照18世纪的风范写作,并刻意跟踪珀塞尔、亨德尔和莫扎特的传统。《浪子的历程》是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音乐创作的顶峰,它以具有现实主义道德寓意的善与恶的斗争为主题;在音乐上,以独有的节奏、富于活力的和声与丰满的器乐音响,深入而全面地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特别是斯特拉文斯基用英语创作了这部歌剧,表明了他对美国社会的认同。虽然歌剧中也有咏叹调、重唱、合唱等与意大利歌剧相似的地方,但歌词与音乐已与意大利歌剧相去甚远。乐队采用莫扎特时代只有35人的室内乐队编制。该剧被认为是二战后最好的歌剧之一。

详细介绍请见歌剧天地

Vo.10——Orotario-Melodrama



指挥:Igor Stravinsky, Robert Craft(in the composer's presence)
乐团:Chorus and Orchestra of the Opera Society of Washington D.C., 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and Chorus, Cleveland Orchestra

《俄狄普斯王》介于歌剧—清唱剧之间的形式,台本采用拉丁语。所谓清唱剧,是一种有人物有情节,但不表演、不化妆的音乐戏剧。但这类作品既有布景,也有动作,人物有上下场调度,然而表演很有节制。剧中有些咏叹调近似意大利咏叹调和俄罗斯民歌格调,合唱则具有亨德尔式的庄严雄伟气势。这种“准歌剧”的形式亦可谓现代反叛思潮的一大时髦,因为自古以来的西方表演艺术都是演员力求把自我融化在情景中,亦希望观众认同舞台所创造的假象,并在其中体验。现在的作曲家们却要明确地表示把一个故事演绎给人们看,也希望观众以客观而冷静超然的态度,像观看一幅画那样地欣赏艺术。为了达到这种间离的效果,这一新古典主义的戏剧,包括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歌剧作品,往往有讲解员身份的角色。歌剧叙述了俄狄普斯王弑父娶母,最后以锥刺目,双眼流血的故事。

Vol.11——Sacred Works



指挥:Igor Stravinsky
乐团:CBC Symphony Orchestra, Columbia Chamber Ensemble, Columbia Symphony Wind & Brass

Vol.12



指挥:Robert Craft(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Igor Stravinsky)
乐团: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转发,em上搜的源,原文件名后有By Lupi字样,大概是原发布者吧,Thanks a lot!

包里的CUE文件有些问题,解决办法:
用“记事本”打开CDImage.cue——将FILE "CDImage.wav" WAVE改成FILE "CDImage.ape" WAVE,保存后再点cue文件就可以正常播放了。感谢dldavid1024提供的方法http://bbs.VeryCD.com/topics/186994/


专辑曲目


CD 1
1. The Firebird-Introduction
2. The Firebird-Scene I-Kashchei's enchanted garden
3. The Firebird-Scene I-The Firebird appears,pursued by Ivan
4. The Firebird-Scene I-Dance of the Firebird
5. The Firebird-Scene I-Ivan Tsarevitch captures the Firebird
6. The Firebird-Scene I-The Firebird's entreaty
7. The Firebird-Scene I-The appearance of the thirteen enchanted
8. The Firebird-Scene I-The princesses' game with apples of gold
9. The Firebird-Scene I-The sudden appearance of Ivan Tsarevitch
10. The Firebird-Scene I-The Princesses' Round
11. The Firebird-Scene I-Dawn[Ivan T.enters Kashchei's palace]
12. The Firebird-Scene I-The sound of enchanted bells,monsters appear,Kaschei's guards & take Ivan prisoner
13. The Firebird-Scene I-The arrival of Kashchei the Immortal
14. The Firebird-Scene I-Kashchei's dialogue with Ivan Tsarevitch
15. The Firebird-Scene I-The princesses' intercede
16. The Firebird-Scene I-The appearance of the Firebird
17. The Firebird-Scene I-Kashchei's followers dance under the
18. The Firebird-Scene I-Infernal dance of Kashchei's subjects
19. The Firebird-Scene I-Lullaby[The Firebird]
20. The Firebird-Scene I-Kashchei awakes
21. The Firebird-Scene I-Death of Kaschei-Profound darkness
22. The Firebird-Scene II-Kashchei's spells are broken,his palace disappears,the stone knights return to life,joy reigns
23. Scherzo a la Russe
24. Scherzo fantastique
25. Fireworks[Feu d'artifice]
CD 2
1. Petrushka[Burlesque in 4 Scenes]Scene 1-The Shrove-tide Fair
2. Petrushka[Burlesque in 4 Scenes]Scene 1-The Crowds
3. Petrushka[Burlesque in 4 Scenes]Scene 1-The Charlatan's Booth
4. Petrushka[Burlesque in 4 Scenes]Scene 1-Russian Dance
5. Petrushka[Burlesque in 4 Scenes]Scene 2-Petrushka's Room
6. Petrushka[Burlesque in 4 Scenes]Scene 3-The Moor's Room
7. Petrushka[Burlesque in 4 Scenes]Scene 3-Dance of the Ballerina
8. Petrushka[Burlesque in 4 Scenes]Scene 3-Waltz[Ballerina and Moor]
9. Petrushka[Burlesque in 4 Scenes]Scene 4-The Shrove-tide Fair[Near evening]
10. Petrushka[Burlesque in 4 Scenes]Scene 4-Dance of the Wet Nurses
11. Petrushka[Burlesque in 4 Scenes]Scene 4-Dance of the Peasant and the Bear
12. Petrushka[Burlesque in 4 Scenes]Scene 4-Dance of the Gipsy Girls
13. Petrushka[Burlesque in 4 Scenes]Scene 4-Dance of the Coachmen and Grooms
14. Petrushka[Burlesque in 4 Scenes]Scene 4-The Masqueraders
15. Petrushka[Burlesque in 4 Scenes]Scene 4-Conclusion[Petrushka's Death]
16. The Rite of Spring-Part I[Adoration of the Earth]-Introduction
17. The Rite of Spring-Part I[Adoration of the Earth]-The Augurs of Spring[Dance of the Young Girls]
18. The Rite of Spring-Part I[Adoration of the Earth]-Mock Abduction
19. The Rite of Spring-Part I[Adoration of the Earth]-Spring Round Dances
20. The Rite of Spring-Part I[Adoration of the Earth]-Games of the Rival Tribes
21. The Rite of Spring-Part I[Adoration of the Earth]-Procession of the Wise Elder
22. The Rite of Spring-Part I[Adoration of the Earth]-Adoration of the Earth[The Wise Elder]
23. The Rite of Spring-Part I[Adoration of the Earth]-Dance of the Earth
24. The Rite of Spring-Part II[The Sacrifice]-Introduction[Largo]
25. The Rite of Spring-Part II[The Sacrifice]-Mystical Circles of the Young Girls
26. The Rite of Spring-Part II[The Sacrifice]-Glorification of the Chosen Victim
27. The Rite of Spring-Part II[The Sacrifice]-Summoning of the Ancestors
28. The Rite of Spring-Part II[The Sacrifice]-Ritual of the Ancestors
29. The Rite of Spring-Part II[The Sacrifice]-Sacrificial Dance[The Chosen Victim]
CD 3
1. The Wedding-Part 1-Scene 1-The Brides Chamber
2. The Wedding-Part 1-Scene 2-At the Bridegroom's
3. The Wedding-Part 1-Scene 3-The Bride's Departure
4. The Wedding-Part 2-Scene 1-The Wedding Feast
5. Renard the Fox[A Burlesque Tale in Song & Dance]
6. The Soldier's Tale[L'Histoire du soldat]-The Soldier's March
7. The Soldier's Tale[L'Histoire du soldat]-Scene 1-Airs by a stream
8. The Soldier's Tale[L'Histoire du soldat]-Scene 2-Pastorale
9. The Soldier's Tale[L'Histoire du soldat]-Scene 2-The Royal March
10. The Soldier's Tale[L'Histoire du soldat]-Scene 2-The Little Concert
11. The Soldier's Tale[L'Histoire du soldat]-Scene 2-3 Dances
12. The Soldier's Tale[L'Histoire du soldat]-Scene 2-The Devil's Dance
13. The Soldier's Tale[L'Histoire du soldat]-Scene 2-The Great Chorale
14. The Soldier's Tale[L'Histoire du soldat]-Scene 2-Triumphal March of the Devil
CD 4
1. Apollon Musagete-Scene 1-The Birth of Apollo-Largo-Allegro-Tempo I
2. Apollon Musagete-Scene 2-Variation d'Apollon[Apollon et les Muses]
3. Apollon Musagete-Scene 2-Pas d'action[Apollon et les trois Muses]-Moderato
4. Apollon Musagete-Scene 2-Variation de Calliope[l'Alexandrin]-Allegretto
5. Apollon Musagete-Scene 2-Variation do Polymnie-Allegro
6. Apollon Musagete-Scene 2-Variation de Terpsichore-Allegretto
7. Apollon Musagete-Scene 2-Variation d'Apollon-Lento
8. Apollon Musagete-Scene 2-Pas de deux[Apollon et Terpsichore]-Adagio
9. Apollon Musagete-Scene 2-Coda[Apollon et les Muses]-Vivo-Tempo Sostenuto-Agitato
10. Apollon Musagete-Scene 2-Apotheose-Largo et tranquillo
11. Agon[Ballet for 12 dancers]-Pas de quatre
12. Agon[Ballet for 12 dancers]-Double Pas de quatre
13. Agon[Ballet for 12 dancers]-Triple Pas de quatre
14. Agon[Ballet for 12 dancers]-Prelude
15. Agon[Ballet for 12 dancers]-1st Pas de trois-Saraband Step
16. Agon[Ballet for 12 dancers]-1st Pas de trois-Gaillarde
17. Agon[Ballet for 12 dancers]-1st Pas de trois-Coda
18. Agon[Ballet for 12 dancers]-1st Pas de trois-Interlude
19. Agon[Ballet for 12 dancers]-2nd Pas de trois-Bransle simple
20. Agon[Ballet for 12 dancers]-2nd Pas de trois-Bransle gay
21. Agon[Ballet for 12 dancers]-2nd Pas de trois-Bransle double
22. Agon[Ballet for 12 dancers]-2nd Pas de trois-Interlude
23. Agon[Ballet for 12 dancers]-2nd Pas de trois-Pas de deux
24. Agon[Ballet for 12 dancers]-2nd Pas de trois-Coda
25. Agon[Ballet for 12 dancers]-Four Duos
26. Agon[Ballet for 12 dancers]-Four Trios
27. Card Game[Ballet in 3 Deals]-First Deal
28. Card Game[Ballet in 3 Deals]-Second Deal
29. Card Game[Ballet in 3 Deals]-Third Deal
CD 5
1. Scenes de Ballet-Introduction
2. Scenes de Ballet-Danses[Corps de ballet & Ballerine]
3. Scenes de Ballet-Pantomime 1
4. Scenes de Ballet-Pas de deux
5. Scenes de Ballet-Pantomime 2
6. Scenes de Ballet-Variations-Danseur & Ballerine
7. Scenes de Ballet-Pantomime 3
8. Scenes de Ballet-Danses[Corps de ballet]
9. Scenes de Ballet-Apotheose
10. Bluebird[Pas de deux]-Adagio
11. Bluebird[Pas de deux]-Variation I
12. Bluebird[Pas de deux]-Variation II
13. Bluebird[Pas de deux]-Coda
14. The Fairy's Kiss-Scene 1-Prologue
15. The Fairy's Kiss-Scene 2-A Village Fete
16. The Fairy's Kiss-Scene 3-At the Mill
17. The Fairy's Kiss-Scene 3-Pas de deux
18. The Fairy's Kiss-Scene 3-Adagio
19. The Fairy's Kiss-Scene 3-Variation
20. The Fairy's Kiss-Scene 3-Coda
21. The Fairy's Kiss-Scene 3-Scene
22. The Fairy's Kiss-Scene 4-Epilogue-The Lullaby of the Land Beyond Time & Place
CD 6
1. Pulcinella[Ballet with song in 1 Act d'apres Pergolesi]-Overture
2. Pulcinella[Ballet with song in 1 Act d'apres Pergolesi]-Serenata
3. Pulcinella[Ballet with song in 1 Act d'apres Pergolesi]-Scherzino
4. Pulcinella[Ballet with song in 1 Act d'apres Pergolesi]-Tarantella
5. Pulcinella[Ballet with song in 1 Act d'apres Pergolesi]-Gavotte with 2 Variations
6. Orpheus[Ballet in 3 Scenes]-Scene 1-Orphee
7. Orpheus[Ballet in 3 Scenes]-Scene 1-Air de danse
8. Orpheus[Ballet in 3 Scenes]-Scene 1-Dance of the Angel of Death
9. Orpheus[Ballet in 3 Scenes]-Scene 1-Interlude
10. Orpheus[Ballet in 3 Scenes]-Scene 2-The Furies
11. Orpheus[Ballet in 3 Scenes]-Scene 2-Air de danse-Interlude-Air de danse
12. Orpheus[Ballet in 3 Scenes]-Scene 2-Pas d'action
13. Orpheus[Ballet in 3 Scenes]-Scene 2-Pas de deux
14. Orpheus[Ballet in 3 Scenes]-Scene 2-Interlude
15. Orpheus[Ballet in 3 Scenes]-Scene 2-Pas d'action
16. Orpheus[Ballet in 3 Scenes]-Scene 3-Apotheose d'Orphee
CD 7
1. Petrushka[Suite]-Scene 1-The Shrove-tide Fair
2. Petrushka[Suite]-Scene 1-The Crowds
3. Petrushka[Suite]-Scene 1-The Charlatan's Booth
4. Petrushka[Suite]-Scene 1-Russian Dance
5. Petrushka[Suite]-Scene 2-Petrushka's Room
6. Petrushka[Suite]-Scene 4-The Shrove-tide Fair[Near evening]
7. Petrushka[Suite]-Scene 4-Dance of the Wet Nurses
8. Petrushka[Suite]-Scene 4-Dance of the Peasant and the Bear
9. Petrushka[Suite]-Scene 4-Dance of the Gipsy Girls
10. Petrushka[Suite]-Scene 4-Dance of Coachmen
11. Petrushka[Suite]-Scene 4-The Masqueraders
12. Pulcinella[Suite for Chamber Orchestra]-1)Sinfonia[Overture]
13. Pulcinella[Suite for Chamber Orchestra]-2)Serenata
14. Pulcinella[Suite for Chamber Orchestra]-3A)Scherzino
15. Pulcinella[Suite for Chamber Orchestra]-3B)Allegro
16. Pulcinella[Suite for Chamber Orchestra]-3C)Andantino
17. Pulcinella[Suite for Chamber Orchestra]-4)Tarantella
18. Pulcinella[Suite for Chamber Orchestra]-5)Toccata
19. Pulcinella[Suite for Chamber Orchestra]-6)Gavotta con due variazioni
20. Pulcinella[Suite for Chamber Orchestra]-7)Vivo
21. Pulcinella[Suite for Chamber Orchestra]-8A)Minuetto
22. Pulcinella[Suite for Chamber Orchestra]-8B)Finale
23. The Firebird[Suite](Rev.Version 1945)-Introduction
24. The Firebird[Suite](Rev.Version 1945)-Prelude and Dance of the Firebird
25. The Firebird[Suite](Rev.Version 1945)-Variations[The Firebird]
26. The Firebird[Suite](Rev.Version 1945)-Pantomime I
27. The Firebird[Suite](Rev.Version 1945)-Pas de deux[The Firebird & Ivan Tsarevitch]
28. The Firebird[Suite](Rev.Version 1945)-Pantomime II
29. The Firebird[Suite](Rev.Version 1945)-Scherzo-Dance of the Princesses
30. The Firebird[Suite](Rev.Version 1945)-Pantomime III
31. The Firebird[Suite](Rev.Version 1945)-Rondo[Corovod]
32. The Firebird[Suite](Rev.Version 1945)-Infernal Dance
33. The Firebird[Suite](Rev.Version 1945)-Berceuse[The Firebird]
34. The Firebird[Suite](Rev.Version 1945)-Final Hymn
CD 8
1. Symphony in Eb-Allegro moderato
2. Symphony in Eb-Scherzo-Allegretto
3. Symphony in Eb-Largo
4. Symphony in Eb-Finale-Allegro molto
5. Portrait of Stravinsky[Stravinsky in Rehearsal]-Apollo
6. Portrait of Stravinsky[Stravinsky in Rehearsal]-Sleeping Beauty
7. Portrait of Stravinsky[Stravinsky in Rehearsal]-Recollections of my Childhood
8. Portrait of Stravinsky[Stravinsky in Rehearsal]-Pulcinella
9. Portrait of Stravinsky[Stravinsky in Rehearsal]-Piano Concerto[with Philippe Entremont]
10. Portrait of Stravinsky[Stravinsky in Rehearsal]-Symphony in C
11. Stravinsky in his own words[narrated by John McClure]
CD 9
1. Symphony in 3 Movements-Overture-Allegro
2. Symphony in 3 Movements-Andante-Interlude[L'istesso tempo]
3. Symphony in 3 Movements-Con moto
4. Symphony in C-Moderato alla breve
5. Symphony in C-Larghetto concertante
6. Symphony in C-Allegretto
7. Symphony in C-Largo-Tempo giusto,alla breve
8. Symphony of Psalms[Rev.Version 1948]-Part I
9. Symphony of Psalms[Rev.Version 1948]-Part II
10. Symphony of Psalms[Rev.Version 1948]-Part III
CD 10
1. Concerto for Piano & Winds(Rev.Version 1950)-Largo-Allegro-Maestoso
2. Concerto for Piano & Winds(Rev.Version 1950)-Largo
3. Concerto for Piano & Winds(Rev.Version 1950)-Allegro
4. Movements for Piano & Orchestra-{quarter-note=110}
5. Movements for Piano & Orchestra-{quarter-note=52}
6. Movements for Piano & Orchestra-{eighth-note=72}
7. Movements for Piano & Orchestra-{eighth-note=80}
8. Movements for Piano & Orchestra-{eighth-note=104}
9. Capriccio for Piano & Orchestra(Rev.Version 1949)-Presto
10. Capriccio for Piano & Orchestra(Rev.Version 1949)-Andante rapsodico
11. Capriccio for Piano & Orchestra(Rev.Version 1949)-Allegro capriccioso ma tempo guisto
12. Concerto in D for Violin & Orchestra-Toccata
13. Concerto in D for Violin & Orchestra-Aria I
14. Concerto in D for Violin & Orchestra-Aria II
15. Concerto in D for Violin & Orchestra-Capriccio
CD 11
1. Greeting Prelude
2. Suite No.1 for Small Orchestra-Andante
3. Suite No.1 for Small Orchestra-Napolitana
4. Suite No.1 for Small Orchestra-Espanola
5. Suite No.1 for Small Orchestra-Balalaika
6. Suite No.2 for Small Orchestra-Marche
7. Suite No.2 for Small Orchestra-Valse
8. Suite No.2 for Small Orchestra-Polka
9. Suite No.2 for Small Orchestra-Galop
10. Concerto in Eb for Chamber Orchestra=Dumberton Oaks=-Tempo guisto
11. Concerto in Eb for Chamber Orchestra=Dumberton Oaks=-Allegretto
12. Concerto in Eb for Chamber Orchestra=Dumberton Oaks=-Con moto
13. 4 Norwegian Moods-1)Intrada
14. 4 Norwegian Moods-2)Song
15. 4 Norwegian Moods-3)Wedding Dance
16. 4 Norwegian Moods-4)Cortege
17. Circus Polka
18. Concerto in D for String Orchestra=Basle Concerto=-Vivace
19. Concerto in D for String Orchestra=Basle Concerto=-Arioso-Andantino
20. Concerto in D for String Orchestra=Basle Concerto=-Rondo-Allegro
21. 8 Instrumental Miniatures-1)Andantino
22. 8 Instrumental Miniatures-2)Vivace
23. 8 Instrumental Miniatures-3)Lento
24. 8 Instrumental Miniatures-4)Allegretto
25. 8 Instrumental Miniatures-5)Moderato alla breve
26. 8 Instrumental Miniatures-6)Tempo di Marcia
27. 8 Instrumental Miniatures-7)Larghetto
28. 8 Instrumental Miniatures-8)Tempo di Tango
29. 4 Etudes for Orchestra-1)Dance
30. 4 Etudes for Orchestra-2)Excentrique
31. 4 Etudes for Orchestra-3)Cantique
32. 4 Etudes for Orchestra-4)Madrid
CD 12
1. Preludium for Jazz Ensemble
2. Concertino for 12 instruments
3. Octet for Wind Instuments-Sinfonia
4. Octet for Wind Instuments-Tema con variazioni
5. Octet for Wind Instuments-Finale
6. Ragtime for 11 Instruments
7. Tango[New Orchestration,1953]
8. Septet{quarter-note=88}
9. Septet-Passacaglia
10. Septet-Gigue
11. Pastorale[Song Without Words](1933 Version)
12. Ebony Concerto for Clarinet Solo & Big Band-Allegro moderato
13. Ebony Concerto for Clarinet Solo & Big Band-Andante
14. Ebony Concerto for Clarinet Solo & Big Band-Moderato-Con moto
15. Symphonies of Wind Instruments[Rev.Version 1947]
CD 13
1. Duo Concertant for Violin & Piano[1932 Ver]-Cantilene Stravinsky-J.Szigeti [mono]
2. Duo Concertant for Violin & Piano[1932 Ver]-Eclogue I Stravinsky-J.Szigeti [mono]
3. Duo Concertant for Violin & Piano[1932 Ver]-Eclogue II Stravinsky-J.Szigeti [mono]
4. Duo Concertant for Violin & Piano[1932 Ver]-Gigue Stravinsky-J.Szigeti [mono]
5. Duo Concertant for Violin & Piano[1932 Ver]-Dithyrambe Stravinsky-J.Szigeti [mono]
6. Serenade in A-Hymne Igor Stravinsky,piano [mono]
7. Serenade in A-Romanza Igor Stravinsky,piano [mono]
8. Serenade in A-Rondoletto Igor Stravinsky,piano [mono]
9. Serenade in A-Cadenza finale Igor Stravinsky,piano [mono]
10. Concerto for 2 Solo Pianos-Con moto I.& Soulima Stravinsky[mono]
11. Concerto for 2 Solo Pianos-Notturno-Addagietto I.& Soulima Stravinsky[mono]
12. Concerto for 2 Solo Pianos-Quattro variazioni I.& Soulima Stravinsky[mono]
13. Concerto for 2 Solo Pianos-Preludio e Fuga I.& Soulima Stravinsky[mono]
14. Piano-Rag Music Igor Stravinsky,piano [mono]
15. Sonata for 2 Pianos-Moderato Arthur Gold-Robert Fizdale
16. Sonata for 2 Pianos-Theme with Variations Arthur Gold-Robert Fizdale
17. Sonata for 2 Pianos-Allegretto Arthur Gold-Robert Fizdale
18. Sonata for Piano-{quarter-note=112} Charles Rosen, piano
19. Sonata for Piano-Adagietto Charles Rosen, piano
20. Sonata for Piano-{quarter-note=112} Charles Rosen, piano
CD 14
1. The Nightingale[Lyric tale in 3 acts after Andersen]-Introduction[Act 1]
2. The Nightingale[Lyric tale in 3 acts after Andersen]-Act 2-Entr'acte-Breezes
3. The Nightingale[Lyric tale in 3 acts after Andersen]-Act 2-Chinese March
4. The Nightingale[Lyric tale in 3 acts after Andersen]-Act 2-Song of the Nightingale
5. The Nightingale[Lyric tale in 3 acts after Andersen]-Act 2-The Courtiers
6. The Nightingale[Lyric tale in 3 acts after Andersen]-Act 2-Three Japanese Envoys
7. The Nightingale[Lyric tale in 3 acts after Andersen]-Act 2-Performance of the Mechanical Nightingale
8. The Nightingale[Lyric tale in 3 acts after Andersen]-Act 2-Conclusion
9. The Nightingale[Lyric tale in 3 acts after Andersen]-Act 3-Prelude
10. The Nightingale[Lyric tale in 3 acts after Andersen]-Act 3-A Room in the Palace of the Emperor
11. The Nightingale[Lyric tale in 3 acts after Andersen]-Act 3-The Return of the Nightingale
12. The Nightingale[Lyric tale in 3 acts after Andersen]-Act 3-Solemn Procession
13. The Nightingale[Lyric tale in 3 acts after Andersen]-Act 3-The Emperor's Recovery
14. Mavra[Opera buffa in 1 act after Pushkin]
CD 15
1. Faun & Shepherdess[Pushkin]-The Shepherdess
2. Faun & Shepherdess[Pushkin]-The Faun
3. Faun & Shepherdess[Pushkin]-The Torrent
4. 2 Poems of Paul Verlaine-The white moon
5. 2 Poems of Paul Verlaine-Sleep
6. 2 Poems of Konstantin Bal'mont-The Flower
7. 2 Poems of Konstantin Bal'mont-The Dove
8. 3 Japanese Lyrics-Akahito
9. 3 Japanese Lyrics-Mazatsumi
10. 3 Japanese Lyrics-Tsaraiuki
11. 3 Little Songs[Recollection of my Childhood]-The Magpie
12. 3 Little Songs[Recollection of my Childhood]-The Rook
13. 3 Little Songs[Recollection of my Childhood]-The Jackdaw
14. Pribaouotki[Pleasant Songs]-Uncle Armand
15. Pribaouotki[Pleasant Songs]-The Oven
16. Pribaouotki[Pleasant Songs]-The Colonel
17. Pribaouotki[Pleasant Songs]-The Old Man and the Hare
18. Cat's Cradle Songs-On the Stove
19. Cat's Cradle Songs-At Home
20. Cat's Cradle Songs-Dodo
21. Cat's Cradle Songs-The Cat has
22. 4 Russian Peasant Songs for Chorus with 4 Horns-1)On Saint' Days in Chigisakh
23. 4 Russian Peasant Songs for Chorus with 4 Horns-2)Ovsen
24. 4 Russian Peasant Songs for Chorus with 4 Horns-3)The Pike
25. 4 Russian Peasant Songs for Chorus with 4 Horns-4)Master Portly
26. 4 Songs for Voice,Flute,Harp & Guitar-1)The Drake
27. 4 Songs for Voice,Flute,Harp & Guitar-2)A Russian Spiritual
28. 4 Songs for Voice,Flute,Harp & Guitar-3)Geese and Swans
29. 4 Songs for Voice,Flute,Harp & Guitar-4)Tilim-bom
30. 3 Songs from William Shakespeare-1)Music to hear
31. 3 Songs from William Shakespeare-2)Full fathom five
32. 3 Songs from William Shakespeare-3)When daisies pied
33. In Memoriam Dylan Thomas-Dirge Canons
34. In Memoriam Dylan Thomas-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35. In Memoriam Dylan Thomas-Dirge-Canons
36. Elegy for JFK[Text Auden]
37. The Owl & the Pussycat[Text Edward Lear]
38. Tilim-bom[A Story for Children]
CD 16
1. The Rakes Progress-Act 1 Scene 1-Prelude
2. The Rakes Progress-Act 1 Scene 1-The woods are green
3. The Rakes Progress-Act 1 Scene 1-=Here I stand=
4. The Rakes Progress-Act 1 Scene 1-=Tom Rakewell=
5. The Rakes Progress-Act 1 Scene 1-=Farewell for now=
6. The Rakes Progress-Act 1 Scene 2-=With air commanding=
7. The Rakes Progress-Act 1 Scene 2-=Come,Tom=
8. The Rakes Progress-Act 1 Scene 2-=Love,too frequently betrayed=
9. The Rakes Progress-Act 1 Scene 3-=The sun is bright=
10. The Rakes Progress-Act 1 Scene 3-=No word from Tom=
11. The Rakes Progress-Act 1 Scene 3-=I go to him= (Cabaletta)
12. The Rakes Progress-Act 2 Scene 1-=Vary the song,O London=
13. The Rakes Progress-Act 2 Scene 1-=Master,are you alone=
14. The Rakes Progress-Act 2 Scene 1-=My tale shall be told=
15. The Rakes Progress-Act 2 Scene 2-=How Strange=
16. The Rakes Progress-Act 2 Scene 2- =Anne!Here!=
17. The Rakes Progress-Act 2 Scene 2-=Could it then have been known=
CD 17
1. The Rakes Progress-Act 2 Scene 2-=As I was saying=
2. The Rakes Progress-Act 2 Scene 2-=You!O Nick,I've had the strangest dream=
3. The Rakes Progress-Act 3 Scene 1-=What curious phenomena=
4. The Rakes Progress-Act 3 Scene 1-=Aha!=
5. The Rakes Progress-Act 3 Scene 1-=Sold!Annoyed!I've caught you!Thieving!=
6. The Rakes Progress-Act 3 Scene 1-=I go to him=
7. The Rakes Progress-Act 3 Scene 2-Prelude
8. The Rakes Progress-Act 3 Scene 2-=How dark and dreadful is this place=
9. The Rakes Progress-Act 3 Scene 2-=Very well,then,my dear=
10. The Rakes Progress-Act 3 Scene 2-=I burn!I freeze!=
11. The Rakes Progress-Act 3 Scene 3-=Prepare yourselves,heroic shades=
12. The Rakes Progress-Act 3 Scene 3-=There he is.Have no fear.He is not dangerous=
13. The Rakes Progress-Act 3 Scene 3-=Gently,little boat=[Lullaby]
14. The Rakes Progress-Act 3 Scene 3-=Where art thou,Venus=
15. The Rakes Progress-Epilogue-=Good people,just a moment=
CD 18
1. Oedipus Rex[Oratorio in 2 acts after Sophocles](Rev.Version 1949)-Prologue-Act I
2. Oedipus Rex[Oratorio in 2 acts after Sophocles](Rev.Version 1949)-Act II
3. The Flood[A Musical Play]-Prelude
4. The Flood[A Musical Play]-Melodrama
5. The Flood[A Musical Play]-The Building of the Ark[Choreography]
6. The Flood[A Musical Play]-The Catalogue of the Animals
7. The Flood[A Musical Play]-The Comedy[Noah and his wife]
8. The Flood[A Musical Play]-The Flood[Choreography]
9. The Flood[A Musical Play]-The Covenant of the Rainbow
CD 19
1. Persephone[Melodrama in 3 parts]-1)Persephone Abducted
2. Persephone[Melodrama in 3 parts]-2)Persephone in the Underworld
3. Persephone[Melodrama in 3 parts]-3)Persephone Restored
4. Ode[Elegiacal chant in 3 parts]-1)Eulogy
5. Ode[Elegiacal chant in 3 parts]-2)Eclogue
6. Ode[Elegiacal chant in 3 parts]-3)Epitaph
7. Monumentum pro Gesualdo di Venosa ad CD annum-Asciugate i begli occhi[Madrigal 14-Libro quinto]
8. Monumentum pro Gesualdo di Venosa ad CD annum-Ma tu,cagion di quella[Madrigal 18-Libro quinto]
9. Monumentum pro Gesualdo di Venosa ad CD annum-Belta poi che t'assenti[Madrigal 2-Libro sesto]
CD 20
1. Chorale Variations on =Von Himmel Hoch=[Bach]-Choral
2. Chorale Variations on =Von Himmel Hoch=[Bach]-Var.1[In canone all'Ottava]
3. Chorale Variations on =Von Himmel Hoch=[Bach]-Var.2[Alio modo canone alla Quinta]
4. Chorale Variations on =Von Himmel Hoch=[Bach]-Var.3[In canone alla Settima]
5. Chorale Variations on =Von Himmel Hoch=[Bach]-Var.4[In canone all'Ottava per augmentationem]
6. Chorale Variations on =Von Himmel Hoch=[Bach]-Var.5[L'altra sorte del canone al rovescio]
7. Zvezdoliki-The Star-Faced One
8. Ave Maria[Rev.Version 1949]
9. Credo[Rev.Version 1964]
10. Pater Noster[Rev.Version 1949]
11. Cantata[Anon.15-16th Cent.Lyrics]-A Lyke-Wake Dirge-Versus 1-Prelude
12. Cantata[Anon.15-16th Cent.Lyrics]-Ricercar 1-(Soprano)-The maidens came
13. Cantata[Anon.15-16th Cent.Lyrics]-A Lyke-Wake Dirge-Versus 2-1st interlude
14. Cantata[Anon.15-16th Cent.Lyrics]-Ricercar 2-(Tenor)-Tomorrow shall be
15. Cantata[Anon.15-16th Cent.Lyrics]-A Lyke-Wake Dirge-Versus 3-2nd interlude
16. Cantata[Anon.15-16th Cent.Lyrics]-Westron Wind-(Soprano and Tenor)
17. Cantata[Anon.15-16th Cent.Lyrics]-A Lyke-Wake Dirge-Versus 4-Postlude
18. Mass for Mixed Chorus & Double Wind Quintet-Kyrie
19. Mass for Mixed Chorus & Double Wind Quintet-Gloria
20. Mass for Mixed Chorus & Double Wind Quintet-Credo
21. Mass for Mixed Chorus & Double Wind Quintet-Sanctus
22. Mass for Mixed Chorus & Double Wind Quintet-Agnus Dei
23. Babel[Text-Moses XI,1-9]
CD 21
1. Canticum Sacrum ad Honorem Sancti Marci Moninis-Dedication
2. Canticum Sacrum ad Honorem Sancti Marci Moninis-Euntes in mundum
3. Canticum Sacrum ad Honorem Sancti Marci Moninis-Surge,aquilo
4. Canticum Sacrum ad Honorem Sancti Marci Moninis-Ad Tres Virtutes Hortationes[Charity,Hope,Faith]
5. Canticum Sacrum ad Honorem Sancti Marci Moninis-Jesus autem ait illi
6. Canticum Sacrum ad Honorem Sancti Marci Moninis-Illi autem profecti
7. Introitus[T.S.Eliot in memoriam]
8. A Sermon,A Narrative,& A Prayer[Cantata]-A Sermon[From St.Paul]
9. A Sermon,A Narrative,& A Prayer[Cantata]-A Narrative[The Stoning of St.Stephen],Acts 6-7
10. A Sermon,A Narrative,& A Prayer[Cantata]-A Prayer
11. Anthem[The Dove descending breaks the air]
12. Threni[Id est lamentationes Jeremiae Prophetae]-Incipit
13. Threni[Id est lamentationes Jeremiae Prophetae]-De Elegia Prima
14. Threni[Id est lamentationes Jeremiae Prophetae]-De Elegia Tertia(Querimonia-Sensus Spei-Solacium)
15. Threni[Id est lamentationes Jeremiae Prophetae]-De Elegia Quinta(Oratoria Jeremiae Prophetae)
CD 22
1. Song Of The Nightingale[Symphonic Poem for Orchestra]
2. Danses concertates[for Orchestra]-Marche-Introduction-P d'action-Theme Varie-Pas de deux-Marche-Conclusion
3. Epitaphium
4. Double Canon for String Quartet[Raoul Dufy in memoriam]
5. Abraham & Isaac[A Sacred Ballet for Baritone & Chamber Orchestra]-Moses I,XXII,1-19
6. Variations[Aldous Huxley in memoriam]
7. Requiem Canticles[In memory of Helen B.Seeger]-1)Prelude
8. Requiem Canticles[In memory of Helen B.Seeger]-2)Exaudi
9. Requiem Canticles[In memory of Helen B.Seeger]-3)Dies Irae
10. Requiem Canticles[In memory of Helen B.Seeger]-4)Tuba Mirum
11. Requiem Canticles[In memory of Helen B.Seeger]-5)Interlude
12. Requiem Canticles[In memory of Helen B.Seeger]-6)Rex Tremendae
13. Requiem Canticles[In memory of Helen B.Seeger]-7)Lacrimosa
14. Requiem Canticles[In memory of Helen B.Seeger]-8)Libera me
15. Requiem Canticles[In memory of Helen B.Seeger]-9)Postlude
 



