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高清电影 | 最新公告 | 高清播放机 | 代拷硬盘 | 会员专区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服务条款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查看影片 197-14-21-Salvatore Accardo & I Musici - 塔替尼:三首小提琴协奏曲 Tartini 3 Violin Concertos - 2011 - SACD-R iso(2.67GB)() 详细信息介绍
影片类型
音乐
影片属性
SACD 无损音乐
影片编号
197-14-21
IMDB评分
0
首映日期
影片片源
文件格式
SACD
分辨率
视频编码
音频编码
容量大小
2.67GB
出品年代
字幕
-
支持PS3
不支持PS3
碟数
1碟
更新日期
2018-7-14
人气
1
影片画质
对白语言
影片评分
备注信息
影片预览
影片简介

Salvatore Accardo & I Musici - 塔替尼:三首小提琴协奏曲 Tartini 3 Violin Concertos - 2011 - SACD-R.torrent

 

专辑英文名: Tartini: 3 Violin Concertos

专辑中文名: 塔替尼:三首小提琴协奏曲

艺术家: Salvatore Accardo & I Musici.

古典类型: 协奏曲

版本: [SACD-r]

发行时间: 2011年06月23日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简介:

 

专辑介绍:

一代传奇?小提琴大师阿卡多

学小提琴的很多,能成为音乐家的不多,其中真正能演奏帕格尼尼的更少, 阿卡多(Salvatore Accardo)是其中极少数权威之一。
帕格尼尼的音乐一直都被低估, 技巧高超不见得完美詮释。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伟大的义法音乐学派中,帕格尼尼音乐是罗西尼时代的当代, 当时较有名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只有现今很少演出的Viotti, Rode, Kreuzer 三家, 并且不能以演奏沙拉萨地或柴可夫斯基的方式应用。

1941年出生的阿卡多3岁开始学习小提琴,13岁已在舞台上演奏帕格尼尼的24首奇想曲,在1958年即赢得Genoa帕格尼尼竞赛大奖。 自此即以正确的帕格尼尼风格演奏, 当然还得靠他杰出的技艺。 他也是帕格尼尼多首小提琴与管弦乐团合奏曲的首录者, 其中至今依然是唯一版本,如Maestosa sonata sentimentale, Sonata Napoleon, Sonata Maria Luisa或Le Streghe。.因而, 阿卡多也成为帕格尼尼生前拥有的多把名琴的代言人, 也是Cremona 名琴博物馆的展演师, 为名琴录下美韵记忆, 让世界各地无缘一见名琴风采者得以略窥堂奥。

但是, 我们可不要误解阿卡多只专研.帕格尼尼, 他对当代与过去音乐同样用心。 他参与室内乐与音乐会活动也不遗餘力。 除此, 他也极热心提携年轻音乐家, 固定在Siena’s Accademia Chigiana与Cremona’S Accademia Stauffer开课大师班。

阿卡多除了在国际唱片大厂DG, EMI, Philips录制许多唱片, 在家乡的Dynamic与fone同样留下许多膾炙人口演录俱佳的唱片,其中许多更是音响迷的最爱。
2011年, 为庆祝阿卡多70大寿, Dynamic 特别发行9张一套历年精选专辑(Dynamic CDS715/1-9),演奏的作曲家包括帕格尼尼,萧颂(Chausson, 法)、 圣桑、 德弗乍克、 威尔第、 鲍罗丁、 吉纳斯帖拉(Ginastera,阿根廷)、巴尔扥克、 罗拉(Rolla, 义)、 其中有两张阿卡多以帕格尼尼著名的「加农炮」(Guarneri del Gesu, 1743, Canon)演奏帕格尼尼、塔替尼、沙拉萨地、 胡拜、 德布西、 萧士塔高维契等名家作品。fons也有一张阿卡多在Cremona名琴博物馆大厅示范5把包括阿玛第、瓜奈里、史特拉底樺里小提琴的录音(fons94F04CD)。

除了炫技,阿卡多的琴音洋溢著义大利式的热情,并且细腻而富感染力,成就音乐的剧力与张力。 指挥家卡拉扬曾说「如果让我举出10位当代最好的小提琴家,阿卡多依定是在我左手的某根售只头上」。

 

意大利伊.穆西契合奏团(音乐家合奏团 I MUSICI)

在我们所知道的合奏团和室内乐团中,维也纳室内乐团、圣马丁室内乐团、英国室内乐团、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科隆室内乐团、欧洲室内乐团、莫斯科合奏团、荷兰室内乐团、荷兰管乐合奏团、伦敦管乐合奏团、柏林弦乐合奏团、柏林管乐合奏团等等都是大名鼎鼎的小型乐团。这些乐团通常编制小,但都是由技艺高超的演奏家或是乐团首席演奏家组成,他们的演出经常可以引起所到之处一阵“地震”。

这里介绍的是来自意大利著名的“音乐团(I MUSICI)”,就是意大利文“音乐家”之意。有译:伊.穆西契合奏团,一般称为“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乐团1952年组建,包括6名小提琴手,2名中提琴手,2名大提琴手,1名低音提琴手和1名大键琴手,创立的初衷是复兴弦乐曲库,特别是意大利艺术史上18世纪作曲家的作品。1953年3月30日在国立圣塞西利亚学院首场公开演奏。I Musici 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