85 [Tchaikovsky] Symphony No. 5 in E Minor Op. 64 [Chandos 8351] Mariss Jansons, Oslo Philharmonic Orchestra

85.jpg (23.25 KB)
2009-11-27 08:14


Thaikovsky: Symphony No. 5 in E Minor Op. 64 [Chandos 8351] Mariss Jansons, Oslo Philharmonic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188 MB (197.319.942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9M4LIMTF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8428A5532/留声机百大八十五.rar.html
e小調 第五號交響曲 作品64

一八八八年三月,柴可夫斯基自歸洲演奏旅行回來,遷入富羅洛斯可耶村的新居。此村位於他最後定居的克林市近郊,在這以前,他以曾在克林市近郊的麥達謟夫村中住過三年的時間。富羅洛斯可耶村的寓所是一幢座落在森林中的莊園邸宅。他在工作之餹,便常常到郊外漫步、散心。

在他一八八八年五月二十七日寫給弟弟摩德斯特的信中提到:「我想慢慢開始蒷集一闋交響曲的材料。」由此可以推定,他尚未著手作曲。他在翌月,給梅克夫人的信中說:「我以前跟您提過,要寫一闋交響曲的事。但是一開頭,便遇上了困難。不過既然有了靈感,無論如何也要試試看。」

據此看來,似乎又是在六月初才著手作曲。八月六日給梅克夫人的信中指出:「我已經完成了一半交響曲的管弦樂。」他乲談到:「我雖然還不很老,但已經開始感到年齡的威脅。身體榦容易疲倦,精神也不比往常。遙彈鋼琴,或夜裡讀書,都感到非常吃力。」然而,那一年的夏天,他雖然健康情況不佳,但還是在八月二十六日完成了本交響曲。

『第五交響曲』是距離柴可夫斯基完成『第四交響曲』後,第十一年所作的作品。在此期間,柴可夫斯基大都滯居西歸,所以他的作品也就顯示出「西歸派」的色彩。此曲是他統束此穘放浪生活,回到俄國定居後,正式埋首寫作的交響曲,曲中融入他對莫札特音樂的思慕,全曲乲採用由貫穿全曲的「命?#092;」主題所構成的循環形式,這些對柴可夫斯基而言都是新的噇試,樂曲也因此表琭出獨特的飈格。

 



86 [Tchaikovsky] Symphonies Nos.4,5 & 6 [DG 419 745-2] Evgeny Mravinsky, Leningrad Philharmonic Orchestra

86.jpg (24.86 KB)
2009-11-27 08:14


Tchaikovsky: Symphonies Nos.4,5 & 6 [DG 419 745-2] Evgeny Mravinsky, Leningrad Philharmonic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601 MB (630.446.382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I44R1TOG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8449A2775/留声机百大八十六.rar.html
Tchaikovsky 柴科夫斯基 -《第4,5,6交响曲》(Symphonies NO.4,5,6)Mravinsky, LePO, DG
专辑英文名: Symphonies NO.4,5,6
专辑中文名: 第4,5,6交响曲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Mravinsky, LePO, DG
发行时间: 1961年
地区德国
语言英语,德语
简介




专辑介绍:

柴科夫斯基,п.и

Пёт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840~1893)

俄国作曲家。

生平 1840年5月7日柴科夫斯基出生在维亚特卡省卡姆斯克-沃特金斯克附近的村庄。父亲是一位矿业工程师,1848年迁家至圣彼得堡。1850年,柴科夫斯基入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并选修音乐课,师从Т.И.菲利波夫学习钢琴。1859年从法律学校毕业,进入司法部任职,同时钻研音乐。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班学习。1862年在音乐学习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俄国第1所高等音乐学校──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今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柴科夫斯基成为该校第1批学生,在Н.И.扎连芭指导下学习和声与复调,在А.Г.鲁宾斯坦的指导下学习配器和作曲。由于司法部的职务与学习音乐之间的矛盾,柴科夫斯基几经考虑,于1863年毅然辞去司法部的工作而完全献身于音乐事业。1865年,柴科夫斯基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作品为康塔塔《欢乐颂》(J.C.F.席勒诗),获得银牌奖。同年应Н.Г.鲁宾斯坦之邀,柴科夫斯基来到莫斯科,任教于新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并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约10年时间,柴科夫斯基写下了许多早期名作,其中包括3部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歌剧、舞剧、管弦乐序曲、室内重奏等。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柴科夫斯基为自己不能以全部精力投入创作而苦恼。但为了经济来源,他又不得不继续担任教学工作。1877年7月柴科夫斯基和А.И.米柳科娃结婚。这是一个不幸的婚姻,柴科夫斯基为此极为痛苦,不久即离异。创作与教学工作的矛盾和婚姻带来的不幸,使柴科夫斯基精神负担沉重。1876年,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建立了通讯友谊,这给柴科夫斯基以极大的精神安慰。梅克夫人是一位颇有文化教养的富孀,非常喜爱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两人在频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克夫人从1877年开始,每年给予柴科夫斯基以优厚的经济资助,使柴科夫斯基有可能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创作。从1877年到他去世的10多年间,是柴科夫斯基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4、第5、第6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玛捷帕》《黑桃皇后》《伊奥兰特》,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以及许多浪漫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柴科夫斯基一生中曾多次去西欧旅行,并于1891年赴美国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1893年5月,柴科夫斯基接受了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10月28日在圣彼得堡亲自指挥其《第六交响曲》的首次演出,11月6日由于霍乱症逝世(另一说是因自杀而死)。

创作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但他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从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但他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出路、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这可以说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上的基本思想倾向。柴科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但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柴科夫斯基是在60年代中期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高涨时期走上创作道路的,60年代的进步社会思潮给柴科夫斯基以积极的影响。尽管他在政治观点上是比较保守的,但他一生在思想上和美学观点上保持了60年代的进步传统。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到的悲剧性。他在70年代末所写的《第四交响曲》和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则属于他在前后两个时期交界时的作品。

就体裁而论,柴科夫斯基是一位涉及范围广泛的作曲大师。他在交响曲、歌剧、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

交响曲在柴科夫斯基作品中占突出地位。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写过6部交响曲和1部标题交响曲。他的第1、第2、第3、交响曲写于70年代中期以前,均属于前期创作。这3部交响曲体现了柴科夫斯基与М.И.格林卡以来俄罗斯交响音乐传统的联系。这3部交响曲都属于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作品,在主题上往往采用民歌素材。柴科夫斯基的后3部交响曲以及《曼弗雷德》交响曲。属于后期创作,风格上转向深刻的心理刻划,它们的主题思想都属于表现主人公对幸福的渴望和阻挠幸福的“厄运”之间的矛盾冲突。f小调《第四交响曲》写于1877~1878年,作者把此曲献给梅克夫人,但在总谱手稿上只写“献给我的挚友”。柴科夫斯基赋予这部交响曲的序奏主题以极重要的意义,让它贯穿整个交响曲的4个乐章,称它为整个作品的核心,是“厄运”的象征。虽然在第1乐章中个人和厄运间发生了悲剧性的激烈冲突,但在末乐章中则体现了力图摆脱苦闷,走向人民,从人民的欢乐中获得对生活的信心的乐观结局。e小调《第五交响曲》写于1888年。在这部交响曲中也有一个代表“厄运”形象的序奏主题贯穿全曲,并且全曲的最后也是在凯旋式的尾声中结束。b小调《第六交响曲》写于1893年,此曲完成后,柴科夫斯基接受其弟莫杰斯特的建议,题名为《悲怆》。此曲是柴科夫斯基悲剧性交响曲创作的高峰。全曲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之后,达到的是悲剧结局。末乐章一反交响曲的传统布局,用非常近似追思曲气氛的慢板代替了热烈的终曲。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写于1885年,这是根据G.G.拜伦的同名诗剧而写的交响曲,抑郁寡欢的主人公的最后命运是充满悲剧性的。

歌剧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中另一重要领域。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写过11部歌剧,其中最卓越的作品是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这两部歌剧的脚本都是根据A.C.普希金的同名作品改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写于1877~1878年。歌剧表现了塔吉雅娜、奥涅金、连斯基等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地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经历的悲剧,表现了历史的趋向。音乐以悠长、抒情的旋律,细致表现人物心理为特征。《黑桃皇后》写于1890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是幸福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的悲剧。音乐在刻划人物性格、表达戏剧冲突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柴科夫斯基在舞剧音乐创作上也取得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他一生写了3部舞剧音乐:《天鹅湖》(1875~1876)、《睡美人》(1888~1889)和《胡桃夹子》(1891~1892),都已成为世界舞剧艺术中影响巨大的作品,广泛流传在各国的芭蕾舞台上。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他克服了过去舞剧音乐的公式化弊病,赋予舞剧音乐以交响性的发展,使之更富于戏剧性,大大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

在器乐协奏曲方面柴科夫斯基比较突出的作品是他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1875)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前者是一部明朗乐观的作品,第1乐章热情洋溢,第2乐章优美抒情,末乐章粗犷豪迈,并在壮丽的凯歌般的音乐中结束了全曲。后者也是一部充满欢乐情绪的作品,主题音调和俄罗斯民间音乐有着内在的联系,整个作品在质朴的风格中富于青春的朝气和亲切的抒情,并以热烈的具有民间歌舞特点的终乐章结束全曲。

柴科夫斯基在器乐作品中还写了一些着名的单章性的作品,如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69)、〈1812序曲》(1880)、《意大利随想曲》(1880)等。《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接受М.А.巴拉基列夫的建议而作,取材于莎士比亚原着,概括地表现了原着的主题思想。《1812序曲》是应鲁宾斯坦之约,为莫斯科救主大教堂重建落成而作。救主大教堂于1812年毁于拿破仑入侵,故题名为《1812序曲》。这是一部以音乐描绘战争的通俗性乐队作品。其中的主题多采用了人们较熟悉的曲调,如圣咏《上帝,拯救你的众民》、民歌《在大门旁》以及《马赛曲》、沙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的片断等,分别表现战争双方的形象。《意大利随想曲》反映了柴科夫斯基多次旅居意大利所得到的生活感受,特别是意大利民歌所唤起的鲜明印象。

在柴科夫斯基为数不多的室内乐作品方面,以他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1871)和《a小调钢琴三重奏》(1881~1882)最为着名。这两部作品都显示了柴科夫斯基在室内乐方面所具有的鲜明民族风格的独创性。特别是《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2乐章“如歌的行板”,以乌克兰民歌《瓦尼亚坐在沙发上》为主题,更是脍炙人口。大文豪Л.托尔斯泰曾被此曲感动得流泪,他说,从这个作品中可以“接融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a小调钢琴三重奏》是为悼念Н.Г.鲁宾斯坦而作,全曲只有两个乐章,但第2乐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但全曲仍具有3个乐章的结构特点。柴科夫斯基以深沉的悼念和对往事的亲切回忆来寄托对亡友的哀思。

柴科夫斯基在声乐浪漫曲方面也写出许多为人喜爱的珍品。他的浪漫曲风格多样,内容广泛,情感真挚。最突出的是那些戏剧性抒情浪漫曲,在这类浪漫曲中,也同柴科夫斯基的其他作品一样,深刻体现了主人公对光明幸福的渴望同黑暗现实间的激烈矛盾。如《遗忘得真快》(1870)、《在热闹的舞会上》(1878)、《我们曾坐在一起》(1893)、《夜》(1893)等等。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
VC原来的版本是穆拉文斯基另外的版本,见到有人求这个,所以我就发了出来。
包里的照片是自己拍的,中图真黑,2张CD卖到264,260都不卖,黑黑黑黑死了!!!

另:关注古典视频:
贝多芬 小提协 卡拉扬、穆特 BPO1984(5月23日更新)
维瓦尔蒂 四季 卡拉扬、穆特 BPO1987(5月23日更新)
柴科夫斯基 钢协1 卡拉扬、基辛1988(5月23日更新)
德沃夏克 交9 卡拉扬VPO(5月23日更新)
http://board.VeryCD.com/t321858.html


专辑曲目


CD.1
symphonie nr.4
1. tchaikovsky, peter 1. andante sostenuto; moderato con anima; allegro vivo [18:47]
2. tchaikovsky, peter 2. andantino in modo di canzone [9:17]
3. tchaikovsky, peter 3. scherzo. pizzicato ostinato. allegro [5:49]
4. tchaikovsky, peter 4. finale. allegro con fuoco [8:00]
symphonie nr.5
5. tchaikovsky, peter 1. andante; allegro con anima [14:33]
6. tchaikovsky, peter 2. andante contibile; allegro nontroppo; tempo 1 [11:53]

CD.2
1. 3. Valse. Allegro moderato [5:30]
2. 4. Finale. Andante maestoso - Allegro vivace - Molto vivace - Moderato assai ... [11:10]
Symphony no.6 in B min, op.74 'Pathetique'
3. Adahio - Allegro non troppo [17:40]
4. Allegro con grazia [8:06]
5. Allegro molto vivace [8:20]
6. Finale. Adagio lamentoso [9:46]
 



87 [Tchaikovsky] Symphony 6 ''Pathetique'', Marche Slave [Virgin 791 487-2] Mikhail Pletnev, Russian National Orchestra

87.jpg (22.19 KB)
2009-11-27 08:14



Tchaikovsky: Symphony 6 "Pathetique", Marche Slave [Virgin 791 487-2] Pletnev, Russian National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03 MB (213.878.368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D26YGDYC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8477A2026/留声机百大八十七.rar.html
穆拉文斯基/列宁格勒交响乐团《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企鹅三星带花



    柴科夫斯基的最后三部戏剧性交响曲由于思想内容和情绪氛围的相近,时常被总称为悲剧的三部曲。这三部作品在揭示人的精神悲剧以及个人同周遭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方面,都达到了真正的哲学深度,其中每一部作品又分别反映出悲剧发展的不同阶段:《第四交响曲》可以说是悲剧的第一幕,在那里,展示着个人悲剧性体验的内心世界,可以看到外界的宿命力量的干预,但是最后的节日气氛给这一幕带来了乐观的结论;在《第五交响曲》——悲剧的第二幕中,特别可以感到险恶力量的寒冷气息;至于《第六交响曲》,这已经是悲剧的最后一幕了,这里反映的是个人的悲惨遭遇,阴暗的力量终于把悲剧的主人公拖向死亡。
    柴科夫斯基这部最后的交响曲,是他带有总结性的代表作,是他全部创作的总结,它极端深刻而有力地体现了个人的苦难斗争,愤怒的抗议以及对生活、幸福、欢乐和爱情的热烈探求;这是作者对生活和世界的悲哀感受,其中关于内心的痛楚、逐渐熄灭的绝望、郁郁寡欢的断肠愁绪,表现得那样淋漓尽致,一个人真不知要经理多少苦难,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来,柴科夫斯基曾说他把“整个心灵都放进这部交响曲”,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最初在1890年时,柴科夫斯基开始计划写一部“人生交响曲”。他为各乐章考虑的内容大意是:“第一乐章——全部的热情、信心,渴望有所作为。必须简短。(终曲是死亡——消沉的结果)。第二乐章爱情;第三乐章失望;第四乐章沉寂地结束,也要简短。”对于第一乐章,柴科夫斯基还特别地强调指出,“生活,青春,障碍!”最后是“结尾。前进!前进!”据此,仅从它们的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套方案有不少矛盾,也有不少消极因素。但这个计划并没有付诸实施,仅仅是把它们潦草地写在记事本上罢了。
    直到1893年2月,柴科夫斯基开始动手写作真正的《第六交响曲》。
    这年伊始,柴科夫斯基访问布鲁塞尔。归途中,他在乌克兰的奥德萨停留了两周,指挥演出了自己的作品,受到了热烈欢迎。为此,柴科夫斯基一连演出了好几场,奥德萨各界也一连几天举行盛大欢迎活动,使这两周成为柴科夫斯基一生中最愉快的时期。“人逢喜事精神爽”,在这种情况下,柴科夫斯基与2月4日开始写作《第六交响曲》。2月23日,柴科夫斯基给外甥达维多夫(《第六交响曲》最后献给了他)说,“我正埋头写作草案,,工作时抱有多么大的热忱,不到四天,就完成了第一乐章,其余各乐章也已胸有成竹。这件作品有许多新奇之处。例如,终曲不是雄壮的快板,而是长大的慢板”。在后面还说,这部作品“有一个标题,但这个标题对人们来说是一个谜——让他们去猜吧,看谁能猜中。这部作品的曲名是《标题交响曲》”。
    然而,开头的顺利并不等于始终的顺利,一时的愉快也不等于永久的愉快——
    5月底,柴科夫斯基前往伦敦参加剑桥大学为他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的仪式,这本是一件高兴的事,但他却写信给达维多夫说,在这里,“我不但感到不可名状的痛苦(《第六交响曲》中就有一段是表达这种痛苦的),而且还憎恨外国人,并有一种无名的恐惧——像什么,只有魔鬼才知道。”
    8月3日,他给小弟弟莫德斯特说,“我的交响曲快要完成了,但配器工作每走一步,就增加一分困难。20年前,我可以不假思索而自由自在地工作,结果都很顺利。但现在我变得怯弱而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我整天工作,但每天只能写两页,我所要求的效果总不能达到。”
    9月23日,柴科夫斯基从莫斯科写信给罗马诺夫,说他认为自己在《第六交响曲》中“贯注了了全部的精力”,并认为这部作品“是成功的
    10月22日,柴科夫斯基在彼得堡见到小弟弟莫德斯特和外甥达维多夫。随后他们谈到《第六交响曲》的标题问题,柴科夫斯基表示既不想用号码开把它称作“第六”,也有取消“标题交响曲”这个原定名称的意思。正在一筹莫展之时,小弟弟莫德斯特提议用“悲怆”这个名字,柴科夫斯基听后,兴奋得大叫“巧妙!精彩!悲怆!”欣然赞同。随后,柴科夫斯基决定把作品献给达维多夫。
    10月28日,柴科夫斯基在彼得堡亲自指挥了《第六交响曲》的再度演出,这是柴科夫斯基生前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指挥演出这部作品。
    11月6日凌晨3时,柴科夫斯基在彼得堡突然去世。从这天早晨起,人们开始在柴科夫斯基的寓所前悲伤地聚集。下午2时起,寓所开始放人进入。大家含泪从他身边走过,向他鞠躬,向他献花,向他告别。在连续的两天之内,柴科夫斯基身着黑色西服,安卧在铺满绿叶的灵台上,接受人们的瞻仰。与此同时,彼得堡和莫斯科两市在激烈地争论着柴科夫斯基遗体的安放权。最后由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下令,将柴科夫斯基的遗体安放在彼得堡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公墓,全部费用由皇室支付——在俄罗斯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中,只有普希金和柴科夫斯基两人享受了这种待遇。
    11月9日,柴科夫斯基的遗体在彼得堡下葬。
    11月18日,在彼得堡的贵族议会大厅,纳普拉夫尼克指挥《第六交响曲》第三次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悲伤的音乐使全场的听众黯然泪下。
    将近三个月后,梅克夫人去世。


    全曲赏析:
    第一乐章——独立成篇的人生总结
    第一乐章的速度是柔板——不太快的快板(Adagio_Allegro non troppo),b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演奏时间约需18分50秒。
    由于这个乐章篇幅长大,规模宏伟,内容深刻而复杂,可以看作是《第六交响曲》中的一个独立篇章。
    乐章有一个篇幅不大(仅仅18小节),但戏剧性极强的序奏(Adagio)。在分成两个声部的低音提琴上,轻轻地奏出低沉、蒙胧、暧昧不清的半音化长音背景,独奏大管——柴科夫斯基最喜爱的音色之一,则在此背景上艰难地呻吟着,奏出那个爬行而叹息的核心动机。中提琴从第四小节末拍起,对大管的核心音调进行呼应。如果说18小节的序奏浓缩了第一乐章的音乐思想,开始的5个小节,便是整个序奏的核心。
    主部主题(Allegro non troppo)首先由中低音弦乐器奏出。主部主题的音调是建立在序奏主题的核心音调之上的。它从小节的末拍上开始,由b小调的主音上行级进到三音,然后折射下行,使得旋律的进行方向恰好和音乐的力度起伏(从弱到强而后到弱)的过程相一致,也像是从欲言又止的疑问转向无可奈何的叹息。随后出现中提琴连续十六分音符节奏进行,其中含有大量的下行二度,明显是开始音调的变体,但在跳音演奏效果的作用下,使人感到神经质般的痉挛或心灵的痛苦颤抖。这就在不久前出新的序奏基础上,形成了微妙的心里变化——序奏是迟钝而淡漠的,主部主题则表现为直接而具体的情感冲动。
    像柴科夫斯基所有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一样,这里的主部也用三部曲式构成。不过这里的再现部是动力化再现(Un poco animato)。主部主题的核心动机由小号和长号为首的铜管组强劲地奏出,其他声部都以十六分音符的颤抖音型相呼应,加上低音部的半音下行,使音乐进入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全奏(Un poco piu animato),到达开始以来的第一次高潮。随后在十六分音符音型的引导下,节奏逐步放宽,速度逐渐减慢,声部逐渐减退,又温和而充满期待的中提琴旋律引入副部。对于柴科夫斯基的所有交响曲来说,这个副部主题(Andante)可能是其中最为著名的,而对于广大音乐爱好者来说,这个主题可能也是最为熟悉的了。
    副部主题的旋律首先由加了弱音器的小提琴和小提琴相隔八度奏出,它的表情是质朴温柔、真情歌唱的,很接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境界,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中的神来之笔,也是柴科夫斯基心目中的理想所在。它的曲调是高度五声化的,每个句逗,都由柴科夫斯基特有的下行二度音调开始,而且音域宽广,起伏明显,句法整齐。圆号和单簧管以饱满的长音和弦相衬托,使旋律效果更加突出而迷人。仔细聆听,可以生动地感受到那些不协和和弦所带来的内在张力,感受到那些半音化进行所显出的哭泣效果,特别是第92小节(incalzando)处,低音提琴与单簧管声部的增八度音程造成了明显的扩张感,它们使旋律的表情更加丰富细腻,使音乐的呼唤感更加热情激动。
    在这一副部主题初次陈述后,出现了一段对比性的副部第二主题(Moderato mosso),这里的新主题以其向上进行的乐句同前一主题想对置,它的发展以不同乐器声部的模仿为基础,伴奏声部中的执拗不变的反复节奏型,加深了它原有的不安情绪。
    副部第一主题的再现是高潮性的。原来是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八度齐奏,这里变成了全部中高音弦乐在宽广音域里的齐奏,并取消了弱音器;原来的铜管长音和弦,这里被激动的三连音音型所替代;原来那种质朴而真诚的歌唱,这里变成热情而激动的高歌。整个的音乐效果是光辉灿烂、振奋人心的,它表达了晚年的柴科夫斯基对生活和理想的热情期盼、歌颂和向往。
    从副部的小结尾(Moderato assai)起,热情的高潮开始下降。随着一个跳进音型的不断下行模进,圆号演奏的长音和弦织体重新出现。音色冷峻的独奏单簧管,孤寂地吹出副部第一主题的回声;定音鼓力度轻微而多变的阵阵滚奏,像是发自心灵底处的寒噤;最后的残音,停留在隐隐有声的独奏大管上(这时的力度标记竟为pppppp),这种处理,既和前面的激动高潮形成强烈的反差,又使人想起乐章的序奏。
    暴风骤雨般的戏剧性发展开始了。柴科夫斯基在这里使用了猝不及防闯入手法:全体乐队用强劲的力度(ff)、快板的速度(Allegro vivo)和短促的时值(一个八分音符),奏出一个刺耳的不协和和弦(降低五音的半减七结构),在前面极度微弱的对比下,在能使人吓一跳的强烈声效中,进入了大型的展开部。
    在这里,所有的幻想变成了现实,所有的潜在因素变成了公开矛盾。在那晴天霹雳般的一声和弦之后,一个气势汹汹的音型连续出现了三次,它们的音高每下一次都比前一次升高一个小二度,而低音则相应降低一个小二度,就这样层层升高、步步加强,直到最后一次在sff力度上的全奏出现,把紧张度提升到极至。随后进入展开部中心。在一个连续十六分音符音型声部的衬托下,主部主题的开始动机从一个声部转到另一个声部。其他的各种因素,包括叹息的、忙乱的、呐喊的、抗议的等等,都被柴科夫斯基用复调手法交织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几于窒息。
    当音乐层层推进到音响密集处,两支小号在双簧管和大管的支持下,森严地连续两次吹出由副部主题变形而来的音阶下行式音调,在第二次的末尾,又用急促的节奏让它戛然而止,音乐随之骤然下降,密集的十六分音符也变成八分音符的三连音。就在这时,小号和长号以铜管四重奏的方式,悲壮地吹出当年俄罗斯在教堂中为死者举行葬礼时所唱的挽歌《与圣者共安息》,这一处理,把第一乐章或《第六交响曲》的悲剧特性强烈地凸显出来。
    主部主题以高潮的面貌出现,在这里,第一主题的不安音调变成严峻的呼号,变成绝望的哀哭,充满了断肠愁绪,形成了新的悲剧性高潮;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也显得更为紧张和激动,它开始时还比较有所抑制,而到后来则带有极大的热情,好像力图抓住这美妙的瞬间不放,但这毕竟只是一个温柔的欢迎,只一会儿功夫它又不得不在一阵阵叹息和怨诉中消逝了。
    乐章结尾时的一小段尾声,是深刻心理刻画的一个范例:弦乐器拨弦奏出一个不断反复的下行大调音阶乐句,而在这均匀的进行曲步伐声中,第一主题的音调先在铜管乐器上出现,然后又转到木管乐器上,它的节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好像已经完全失去力量,带有一种悲戚但平静的特点——饱受折磨的心灵在这里得到了抚慰,但它的创伤是无法治愈的。第一乐章就在折中什么都没有了的境况中悄然结束,而这种结束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先现了全曲的第四乐章——那个交响曲文献中几乎独一无二的慢板终曲。听完第一乐章大家一定可以感到它的确称得上是浓笔重墨、意味深长的,像是一部独立作品,只是它那个什么都没有了:的卫生,把它的独立性隐藏了起来,让人产生一种想听下去的愿望罢了。

    第二乐章——最后一首圆舞曲
    第二乐章是优雅的快板(Allegro con grazia),D大调,5/4拍子,复三部曲式,演奏时间约需8分10秒。
    乐章的呈示部是一首迷人、精巧的五拍子圆舞曲,也是柴科夫斯基交响曲中的最后一首圆舞曲。
    圆舞曲本一种伴舞的音乐,它最早进入纯音乐领域,是从浪漫主义早期德国作曲家韦伯的创作中开始的;而把圆舞曲从一般的音乐会领域带进交响曲世界,则是柴科夫斯基的功劳。从他的《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中部起到《第五交响曲》,圆舞曲一直在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作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他的《第五交响曲》中竟使用了三个圆舞曲主题,并为此遭到了猛烈的批评他也在所不惜、痴情不改,所以才在绝笔之作的《第六交响曲》中再次也是最后一次使用圆舞曲,使它成为柴科夫斯基在交响曲——圆舞曲领域里的天鹅之声
    此时暂时脱离了阴暗的现实和悲剧性的矛盾冲突,产生了缓和的感觉。圆舞曲的旋律由大提琴声部奏出,它流畅、典雅,虽有淡淡的忧伤隐隐地显出,但又轻轻飘逝在无忧无虑的圆舞曲律动中。这支旋律首次出现后,立即交给整组的木管乐器加以重复,大提琴则奏着模仿性复调。
    现在,作品的主人公移步来到这充满诗意的舞会之中,一个幸福的世界呈现在他面前。但是,即便是这欢乐的舞会中,依然无法排遣主人公的内心痛苦,幸福的世界在他看来只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幻象。乐章的中部是作者为这个痛苦的心灵所写:悲伤的音调,二度下行的呻吟,在低音部反复纠缠反复的D音,很容易使人想到第一乐章的悲剧形象;这可怜的人孤零零地站在这里,他只能会议过去的甜蜜和痛苦,他同这里的欢乐显得很不协调。柴科夫斯基以这样的方式告诉人们,舞会是优雅的,但那是短暂甚至是虚假的;回忆是美好的,但那全都已经逝去,只有现实才是真实的,忧伤才是永恒的。
    再现部进入之前,出现了圆舞曲主题的假再现,使人感到舞会的声音和脚步阵阵传来,把人从伤感中唤醒。再现部出现了,相比之下,柴科夫斯基几乎把首部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但在最后的尾声中,低音提琴用中部的节奏持续不断的拉着主长音,在这个背景上,首部的上行旋律片断在不同的弦乐器上由低到高不断上行,中部的下行旋律片断在不同的木管乐器上由高到低地不断下行,圣咏般的长音和弦先后在圆号和弦乐器上奏出,而圆舞曲的律动荡然无存——这种处理像第一乐章的结束一样,既回顾了自己的主要材料,又让一切消失于无形之中。

    第三乐章——“奋作余勇,最后一搏
    第三乐章是非常活跃的快板(Allegro molto vivace),G大调,4/4拍子或12/8拍子,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演奏时间约需8分45秒。
    这是首诙谐性的进行曲,乐章的第一主题像旋风般呼啸地急速前进,它瑟瑟梭梭,每一瞬间都在改变着自己的怪诞面貌:它像烟雾一样虚幻,在焦虑不安中沸腾,有时生气勃勃,有时混混沌沌,这就是作品的主人公永远无法适应的生活本身。这里各种形象的集结和出设、涌现和飞逝是它的最大特点。乐章的第二主题幼芽,作为一种衬腔很早便在前一主题的进行中萌生,这个主题的四度上行音调,斩钉截铁的节奏,使这一主题具有一种虽然有点机械但终究十分刚毅有力的特点。
    到目前为止,《第六交响曲》的前三个乐章中,只有第三乐章是以高潮的方式来结束的,它的凯旋、欢腾的性质(老柴本人语),它的震耳欲聋的巨大音响,是晚年的柴科夫斯基奋作余勇,最后一搏
   
    第四乐章——悲怆的天鹅之声
    第四乐章是忧伤的柔板(Adagio lamentoso),b小调,3/4拍子,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演奏时间约需10分30秒。
    第四乐章把所有的注意力聚焦在同一点上,那就是:用痛苦而直率的方式告诉人们,死亡,将是人类唯一的出路——这就是和命运斗争了一生的柴科夫斯基,用音乐作出的人生结论,写下的悲怆遗言,唱出的天鹅之声
    主部主题在弦乐组上奏出。它的主要旋律仍然是柴科夫斯基最典型的下行二度音调,但它的处理却非常细腻而有效:力度是强起弱收的;和声是密集饱满的;速度是徐缓自由的;声部是相互交错的;奏法是丰富的多变的——特别是那弱拍弱位上的保持音的处理——这一切都使得音乐显得极大的悲伤和痛苦感,使人感到它们的泣不成声,难过得话都说不下去了
    在短暂的高潮之后,主部主题开始重复,它的后半部分,大管用类似萨拉班德舞曲的节奏吹出的下行曲调,先现了副部的某些特性。在圆号吹出的切分节奏的三连音基础上,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副部主题。副部主题虽和主部所用的音调相同(都是下行二度)、音色相同(都是弦乐器主奏),但性质却有明显的变化:主部主题的表情是痉挛、痛苦而激动宣泄的,副部主题则以静静的哀思为主。
    再现部中第一主题更富于悲剧性,表达出苦难和绝望的音调,低音提琴长达十一小节的持续音效果(下属音E)和定音鼓的不断敲击,大大地加强了这紧张气氛。最后,乐章的第二主题的沮丧、消沉的音调,同样在持续低音(小调主音)的背景上几次露面,然后逐渐停止呼吸,整个乐章在低音提琴的三连音音型的持续中,像第一、第二乐章那样,无限空虚地结束了全曲。
    对于第四乐章,我不敢用过多的文字去描述它,文字之于它,太苍白太无力。建议不要看我上面的第四乐章分析,仅仅用心去听去感受那绝望的音符吧.....
 
 



88 [Vaughan Williams] A London Symphony [Chandos 9902] Richard Hickox,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88.jpg (31.06 KB)
2009-11-27 08:14


Vaughan Williams: A London Symphony [Chandos 9902] Richard Hickox,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00 MB (315.530.762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CTIXV5LD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8519A4836/留声机百大八十八.rar.html
Richard Hickox -《沃恩·威廉斯 伦敦交响曲》(Vaughan Williams: Symphony No.2)LSO
专辑英文名: Vaughan Williams: Symphony No.2
专辑中文名: 沃恩·威廉斯 伦敦交响曲
艺术家Richard Hickox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LSO
发行时间: 2001年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简介




作曲家:Ralph Vaughan Williams, George Butterworth
指挥:Richard Hickox
演奏: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录音时间:2001
CD编号:Chandos 9902
资源出处:eMule search

专辑介绍:


Ralph Vaughan Williams

  拉尔夫·沃恩·威廉斯 英国作曲家。自幼学习钢琴与小提琴,曾入剑桥大学和皇家音乐院,毕业后当了教堂的琴手与合唱指挥。先后从师于布鲁赫和拉威尔学作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入伍,退役后一直在皇家音乐院任教。毕生谦逊地工作,品格高尚,待人真诚。深爱民间音乐,曾入居乡间收集民歌,参加农村的节日和音乐赛会,将人民的音乐语汇融入自己的创作,同时又向都铎王期的作家和普塞尔的音乐吸取养料,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沃恩·威廉斯1872年10月12日诞生于格罗墨斯特邬的下安普勒,而后成为闻名全世界的管风琴演奏者和作曲家,并特别致力于研究英国古乐与民谣,将其转化为新的英格兰风格,引导了英国音乐廿世纪的复兴。他的音乐有英国式的平易、幽默,精力充沛而不失文雅的格调。沃恩威廉斯写过几乎所有形式的音乐:九首交响曲钢琴、小提琴,甚至竖笛协奏曲、弥撒曲、歌剧等等。其他代表作有如歌剧《赶车人休格》、《恋爱中的约翰爵士》、管弦乐《三首诺尔福特狂想曲》、《蜂序曲》、《塔里斯主题幻想曲》和九部交响曲等。他的创作奠定了英国现代民族音乐的基础。此外,最脍炙人口短曲为小提琴与乐团而写的浪漫曲《云雀飞翔》(The Lark Ascending)及《绿袖子幻想曲》(Fanitaia on Greensleeves)。

《第二号交响曲》又名“伦敦交响曲”,这件作品写于1913年,是属于标题性的。虽然作曲家宣称此乃抽象之作,学界仍认为全曲呈显的是对伦敦荣光的颂赞。此曲结合了都铎古调和现代多调火花,运用巨大结块和弦,塑造深沉远见的宗教精神力道,四个乐章分别描写伦敦黄昏、布鲁姆斯伯瑞的喧闹、周末夜狂欢和泰晤士河的平静流动。

沃恩·威廉斯曾三度修订此曲,本片则是1913年原始版本的世界初录音。沃恩·威廉斯将这首交响曲题献给英年早逝的作曲家布特沃斯,本片加录布特沃斯的田园牧歌《绿柳河岸》(The Banks of Green Willow)做为补白,别具意义。希冠克斯的指挥充满使命感且扣人心弦,加上24bit示范级颠峰录音,赢得世界最高大奖,实至名归。
(百度百科/整理)


专辑曲目


George Butterworth (1885 - 1916)
1. The Banks of Green Willow Idyll………………6:15

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 - 1958)
world premiere recording / original 1913 version
A London Symphony (Symphony No. 2) ………………61:19
2. I Lento - Allegro risoluto
3. II Lento
4. III Scherzo (Nocturne): Allegro vivace - Andantino
5. IV Andante con moto - Maestoso alla marcia (quasi lento) - Allegro
 



89 [Verdi] Aida [EMI 5 67613 2] Placido Domingo, Montserrat Caballé, Riccardo Muti,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89.jpg (33.36 KB)
2009-11-27 08:14


Verdi: Aida [EMI 5 67613 2] Placido Domingo, Montserrat Caballé, Riccardo Muti,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3CD/675 MB (708.027.740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F2YOR6DW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8620A2702/留声机百大八十九.rar.html
威尔第:歌剧「阿伊达」
这是慕提早期的歌剧录音,已经显现出大匠之风。角色都是七十年代的一时之选,包括卡芭叶、多明哥、柯梭朵。多明哥维持着全盛期的紧致张力,柯梭朵已经是老牌的安奈丽丝演唱家了。最值得称赞的就是卡芭叶的阿伊达,那高音域的弱音表现,可说是女声歌唱的极致。录音也相当优秀,除了原厂版外,另有日本版2088系列可选择。
 
专辑名称: 《Verdi Aida 威尔第:阿依达》3CD 穆蒂指挥新爱乐、卡巴耶、多明戈等演唱
  :作曲:VERDI/指挥:Riccardo Muti/乐团: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音乐类型:Classical  
唱片公司EMI CLASSICS
发行时间:1986年(1974年录音)编号EMI 724356761322
资源品质:APE
资源整理:Princess
专辑简介
  
Montserrat Caballé,Placido Domingo,Fiorenza Cossotto,Ghiaurov,Cappuccilli…Chorus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Covent Garden
Aida..............................................CABALLé, soprano
Radamès........................................DOMINGO, tenore
Amneris............................COSSOTTO, mezzo-soprano
Ramfis............................................GHIAUROV, basso
Amonasro..................................CAPPUCCILI, baritono
IL re d'Egitto..........................................RONI, basso
Un messaggero...........................MARTINUCCI, tenore
Una sacerdotessa...............................CASAS, soprano
     留声机百大唱片之87/日本《唱片艺术》名盘三百之一