1952年(有资料说在1951年成立),12个年轻而又前途光明的意大利音乐家聚在一起,他们主要来自罗马而且大多数取得了意大利国立圣塞西利亚学院的硕士学位,萌发了创立一个独特的室内乐团的想法。这个乐团将包括6名小提琴手,2名中提琴手,2名大提琴手,1名低音提琴手和1名大键琴手,创立的初衷是复兴弦乐曲库,特别是意大利艺术史上18世纪作曲家的作品。

他们精心挑选了一个简单而又好听的名字“IMUSICI”(意大利语,意为“音乐家”)。深思熟虑之后他们还决定这个乐团将没有指挥,以便在排练和音乐会上这12名成员和朋友可以建立一种完全平等的关系,在乐谱的技术处理和诠释方法上达成一致,最终建立一种超越传统却出人意料和谐的程序。极具纪念意义的是,1952年4月当他们在意大利广播电台排练时,指挥家阿图罗·托斯卡尼尼听了他们的演奏之后对记者和音乐界的名人进行了一次热情的赞美,并且在他自己的画像上签上了“全世界最好的室内乐团”,送给了这个新乐团。

1953年3月30日那天,他们在国立圣塞西利亚学院的首场公开演奏即获得了巨大成功;而这次首演也是一场令人惊异的事业的开始,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使他们跻身于国际著名演奏团体的行列。

在某些欧洲国家,音乐家合奏团以另一个名字闻名:I MUSICI DIROMA。这个耐人寻味的不平常的名字是一位慕尼黑舞台经理的主意,他们曾经邀请他担任他们在德国和奥地利的经纪人。这位经纪人建议他们在这些国家出现时,应在I MUSICI的名字后面加上DIROMA的后缀,因为中欧的观众一直热衷于地中海古典风格,所以他们可以从这个名字立即判断出乐团的来历,可以说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对于这个当时还不知名的意大利乐团的很好的宣传。经过最初的一些困惑之后,乐团成员还是接受了这个名字,结果显而易见,为了要求极为苛刻的中欧观众,他们的新名字IMUSICI DI ROMA将在中欧永远被采用。

现在,在任何常去各地听音乐会的人不仅可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莫扎特音乐厅或巴塞罗纳音乐宫听到I MUSICI的演奏,也可以在维也纳的爱乐厅听到,并且知道这个乐团不会是别的,只可能是同一个著名的意大利合奏团。音乐家合奏团自始至终保持着优秀的品质,是因为汲取了乐团中所有独奏家的精髓——每一个个人和不同乐器风格的结合——因此他们的演出总能达到形式和音色上的完美平衡。其室内乐演奏和恒久不变的乐声是半个世纪以来乐团成员全身心奉献后的专利,是对每一位作曲家风格和品位的充分尊重,与此同时,不同于学院派教条主义的是对于乐曲的一种自由的诠释。他们发展和演绎了众多传统和教条时代下的作曲家的热情和情感,并且将他们高尚卓越的艺术传播成一种全球性的不灭的信息。
附件

有“全世界最佳的室内乐团”美誉的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除了在长期耕耘的意大利巴洛克时期曲目中被公认为是举世权威,也大力开拓其它风格曲目,为每次乐团的演出都带来惊奇。

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成立于1952年,由12名意大利籍的音乐家所组成,他们大多毕业于全欧洲最古老且极负盛名的圣西西莉亚音乐学院(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以 6 把小提琴、2 把中提琴、 2 把大提琴、 1 把低音提琴和 1 台大键琴的编制,复兴在音乐史上曾经辉煌灿烂的意大利巴洛克音乐,并以意大利文的「音乐家」(I MUSICI)作为团名,依靠团员间的绝佳默契,建立起各声部完全平等的关系,舍弃指挥的安排,在音乐的演出技巧和诠释方法上达成高度的和谐,成功地重现消失已久的巴洛克艺术。1952年3月30日,他们在圣西西莉亚音乐学院举行创团首演,旋即获得一致好评;1952年4月,他们在意大利广播电台排练时,巧遇高龄八十五岁的大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大师极力赞美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的演出,并在自己的照片上签下”棒透了!音乐因你们而永垂不朽”(Bravi, bravissimi…no! La musica non muore)的赞语。

纽约时报评论:「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是所有室内乐团的典范。他们不需指挥来演奏,每位成员都是独奏家,每一次的演出都是最真实自然的情感抒发,在十二位艺术家一丝不苟的精炼技艺下,不论是任何音乐风格在他们手里都会呈现无比的生命力与艺术性,在精雕细琢的完美音响中,具有交响乐团的丰富层次,以及弦乐四重奏的清澈准确。
http://www.changye.com.cn/bbs/viewthread.php?tid=41978


继韦瓦第之后的小提琴大师塔替尼三首小提琴协奏曲经典之作。

义大利是当代小提琴的起源地,自韦瓦第之后,以一曲《魔鬼的颤音》流传於世的塔替尼(Giuseppe Tartini)接续发扬光大。1692年出生於威尼斯共和国的塔替尼,是佛罗伦斯古老贵族家庭之后,年轻时与父亲不认同的女子祕婚,但她却是红衣主教的情人,於是塔替尼逃到阿西西的圣方济修道院,这才开始认真密集学习小提琴。数年后,塔替尼已是名满全义大利的超技小提琴家,著名的《魔鬼的颤音》就是在此时完成。1726年塔替尼开办了小提琴学校,慕名的学生来自欧洲各地,他同时是第一位拥有史特拉瓦底里琴的名家,晚年他专攻和声学与声学,发表了数本乐理专书,对於西方音乐有重大的贡献。

虽然塔替尼至少写了一百三十五首小提琴协奏曲,但真正出版的不到二十首,其他多为手稿。然而这些流传下来的作品,堪称继韦瓦第之后最杰出的小提琴曲,包括本辑中的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与D大调交响曲。这是由义大利著名指挥家罗杰提(Ezio Rojati)指挥布雷西亚管弦乐团的2013年最新录音,罗杰提原先学习管风琴与作曲,毕业后向指挥大师朱里尼和伯恩斯坦专攻指挥,1992年获得古赛拉指挥大赛首奖开始崭露头角,过去他所录制的多张义大利作曲家作品,被推崇拥有最道地的义大利风情。担任小提琴独奏则是安杰利斯(Francesco De Angelis),出生於拿坡里的他是指挥大师慕提亲点的爱将,目前担任史卡拉歌剧院乐团与史卡拉爱乐的首席,他的詮释风格被盛讚有如「美声唱法」,将塔替尼小提琴协奏曲中,那种盈满如歌般旋律挥洒得淋漓尽致。


塔替尼: 三首小提琴协奏曲
Tartini: 3 Violin Concertos

专辑说明:

★Philips名盘以DSD数码重新编辑制作 (RQR)
★双层多声道,一般CD Player均可播放

曲目
1-4. 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D.96
5-7. 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D.117
8-10. 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D.78
小提琴:阿卡多Salvatore Accardo
义大利音乐家合奏团I Musici
录音:1973年

(PentaTone/Lins)
规格:DSD remastered Stereo Hybrid Multichannel
Plays on All SACD and CD Players


塔替尼:三首小提琴协奏曲 / 阿卡多、义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等 (SACD) Tartini: 3 Violin Concertos / Salvatore Accardo & I Musici (SACD)

唱片公司:PentaTone Classics
音乐类型:古典音乐
唱片编号:PTC5186137
发行日期:2011年06月23日
进口专辑 / SACD / 1 片装

塔替尼: 三首小提琴协奏曲
Tartini: 3 Violin Concertos

作者 / 义大利音乐家合奏团/ 阿卡多 Accardo, Salvatore
出版社 / PentaTone Classics
出版日期 / 2010/10/15
商品语言 / 无


A very worthwhile disc to acquire for lovers of Baroque music.

This disc captured Salvatore Accardo and I Musici on top form both technically and musically speaking - in terms of HIP, vibrato aside, there is little for either camp to quibble at for the tempo choices are sprightly and the textures far thinner than was the norm in the early 1970's. In terms of vibrato, clearly most performers would use a lot less than Accardo and I Musici but that is not to say that the vibrato employed is over-bearing or distasteful, rather it adds a sunny sheen to their playing. The tempo choices in the slower movements are ideal and even though some HIP-influenced performers and listeners might well choose to take things up a notch in the faster movements, there is no way that Accardo's choices can be described as sluggish or staid. Accardo's tone is pure gold and there is no hiatus in anything he touches on the fingerboard - truly wonderful playing and should be heard by anyone who cares about violin playing.

The music itself is very nice, full of bravura overlying some good melodies - a case could be built to support a suggestion that Tartini was a role model for Paganini; it is certainly more overtly Romantic in flavour with the virtuosity than Vivaldi is now seen. The concertos chosen are also interesting in that they show how Tartini reverted to the proto-Concerto Grosso model from the more conventional 3-movement model we now regard as the norm as he aged.

The recording transfer is done, as with many RQR issues dealing with this era of music, at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that one fears might dampen the dynamic range but probably doesn't as it hails from the time before pp markings were observed in a way that cause audiences to strain their ears! There is little discernible deterioration of the tapes and practically no hiss in evidence - a marvellous restoration effort from all involved. Credit must also go to the original engineers who allowed the harpsichord to shine through the (thicker than today's norm) string textures with a sense of naturalness.

Recommended.

Copyright ? 2010 John Broggio and SA-CD.net

 

引用

Notes and Editorial Reviews
This is a hybrid Super Audio CD playable on both regular and Super Audio CD players.

Accardo’s playing is faultless, and he is ably accompanied by the legendary I Musici.

 

TARTINI Violin Concertos: in A, D 96; in B?, D 117; in G, D 78 ? Salvatore Accardo (vn); I Musici Read more PENTATONE 5186 137, analog (SACD: 60:25)


Salvatore Accardo’s program, originally produced by Vittorio Negri, of three violin concertos by Giuseppe Tartini apparently hails from September 1973, but it’s been remastered for SACD, in which format it sounds preternaturally clean and clear, with Accardo’s violin cutting as through butter through the accompanying string sonorities (the recorded sound seems to reproduce even the ambient sonorities of the room itself).