    歌剧《阿依达》是世界著名歌剧作曲家威尔第1871年为庆祝苏伊士运河通航而创作的。充满浓厚埃及风情的《阿依达》到底在世界歌剧之林中占有何等地位呢?美国著名乐评人古尔丁这样说:“如果把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消减到只剩两位,那么就是威尔第和华格纳,而在威尔第的歌剧中,为首的就是《阿依达》”。
1871年,有“意大利歌剧之王”美誉的威尔第应埃及总督之约,用歌剧的形式再现了这一经典爱情传奇。1871年12月24日,该剧在开罗首演大获成功。一个半月后,威尔第亲自指挥这部歌剧在米兰斯卡拉剧院上演,意大利国王莅临观看,剧场盛况空前。有记载称,演出后,威尔第谢幕达40次之多。

    此后一百多年,该剧在世界歌剧舞台上始终是最常上演的经典剧目。聆听过《阿依达》的人们,都可以在融合流畅的宣叙调和咏叹调中,在丰富的管弦乐中,听到威尔第用素朴的演唱表述嫉妒、恐惧、愤怒、激情、悲伤、暴怒、嘲弄、讽刺、狂热、信仰,以及所有人都了解的永恒的人类情感——歌声凝固了爱情,音乐违逆了历史。
《阿依达》是以埃及法老时代为背景的古老传奇故事,讲述了忠诚与背叛,爱情与战争的人类永恒主题——战争,像情侣双瞳中流淌的血泪,但依然无法抹灭爱的光芒。
一百多年来在世界歌剧舞台上常演不衰,是举世公认的十大经典歌剧之一。上世纪80年代,《阿依达》以大型实景的形式在故事发生地埃及卢克索神殿前上演。此后,又先后在加、澳、德、希腊、瑞士、中国上海等地多次以超大型景观的舞台形式上演。露天广场演出便成为《阿依达》表现其恢弘场面的重要戏剧特征,它的每一次大型实景演出演出都受到了全球媒体和受众的广泛关注。而《阿依达》每到一处,都会根据当地的“民情”加入一些本地音乐元素和道具,以期能让观众更好地融入歌剧当中。

《阿依达》剧情简介

时间:埃及法老统治时期 
地点:孟菲斯和底比斯 

第一幕 

第一场 埃及首都孟菲斯的王宫里。高级祭司拉姆菲斯正在与年轻的将领拉达梅斯交谈。此时,埃及正受到埃塞俄比亚的入侵。拉姆菲斯已经请示过女神伊希斯应由谁来率领埃及军队反击入侵,并将向国王报告。拉达梅斯希望他自己能获此殊荣。他打算在战争胜利后,娶他最近爱上的、被俘虏的埃塞俄比亚女子阿依达为妻。埃及国王的女儿阿姆尼丽斯也爱着拉达梅斯,但拉达梅斯对她却很冷漠。阿依达上场后,心存疑虑的阿姆尼丽斯从她的眼神里看出了她也爱着拉达梅斯。信使向国王以及众臣和祭司等报告,埃塞俄比亚国王阿莫纳斯罗已经率领军队侵入埃及领土,正向埃及中部名城底比斯挺进。埃及国王宣布女神伊希斯已选定拉达梅斯担任统帅,率军出征。在场众人表示要血战到底,并随拉达梅斯前往神庙宣誓。留下来的阿依达固然希望拉达梅斯凯旋归来,但是她又害怕阿莫纳斯罗战败被俘,因为阿莫纳斯罗正是她的父亲。 

第二场 拉达梅斯在孟菲斯的火山神庙中祭神誓师。高级祭司拉姆菲斯祈求大神保卫埃及国土。 

第二幕 

第一场 埃及军队已经击溃了入侵者。阿姆尼丽斯在她的房间里满心欢喜,准备迎接凯旋归来的拉达梅斯及其军队。阿依达上场。阿姆尼丽斯用计试探阿依达心中深藏的秘密:她对拉达梅斯的爱。为了羞辱阿依达,她命令这个女奴跟着她去参加庆典。 

第二场 在底比斯城下,凯旋庆典正在举行。国王在宝座上就座,阿姆尼丽斯站在一旁。民众在欢呼;祭司们在感谢神恩。拉达梅斯威风凛凛地率领队伍接受检阅。阿依达发现她的父亲走在俘虏行列后面。他装扮成一个军官,并告诉埃及国王说,阿莫纳斯罗已经战死。拉达梅斯恳求国王释放所有俘虏。但是高级祭司欲成功地使国王同意把阿依达和她的父亲留做人质。国王为了报答拉达梅斯,宣布把阿姆尼丽斯嫁给他,而且保证将来让他们夫妇治理埃及。 

第三幕 

当天晚上,阿姆尼丽斯和拉姆菲斯乘船来到月光下的伊希斯神庙。他们将在那里祈求女神保佑安奈丽丝和拉达梅斯的婚姻。阿依达应拉达梅斯之约也来到神庙里。她先同她的父亲阿莫纳斯罗秘密约见。阿莫纳斯罗已经知道阿依达和拉达梅斯之间的恋情。由于此时埃塞俄比亚人已经准备起来反抗埃及的压迫,他想威迫和说服阿依达去向拉达梅斯探听埃及军队的进军路线。阿依达起先不愿意,后来当她父亲怒斥她是埃及国王的奴隶时,出于对父亲和祖国的爱,她答应了。拉达梅斯上场。阿依达劝他跟她逃走,以免阿姆尼丽斯报复他们。拉达梅斯答应了。她又问拉达梅斯如何躲开埃及的军队,拉达梅斯不经意地说出哪一条道路无人驻防。躲在一旁的阿莫纳斯罗走了出来,并且暴露出他的身份。这使拉达梅斯非常惊讶。阿姆尼丽斯和拉姆菲斯等来到。拉达梅斯让阿莫纳斯罗和阿依达赶快逃走,自己向拉姆菲斯自首,听后他发落。 

第四幕 

第一场 阿莫纳斯罗在逃走的路上被杀;阿依达不知所踪。拉达梅斯被控叛国。阿姆尼丽斯在宫中让卫士把拉达梅斯带到她的身旁。她要求拉达梅斯答应从此永远不再跟阿依达见面,那么她就去请求国王免他一死。拉达梅斯拒绝了。他说没有阿依达,活着还不如死去。拉姆菲斯和众祭司来到。他们审讯拉达梅斯,可是拉达梅斯知道为自己辩护是徒劳的,于是拒绝回答问题。拉姆菲斯等人草草地给拉达梅斯判了死罪。阿姆尼丽斯企图阻止也是白费,她只得怒骂祭司们是嗜血的饿虎。 

第二场 在火山神庙中,拉达梅斯被关在地牢里。牢门已用石头封上。他在绝望中,忽然发现阿依达也在地牢中。原来她偷偷地潜入牢里,准备跟拉达梅斯一起赴死。在地牢上层的庙里,男女祭司们唱歌和跳舞祭神。一对恋人拥抱着,灵魂慢慢飞上天国。悲痛欲绝的阿姆尼丽斯趴在封闭地牢的石头上,祝愿她热爱着的人安息。


阿依达的一些经典版本:
1、《阿依达》(EMI,卡拉丝,塔克,塞拉芬,米兰斯卡拉,1956)
2、《阿依达》(Naxos,吉利,塞拉芬,米兰斯卡拉,1946)
3、《阿依达》(Naxos,苔芭迪,  莫纳哥,伊罗德,罗马学院管弦乐团,1952)
4、《阿依达》(RCA,华伦, 毕约龄,罗马歌剧团,1955)
5、《阿依达》(Decca,维加斯, L.Price,苏堤,皇家柯文特,1962)
6、《阿依达》(,EMI,卡巴列, 多明哥, 穆蒂,皇家柯文特,1974)
7、《阿依达》(TELDEC,V.L.Scola ,D. R?schmann , N. Harnoncourt。维也纳爱乐,1993)
8、《阿依达》(DVD, H. Nelli, 塔克,   托斯卡尼尼,NBC交响乐团,1949)
9、《阿依达》(DVD,1952,索非亚.罗兰,配唱:苔芭迪,电影版,彩色)
10、《阿依达》(DVD,1985,M. Chiara, 帕瓦罗蒂,马泽尔, 米兰斯卡拉)
11、《阿依达》(DVD,1981,M. Price,  帕瓦罗蒂 ,G. Navarro,旧金山歌剧院)
12、《阿依达》(DVD,1988,D. Zajic, 多明哥,  莱文,大都会)
13、《阿依达》(DVD,1999,G. Prestia,  D. Zajic, D. Oren,那不勒斯.圣卡罗歌剧院)
14、《阿依达》(DVD,2001,M. Stefanelli,威尔弟逝世纪念)
15、《阿依达》(DVD,2004,P. Dalas,  K. Andreev,  C. Helfricht,布鲁诺国家剧院)


90 [Verdi] Falstaff [RCA 74321 72372-2] Giuseppe Valdengo, Herva Nelli, Auturo Toscanini, NBC Symphony Orchestra

90.jpg (27.21 KB)
2009-11-27 08:14


Verdi: Falstaff [RCA 74321 72372-2] Giuseppe Valdengo, Herva Nelli, Auturo Toscanini, NBC Symphony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559 MB (587.060.400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3X8DBK2T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8684A8846/留声机百大九十.rar.html
Toscanini -《威尔第:法尔斯塔夫》(Verdi Falstaff)Valdengo,Nelli NBC SO 1950 BMG/RCA
专辑英文名: Verdi Falstaff
专辑中文名: 威尔第:法尔斯塔夫
艺术家Toscanini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Valdengo,Nelli NBC SO 1950 BMG/RCA
发行时间: 2000年
地区意大利
语言意大利语
简介




演出:
Sir John Falstaff.......................Giuseppe Valdengo,baritone
Mistress Alice Ford.....................Herva Nelli,soprano
Mistress Meg Page.......................Nan Merriman,mezzo-soprano
Mistress Quickly........................Cloe Elmo,mezzo-soprano
Ford:Alice's husband....................Frank Guarrera,baritone
Nannetta:daughter of Alice and Ford.....Teresa Stich-Randall,soprano
Fenton..................................Antonio Madasi,tenor
Dr.Cajus................................Gabor Carelli,tenor
Bardolfo:follower of Falstaff...........John Carmen Rossi,tenor
Pistola:follower Falstaff...............Norman Scott,bass

Robert Shaw Chorale,Robert Shaw
NBC Symphony Orchestra
录音:
Complete recording of the broadcast performances of April 1 & 8,1950,in Studio 8-H

专辑介绍:

法尔斯塔夫该算是莎士比亚笔下最生动、有趣的一个喜剧人物了,这位既无赖又天真,集可恶、可怜、可笑和可爱于一身的老光棍“约翰爵士”,动辄惹事生非,一再出现于莎士比亚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和《亨利四世》中,精力充沛,性格五光十色,成为欧洲文学史上最出风头的一位“快乐的老无赖”。

老威尔第最后的这部告别之作,就是拿这家伙来做戏,并且让自己也气味相投,过了一把“老无赖”的瘾。当台上的那帮恶作剧的“娘儿们”把这位约翰爵士连同一大筐脏衣服一起倒入泰晤士河。

威尔第本来并不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人。在《法尔斯塔夫》之前,他唯一写过的喜歌剧是《一日之王》,而那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惨败。现在是他80高龄之际,第二部喜歌剧为他一雪前耻,并且以这样一个机智、老辣的赞新姿态结束了他一生的事业。

音乐也是崭新的,摒弃了编码式的传统做法,很少安排咏叹调之类,而将合唱置于统贯全局的地位。在终场前的《世事皆付诸一笑》里,赋格曲式渐渐汇聚起众歌手与合唱队,推向一个豁达、宽广的高潮……
(李行育《唱片经典》三联)


专辑曲目


Disc: 1

1. Falstaff: Act I, Scene 1: Falstaff!
2. Falstaff: Act I, Scene 1: Ssss. Sei polli: sei scellini
3. Falstaff: Act I, Scene 1: So che se andiam
4. Falstaff: Act I, Scene 1: V'e noto un tal
5. Falstaff: Act I, Scene 1: L'Onore! Ladri!
6. Falstaff: Act I, Scene 1: Ma, per tornare a voi
7. Falstaff: Act I, Scene 2: Alice - Meg
8. Falstaff: Act I, Scene 2: Fulgida Alice! Amor t'offro
9. Falstaff: Act I, Scene 2: Quell'otre! quel tino!
10. Falstaff: Act I, Scene 2: E un ribaldo, un furbo, un ladro
11. Falstaff: Act I, Scene 2: Pst, pst, Nannetta
12. Falstaff: Act I, Scene 2: Falstaff m'ha canzonetta
13. Falstaff: Act I, Scene 2: Torno all'assalto
14. Falstaff: Act I, Scene 2: Udrai quanta egli sfoggia
15. Falstaff: Act I, Scene 2: Del tuo barbaro diagnostico
16. Falstaff: Act I, Scene 2: Qui piu non si vagoli
17. Falstaff: Act II, Scene 1: Siam pentiti e contriti
18. Falstaff: Act II, Scene 1: Alice e mia!
19. Falstaff: Act II, Scene 1: Padron; si la c'e un certo Mastro Fontana
20. Falstaff: Act II, Scene 1: Signore, v'assista il cielo!
21. Falstaff: Act II, Scene 1: Io l'amo e lei non m'ama
22. Falstaff: Act II, Scene 1: Il diavolo se lo porti all'inferno
23. Falstaff: Act II, Scene 1: E sogno? o realta?
24. Falstaff: Act II, Scene 1: Eccomi qua

Disc: 2

1. Falstaff: Act II, Scene 2: Presenteremo un bill, per una tassa
2. Falstaff: Act II, Scene 2: Giunta all'Albergo della Giarrettiera
3. Falstaff: Act II, Scene 2: Nannetta, e tu non ridi?
4. Falstaff: Act II, Scene 2: Gaie comari di Windsor!
5. Falstaff: Act II, Scene 2: Alfin t'ho colto
6. Falstaff: Act II, Scene 2: Quand'ero paggio
7. Falstaff: Act II, Scene 2: Mia signora!
8. Falstaff: Act II, Scene 2: Il diavolo cavalca
9. Falstaff: Act II, Scene 2: Vien qua
10. Falstaff: Act II, Scene 2: Al ladro!
11. Falstaff: Act II, Scene 2: Se t'agguanto!
12. Falstaff: Act II, Scene 2: Ned! Will! Tom! Isaac!
13. Falstaff: Act III, Scene 1: Ehi! Taverniere!
14. Falstaff: Act III, Scene 1: Reverenza
15. Falstaff: Act III, Scene 1: Legge
16. Falstaff: Act III, Scene 1: Quando il rintocco
17. Falstaff: Act III, Scene 1: Provvedi le lanterne
18. Falstaff: Act III, Scene 2: Dal labbro il canto
19. Falstaff: Act III, Scene 2: Nossignore!
20. Falstaff: Act III, Scene 2: Una, due, tre, quattro
21. Falstaff: Act III, Scene 2: Odo un soave passo!
22. Falstaff: Act III, Scene 2: Ninfe! Elfi! Silfi!
23. Falstaff: Act III, Scene 2: Sul fil d'un soffio etesio
24. Falstaff: Act III, Scene 2: Alto la! - Ci va la?
25. Falstaff: Act III, Scene 2: Ruzzola, ruzzola
26. Falstaff: Act III, Scene 2: Naso vermiglio!
27. Falstaff: Act III, Scene 2: Cavaliero - Reverenza
28. Falstaff: Act III, Scene 2: Ogni sorta di gente dozzinale
29. Falstaff: Act III, Scene 2: Ah! Ah! Ah! Ah!
30. Falstaff: Act III, Scene 2: Tutto nel mondo e burla
 
 
91 [Verdi] La Traviata [EMI 5 66450 2] Callas, Di Stefano, Giulini, Orchestra e Coro del Teatro alla Scale di Milano

91.jpg (27.59 KB)
2009-11-30 08:15


Verdi: La Traviata [EMI 5 66450 2] Callas, Di Stefano, Giulini, Orchestra e Coro del Teatro alla Scale di Milano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267 MB (279.970.061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MAIHO1FG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8724A7129/留声机百大之九十一.rar.html
专辑英文名: Verdi: La Traviata
专辑中文名: 威尔第 茶花女
艺术家Maria Callas
专辑介绍:

熟悉的作品,熟悉的歌唱家。就不多介绍了。贴一段本人从卡拉斯的一段谈话中整理的关于《茶花女》的一些评论:

茶花女与诺尔玛,是我的演唱生涯中的两大重点。她们同样具有领袖气质,但形态不同,我都深感兴趣。她们俩人高贵的方式不同,我可以说她们最后都净化了自己。她们两个都必须牺牲。所以不论你健康与否,如果你的品德高贵到了顶点,那就能解放自己。我相信这两个角色,虽然她们如此不同,却都有这一个共通点。

威尔第利用序曲作为《茶花女》倒叙的开端,垂死的薇奥列塔回忆年轻时的幸福岁月。如果你聆听序曲和第三幕的前奏曲,基本上是相同的,在另一个调上。换句话说,这给了我们一种印象,就是一种想法,她濒临死亡,回想她一生中三个关键时刻,她认识阿尔弗雷多之前,认识他之时,她被迫要放弃他之时,第二幕第二景。当然,悲剧发生了,所以她的灵魂开始回溯,而她仍然在等待,事实上,在小说中,她没有等到他回来,歌剧中,当然,则是他赶回来她死在他怀里,十分地符合逻辑又令人愉快。可是书里并不是这样发展。我自然是很高兴,我从维斯康蒂的制作中发现,越不让我感动就越棒。这也提供了很多音乐表现的机会,更多的张力及净化的风格。

第一幕中,她并不自负浮夸,她非常爱开玩笑,玩得很愉快,非常渴切盼望这种欢乐的气氛。事实上还说了些诙谐不雅的笑话。我试图加以保留。

你必须明白需要什么样的音质强度或音色(colors)。我说colors,是因为不止一种音色。你会立刻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但你无法始终应付自如,这需要多年的爱与奉献来控制,然后传达给观众。有时候你根本不知道有无此能力。当我开始准备这个角色时,大概的轮廓是:她应该这么动作,因为这是她的背景,这是她健康的心里状态,身体还有骨架,所有。这就是一种音色,基本的音色。“茶花女”或薇奥列塔又是另外一种音色,因为她的背景不同。她很年轻,非常热情,但是她并不快乐,这种印象时时出现,在第一幕就十分明显,然后不断出现。她说“亲爱的,你为何需要爱我?谁在乎我的健康?”这在第一幕中不断出现,经由笑将讽刺的意味带了出来,可是事实上这对她而言并不好笑,至少这是我对角色的理解。事实上当人们离开后,她一直说“这实在太滑稽了”这句话将一再地出现,“我的梦想还有可能实现的一天吗?”第二幕,她不再笑了。她真诚地希望。事实上,从一开始,我试图传达这个讯息,希望的讯息。在第一幕与第二幕的第一部分之间。然后突然,第二部分,应该说是男中音咏叹调的三分之一处,与男中音的二重唱,她又再度落败了。也许在她心中一直环绕着这种想法,她说:“我以为我早该知道了。我们的爱绝对不会成功。”我希望我能传达出这一点。所以,这是我的理解。在第一幕,她说,“让我们试试看”。你知道,也许带着笑。第二幕,她并没有笑,她真诚地希望,她确信愿望一定会成真。只是等杰蒙特来告诉她生活的问题。她立刻知道她输了。因为过去的日子无法真的过去。过去如此,现在,我想,恐怕也是一样的。所以她立刻退让,牺牲了自己,因为她已经没有力气了。

随着戏的进行,她的动作就越不合逻辑,她的病情也不允许她有过多动作,所以到了第二幕的第二景及第三幕,动作越少,音乐和角色则更为突出。为了观众,我可以稍微动一动。到了最后一亩,我也偏好一些无用的动作,比如试图抓取无论东西。一个无用的动作,比如试图拿起镜子或是梳妆台上的东西,却总是拿不到,因为你就是没办法。比如呼吸要短促,音色应该要略显疲惫之感。事实上,评论家并不知道,有些人这么赞赏过我,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但评论家说,卡拉斯在演茶花女时显得疲惫,这是对我的恭维。因为我非常努力找寻这种特别沉静又略微带点疲惫特质的音色。我花了很久才找到,这也是非常危险的工作。你就像走在一条细索上,很可能下一分钟就断了,失去你想要的声音。

我还保留了最后垂死的意境,在她跌落地板之前的垂死模样。事实上她并没有跌落地板,这是我从维斯康蒂那儿学到的。最后一段的垂死挣扎,相信自己会活过来——那是那样的病的特征。利用音乐来面对死亡的恐惧。
专辑曲目


Disc: 1

1. La Traviata: preludio
2. La Traviata: dell'invito trascorsa e gia l'or
3. La Traviata: libiamo, ne' lieti calici
4. La Traviata: che e cio?
5. La Traviata: un di felice, eterea
...

Disc: 2

1. La Traviata: avram lieta di maschere la notte
2. La Traviata: noi siamo zingarelle
3. La Traviata: di madride noi siam mattadori
4. La Traviata: alfredo! voi!
5. La Traviata: invitato a qui seguirmi
...
 



92 [Wagner] Tristan und Isolde [EMI 5 67621 2] Flagstad, Fischer-Dieskau, Furtw?ngler, Philharmonia Orchestra

92.jpg (28.9 KB)
2009-11-30 08:15


Wagner: Tristan und Isolde [EMI 5 67621 2] Flagstad, Fischer-Dieskau, Furtw?ngler, Philharmonia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4CD/854 MB (896.341.358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71RE9ROZ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8865A9751/留声机百大之九十二.rar.html
Furtwangler -《瓦格纳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Wagner: Tristan und Isolde)1952
专辑英文名: Wagner: Tristan und Isolde
专辑中文名: 瓦格纳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艺术家Furtwangler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1952
发行时间: 1986年
地区德国
简介




作曲:Richard Wagner
作词:Richard Wagner
首次上演: 1865.6.10 慕尼黑
指挥:Wilhelm Furtwangler
独唱:Tristan (Ludwig Suthaus).Isolde (Kirsten Flagstad).Brangaene (Blanche Thebom) .Koenig.Marke (Josef Greindl).Kurwenal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Seemann (Rudolf Schock) .Hirt (Rudolf Schock) .Melot (Edgar Evans) .Steuermann (Rhoderick Davies)
演出:(英国)爱乐管弦乐团.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合唱团
录音日期:1952.6.10-22伦敦金斯韦大厅

专辑介绍:

瓦格纳的歌剧大概已经著名到无人不晓的地步,不过大部头歌剧确实有点吓人(我自己也这样觉得),尤其是对早已经习惯了快餐文化和高效快速的现代人而言,类似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尼布龙根的指环》带来的体验是考验多过欣赏————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
既然大师本人认为“《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是瓦格纳所有作品中风格发展得特别高的一部”,那就让我们还是从这短小精悍的节目开始吧。

富特文格勒从三四十岁开始就被誉为演绎瓦格纳的专家,他的名字终生和瓦格纳紧紧相联。个人认为他最出色的演出仍然是瓦格纳作品,整体质量要略胜出贝多芬的作品(尽管他的贝多芬已经无人能及)。EMI公司的这个录音是本世纪少数的几个“瓦格纳事件”之一(另两个是Knappertsbusch的《帕西法尔》和Solti的《尼布龙根的指环》)。Ludwig Suthaus、Kirsten Flagstad和Wilhelm Furtwangler这三位最伟大的瓦格纳艺术家缔造了这个至高无上的经典。

令人吃惊的是这是一个录音室作品,大凡熟悉富特文格勒的人都知道他的现场演出版本通常比录音室版本要远胜一筹,但这是一个例外。或许当时的大师也由一开始的“痛恨录音”已经逐渐地适应和喜欢上了录音室工作,如果不是他两年后突然去世,他本可以为我们后人留下更多更好的录音室作品————至少音效是肯定好很多的。
经常听到许多乐友对大师作品的音质不良深表遗憾。历史不容假设,不过就算事实曾经如此:大师能够等待到哪怕是立体声时代的降临,战时作品录音的无比辉煌又从何再现呢?或许我们不需要遗憾,我们得到的文化遗产已经是很丰盛了。

古典之门的这一网页http://www.classicaldoor.com/intro/B/b-0392-395.htm有《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剧情和音乐结构分析介绍,非常直观详尽。因为文字众多就不再转贴在这里了。以我个人的经验,不要急于去聆听一部对背景,内容,风格都并不熟悉的大作品,事先的学习是必须的。有时候停下来,对照一下或者回头再重听某一乐章,千万不要因为这是名作就囫囵吞枣————听懂音乐比听多音乐要重要和有益得多。

富特文格勒的《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作为EMI的台柱级录音早已饮誉多年,这套CD是富特文格勒所有的歌剧录音中值得最先领受的一套。而且这一转录版本是最早发行的数码转制,由EMI的首席录音大师Parker亲自操刀,音色鲜活而且音质丰润,代表了EMI的最高水准。市面早已绝版,后来再版的CD也再无昔日光彩。对对富特文格勒和瓦格纳作品感兴趣的乐友们来说,这是一套非常难得的发烧级瓦格纳入门唱片。

请珍惜这一机会,你或许会在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等领域之外发现一片全新的天空。
(原创评论。史料参考书:《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
 
以下简介转自维基百科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是理查德·瓦格纳的一部歌剧,他自己称之为一部三幕剧。首演于1865年6月10日在慕尼黑皇家宫廷与国家剧院。这部歌剧是瓦格纳和马蒂尔德·维森东克的恋情写照,被视为古典-浪漫音乐的终结,新音乐的开山之作(特里斯坦和弦)。

该故事的情节,最早来源于凯尔特人的故事集中关于阿图斯国王与特里斯坦的传说,后者见于戈特弗里德·冯·斯特拉斯堡(13世纪)的一长篇诗体小说。瓦格纳不但读过这中世纪后期的文字,而且还把同时代奥古斯都·冯·帕拉藤,卡尔·利特和尤利乌斯·摩瑟的改变版本。

除此之外,剧情中也可见诺瓦利斯的诗集“夜之颂”的踪影。

1842年 瓦格纳读到了尤利乌斯·摩瑟的特里斯坦之诗,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故事。

1854年 逃亡瑞士之时,瓦格纳读到了卡尔·利特的特里斯坦戏剧,这激发了他要将之改编为歌剧并编写剧本的欲望。但当时他的精力大多花在尼伯龙根的指环中,这个计划不了了之。

1857年 与维森东克的恋情使得特里斯坦计划再度浮出水面。在8月尾,瓦格纳与其妻子敏娜迁入维森东克在苏黎世的花园公寓。瓦格纳与其赞助人维森东克的妻子有暧昧,受此刺激,他首先创作了歌曲集《维森东克的歌》,后来更是停下手中《齐格弗里德》的谱曲工作,全力投入到特里斯坦的创作之中。剧中人物因而有了自传的意味:瓦格纳和马蒂尔德就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奥拓·维森东克就是马克国王。9月18日特里斯坦诗稿完工,瓦格纳将作品给玛蒂尔特过目并在朋友圈内朗诵。12月完成第一幕音乐初稿。

1858年 8月末,第一幕总谱完工,瓦格纳到威尼斯旅游,并在那里完成了第二幕。

1859年 3月,瓦格纳回到瑞士,在卢塞恩他完成了第三幕。8月中,整部歌剧完工。

1862年 在维也纳,经过艰难的谈判后,歌剧才得以彩排,但经过77次的排练后,在1863年,首演仍然是被搁置下来了。
约瑟夫·阿尔波特:1865年慕尼黑首演上Ludwig和Malwine Schnorr von Carolsfeld饰演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1865年 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促成了歌剧的首演。6月10日在慕尼黑皇家宫廷和国家剧院首演举行。由汉斯·冯·彪罗指挥。主角由Ludwig Schnorr von Carolsfeld和其妻子Malvina担任。

3支长笛(第3长笛也担任短笛),2支双簧管,英国号,2支单簧管,低音单簧管,3支巴松,低音大管,4把圆号,3把小号,3支长号,低音大号,1 对定音鼓,钹,三角铁,竖琴,16把第一小提琴,16把第二小提琴,12把中提琴,12把大提琴,8把低音提琴。(瓦格纳的指示:弦乐尽可能的完善。)舞台音乐:英国号,6把圆号,3把小号,3把长号。值得一提的是,特里斯坦的结束和弦并非和传统的一样以乐队全奏完成,英国号有间断,理查德·施特劳斯称之为:毒药起效了。

* 特里斯坦(男高音)

* 马克国王(男低音)

* 伊索尔德(女高音)

* 库文纳尔(男中音)

* 梅洛特(男高音)

* 布兰甘特(女中音)

* 牧羊人(男高音)

* 舵手(男中音)

* 一个年轻海员(男高音)

* 水手,骑士和乡绅,伊索尔德的侍女

幕前历史

在一次康沃尔针对爱尔兰(前者向后者索取进贡)的战争中,特里斯坦杀死了伊索尔德的未婚夫爱尔兰人莫洛尔德,但自己也受了重伤。他用化名(坦特里斯, Tantris) 在伊索尔德下得到了医治。伊索尔德在特里斯坦的剑上找到了一处缺口,正好与莫洛尔德头上伤口所藏的碎片吻合,她正要报仇。但当特里斯坦睁开眼睛的时候,她就爱上了后者,剑也沉落下来了。
[编辑] 第一幕

康沃尔国王马克派遣心腹特里斯坦到爱尔兰,迎接爱尔兰公主伊索尔德到康沃尔作王后。在乘船去康沃尔的途中,伊索尔德受不了屈辱,要侍女布兰甘特取出毒酒,将自己与特里斯坦双双毒死。但是布兰甘特竟给出了爱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堕入爱河。这时,船到康沃尔。
[编辑] 第二幕

伊索尔德与特里斯坦不顾布兰甘特的警告,在午夜值马克国王打猎之际幽会。这是歌剧史上最长的爱情二重唱之一。国王随从梅洛特预感到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关系,并且建议国王回程。因此国王正好撞上两人的幽会。特里斯坦也不辩护,只问伊索尔德,是否愿意以死相随。梅洛特拔剑刺伤特里斯坦。
[编辑] 第三幕

特里斯坦的仆人库尔文纳将特里斯坦带到布列塔尼自己先辈留下来的半破落的城堡中,让后者养伤。特里斯坦虽然已神志不清,但仍在等待伊索尔德的到来。最后船出现在地平线上,特里斯坦在伊索尔德的怀中死去。这时出现了第二艘船,库尔文纳认为是敌人到来,便关上了门。这其实是马克国王,他想成全两人。库尔文纳拒绝让他们进入。双方开始打斗,结果库尔文纳和梅洛特伤重死亡。马克国王看到特里斯坦已死,十分惊愕。伊索尔德在特里斯坦旁边唱尽一曲《爱中死》("Liebestod",原文 "Mild und leise wie er lächelt",直译:恬淡轻柔如同他的微笑)后悄然逝去。

指挥大师卡拉扬当年就是以指挥此剧赢得神奇的卡拉扬的名声。后来他在1952年在拜罗伊特音乐节登台指挥该剧。70年代,他与一组著名的艺术家共同录制了此剧的立体声版本。

德国指挥家富特文格勒也录制过这部乐剧的录音室版本。主角是苏特豪斯和弗拉格斯塔德。

在拜罗伊特的现场录音中,最著名要数卡尔·伯姆在1966年录制的版本。主角是温德伽森和比尔吉特·尼尔森。

另外,小克莱伯的版本也属经典之列。

除了完整的歌剧录音外,不少指挥家都喜欢演奏此剧的序曲,但更多的是将序曲和终曲 "爱之死" 一同演奏。
Disc: 1
1. Prelude
2. Westwarts Schweift Der Blick
3. Brangane, du? Sag - Wo Sind Wir?
4. O Weh! Ach! Ache, Des Ubels, Das Ich Geahnt!
5. Frisch Weht Der Wind Der Heimat Zu
...

Disc: 2
1. War Morold Dir So Wert
2. Ho! He! Ha! He! Am Obermast Di Segel Ein!
3. Du Horst Den Ruf?
4. Auf Das Tau! Anker Los!
5. Tristan!...Isolde!
...

Disc: 3
1. Doch Unsre Liebe
2. So Sturben Wir, Um Ungetrennt
3. Habet Acht! Habet Acht!
4. O Ew'ge Nacht, Susse Nacht!
5. Rette Dich, Tristan!
...

Disc: 4
1. Noch Iosch Das Licht Nicht Aus
2. Mein Kurewenal, Du Trauter Freund!
3. Hirtenreigen Auf Einer Schalmei/Noch Ist Kein Schiff Zu Sehn!
4. Nein! Ach Nein! So HeiBt Sie Nicht!
5. Der Trank! Der Trank! Der Furchtbare Trank!
...


 



93 [Wagner]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93.jpg (25.46 KB)
2009-11-30 08:15


Wagner: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Decca 4555552] Sir Georg Solti, Wie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4CD/4,67 GB (5.023.346.200 bytes) | Covers+Booklet
MU六分卷:
http://www.megaupload.com/?d=A496ACLV
http://www.megaupload.com/?d=I6ZLOLKT
http://www.megaupload.com/?d=CTSDVKF1
http://www.megaupload.com/?d=ESLJ5RV1
http://www.megaupload.com/?d=YN9TSGIW
http://www.megaupload.com/?d=N1YMGTQO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3553A4703/留声机百大九十三4-1.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3630A2701/留声机百大九十三4-2.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3713A3650/留声机百大九十三4-3.rar.html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3845A9906/留声机百大九十三4-4.rar.html
《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之 夜:莱茵的黄金》
作者简介:

理查德·瓦格纳于1813年5月22日生在德国莱比锡(Leipsic)。他的父亲是市警察厅的书记,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当法军占领莱比锡时,他因为会法国话,被擢升为警察长。他爱好诗,尤其爱好戏剧;业余团体演剧时,常常有他参加演出。
  理查德·瓦格纳生下来才五个月,父亲就因传染了流行的热病死而死去。1815年他的寡母迫于贫困,改嫁了该叶尔。路德维希·该叶尔(1779-1821)是一个演剧家兼剧作家,并擅华人像;他很喜爱瓦格纳。瓦格纳因为受了父亲的遗传和继父的熏染,所以很快的就养成了在戏剧方面的能力,并且使他后来能在创作歌剧时一人兼作剧词和音乐。
  该叶尔在与瓦格纳的母亲结婚的时候,已被聘为德累斯顿(Dresden)宫廷剧院的演员,于是他们全家都迁到了德雷斯顿。瓦格纳在八岁的时候,就学会了在钢琴上弹奏《自由的射手》中的伴娘合唱曲;这曲子在当时还算是很新的作品呢。(韦伯(1786-1826)把它用进了歌剧《自由射手》第三幕。作为女主人公阿加特准备结婚时伴娘所唱的歌。)该叶尔去世的前一天(1821年9月30日),他听见瓦格纳在隔壁的屋里弹奏这个曲子,他对瓦格纳的母亲说:“你不觉得他有音乐的天才吗?”后来她从死者的屋里走出来,对瓦格纳说:“你的继父很想把你造就成一个人才啊。”瓦格纳以后在他早年的自传中曾写道:“从那时起,我总怀着要在这世界上有所成就的抱负。”
  在学校里,瓦格纳常以写作诗章博得一些声誉。他非常喜欢莎士比亚的作品,以至于在十四岁时写成了一部大悲剧,他自称系集《哈姆雷特》(Hamlet)与《李尔王》(King Lear)之大成的作品。在这部悲剧里,所有的人物差不多一个一个地都死光了,最后到第五幕上场的是他们的幽灵。
  1833年瓦格纳才开始专以音乐为业。那时他的哥哥阿尔贝特(Albert)在维尔茨堡(Wurzburg)剧院里担任男高音歌者和演员,并兼舞台的监督。他替瓦格纳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他的哥哥常常指教他,使他获益很多;他也常常拿自己的作品给他们演出。那时他的工作不很忙,所以他能抽暇写成一部名为《妖女》(Die Feen)的三幕歌剧。这部歌剧的剧词和乐曲都是他一人写的,但是一直未曾演出。一直到了他死后五年,在1888年6月间才在慕尼黑首次上演。1834年他被任维马格德堡(Magdeburg)歌剧院的指挥。在那里他写了一部歌剧:《恋禁》(Das Liebesverbot)。但那时马格德堡的歌剧院已濒于破产的地步;到了1836年春天,情形愈坏,大有被迫关门之事

作品背景

中世纪时基督教在整个欧洲盛行,过去在地方上流传的一些北欧神话被视作邪教清理,现在残存的较为著名的有英格兰的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等,瓦格纳的《指环》就出于这部中世纪德国的民间叙事诗《尼伯龙根之歌》。北欧神话与其他的古代神话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北欧神话中神的身上有着人性的一面,他们不是全能的、所向无敌的,而是有一定的限制,其本身也要面临灭亡的命运。《诸神的黄昏》中就体现了这一万物同归于尽、转换新生的思想。当时,瓦格纳将这部叙事诗整理后打算写成歌剧脚本,却招来很多反对,多数人认为这样庞大的脚本无法配成音乐。但瓦格纳成功了,他以二百多个主导动机贯穿全剧,采用明暗两条线来推进剧情的发展。起初,瓦格纳只是选取了故事的一部分作了《齐格弗里德之死》(Siegfrieds Tod),也就是后来《诸神的黄昏》的前身,这部作品是以布仑希尔德引齐格弗里德进入瓦尔哈拉天宫作为结局的,不久,瓦格纳觉得不满意,认为缺乏更深一层的伦理意义并且无法在剧院里演出,所以他增加了一部《青年齐格弗里德》(Der junge Siegfried,成为《齐格弗里德》的基础),并将结局改得含有深奥的玄学意味。最后,为了使全剧完整,又补充了《女武神》及序剧《莱茵的黄金》。从音乐上来看,《女武神》与《齐格弗里德》最精彩,而《莱茵的黄金》较为优美,《诸神的黄昏》则显示了瓦格纳多年来所形成的思想。由于瓦格纳的歌剧乐队编制庞大,所选择的歌手在音量音色和强度方面都有特别要求,同时还需要采用一些极端措施保证聆听效果,固瓦格纳的崇拜者,巴伐利亚大公为他的《指环》能够上演特别出资建造拜罗伊特剧院(又名节日剧院,1872年5月22日破土动工,历时两年多,于1875竣工),其设计专为配合瓦格纳的要求,它将乐池沉降得更深,最嘹亮的铜管乐器放在最深处,离指挥很远,远远低于舞台上的歌手。1876年8月,《指环》全剧于该剧院首演,分四天上演,共演两次,每天下午4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首演的指挥是汉斯·里希特。当时,演出盛况空前,几乎整个欧洲的音乐人士都齐聚这个莱茵河边的小地方,甚至到了拜罗伊特发生食物短缺的程度。

《尼伯龙根的指环》简介:

「尼伯龙根(Niebelungen)的指环」起源于中世记叙事诗「尼伯龙根(Niebelungen)之歌」( Das Nidelungenlied A.D.1204德文版 )。而更早的起源则是在九世纪所流传的传说诗篇 「旧爱达」-The Edler Edda(the poetic Edda)及日耳曼英雄传说-Volsunga Saga。
所谓尼伯龙根(Niebelungen),起源于古代北欧的 Nilfheim(Nibelheim),意为「死人之国」或「雾之国」。中世纪德语称住在那里的人为 Nibelung(复数 Niebelungen),即生活在「雾之国」中 之人。但在此剧中则变成侏儒。
「尼伯龙根(Niebelungen)的指环」一剧为歌剧作家华格纳所改编的歌剧,分为四部份,分别为——

夜: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The Rhinegold)
第一夜:女武神(Die Walkure)(The Valkyrie)
第二夜:齐格弗里德(Siegfried)
第三夜:诸神之黄昏(Gotterdammerung)(Twilight of the gods)

共十幕三十六场,故事是以剧幕方式叙述,人名表示方式为--中文(剧中别名,英文称呼)例如:佛旦(Wotan,Odin)。

《尼伯龙根的指环》故事梗概 - 作者:杨伯瀚

序夜-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



第一场 莱茵河河底
第二场 莱茵河畔山顶的空地
第三场 地下死人之国(Nilbelheim)岩洞
第四场 莱茵河畔山顶的空地

第一场 莱茵河河底

三名莱茵少女-水精灵(Rhinemaidens): 沃克琳德(Woglinde),薇昆德(Wellgunde) ,弗洛丝希德(Flosshilde )在莱茵河游泳并歌颂着莱茵河。

她们的任务是守护藏在莱茵河底的黄金。尼伯龙根(Niebelungen)的侏儒阿贝利希(Alberich)来到,看见三位美丽的少女,自言自语道:「即使只能有一位,我也想抱抱她抚摸她的美发。」但由于他是行动笨拙的侏儒,一位少女也抓不到,并遭到三位少女的捉弄。

他十分愤怒。此时阳光照在水上,他发现莱茵河底有东西闪闪发光,少女们一边游泳一边歌颂这些灿丽的黄金。阿贝利希(Alberich)问少女们那是什么?她们嘲弄阿贝利希(Alberich)连莱茵的黄金都不知道,并告诉他只要有看破男女之情的人取得这些黄金,拿它们打造出指环,就有统治世界的权力。

阿贝利希(Alberich)听了后,觉得禁欲是件容易的事,便躲在岩石顶端,伺机偷得黄金,钻入河底溜走,三名少女追去,但已来不及。从河底传来了阿贝利希(Alberich)的嘲笑声。

第二场 莱茵河畔山顶的空地

众神之长沃坦(Wotan,Odin)和妻子婚姻之神富丽卡(Fricka,Frigga)在英灵殿(Valhalla)前的原野睡觉。两人醒来眼前是一座雄伟的宫殿,便歌颂建好的英灵殿(Valhalla)。
可是富丽卡(Fricka,Frigga)想起对巨人兄弟所作的约定就开始不安而责怪起沃坦(Wotan,Odin)。

这个约定是要当作给巨人兄弟法左特(Fasolt)和法夫纳(Fafner)建造城堡的报酬,约定的内容是要将美神富莱亚(Freua,Freya)送给巨人兄弟。沃坦(Wotan,Odin)安抚富丽卡(Fricka,Frigga)之时,富莱亚(Freua,Freya)跑了进来,原来是巨人兄弟来要人了。

巨人兄弟要沃坦(Wotan,Odin)照约定交人,哥哥法左特(Fasolt)只单纯地想娶富莱亚(Freua,Freya)为妻,但是弟弟法夫纳(Fafner)却发现到一但夺走女神富莱亚(Freua,Freya),原本吃她栽植的苹果而保持青春的众神就会毁灭。那时他即可拥有世界的统治权。
沃坦(Wotan,Odin)跟巨人说富莱亚(Freua,Freya)的事只是开玩笑,不可当真。巨人准备夺人,此时雷神顿纳(Donner,Thor)出场,挥舞着雷神之锤恐吓巨人兄弟。幸福之神弗洛(Froh,Frey)亦冲出保护妹妹。

此时,原本提议这次约定的阴谋家火神罗杰(Loge,Loki)来到。沃坦( Wotan,Odin)要罗杰(Loge,Loki)解决他答应的这件事,但罗杰(Loge,Loki)推托,众神都生气了,顿纳(Donner,Thor)再次挥动神锤。沃坦(Wotan,Odin)挺身阻止自相残杀,表示相信罗杰(Loge,Loki)的智能定能解决,并追问罗杰(Loge,Loki)最近的去向,罗杰(Loge,Loki)说:「我行遍各地找寻比女人之爱更好的东西,发现都是徒劳无功的,所以决定停止。之后遇到了莱茵的少女们,乞求我为她们取回被偷的黄金。

阿贝利希(Alberich)正用偷去的黄金打造指环,只要制作的人是看破男女之情的人,则拥有指环者就能有无限的权力与财富。」富丽卡(Fricka,Frigga)问起能否作成女人用的装饰品,罗杰(Loge,Loki)说女人若戴上指环,可守住贞操。富丽卡(Fricka,Frigga)建议沃坦(Wotan,Odin)去取回。罗杰(Loge,Loki)表示阿贝利希(Alberich)已制好指环,对诸神之国颇有威胁,建议沃坦(Wotan,Odin )取回还给莱茵少女。而巨人兄弟想拥有这黄金,表示愿意以黄金代替富莱亚(Freua,Freya),但先把她当人质带走,在今夜前送黄金给他们交换,于是带走了富莱亚(Freua,Freya)。

众神商量后,决定由沃坦(Wotan,Odin)和罗杰(Loge,Loki)去取回指环。于是他们走向地底的国度尼贝汉姆(Nilbelheim)。

第三场 地下死人之国(Nilbelheim)岩洞

阿贝利希(Alberich)强迫所有的侏儒帮他建造金库,并跟孪生弟弟迷魅(Mime)索取要他用黄金打造的隐身帽。迷魅(Mime)不肯,争执中隐身帽掉落在地,被阿贝利希(Alberich)抢到并戴上,隐身击倒迷魅(Mime),延着坑道回尼贝汉姆(Nilbelheim)去了。
罗杰(Loge,Loki)和沃坦( Wotan,Odin)来到,在呻吟的迷魅(Mime)口中知道指环和隐身帽的威力和秘密。此时阿贝利希(Alberich)鞭打着一群侏儒来到,赶走了迷魅(Mime),并嘲笑罗杰(Loge,Loki)和沃坦(Wotan,Odin)及天上诸神。
罗杰(Loge,Loki)问阿贝利希(Alberich)如何守护象征权力的指环,自傲的阿贝利希(Alberich)对他说有了隐身帽,可以任意改变自己的模样。

罗杰(Loge,Loki)表示怀疑,阿贝利希(Alberich)立刻变成巨龙恐吓他。但罗杰(Loge,Loki)说变成巨龙不稀奇,变小才困难,要他变成癞蛤蟆,阿贝利希(Alberich)不服气,就变成了癞蛤蟆,结果被罗杰(Loge,Loki)踩住,摘下隐身帽,阿贝利希(Alberich)立刻恢复原样,并被绑起,由沃坦(Wotan,Odin)和罗杰(Loge,Loki)押回了天上。

第四场 莱茵河畔山顶的空地

罗杰(Loge,Loki)威胁 阿贝利希(Alberich)交出财宝,阿贝利希(Alberich)利用指环叫侏儒们搬财宝来。沃坦(Wotan,Odin)把阿贝利希(Alberich)的指环强行拔下,再放了阿贝利希(Alberich),自由后的阿贝利希(Alberich)诅咒着拥有指环者必被人所杀,然后消失了。

巨人兄弟带着富莱亚(Freua,Freya)来到,要求可以遮盖富莱亚(Freua,Freya)整个身体的财宝作为赎金。但是当所有财宝堆上富莱亚(Freua,Freya)的身体后,还是可以看到少许的头发,于是巨人兄弟要求将隐身帽也盖上,但发现还是看得到富莱亚(Freua,Freya)的眼睛,巨人兄弟要求用指环去塞,但沃坦(Wotan,Odin)坚持不肯。

这时智能女神爱尔达(Erda)出现,向沃坦(Wotan,Odin)忠告:「这指环已受诅咒,将它送走吧!」说完即消失了。沃坦(Wotan,Odin)考虑后,将指环给了巨人们,将富莱亚(Freua,Freya)拉回众神身边。

巨人兄弟为了财宝分配起了争执,彼此抢夺指环,结果弟弟法夫纳(Fafner)击倒了哥哥法左特(Fasolt),独占了所有东西。沃坦(Wotan,Odin)看到指环诅咒而不安。

此时众神准备进入新城堡,顿纳(Donner,Thor)站上岩石呼唤雷雨,之后弗洛(Froh,Frey)在天边挂起彩虹,诸神在此壮丽的景色下为新城堡祝福,踏上虹桥进城。
罗杰(Loge,Loki)在众神进城后,自言自语道:「众神没落的日子近了。」,然后以奇怪的姿势也踏上虹桥进城。
莱茵河传来三位少女怀念黄金的歌声,沃坦(Wotan,Odin)询问罗杰(Loge,Loki)后,了解了她们的哀叹只是徒劳,便继续向前走进入新城堡。

—幕落—



94 [Wagner] Die Walküre [Testament SBT4 1391] Joseph Keilberth, Orchester der Bayreuther Festspiele

94.jpg (30.66 KB)
2009-11-30 08:15


Wagner: Die Walküre [Testament SBT4 1391] Joseph Keilberth, Orchester der Bayreuther Festspiele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4CD/1,13 GB (1.223.546.758 bytes) | Covers+Booklet
MU二分卷:
http://www.megaupload.com/?d=FO4A5JSG
http://www.megaupload.com/?d=S3KA5XCX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9200A1713/留声机百大之九十四.rar.html
《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之 第一夜:女武神
Joseph Keilberth -《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Wagner:Der Ring des Nibelungen)史上最早立体声指环录音【更新完毕】[APE]
专辑英文名: Wagner:Der Ring des Nibelungen
专辑中文名: 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
艺术家Joseph Keilberth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史上最早立体声指环录音【更新完毕】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简介




作曲:Richard Wagner
作词:Richard Wagner
指挥:Joseph Keilberth
乐团:Orchester der Bayreuther Festspiele
发行:TESTAMENT
资源出处:eMule搜索,感谢原发人的慷慨共享!