Tartini’s Concerto in A Major, D 96, may be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recorded of his concerted works. But the knife-edge keenness of the recorded sound strops an unexpectedly sharp edge on Accardo’s customarily rather sumptuous tone, giving impetus to the passagework in the first movement, chiseling the bass line in the slow movement, and creating laser-like definition in, for example, the trills in the accompanying violins.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sparkling performance—older though it may be—and a restored recorded sound that creates one frisson after another reveals in Tartini’s orchestration an imagination, a variety, and a transparency that we have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come to identify as one of the most prepossessing facets of Vivaldi’s genius. The performance includes, at the end of the concerto, an alternative slow movement.


The Concerto in B?-Major, D 117, perhaps the least familiar work on the program, opens with a long movement (8:42) that features an imposing slow introduction that could make a strong impression on its own, but the engineers have imparted an infectious buoyancy to the attached Allegro and a lucidity to its counterpoint (as well as to its passagework—the cadenza at the end of the movement sounds simply stupendous) that will be nearly irresistible. Tartini attacked Vivaldi as a composer focused too strongly on his instrumental prowess, one who treated a singer as he would a violin. Tartini’s own slow movements often consist of aria-like outpourings, and this one, as played by Accardo, seems almost Mozartean in the purity of its melodic line. The finale, though marked Allegro , sounds more suave than sprightly, as does the finale of Vivaldi’s “Spring.”


The Concerto in G Major, D 78, which, like the Concerto, D 96, has been recorded on both period and modern instruments, continues in its first movement the kind of interplay between soloist and orchestra featured in the finale of the concerto that precedes it on the program: orchestral tuttis in a rather sedate tempo that set up sparkling passagework in the solo interludes. The ensemble sounds smoothly elegant in the former, and Accardo hard and flinty in the latter. The slow movement, at 7:44, longer than the two outer ones, again presents the soloist in an aria-like melody over a very light, transparent accompaniment, without a heavy continuo; once again, Accardo sings this melody with appropriate sweetness and delicacy of sentiment, although he employs embellishments, written out or not, only discreetly and mostly at the movement’s end (Tartini wrote a treatise on ornamentation that offers a luxuriant profusion of alternatives for gracing such a melody). The finale and performance effectively contrast, again, soloistic gymnastics and—this time—pert and perky ensemble interjections.


Collectors of Tartini’s works, in particular, as performed on either period or modern instruments, should be overjoyed to have these stirring recordings by I Musici and Salvatore Accardo available once more, and especially now in high-resolution recorded sound. Urgently recommended to all sorts of listeners.


FANFARE: Robert Maxham

-----------------------------------------------------------------------------------------------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age of this recording is very evident, despite its digital transfer to SACD format. But the beauty of the music and the buoyancy of the performances give it an irresistible charm that compensates for some of its drawbacks.

It is good to see a new release of music by the Italian composer, virtuoso violinist, teacher and music theorist whose reputation now rests on the notoriety of his ‘Devil’s Trill’ sonata in G minor. In his day, Tartini was celebrated across Italy and beyond as a writer and performer of great versatility. His career stretched between the Baroque of Vivaldi and the early Classical tradition. Accordingly, his music is virtuosic without being flashy, and defined by clean, even spare, melodic lines.

All of these qualities are present in the three concertos on this disc, which date from somewhere between 1735 and 1750. The opening A major concerto is a four-movement affair –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Tartini wrote two slow movements (an adagio and a largo andante) without indicating a preference for either. The largo (track 4) is the more beautiful of the two. Its simple, sweet melody is played with great warmth by soloist Salvatore Accardo. The B flat concerto is a more complex affair, with fugal sections and leaping motifs recalling Bach as much as Tartini’s early Italian contemporaries. The final concerto in G major is perhaps the least memorable, although it concludes with a lively and rhythmic presto (track 10).

Accardo’s playing is faultless, and he is ably accompanied by the legendary I Musici – who, in a pioneering example of ‘authenticity’, dispense with a conductor. The downside of this disc is the 1973 recorded sound. Despite re-mastering, it still sounds hollow, with the dulled strings set back too far from the microphones. But Accardo’s playing is clear and sharp. The sleeve-notes are rather dodgily translated, but give as much information as the listener needs to appreciate the music.

-- John-Pierre Joyce, MusicWeb International

 

引用

小提琴的起源

许多人对小提琴的外型一定都不陌生,它像是一个扁平状的葫芦,琴身上有四条琴弦,从细到粗的定音依次是E、A、D、G。演奏家把琴夹在脖子和左侧肩膀的中间,用马尾巴制成的琴弓来拉奏,透过琴身上的共鸣箱,发出响亮悦耳的声音。但是你知道吗?最初的小提琴并不是葫芦状,也不是夹在肩膀上来演奏的。 小提琴的演变过程就像是生物进化论一样,在现代小提琴出现之前,世界各地已经有许多不同的弓弦乐器存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演奏效果较理想的就被保留下来,其餘的则逐渐遭到淘汰。这些弓弦乐器的演进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直立式弓弦琴」,这很像是中国的传统乐器二胡,演奏者需要坐著,把琴放在大腿上,再用琴弓来拉奏,这种琴从亚洲传到欧洲之后,又被称为「维尔琴」,音色清晰甜美,当时普遍受到宫廷及贵族的喜爱。 另一种类型的弓弦乐器则称为「臂上式弓弦琴」,就是将琴头朝下,把琴放在手臂上来演奏,后来又变成顶在胸前或是锁骨来演奏,方便吟游诗人能一边演奏,一边走唱及跳舞。这种琴之后慢慢演变成类似小提琴的外表和演奏方式,也就是现代小提琴的前身。 现代小提琴的诞生与三大制琴家族