专辑介绍:

1955年拜罗伊特现场由Decca金牌录音师威尔金森录制的凯尔伯特所指挥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是历史上第一套立体声版的指环。就在准备作商业发行之际,制作人卡尔肖否决了这项出版计划,原因是他不喜欢实况录音,而他所策划的录音版(著名的索尔蒂指挥群星版),于4年后展开。为了索尔第版的销量,55年音乐节现场的录音就一直封存在了Decca的档案库里(唱片公司在短时间内一个曲目往往只会发行一个版本),直到近年,才由Testament出版发行,成为前两年的话题盘。

《尼伯龙根的指环》出自德国的作曲家理查.瓦格纳之手。
这部歌剧瓦格纳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写成的,可谓呕必沥血。歌剧共分四部,依次 《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瓦格纳最初想把这部歌剧写成向压迫人类的黄金势力进行斗争的英雄史的,最后却违背初衷写成了宣扬神的力量和命运的无上权威以及世界末日必将来临的一部作品,集中了他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思想。
尽管如此,《尼伯龙根的指环》的艺术价值仍是毋庸置疑的。这部歌剧汇聚了瓦格纳对当时歌剧改革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具有划时代意义。他使剧作与音乐达到和谐一致,使音乐协同剧情塑造人物形象。他在歌剧中的交响乐的运用、丰富的和声手法的运用、音乐场景的描写技巧运用以及其他许多极有创意的革新等,将歌剧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虽然瓦格纳的创作充满着矛盾,但他依然是德国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在贝多芬之后的德国作曲家之中还没有人拥有像他那样的气魄的胆识。
《尼伯龙根的指环》剧情最早见于史诗《尼伯龙根之歌》这部书是多瑙河地区一奥地利人根据北欧古代传说,约在1200年用中古高地德语写成的。瓦格纳根据歌剧剧情的需要,围绕原情节经过再创造,最终形成了《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剧情,并使之比原作更生动、更戏剧化和更具有可观赏性。————转自《美丽元素》
感谢CATS乐友提供的作品概述

凯尔贝特,约瑟夫(Keilberth,Joseph;1908年4月19日生于卡尔斯鲁厄,1968年7月20日卒于慕尼黑。)德国指挥家。在家乡卡尔斯鲁厄国家歌剧院受到早期音乐训练;1925年任该剧院辅导教师,10年后成为音乐总监。1940年任布拉格德国爱乐乐团首席指挥;1945年任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音乐指导;1950年任汉堡爱乐乐团首席指挥;1951年任慕尼黑拜罗伊特国家歌剧院指挥;同年率班贝克交响乐团旅行瑞士、荷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演出;1954年率该团赴古巴、墨西哥演出。他是柏林爱乐乐团和科隆广播交响乐团的常任客席指挥。1952年在拜罗伊特的首次演出和在爱丁堡音乐节上露面,指挥汉堡国家歌剧院演出《自由射手》与《玫瑰骑士》,使他的事业达到了第一个高峰。1954年4月4日他首次在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指挥演出,此后直至1956年的连续数年中,他指挥拜罗伊特歌剧院演出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及其他一些歌剧,并经常出现在萨尔茨堡与琉森音乐节上。1959年他在慕尼黑继弗里茨萨伊(Fricsay)后任拜罗伊特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他在重建国立剧院的艺术指导上起了重要的作用。1968年7月20日他在演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因虚脱而逝世。凯尔贝特在正统、稳健、高效率的处理音乐方面是德国音乐传统的代表人物。他作为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普菲茨纳、雷格尔、欣德米特的演释者受到高度尊敬。他对作品风格与内容的令人满意的理解,在普菲茨纳的歌剧《帕莱斯特里那》与《德国魂》(Von Deutscher Seele)、施特劳斯的《阿拉贝拉》与《间奏曲》、布鲁克纳的交响乐及欣德米特的《画家马蒂斯》中有着显著的体现。他善于指导歌唱家,曾完美地演出了莫扎特、瓦格纳的一些歌剧。在他录制的众多唱片中,有首次完整的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和欣德米特的《卡地亚克》。(陈贻鑫、龚琪编著《外国著名指挥家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
感谢lvmaoqiu乐友提供的指挥介绍

1. Das Rheingold (莱茵的黄金)



Wotan: Hans Hotter
Fricka: Georgine von Milinkovic
Loge: Rudolf Lusting
Alberich: Gustav Neidlinger
Mime: Paul Kuen
Donner: Toni Blankenheim
Froh: Josef Traxel
Freia: Hertha Wilfert
Erda: Maria von Ilosvay
Fasolt: Ludwig Weber
Fafner: Josef Greindl
Woglinde: Jutta Vulpius
Wellgunde: Elisabeth Schärtel
Floßhilde: Maria Graf

剧情概述:莱茵河底的众仙女守卫着一块魔金,用这块魔金铸成指环戴上后就能统治世界,但此人必须抛弃爱情。尼伯龙根侏儒阿尔贝里希因情场失意而发誓抛弃爱情,他盗得魔金铸成指环,成了世界之王,众神之主沃坦令巨人兄弟法索特和法夫纳建造供诸神栖居的瓦尔哈拉宫,承诺宫殿建成后将以美女神弗莱亚作为报偿。宫殿建成后沃坦悔约,要求他们用尼伯龙根指环换取弗莱亚。沃坦来到尼伯龙根并骗取了指环。阿尔贝里希咀咒得到指环者必得灾祸。果然,巨人为争夺财富而争斗起来,法夫纳杀死法索特。剧终,沃坦对指环的魔力深感不安,诸神进入新建的宫殿。——转自《美丽元素》
感谢CATS乐友提供的情节概述

2. Die Walküre (女武神)



Brünnhilde: Astrid Varnay
Sieglinde: Gré Brouwenstijn
Wotan: Hans Hotter
Siegmund: Ramón Vinay
Hunding: Josef Greindl
Fricka: Georgine von Milinkovic
Walküre/Valkyries/Walkyries
Gerhilde: Hertha Wilfert
Helmwige: Hilde Scheppan
Waltraute: Elisabeth Schärtel
Schwertleite: Maria von Ilosvay
Ortlinde: Gerda Lammers
Siegrune: Jean Watson
Grimgerde: Georgine von Milinkovic
Roßweiße: Maria Graf

剧情概括:沃坦料想阿尔贝里希将会来是攻神殿夺取指环,于是让9位女武神将各地阵亡的英勇武士领到天界守卫神殿。沃坦有一对子女,儿子齐格蒙德,女儿齐格琳德,两人在两地长大,互不相识。齐格琳德被人拐骗,嫁给武士洪丁。齐格蒙德与洪丁有仇,一天晚上他趁洪丁外出闯入洪丁家,与齐格琳德产生爱情。沃坦的妻子弗里卡是婚姻之神,力主惩罚兄妹,沃坦只得让女武神布仑希尔德将兄妹两人交给洪丁处置。齐格蒙德被洪丁所杀。布仑希尔德藏起齐格琳德,预言她将生下齐格蒙德的儿子,最英勇的齐格弗里德,并将齐格蒙德的断剑交给了齐格琳德。沃坦惩罚布仑希尔德,将她驱逐下界,使她沉睡山顶,并让火焰包围山顶。剧终,沃坦高呼:“惧怕我的人,不能踏过这片火焰。”——转自《美丽元素》
感谢CATS乐友提供的情节概述

3. Siegfried (齐格弗里德)



Siegfried: Wolfgang Windgassen
Brünnhilde: Astrid Varnay
Wanderer: Hans Hotter
Alberich: Gustav Neidlinger
Mime: Paul Kuen
Erda: Maria von Ilosvay
Fafner: Josef Greindl
Waldvogel: Ilse Hollweg

剧情概括:齐格琳德生下齐格弗里德后死去,阿尔贝里希之弟,尼伯龙根铁匠米梅抚育齐格弗里德成人。长大后的齐格弗里德力大无比,他让米梅给自己铸一把利剑,但米梅铸出的剑全被他折断。齐格弗里德用母亲留下的断剑根才铸出了不折之剑。巨人法夫纳化为巨龙守着指环。齐格弗里德杀死法夫纳,夺取了指环。小鸟又告诉他有美女在山顶,于是他随鸟上山,冲过火焰,叫醒了布仑希尔德。两人产生爱情,结为夫妻。——转自《美丽元素》
感谢CATS乐友提供的情节概述

4. Götterdämmerung (诸神的黄昏)



Brünnhilde: Astrid Varnay
Siegfried: Wolfgang Windgassen
Gunther: Hermann Uhde
Waltraute: Maria von Ilosvay
Alberich: Gustav Neidlinger
Hagen: Josef Greindl
Woglinde: Jutta Vulpius
Wellgunde: Elisabeth Schärtel
Floßhilde: Maria Graf
Erste Norn: Maria von Ilosvay
Zweite Norn: Georgine von Milinkovic
Dritte Norn: Mina Bolotine

剧情概括:三个命运女神编织着世界的命运之网,命运之线突然断裂,预示着世界末日即将来临。齐格弗里德把指环交给布仑希尔德,自己骑马仗剑来到国王贡特尔的宫迁,受到礼遇。阿尔贝里希之子哈根在此朝中为臣,他精心策划欲使贡特尔得到布仑希尔德,而使齐格弗里德爱上了贡特尔之妹贡特鲁尼。齐格弗里德中计喝下药酒忘记一切,愿与贡特鲁妮成婚。齐格弗里德被药力所驱,乔装国王去催布仑希尔德进宫,并抢去了指环,布仑希尔德怒斥他负心,转爱为恨。后齐格弗里德吃了解药恢复了记忆,却遭哈根暗杀。国王与哈根争夺指环,哈根又杀死了国王,齐格弗里德死后,布仑希是尔德将他火葬,自己也骑马跃入火中。剧终,莱茵河水星期日暴涨,淹死哈根,指环回归仙女的手中。这时焚烧齐格弗里德和布仑希尔德的大火一直烧到瓦尔哈拉宫,众神与宫殿同归于尽。——转自《美丽元素》
感谢CATS乐友提供的情节概述

更新完毕


专辑曲目


Das Rheingold

Disc: 1

1. Prelude
2. Weia! Wega!
3. Garstig Glatter Glitsch'riger Glimmer
4. Wallala! Wallala! Lalaleia! Lalaleia!
5. Lugt, Schewestern!
6. Der Welt Erbe
7. Wotan, Gemahl, Erwache!
8. Sanft Schlob Schlaf Dein Aug'
9. Zu Mir, Freia!
10. Endlich Loge!
11. Immer Ist Undank Loges Lohn!
12. Eini Runezauber Zwingt Das Gold Zum Reif
13. Hor, Wotan, Der Harrenden Wort!
14. Was Sinnt Nun Wotan So Wild?
15. Jetzt Fand Ich's
Disc: 2
1. Auf, Loge, Hinab Mit Mir!
2. Schau, Du Schelm!
3. Nibelheim Hier
4. Nehmt Euch In Acht!
5. Vergeh', Frevelnder Gauch!
6. Ohe! Ha Ha Ha!
7. Da, Vetter, Sitze Du Fest!
8. Gezahlt Hab'ich
9. Bin Ich Nun Frei?
10. Fasolt Und Fafner Nahen Von Fern
11. Gepflanzt Sind Die Pfahle Nach Pfandes Mab
12. Weiche, Wotan; Weiche!
13. Hort, Ihr Riesen!
14. Schwules Gedunst
15. Abendlich Strahlt Der Sonne Auge
16. Ihrem Ende Eilen Sie Zu
17. Rheingold! Rheingold! Reines Gold!


Die Walküre

Disc: 1

1. Die Walkure: Prelude (Vorspiel) (Act One)
2. Wes Herd dies auch sei (Act One, Scene One)
3. Kuhlende Labung gab mir
4. Mud am Herd fand ich den Mann (Act One, Scene Two)
5. Friedmund darf ich nicht heissen
6. Aus dem Wald trieb es mich fort
7. Ich weiss ein wildes Geschlect (Hunding)
8. Ein Schwert werhiess mir der Vater (Siegmund) (Act One, Scene Three)
9. Schlafst du, Gast? (Sieglinde/Siegmund)
10. Wintersturme wichen dem wonnermond (Siegmund)
11. Du bist der Lenz
12. Wehwalt heisst du furwahr? (Sielinde/Siegmund)
Disc: 2
1. Prelude (Vorspiel) (Act Two)
2. Nun zaume dein Ross (Wotan/Brunnhilde) (Act Two , Scene One)
3. Der alte Sturm (Wotan/Frica)
4. So ist es denn aus mit den weigen Gottern (Frica)
5. Nichts lerntest du
6. Was verlangst du? (Wotan/Fricka/Brunnhilde)
7. Schlimm, furcht' ich, schloss der Streit (Brunnhilde/Wotan) (Act Two, Scene Two)
8. Was keinem in Worten ich kunde
9. Ein andres ist's (Wotan/Brunnhilde)
10. O sag/, kunde (Brunnhilde/Wotan)
11. Raste nun hier (Act Two, Scene Three)
12. Hinweg! Hinweg ! (Siegmund/Sieglinde)
Disc: 3
1. Siegmund ! Sieh' auf mich! (Act Two, Scene Four)
2. Hehr bist du, und heilig gewaht'ich
3. So wenig achtest du ewige Wonne? (Brunnhilde/Siegmund)
4. Zauberfest bezahmt ein Schlaf(Siegmund)(Act Two, Scene Five)
5. Kehrte der Vater nur heim ! (Sieglinde/Hunding/Siegmund/Brunnhilde/Wotan)
Disc: 4
1. Prelude - Hojotoho! Hojotoho! (Die acht Walkuren)
2. Schuzt mich und helft (Brunnhilde/Die acht Walkuren) (Act Three, Scene One)
3. Nicht sehre dich Sorge um mich (Sieglinde/Brunnhilde/Waltraute/ortlinde/Die acht Walkuren
4. Steh, Brunnhild'! (Wotan/Die acht Walkuren/Brunnhilde)
5. Wo is Brunnhild' (Wotan/Die acht Walkuren) (Act Three, Scene Two)
6. Hier bin ich, Vater (Brunnhilde/Wotan)
7. Wehe ! Weh'! Schwester (Die acht Walkuren/Brunnhilde/Wotan)
8. War es so schmahlich (Act Three, Scene Three)
9. Nicht weise bin ich
10. So tatest du
11. Du zeugtest ein edles Geschlect (Brunnhilde/Wotan)
12. Leb wohl, du kuhnes, herrliches Kind !
13. Denn einer nur freie die Braut
14. Loge, hor! Lausche hieher ! (Wotan)


Siegfried

Disk: 1

1. Prélude
2. Zwangvolle Plage! (1. Akt)
3. Hoiho! Hoiho! Hau' ein!
4. Da hast du die Stücken
5. Als zullendes Kind zog ich dich auf
6. Vieles lehetest du, Mime
7. Einst lag wimmernd ein Weib
8. Und diese Stücken sollst du mir schmieden
9. Da stürmt er hin!
10. Heil dir, weiser Schmied!
11. Hier sitz' ich am Herd
12. Was zu wissen dir frommt
13. Die Stücken! Das Schwert!
Disk: 2
1. Verfluchtes Licht!
2. Heda! Du Fauler!
3. Bist du es, Kind?
4. Fühltest du nie im finstren Wald
5. Her mit den Stücken
6. Notung! Notung! Neidliches Schwert!
7. Hoho! Hoho! Hohei!
8. Prélude
9. In Wald und Nacht (2. Akt)
10. Zur Neidhöhle fuhr ich bei Nacht
11. Mit mir nicht
12. Fafner! Fafner! Erwache, Wurm!
13. Nun, Alberich, das schlug fehl
14. Wir sind zur Stelle
15. Daß der mein Vater nicht ist
Disk: 3
1. Aber - Wie sah meine Mutter wohl aus?
2. Meine Mutter - ein Menschenweib!
3. Haha! Da hätte mein Lied
4. Wer bist du, kühner Knabe
5. Zur Kunde taugt kein Toter
6. Wohin schleichst du eilig und schau
7. Was ihr mir nützt
8. Willkommen, Siegfried
9. Da lieg auch du, dunkler Wurm!
10. Prélude
11. Wache! Wala! (3. Akt)
12. Stark ruft das Lied
Disk: 4
1. Dir Unweisen ruf' ich ins Ohr
2. Dort seh' ich Siegfried nah'n
3. Wohin, Knabe, heiße dich dein Weg?
4. Kenntest du mich, kühner Sproß
5. Mit zerfocht'ner Waffe wich mir der Feige?
6. Selige Öde auf sonniger Höh!
7. Das ist kein Mann!
8. Heil dir, Sonne!
9. O Siegfried! Siegfried! Seliger Held!
10. Dort seh' ich Grane
11. Ewig war ich, ewig bin ich


Götterdämmerung

Disc: 1

1. Prelude (orchestra) PROLOGUE
2. Welch' Licht leuchtet dort?
3. Dammert der Tag? (Drei Nornen)
4. Dawn/Tagesgrauen/Lever du jour (Orchestra)
5. Zu neuen Taten, teurer Helde (Brunnhilde)
6. Mehr gabst du, Wunderfrau (Siegfried/Brunnhilde)
7. O heilige Gotter (Brunnhilde/Siegfried)
8. Siegfried's Rhine Journey (Orchestra)
9. Nun hor, Hagen (Gunther/Hagen) ACT ONE, scene one
10. En Weib weiss ich (Hagen/Gunther/Gutrune)
11. Vom Rhein her tont das Horn (Gunther/Hagen/Siegfried) scene two Heil! Siegfried, teurer Heldi!
12. Wer ist Gibichs Sohn? (Siegfried/Gunther/Hagen)
13. Bergrusse froh, o Held (Gunther/Siegfried/Hagen/Gutrune)
14. Vergass' ich alles (Siegfried)
Disc: 2
1. Gunther, wie heisst deine Schwester?
2. Bluhenden Lebens labendes Blut (Siegfried/Gunther)
3. Was nahmst du am Eide nicht teil? (Siegfried/Hagen/Gunther/Gutrune)
4. Hier sitz' ich zur Wacht (Hagen) scene three
5. Altgewohntes Gerausch (Brunnhilde/Waltraute)
6. Hore mit Sinn, was ich dir sage !(Waltraute)
7. Welch banger Traume Maren (Brunnhilde/Waltraute)
8. Blitzend Gewolk (Brunnhilde)
9. Brunnhild'1 Ein Freier kam (Siegfried/Brunnhilde)
10. Jetzt bist du mein (Siegfried/Brunnhilde)
Disc: 3
1. Prelude (orchestra) ACT TWO, scene one
2. Schlafst du, Hagen, mein Sohn? (Alberich/Hagen) scene two
3. Hoiho, Hagen ! (Siegfried/hagen/Gutrune) scene three
4. Hoiho! Hoihohoho!
5. Rustet euch wohl (Hagen/choir)
6. Gross Gluck und Heil (Choir/Hagen) scene four
7. Heil dir, Gunther! (Choir)
8. Brunnhild', die hehrste Frau (Gunther/Choir)
9. Gegrusst sei, teurer Held (Gunther/Choir/Siegfried/Brunnhilde/Hagen)
10. Einen Ring sah ich an deiner Hand (Brunnhilde/Siegfried/Gunther/Hagen)
11. Betrug! Betrug! (Brunnhilde/Gutrune/Choir/Gunther/Siegfried)
12. Helle Wehr! Heilige Waffe!(Siegfried/Brunnhilde/Choir)
13. Glaub', mehr zurnt es mich als dich (Siegfried) scene five
14. Welches Unholds List (Brunnhilde)
15. Vertraue mir, betrogne Frau! (Hagen/Brunnhilde)
16. Auf, Gunther, edler Gibichung! (Hagen/Gunther/Brunnhilde)
17. So soll es sein! (Gunther/Brunnhilde/Hagen)
Disc: 4
1. Prelude (Orchestra) ACT THREE, scene one
2. Frau Sonne sendet lichte Strahlen (Woglinde/Wellgunde/Flosshilde)
3. Eine Albe fuhrte mich irr (Siegfried)
4. Siegfried !
5. Ein goldner Ring ragt dir am Finger!
6. Behalt ihn, Held
7. Weialala leia (Flosshilde/Wellgunde/Wogline/Siegfried) scene two
8. Hoiho! (Hagen/Choir/Siegfried)
9. Trink, Gunther, trink! (Siegfried/Gunther/hagen)
10. Mime hiess ein murrischer Zwerg (Siegfried/Hagen/Choir)
11. In Leid zu dem Wipfel (Siegfried/Hagen)
12. Was hor' ich? (Gunther/Hagen/Choir)
13. Brunnhilde, heilige Braut! (Siegfried)
14. Funeral March (Orchestra) scene three
15. War das sein Horn? (Gutrune)
16. Hoiho! Hoiho!
17. Siegfried - Siegfried ershlagen!(Gutrune/Gunther/Hagen)
18. Schweight eures Jammers jauchzenden Schwall (Brunnhilde/Gutrune)
19. Starke Scheite schichtet mir dort
20. Wie Sonne lauter strahlt mir sein Licht
21. O ihr, der Eide ewige Huter!
22. Mein Erbe nun nehm/ ich zu eigen
23. Fliegt heim, ihr Raben!
24. Grane, mein Ross, sei mir gegrusst! (Brunnhilde)



95 [Wagner] Parsifal [DG 413 347-2] Hofmann, Vejzovic, Herbert von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95.jpg (37.48 KB)
2009-11-30 08:15


Wagner: Parsifal [DG 413 347-2] Hofmann, Vejzovic, Herbert von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4CD/1,01 GB (1.095.163.680 bytes) | Covers+Booklet
MU二分卷:
http://www.megaupload.com/?d=XZ73D3MQ
http://www.megaupload.com/?d=KFWEHPPL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9554A1504/留声机百大之九十五.rar.html
辑英文名: wagner‘s opera
专辑中文名: 瓦格纳歌剧收集
艺术家瓦格纳
古典类型: 歌剧
资源格式: FLAC
版本: 11月7日更新卡拉扬DG版《瓦格纳:帕西法尔》
发行时间: 2009年
语言德语
简介

11月7日,更新卡拉扬DG版《帕西法尔》

指挥:卡拉扬
演唱
乐团:柏林爱乐
录音日期:不明
发行公司:DG
CD编号:4133472
《帕西法尔》

三幕歌剧,瓦格纳编剧并谱曲,1882年 7月26日在贝鲁特首次公演,1903年12月24日圣诞夜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初次演出。 1905年,在阿姆斯特丹也有成功的演出。

欣赏过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的人对《帕西法尔》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因为在《罗恩格林》“第三幕”里,当骑士罗恩格林说出自己的身世时,表明他是保护圣杯的骑士之一,这圣杯就是基督被钉上十字架时,装过他的血的杯子,它被保存在格拉尔的教堂中,而在这个段落中曾提及帕西法尔的名字。原来在《罗恩格林》中写成较为古式的“佩奇瓦尔”,在此剧中的剧名为日耳曼式的《帕西法尔》。

此剧中的人物全不是现实的,主角孔德丽和帕西法尔是寓言式的,剧情也是传说式的,由于寓言要素极为强烈,戏剧的展开缺乏明了性,另外,在许多段落处采取回想方式,因而造成退缩式的气氛。同时剧中所传达的思想与道德观念,对现代人而言较难了解,因此现今评论家对此剧的意见有分歧,褒贬不一。不过,此剧中严肃、庄严的音乐,在瓦格纳其他的乐剧作品中却不曾出现过,尽管也曾经有人批评说:“在这部乐剧中可以窥见70岁老人的疲惫音乐。”但此剧中半音阶与全音阶手法的巧妙混用、编制较大的管弦乐、自由流利的运转、低音部细腻又自然的作曲法,以及合唱与管弦乐所酝酿出的美妙旋律与对位法的美感等,都是在别的作品中找不到的。

演奏时间:

第一幕110分、第二幕75分、第三幕76分

剧中人物:

安福塔斯 圣杯骑士之王 低男中音

狄都雷尔 安福塔斯的父亲 男低音

古内曼兹 圣杯骑士 男低音

帕西法尔 傻瓜 男高音

克林莎 巫师 男中音

孔德丽 克林莎的助手,妖妇 女中音

歌者 女低音

圣杯骑士二人 男高音、 男中音

侍卫四人 2女高音、2男高音

克林莎的女巫六人 3女高音、3女低音

骑士的结拜兄弟 男高音、 男低音

青年与小孩 男高音、女高音、女低音

故事发生于中世纪,地点在西班牙山中的蒙萨尔瓦特镇。

剧情介绍:前奏曲:木管乐器加上弱音器,弦乐器平静哀婉地奏出富有表情的“圣餐”的主题,缓慢而柔美,接着钢管奏出庄严有力的“信仰”的主题,之后变化的力度、速度更为激烈又转成柔和的“圣餐”主题,继而蜕化成“圣矛”的主题及“安福塔斯”的主题,最后结合为复杂对位法进行,这些都融进了“圣餐”的主题柔和上升,显示出瓦格纳的意境:“爱,信仰,希望”!