虽然现代小提琴真正出现的时间以及发明者已经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从十六世纪义大利克里蒙纳这个地方的制琴大师安德列?阿玛蒂(Amati Andrea, 1525~1611)开始,小提琴的外型已经差不多固定下来,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到的尺寸大小。 三大制琴家族中的始祖是阿玛蒂家族,由阿玛蒂所制作的提琴,音量虽然不大,但音色相当甜美,这个家族中最杰出的制琴家,是尼可拉?阿玛蒂(Amati Nicolo, 1596~1684),他制造出体型较大、声音较宏亮的小提琴,比较符合后代演奏上的需求,此外,他还培养出史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 1644~1737)和瓜奈里(Giuseppe Guarneri, 1666~1740)这两位优秀的制琴师。
三大制琴家族中的史特拉底瓦里家族,确定了提琴的最佳规格,在提琴的形式、比例、油漆、音色上都达到了最高境界,这个家族的提琴大多被贵族、皇室所购买,所以保存的情形也比较好。 瓜奈里家族所制造的提琴,则比史特拉底瓦里的大一些,琴身上的F孔也开得比较大,很具独创性,但因为以前订购这类提琴的人,大多是音乐家,对於提琴的保养不如贵族来得完善,所以留下来的数量也比较少。值得一提的是,十九世纪帕格尼尼以一把1742年制作的小提琴「寡妇加农砲」,征服全欧洲之后,瓜奈里家族的提琴才开始与史特拉底瓦里相提并论,也就成了现在我们所谓的「三大制琴家族」。

琴弓的历史
「三大制琴家族」对现代小提琴制作有关键性的影响,不过要让小提琴发出优美的声音,除了小提琴本身之外,一把琴弓的好坏,也会影响演奏者所呈现的音乐。最原始的弓,外型就像是弓箭的弓,呈圆弧形;十六到十八世纪,琴弓慢慢演变成具有一个高的弓根,能拉直拉弓桿,提高琴弓与琴弦的距离,比较接近现在所使用的琴弓。然而,巴洛克时期的琴弓制作者都是默默无名的工匠,他们的身分在当时远不如制琴家。直到十八世纪,法国人法兰梭?图特(Famcois Tourte, 1747~1835)设计出外型亮丽、强劲有力的琴弓之后,琴弓的制作才开始受到世人的重视,图特也就被称为「近代琴弓之父」了。

从粗俗到精致
小提琴在十六世纪,也就是文艺复兴最兴盛的时候被创造出来,当时是哪些人在拉奏这样乐器?小提琴的体积小、携带方便,演奏时也可以随意移动位置,很适合当成跳舞时的伴奏,因此成为吟游诗人和吉普赛人爱用的乐器,常出现在平民百姓聚集的场合里;相对地,当时的上流社会就把小提琴看作是一项简陋的民间乐器,相当瞧不起它! 不过,就在小提琴迅速流行起来之后,连贵族都无法抗拒这股热潮,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就曾在十六世纪下半叶,向制琴师阿玛蒂订购了三十八支小提琴,这便足以说明当时人们对小提琴热爱的程度。所以到了十七、十八世纪,需要坐著演奏的「直立式弓弦琴」,也就是「维尔琴」,便渐渐被小提琴所取代。 曾经受到贵族宠爱的「维尔琴」,真的被淘汰了吗?其实就像社会上不时会吹起一股复古潮流一样,在提琴音乐的演奏上也不例外,二十世纪欧美各地的有心人士筹组了「维尔琴协会」,他们专门演奏十七世纪以前的音乐,目的是想要以当时的乐器演奏当时的音乐,重现原汁原味的巴洛克音乐精神,也让听眾们能再度听见古提琴典雅、悠扬的声音。

小提琴音乐介绍
当我们在观赏小提琴协奏曲演出时会发现,整部作品演出结束后,指挥会向坐在他左手边的小提琴首席握手致意,而这位小提琴首席有时也就是整个乐团的首席演奏家,地位可以说是相当崇高与重要。但在十七世纪时,小提琴演奏家的地位却是非常卑微的,究竟小提琴在历代音乐作品与不同形式的乐曲里,演奏地位有什么样的改变?