第一幕第一景:蒙萨尔瓦特镇的森林中

高山之上,圣杯骑士保护着两件耶稣基督遗留下的圣物:一件是在十字架上钉在他肋下的圣矛,另一件是他最后晚餐所用的以及后来在十字架下,盛过他圣血的圣杯。年迈健壮的老骑士古内曼兹与两名侍卫在大树下打盹,清爽的早晨来临,古内曼兹醒过来。城堡方向传来铜管的起床号(其实是圣餐的动机),他就:“嘿、嘿”地叫醒两名侍卫。然后三个人随着远方传来的“信仰的动机”,一起做晨祷。接着有两名骑士登场。古内曼兹以为国王安福塔斯的伤处因贴用药草已开始痊愈,但骑士告诉他,药草完全没有发生疗效。在古内曼兹和骑士们交谈时,侍卫突然大叫有勇敢的女骑士来了。骑士答说:“她就是孔德丽”。她能骑马在空中驰骋,这时她从阿拉伯为国王取来镇痛剂。她把装着“巴爽”药水的水晶瓶交给古内曼兹,并表示说:“此药如果无效,那么阿拉伯再也没有能治愈国王伤口的妙药了。”

这时国王安福塔斯卧在床上被人抬出来,音乐出现“安福塔斯王”的主题。这一主题象征安福塔斯的苦恼与惨痛,休息片刻后,国王喃喃自语说:“在这圣湖沐浴固然可以稍许减轻一点痛苦,但要真正治愈我的伤口,正如神所宣告的,必须等待“因同情而获得智慧的纯洁愚者”的出现。”

国王由于从苦恼的夜晚获得解放,遂赞美森林清晨的美景,音乐也跟着变成牧歌般的“森林的动机”。古内曼兹将“巴爽”药水呈给国王,并说明是孔德丽从阿拉伯取来的。当孔德丽出现时,国王立刻向她致谢,但她却说不必客气。为了沐浴,国王一行人往湖边走去。

这时,侍卫们开始骂孔德丽是异教徒的女巫。古内曼兹责备他们说:“她忠诚地执行和远方国度的联系任务,危急时刻她也曾舍命相助,你们不该随便说她的坏话!”但侍卫们却反驳说:“给我们带来许多灾祸的不也是她吗?”古内曼兹答说:“的确她不在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不少灾难。”然后他面对孔德丽问:“在安福塔斯王因丢掉圣矛而受伤时,你究竟在哪里?为何不来相救?” 孔德丽只说:“任何人我都不会去救他”,然后缄默不语。

侍卫们说:“如果她那么忠实,为何不让她去把圣矛找出来?”古内曼兹答说:“这是另一回事。那支矛是国王在征讨巫师克林莎时被夺走的,那天在离城不远的地方,国王被美女所诱惑,在她怀里失去自我。当圣矛掉落时,克林莎突然出现,拿起这支矛刺伤了国王后逃之逃之夭夭,而国王的伤口从此不曾愈合过。”在他讲述这段往事时,孔德丽因疲惫不堪,横卧在地上。

这时陪伴国王去沐浴的侍卫回来报告说,“巴爽”药起了作用,国王的疼痛减低了。然后侍卫们一起催促古内曼兹继续讲下去,这位老骑士便又静静地说出虔诚的前王狄都雷尔的故事。

古内曼兹说:“由于邪恶的异教徒克林莎威胁这个纯洁的信仰之国,某夜救世主派遣使者造访国王,把救世主在最后晚餐时饮用的杯子,也是后来被钉十字架时盛过救世主宝血的杯子,以及浸过宝血的矛交托给前王狄都雷尔。

前王为了保护这两件圣物,建盖了这座圣杯城,又募集了心地纯洁的圣杯骑士。而克林莎则住在异教徒的国度试图抢夺圣杯,却被圣杯骑士击退。

后来被激怒的克林莎就使用魔法,在荒野中变出一个欢乐之国,让妖艳的美女住在那里,试图利用美色诱惑圣杯骑士,使他们堕落、毁灭。有不少骑士坠入这陷阱中。

岁月流逝,前王狄都雷尔因年龄已高,就把王位让给儿子安福塔斯。年轻的国王一鼓作气,亲自上阵,想一举歼灭克林莎,不料还是落入美人计中,既丢掉了圣矛,自己也受了伤。回国后,国王便在圣杯前祷告,这时圣杯发出光芒,主的圣容出现,宣告说:“等候我所选择的人吧!他是因同情而获得智慧的愚者。” 古内曼兹的故事到此结束。他重复念着神谕的预言:“忠实的愚人啊!怜悯可以得到安慰,你等着他吧!”

当古内曼兹讲完神谕众人跟着和唱的时候,圣湖边传来叫喊声而使合唱中断,大家惊讶地不知发生何事。此时,有一只受伤的天鹅飞过来,坠落在古内曼兹脚边。

接着骑士们从湖边跑过来,替天鹅拔掉身上的箭,然而天鹅还是死了。骑士向古内曼兹等人说明道:“这只天鹅刚才在圣湖上画着圆圈飞翔,当国王正高兴地喊说这是吉兆时,却飞来一支箭射中它。”

这时两名骑士把一个手执弓箭身穿布衣的青年押上来,这名青年就是傻子帕西法尔。古内曼兹问帕西法尔:“是你射中天鹅的吧?”他很骄傲地答说:“任何飞翔的东西,我都可以射中。”老骑士随即训诫他说:“你晓得在神圣的森林中,不该毫无怜悯地杀生吗?”帕西法尔听了就说“我不知道这是犯罪的。”同时他折断弓箭,并把它们丢弃。接着,古内曼兹又问他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不料帕西法尔却什么都不知道。这时青年人母亲的“贺翠莱德的动机”像回忆般静静奏出。

古内曼兹说:“我从来都没遇见过像你这么笨的人。”说完就命令随从去服侍国王沐浴。 人们走后,古内曼兹再次追问帕西法尔,要他把所知道的事都说出来。这时帕西法尔终于开口了他说:“我的母亲叫贺翠莱德,住在森林里。”老骑士又问是谁给的你弓箭,他答说是自己制造的。老骑士惊讶地问:“你的母亲为什么没有教你制作更好的武器呢?”

听了这句话,孔德丽突然站起来告诉老骑士说:“他的母亲是在丈夫贾姆雷特战死后,才生下这个儿子的,为了不想让他像父亲那样战死在沙场,刻意在荒野中把他养育的像傻子那样。”接着,帕西法尔插嘴说:“有一天,我看到男人们骑在闪闪发光的白马上,非常羡慕,所以跟在后头追。”古内曼兹说:“你这么做,母亲会很担心的!”

但孔德丽却补充说:“他不在家的时候,母亲已经死了!”帕西法尔听了勃然大怒,扑向孔德丽按住她的喉咙,老骑士看了连忙把他拉开。接着帕西法尔就全身战栗,喃喃自语说好像要昏倒。孔德丽见状立刻跑到森林里,取来水让他喝下。古内曼兹称赞她说:“善有善报”,但她却表示:“我没有行过善”。

这时候,克林莎阴森森地登场,他的魔法开始在孔德丽身上发生作用。她告诉老骑士说她只想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往森林走去,不久便昏昏睡着。

古内曼兹觉得帕西法尔或许就是神谕中的愚者,他告诉帕西法尔:“你很纯洁,圣杯也许会给你饮料或食物。”于是引导他到圣杯城,允许他参观寺院伺奉圣杯的仪式。这时音乐缓慢地奏出圣杯的主题后,转为“钟的主题”,他们俩就在这进行曲中走向寺院。

第二景:寺院内 间奏音乐是一段复杂的对位旋律,表示安福塔斯的苦恼与后悔的旋律。小喇叭与伸缩喇叭奏出雄壮的号声,宣布是“爱的圣餐”的旋律。“圣餐主题”出现,接着又转入“钟的主题”。不久,捧着圣杯盒的四名骑士登场,随后的则是躺在轿上的国王。这时音乐由“钟的动机”移到“苦恼的安佛塔斯动机”,不久,以“信仰的动机”作基础的、宗教式崇高的侍从合唱出现了。

等大伙儿都坐定后,在后方的壁龛处,前王狄都雷尔的声音好像从坟墓中飘出般传来。前王命令儿子打开圣盒的盖子。当骑士们要拿掉盖子时,却被安福塔斯制止,然后唱出:“我身上背负的痛苦的世袭任务”。他埋怨说:“圣杯城中唯一罪人的我,我是世袭的国王,非要担任这神圣职责吗? 任何的赎罪,都无法使我伤口流出的鲜血停止吗?”然后他痛苦地表示,希望自己的伤口能够封闭。他唱完后就昏倒了。

年轻骑士们又唱出:“等待因同情而获得智慧的纯洁愚者”的合唱,鼓励国王要有信心。然后骑士们还是依照前王的命令,打开圣盒的盖子,取出里头的水晶杯,并将它放在国王面前。这时圣杯发出了灿烂的光芒,国王拿起面包,手捧葡萄酒借着圣杯加以祝福。

圣杯仪式完成后,年轻骑士又把圣杯放入圣盒中,开始将受祝福的面包和葡萄酒分给其他骑士们。骑士们坐到餐桌边,古内曼兹和帕西法尔也参加这个圣餐仪式。可是这时的帕西法尔却变得全身僵硬,一言不发,呆呆地站在那里不动。圣餐后骑士们静静地退场。安福塔斯本人无法加入圣餐,只是痛苦地用手按着腹部的伤口,从他挣扎的样子可以看出伤口又流出了鲜血。年轻骑士用担架静静地将国王抬走。

帕西法尔注视这些情景,由于剧烈的痉挛,他用双手按住心脏。古内曼兹问他:“你为什么总是呆站着,你是否明白自己看到什么?”老骑士看到这青年只是猛烈地摇着头,很失望地认定他只是个纯粹的傻瓜,就把他赶出了圣城。

这时在“预言的动机”上,传来奇妙的神谕之声,在缓缓的合唱与钟声中,幕落。

第二幕 克林莎的魔法城

前奏曲:先由“克林莎不祥的动机”开始,然后是“克林莎粗野的动机”和“诱惑的动机”,接着是以强有力的和弦起头,然后是渐弱的“孔德丽的动机”。

幕启后克林莎在城堡内注视着魔镜,然后叫醒沉睡的孔德丽。他又命令孔德丽去诱惑并毁灭照在魔镜里的傻子帕西法尔。孔德丽反抗说自己不想再乾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但却仍然摆脱不掉克林莎的魔咒。

这时,帕西法尔在远方出现,克林莎阻挡他的去路,但年轻人用圣剑将他击退,然后逐渐走过来。这时巫师大叫说:“只要能够夺取这年轻人的童贞,就能一切顺意。”紧接着,克林莎用巫术把城内变成一座世上最美的花园。只见身着薄纱、体态妖艳的美丽魔女们从四面八方出现,并唱出寻找情人的合唱。等帕西法尔走到花园时,魔女们便蜂拥到他四周,责备他为何攻击她们的情人,帕西法尔答说:“他挡住了我的去路,这时姑娘们开始诱惑他,这是一首合唱曲:《来吧,来吧!》。

年轻人天真地帕西法尔和她们嬉戏、欢闹。姑娘们为了独占他,彼此争斗起来,这时管弦乐奏出粗野的“争斗的动机”。帕西法尔不耐烦地想离开这花园,孔德丽扮成美女,温柔地喊着:“帕西法尔!帕西法尔!等一等”。帕西法尔在多年的流浪生涯中,不曾有人叫过他名字,于是惊讶地站住不动。他想起以前母亲就是这样叫他的,所以亲切地走到孔德丽身边。 魔女们合唱后,孔德丽对年轻人热情地叙述他父母亲的事。

孔德丽说:“你的父亲贾姆雷特在阿拉伯战死时,留下遗言,要你的母亲替体内的儿子起名为“纯洁愚者”。你的母亲为了不让你像父亲一样命丧战场,便在远避战争的地方将你养育长大。由于你出外旅行久久不归,她过分焦虑而憔悴,在说出她名字(贺翠莱德)后就心碎而死。”

帕西法尔知道是因自己的愚蠢害死母亲,感到很难过。目睹此景的孔德丽逐渐靠近他,鼓励他应该了解母亲给父亲什么样的爱,然后热烈地亲吻他)。这与她陷害圣杯保护人安福塔斯的方法如出一辙。此处的和声效果相当精彩。

在长吻之后,年轻的帕西法尔突然感受到和安福塔斯相同的伤口之痛。当孔德丽要进一步爱抚他、拥抱他的时候,他坚决地推开她。

孔德丽还是不肯罢休,告诉他:“我因羞辱了救世主而被诅咒,于是只能笑不会哭。我的亲吻会为你带来智慧。”同时又逼近帕西法尔的身边。帕西法尔对她说:“只要告诉我到国王安福塔斯处的路,我也会帮助你。”但孔德丽却说:“只要你同情我,暂时属于我,我就会告诉你路该怎么走。”她继续诱惑他。

帕西法尔明白了她的阴险诡计大叫说:“消失吧!肮脏的女人!” 孔德丽发现自己的诱惑居然产生不了效果,惊讶不已。被激怒的孔德丽就大声向克林莎求救。

出现在城墙上的克林莎,举起从国王安福塔斯那儿抢来的圣矛,朝着帕西法尔处投射过来。奇怪的是,这支圣矛飞到帕西法尔的头上时突然停在空中。他取下这圣矛后,在胸前画十字,结果随着轰隆巨响,城墙崩溃,花园变成荒野,孔德丽狂叫后倒在了地上。帕西法尔告诉她:“你应该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我”后就转身离去。孔德丽无可奈何的目送着他走向远方。

第三幕第一景:蒙萨尔瓦特镇森林的黎明

前奏曲极为缓慢地奏出。幕启时是蒙萨尔瓦特镇森林的黎明。数年后,古内曼兹已年迈,过着隐居的生活。当他听到屋外有呻吟声,赶出来查看时,在树丛中发现了昏睡的孔德丽,于是设法叫醒她。恢复意识的孔德丽,在跟古内曼兹交谈时,从远方出现一位身穿黑色盔甲、手执长矛的骑士,朝着他们走来。古内曼兹告诉这位骑士说:“今天是星期五,请你放下武器。”等这骑士放下手中的矛,揭开头盔后,古内曼兹无比惊喜地发现他就是昔日的傻子帕西法尔。

帕西法尔立刻跪在圣矛前祷告,然后告诉老骑士说,为了寻找到这里的路,经历了许多苦难。古内曼兹知道他终于取回圣矛无比感动。帕西法尔又说:“从前听到国王的悲叹时,只感到惊讶,这次是想把圣矛送回原处。我已经成为圣杯骑士,为救安福塔斯而来。”

古内曼兹为这神圣的奇迹高兴不已,他告诉帕西法尔说:“国王因拜见过圣杯而无法死,如今他已经很久不再拜见圣杯了,因为他一心只祈求死亡。结果前王狄都雷尔驾崩了,骑士们也丧失神力。”帕西法尔听后,请求古内曼兹为他引见安福塔斯并为他洗礼,古内曼兹答应了帕西法尔请求,他用圣泉水浇在帕西法尔的头顶上,并为他祝福。孔德丽也在替帕西法尔洗脚。这时音乐中反复奏出“洗礼的动机”。

洗礼完毕后,帕西法尔说:“首先我要完成第一个任务”,接着把圣泉水浇到孔德丽头上,为她施洗。孔德丽感动地哭出声来。随着“森林的动机”,帕西法尔恍惚地往森林的方向眺望,此时森林如同从诅咒的大气中获得解放,清晨的阳光放出万道光芒,清爽又绮丽。音乐温柔地奏出“祝福的动机”。

古内曼兹说:“罪人忏悔的眼泪湿润了清泉,大自然从罪恶中获得解放,这是圣星期五的奇迹!”,在“祝福的动机”上,古内曼兹继续唱着。孔德丽以感谢和尊敬的眼神注视着帕西法尔,帕西法尔随即在她额头吻了一下。

这时远方传来钟声。古内曼兹把圣杯骑士的披风给帕西法尔,孔德丽帮他穿好披风后,三人齐向寺院走去。

第二景:寺院内

从教堂的一边,骑士们抬出狄都雷尔的灵柩,另一边则推出躺在病床上的安福塔斯。骑士们一边走,一边唱着合唱。随着“圣杯的悲叹动机”,安福塔斯命令把狄都雷尔的棺木打开。在场的人都把脸遮起来,发出悲伤的哭声。在对父亲的遗体献上哀痛的祷告后,安福塔斯由骑士们扶起来,揭示腹部的不治之伤,大叫:“把死亡给予苦恼的罪人吧!”

这时帕西法尔在古内曼兹和孔德丽的陪伴下,已悄悄地进入教堂内。他听到安福塔斯的话后,便走出来说:“此伤唯有伤你的圣矛才能医治”。说罢,他用圣矛碰触伤口。说也奇怪,伤口很快地愈合,安福塔斯脸也上也有了生气。人们被这奇迹所感动。音乐奏安福塔斯的主题,帕西法尔走到舞台中央,高举圣矛向众人宣告:“这支圣矛终于是从克林莎处夺回来了。

接着,帕西法尔走上圣坛,将圣盒的盖子打开,捧着圣杯跪拜。这时,圣杯开始发出五彩光芒,教堂内被这光芒所照耀。所有的圣杯守护骑士、卫士和少年们,开始唱出赞美神的合唱。

这时,有一只白鸽从教堂的圆顶上飞下来,在帕西法尔头上盘旋后,又落在他的头顶上。目睹这一切经过的孔德丽不声不响地倒在帕西法尔脚下断了气。帕西法尔高举着圣杯,为跪拜的安福塔斯和古内曼兹,以及所有的骑士祝福。幕缓缓落下,音乐还继续奏出预言的主题、圣杯的主题、圣餐的主题、信仰的主题等轻松而优美的旋律,使听众有如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直到最后静静地结束了全剧。 (摘自歌剧天地)
 



96 [Walton] Collected Works [RCA 74321925752] Charles Münch, André Previn, Vernon Handley

96.jpg (22.47 KB)
2009-11-30 08:15


Walton] Collected Works [RCA 74321925752] Charles Münch, André Previn, Vernon Handley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653 MB (685.188.538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12ULQBF7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39916A1608/留声机百大之九十六.rar.html
CD編號 :
74321925752
演奏者 :
華爾頓
指揮家 :
 
樂團 :
 
作曲家 :
 
專輯名稱 :
百年冥誕紀年專輯(華爾頓,普列文,孟許,海飛茲)
Collected Works
音樂類型 :
古典音樂  [CD ]
發行公司/日期 :
SONY MUSIC 
製作公司 :
 
內含片數 :
2
特價 :
      (目前無現貨)  
 
《沃尔顿:百年冥誕紀年專輯》
作曲家介绍
威廉?特纳?沃尔顿 William Turner Walton (1902~1983) 英国作曲家,原为牛津基督教堂唱诗班歌手,主要靠自学从事创作。把西特韦尔?伊迪斯诗作谱成的歌曲《门面》(1923年)不落窠臼,是其成名之作。《伯沙撒的盛宴》(1931年)、《小提琴协奏曲》(1939年)和《变奏曲》(1958年)旋律抒情,管弦乐编曲高超,是其代表作。
      《中提琴协奏曲》(1929)和清唱剧《伯沙撒王的宴会》(1931)标志着他的创作已臻成熟。即使是最成功之作,也不免给人以费力作成的感觉,虽然常因此而格外使人激动。晚期作品数量不多,有时似乎在故意改写以前的作品,尽管不乏成功之笔。他在大胆处理一些大块音响时表现出充分的自信,如在《伯沙撒王的宴会》和交响曲中;可他最有特点的作品都有一缕怀旧的情思,这在《中提琴协奏曲》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偶尔也涉猎现代调性,但基本上属于埃尔加所代表的英国传统;尽管有个人独特的音乐语言,埃尔加的影子仍灼然可见。
      沃尔顿里程碑式重要作品有两部交响曲,一部足本歌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1954),几部协奏曲和管弦乐《欣德米特主题变奏曲》(1963)。此外还作有独幕歌剧《熊》(1967,为奥尔德堡音乐节所作)。
      他还作有《朴茨茅斯岬》(1926年)、《中提琴协奏曲》(1929年)、《第一交响曲》(1935年)、歌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1954年)、《第二交响曲》(1960年)、《欣德米特主题变奏》(1963年)、歌剧《熊》(1967年)。他还为《巴巴拉少校》(1941年)、《亨利五世》(1944年)、《理查三世》(1954年)等多部电影创作配乐。
      1951年受封爵位。

Customer Reviews

AN INNOVATING CONSERVATIVE
There are only four 20th century British composers that I greatly like - Elgar, Delius, Britten and Walton. Two of these were mildly radical, and the other conservative, it seems to me, was Walton. This exciting set of reissues will give the maximum support to Walton-enthusiasts who take the opposite view of him from my own, but I doubt they could enjoy it more than I do. Crammed on to 2 cd's you will find the violin and cello concertos played by the luminaries who first commissioned them, the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its original form, an important recent (1994) account of the great viola concerto, and Previn's cult-status version of the 1st symphony. In the symphony and violin concerto the focus is on energy and vividness. Heifetz gives the revised version of the concerto with the Philharmonia under Walton himself in 1950. The liner-note makes no attributions to the sound-technicians, so let me pay them a few compliments whoever they were, and the sound is compatible enough for me to compare this unique account with my own favourite modern version by Nigel Kennedy with the RPO under Previn in 1987. The two readings are about as different as could be, but the difference is one of temperament not of technique or tempo. Heifetz is about 3 minutes quicker overall in a half-hour piece, which is surely neither here nor there. Kennedy easily passes the `Serkin test' - a great performance needs `personality', and believe me Kennedy is no assembly-line performer. For him the piece presents no technical challenges, and he emphasises the relaxed side where Heifetz is typically tense. It takes us back to the question - what is our `basic' view of Walton?
With the symphony any performance that is not forceful and spiky would be a non-starter, and it is good to hear Previn's 1967 LSO account with the sound freshened up. The brass blast away as if this were Bartok or Shostakovich at their fiercest, and if you view Walton as a radical this is the performance for you. For me this symphony, for all its dissonance, is as faithful to the 19th century scheme as Elgar's are. Simultaneously with Previn there appeared a version from Sargent and the New Philharmonia with Walton himself involved in some way. Speeds are by and large similar but the overall impression is of grandeur rather than ferocity, and to this day I like it better in general. You can hear the difference in approach from the very first bar with the ultra-hushed and absolutely smooth timpani-roll from Sargent. Oddly, where Previn scores most, for me, is in the slow movement where he captures the loneliness and melancholy better, helped by a slower tempo. It's the Previn approach that has prevailed, and I don't think Sargent is now available.
Previn is the conductor in both versions of the viola concerto that I own, using the 1962 reorchestration. Bashmet is more introverted and less serene than Kennedy, but both are first-rate. If it were just a matter of this one piece I would still recommend Kennedy who benefits from a fuller and richer recorded sound, but we are dealing here with an entire package also containing two concerto performances of unique authority. The package is completed by an interesting version of the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its original form, apparently preferred by Walton to his revised score, and the late and very un-radical cello concerto played by its dedicatee. This is probably not a work that arouses fierce disputes regarding the merits of alternative versions, and anyone owning the Piatigorsky account will likely leave it at that, especially as P is in his familiar partnership with Munch, not one to let a performance sag.
I adore Walton. He did not change the language of music in any but superficial ways, but his genius was truly original and he performed a major act of mercy by jolting English music out of what Constant Lambert called the cowpat school, to which music-lovers of similar prejudices to mine are either deaf or wish we were - I operate to a crude rule of thumb that any composer who has inflicted musical settings on Housman or who has an excessive interest in English folk-music is a composer to avoid. As an early sign of Walton's fine discernment I note that he took exceptional measures to avoid being sent back to Oldham. Sound judge indeed.
Outstanding collection
This fine twofer collects three unsurpassed interpretations of Walton's music and two other quite good interpretations as well.