-文艺复兴时期
西元七世纪,教宗葛利果一世开始记录教会音乐,当时比较注重人声的表现,所以弦乐器是属於可有可无的地位。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小提琴还没发展成像现代小提琴的外型和功能,也不是属於艺术欣赏的层次,而是被当成娱乐性质的乐器,除了担任乐曲里的伴奏或合奏角色,还常被游唱诗人拿来演奏民俗音乐,甚至被用来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 小提琴的地位,一直到「现代音乐的创造者」--义大利作曲家蒙台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的出现,才开始有了转变。蒙台威尔地建立了最初的管弦乐团,明确归类出各种乐器的组合与功用,他在自己的歌剧作品中,把乐器划分为弦乐器和管乐器两组,又把旋律分成伴奏和主奏两类,而且发明颤音、拨弦、滑音的弦乐演奏技巧,於是,小提琴在文艺复兴时期首度被纳入正式的乐团演奏,成为合奏音乐中的主要乐器。 -巴洛克时期
到了巴洛克时期,小提琴音乐开始迅速发展,这是为什么呢? 巴洛克时期的歌剧与神剧相当发达,这些戏剧音乐演出时,都必须用到大键琴、风琴以及管弦乐器,无形中让作曲家对各种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技巧有了更多了解,间接让他们写作器乐曲时,更加得心应手。而当时制琴家为了配合乐曲需求,设计出更广、音量更大的提琴,提升弦乐器的表现力,再加上当时一些优秀的演奏人才,使作曲家乐於去写作新的器乐曲,於是小提琴音乐也就在巴洛克时期开始蓬勃发展。 此时期重要的作品包括: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是一部将小提琴的功能发挥到极限的不朽杰作,巴哈不仅把小提琴当作旋律乐器,更将它视为表现和声的乐器来使用。 另外就是韦瓦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的「四季小提琴协奏曲」。韦瓦第是义大利学派创作小提琴协奏曲的代表人物,也是第一位用乐团来为独奏小提琴伴奏的作曲家,他的这一创举,也让协奏曲具有交响性,并增添了戏剧性。 除了巴哈与韦瓦第这两位作曲家之外,巴洛克前半叶最著名的小提琴家毕伯(Heinrich Ignaz Biber, 1644~1704),为弦乐器所创作的「玫瑰经奏鸣曲」(Mystery Sonatas),虽然能见度比较低,但也是您不可错过的作品。他善於运用高把位、新的弓法和不寻常的调音来产生对位效应。这部「玫瑰经奏鸣曲」,共包含十五首乐曲,每首曲子都有不同音调,并附上图画,是现代许多古乐提琴家争相录音的重要器乐作品。 另一部值得一提的巴洛克小提琴作品,是十八世纪欧洲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塔替尼(Giuseppe Tartini, 1692~1770)的「魔鬼的颤音」,他根据另一位巴洛克时期作曲家柯瑞里的作品主题写了50首变奏曲,让小提琴弓法艺术得到巨大发展,并奠定了由三个乐章组成的早期小提琴奏鸣曲曲式,「魔鬼的颤音」更是十八世纪小提琴演奏艺术的高峰。 -古典时期
在古典时期,「室内乐」相当受欢迎,其中的「弦乐四重奏」与「交响曲」、「协奏曲」,是这个时期作曲家主要创作的乐曲形式。在我们的理解中,「弦乐四重奏」就是两把小提琴,加上一把中提琴与一把大提琴所构成的组合,四个声部之间彼此对话,平衡发展,呈现出和谐的音响效果。不过一开始的「弦乐四重奏」,第一小提琴却是比较出风头,担任较多的主旋律的演奏,其餘三把弦乐器则担任伴奏。到了后期,四把弦乐器才获得比较平均的发展。 古典时期音乐作品的旋律线条,比起巴洛克时期具有更大的起伏,音量上要求更有力的重音,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也因此产生改变。这样的情况同样反映在小提琴协奏曲上。 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主要是由一群独奏乐器群,与整个管弦乐团一起进行演奏,称为「大协奏曲」,这时小提琴的独奏特色还没有在管弦乐团中表现出来。直到古典时期,真正的协奏曲形式才出现,这时期的作品更多,包括海顿(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都创作了出色的小提琴协奏曲。不过,一直到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写作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才把小提琴协奏曲由休閒地位提昇到有份量的地位,也为十九世纪作曲家带来全新的灵感。

-浪漫时期
到了浪漫乐派,小提琴协奏曲变得相当兴盛,奏鸣曲与室内乐远不如协奏曲来得重要,这是为什么?从十六世纪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小提琴与琴弓的制作不断进步,乐器逐渐发展成熟,加上这段时间里,许多演奏家都不断对小提琴演奏技巧进行实验与改革,出现了许多演奏技巧精湛的小提琴家,他们对小提琴协奏曲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例如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小提琴协奏曲」,就是作曲家在小提琴家姚阿幸(Joseph Joachim, 1831~1907)的协助与建议之下,所写出来的优秀作品。 音乐学者汉斯?冯?毕罗(Hans von Bulow, 1830~1894)曾经提出了「四大小提琴协奏曲」的说法,分别是古典时期作曲家贝多芬,以及另三位浪漫时期作曲家布拉姆斯、孟德尔颂(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以及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小提琴音乐中相当重要的作品。 提到十九世纪的小提琴音乐,除了协奏曲之外,当然不得不提义大利这位演奏技巧让眾人膛目结舌的小提琴家,他是谁?又用了哪些方式来「玩」小提琴呢? 义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Nicolo Paganini, 1782~1840)在小提琴演奏上的突破和成就,可以说是历史上的绝响,他几乎将所有的小提琴技巧都写进了「24首奇想曲」,成为每一个小提琴家挑战的目标,他也被人称作是「魔鬼小提琴家」。除此之外,帕格尼尼也写了六首小提琴协奏曲,虽然这些作品大多是为了炫燿技巧而创作,但在音乐中仍然可以感受到他独特的风格与魅力,也成为后代作曲家的灵感来源。 十九世纪,小提琴在协奏曲上有很大的发挥,作曲家们也写作数量庞大的作品,他们将浪漫乐派小提琴协奏曲的传统完全巩固。像是德国作曲家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曾创作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而布鲁赫(Max Bruch, 1838~1920)的「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与「苏格兰幻想曲」、西班牙作曲家兼小提琴家萨拉沙泰(Pablo Martin Meliton Sarasate, 1844~1908)的「流浪者之歌」与「卡门幻想曲」、拉罗(Edouard-Victor-Antoine Lalo, 1823~1892)的「西班牙交响曲」,都是在了解小提琴历史的同时,不可错过精采作品。