The first is Previn's superb account of Symphony No. 1 in B flat minor - this hauntingly beautiful masterpiece - with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There is simply no better interpretation, so this is the one to have. Sound is good, though vintage stereo (1966).

The second is Jascha Heifetz' recording of the Violin Concerto, with Walton conducting. Heifetz commissioned the work from Walton, so what we have here is a classic musical collaboration. An essential and decent mono recording (1950).

The third is the Cello Concerto with Gregor Piatigorsky, another commissioner, Charles Munch conducting. The recording sessions took place soon after the world premiere in 1957. Again, we have a classic recording in fine old stereo sound.

In addition, throw in a good recording of the Viola Concerto (Bashmet & Previn, recorded all-digital in 1994) and a fine performance of the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the 1927 original version (Stott & Handley, recorded in 1989), and there is no reason for not purchasing this - indeed - essential set.
Worth it just for Sym.#1
If you are looking for a collection of Walton's major orchestral works, you would do well with this set - although there are others, too, that are worth considering. This review is merely to point out that this set is currently the only way to get your hands on Previn's first recording of the first symphony: a bilstering, blazing, driving, unsettling recording that has never been bettered nor equalled. (Although Slatkin came close with his recording on Virgin.) Previn's easily available Telarc recording is good, for sure, but he has slacked quite a bit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For the helter-skelter value that can make the Walton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symphonies, this is the one to go with - and if that is what you are looking for, all the other works and interpretations (none of which I found wanting, mind you!) are mere bonus material.
 
Disc 1:
1.    Symphony No. 1 in B flat minor: Allegro assai
2.    Symphony No. 1 in B flat minor: Presto, con malizia
3.    Symphony No. 1 in B flat minor: Andante con malincolia
4.    Symphony No. 1 in B flat minor: Maestoso; Brioso ed ardentemente
5.    Violin Concerto: Andante tranquillo
6.    Violin Concerto: Presto capriccioso alla Napolitana
7.    Violin Concerto: Vivace
Disc 2:
1.    Cello Concerto: Moderato
2.    Cello Concerto: Allegro appassionato
3.    Cello Concerto: Tema ed improvvisazioni: Lento; Allegro moderato
4.    Viola Concerto: Andante comodo
5.    Viola Concerto: Vivo, con molto preciso
6.    Viola Concerto: Allegro moderato
7.    Sinfonia concertante, for orchestra with piano obbligato: Maestoso; Allegro spiritoso; Poco meno mosso; Allegretto; Poco meno mosso;
8.    Sinfonia concertante, for orchestra with piano obbligato: Andante comodo
9.    Sinfonia concertante, for orchestra with piano obbligato: Allegro molto; molto maestoso
 



97 [Webern] Complete Works [Sony SM3K45845] Pierre Boulez, Juilliard Quartet,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97.jpg (25.98 KB)
2009-11-30 08:15


Webern: Complete Works [Sony SM3K45845] Pierre Boulez, Juilliard Quartet,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3CD/877 MB (920.089.574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IQY24IWD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40043A8572/留声机百大之九十七.rar.html
韦伯恩:作品集布列兹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专辑介绍:

安东&#8231;韦伯恩Anton Webern (1883-1945)

贝尔格代表勋伯格学说中潜在的浪漫主义因素,勋伯格的另一名高足安东&#8231;韦伯恩(1883一1945)则代表潜在的古典主义因素不含浪漫主义的无调性。韦伯恩不写歌剧,也从不用念唱的手法。

战前的格言风格 (1908-1914)

Webern战前一连串精致的杰作在音乐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每个如宝石般的作品制造出前所未有的音响效果,纯粹抒情性的亲密表情,创造出暗示与陈述兼具,音响与寂静共构的音像,他的创作的主导原则是简约凝炼如格言警语。在他的成熟风格中,每一部作品都用模仿对位展开(往往是严格的卡农式)。他採用转位、节奏移位等手法,但不用模进,基本上不重复。萌芽"细胞"的旋律轮廓中通常有大七度、小九度等 没有调性内涵的音程。愈来愈无法区分出主题,织体透明,只剩基本要素;节奏型复杂,往往将整个小节或部分小节同时作二等分和三等分,力度层次无比细腻,但极少超过中强的音响。

Webern的配器极为出色, 且强烈倾向於勛柏格的音色旋律Klangfarbenmelodie的观念,一条旋律线可以同时分配给不同乐器承担,近似中世纪的分解旋律(hocket),有时不过一二个音、难得有四五个音连续用同一种音色响出。结果得到一个全部由或明或暗的音响闪忽交融成独特的、色彩平衡的织体。

韦伯恩的音乐中常见拨奏、泛音、震奏、加弱音器之类的特殊效果。他对色彩和清晰度的敏感使他选用不寻常的组合,如小提琴、单簧管、次中音萨克斯管和钢琴的四重奏Op.22, 或为女高音、单簧管和吉他写的歌3首0p.18。

採用如此凝炼的风格写作的乐曲自然不会是长篇大论的,虽然也不都像弦乐四重奏《小曲六首》Op. 9或《乐队曲五首》Op.10(二曲都作於1913年)那么短, ;四重奏的乐章平均只有36秒鐘,Op. 10每个乐章只有48秒,其中第五首只有19秒。但是,即使小型作品如交响曲(1928)和弦乐四重奏(1938),全长也不过八九分鐘,其语言可谓浓缩精炼到了极点。浓缩、加上不熟悉,这便要求听眾异常集中注意力。勛柏格称之为 “只用一个动作表现出小说,一个呼吸显露欢乐” ‘to express a novel in a single gesture, a joy in a breath’. .彷彿来自外太空或另一个世界,就不协和(由於巧妙地运用对比音色而大大缓和了不协和的感觉)与和声複杂性而言,韦伯恩的音乐要比勋伯格、贝尔格及其他许多20世纪作曲家容易听得多。

韦伯恩的发展过程和勋伯格一样,经历了晚期浪漫派的过度半音变化体係、自由无调性和按音列组织等三个阶段,

相较於后浪漫主义的冗长巨构, 韦伯恩则探测另一种不同的世界──这是「微观宇宙」的世界,而非「宏观宇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裏,满是纤细、瞬间即逝、点描式的声音,寂静、新颖的音调关係,雋永的精义,以及发散幽光的管弦谱配法。他在1908年到1909年之间完成的《史提芬.乔治》歌曲、弦乐团五乐章、为管弦乐团作的六首小曲中,着重於零散 的小片段、乐句和细节,而非主旋律。他构思出一套创造总谱的新方法,几乎是以不同的乐器处理每一音符,色调时有变换。韦伯恩的新观念渊源於勋柏格,后者早先就谈过「音调色彩的旋律」或「染音曲调」。魏本的音乐日趋精简雋永。他在1914年到1917年间所完成的歌曲集「把一丝不苟的对位法同化为基本的连贯形式」(皮埃尔.布列兹言),预示音列系统的到来,布列兹认为韦伯恩营造了另一新层次一──声音空间。「韦伯恩观点的急进、感情的革新,都堪称前无古人。」

Webern的作品精简且数量不多, 全集的长度往往不如马勒一首作品。他的成就虽在生前几乎没有知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却日益得到人们的赏识。他的音乐推动了意大利、德国、法国和美国的重大新发展。
 
指挥介绍:
皮埃尔·布列兹:
法国作曲家、评论家兼乐队指挥。1925年3月26日生于法国卢瓦区的蒙布利松(MonBrison),父亲是位工程师。也许是由于家庭的影响,小布列兹尽管很有音乐才能并学习钢琴,但却更喜欢数学,甚至还上过里昂大学的高级数学班。直到1943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之后,才最终确定了他的音乐道路。巴黎音乐学院对布列兹有直接影响的教授是:奥利维埃&#8226; 梅西昂(和声与音乐分忻)、安德烈&#8226;沃拉布格(Andree Vaurabourg,对位)、勒内&#8226;莱博维茨〔Rene Leibowitz,序列作曲法)。

1946年经奥涅格(A&#8226;Honeggner)推荐,布列兹担任了“雷诺-巴洛特剧团”的舞台音乐指导。他逐步地得到承认和支持,利用剧场举办音乐会,创建了以宣传现代音乐为主要宗旨的“音乐天地”(Domaine musical),并保持这一事业的领导职位至1967午。这项事业使他熟悉了指挥业务,为他日后成为法国现代音乐的领袖人物铺设了道路。早期的主要作品足;《长笛与钢琴奏鸣曲》(1946);第一、第二钢琴奏鸣曲(1946,1947);《婚颜》第一稿(visage nuptial,1946);《水的太阳》(Soleil des eaux,1948)。

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是布列兹创作思想发生重大变化和艺术上逐渐成熟的时期,直接的起阅是梅西昂一部作品的启示。布列兹从学生时代起就是“新维也纳乐派”的积极追随者,但他并不满意勋伯格的方法。传统的十二音技法只限于音高的序列控制,而他的理想则是建立—个更全而合理地组织音响材料的结构体系。问题是究竞怎样做才好,布列兹与其他一些激进的作曲家们当时还未找到一种恰当的方法。1949年,梅西昂在达姆斯达特发表了他的《时值与力度的模式》,这部作品使用了一个集音高、时值、力度、音色为—体的“超级序列”。尽管梅西昂本来的用意“是为了让那些伸延到不同音区的同类音高,获得八度、演奏法、力度和时值的变化”,而且做得有些漫不经心,但对于年轻的布列兹却起到了神奇般的点化作用。他顿时领悟到,从梅西昂再向前跨进一步,就是他的理想。于是,布列兹和施托克豪森等一批敏感的作曲家们便都立即投人了新体系的试验。将传统的序列作曲原理扩展到对音高、时值、力度、音色等所有音乐参数的全面控制,这就是所谓的“整体序列法”。在这个过程中,布列兹实现了与传统序列主义的决裂,他在1952年发表的讣告式的评论《勋伯格死了!》就是这一立场的强烈反映。他用整体序列技术写的第一部作品是《复凋x》(Polyphnie X,1951)。标题中的“X”是音乐结构图式的象征。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还有:《磁带录音机的两个练习》(1951-1952)、《结构第一号》(1952)、《没有主人的锤子》(1955)、《第三钢琴奏呜曲》(1957)等。
从50年代中叶起,布列兹尽管在法国还较少为人所知,在其他欧洲国家却渐渐有了响。1958年应西南德广播电台音乐总监斯托贝尔(H&#8226;Strobel)的邀请迁居到西德的巴德-巴登市(Baden—Baden),1960—1966年任巴莱(Bale)音乐学院的作曲、音乐分析教授兼乐队指挥,其间曾到美国哈弗大学讲学(1962-1963)并发表理论著作《今日音乐的思考》。

60年代,布列兹因其聪慧的个人天赋、敏锐的听觉以及作为个作曲家、理论家、教授所具备的音乐素养,他的指挥活动愈来愈受到国际乐坛的关注:1963年在巴黎歌剧院指挥演出了贝尔格的歌剧《沃采克》;1966年在拜罗伊特指挥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在与克利夫兰(Cleveland)乐团多次合作之后,1970-1971年任该乐团音乐顾问;1971—1975年被聘为英国BBC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同时还兼任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指导至1977年。1975年底,布列兹应法国政府邀请,回国主持蓬皮杜中心的“音乐与声学协调研究所”(I.R.G.A.M)的工作。他亲自组建并指挥所辖的“现代乐团”(EIC),经常到世界各地演出20世纪的经典和新创作的作品。1976年,法国的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College de France)授予他终身教授职位。1982年荣获巴黎市音乐大奖。近年来,布列兹己成为世界公认的现代音乐的权成解释者,是5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音乐的几位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布列兹1960年以后的重要作品包括:《绰影》(Pli selon pli,1957-1962)、《结构第二号》(Structures II,1961)、《形&#8226;倍&#8226;棱》(Fiqures/Doubles/Prismes,1964)、《弦乐集》(Le Livre pour cordes,1968)、《域》(Domaines,1968)、《碎裂-复合》(Eclat-Multiplet,1969)、《祭奠马代尔纳》(Ritue1 in Memoriam Maderna, 1974-1975)、《应答曲》(Repons,1981-1984)。他成熟时期创作的主要特点是:语言新颖、音响丰富,节奏灵巧,情感强烈,形式严谨,偏爱有文学意境的题材,有明显的非欧音乐倾向。理论著作方面,除前面已经提到的《今日音乐的思考》之外还应当列出《学艺手记》(Releves d'apprenti,1966)、《随意与巧合》(Par volonte et par hasard,1975、《构思中的音乐》(La Musique en projet,1981)。
 



98 [Argerich] Debut Recital [DG 447 430-2] Martha Argerich

98.jpg (36.57 KB)
2009-11-30 08:15


Argerich: Debut Recital [DG 447 430-2] Martha Argerich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307 MB (322.334.512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I5GOXCIP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40271A1844/留声机百大之九十八.rar.html
Martha Argerich -马尔塔·阿格里奇首次音乐会录音》(Debut Recital)[
专辑英文名: Debut Recital
专辑中文名: 首次音乐会录音
艺术家Martha Argerich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1996年
地区德国
简介




专辑介绍:

马尔塔·阿格里奇(1941- )
Martha Argerich


阿根廷钢琴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5岁首次登台演出,8岁多次参加公开演出莫扎特、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1955-1957年,在维也纳师从古尔达,后又在日内瓦拜帕蒂夫人和马加洛夫为师。1957年,16岁时在意大利波尔萨诺举行的布索尼国际钢琴比赛中获第一名,同年又在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1960年师从米凯朗杰里继续深造,1964年又跟阿什肯纳济短期学习。1965年在华沙第七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波兰唱片公司在现场录制了她演奏的肖邦e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唱片,令其名扬全球。1967年首次到美国演出,录制了肖邦b小调钢琴奏鸣曲。1968-1969年在阿巴多指挥下与柏林爱乐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协作,录制了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李斯特bE大调钢琴协奏曲。1977-1978年德国唱片公司邀请她录制了多部作品。
阿格里希的演奏风格浪漫豪放,被人们称为“音乐的女大祭司”。虽然她的演奏充满吉普赛人的奔放热情,但有时也具有阴沉忧郁的格调,表现出一种内在、沉思的诗意。她的技巧过人,音色铿锵有力,光彩夺人,不愧为当代杰出的女钢琴家。她喜爱舒曼、肖邦的作品,同时也演奏现代作曲家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乐曲。

转发,em上搜的源。有俩图,无log,CUE文件路径要改


专辑曲目


01. Chopin - Scherzo No. 3 cis-moll op. 39
02. Brahms - Rhapsody op. 79 - Agitato
03. Brahms - Rhapsody op. 79 - Molto passionato, ma non troppo allegro
04. Prokofiev - Toccata op. 11
05. Ravel - Jeux d'eau - Très doux
06. Chopin - Barcarole Fis-dur op. 60
07. Liszt - Hungarian Rhapsody No. 6
08. Liszt - Sonata for Piano in B minor - Lento assai - Allegro energico
09. Liszt - Sonata for Piano in B minor - Grandioso
10. Liszt - Sonata for Piano in B minor - Cantando espressivo
11. Liszt - Sonata for Piano in B minor - Pesante Recitativo
12. Liszt - Sonata for Piano in B minor - Andante sostenuto
13. Liszt - Sonata for Piano in B minor - Quasi Adagio
14. Liszt - Sonata for Piano in B minor - Allegro energico
15. Liszt - Sonata for Piano in B minor - Piu mosso
16. Liszt - Sonata for Piano in B minor - Cantando Espressivo senza slentare
17. Liszt - Sonata for Piano in B minor - Stretta quasi Presto - Presto - Prestissimo
18. Liszt - Sonata for Piano in B minor - Andante sostenuto - Allegro moderato - Lento assai
 



99 [Pollini] Stravinsky Prokofiev Webern Boulez [DG 447 431-2] Maurizio Pollini

99.jpg (34.44 KB)
2009-11-30 08:15


Pollini: Stravinsky Prokofiev Webern Boulez [DG 447 431-2] Maurizio Pollini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1CD/226 MB (237.028.502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X4NNKSEZ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40159A6962/留声机百大之九十九.rar.html
Maurizio Pollini -《波利尼演奏的20世纪钢琴作品集》(Stravinsky, Prokofiev, Webern, Boulez)
专辑英文名: Stravinsky, Prokofiev, Webern, Boulez
专辑中文名: 波利尼演奏的20世纪钢琴作品集
艺术家Maurizio Pollini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1995年
地区意大利
语言意大利语
简介




专辑介绍:
 
毛利齐奥·波里尼

波里尼生于米兰,其父为理性主义建筑学家基诺·波里尼。毛利齐奥·波里尼13岁前师从卡洛·朗纳提学琴,此后跟随卡洛·韦度索学艺至18岁。其后获米兰音乐学院文凭,并在1960年获得萧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意大利人,因而声名大噪,其后师从阿尔图罗·米开兰杰利,继续学习。

而自1960年代中期,波里尼便在各地举办独奏会,并和欧洲各大乐团巡回各地,足迹遍布欧美远东——1968年首次访美,1974年首次访日。

1985年,藉巴哈300年生辰之际,表演了《平均律键盘曲集》的第一册全套。1987年则和克劳迪奥·阿巴多指挥的维也纳爱乐,在纽约上演全套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因而获得维也纳爱乐的荣誉指环。1993/1994乐季,波里尼则在柏林、慕尼黑、纽约、米兰、巴黎、伦敦和维也纳上演贝多芬全部钢琴奏鸣曲。1995年则在萨尔茨堡音乐节设计了“波里尼计划 (Progetto Pollini”音乐会,混集不同时期的古典音乐。而在2000/2001乐季,则为卡耐基音乐厅,推出“透视波里尼 (Perspectives: Maurizio Pollini)”系列音乐会。


音乐演奏中的完美主义已经成为今日的时尚。尽管对此争议颇多,它却是当年波利尼征服乐坛的法宝。70年代推出的这张唱片,以其精确和完美令人叹为观止。对照今天波利尼冰冷傲然的演奏(德彪西练习曲集的唱片),这张70年代唱片中的完美更显出是天成的造诣,而非人为的追求。更准确的说法也许是追求完美而不露痕迹。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弹得飞快准确,简直非人力所及,但是感觉始终松弛;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七奏鸣曲》快板乐章弹得灵巧自如,行板更是贯注了一种史诗才有的英雄气概。韦伯恩的《变奏曲》是知识分子的热情和诗情的奇妙结合,而布列兹的《奏鸣曲》活生生地提示我们,欧洲的先锋运动在50年代为什么能有那么强大的势力。
(曹利群《永远的珍藏》)



专辑曲目


1. Three Movements From 'Petrushka': 1. Danse russe. Allegro giusto
2. Three Movements From 'Petrushka': 2. Chez Petrouchka
3. Three Movements From 'Petrushka': 3. La semaine grasse. Con moto - Allegretto - Tempo giusto - Agitato
4. Piano Sonata No. 7 In B Flat Major: 1. Allegro inquieto - Andantino
5. Piano Sonata No. 7 In B Flat Major: 2. Andante caloroso
6. Piano Sonata No. 7 In B Flat Major: 3. Precipitato
7. Variations For Piano: I. Sehr massig
8. Variations For Piano: II. Sehr schnell
9. Variations For Piano: III. Ruhig fliessend
10. Second Sonata For Piano: 1. Extremement rapide
11. Second Sonata For Piano: 2. Lent Listen Listen
12. Second Sonata For Piano: 3. Modere, presque vif
13. Second Sonata For Piano: 4. Vif
 



100 [Various Composers] The Art of the Prima Donna [Decca 467 115-2] Joan Sutherland

100.jpg (41.65 KB)
2009-11-30 08:15


Various Composers: The Art of the Prima Donna [Decca 467 115-2] Joan Sutherland
Classical | EAC APE+CUE+LOG | 2CD/547 MB (574.342.945 bytes) | Covers+Booklet
MU http://www.megaupload.com/?d=7HQCXS78
VDISK http://www.vdisk.cn/down/index/3840239A6423/留声机百大之一百.rar.html
Joan Sutherland -《首席女高音的艺术》(The Art of the Prima Donna)Decca [2CD
Joan Sutherland -《首席女高音的艺术》(The Art of the Prima Donna)Decca
专辑英文名: The Art of the Prima Donna
专辑中文名: 首席女高音的艺术
艺术家Joan Sutherland
资源格式: MP3
版本: Decca [2CD]
发行时间: 2000年10月10日
地区英国
简介




作曲:Thomas Arne, Vincenzo Bellini, Leo Delibes, Charles Gounod, George Frideric Handel等等
演唱:Joan Sutherland
指挥:Francesco Molinari-Pradelli 莫利纳里-普拉代里
乐团:Orchestra and chorus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 皇家哥文特花园歌剧院乐团及合唱团
编号:DECCA 452 298-2
录音:1960
压缩率:192Kbps

专辑介绍

这是苏萨兰l960年的一个录音专辑。展示了这个继卡拉斯之后本世纪最伟大的“美声女王”非凡的艺术成就。
这个令人难忘的录音,似乎要向世人证明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女高音的无所不能。老实说我们也真应该为苏萨兰在这16首场景与咏叹调中表现出来的高超技艺和完美的塑造力而鼓掌。自然,这里令人遗憾的是,没有多尼采蒂《拉美莫尔的露契亚》选段。那是苏萨兰值得骄傲的成就,连一贯高傲的卡拉斯也衷心赞叹她的成就。不过贝里尼的《诺尔玛》、《清教徒》、《梦游女》中的选段,已经足以使我们领略这位本世纪“花腔艺术典范”的无比魅力。听苏萨兰,你也许是真正第一次能够深入到那种美声旋律在女王般骄傲的行进中所带来的令人陶醉境地中,你会因为这种难得被揭示出来的神妙世界而得到全身心的喜悦。苏萨兰有着一种独一无二的声音。那的确是名符其实的“鲜明、纯正和明亮的高音”——例如,她唱的《奥赛罗》中苔丝德梦娜的悲歌是何等的打动人心!如果说卡拉斯以她火一般的情感力量创造出一个个光彩夺目的角色。苏萨兰则以她对美声唱法的精湛运用而给人以莫大的享受。此外,谁想得到她也能把莫扎特和古诺的歌剧唱得如此的渗透人心?
这就是苏萨兰,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苏萨兰。

——摘录于梁一群 贺秋帆《爱乐—CD经典》第421页

这张专辑上的Sutherland真是太神通广大了!跨越诸多作品和风格,在各种角色的演绎中游刃有余,很是精彩!
该合集名气很大,确实值得一听!尤其是推荐刚刚开始听歌剧的朋友们。


专辑曲目


Disc 1
1. Artaxerxes, opera: The soldier tir'd
2. Samson, oratorio, HWV 57: Let the bright Seraphim
3. Norma, opera: Sediziose voci... Casta diva... Ah! bello
4. I Puritani, opera: Son vergin vezzosa
5. Semiramide, opera: Bel raggio lusinghier
6. I Puritani, opera: O rendetemi la speme... Qui la voce... Vien, diletto
7. La Sonnambula, opera: Care compagne... Come per me sereno... Sovra il sen
8. Faust, opera: Ô Dieu! que de bijoux!... Ah! je ris de me voir

Disc 2
1. Roméo et Juliette, opera: Ah! Je veux vivre
2. Otello, opera: Mia madre aveva una povera ancella... Piangea cantando
3. 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 opera, K. 384: Martern aller Arten
4. La Traviata, opera: E'strano... Ah, fors'è lui... Sempre libera
5. Hamlet, opera in 5 acts: À vos jeux, mes amis
6. Lakmé, opera: Ah! Où va la jeune Indoue
7. Les Huguenots, opera: Ô beau pays de la Touraine!
8. Rigoletto, opera: Gualtier Maldè... Caro n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