-二十世纪的小提琴音乐
小提琴音乐发展到十九世纪时,已经达到相当纯熟的阶段,在各种曲式上的表现也相当多样化,所以越接近二十世纪,作曲家们就越想摆脱传统曲式的束缚,替小提琴音乐另创新局。例如,北欧的国民乐派作曲家西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的「小提琴协奏曲」,就与过去的协奏曲很不同,除了第一乐章的比例佔了全曲的一半,相当具有份量,另外,他更高度掌握了这个独奏乐器的性格,使小提琴作出复音、大距离音呈跳跃与快速琶音等等的华丽技巧,让这首乐曲成为二十世纪小提琴协奏曲中,很受欢迎的一首。 俄国作曲家普罗高菲夫(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创作的「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採取不寻常、颠覆传统的作法,更成为二十世纪协奏曲的开路先锋。不过,后来愿意投身尝试演奏新作品的小提琴家不多,所以在1980年之后,就几乎没什么小提琴协奏曲诞生了。 对一位作曲家来说,是否必须要对小提琴这项乐器瞭若指掌,才能写作小提琴音乐呢?答案并不是绝对的!对小提琴演奏并不在行的匈牙利作曲家巴尔托克(Bela Bartok, 1881~1945),就为二十世纪的小提琴独奏曲,创造了另一个高峰,他在创作「小提琴奏鸣曲」时,不受乐器限制,自由发挥创意,让小提琴呈现新的音响效果,当然,也让演奏者倍感吃力了。这首作品是继巴哈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与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之后,另一部优秀的小提琴独奏作品。 从二十世纪进入到现代音乐的这段期间,可以说是小提琴音乐发展的尷尬时期,为什么这么说?这时的小提琴演奏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与完备,所以作曲家与演奏家们不断想为小提琴音乐寻找另一条出路,他们不断尝试创作具有实验性质的作品,例如让演奏家以非常不自然的方式来拉奏小提琴,创造出无调性、不和谐的音响效果,想更扩大小提琴演奏的各种可能性。北欧作曲家尼尔森(Carl August Nielsen, 1865~1931)、德国作曲家贝尔格(Alban Berg, 1885~1935)、美国作曲家巴伯(Samuel Barber, 1910~1981)、法国作曲家法朗赛(Jean Francaix, 1912~)、以及俄国作曲家许尼克(Alfred Schnittke, 1934~1999)等人,都曾经写下风格前卫的小提琴作品。 或许有些人很不习惯现代音乐的声音表现方式,而这样的音乐究竟是一种有前瞻性的崭新突破,或只是为改变而改变?在大部分听眾的耳朵都习惯古典、浪漫时期音乐的情况下,也许答案只能留给后代的爱乐者来解答了。

-爵士乐中的小提琴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小提琴是属於古典音乐领域中的乐器,较少出现在爵士乐和民谣音乐里,不过根据一些文献资料显示,小提琴在爵士乐当中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799年,那时一些居住在城市的奴隶,就已经开始运用小提琴作为音乐伴奏。而小提琴一开始还无法被当成爵士乐当中的独奏声部乐器,后来有演奏家尝试使用麦克风或电子小提琴,让小提琴的音量能放大,於是才有更多爵士音乐家开始使用小提琴,也曾出现专门演奏小提琴爵士乐的音乐家。虽然小提琴不是爵士乐里的主要乐器,但无论在古典音乐或是流行音乐中,我们都能听见它丰富多变的声音表情,也证明了小提琴这项乐器极为宽广的表现力。 错综复杂的小提琴流派
现代小提琴诞生於义大利,而小提琴的演奏技术也从这个地方开始向外开展,造就了丰富且错综复杂的小提琴流派。 -义大利小提琴学派
小提琴演奏真正壮大发展,是在十七世纪的义大利,其中最关键的人物就是柯瑞里(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他为义大利小提琴学派奠定了基础,并且强调小提琴演奏要具备像是声乐一样的歌唱性和表现力,这也成了义大利小提琴学派的重要特色。此外,柯瑞里也是第一位专业提琴演奏家,他将小提琴演奏弓法系统化,所以被称为「现代小提琴技巧之父」,还促成第一所小提琴专科学校的成立。义大利学派中创作小提琴协奏曲的代表人物韦瓦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以及十八世纪欧洲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塔替尼(Giuseppe Tartini, 1692~1770),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法国小提琴学派
另一位义大利小提琴家韦欧悌(Giovanni Battista Viotti, 1755~1824)对塔替尼相当推崇,他继承了柯瑞里与韦瓦第这一派的演奏传统。1782年,他来到法国,间接影响了法比乐派的产生。所谓的法比乐派就是指法国与比利时。为什么后代学者会将这两个乐派放在一起讨论?这是因为在演奏历史上,法国与比利时两个学派不仅形成的时间很相近,而且同样都受到韦欧悌的影响。 韦欧悌门下的三位学生-罗德(Pierre Rode, 1774~1830)、巴约(Pierre Baillot, 1771~1842)和克罗采(Rodolphe Kreutzer, 1766~1831),共同创立了法国小提琴学派,对世界小提琴演奏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像韦尼奥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 1835~1880)、萨拉沙泰(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 1875~1962)、安奈斯可(Georges Enesco, 1881~1955)、葛罗米欧(Arthur Grumiaux, 1921~1986)等人,都是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演奏充分展现法国音乐中优美、浪漫的特性。 -比利时小提琴学派
法比乐派中的比利时小提琴学派,奠基者是贝里奥(Charles de Beriot, 1802~1870),他把帕格尼尼的辉煌技巧和法国的优雅风格结合在一起,而他的学生魏奥当(Henry Vieuxtemps, 1820~1881),更是比利时学派中的重要人物。魏奥当发挥了小提琴在交响乐中的独奏地位,他后来又教导出易沙意(Eugene Ysaye, 1858~1931)这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易沙意的演奏热情、充满活力,既威严又优美,他并使用更为强烈的揉音,来表现小提琴音色之美。 -德国小提琴学派
若将义大利与德国音乐作一个比较,会发现爱唱歌的义大利人,音乐中充满丰富的歌唱性,而德国音乐则是具有理性的特徵,讲求完美的形式与充实的内容,所以德国小提琴学派也就承袭这样的音乐风格。十七世纪末,托瑞里(Giuseppe Torelli, 1658~1709)建立了德国提琴乐派,当时这个学派的著名演奏家还史博(Ludwig Spohr, 1784~1859)、克罗采、魏海米(A. Wilhelmj);到了十九世纪,姚阿幸成为这个学派中的领袖人物。德国小提琴乐派的特色,就是注重演奏时的力度和强度,以及速度快慢的对比。这个学派的重要演奏家还有布许(Adolf Busch)、弗莱许(C. Flesch)、谢霖(Henryk Szeryng, 1918~1988)、西格提(Szigeti,Joseph,1892~1973)等人。

-俄罗斯小提琴学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俄罗斯小提琴乐派」成为全球目光焦点。十九世纪时,匈牙利小提琴家奥尔(Leopold Auer, 1845~1930),来到俄国圣彼得堡担任小提琴教授,他以德国、奥地利的小提琴演奏学派为基础,建立了以「俄国式」握弓方法闻名於世的俄国学派。虽然这个学派的特色主要是豪放与灵活的演奏技巧,不过奥尔会针对学生不同的状况和个性来因材施教,所以他培育出来的演奏家,风格都略有不同,不过浑厚优美的音色与丰富的歌唱性旋律则是一致的。他直接、间接培育出的人才包括海飞玆(Joscha Heifetz, 1901~1987)、金巴利斯特(Efrem Zimbalist)、艾尔曼(Mischa Elman, 1891~1967)、柯冈(Leonid Kogan, 1924~1982)、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 1904~1989)、欧伊史特拉夫(David Oistrakh, 1908~1974)、穆洛娃(Viktoria Milanova, 1959~)等人。 -美国小提琴学派
在二十世纪之前,美国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的本土演奏家为世人所知。后来由於柯蒂斯音乐院与茱莉亚音乐院的成立,培训了许多演奏家,再加上一些从欧洲移居到美国任教的音乐家,使得美国的小提琴演奏发展开始兴盛起来。出生自美国学院派的小提琴家包括曼纽因(Yehudi Menuhin, 1916~1999)、史坦(Isaac Stern, 1920~2001)、帕尔曼(Itzhak Perlman, 1945~)、黎奇(Ruggiero Ricci, 1918~)、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 1948~),以及华人演奏家林昭亮、胡乃元。 小提琴演奏流派其实相当错综复杂,每个学派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维持各自的演奏风格,而是会不断互相影响、截长补短,使小提琴音乐的有更丰富的呈现。

 

 

Salvatore Accardo (Italian pronunciation: [salva?to?re ak?kardo]; born 26 September 1941 in Turin, northern Italy) is an Italian violinist and conductor.

Accardo studied violin in the southern Italian city of Naples in the 1950s. He gave his first professional recital at the age of 13 performing Paganini's Capricci. In 1956 Accardo won the Geneva Competition and in 1958 became the first prize winner of the Paganini Competition in Genoa.

 

专辑曲目:


Violin Concerto in A, D. 96
01. Allegro / Giuseppe Tartini / Salvatore Accardo / I Musici 5:38
02. Adagio / Giuseppe Tartini / Salvatore Accardo / I Musici 5:02
03. Presto / Giuseppe Tartini / Salvatore Accardo / I Musici 4:52
04. Largo andante / Giuseppe Tartini / Salvatore Accardo / I Musici 6:17

Violin Concerto in B flat, D. 117
05. Largo - Allegro / Giuseppe Tartini / Salvatore Accardo / I Musici 8:48
06. Violin Concerto in B flat, D. 117 / Giuseppe Tartini / Salvatore Accardo / I Musici 4:48
07. Allegro / Giuseppe Tartini / Salvatore Accardo / I Musici 6:16

Violin Concerto in G, D. 78
08. Allegro / Giuseppe Tartini / Salvatore Accardo / I Musici 6:07
09. Largo andante / Giuseppe Tartini / Salvatore Accardo / I Musici 7:46
10. Presto / Giuseppe Tartini / Salvatore Accardo / I Musici 6:11